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福寿子 四诗风雅颂什么意思

三多福寿子 四诗风雅颂什么意思,第1张

楼上说的好~

凑凑热闹

连环联,是一种制联方法,又叫顶针格、联珠法,联中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一样,读来饶有趣味。如“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等等。再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句等,联中“寺”、“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一位姓林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相国**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连环联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吴文之对客人联。传说吴文之幼时能对,某日家中来客出对: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成锦绣;吴文之对曰: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客人叹为观止。

三国名将关云长,在民间千古名扬;关帝庙到处可见,以北京为例,最多的庙宇就是关帝庙。清代的关庙,北京城内外达到二百多个,占北京总庙宇的十分之一。其它地方的关帝庙也不计其数,关帝庙联也各有特点。湘潭市关圣殿联: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辞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

此联突出了关羽勇武好胜的性格。左宗棠曾撰常德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上联说关羽上继文宣大圣(孔子),下开武穆(岳飞);下联结合地理形势与关羽的事业加以发挥,很有特色。

宁夏六盘山上有座关帝庙,其庙联是劝人诚心做人: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副对联叫人学关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台湾的一副关帝庙联,则用“忠义”二字对关羽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

义勇腾云,一朝兄和弟;

忠心贯月,千秋帝与王。

在居室内挂一副对联,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志趣、爱好和品格。爱国教育家蔡元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贴上一联:

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

蔡先生并不是故作清高,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愿意沉醉在书声中。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年轻的时候也是在读书声中度过的,他的书斋联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缘缘堂》书房写联:

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书斋联宜恰到好处,不宜夸海口。否则,引人笑话。清代才子袁枚居随园,曾在书斋里挂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所谓《三坟》、《五典》、《九丘》,都是传说中的上古之书,早已不传,袁枚如何读得到?袁枚的好友汪客甫听了,登门找他借上古之书,他自知惭愧,连忙撤掉了对联。

许多卧室联是个人好恶的表白。郁达夫的故居联: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卖书。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家里曾有一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此联简直已是范老的座右铭了。

某地有一庸医,不通歧黄,常常误人性命。有人因撰一联贴于其门: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各用一成语,但隐去一字,真是妙语天成。

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一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借“税”与“岁”、“贫”与“平”谐音,对当时苛捐杂税众多、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清朝有年科举考试,题用《大学》句“昧昧我思之”。一考生视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批卷者看了,不觉好笑,挥笔写出批语,与考生之题恰成一联: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脚有点跛,老丈人嫌弃他,从不让他进门。一年,女婿居然考中秀才。丈人请女婿吃饭,席间,丈人出一联嘲讽女婿:

贤婿枉顾,路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

不巧,老丈人是个独眼,女婿便借题发挥,嘲笑老丈人:

泰山错看,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

1933年1月,红军到了四川枫香沟,当地乡亲敲锣打鼓迎红军,有人写了一副春联献给红军:

红军到,反动逃,土豪劣绅藏猫猫,猫说妙妙妙;

苏区乐,满山歌,人欢马叫笑呵呵,鸡鸣喔喔喔。

这是一副拟声联,上联借用猫的叫声,赞扬红军来了,反动派跑了;下联用鸡的叫声来说明苏区欢乐的情景。

还有一副拟声联,也很有趣:

山童采栗用筐接,劈栗扑簏;

野老买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联中很富生活情趣,是一种善意的取笑。

郑板桥有一次与人联句,他出上联,一位老塾师对下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俗语有“家有五斗米,不当娃娃王”的说法,说明旧日中国当塾师的是何等艰辛,下联正是道出了他们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与此相反,也有道出一年四季快快乐乐的联语:

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雪风雪中,不乐亦乐。

这是西湖“仙乐处酒家”联,上联句句切“仙”,白、林、苏分别指李白、林逋、苏轼,下联句句切“乐”,一副活灵活现的四时行乐图。

据说曾有一长须老者出联,金圣叹对下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李调元与夫人联对,夫人出对,李调元应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有一联劝人一年四季不忘耕耘的,很有意思: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

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把各种各样的颜色构为一联,也是别具匠心的。请看这一副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联中“赤”字与“青”字虽重叠四次,却显得流畅自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叶,此中有尧日舜天。

这是曾做过莫愁湖主人的徐达题金陵明宫联,联中将朱元璋比作古代的尧舜,虽有溢美之辞,但此联像一篇优美的散文,青、白、绿、红点缀其间,却也艳丽无比。还有一首怪联:

关公骑马过赤壁,红!红!红!

孝子放羊上雪山,白!白!白!

此联的上半联都是隐喻,联末各用三个“红”和“白”来加以重叠,使色彩更加鲜明。

古花已见古人醉;

今花还对今人红。

在我国浩瀚的联苑中,花联为数不少,几乎自然界的花卉,在对联中都能找到,其中不乏有情有趣者。有人集古诗为联,描绘今天的好光景: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有人以中药入对,一刚一柔,一文一武,浑然成对,趣味盎然:

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花联”中还有不少巧思妙对。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联中“上、尚、和、荷”与“临、林、汉、翰”各各字音相近,颠倒可读,趣味无穷。解缙写的一副春联更妙。联云: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他用蒲、桃谐音葡萄,梅、桂谐音玫瑰,巧思妙对,不露斧凿之痕。

胆瓶斜扦四枝花:杏、桃、梨、李;

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

这一联一下子道出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可还有比它更多的,请看: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是草药名,串起来实属罕见,特别是“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当作动词来用,则更为高妙。

爆竹三两声人间易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几点梅花加上几声爆竹,有声有色,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亏为一副梅花妙联。历来有关梅花的妙联极多。像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以梅花自比,格调清丽,堪称一时名联。扬州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祠堂,后人也曾撰联云: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写史可法为国殉难,像“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被后人传颂。

在咏梅联中,最受传扬的是挽周总理的对联。周总理一生功比天高,光明磊落,像梅花一样心胸高洁,令万代敬仰。联云:

泰山凭海先接月;

寒梅杖节最凌风。

在我国的对联家族中,有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对联虽颇为少见,但大都很精采。比如这样一副: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这一副节气联的上联不仅指明了春分与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月份(农历),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昼夜相平讲得清清楚楚;下联则换了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另一副对联做得则更为奇妙:

霜降如小雪;

春分不大寒。

这一联总共只有10个字,却包容四个节气,上联中的两个节气名称用一个“如”字相连接,即变成了“联中有景”,让人们欣赏到了一幅秋冬时节的“霜晨图”;下联中间的“不”字用得十分巧妙,与后面的大寒相连,把春分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征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与这副对联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副: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现重阳。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节气联,联语中虽然没有嵌进节气名称,但一笔一划都与节气有关联,这就是“消寒迎春联”。比如:

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

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

屋后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这几副对联每个字都是九划,上下联语各有81画,其书写的方法是从每年冬至(“一九”第一天)开始,每日上下联各写一笔,写完九九八十一日,正好到了春分,此时整幅联语写成了,也寒消了,春来了,故而叫做“消寒迎春联”。

诗词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有“斗酒诗百篇”之说,虽说有些夸大,但也道出了诗与酒的关系。对联与酒同样亲密无间。酒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佳联者,不胜枚举。曹操早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名句,表现了一个乱世英雄的开阔胸襟。饮酒寄兴,须适可而止,“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工诗名扬天下,其嗜酒之癖古今驰名,向有“酒中仙”之誉。“阶下举杯邀明月;篱边信步赏花开。”联中没有一个“酒”字,但却是一副酒联,且属对联中的晦明嵌字格,上联暗示,下联明嵌,上联暗嵌“酒”字,下联明嵌“花”字。所以今人王友才题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太白楼联曰:“我辈此中宜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有的酒联,除表明一些酒店、酒馆、酒厂的经营性质的宗旨外,大都对酒致以赞美之辞。有的酒联,不仅内容得体,在表现手法上也十分巧妙。传说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与友人一次对饮时,曾吟一联曰:“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此联也没有一个“酒”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一副饮酒联。上联中的贾岛,是晚唐著名“推敲”诗人,联语以其名字谐音“假倒”,描写出酒后的醉态,维妙维肖。下联中的刘伶,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曾作《酒德颂》。也是以其姓名谐音,描写酒席上“酒逢知己千杯少”,宾主开怀畅饮,酒杯点滴无余的情景。谐音自然,雅俗共赏,妙趣横生。

有的酒联,则多以典故点缀,清淡传神,明快含蓄。如:“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泉香凭谁问?酒冽待君尝。”刘伶、李白是古代闻名的嗜酒文人;“杨柳岸”是柳永词名句;“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迢指杏花村。”“香泉”、“酒冽”,见诸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还有的酒联,极言酒之威力,十分幽默风趣。如:“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沽酒客来风亦醉;欢宴人去路还香。”这些联属对工巧,妙趣无穷,雅俗共赏,不仅令人看了捧腹大笑,而且能引人开怀畅饮。既然酒的威力如此之大,有些贪杯好胜之徒偏偏不信邪,结果上了酒家老板的当。当然也有劝人少饮的,这些酒店老板很懂得生意经,一副“菩萨”心肠,如:“交易小心,须知良莠难辩;酒莫过量,谨防乐极生悲。”

更多的酒联,则是以热情的态度,渲染酒的品种与酒力,招引顾客光临。据说过去有家酒店生意萧条,几近倒闭。后来请位秀才写了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来店喝酒的顾客便越来越多,很快生意兴隆了起来。某地一小酒家,门上贴对联曰:“头上白云悠悠过;足上清泉潺潺流。”横批为“太白酒家”。许多人读了此联,无不拍手称绝,自觉不自觉地要进去痛饮两杯。的确于此饮酒,头上飘着悠悠的白云,足下流着潺潺的清泉,眼望着远处蜿蜒的群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在其中,乐在其中。另一家酒店门上的对联这样写道:“美味招徕云外客;清香引出月中仙。”联语情趣盎然,谁读了也会胃口大开,非得痛饮一番不可。山西汾阳县城东北15公里,有一酿酒闻名的古老村镇,镇上有古井一口,俗称神井,井水芬芳甘冽。该村镇八槐街有一杏花村汾酒厂,所酿汾酒竹叶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厂门有联曰:“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以飞鸟化凤、游鱼成龙作烘托,极力夸张酒醇。飞鸟闻香能化凤,游鱼得味能成龙,人饮了如此神奇的佳酿,又该怎样呢?言外之意,只有让酒客自己去心领神会了。

在以酒入联之作中,也有着意于抒情写景的,如:“秋月春花名士酒;青山绿水美人箫。”月是秋月,山是青山;花是春花,水是绿水;酒是名士来饮,箫是美人来吹,一副赏心悦目的饮酒行乐图!

还有一些故事联也与酒有关。传说有一天苏轼与秦观乘船外出,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地走着。苏轼出对道:“醉汉骑驴,步步颠来算酒帐;”秦观一时不能对出,想着想着,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俯一仰的样子,即对道:“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

在酒联中,也有一种消极的以酒浇愁的内容。如“一醉千愁解;三杯万事和。”“消愁有绿蚁;解忧唯杜康。”后一联中的上联扣李白“举杯消愁”和李珣的“素鼓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的诗句;下联切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联语悲观消沉,格调勽高,但对仗工整,用典得当,从艺术角度上还是值得鉴赏的。还有一类嘲讽的酒联,如某君赠酒徒联:“红白相间,醉后不知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只卖东西。”嘲讽有力,入木三分,寓意深刻。四川乡村里过去土地庙不少,用得较多的对联是:“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均要肥。”把那些“当方土地”的小丑人物生动地刻划出来。过去的保甲乡约,就是最直接的敲诈勒索善良百姓的“大油嘴”。“土地老爷”就是比喻这些家伙的代表人物。联语巧绝妙极,堪称画骨之笔。若借用嘲讽当今极少数贪脏枉法、受贿纳赂的人,无疑也是挺合适的。

在丰富多采的中药宝库里,有些中药名或成药名本身就含意深远,并有悠深的寓意,给人以闲情逸致。不少文人学士看中药名的这一特点,巧妙地运用药名撰写“药联”,给药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表现手法颇为工整严谨,使人读后既得到艺术享受,又增进中药知识。现举几例如下: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海龙海马通四海;

红花红藤映山红。

红娘合欢一见喜;

紫苑迎春广木香。

刘寄奴含羞望春花;

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

两仙膏话四珍伏海龙专使虎杖。

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而“无情对”的特点却是: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相差越远越好,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乐趣。下面是几则无情对的趣事:

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纸悬高奖出上联征对:

五月黄梅天;

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征。结果出人意料,金榜获选的下联却是:

三星白兰地。

原来这是酒厂老板在报纸上别出心裁地做广告。“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征联活动使“三星白兰地”酒名声大振,也使“无情对”广为人所知。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对句佐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张之洞作答:

树已千寻难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树”对“果”,乃物名;“千寻”对“一点”,皆量词,古八尺为寻;“斧”对“干”,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种兵器。可谓字字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出人意表。张之洞出对:

陶然亭;

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一客却以人名为对:

张之洞。

因下联对得精妙,众人皆相视大笑:“张”对“陶”,皆为姓;“之”对“然”,是虚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联意又极“无情”,情趣却也由此而生。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叶先生出联:

鸡冠花未放;

有人对:

狗尾草先生。

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与叶先生开了个玩笑。

有一联句,出句为唐诗,对句竟是三个国名: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初读两句简直势同水火,细加品味莫不叹服对得工巧。传说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而甚难其对。”解缙应声答:“容易。”朱说:“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说:“臣适已对了。”朱始恍然。“色难”,既面有难色之意。“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偶然得之,绝非“拉郎配”、“乱点鸳鸯”所能成功,对句也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给人带来突然情趣,却又回味无穷。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 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 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明诚一心想难倒清照,向乌老施一礼说:“这般拙联既得老人家错爱,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乌老又亲自铺开了宣纸,明诚毫不谦让,刷刷刷就是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将明诚轻推一旁,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

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着明诚夫妻,连连干杯!至此,明诚也不得不服清照锦心秀口,机敏过人。

(作者:曾伯炎 推荐:孤寒鸭)

偶有文章娱小我;

独无兴趣见大人。

10年前,此联由流沙河撰写,楷书于宣纸,被海外游客从杜甫草堂好雨轩书画廊发现,一掷千金购走,便成为新闻,也开始了流沙河撰联卖字的业余爱好。

在短句表意,且由对仗与声韵平仄约束下出新,此功夫,今人有者不多矣!似信笔之作,却魅力独具,不熟谙汉语之神韵,无炼意炼句之功力,便很难矣。 面对当今泛滥声色之娱,流沙河只迷著文之自娱,这娱趣,岂非文人精神之坚守?趋权者之炎,附大款大亨之势,已成流行,而书生不屑此道,岂非独立人格之操持?这种性格突出生动之对联,对以往那些豪语口号,无异是一种奚落,故颇受人们喜爱。

正如中国画有文人画一派,此类联亦堪称文人联,应是东坡、徐渭、板桥类诗文的发展而来,又传承了“五四”血缘,故此联语义通俗,又特个性化,纵有人喜爱,书之家中,却未必合适。不但不合适,近来,此联求之者众,而流沙河又不便落笔。我乃戏改此谐联为:

绝有文章娱小我;

最无兴趣见大人。

其实,我改得很适合大众,却恐怕无人愿求此联。不但人不来买,恐怕连鬼都不会上门!

旧日粤西婚俗,有通过婚前的“龙烛对”、“彩旗联”、“轿门联”,结婚之日洞房的“逗新娘”、“难新郎”等五花八门的项目来进行“考诗斗联”,以观其一对新人的“知书识墨”程度。这些项目,特别是在文人结婚时犹为注重。这也算是粤西婚俗的一支插曲吧。

龙 烛 对

粤西旧俗,男女迎亲嫁娶之日,男家除了具备酒米肉饼、干菜槟榔、八音乐队、大红花轿前往迎娶新娘之外,还要把男家准备拜祖先的龙凤礼烛,包扎装璜,外面贴上一张洒金红纸,拟好一比“龙烛对头”,让女家对回“凤烛对尾”。女家除回赠一台四椅、衣服被帐、鞋帽、器具等嫁妆外,也以拟好一比“凤烛对尾”为主要形式。这样,新郎便心满意足地带着龙凤礼烛,偕同新娘“成双成对”地回家,以谐其“好意头”。

“龙烛”出对头,“凤烛”答对尾,二者合成一副“大吉大利”的对联。旧日内容多是“百年好合;五世其昌。”“螽斯衍庆;麒麟呈祥。”“同心永结;比翼齐飞”等吉祥美意的对句。后来逐渐演变为夸耀自己氏族的光辉历史,表彰自己先人的彪炳业绩,双方互斗口气高,而故意出奇联难对,来“考”对方文墨的一种程式。这当中,亦有不少佳联妙对富有哲理及艺术性。由于有这一“考”,女方一时对不通“龙烛对”,虽日暮入夜,新娘也不能出门。故用重金聘能人高手来代对者有之,预先派人到男方处暗中打听“龙烛对头”,回来筹对者亦有之。因为谁也不愿在大众场合中承认自己的“低威”,故这一支“小插曲”,往往为婚礼增添了不少趣味,由此而引出不少奇闻轶事。

民国初年,罗定县泗纶镇榃井社许光荣的儿子聘定青桐村黄伯书的女儿为妻。迎娶之日,许家特地请黄沙秀才沈养轩为他写了一比“龙烛对”的对头:

龙烛画龙凤,龙引凤,凤引龙,龙引凤归偕白发;

此联为“顶真”格联,首嵌“龙烛”为题。黄家乃泗纶三大望族之一,文人墨客,人才济济。但一看到此比联首亦不禁愕然,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仍未得句。待到筵席饮完,嫁妆备妥,但“龙烛对”尾尚未对出来,按风俗新娘不能上轿,黄伯书情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其侄女黄尔慈年方十八,聪明伶俐,容貌出众,正在房中绣着枕头,闻知此事便问:“二伯父,这联尾试由小侄女学对如何?”黄伯书心想,村中云集的文朋高手个个都拈须抓耳对不上来.区区女流之辈又怎能对得来!但见天近黄昏,新娘再上不了花轿便受世人耻笑,便说:“侄女尽管一试吧,以解伯父燃眉之急!”

好个黄尔慈,望着手中的绣花枕触景生情,一下子便对出联尾来:

鸳枕绣鸳鸯,鸳弄鸯

矮樱 艾菊 芭蕉 白鲜 白芨 百合 薄荷 宝巾 宝绿 贝母 碧桃 滨菊 巢蕨 稠李 雏菊 春兰 慈姑

刺槐 刺桐 葱兰 翠菊 大蓟 大青 大薸 大戟 地肤 地锦 帝冠 吊兰 蝶豆 丁香 冬青 杜鹃 杜梨

番薯 繁缕 肺衣 粉藤 扶桑 桂花 海棠 海桐 海芋 含笑 荷花 合欢 红花 红蕉 红桑 红蓼 花葵

花忍 花烛 黄蝉 黄翁 黄杨 黄芩 黄栌 黄橘 幌菊 火棘 鸡麻 继木 嘉兰 荚蒾 姜黄 角蒿 结香

金柑 金琥 锦葵 景天 菊花 菊蒿 卷耳 决明 款冬 葵菊 蜡花 蜡菊 腊梅 兰花 梨花 莲翘 铃兰

凌霄 柳兰 龙胆 芦竹 芦荟 绿萝 落葵 络石 马兰 玫瑰 梅花 米兰 魔芋 牡丹 母菊 木瓜 木棉

木香 木槿 泡桐 菩提 蒲桃 莕菜 蔷薇 球兰 瑞香 瑞云 砂仁 沙参 山茶 山柰 山楂 商陆 芍药

蛇莓 射干 肾蕨 石榴 石蒜 石竹 石楠 石斛 蜀葵 水鳖 水苏 水仙 水芋 水蕹 睡莲 硕葱 丝兰

松霞 苏铁 酸浆 蒜松 桃花 田菁 铁兰 王莲 卫矛 文竹 翁柱 乌头 希稗 细辛 霞草 仙茅 襄荷

小檗 械葵 星球 杏花 旋花 雪松 岩芋 依兰 银花 银杏 银叶 樱草 樱花 迎春 油桐 雨菊 玉兰

玉竹 玉簪 郁金 郁李 圆柏 月桂 月季 云实 泽兰 泽泻 知母 珠兰 朱蕉 著草 紫荆 紫藤 紫苑

紫珠 紫菀 紫薇 棕竹 赪桐 芙蓉 芸香 茉莉 茑萝 茜草 荭草 菖蒲 萱草 蒿菊 蒺瑰 猬实 溲疏

缬草 珙桐 杓兰 栀子 枸骨 枸杞 柽柳 栾树 桉树 桫椤 棣棠 榕树 昙花 鸢尾

彝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有诺苏、纳苏、罗武、 米撒泼、 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广西四省、区。人口为5453448人(1982)。彝族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分为6个方言。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族源及历史发展 对于彝族的渊源,除了西方所谓“彝族人种外来”这一类全然虚构之说以外,中国学术界长时期以来有不同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就有卢人、卢戎人、古濮人、马来人、僚人等不同说法。建国以来,随着民族研究的深入开展,认为古羌人(见羌)某些支系同彝族存在渊源关系的见解日益为更多学者所采纳。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古羌人亦称氐羌或西羌,分布在陕、甘、青一带。约在4~5千年以前,羌人早期南下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为僰(濮)。僰系“羌之别种”,因其所居平坝地区自然条件之优越,早已发展了农耕。西汉时期及其以前,活动于今西昌地区的“邛僰”和滇池地区的“滇僰”,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公元前4世纪初,羌人无弋爰剑之后自甘、宁、青一带河湟地区南下,到岷山以东至金沙江畔,发展为武都、广汉、越嶲诸羌,与《史记》所载的嶲、昆明相接,是羌人南下的较晚支系。

在古羌人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为僰的基础上,昆明人与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过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僰(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见僚)的融合。 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 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传说,据传世较完整的水西安氏谱系计算,至清康熙初年已历传85代,约可上溯至战国前期,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 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游牧部落就是嶲、昆明,定居农业部落就是夜郎、滇、邛都,各自分布于今贵州安顺、云南晋宁、四川西昌一带。与此同时,彝族传说自“六祖”后十余代约当西汉中、后期,已有兹、莫、毕、革、卓五种等级的分化。其中兹、莫、毕为统治者,革、卓为被统治者。彝文著作则有“六祖”畜牧部落征服濮人农业部落的记载。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或“六祖”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源)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他们“衔冤则累代相酬”,各部落间进行频繁的冤家械斗。据汉文史籍记载,部落统治者仍沿用唐代以来就已流行的“鬼主”称号。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 自 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从元代前期到后期的近百年间,由于战争的频繁与瘴气即恶性疟疾的猖獗,彝族地区的社会生产从原来的某种繁荣转向日趋凋零。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 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撒(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 3个等级。 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 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奴隶主贵族除对所属群众进行赤裸裸的奴隶制占有与掠夺外,对外则“肆出盗马偷牛,绑虏人口”,借以不断补充奴隶的来源。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如在东川、乌蒙等地,乾隆十一年(1746),已经是“汉土民夷,比屋而居……与内地气象无二。”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包括云南大部、贵州部分以及广西的全部彝族地区,以土地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对佃农最主要的剥削方式。此外,对佃农一般还进行额外劳役剥削,雇工与高利贷剥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归流”时保全了大量的土目与中小奴隶主,因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较长。如在乾隆初年,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群众仍然“半为夷目家奴”。及至建国以前,所属百姓仍然保留某些农奴的特点,奴隶主的剥削虽以实物地租为主,仍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云南武定、禄劝以及红河南岸等地当时也保存不少大小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有取代领主经济的发展趋势。 彝族地区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发展农、牧、林、副业,从事多种经营很有利。各地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建国以前,作物主要有玉米、稻谷、荞麦、马铃薯及其他麦类和豆类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广大彝族农民都经营一点家庭副业,如饲养禽畜、蜜蜂以及狩猎、捕鱼、打草鞋、挖药材等,以补家用的不足。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反帝反封建斗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入彝族地区。1884~1885年,英、法两国就对西南各省包括彝族地区,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展开侵略活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云南更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的角逐场所。一些帝国主义“传教士”深入各彝族地区进行各种阴谋活动。随着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日益加深与反动统治的进一步加强,各地彝族人民不断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反奴隶制的斗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856~1876年云南哀牢山区爆发的彝族雇农李文学领导的农民起义;1895年云南元阳、金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多次抗击侵入滇南边疆的法国侵略军;1903年云南个旧锡矿彝族矿工和农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压迫的斗争; 自1912年开始的云南武定环州地区彝、 僳僳等族人民进行的长期反土司斗争;1914~1916年四川冕宁、越嶲一带彝族爆发的一次有组织的反奴隶制起义,提出了“废除抽子女制度”、“取消无偿劳役”、“取消‘杂布达’(强制性高利贷)”等口号,参加者万余人,给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影响十分深远。

1921年7月1日中国***成立后,在川、 滇、 黔等省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从此在中国***的领导和影响下,直接开展新的革命斗争。1934年,四川越嶲彝、汉等族人民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军阀的武装斗争。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彝族地区。同年5月下旬,刘伯承将军率领红军先遣队由冕宁北上抵达拖乌彝族聚居区,在海子边与黑彝果基家头人小约丹按照彝族传统习惯,杀鸡喝血酒,拜为结盟兄弟,并把绣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授给小约丹的武装(见彩图)。小约丹的武装在完成护送红军通过彝区的任务之后,和国民党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随着各地群众反蒋介石反内战斗争的深入,彝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相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在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作战和缔造新中国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地彝族流传许多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已发现的有上千种之多,现已陆续翻译、整理出版。还有一些彝文铸铜、碑刻及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医药学方面,彝文著作中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 彝族普遍采用夏历。 近年以来,有人认为古代彝族先民曾使用过十月历,有人则持不同看法。彝族音乐独具特点,舞蹈从来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见彩图)

风俗习惯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 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见父子连名制),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土葬。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见彩图)彝族服饰,各地不尽一致。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彝族饮料主要是酒和茶,部分彝区还保留木质食用器皿。住房一般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彝族过去流行多神崇拜,祭司多称毕摩,另有巫师称师娘或苏业。由于历史上长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传入彝区已有长久历史。清代初年,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天主教与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年先后传入彝区。

现在各彝族地区兴修了许多小型水利工程,农牧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一些地区林业建设有显著成绩。已经建立起钢材、 生铁、 煤炭、采矿、发电、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工矿企业,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工人阶级队伍。特别是云南个旧的云锡公司,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个重要企业;贵州西部的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成为著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彝族地区交通闭塞的情况已完全改观,不仅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贵昆等铁路干线也通过了彝族地区。(见彩图)民族商业与对外贸易有很大发展,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日新月异。经过中国***和人民政府的培养,一批彝族干部和彝族知识分子已成长起来。

--------------------------------------------------------------------------------

彝族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人口6572万人(1990)。使用彝语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一种表意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 ,确定819个规范彝字 ,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彝族地区的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稻谷及其他麦类和豆类。有饲养家禽、蜜蜂以及狩猎、捕鱼、打草鞋、挖药材等家庭副业。彝文典籍浩繁,叙事长诗《阿诗玛》最有名。彝族在天文、历法、气象、医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人死多行火葬。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服装形式很多,常见的是男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头顶留二、三寸头发一小块,裹以数丈长的青蓝布包头。男子以无须为美。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外出时男女都穿“擦尔瓦”,形如斗篷。一般信多神、毕摩,亦有人信基督教、天主教。

--------------------------------------------------------------------------------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约为776万(2000年)。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目录 [隐藏]

1 习俗

2 婚俗

3 食俗

4 节庆

5 外部链接

6 补充

[编辑]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

[编辑]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

[编辑]食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彝族日常饮料有酒、茶,以酒待客。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编辑]节庆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等。

[编辑]外部链接

彝族服饰论坛

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划分)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赫哲族 - 回族 - 高山族 - 汉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僳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藏族 - 壮族

[编辑]补充

人口为7762286人。

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是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生活于西北氏羌族群的后裔。彝族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点,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

彝族属山地民族,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着、养麦等农作物为生。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西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来源广,历史久,分支多,造就了彝族文化的丰富性;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广,铸就了彝族文化的差异性。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明显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 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赛装节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这可谓是最早的时装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

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打歌"遍及云南,不仅彝族,就连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

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而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所铸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个垂尾人连臂环舞的铜扣饰以及凝固在云南沧源等地崖画上的舞蹈图纹,其舞蹈图案都与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这也许可作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证。

至今,在云南巍山县巍宝山龙谭殿的壁画上还保留着一幅清代人绘制的"踏歌图",其情形与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

与玛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源渊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车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

--------------------------------------------------------------------------------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657�9万人(1990年)。用彝语、彝文。创制中国最早历法--彝族太阳历。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传统节日有彝年、火把节、密枝节。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

顺治帝为什么要废后? 顺治帝亲政后,尽管岁数还不算大,但在朝臣的辅佐下,其政绩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但基本上还是做到了兴利除弊。其实在历史记载上,有关他治理国家的部分并不占主导,更多的还是他个人生活的记录。顺治帝的家庭生活并不是甜蜜和谐的。当时,顺治帝虽然只有14岁,但却过早地走入了男女两性世界,那时候的人结婚都比较早,尤其是帝王家,顺治帝也不例外。

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在北京的紫禁城里,大清帝国举行了入关以来的第一次皇帝大婚。

顺治帝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不仅聪明机智,还是出了名的美女,而且出身高贵,是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孝庄皇后的娘家亲侄女,顺治帝的亲表妹。按理说,顺治帝的这门婚姻,不仅门当户对,还是亲上加亲的“姑表亲,辈辈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两年后,顺治帝与这位年轻漂亮的表妹皇后,不仅反目成仇,还搞起了分居生活。

顺治十年的一天,顺治帝令大学士冯铨等人查找前代是否有废皇后的先例,尽管没有说明什么原因,但是,其用意已经很显然,那就是要废掉现在的皇后。朝臣闻讯,百般劝阻,顺治帝主意已定,并不更改,手谕“无能,故当废”。群臣见此,皆议论纷纷。礼部员外郎孔允樾上奏顺治帝:

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 ?

朝廷重臣的惶恐沉痛之论,于纸上很是动情,看得人不禁眼泪汪汪的。但此时的顺治帝不为其所动摇,并严厉斥责道:

朕纳后以来,缘志意不协,另居侧宫已经三载。从古废后遗议后世,朕所悉知。但势难容忍,故有此举。

尽管顺治帝如此表白自己废后的决心,但仍有14名御史再次恳请顺治帝收回成命,并建议:皇后仍位中宫,可以新立东、西两宫。顺治帝虽然不同意,但是苦于群臣的苦谏,也不好强硬下旨,一时还真没有了办法,只是有些郁闷,后又生病。孝庄太后见此,不仅同情,更为担忧,在心里掂量了很久,侄女与儿子相比,还是儿子更重要,于是,降懿旨,令朝臣重新讨论此事。顺治帝用健康做代价,终于获得了母后的支持,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顺治十年八月二十五日,顺治帝谕令礼部:

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始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订婚,未经选择,宫阃(捆)参商,已历三载,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顺治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选择皇后这件事情,都需要仔细认真挑选,才能真正达到母仪天下的目的。现在的皇后,是多尔衮在我小的时候,因为她是亲戚的关系而指定的,我没有经过选择。我与皇后的关系,是水火难容,谁也不理谁,如此已经三年了,她的品德难以恢复,不能肩负起祖宗给予的对后宫全面负责的重任,在八月二十五日,我已经把此事告诉了皇太后,将皇后降为静妃,令其居住在别的宫殿里。“宫阃”,原指后妃居住的卧室,这里则是指顺治帝与皇后的夫妻感情;“参商”,“参”、“商”是天上的两个互相不能碰见的星星,参星出来的时候,商星则正好沉没,彼此谁也见不到谁。这里是指顺治帝与皇后的关系,已经水火不相容。“宫阃参商”这句话则是说,顺治帝与皇后夫妻关系不和睦,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生活了。

顺治帝为什么这么痛恨自己的表妹皇后呢?

根据顺治帝的言语以及后来为董鄂妃所写的《行状》分析,他之所以执意废掉皇后,有五大理由:

第一,皇后与多尔衮有亲戚关系,是多尔衮在他小的时候选定的,不是自己做主选定的;

第二,两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顺治帝稍喜简朴,而皇后则比较奢侈,酷爱金银珠宝。

第三,皇后“无能”。这里的无能,不知道是指不能博得皇帝的欢喜,还是不能够生育。笔者认为,这里的“无能”是指不能够调谐夫妻两人的感情关系。

第四,皇后不够贤惠,既任性还嫉妒,心毒手狠,“每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难以胜任统御后宫之职。

第五,监视、猜疑顺治帝,干涉、阻止顺治帝与其他妃嫔的接触。

虽然顺治帝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将自己的表妹皇后降为了静妃,并不再理睬,但是,就他所说的那些“理由”,有些实在是牵强。针对已知道的顺治帝的性格和本性来说,真正令他难以忍受的借口无非是两点:一是不会调和夫妻的感情;二是干预他与别的女人的私生活,是一个大醋坛子。

皇后被降为静妃以后,就在官方记载上消失了,从此,她的生活起居和死亡等信息便成为几百年来的一个历史谜团。然而,最近几年,经过清史专家的潜心研究发现,在朝鲜国的《实录》里面,对这个被废皇后有着记载。皇后被废之后不久,就被顺治帝赶出了北京,回到了她的娘家――蒙古科尔沁草原,因为当时已经怀孕,回到娘家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经过废后的精心抚养,男孩长大后颇有贤名,当男孩14岁的时候,北京的清皇室知道了这件事,为了防止这个男孩被册立为新皇帝,打算要回这个男孩,但是,蒙古的娘家拒不交出。后来,这个男孩与他生母的事情,便不再为人知晓,只能期待新史料的发现来给予解答了。

不管怎么说,对于当时的顺治帝来说,他是胜利者,他最终赶走了他的表妹皇后,虽然为此快乐了一段时间,但他作为一代君主,国家不能没有母仪天下的皇后,说得通俗一些,他不能没有新的女人来陪伴。于是,他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中,开始选择新的皇后。

顺治帝废掸皇后的做法,不仅开创了大清帝国后宫女人的地位既可以升迁也可以下放的先例,还为自己日后广泛选纳后宫女人找到了新的理由,但最令后世子孙兴奋的是顺治帝的超前意识,即选择后宫女人有法可依。顺治帝为此特意制定了一个制度――选秀女。

选秀女制度,是清朝为皇帝及其子孙挑选妻妾的办法。《钦定大清会典》记载:“选秀女,顺治年间定。”选秀女制度之所以出台,就是因为顺治帝屡次强调选后妃是头等大事情,必须由他亲自选择确定。于是,清宫后妃和宗室子孙妻妾的主要来源,均是通过“选秀女”的方式。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秦朝失掉了它的帝位,天下人一齐争夺,本领强的人先抢到。)

公元前202年初,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被汉王刘邦和各路诸侯的联军牢牢地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入夜,四周传来一片楚歌,使项羽大吃一惊:“莫非汉军已经占了楚国?怎么汉军中会有那么多楚人?”他知道大势已去,再也睡不着觉,在营帐中喝着闷酒。喝着喝着,项羽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唱起一曲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我有盖世的勇气,有撼山的伟力),

时不利兮骓不逝(可惜时机不利,连宝马也跑不快),

骓不逝兮可奈何(宝马也跑不快,我奈何它不得),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我怎样才对得起你)!

在左右的哭声中,项羽泣别爱姬,趁黑夜率领800骑兵突围南奔。黎明时分,汉军发觉,立即派灌婴率5000骑兵紧追不舍。渡过淮河后,项羽的随从已逃得只剩下百余人。到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项羽迷了路,向一位农夫问路,他指点往左走,使项羽一行陷于一片沼泽,让汉军追上了。项羽且战且奔,到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时只剩下28骑。在数千汉军骑兵的追击下,项羽自知不免,感到老天爷实在不保佑他,对部下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所向无敌,从来没有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可是今天却被困在这里,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作战的过失。现在我要决一死战,快速打三次胜仗给你们看看,每次都要杀掉对方的将领,砍断汉军的军旗。让你们明白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仗打得不好。”果然,项羽所向披靡,三次在汉军中夺旗斩将,但却无法摆脱汉军的追击。

项羽像项羽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亭长请他上船过江,劝道:“江东(江南)还有地方千里,数十万民众,也足以称王。现在只有我有船,大王快上来过江,汉军无法渡江。”项羽笑道:“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当初与八千江东子弟一起渡江而西,如今没有一个人能回去,就是江东父老可怜我,还尊我为王,我有什么脸再见他们?纵然他们不骂我,我心里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项羽将坐骑送给亭长,用短刀与汉军搏斗,又杀了数百汉军,自己也受伤数十处。这时,他见到了熟人吕马童,问:“这不是老朋友吗?听说汉王用一千斤金子和一万户封邑买我的头,就成全了你吧!”说着举刀自刎。王翳抢上去砍了他的头,将士一哄而上争夺他的尸体,自相残杀,死了数十人。最后,吕马童等四人各抢到一块请功,于是封他们五人为侯。

项羽死后,楚地全部降汉,只有他的封地鲁城(今山东曲阜市)还在坚守。汉军扬言要屠城也不起作用,直到将项羽的头拿来,城内人确信项羽已死,才开门投降。至此,楚汉之争以汉王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自从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出咸阳城投降,交出皇帝玺绶,经过三年零四个月,秦朝失去的“鹿”终于被刘邦夺得。

实际上,在秦末参与逐鹿的群雄中,刘邦一开始并不具有“高材”的资格。

在刘邦成为汉朝的“太祖高皇帝”后,尽管史臣给他编造了一系列神话,却无法掩盖他出身“细微”的事实。刘邦出身在一个普通农家,父母连名字都没有,史书上只能称为“太公”和“刘媪”(刘大娘);本人只担任过亭长,是最低级的吏。而项羽家世代楚将,是名将项燕的孙子、项梁的侄子。参与角逐的其他诸侯中,章邯是秦朝大将,曾经统率数十万大军;司马欣是章邯的长史(相当秘书长兼参谋长);董翳是都尉;魏咎、魏豹是原魏国王族;韩王成是原韩国公子;赵王歇是原赵国王族;田儋、田市、田都、田安、田假都是原齐国王族;张耳、陈余是原魏国的名士。论出身和家庭背景,都比刘邦有更大的号召力。

起兵前的刘邦没有什么能耐,好吃懒做,不治家业。有一次他拉了朋友来家吃饭,大嫂很讨厌,故意将锅底括得很响,使他们以为锅里已经没有什么羹了。他爱喝酒,却没有钱,经常向王媪、武负家赊账。据说王、武二人见他醉卧时上面有龙,常常将他的账一笔勾销。这是他当了皇帝后的记载,实际可能是他经常赖账。他好色,大儿子刘肥就是他和一位“外妇”(姘妇)曹氏生的。刘邦当亭长后,与同事吃吃喝喝,关系拉得不错,但押送刑徒去咸阳时,还没有出县境就让不少人逃跑了。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人吕公是沛县令的朋友,来到沛县后贺客盈门,负责收贺仪的萧何只能规定:“礼钱不满一千的人,请在堂下就坐。”刘邦登门后声称“贺钱万”,吕公闻讯大惊,连忙起身迎候,招呼他就座。其实刘邦身上一文不名,萧何知道他的底细,怕自己为难,就说:“刘邦一向好说大话,办不成正经事。”刘邦却仗着人头熟,大模大样坐了上座。这居然引起吕公的好感,将女儿(吕雉,以后的吕后)许配给了他。正因为如此,刘邦的父亲称他为“亡(无)赖”,其行为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项羽年轻时虽不愿读书学剑,却希望能学“万人敌”(能对付万人的本领),并粗通兵法。他身长8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武功不可谓不强;见到秦始皇巡游的排场后,竟说“他可以被取而代之”,比刘邦在咸阳说的“大丈夫当如此也”更有气派,志向不可谓不高。从他的作战记录,特别是最后的垓下之战看,他称得上是当时最勇猛的将领,当然远在刘邦之上。他自杀时31岁,没有后人,仅与虞姬的泣别见于记载,大概不像刘邦那样寻花问柳。笃信儒家礼仪的鲁城父老居然愿意为他死守,作为一位失败者而没有留下个人丑闻,项羽的人品看来比刘邦要好得多。

刘邦起兵时,只在沛县征集到二三千人,而项梁、项羽渡江时已有子弟兵8000。刘邦连故乡丰邑也攻不下,得到项梁资助的5000士卒和10名“五大夫将”后才取胜。项梁在时,刘邦听从他的调遣。项梁死后,对付秦军主力章邯的是项羽。刘邦打的硬仗不多。入关后,刘邦的军队只有10万,而项羽拥有40万大军。刘邦去汉中时,项羽只拨给他3万士卒,沿途还有不少人逃亡。就是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也屡次失败,父母妻子被俘,胸口中箭,几次死里逃生。

但是历史恰恰让刘邦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给项羽安排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我们当然可以说,推翻秦朝的统治,重新建立统一政权,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推翻秦朝的起义是由陈胜、吴广发动的,在刘邦之前已有很多人参加,项梁、项羽是与刘邦同时起兵的。实际上,消灭或牵制秦军主力的并不是刘邦,要是没有刘邦参与,秦朝也不可能再延续。刘邦入关后废除了秦朝的暴政,但在其他诸侯控制的地区似乎也没有再继续实行秦朝的政策。如果由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他人来重新统一中国,并不一定比刘邦建立的汉朝差。所以,秦朝的覆灭和新朝代的建立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并没有注定非得由刘邦来完成。

还有人说,项羽的失败是因为他分封诸侯,从秦始皇的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倒退了。可是刘邦在与项羽抗争时也是大封诸侯,汉朝建立之初又加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如果说这是权宜之计,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也权宜一下呢?

以前还有人说,项羽出身楚国贵族,而刘邦出身劳动人民,所以刘邦能继承农民起义的事业。那就更可笑了。且不说刘邦的最终目标也是当皇帝,他所建立的汉朝与秦朝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使真是如此,陈胜、吴广,还有诸侯中的黥布、韩信、彭越、卢绾等的出身都属于劳动人民,也未必轮到刘邦。

所以说,历史提供了一种机遇,但并非只给刘邦一人,却让刘邦争取到了。从这一角度看,刘邦的成功自然不是偶然的。

刘邦初登帝位时,曾经让列侯诸将说出他所以得天下、项羽所以失天下的原因,要求他们直言无隐。高起和王陵说:“陛下为人傲慢,对人没有礼貌。项羽讲仁义,又爱护别人。但您派人去攻城略地后,战利品和俘虏都赏给了他们,有利益与大家共享。项羽妒贤嫉能,陷害有功劳的人,怀疑有本领的人,打了胜仗的人不给记功,得了土地的人不给予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决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良);主持行政机构,管理百姓,保证供应,使粮食的运输线不断绝,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每战必胜,每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人物,我能使用他们,这才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会败在我手里。”

刘邦与韩信也有过两次对话,一次是他刚拜韩信为大将,韩信问他:“大王自料勇悍仁强比项羽怎样?”刘邦沉默了好久,只得承认“弗如”。另一次,刘邦与已被剥夺了兵权和王位的韩信讨论诸将带兵的本领,问道:“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刘邦问:“那你呢?”答:“像臣这样,多多益办(善),带得越多越好。”刘邦笑道:“多多益办!那怎么会被我利用呢?”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而能带将,所以我会被你利用。况且您的本领是上天赋予的,非人力可比。”

看来,刘邦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的本领有限,远不如项羽,所以如要战胜项羽,只能重用杰出人物,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敌制胜。韩信的评价虽有溢美之处,但也说明刘邦的用将本领比他自己带兵要强,所以尽管他本人的武功和指挥能力远不如项羽,却能利用韩信等将领去战胜项羽。

或许正因为刘邦明白自己没有多大能耐,所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开始的决定往往很成问题,但得到正确的意见后就不再坚持己见,楚汉之争中几次关键性的决策都是他采纳别人意见的结果。

郦食其去见刘邦时,他正让两个侍女替他洗脚,郦食其数落他道:“要是你真想消灭无道的秦朝,就不应该对长者如此无礼。”刘邦立即起身,整理好衣服致歉,请他上坐,并采纳他的建议袭击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获得了秦朝的储备粮。

出游图刘邦的军队攻至南阳郡时,秦朝的郡守死守宛城(今河南南阳市),他准备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劝道:“你虽然急于入关,但秦兵尚多,又占据了险要。现在如不攻下宛城,它在后面袭击,强大的秦军又在前面,是很危险的。”于是刘邦连夜引兵返回,到黎明就完成了对宛城的包围。当南阳郡守派舍人来讲了一番道理后,刘邦及时接受他的投降,赢得了首先进入关中的宝贵时机。

进入咸阳后,刘邦原来打算住在宫中,听了樊哙、张良的劝阻后,就将秦朝的重宝财物府库全部封存,回到城外灞上驻扎。他误听了别人意见,派军队封锁武关,以便阻挡诸侯入关,独霸关中。被激怒了的项羽不仅攻破武关,还准备发动攻击,消灭刘邦。刘邦闻讯后,完全听从张良的安排,结交项羽的叔父项伯,通过他向项羽疏通,又亲赴鸿门宴,在张良、项伯的协助下消解了这场灾难,死里逃生。

项羽背约封刘邦为汉王,刘邦气得想与项羽拼命,周勃、灌婴、樊哙等也劝刘邦动手,萧何却加以劝阻:“现在兵力不如人家,百战百败,岂不是白白送死?”他劝刘邦接受汉王的封地,以汉中、巴蜀为基地,还定关中,进而统一天下。

萧何多次推荐韩信,没有受到刘邦重视。萧何亲自追回韩信后,再次向刘邦推荐:“您如果打算长期统治汉中,韩信没有什么用;如果一定要争天下,不用韩信就没有人可以商量,您自己打主意吧!”刘邦立即同意用韩信为大将。萧何说:“您一向傲慢无礼,现在拜大将就像找个小孩来玩玩,怪不得韩信要走。如果您真想拜他为大将,必须选个好日子,斋戒,专门建拜将坛,举行隆重的仪式。”刘邦一一照办,这才获得了韩信这员大将,赢得了还定三秦的胜利。

以后,刘邦一度听信郦食其立六国的后人为诸侯的建议,连印都刻好了,听了张良的八点反对理由,刘邦又气又急,大骂:“这臭小子,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将印销毁。在荥阳被围时,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使项羽失去了范增。刘邦准备再次东进时,听从袁生的计谋,改为出武关,进军南阳盆地,调动项军南下。韩信灭齐后不听调遣,刘邦想以武力镇压,经张良劝阻后改为封韩信为齐王,赢得韩信在关键时刻的支持。项羽同意以鸿沟划定双方界线,释放了刘邦的父母妻子,刘邦心满意足准备退兵回关中,又是张良、陈平进策,刘邦才转而追击项羽。在最后决战时,兵力最强的诸侯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汉军被楚军击败,只能深沟高垒固守,刘邦接受张良建议,调整扩大韩彭的封地,换来他们的出兵,形成对项羽的合围。要是刘邦像项羽那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以上每一步都可能失误,都会导致无可挽救的失败。

不过,仅仅能用人,能从善如流是得不了天下的。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邦还有他独特的本领。或许他不愿当众表白,以往的史家似乎也没有充分注意,那就是他在“争天下”的坚定目标下,实行相当灵活的策略,甘冒风险,又能屈能伸,甚至不择手段,从来不讲究光明正大、说话算数,不愧为“亡(无)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刘邦这样一个出身“细微”的人来说,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办法,别无选择。

就拿他见吕公的事来说,按他的家境是拿不出一千钱作贺仪的,要是按规矩办事,只能老老实实坐在堂下看热闹;就算咬咬牙,凑上一千钱,也不过在堂上当陪客。而一句“贺钱万”使他轻而易举坐了首席,成为吕公嘉宾,还娶到了有身份的妻子。这个险是值得冒的,也无伤大雅。就算被揭穿了真相,问题也不大,萧何定的办法毕竟不是法律,算不上犯法。刘邦本来就是无赖,也不怕在同事面前丢脸。

楚怀王派军队入关伐秦时,秦军还很强大,诸将都不敢争这个先,刘邦却敢于接受“西略地入关”的命令,说明他有胆略,不怕死。但项羽想与刘邦一起入关,却始终没有被准许,原因是怀王身边的“诸老”反对。诸老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猾贼”,经过的地方都被他烧杀破坏,而刘邦一向是“宽大长者”。其实,诸老对刘邦的了解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刘邦的表面文章做得更好,又重视公关。

诸老对项羽的坏印象之一是他曾将襄城(今河南襄城县)的人全部杀光,但刘邦初起兵时就曾威胁沛县百姓,要不响应他,就会“父子俱屠”;西进时攻下颍阳(今河南许昌市西南)后也“屠之”,杀了个一干二净,也有过很残暴的表现。

就是刘邦最受人称道的入关后的表现,更多的也是宣传手段。他不是不想住豪华的宫殿,只是张良等加以劝阻。他封了秦朝的珍宝府库,但在进咸阳之初,“诸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已接管了秦朝丞相和御史收藏的“律令图书”(均见《汉书·萧何传》),鸿门宴时刘邦送给项羽的璧和送范增的玉斗,当然也是秦宫中的珍宝,只是刘邦没有像项羽那样明火执仗抢掠破坏,也没有将府库搬空,留下一部分应付项羽和其他诸侯。“约法三章”的主要意义是废除秦朝的苛法,但这一点谁入关后都会实行,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法令实际是无法执行的。因为一方面,要确定杀人、伤人、盗窃罪并非容易,伤人与盗窃程度相差很大,如何抵罪?不同的罪执行什么刑罚?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犯罪行为很多,远非上述三种,百姓犯其他罪怎么办?现在能看到的秦律还很多,难道当时都废了?况且从刘邦入关到项羽入关不足两个月,“约法三章”不会有实际效果。至于刘邦谢绝百姓的牛羊酒食慰劳,正如他自己所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仓库中粮食充足,不缺,不想麻烦别人。)算不上是什么德政,却换来了百姓的喜悦,唯恐他不能当关中的王。

刘邦这些措施的真正目的当然是要当关中王,所以才派兵守关,想阻挡项羽和诸侯入关,只是兵力不济,被项羽一冲就垮。到了项羽大兵压境,刘邦把守关的责任都推给了出主意的“鲰生”,又向项羽表白守关只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治安需要,“我日夜在盼望将军来关中,怎么敢背叛呢?”以后又忍着一肚子怨气,听任项羽背约,接受边远地区的封地。

等到刘邦回师攻占关中时,深恐项羽趁他立脚未稳,发动反击,特意让张良带信:“汉王只是想取得关中作为自己的封地,只要恢复原来的协定就会停止军事行动,不敢向东扩展。”又将齐国、韩国的“反书”送给项羽,上面写着“齐国准备与赵国一起灭楚国”。项羽果然上当,没有入关对付刘邦,却集中兵力进攻齐国,使刘邦占有整个关中,并巩固了后方。

刘邦不能再打关中牌,就利用项羽杀了义帝的借口,打出“伐无道”的旗号。刘邦为义帝发丧,连续三天去义帝灵前号啕大哭,派使者通告各路诸侯:“义帝是天下共同所立,大家一致臣服,现在被项羽放逐到江南杀害,真是大逆无道!寡人亲自为义帝发丧,全军戴孝,出古代瓷人动全部兵力,愿随着各位一起讨伐楚国杀害义帝的凶手。”就这样,为自己争夺天下变成了替义帝伸张正义。

在荥阳被围,无法逃脱时,他让纪信乘上汉王的车,装成汉王出东门投降,自己趁机从西门逃走了。要是项羽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宁死不走的。项羽作战不利,将刘邦的父亲放在一个高木墩子上,警告刘邦:“再不退兵,就将你老子下油锅。”刘邦答复:“我与你曾经在楚怀王前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你父亲,希望能分碗肉羹尝尝。”这样的话,自然只有刘邦才说得出。项羽最终没有杀刘太公,固然是有项伯的劝阻,但正如项伯所说“为天下者不顾家”,刘邦做到了这一步,杀了他父亲又会有什么作用?

韩信攻灭齐国后,借口形势复杂,没有一个“假王”(代理国王)就难以统治,要求立他为“假王”。当时刘邦正被楚军围在荥阳,见到使者送来的信后气得破口大骂:“我被围在这里,日夜在盼你来帮我,你倒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赶快在背后暗示,在他耳边说:“现在我们处境不利,哪能阻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主动立了他,与他搞好关系。要不,会出乱子。”刘邦也醒悟了,索性骂下去:“大丈夫平定了一个诸侯国,就该当真王,还当什么假王!”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兵力进攻楚军。要是刘邦不耍点花招,直截了当地拒绝韩信的非分之想,韩信肯定不会出兵相助,至多只会自立为齐王后隔岸观火,听任项羽灭掉刘邦,甚至会投入项羽一边。

要是刘邦恪守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他绝不会成为以上这些较量的胜利者,也就当不成汉朝的太祖高皇帝了。有人说,开国皇帝十之八九是流氓无赖,只有流氓无赖才能成功,并非没有道理。刘邦如此,其他出身低微的开国皇帝莫不如此。

道理很简单,在任何一个专制社会中,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按照正常的途径是绝对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的;而在家天下的世袭制下,更不可能合法地当上皇帝。非正常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武力,一是阴谋。武力是不可少的,但光有武力还不够,得武力和阴谋结合。问题是出身低微的人在开始时不可能有很大的武力,像刘邦起兵时只有二三千人,这还得益于他当过亭长,在草莽中啸聚了数百人,还有萧何、曹参等现职县吏的帮助。凭这二三千人几乎不能与其他任何一支反秦武装匹敌,更不用说最终将它们一一收编或消灭。

当然还可以用实行“仁义”的办法,至少可以达到争取人心的目的。但讲仁义得有条件,即大家都讲仁义,单方面讲仁义就只能当东郭先生,下场往往比东郭先生还惨。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是比较讲仁义的,但对手胡亥(秦二世)和赵高却不讲仁义。面对伪造的秦始皇的诏书,扶苏只能选择自杀。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项羽不止一次有过消灭刘邦的机会。项羽入关之初,已经部署了对刘邦的攻击,以当时的力量对比,刘邦毫无活路。而且刘邦守关阻拦诸侯,已经给了项羽很合适的借口,可以取得其他诸侯的支持。但项羽听了刘邦的辩解后放弃了袭击。在鸿门宴上又迟迟不实行与范增商定的行动,刘邦秘密回营后也就不了了之,固然是由于他有优柔寡断的缺点,但主要还是范增所批评的“不忍”,即没有完全不顾“仁义”,而刘邦对付他时就没有那么多“仁义”了。再说,即使是为了争取人心而实行的“仁义”。也得有实行的条件,施行者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拥有一定的地位。像刘邦宣布约法三章,前提就是他进了咸阳,成了关中的实际统治者,否则不是被当做空头支票,就是会被人视为痴人说梦。比较而言,“仁义”只对已经拥有权势者、当道者有利。出身低微的人要靠行仁义得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一可以找到的理论根据是“天命”。有了天命就不怕出身低微,也不怕别人指责你手段不光明正大,因为天命在身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可是天命并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不是一只真正的鹿,古往今来,声称自己得天命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最终被承认的只是少数成功者。所以那些人的得天命,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预言,而是对既成事实的承认,是出于事后的追认和伪造。相反,失败者即使原来拥有过一些得天命的迹象,也会随着失败的来到而使之荡然无存,因为失败本身就证明是“天之所厌”,是天命的丧失。

就拿刘邦来说,汉朝的史官记载了他很多得天命的征兆和事迹,实际都经不起深究。《史记·高祖本纪》说,他母亲刘媪在湖边睡觉,梦中与神仙发生性关系,当时天色昏暗,电闪雷鸣,刘太公去找她时,见到有蛟龙在上面盘旋,刘媪就此怀孕,生下了刘邦。这样的故事本来是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的残余,后来成了真命天子出世的公式。但这种事要编造也再简单不过,因为除了刘太公夫妇外,没有谁能够证明。据说刘邦的相貌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就是高鼻子,高额骨,长脖子,大胡子,相貌或许有点异常,但在没有摄影技术的情况下,真正见过刘邦的人毕竟有限,到了他死后,就随便史官自由描绘了。至于说他左大腿上有72颗黑痣,就更玄了,因为当时不兴在公共场所穿三角裤或裸体,除了他的父母妻妾,谁能看到这些痣并数一下究竟有几颗?

其它三个故事,一是老人看相。刘邦当亭长时,请假回家种田。一天,妻子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地里干农活,一位老人路过,向她要些吃的,吕雉给了他。他看了吕雉的相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吕雉让他看两个孩子,他看了儿子后说:“夫人之所以能当贵人,就在于这个孩子。”看了女儿后也说是贵人。老人走后,刘邦恰好从邻居家过来,吕雉详细告诉了他,刘邦听说老人走了不远,赶快追上去,让老人给自己看看。老人说:“刚才夫人与小孩都与你相似,你的相贵不可言。”刘邦连声道谢:“要真像你说的,我一定不忘你的恩德。”刘邦发迹,却再也没有找到这位老人。

二是斩白蛇。刘邦将刑徒放走后,喝足了酒,走在野地小路上,让一位随行在前面探路,那人来报告:“前面有一条大蛇挡着道,退回去吧!”酒醉了的刘邦说:“壮士行路,有什么好怕的?”于是走上前去,拔出佩剑向蛇砍去,蛇被斩为两段,路通了。又走了几里,刘邦醉得就地睡着了。后面有人走过那里,见一位老太在黑夜里哭,问她为了什么事,老太说:“有人杀了我儿子,所以哭。”问她:“你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成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子斩了,所以哭。”那人以为这老太在胡说,想给她点厉害看看,老太忽然不见了。那人遇到刘邦,告诉了他这件事。刘邦心中暗暗高兴,以赤帝子自居,随从的人对他越来越畏惧服从。

另一个故事,是秦始皇曾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亲自东游,想凭着自己皇帝的身份将这股天子气镇压下去。刘邦听说后,就怀疑“天子气”是指自己,于是就隐匿在芒、砀二县相交的山野间。但他的妻子吕雉经常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吕雉是怎么回事。吕说:“你所在的地方上面一直有云气,所以只要往有云气的地方就能找到你。”刘邦心中大喜。有的沛县子弟听说,都想投奔刘邦。

鼎这些故事显然是事后编造的。像看相的事,只有刘邦一家知道,反正随便他们怎么说都行。醉后砍死一条白蛇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也不能说必无其事,但将此事说成是赤帝子斩白帝子就只有一个人为证,偏偏此人像那位老人一样,连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刘邦当皇帝后再也没有露面。第三件事唯一的证人是刘邦的妻子吕雉,荒野地方有云雾很普通,天晓得吕雉是不是碰巧找到了丈夫。但秦始皇东游并不是为了什么“天子气”,刘邦藏匿是因为放跑刑徒又弃职潜逃,是够得上死罪的逃犯,就是秦始皇不东游他也不敢露面。总之,这些故事没有一个能自圆其说,但在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不由臣民们不信。就是心里不信,又有谁敢冒着犯“大不敬”罪的风险说三道四呢?

不过,指出刘邦的无赖行径,并不是要否定他的历史贡献。一个人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应该得到肯定还是被否定,主要不在于他的个人品德,而取决于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不在于他用什么手段达到了目的,而取决于这一目的是否与历史进程一致;不在于他这样做的动机,而取决于他所作所为的客观效果。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最终能得到鹿的只有一人。但在鹿死谁手还没有决定之前,统一政权不复存在,战乱不断,生命财产的损失不计其数,所以重要的是尽快结束争夺,至于谁是胜利者倒是其次的。而要真正结束战争,占有优势的一方就得不惜一切手段地将另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36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2024-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