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七夕女儿节要做什么

潮汕七夕女儿节要做什么,第1张

七夕作为传统节日之一,每每该节日到来的时候大家都会以自己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去迎接,潮汕也一样,于是潮汕七夕女儿节要做什么成了大家最爱讨论的话题,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潮汕七夕还有什么仪式。

潮汕七夕女儿节要做什么

潮汕七夕女儿节出嫁女儿要和丈夫孩子戴上礼物会娘家。

传承潮汕尊老重孝美德,七月初七在潮汕地区还被称为女儿节,并且也被称为走仔会,而且潮汕不同的地方说法也不同。不过讲究是差不多的,这一天清早,已婚的走仔们,不约而同地随夫携儿,带上孝敬双亲的礼物回娘家省亲。已婚的走仔们同一天回到娘家,她们在一起叙旧,回忆童年时的趣闻往事,畅谈如何做好一个贤妻良母。

潮汕七夕还有什么仪式

潮汕七夕除了女儿节之外,还有出花园和拜公婆的仪式。

1、出花园是潮汕独特的成人礼,十五成丁十六成人,传统的潮汕人认为,小孩子在15岁(虚岁)之前是一直生活在公婆神保护下的花园里,当15岁时,无论男女,都必须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举行出花园仪式,但是出花园的年龄小于中原冠礼,这说明潮汕地区的少年比较早熟及较早自立。

2、公婆神在潮汕地区非常普遍,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为祭期,称公婆生。公婆神潮阳尊称床脚婆,揭阳尊称公婆母,汕头尊称注生公妈,澄海尊称花公花妈,公婆神的由来,民间有多个版本的传说,但也都是传说而已。

潮汕七夕女儿节要带什么礼物回家

旧时的礼物多为甜花生猪脚汤和甜莲子汤,不过随着时代观念的更新,现今所送的礼物多为干品,寓意吉祥者最佳,如鸡蛋象征团圆,粉丝象征长寿等。还有的人会带比较符合现代科技的礼物回家省亲,放在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限制了,根据大家的需要就行,但空手是非常不吉利的。

1、七夕节是个浪漫而又温馨的节日,在节日的氛围中,非常适合情侣们来一场浪漫的约会。

2、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3、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4、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在大众的心里是一个中国情人节的形象,而随着这几年的科普,更多的人了解到七夕原本的寓意为女子乞巧的节日,也是专属于女子的节日,但因为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所以七夕的庆祝方式也会不同。那么像潮州七夕拜床母需要准备什么?潮州七夕怎么过?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潮州七夕拜床母需要准备什么

 潮州七夕除了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只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

 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

 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潮州七夕怎么过

 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类似古代行成人礼的一种仪制,该习俗由来已久,历久不衰。

 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士大夫阶层,大户人家的住宅大多配有花园,而花园往往是孩童嬉戏娱乐之所。

 孩子长到15虚岁,则被认为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也即可以走出花园了。

 潮汕人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生活在花园里,而到了15虚岁就表示孩子已经成人,必须择日举行出花园成人礼。

 准备好一干物品之后,七月初七这天,从早晨到晚上,孩子还要经历一系列的出花园的活动,如祭拜神灵,吃许多具有特殊含义的菜肴(如红桃粿、韭菜、蒸鱼等),宴请亲朋好友等。具体的操作步骤,潮汕各地又略有不同,吃的菜、拜的神,也大同小异。

 潮州七夕出花园的习俗来源

 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

 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

 二天,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

 三天,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潮汕七夕吃什么食物 潮汕人七夕经常吃什么

 潮汕七夕过节吃潮汕软饼。

 具体做法:

 1、先拿个锅倒半碗水烧开,再倒一点点油,右手拿大勺子,左手慢慢倒粉,右手搅啊搅粉阿慢慢倒,搅到成团,两只沾满粉的手把团拿到盆,再倒粉揉揉成不粘手的团。

 2、做成薄皮包进你想要馅料,慢慢放进已经高温的油锅,小火慢慢炸吧!要多翻面哦!

 3、好了就是软饼。

 潮汕七夕习俗含义

 七月初七,这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有情人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相互传情达意。在潮汕,除了情人节之外,“七夕”还有另外的含义:

 这一天,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也会传承“走仔会”的习俗带上礼物回娘家看望双亲,与兄弟姐妹团聚。

 这一天,满15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成人礼;

 这一天,即公婆神生日时,即是常说的“公婆生” 凡家中有15岁以下的小孩的人家都要在家中祭拜公婆神。

 这个拥有多重意义的节日几乎贯串了由成长、恋爱到成家的重要人生节点,被演绎成为一个充满温情的日子。

 七夕情人节潮汕特色习俗成人礼“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成人礼。在潮汕人的眼里,未成年的孩子就像是生活在花园里一样,等到其成年时(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6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表示其已成年能独立生活。

 出花园那天,要把孩子当成年人看待,在饭桌上要坐大位,饭桌中间放一盘鸡肉,鸡头朝向孩子,孩子要食鸡头。有句俗话:“已经咬了鸡头”指的是已出花园。

 除了鱼、肉、蛋外,还要春菜(取有盈余之意),韭菜(韭与久同,取长寿永久),厚合(与人人合得来),大菜(吃后变得魁梧高大),鱼(意是有人扶助),最必不可少的是一碗用猪肝、心、肠、胃、肺等合成的杂烩汤,孩子一定要吃下,吃不完只有父母可吃,他人不能吃。

 意思是让孩子脱去贪玩、调皮等不良等习气,换上新的肠肚,因潮人对通情达理的人叫“有肚肠”。从此告别了美好的童年,走上了成年人的历程。

 以前的风俗还要跳“胶掠”,胶掠是用竹编织而成的大箶,里面放着粿品、糖果和花生米,孩子要从大箶上面跳过,往复多次,以喻跳出花园墙。二十一世纪前半叶,出花园的孩子还要扎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腰兜,腰兜里压着十二粒桂圆及二十个顺治铜钱,喻平安富贵(桂与贵同音)。

 在潮汕有的地方要采来十二样鲜花,泡在水里给孩子洗浴,让芬芳洗净孩子气。出花园要备办三鸟、肉、粿品送与亲戚,特别是外婆家,外婆家及亲戚则要馈送衣服或布料,让孩子穿上新衣,成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成年人。

 在潮汕,七夕节对于当地民众来说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节日,在这一天,不仅是情人节,也是满15岁孩子的成人礼,还是出嫁女子回娘家的日子,因而,潮汕人对七夕节是十分重视的。当天,潮汕人会吃一种特制的潮汕软饼来庆祝七夕。

 七夕情人节潮汕特色习俗“拜公婆”

 潮汕人七月七有“拜公婆”的习俗。这里的“公婆”非指小孩的公公与婆婆,而是指传说中孩童的保护神。“公婆神”亦称 “床神”,在南方则称“公婆”或“公婆母”,有说是指周文王夫妇,因周文王有百子,因此将周文王夫妇当作公婆神进行拜祭,寓意纷繁后代、瓜瓞绵长,祈求小孩安乐易养、吉祥聪明。亦有一说“公婆母”是指宋代潮汕的一位老妪,因曾救过皇子性命,故被朝廷追封为孩童的“保护神”,因此拜“公婆母”据说肇始于宋代。此外,还有别的传说,就不一一胪列。孰是孰非无从考证,但潮汕人将七夕作为孩子拜公婆的日子,不难明白却有为孩子“乞巧”之意,通过礼拜公婆神,乞望孩子聪明灵巧,活泼伶俐。拜“公婆”的礼品也有讲究,多是象征平安幸福的吉祥之物,如石榴花、鸡蛋、汤圆等,由此也衍生出一些形象生动的趣谚俗语,如孩子顽皮好动,通常会被说是“公婆拜蟹”,因蟹有“六足而二螯”,因而用来调侃小孩子手不停来脚不歇,调皮捣蛋,折腾不止。

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迎老爷的风俗,村里的青壮年会八抬大轿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并进行拜祭,游神队伍

“潮汕人爱潮汕”今天就与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在潮汕地区,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潮汕人必然会前往“老爷宫”拜伯公及“天地父母”。伯公实际上是神明的一种职务,相当于现代的村长职务,而非具体的某一位神明。在众多伯公中,伯益公最

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迎老爷的风俗,村里的青壮年会八抬大轿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并进行拜祭,游神队伍

“潮汕人爱潮汕”今天就与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在潮汕地区,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潮汕人必然会前往“老爷宫”拜伯公及“天地父母”。伯公实际上是神明的一种职务,相当于现代的村长职务,而非具体的某一位神明。在众多伯公中,伯益公最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参考文档

一年有365天,每一天都是特殊的,再加上我们中国本就有很深厚的节日文化,所以对很多日子都赋予了它独特的意义,说到五月初五大家肯定都知道是端午节,七月初七大家肯定也知道是七夕节,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三月初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来到黄帝故里新郑市寻根拜祖;这一天,也是古上巳节,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

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1],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2]

其不仅是汉族节日,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3]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这下大家知道三月初三是什么节日了吧,三月初三虽然不像其他传统节日知名度那么高,但是在很多民族眼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993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2
下一篇2024-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