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转个一篇文章,希望对楼主能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班昭)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怕偕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别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系之他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这些石碑在动乱中,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东汉末曹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憎恨悲凉的时代悲歌。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学家——蔡文姬。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伪作)。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朝大军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爱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朝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巾帼首相第一人,继承了祖父的全部才华,擅长诗文,天分极高。上官仪获罪后被没入宫中,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在郑氏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仪凤二年(677年),以聪慧得幸于武则天,颇能诗,武后称帝时,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女皇连连惊呼:“此女绝非凡!”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仍得中宗、韦后宠信,专掌起草诏令。与太平公主亦多往来,与武三思私通。曾建议中宗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又与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景龙四年(710年),中宗崩,韦后欲效武后而称帝,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拥立其父唐睿宗。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执意杀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年,唐玄宗广征上官婉儿的作品,编成文集20卷,张说作序。《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婉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左冲右突,成为盛唐时期的“无冕女皇”。智慧、肉体、灵气、才华……婉儿凭借这些法宝,穿梭于朝中重臣之间,谱写了一篇美丽、凄婉的人生华章。 卓文君 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
卓文君天生丽质,容貌姣好,自幼聪明信任,博闻雅识,诗歌词赋,无一不精,更兼擅长音律,琴技无双。
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天下。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一首《白头呤》,“……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应该是值得的。比如充满浪漫色彩的夜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见钟情,比如与爱的人携手终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复何求?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事还有一首诗:《望江亭》
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
负却今宵花底约,卿须怜我尚无家。
句首四字连起来为:“当不负卿”。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班昭)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中国现代文学“四大才女”
[编辑本段]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怕偕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别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系之他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这些石碑在动乱中,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东汉末曹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憎恨悲凉的时代悲歌。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学家——蔡文姬。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伪作)。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 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编辑本段]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朝大军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爱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编辑本段]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朝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巾帼首相第一人,继承了祖父的全部才华,擅长诗文,天分极高。上官仪获罪后被没入宫中,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在郑氏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仪凤二年(677年),以聪慧得幸于武则天,颇能诗,武后称帝时,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女皇连连惊呼:“此女绝非凡!”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仍得中宗、韦后宠信,专掌起草诏令。与太平公主亦多往来,与武三思私通。曾建议中宗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又与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景龙四年(710年),中宗崩,韦后欲效武后而称帝,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拥立其父唐睿宗。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执意杀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年,唐玄宗广征上官婉儿的作品,编成文集20卷,张说作序。《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婉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左冲右突,成为盛唐时期的“无冕女皇”。智慧、肉体、灵气、才华……婉儿凭借这些法宝,穿梭于朝中重臣之间,谱写了一篇美丽、凄婉的人生华章。
[编辑本段]卓文君 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
卓文君天生丽质,容貌姣好,自幼聪明信任,博闻雅识,诗歌词赋,无一不精,更兼擅长音律,琴技无双。
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天下。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一首《白头呤》,“……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应该是值得的。比如充满浪漫色彩的夜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见钟情,比如与爱的人携手终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复何求?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事还有一首诗:《望江亭》
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
负却今宵花底约,卿须怜我尚无家。
句首四字连起来为:“当不负卿”。
[编辑本段]班昭 其实,关于四大才女的界定众说纷纭,还有一位常被提及的才女,她就是班昭。
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寿)妻,早寡。(后汉书·列女传》有她的记载。因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汉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gū)。有《女诫》七篇,集三卷。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的父亲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编辑本段]中国现代文学“四大才女” 20世纪“五四”时期及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女性文学作家及作品。她们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及审美倾向而独树一帜,令当时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尤其是她们将自身大胆的人生情爱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渗透融合与文学作品之中,达到了更鲜活更新奇的效果,成为当时文学中的一股强劲的新鲜血液。庐隐、石评梅、萧红和张爱玲就是那个时代女性文学的四位代表作家,被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四大才女”。四位中除张爱玲外,由于各自的病因,庐隐的全部创作生涯只有十二、三年;石评梅还不到六、七年时间;萧红的创作也才有七、八个春秋。虽然她们创作的时间很短,但却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思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庐隐
庐隐是一位思辩才识相当健全的女性,她提出了妇女走上社会获得其做人价值的必要,也提出了文学对历史进步应起推动作用及革命之于文学的重要性等看法。她性格极其热烈,据她自传说,少时既失父母之爱,长大后又常受命运的播弄,一个热情人处于这样冷酷环境,好像一株玫瑰花种在冰天雪窖,叫它怎样可以蓓蕾?她创痛的心灵要求爱情的慰藉,正等于花之需要阳光的温煦呢。在庐隐的作品中,尤其是《象牙戒指》,我们可以看出她矛盾的性格。她的散文作品有一大类明显地是自我感受的渲泄与陈述。她用“灰色眼睛看人生”,作品不粉饰、不掩盖,即使弥散着“悲哀”也绝对的真诚。庐隐的苦闷,现代人不曾感觉到,但在别人看来讳莫如深,唯恐人知,庐隐却很坦白地暴露出来,又能从世俗非笑中毅然决然找寻她苦闷的路。这就是她的天真可爱和伟大之处。
石评梅石评梅的作品不仅有缠绕不清的哲学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层面上更为脆弱更为哀苦,通篇充满了“冷月、孤坟、落花、哀鸣、残叶”等冷艳的词汇,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泪珠汇成,可谓满纸辛酸泪。然而她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而是从悲观主义的角度循着情感的悲哀逻辑进行思辩与觉悟,表现一种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庐隐曾评价她说,石评梅注定了她是悲剧中的主角。她经历了幻想到现实痛苦与虚幻、失望、渴望到仇恨、破坏、反抗的全部悲剧起落的连续过程、情感苦旅和这中间巨大的思考时空,她的散文就是她心迹的真实记录。
萧红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张爱玲
张爱玲也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出生在上海一个门弟显赫的家庭。她的外曾祖父是著名人物李鸿章,家庭对她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她受到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她的作品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去找寻和把握都市市民在历史进程中真实的精神状态,体现了都市平民化倾向和浓郁的市民情趣。她谈的都是自己的所历、所见、所悟和所感,既是对世俗生活的认同,又不拒绝享受现世人生,却也不愿意苟同,这也是张爱玲“俗”却不俗的所在。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先生曾评价说,张爱玲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但她创造了生之和谐,而仍然不能满足于这和谐。她的心喜悦而烦恼,仿佛是一只鸽子时时要冲破这美丽的山川,飞到无际的天空,那辽远的、辽远的去处,或者坠落到海水的极深去处,而在那里诉说她的秘密。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
曹操的一生挚爱就是蔡文姬,但也应该是他一生的遗憾吧始终没能娶到蔡文姬。蔡文姬出身高贵,他的父亲蔡邕更是大名士,而彼时的曹操则只是一个无名小辈,身份的悬殊也让曹操没有勇气坦诚自己的心事,曹操拜蔡邕为师,但是直到学成离去都不曾表白过。
蔡文姬第一任丈夫还是曹操受蔡邕之托嫁给了卫青的后人卫仲道,可是没过多久幸福生活,卫仲道就病逝了,加上没有子嗣蔡文姬就离开卫家回到自己家了。此时天下混乱,而蔡邕也因为替董卓说情而被王允所杀,蔡文姬走投无路之际就去找自己的妹妹投靠。
曹操此时也成为了中原霸主,想到蔡邕的事情心中有愧,就命人四处打探蔡文姬的下落,原来当年蔡文姬在寻找妹妹的路上被匈奴劫走了,此后长达十二年的日子中都与匈奴人一起生活,生子。曹操最终到底是把她找回来了。其实蔡文姬当时在匈奴生活已经随遇而安了,有丈夫也有儿子了,只是曹操一厢情愿的一直为她的身世操心,蔡文姬不忍拒绝就只能跟随他回到中原。
但是找回来后曹操并没有娶她,而是把蔡文姬嫁给了一个屯田都尉,要知道当时蔡文姬已经三十多了,还生过两个孩子了,而这个屯田都尉还是年轻小伙,时间长了自然耐不住外面的吸引,后来曹操因为这个都尉搞外遇要杀掉他,蔡文姬披头散发的跪倒雪地里求情,才救下了丈夫也挽回了自己的婚姻。
曹操对蔡文姬的这些心思,其一是愧对老师,所以想要帮助蔡文姬,其二曹操是个惜才的人,蔡文姬的才华他还是非常欣赏的,所以带着这种特殊的感情曹操花重金而没有娶她,而这个种田老汉实际上军队中有实权的高级职位,屯田也不是种庄稼的意思,也算是为蔡文姬觅得一个好的归宿了吧。
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因为种种原因蔡文姬到了胡人那边,但是后来辗转多年最后有幸回到汉朝,更是续写了汉书,不仅成为一代大文学家更是诗人、音乐家,你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位命运多舛的才女吗?本期戏曲大全为你解析。
“文姬归汉”讲的是东汉蔡文姬的故事,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苦难女性,在历史上影响颇为深远,亦是一位让后人心存敬意的文化大家,她与李清照、卓文君、班昭并列我国古代四大才女。
她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的女儿,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死后也安息在洛阳,被后世誉为史学家、书法家、诗人和音乐大家,代表作有《续后汉书》、《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
《悲愤诗》为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郭沫若说:蔡文姬的《悲愤诗》是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上世纪50年代末,郭沫若创作完历史剧《蔡文姬》,北京人艺就把它搬上舞台。一经亮相,便成为戏剧界最走红的一部名剧。1978年,北京人艺原班人马重演这部戏,人山人海的观众居然把剧院广场的南墙挤塌。人艺建院50周年,以徐帆、濮存昕、梁冠华为阵营的复排版《蔡文姬》再次引起轰动。2013年,人艺为纪念建院60周年,第四代人艺演员又开始《蔡文姬》的复排,人艺老导演、原周近的扮演者苏民老先生说,《蔡文姬》和《茶馆》是人艺的精品剧目,但只有《蔡文姬》这曲戏,出现了四代人艺复排。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高山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汉宫秋月等并称为古代十大经典民曲。在作品中,蔡文姬既参考了胡人声调,又抒发了自己的悲惨经历,整支曲子哀怨、惆怅,忧伤、凄凉,是她西域生活的真实写照。
公元192年,一代枭雄董桌被殊,东汉王朝陷入军阀混战,匈奴乘机掠掳中原。蔡文姬说:胡人“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满目凄惨。这一年,23岁的文姬和成千上万的年青妇女,被掳掠到了南匈奴,饱受凌辱,貌美的蔡文姬被虎背熊腰的左贤王选作了王妃。
胡人胡地12年,被迫与匈奴人结为夫妻的蔡文姬,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饱尝了吃生肉、喝酪浆的痛苦,并生下了一双儿女。苦煎苦熬的日子里,文姬学会了异族语言,每当月夜,就卷芦叶而吹笳(一种今天仍流行于内蒙古的三孔气鸣乐器),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她说自己苟且偷安地活着,心里一直盼望有一天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土,能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蔡文姬34岁那年,恰逢曹操平定了中原,心怀天下的曹操,欲在文治声教上作一番事业,自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师蔡邕,也知道蔡邕有续修汉史的志向,但蔡邕已经去世。曹操惋惜之余,突然忆起蔡文姬,他对属下说:“也许,蔡邕的女儿能承担起这副担子呢。”这时的曹操,既为了报恩,也为了国家文治,就派了一个叫周近的人,携带千两黄金,代表大汉朝去匈奴回赎蔡文姬。
当蔡文姬告别匈奴一双儿女,踏上回归中原的道路后,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西域生活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离故乡越来越近,骨肉分离的疼痛便越来越深,眼泪止不住的流,柔肠寸断的蔡文姬,依着车辕放好古琴,放开喉咙,向苍穹大地倾吐自己无边的悲鸣: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宣,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溃死兮无人知……
文姬从心中流淌出来的《胡笳十八拍》,是血泪凝成的音乐诗。想想看,由一个女性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古道烟尘中向苍天诉说,向大地悲鸣,实在太过残酷,残酷得让人心疼,这种浩然的怨气,是一种积压愤懑后的自然渲泻!
正是有了这惊天地、泣鬼神的《胡笳十八拍》,在中华民族的史诗中,这个苦难的女性赢得了显赫的声誉,无意中也成就了自己不朽的英名。
从匈奴归来的第二年,有次曹操和她闲聊,曹操问她:“文姬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蔡文姬叹了口气,说道:“是的,父亲生前的确给我留下四千多册书,经过战乱,如今散失得一卷都没能留下来啊!”曹操闻言,流露出深切的失望之情,没想到文姬接着又说:“不过,好些都存在我脑子里了,估计还能背出四五百篇,也能写出一千册书的大致内容。”雄才大略的曹操,一听还能背出这么多,大喜过望,当即说:“我派十个人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丞相,这些都用不着,只要您赏我一些纸笔,我回家就把它写不来。”
后来,文姬果然把四百多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了曹操。接下来,她继承父亲遗愿,用了10年心血,夜以继日,笔耕不辍,终于撰写了《续后汉书》。这是一个饱受磨难,历尽风霜的苦命女人,对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奉献!
蔡文姬自小传为“神童”。在解琴、辩音、弹奏中,天资过人,一点就透,不到11岁琴艺便成。蔡邕将自己最珍爱的古琴赠给了文姬,这把琴是天下传奇的“焦尾琴”!
蔡文姬的书法来自父亲真传,12岁时便卓然一体,在洛阳城里有“少年神笔”之称。相传,蔡邕的字为神授,造诣极深,代表作有:“熹平石经”和《曹娥碑》,这位旷世逸才,把自己的绝学传给了女儿文姬,后来蔡文姬又把自己的神笔书法技法,悉数传给了钟繇,钟繇是三国时长葛人,跟随蔡文姬学书多年,领悟到“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
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有《淳化阁贴》和书论《笔阵图》传世,她说:学习创作中要注意笔墨纸砚的选用,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夫人晚年,将书法技法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的书体,有兰亭序和快雪时晴贴传世,算起来,蔡文姬还是书圣王羲之的师祖。
蔡文姬的文学更是令人赞叹不已,14岁时文学才华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一不通。在东汉都城的洛阳,百姓中间留传这样一句话:“世人但知有文姬,而后方知有蔡邕”。小小年龄,就已名声显赫。
我们应该感谢曹操,是曹操做了一件好事,让“文姬归汉”传为千年美谈。让一个才高八斗的奇女子,一位天赋过人的人间仙女,用一支长笛,一张古琴,一把琵琶和着她心底的生花妙笔,写社会,说人生,唱悲欢,道离合,让千年故事流传至今……
晚年的蔡文姬,带着太多的心灵伤痕,隐退于山水间。今天那个风云际会的朝代,也早已离我们远去。洛阳才女蔡文姬的人生故事和她留下的(续后汉书)、《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她从匈奴带回来的乐器琵琶,她亲切聪慧的面容和身影,一直在人们心头,一直在中华大地传颂。我想,这是蔡文姬的魅力,也是后人的幸运。
对于曹操来说,建安十三年的行程安排得极为忙碌,他率军南下进攻刘表、与周瑜刘备狭路相逢,除此以外,他还''抽空''杀了孔融与自己的医生华佗。重要谋士郭嘉去世没多久,曹操的儿子曹冲也死了,这可是他最寄予厚望的孩子。
经历了这些动荡起伏大喜大悲后,曹操竟然还有精力接回蔡文姬,实在是令人佩服。那么,这个蔡文姬究竟是谁?曹操为何对她如此重视?
蔡文姬剧照
一代才女蔡文姬,却婚姻不幸流落异乡
或许是基因遗传的影响,蔡文姬从小便在琴艺上展现出独特的天赋。有一次,她玩耍的时候正巧碰到父亲的琴弦崩断,不用看便知道是第几根,实在是天赋异禀。随着年纪的增长,蔡文姬的才女之名越来越响亮,但对于乱世中的女子来说,名声太盛未必是一件好事。当时,蔡文姬的父亲被迫任职于董卓麾下,一来二去,
好色的董卓竟然起了强娶蔡文姬的念头,吓得蔡邕不得不求助曹操。
蔡邕
值得一提的是,蔡邕与曹操的交情相当不错,而且,蔡邕这个人颇有才华,是曹操一直想拉拢的对象。
在曹操的帮助下,蔡文姬与卫仲道定下了婚约,绝对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卫仲道是卫青的后人,最重要的是,卫仲道仰慕蔡文姬的美名,婚后一定会好好待她。
古代有很多夫妻都是''先婚后爱''的相处模式,成婚后二人志同道合互相尊重,很容易培养出深厚的
情意
。
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幸福,卫仲道却突然因病去世,夫君的离世让蔡文姬痛苦不已。
最可怕的是,卫家人还把卫仲道的死归咎于蔡文姬身上,觉得她没有子嗣、克死丈夫,以种种方式强逼蔡文姬离开。
曹操剧照
离开卫府后,蔡文姬自然要回娘家生活,可是没过多久,王允与董卓的争斗便拉开了序幕。通过美人计的手段,王允轻轻松松便除掉了董卓,后来,他又想彻底肃清董卓余党,这件事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因为替董卓求情,蔡邕这个''出头鸟''被王允关了起来,最终死在狱中。
失去了夫君与父亲的庇护后,蔡文姬的人生陷入了低谷,直到接到妹妹的信件。原来,
她的妹妹刚刚痛失爱子,急需家人的陪伴与照顾,这对于蔡文姬来说也是一种救赎。
万万没想到,正是这次的旅途彻底改变了蔡文姬的命运,甚至流落异乡十余年。
董卓剧照
在探亲的路上,蔡文姬等人竟然遭到了匈奴人的袭击,身娇体弱的她自然没能力反抗。唯一庆幸的是,蔡文姬因才名而受到匈奴人的赏识,这才保住了性命。蔡文姬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坎坷,嫁给左贤王的那段日子虽然背井离乡,但她身边有夫君、孩子的陪伴,何尝不是一种圆满呢?
文姬归汉,曹操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从表面上来看,蔡文姬嫁去匈奴多年且育有子嗣,实在没必要强迫人家''妻离子散''。再者,蔡文姬就是个弱女子于社稷无用,强行接回反而破坏团结。那么,
曹操为何如此坚持?真的是为了蔡文姬的美色吗?
曹操这个人一向有大局观,而且前面提到过,他的行程真的很忙,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原因,不可能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至于念旧情一说,曹操确实重视蔡文姬的父亲,但人早就去世多年,再深厚的情义也会被淡化。有人猜测说,
蔡文姬的才女之名那么响亮,曹操是不是想利用她发展文化产业呢?
殊不知,比蔡文姬优秀的文人还有很多,若单凭这一点,是不值得大费周章的。
曹操剧照
其实,曹操之所以坚持接回蔡文姬,与蔡邕的确有很大关系,但并不是大众所熟知的''念旧情''。蔡邕可不是普通的文人,除了书法、琴艺上的造诣外,他还是当朝国史的编纂者。被王允下狱之前,蔡邕曾经提到过,想像司马迁那样一边受刑一边续史,不愿意之前的心血被浪费。但王允却认为,蔡邕是他敌对阵营的文人,绝对不能将史书的编写工作交给他。
随着蔡邕的离世,大部分书稿都遗失在乱世之中,这绝对是不可估量的大损失。
蔡文姬剧照
对于古代的人来说,编写史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因为当时形势混乱资料匮乏,多靠私学以及家传来储存关键数据。曹操曾经询问过蔡文姬:''我听说你家存有很多古书,不知你还记得多少?''蔡文姬回答说:''当时留有书籍4000多卷,但这些年流离失所,全都损失殆尽了。如果让我默写的话,估计能复原400篇左右。''
蔡文姬在蔡邕身边多年耳濡目染,对于曹操而言,已经是莫大的惊喜了。只是可惜,汉朝灭亡后政治形势变化,蔡文姬的著作并没有被保留传承下来。
马后炮:
每当提起蔡文姬的名讳,都会称赞她一句''才女'',殊不知,好名声的背后有很多辛酸。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时隔多年重回故土,这真的是她的愿望吗?后来,曹操又将蔡文姬嫁给了不学无术的董祀,她的人生更加凄苦无依。为了自己的野心,曹操毫不犹豫便牺牲了蔡文姬的婚姻幸福,这也是很多古代女性的悲哀之处。
在王者模拟战里有一个很百搭的辅助就是蔡文姬,无论是羁绊还是技能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辅助,那么怎么用好这个棋子呢,快来看看吧。
王者模拟战蔡文姬使用心得:
今天的百搭英雄推荐的是蔡文姬,之所以推荐蔡文姬有四点原因,首先第一个就是蔡文姬属于的魏国势力,目前大魏流在模拟战里面已经慢慢的展露头角,典韦、曹操可以在后期作为核心输出英雄,不仅伤害高还有一定的续航能力,而司马懿则是前期的过度英雄,司马懿前期的连胜能力还是很强的,配合上蔡文姬以及魏国自带的羁绊玩大魏流的玩家前期不会掉太多的血,而且激活这个大魏羁绊有相对比较容易,所以蔡文姬的魏国属性为她的百搭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其次从目前的主流阵容来说,无论是刺客还是射手都喜欢带上两个辅助,因为辅助英雄的羁绊对于射手刺客来说非常的重要,射手刺客主要出的都是输出装备,这个时候如何增强他们的战场生存能力就成了大问题,带两个辅助的话能增加全员的防御能力,性价比非常的高,这个时候再配合上蔡文姬的回复能力,玩家的整体存活能力就能大大的提高了,有蔡文姬在不怂。
在模拟战里面和蔡文姬有关的天赋一共有三个,一个是“狂热守护”,这个天赋能让典韦成为后期的战神,这也是为何在养猪流流行的时候很多人养典韦的关键原因了,而第二个羁绊是“青春之舞”,蔡文姬配合上刘禅就能让蔡文姬的治疗效果增提升150%,这个提升除了能让玩家的英雄在棋局里续航能力增加,还能让玩家在战斗结束的时候获得一个治疗的成就加分,最后一个天赋就是“能量之域”,这个天赋能让辅助释放领域增加队友的输出,这样就让蔡文姬这个辅助对全员的增益大大的加强,除此之外“狂热守护”和“青春之舞”都比较容易出现,这也就避免了有蔡文姬没天赋的尴尬了。
最后蔡文姬还有一个百搭的原因在于,她并不浪费资源,虽然说蔡文姬个人质量比较高,但是玩家只要把他升级到2星就可以了,2星的蔡文姬也就9金币,9金币在中期也就一个回合的事情了,蔡文姬2星之后就可以不要继续购买,这样剩下的不仅仅是金币,还不浪费宝贵的备战区资源。
蔡文姬这个英雄无论从羁绊、职业、天赋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非常容易组阵容的,而且有蔡文姬在还容易获得成就积分,在玩家不懂要怎么玩的时候可以尝试下这个百搭的高性价比英雄,有她在阵容比较好搭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