韩国艺术体操精灵,22岁一人独揽5金,曾表白宁泽涛,结果怎样了?

韩国艺术体操精灵,22岁一人独揽5金,曾表白宁泽涛,结果怎样了?,第1张

这位韩国艺术体操精灵就是孙妍在,16岁的她就首次参加广州亚运会就获得铜牌,因为孙妍在的形象气质较好,曾经还被韩国选为亚运会形象大使。2016年,22岁孙妍在代表韩国参加了第八届艺术体操亚锦赛,一个人包揽了五枚金牌,打破了韩国队史记录,铸就了自己的生涯巅峰。

孙妍在表白宁泽涛

在2014年亚运会里,宁泽涛凭借个人出色的表现获得了4枚金牌,因为其英俊的外表和健硕的身材,在国内和国际上吸粉无数,其中就包括孙妍在。她曾在一个综艺节目里透露,自己的理想男友就是宁泽涛,甚至可以为了他嫁到中国。然而宁泽涛面对这样的公开示爱表示自己并不感兴趣,用一些理由婉拒了孙妍在。

如今的孙妍在早就已经退役

2016年她一个人拿了五块金牌,但是在2017年她就退役了。退役的原因是频繁的伤病和身体的发育。曾经和韩国歌手崔钟训走在了一起。然而这段恋情仅仅维持了半年就以分手告终,孙妍在如今仍是单身一人。

孙妍在退役后生活也非常悠闲,身材也有些走样,好在她及时控制住自己的饮食,并且加以锻炼才得以恢复原本的魔鬼身材。她经常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自拍和身材,还无意中透露过自己其实很喜欢单身的生活。

孙妍在简介

1994年5月28日出生于韩国首尔,2010年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荣获艺术体操个人全能铜牌。2013年9月30日,孙妍在被任命为韩国仁川亚运会形象宣传大使。2014年9月在2014年艺术体操世锦赛荣获个人全能第四。11月26日,荣获“允谷女性体育大赏”(年度最佳女体育人)的称号。

2015年7月,在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中,主场作战的孙妍在获得了个人全能、圈操、球操三枚金牌。 2016年在莫斯科举行的艺术体操大奖赛上,战胜各路强手,夺得两银两铜的佳绩,并刷新了个人全能得分新高。

孙妍在、车侑蓝、郑达莱、李瑟娥、韩松伊评为“韩国亚运五大美女” ,孙妍在有着半透明的皮肤和明亮的眼睛,被称作“美貌艺术体操选手”。被誉为“艺术体操精灵” ,2014年孙妍在被选为仁川亚运会第一美女 。

艺术体操

艺术体操是一项新型的女子竞技体育项目,是奥运会、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在日本叫"新体操",而在香港和台湾叫"韵律体操"。

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并于50年代前经苏联传入中国。有团体赛、个人全能赛和个人单项赛等多样形式。由舞蹈、跳跃、平衡、波浪形动作及部分技巧运动动作组成。一般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富有艺术性。

长相如此漂亮的孙妍在不乏追求者

但是她希望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灵魂契合的人。仁川运动会期间,她对宁泽涛是一见钟情,但是宁泽涛当时一心只想发展事业,拒绝了孙妍在的表白。被拒绝以后孙妍在再也没提过这件事,不久之后与韩国歌手崔钟训在一起,不过很快就传出了恋情失败的消息。

虽然孙妍在的事业发展的不错,但是感情方面走得十分坎坷,现在的她已经习惯了单身生活,仍然渴望着爱情的来临,并且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老实的人做男朋友。希望孙妍在早日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开启幸福的感情生活!

在艺术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 《吻》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从人做起。

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

生命之泉,是由中心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

要世界幸福,只有教人人有艺者的心魂,就是人人爱好他自己的工作。

艺术就是默想。洞察自然,而触到自然运行的精神,瞩视宇宙,而在方寸之中别创出自己的天地;真是心灵的莫大愉快。艺术是人类最崇高、最卓越的使命,既然它是磨练思想去了解宇宙万物,并使宇宙万物为众生所了解的工具。

艺术所认为丑的,只是绝无品格的事物,就是既无外表真,更无内心真的东西。

没有生命,即没有艺术。一个雕刻家不论是表现快乐或悲哀、或某种情绪,他只有在他的作品有生命的时候,才能感到我们。否则一草一木的喜怒哀乐,与我们又有何干?

素描的美是全靠着它所传达的“真理”与“情操”。

素描之于艺术有如风格之于文学。

艺术的顶点及其难处,无论是作油画、绘素描,还是写作,都要力求自然,简洁。

拉斐尔的色彩就是拉斐尔心灵中的永远的青春。它似乎是幻想的,因为于皮诺大师所观察的“真”绝非纯粹的物,而是感情的境界:在此,形与色皆为爱的光热所幻变了。

假使一个艺术家能感动我们,那显然是因为他具有一切必须的条件,以表白他自己之故。

有多少艺术家,即有多少种素描。

天才们所变现方法不同,全视他们的心灵倾向而定。我绝不能说某个画家的素描或 色彩较之别一个的为优为劣。

色彩与素描,不能单独着鉴赏。这是一而二,二而已,原来是一件东西。

所谓美,便是性格与表情。而在自然中,再没有比人体更多性格的事物。人体或以其力或以其妩媚,幻出多变的形象。

人体尤其是心灵之境,就是这一点造成了它的至美。

一切线头都要能表白,就是能起到内心的传达。

就在一个最无意义的同时,也藏着生命与力量,为艺人所产生杰作时所汲取不尽的材料。

无论一个雕刻家塑什么像,第一先要深切地蕴藏着大体的动作:第二便须自始至终把中心思想在明白觉醒的心地中维持着:这样才可使作品中最微细的地方,也永远与中心思想有密切的寥落。

实际上,一切都是思想,都是象征。故人的外形与姿态,必然地暗示他心魂的情绪。肉体永远是传达精神的。肉体者,躯壳而、

一副美得风景,其动人处并不只在它呈现的舒适的感觉,而尤其在它隐示的思想上。线条和色彩,其本身并不足以感人,只是藉以寄托深远的意义,方能振撼我们的心魂。

因为胸中洋溢着情操的艺者,他的想象中从无缺乏天机之事物。在整个宇宙中,他体验到与他的良知相似的灵机。

伦勃朗所画的老人:这是微贱的人物在人间奋斗的勇气,这是庸俗而虔诚地被所敬爱的事物之圣洁,是人类负起命运的重载而能有充实的生活的表现。

信教:宗教并不是一个教徒喃喃诵经。这是世间一切不可解而又不能解的一种情操。这是对于维持宇宙间自然的律令、及保存生物的种族形象的不可知的“力”的崇拜,这是对于自然的大千世界的猜测,亦即是我们的心魂与智慧对着无穷与永恒的憧憬,对着这智与爱的想望。——这一切也许都是幻想,但是即在此世间,它鼓动我们的思想,使她觉得有如此生了翅翼,可以腾天而飞的境界。——在这种意义下,我是信教的

色彩与线条之于我们,只是隐藏的现实的象征。在外表之外,我们的目光一直射到精神上,当我们把轮廓再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已以精神的内涵充实它们了。

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应当把自然的真理全个表现出来,不仅好似外在的真,而且也要——尤其要内在的真。

美的作品是人的智慧与真诚的最高表白,它们把我们能歌唱人类与世界的情绪尽量诉出,而同时又叫我们懂得还有无穷的为我们所不能认识的事物。

雨果, 我们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另一面沉浸于可怖的神秘的黑暗中,人身受其果,不知其因,他所能见的是怎样短小、无益与迅暂。

米开朗琪罗:灵魂的反省的痛苦、生之厌恶、对于物质束缚的斗争,这是他的灵感的原素。

最高的智慧吧尘世的厌憎奉献天国。恋着那无常的人生而遗弃永恒的幸福,才是愚昧。

深刻的人类精神,努力与痛苦的挣扎

真正的艺术家,是能在工作中找到他的快乐的。

如果不以工作为生存的苦役,而易之为生存的目标,人类将怎样地更增幸福。

艺术与思想家有如一架精细无比的古琴,它们弹奏的时代之曲,能使一切有情者感到共鸣。

又到情人节,“爱与亲密”的话题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年复一年借节日之名获得数不胜数的叙事关注。尽管2月14日的圣瓦伦丁节源自基督教传统,爱情的感召力及其极富煽 彩的特质却能够跨越不同的文化语境,使其从私领域中出走至大众视野。爱是命定的天赋,在亲密爱、 、人 、公共爱的交迭对话中丰富其内涵;爱亦背负了历史和文化的重担,它之所以成为人们创作与研究的重要母题之一,正是因为它以内在于语言的形式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验绑定在了一起。

人们对于爱情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希望这里呈现一些谈论爱的另类视角:博物馆与艺术馆中的展品如何能够成为凝结的爱的意象?艺术家们对当代爱情有哪些观察与思考?爱情能否与更具公共性的社会关怀相联系?

亲密是爱。云图映画联合今日美术馆推出了“爱的艺术:亲密”全球影像艺术大展,展览于2018年11月24日至2019年2月24日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展出,以视觉媒介的形式呈现当代艺术家对亲密关系的热切思考与积极探索。展览既涵盖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草间弥生、小野洋子等颇负盛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她们从女性体验情感的角度出发,以大胆创新的行为表演与艺术装置探索“爱”的多元表达形式。同时,该展览也展出了一组实验性与未来感十足的影像作品,旨在讨论社交网络、虚拟空间与消费主义对亲密关系的形塑,作为对当代无数新型亲密形式的回应与反思。

心碎亦是爱。2018年6月,世界第一家、也是最负盛名的克罗地亚心碎博物馆在上海迎来了它的第50场全球巡展,吸引了无数中国观众慕名前去,这也是它首次来到中国办展。坐落于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市上城的这家心碎博物馆诞生于2006年,拥有世界各地失恋者捐赠的1000多件展品,并在2011年被授予“欧洲最有创意博物馆奖”。心碎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奥林卡·维斯蒂卡和德拉任·格鲁比希奇原是一对情侣,在分手之际萌生了一个“安放曾经亲密无间、千金难买的记忆”的想法。以更富有诗意的解决方法来处理已然结束的恋情,这是他们创办心碎博物馆的初衷。

克罗地亚的心碎博物馆

2011年,心碎博物馆的同名官方出版物《心碎博物馆》上市,书中收录了200件藏品,每一件藏品的旁都附有捐赠者的说明文字,讲述此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去年10月《心碎博物馆》中译本面世,将200个“人类失恋心理学研究标本”呈现到中国读者面前。

亲密关系的当代形式:情欲碎片与心碎物品

情书、情诗、当面告白,人们习惯于且偏爱以文字和语言传情,这是因为它能较为直观地传达表白者的心意,也是人们默认的正统交流方式。而将抽象暧昧的情感转译为声形俱备的语言也并非一件容易的工活,更何况情感的曼妙之处往往在于其难以诉之于口的特性,不过这番劳累也是恋爱者乐意承受的甜蜜负担。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承载情感的媒介也因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区隔、风俗的流变等变换不同的面目,就算是最基本的文字传播,也不再仅限于在纸笔之间做文章。在当代,数字媒体技术、社交网络与人工智能都参与了这场情爱的转译活动,也使得现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更为多元立体。“爱的艺术:亲密”中的诸多展品都展现了这份裹挟在亲密关系中的现代性。

独白剧场(Monologue Theater)展出了翠西·艾敏的作品系列《承诺爱你》。将霓虹灯作为表达媒介是翠西·艾敏典型的创作风格,这也造就了她对情爱语句的另类书写。《承诺爱你》由数块电子屏幕组成,每一块屏幕上都有一句经典的表白话语,比如“When I hold you, I hold your heart”,“Love is what you want”,“I listen to the ocean and all I hear is you”。霓虹灯管被弯曲成手写字体的模样,拼接出了这些与爱相关的感受和思想。与《承诺爱你》有着相似呈现方式的,还有刘诗园的视频装置作品《情诗》。该作品将九首来自各个国家的古今爱情诗歌的诗句打乱,再重新拼接为一首高度抽象的冗长诗歌。这首长诗被翻译为十三种语言,以视频滚动播放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尽管这首被重组的诗歌读来并没有连贯的叙事与深刻的含义,但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它在述说关于爱的故事。

翠西·艾敏的作品《承诺爱你》

刘诗园的视频装置作品《情诗》

这些告白的话语和情诗就像爱一样,就其本质而言,既令人困惑,又有一种凝聚的力量,正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反复剖析的爱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我爱你,这一具体情境不是指爱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爱的反复呼唤本身。”作为结构主义者的巴特将恋爱体验与恋人之间的情绪故事演绎为语言的蒙太奇游戏,用极富象征意味的符号描绘了诸多经典的恋爱情境。而当语言负荷了过载的情绪能量之时,它也导向了模糊不清的情爱路途。

《恋人絮语》

[法]罗兰·巴特 著 汪耀进 武佩荣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7

程然的录像装置作品《信》在未来剧场(Future Theater)展出。该作品由刘嘉玲演绎,呈现了一个艳丽女子的心事独白,她穿梭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向观众诉说一些朦胧的心迹与真假参半的回忆。刘嘉玲独白内容的灵感来自于程然收到的一封包装成 邀请函的欺诈邮件,其中充斥着挑逗的语句和暧昧的邀约。图像强化了文字的表现力,借由演员的自述表演,杂乱无序的文字自然地拼接为一个立体的女人影像——寂寞、神秘又充满诱惑力。她既是都市人对于情欲形象的惯性想象,又映射了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复杂联系。

程然的录像装置作品《信》

除了语言文字,物品也是承载感情的重要媒介。《心碎博物馆》的藏品就展现了人们将抽象的亲密关系实体化的诸多尝试。比如一张写着“Pay attention to me”的纸条、一双不合脚的红色运动鞋、一款同时送给妻子与外遇对象的海龟挂坠。奥林卡·维斯蒂卡在《心碎博物馆》的引言中写到,他们希望心碎博物馆成为所有逝去的、痛苦的爱情记忆的保险柜。尽管有形之物终会消散,但总比人转瞬即逝的感情与似是而非的回忆靠谱,这也是为何许多人会在恋爱时互赠物品、将它们视作感情的确证和依托的原因。物品作为感情的能指而拥有了意义,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它甚至扮演或替代了感情本身。

《白色绅士鞋》:“我很开心,再也不用时不时穿上这双白色绅士鞋来取悦她了。”

因此,维斯蒂卡与格鲁比希奇试图通过“展示”这些物品,帮人们完成“告别这段感情”的仪式。但心碎博物馆的别出心裁之处,或者说颇具当代性之处,在于创始人将所有物品统一在了“失恋”、“心碎”的主题之下,以一种庄严的方式来纪念一段不完美、痛苦甚至是毁灭性的人生体验。对“大团圆”故事与完美叙事体的破除,也映射了我们所处时代的某种思潮:以直面的姿态对待残缺但真实的生活图景。作为构筑对特定群体有意义的生活秩序和集体身份的文化性机构,博物馆对“心碎”面向的选择和参与者的积极反馈,也反映了“肯定苦难”与“重新开始”在当代价值观念中的重要性。

《心碎博物馆:人类失恋心理学研究标本》

[克]奥林卡·维斯蒂卡 德拉任·格鲁比希奇 著 王绍祥 译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0

身体与在场:爱与艺术成为艺术家的生命本身

爱将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要求参与者全身心的投入与专注,在“爱”自身的话语框架中保持“在场”状态。但现代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使得“爱”的时间成本显得如此高昂,与此同时,正如程然的作品《信》所揭示的,虚拟经验与真实情感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且难以分辨,“爱”似乎也成为了若即若离、飘忽不定的闪烁存在。“将时间与爱可视化,”这是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面对这场“爱的危机”所给出的回应,通过这场活动,她也在探寻爱之于自身的意义。

2010年春夏之交,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了大型回顾展“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她本人也亲自参与了“艺术家在场”行为艺术项目的表演。在展览进行的三个月里,阿布拉莫维奇每日都会坐在一把木质椅上,等待观众轮流坐到她的对面。双方都被禁止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交流,只能够通过对视的方式接触。报名参加这场行为艺术实验的人不计其数,还有无数特地从大洋彼岸赶来的参与者,围观的人也总是把场地堵得水泄不通,许多观众在短暂的沉默对视中感动落泪。此次展览的 莫过于阿布拉莫维奇与其前情人兼艺术搭档乌雷的重逢,二十余年未联络的两人在木桌的两端以泪水与紧握的双手达成了和解。纪录片《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跟随记录了此次展览的全过程,并回顾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之间的爱恨故事。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在“艺术家在场”的表演上重逢

“爱的艺术:亲密”永恒剧场(Eternity Theater)为观众们呈现了这部纪录片,同时该展览也收录了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年轻时共同制作的两部行为艺术影像作品《剩余能量》与《恋人:长城徒步》。两人相遇所带来的火花和艺术能量极大地丰富了他们作品中的情感张力,并使得“爱与亲密”的母题与他们一生的艺术创作紧密缠绕。《剩余能量》以身体对抗的方式展示了亲密关系的脆弱、不确定性和关系给双方带来的恐惧与创伤;《恋人:长城徒步》则更像是一场告别仪式——两人分别从山海关与嘉峪关出发,花了三个月走向对方,在陕西二郎山相遇后,两人拥抱挥别,从此不再联络。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共同创作的作品《剩余能量》

对于阿布拉莫维奇而言,爱既是艺术表达的话题,也是艺术创造力的源泉。她在纪录片中表示,她的身体是她工作的主题、对象和媒介。她不仅以挑战生理极限的行为探索两性关系的边界,还以“身体在场”的方式创造了一个“爱的空间”。在她看来,“艺术家在场”的意义在于任何坐在她对面的人都能够和她产生直接、独特且紧密的联结并得到关注和尊重,这是对一个速度太快的世界的抵抗,她要求人们慢下来。阿布拉莫维奇和参与者在沉默注视中互相给予的无条件的爱与注意力,给她带来了“不可思议的轻盈与和谐的神圣感”。在这些冒险式、实验式的创作实践中,爱与艺术都成为了艺术家的生命本身。

宏大之爱:超越私密情感的社会力量

爱之于个人的意义纷繁变幻,对于《心碎博物馆》展品的捐赠者而言,爱是一场回味无穷的情欲体验或一份稳定熨帖的精神支持;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眼里,爱与艺术相伴常在。但爱是否是独属于私密领域的个人体验?它是否拥有更为普世的意义?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发明了“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一词,强调未定型的社会意识与过程中的鲜活经验——我们所体验的人类感情不全然是“主观感性”的结果,也受到具体社会经验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不同于严谨的学术分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的人们与艺术家们以一种更直观、更具美感的方式阐释了爱的社会性意义。

狗项圈灯、弹簧床垫、从胫骨里取出的螺丝钉、伽利略温度计、填字游戏……《心碎博物馆》中的展品既有平淡无奇的,也有荒诞怪异的,但每一件展品都有着共通的特性:不事修饰地讲述某次极其私密的感情体验。它们展现了过去一百年里世界各地的人们真实生活的瞬间,也反映了这些人们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和社会问题。

怀着“无私的爱能够改变世界”的想法,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曾将1969年的蜜月旅行转化为一场反战行动。彼时越战已持续14年。两人先后在阿姆斯特丹的希尔顿酒店和蒙特利尔的伊丽莎白女皇酒店举行了“在床上”(Bed-in)行动,旨在宣传“ 不作战”(Make love, no war)。这是一场空前未有的行为艺术表演,行动持续期间,这对夫妇穿着睡衣在床上与媒体、政客、粉丝等各类人群会面,谈论人权与战争等议题。

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在床上”反战行为艺术表演

这场行动的影像记录《床上和平》(Bed-in for Peace)也在“爱的艺术:亲密”行动剧场(Action Theater)展出,展览还重现了这场表演发生的场景——一间贴满反战标语的酒店房间内,一张摆放着乐器与鲜花的大床。纪录片中,列侬将他们看似偏激的行动定义为一次日常性的尝试:“就像卖肥皂,会有人说这没有用,那么你也可以去做一些你能做的有用的事情。因为没有人尝试过和平,所以默认暴力是唯一的途径。总有一天,人们会知道,和平和暴力是不一样的。”48年后,小野洋子再度回忆起她与约翰·列侬共同发起的“在床上”行动,坦诚承认“1969年,约翰和我都太天真了”,但她同时也相信, “这个影片是有力量的,我们当时说的话,现在也可以被听见。”这封独白信同样也作为一件展品被收藏展出。对和平与善意的信仰和追求使得爱情不再局限于一份私密情感,而转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与上世纪六十年代反战的社会潮流相结合的爱,拥有了更为多元的公共面向。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结婚纪念日可以:早上给对方发“追求”信息、到第一次约会的地方逛逛、送对方一份有意义的礼物、主动承包当天的家务、晚饭后在家里看结婚录像

1、早上给对方发“追求”信息:早上起床之后,模拟恋爱的口吻给对方发一条表白的信息,让对方看到之后,回忆起曾经恋爱的点点滴滴,让你们的生活充满激情和爱意。

2、到第一次约会的地方逛逛:若恋爱、结婚都在一个城市的话,那可以带她回到你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散散步,一边走一边述说当说的感动,糗事。

3、送对方一份有意义的礼物:既然是纪念日,那礼物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是在挑选礼物要用心,最好挑选和你们故事相关的礼物,这样不但能代表你的心意,而且还是一份回忆、一份承诺。

4、主动承包当天的家务:在结婚纪念日当天,可以让老婆放一天假,主动承包一天的家务,让老婆做一回公主,这样不但可以让对方感动,而且还促进双方交流,增加你们的感情。

5、晚饭后在家里看结婚录像:吃完晚饭后,可以一起看婚礼当天的视频,这样不但能重温当天的感动,而且还可以回忆和述说当时的心情,回到刚结婚的甜蜜时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00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2
下一篇2024-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