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致大海》教案

普希金《致大海》教案,第1张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普希金《致大海》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普希金《致大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借物抒情的手法。

 2、体会诗歌中联想的重要作用及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诗歌的王国中,外国诗歌同样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与感染力,一些世界著名诗人对世界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同学们,你们读过外国诗歌吗?(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外国诗人及其代表作。)是的,拜伦、普希金、惠特曼、裴多菲等,他们的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诗。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一生写了近900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做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了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教师范读,学生伴随着音乐(《海之诗》)自读。

 诵读时提示学生:全诗抒情气氛浓厚,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全诗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四、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致大海》是诗人在流放时期写的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以及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

 全诗共十五个诗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个诗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一节,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所充斥,永不忘怀。

 2、具体分析。

 (1)结合诗歌内容,给“大海”前加上恰当的修饰成分,体会诗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明确:自由奔放的大海,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的大海,闪耀着骄美的容光的大海,黄昏时寂静的大海,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的大海……

 (2)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作者借大海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呢?

 明确:因为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了与大海有关的英雄和诗人,结合诗句说说:诗人对他们的感情有何不同?这里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死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诗人不无惋惜,但更多的却是谴责。拜伦的死使诗人感到无比哀痛。他称拜伦为“天才”,“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他在拜伦身上看到了大海一般深沉和难以驯服的倔强性格,像大海一样,什么都不能使这位自由战士屈服投降。伟大诗人和自由战士拜伦之死,使诗人感到自由之神的幻灭,整个世界都空虚了,“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几乎找不到一个自由栖身和自由歌唱的地方,一切福地都被人占有了。此时,普希金精神上感到忧郁和渺茫。

 (5)这首诗将大海人格化,学生在诗中标画出这些动人的句子,讨论: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诗人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如将“波光”写成“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大海对话,使大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大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五、进行诵读训练。

 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写出了人民的愿望、情绪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把自己对时代的感受,化为诗的情绪,融合在大海的形象中,竭力渲染,达到了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

 以本课为起点,课下广泛研读普希金的诗,体会其中的种种美妙感受,为“普希金诗歌朗诵会”做准备。

 板书设计

 致大海

 普希金

 自由奔放的大海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的大海 热爱大海 自由精神的象征

 闪耀着骄美的容光的大海 “苦恼心伤”失去自由的诗人

 黄昏时寂静的大海

 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的大海

普希金《致大海》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普希金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理解诗中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大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及经历,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

 2、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准确的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讲授、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今天,我没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分呈的诗歌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也就是说在中国诗歌由《诗经》而发展到当代繁荣的时期里,外国诗歌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繁荣的过程,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影响整个俄国文学十九世纪的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有这样一首诗,我想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日子就会到来|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而逝去的将变为可爱),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人、俄国近代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文学熏陶,15岁开始—公开发表作品。18岁在黄皇村中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到1826年两次被流放,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他的代表作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等。

 2、创作背景:

 1820年,普希金因为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家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迎奉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即第二次流放。在奥德萨诗人长期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得萨的时候,临别前夕,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的坎坷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写下了这首诗。

 面对离别,面对相依为伴的`大海,作者的心情到底怎样?到底又对大海说了些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三、研习诗歌

 1、播放录音

 2、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这首诗歌的1—7节(再见吧……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3、请学生找出写大海的句子

 大海的美丽:波浪、容光;大海的人情味: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大海的深远:心灵的愿望所在;大海的阴沉:声调

 大海的特点:自由、寂静、反复无常、任性……

 4、诗人对大海的感情?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大海的美丽、人情味、深远等一系列的品性,唤起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的大海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5、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诗人以深情热烈的笔调对大海的歌颂和礼赞,反映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渴望。

 6、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呢?产生这种情感的根源是什么?

 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实现的“哭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的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两次被流放,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真正原因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在这前七节里主要写的是和大海告别以及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所引起的作者对往事的回忆。那么作者就一直沉浸在了悲伤痛苦的回忆里了吗?还是面对他曾相依为伴的大海又想到了其他的什么呢?请听我朗读8—13节,看看诗人又写了些什么。

普希金《致大海》教案 篇3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三)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教师出示形近字,也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它与哪个字相近及怎么区别,以促使学生记准字形。

  抚(抚摸) 洪(洪水) 埋(埋怨) 介(介绍) 疆(边疆)

  扶(搀扶) 烘(烘托) 理(道理) 价(评价) 缰(缰绳)

  茫(苍茫) 辨(辨析) 挺(挺拔) 晰(清晰) 戈(戈壁)

  芒(光芒) 辩(辩论) 廷(宫廷) 析(分析) 弋(弋获)

  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理解词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这一部分一般在课前解决,课上教师可通过提问词义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5.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教师提示词语,有近义词,也有反义词,请同学说一说相应的词。

  (1)近义词

  清晰—(清楚) 表白—(表明) 分辨—(辨别) 粗壮—(健壮)

  软弱—(懦弱) 界线—(分界) 分辩—(辩解) 沉思—(深思)

  (2)反义词

  清晰—(模糊) 软弱—(坚强) 动摇—(坚定)

  精壮—(细小) 消失—(出现)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高贵品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高贵品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白杨》。请四位同学每人朗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请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白杨》这篇课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指什么。

  (这里讲的“卫士”指的是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这位旅客“出神”为什么呢?我们分析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突破课文难点。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

  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集体朗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板书:直

  适应性强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

  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说得很好。请看书上的图,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大戈壁上。)

  对。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画,听配乐朗读第一段的录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

  (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

  (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

  板书:坚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请同学们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别人解释或说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汽车。”)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四个人一组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然后请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

  除了孩子们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请各组派代表谈谈你们的讨论结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学们讲得很有深度,他们还不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可能还会有众多的不知道。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小结一下。

  请同学们朗读三个“只知道”,教师在每个“只知道”的句子后,加上同学们讨论的“不知道”的内容。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同学们,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分小组议论议论,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去建设。所以他们的爸爸妈妈就来到了新疆。)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他们的工作,建设边疆。)

  爸爸的心愿,也就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没有直接讲明,却让同学们给解释得这么好。看来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可是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实际上他通过介绍白杨树表白了很多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祖国需要他们在哪儿工作,他们就到哪儿去安家。)

  的确如此,许多边疆建设者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同学们,你们说他们是不是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的人呢?

  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三)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爸爸在车上望着车窗外“出神”,是因为他想到自己。可现在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二句话是这样说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因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几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这一点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

  说得好。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四)朗读全文,体会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五)理解《白杨》的中心思想。

  教师出示投影:

  选择你认为概括的最准确的中心思想:

  1.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2.课文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

  3.课文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请三位同学读三种答案,同学们进行比较,然后找出一种最准确的答案,并说一说为什么?

  (我认为第三种答案是最准确的。因为第一种只写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写出作者的写作目的。第二种没有讲课文中的什么事,只写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好像还不全面。而第三种讲的是最全面、最准确的,它把课文的写作目的与主要内容结合在一起。)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种答案。

  板书: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六)总结全文。

  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白杨树,可是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又进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写白杨树,实际上赞扬了边疆的建设者。这种写法很新颖,能够引人入胜。这种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表面上写白杨,可真正的目的是写那里的人。白杨的品格,正是边疆建设者的品格。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也正是边疆建设者对孩子们扎根边疆健康成长的期待。

  板书:借物喻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记住白杨的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中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探究活动

  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想像20年以后,课文中的“哥哥”“妹妹”是如何心系新疆,建设新疆的。

  2.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与同学交流。

篇一感恩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教案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3、祝贺老师的节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活动准备:诗歌、卡片、标语、音乐等。

 活动过程:

 甲:九月的天空分外明媚,

 乙:又是天高云淡的秋季。

 甲:教师节带着秋的神韵向我们走来,

 乙:园丁--是对老师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合:老师,您每天都教育着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我们在您辛勤的培养下,终于学会了成长。本次班队主题活动“感谢师恩”现在开始!

 甲:同学们是多么热爱老师,他们为敬爱的老师准备了许多美妙的节目。下面,有请班长崔思敏为我们朗诵一首《师恩》!

 1、《师恩》

 2、《感激老师》。

 甲:师恩不能忘记,是老师让我们成材!

 乙: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3、小品:《师生之间》(吴雪东、邓祺、孙素琴)

 甲: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乙: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请缪苗向老师献上她亲手写的毛笔字。

 甲:虽然这只是一手普通的毛笔字,但是它却蕴涵着同学对老师的美好祝愿、感激与。

 4、学生

 同学对老师作出,这个有我们所有人作证,既然作出了,就一定要履行。

 甲: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乙: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雨后,也不出现在天空,它常出现在我心中,鞭策着我堂堂正正地做人--时刻关怀着我的老师!

 甲:而我们敬爱的老师,正坐在台下。有请同学们踊跃的说出老师光荣的称号。

 5、老师的光荣称号

 甲:当你疲软的双腿跨在成功与失败的门槛;当你淡淡的足迹踏过无人问津的驿站;

 乙:您的付出被化作午夜的风景;当你滴血的心开始陷入迷惘的深渊……

 甲:你的眼睛在期盼什么你的心泉在怎样地涌动你又是怎样地寻找瑰丽的风景,聆听旷野的足音

 乙:此时,你多么希望有人扶一把,鼓励一下,但是我们却无能为力,反而还给您增添麻烦,在这里我们真的很抱歉。

 甲:没错,您的苦都往下咽,从不倾吐。

 合:老师,谢谢您!我们真诚地祝愿您,祝愿您幸福、平安!

 6、合唱《祝你平安》。

 7、班主任老师讲话。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今天老师也有一些心里话想对大家说,刚才看了大家的表演、听了同学的发言,我非常感动。但是有谁知道老师真正想要的礼物是什么老师不要你们感激的话语,也不要你们的东西,老师要的是你们每天都能认真地学习,这才是老师最想要的礼物,也是最珍贵的礼物。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能以自己的行动,回报用心、用爱教育你们的这些辛勤工作的老师们。)

 合:主题活动“感谢师恩”到此结束!

篇二感恩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教案

 教育目的:

 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要内容:

 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所有的所有,听一听同学的心声,感受她心中的恩诗朗诵《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听了朗诵后,互动活动:说出最让你感动的事(请几位学生讲述)

 四、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又应拿什么来报孝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

 小型辩论赛正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质上。

 反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物质上大于精神上

 五、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亲,父母的爱是那么的平凡,却又那么的动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无闻,却沁人心脾。男生合唱《丁香花》。

 六、歌曲表演《感恩的心》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却包含了无尽的感动,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

 七、班主任讲话

 在这次“感谢有你”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他们都在竭尽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别人。他们的节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辩论会非常精彩,手语小合唱也非常感人。听他们讲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他们用手语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实的感动。我突然感觉,这些曾经在我眼里长不大的孩子竟会如此独立,如此懂事,他们都是些善良纯洁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甚至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诚挚的感恩的心,他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将自己对于感恩的感受抒发出来,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也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或许我们平时都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必要让身边的人了解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感激,所以这样体验感恩的活动是我们学生和老师所需要的,他们需要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的活动也在我们班掀起了一阵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这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真正地试着敞开心扉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了。

篇三感恩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教案

 活动背景: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我们组织这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题目为《感谢一路有你》,希望学生能够心存感恩,学会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感恩他人,回报社会。

 活动目的:

 让同学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是做人起码的修养和道德准则。

 活动准备:

 1、搜集感恩小故事。

 2、学唱歌曲李宇春的《脚踏板》。

 3、准备想对父母表达的话。

 3、同学准备小品---我们班的那些老师

 班会流程:

 (开场白)

 A:在这个阳光明媚下午,让我们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B: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让我们一起来表达我们的感恩。

 A: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他们的一次次牵扶下,让我自信的放飞理想。

 B:对师长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教诲,让我抛开无知,懂得思考,在学习的历程中实现自我。

 A: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血脉相连。

 B: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

 A:感谢曾帮助过我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富而厚有。

 B:感谢肯接受我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把这份善良延续。

 第一环节“感恩父母”。

 A: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B: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A: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AB:好,让我们共同进入这次班会的第一环节之感恩父母。

 一、播放公益广告视频“Family”,导入第一环节“感恩父母”。

 B:父母的爱像一杯浓茶,

 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A: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无虑地成长,

 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

 B: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激,

 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A:下面请欣赏由……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故事“跌落在风里的爱”。

 二、欣赏故事“跌落在风里的爱”,引起大家情感共鸣。

 B: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A: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AB:拿什么来感谢你,我的父母!

 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B:下面就请欣赏由女生带来的小合唱“脚踏板”,把我们的感谢送给我们

 爸妈。

 三、女生小合唱:李宇春“脚踏板”。

 A: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

 B:爸爸的腰弯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爸爸的眼花了,他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A:面对爸妈深沉的感情,殷切的心愿

 我想我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他们听;

 B:下面请欣赏有学生代表真情表白“爸妈,我想对你们说……”

 四、学生代表表白“爸妈,我想对你们说……”

 A:其实世上除了爸爸妈妈,还有我们的老师在关心着我们。下面让我们进入主题班会的第二个环节:

 AB:感恩老师!

 第二环节“感恩老师”。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她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的见证。

 B:老师把所有的希冀寄托在我们身上。正是这样,苦心培育我们的老师在这爱的路上艰难跋涉,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

 A: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

 B:您不仅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要学着去感恩别人。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动人的情景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精彩美丽,也把我们的记忆巩固得刻骨铭心。

 A:下面请欣赏名人的感恩老师的小故事。

 一、欣赏名人感恩老师的小故事。

 名人尊师的故事1:江泽民百忙中看望老师

 名人尊师的故事2:居里夫人

 二、播放视频“邹越演讲之感恩老师”。

 A: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

 B: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奔赴远大的前程。

 A:因为有了您,就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从此,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对您深深的敬意与关注,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伟大和平凡。

 B:您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是点燃我们理想之火的人,是保证民族未来优良素质的人;您的平凡在于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无怨无悔,心无旁鹜。

 A:进入到高中已经一个学期了,相信全班同学对我们班的各科老师都有很深的了解,我们的老师们也肯定给我们大家留下了各种各样感人的瞬间。

 B:下面请欣赏小品“我们班的那些老师”。

 三、表演小品“我们班的那些老师”。

 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我们的老师心境的真实写照。

 B:您从不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么,在收获什么,这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果。

 A:下面请欣赏由……同学带来的散文朗诵“献给敬爱的老师”!

 四、配乐散文朗诵“献给敬爱的老师”。

 第三环节“感恩同学、回馈社会”。

 B:感恩是美好的,感恩别人,自己是幸福的;被别人感恩,不但是幸福的而且还是满足的。我们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老师、父母、同学……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值得我感恩。下面让我们进入主题班会的第三个环节--

 AB:感恩同学、回馈社会。

 A:当童年走过我们的年少,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份天真的岁月;

 B:当家人走过我们的一生,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种血肉的真情;

 A:当师长走过我们的生命,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份真挚的呵护;

 B:当朋友走过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不得不感恩于那种珍贵的相知。

 A:下面请全班同学齐参与,一起来讨论一下我们该如何去感恩父母、老师及同学,回馈社会。

 一、讨论:

 男生:如何去感恩父母、老师

 女生:如何去感恩同学、社会

 二、全体同学宣誓。

 《青春感恩宣言》

 三、用心聆听歌曲《感恩的心》。

 A:亲爱的同学们,在看着太阳又一次从地平线上升起时,

 让我们感恩于这个世界的和平吧;

 在看着父母相依偎于门口等你回家时,

 让我们感恩于他们的坚韧与包容吧

 B:如果师长这一刻还在灯下读着你的文字

 就让我们感恩于他们的执着与无私吧

 如果朋友这一刻心里还记着你的名字

 就让我们感恩于他们的信任与爱护吧

 A: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歌曲《感恩的心》。

 结束语:(班主任致辞)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教学过程:

一、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学生字的方法,认清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注意:

①“扑腾”在句中读轻声。

②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第一件: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田地荒芜原因。第二件: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第三件: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你能把西门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调查摸底,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起因: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经过: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结果: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谈谈理由。(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注意“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和“闹旱灾”中的两个“闹”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其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2、充分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3、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明白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神的,从而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现实生活中网络算命等迷信活动的认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你知道洪涝灾害吗?你认为洪涝灾害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战国时期有个地方叫邺,当地的人认为洪涝是河伯所为,我们今天来学习《西门豹治邺》这一课,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老师。

(2)画出生字新词,反复读一读,并试者联系上下文理解。

(3)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学生提出不明白的生字、新词,互相释疑,师适时点拨。

(2)课文内容及写作顺序可指明回答,教会学生概括。

三、大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四、学习生字、新词

五、作业:P99两道思考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1、西门豹来到邺地以后,发现了什么问题?发现问题后他是怎样调查了解的?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分为三个部分,重点学习西门豹如何破除迷信这一部分。

A、快速默读这一部分、思考: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惩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这时,他心情怎样?

(2)用“~~~~~~”画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3)惩治了巫婆,为什么还要惩治官绅头子?

B、重点词句分析。

(1)“不漂亮,不会满意,选个漂亮的”,你对这几个词语是如何理解的?(都是接口)

(2)这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承接)这样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什么目的?(送巫婆去死)

(3)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西门豹的真正目的:保护好姑娘免遭迫 害;送巫婆去死)

(4)西门豹对巫婆的话应该如何读,指明试读。(语气平静,态度坚决)

(5)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使的这种方法叫什么?(将计就计)

(6)为什么要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1、首恶,他和巫婆勾结骗钱害人。2、不投官绅头子,就不能吓唬别的官绅,逼他们说出真相。3、不杀他,他又会叫别的巫婆来骗钱害人。)

C、学生置疑,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1)巫婆和官绅头子的一去不复返和官绅们的求饶声,使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2)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结果怎样?

(3)如果你也是邺地的长官,你会用什么方法惩治巫婆和官绅?(学生讨论互评,师归类总结)

3、自学第三部分,学生自谈对这一部分的理解。

4、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关心百姓生活、重视调查研究、尊重事实、做事讲方法的人。)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

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

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

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

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

④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

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

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

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

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②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

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己体会均可。

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根据学生学情板书: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三、体情

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板书:咏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

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竹 石

郑燮

板书: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4、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  )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五、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开学第一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班主任开学第一课教案1

 教学内容:

 交通安全

 教学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

 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班主任开学第一课教案2

 教学内容:

 《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活动形式:

 小品、比赛、小快板、游戏等。

 活动过程:

 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四(1)班“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踢球》——

 老师问: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指名说)

 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

 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课件出示)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但是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

 小品表演:剧2

 C1:(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

 (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我,你李叔叔。

 C1: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

 C1:(开门,让D进来)

 D:(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C1:(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D:(嘿嘿一笑)来……拿——钱。

 C1:(大吃一惊)

 D:(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

 C1:(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B剧中另外一个同学是怎样做的。

 小品表演:剧3

 老师问:看了这两个表演后,你认为哪一次的同学做得对呢?对在哪里?如果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小结: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多答答话,刚才A剧中的小朋友就吃了这个亏。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兴,这样的喜事,真该放串鞭炮,庆贺庆贺。

 但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请听快板——

 快板表演:剧4 (人物:E、F)(课件出示)

 老师说: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消防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消防知识抢答赛。

 (课件出示)

 (1) 电器线路破旧应该怎样?(及时修理更换)

 (2)电路保险丝烧断,用铜线代替对吗?(不对)

 (3)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火警119)

 师说:刚才的同学都很聪明,对消防的知识也掌握好。下面请你们几位总结一下安全小知识,看看我们应该掌握了哪些安全知识?(9人站成圆弧形)

 安全警句朗读:剧5 (每人一句)(课件出示)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班主任开学第一课教案3

 漫长的暑假即将过去,新的学期就要来临。开学后,我的我的学生又要升级了,而孩子们更是第一次要站在人生的一个小十字路口上,因为,一年后,他们将结束初中生活,甚至有的孩子将永远结束学习生活。怎么引导这些孩子度过这最后一年的初中生活呢?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做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呢?

 一直酝酿着,酝酿着,新学期第一课,要好好设计一次主题班会,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唤醒自己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怀抱激情与理想,坦然地接受这次人生的挑战,让挑战与成功诠释生命的内涵!

 因此,开学第一课的班会主题就定为“走进九年级”,共三个篇章进行。

 第一章:扪心自问,让燥动的心灵安静下来

 内容及思路:

 (一)假期我做了什么?学生回顾暑假生活,谈谈自己在假期中的表现,在谈论中思考、评价自己暑假生活的得与失。

 (二)八年级,我收获了什么?叛逆的八年级,张扬的八年级?迷惑的八年级?“我”到底学得了什么?为九年级开始的学习生活,“我”做好了哪些铺垫?

 第二章:真情表白,这个世界我最棒

 内容及思路:

 (一)在歌曲《真心英雄》中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彩虹在风雨后才出现,理想与雷电的搏击后才实现。今天,我们走进九年级,就更走近了我们的梦想,怎样给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高傲的飞翔。请听同学的真情表白。

 (二)学生代表发言。

 A、走进九年级,我想对自己说……

 B、走进九年级,我想对同学(朋友)说……

 C、走进九年级,我想对老师说……

 D、走进九年级,我想对父母(长辈)说……

 E、走进九年级,我想对世界说:“我是最棒的!”

 第三章:铿锵誓言,舞动绚丽青春

 (一)班主任激励。

 走进九年级,走近了我们的梦想,但又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下定决心,顽强拼搏,有汗水浇灌我们成功的花朵,用实际行动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甘瓜抱苦蒂,甜枣生荆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二)全体同学宣誓。

 “走进九年级”这个主题班会的思路有了,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好好准备材料,完善班级内容,一定要开好这次主题班会,一定要上好新学期第一课,让走进九年级的每一个学生,从第一节开始就明确:我是九年级的学生了,我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我将用执著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也成就一个完美的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32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2024-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