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多菲诗句

裴多菲诗句,第1张

  诗名:自由与爱情

  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气氛下,“裴多菲俱乐部”又一度成为带有不祥意味的名词。如果客观地回顾历史,人们便可以知道那位匈牙利伟大的诗人是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切与赞扬的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英勇斗士,他的诗作也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 环境中成长并为爱情讴歌

  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山陀尔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畔的阿伏德平原上的一个匈牙利小城,父亲是一名贫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按照当时的法律他的家庭处在社会最底层。

  一部分祖先来自中国汉代匈奴西迁部落的匈牙利,带有东西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的特点,在欧洲历史上居于特殊地位。由于长期受到周边民族的歧视压迫,匈牙利人近千年来一直擅长用诗歌作为鼓励本民族战斗的号角,近代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爱国诗人。17世纪以后,匈牙利又一直受奥地利帝国的统治而丧失了独立地位,争取自由的起义斗争此起彼伏。

  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裴多菲,少年时代就愿意听老年人讲述民族英雄胡斯领导起义的传说。在小酒店和同伴谈论着当年匈牙利民族争取独立而斗争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深深打下烙印。这种“自由论坛”的氛围,也极大地促进了裴多菲语言的发展和进步,很小的时候他就能用匈牙利语和斯洛伐克语自由交谈,拉丁语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1835年,12岁的穷孩子裴多菲有机会到奥赛德求学,三年时间里他尽显了聪明才智,完成校方规定的课业外又组织起进步的学生团体,阅读和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和匈牙利古典作家的作品。1838年,裴多菲写下了他的处女作讽刺诗《告别》。该诗继承发扬了匈牙利古典诗歌的传统,初步体现了他毕生所一直遵循的诗歌语言大众化的特点。他又当过兵,做过流浪演员,任过《佩斯时装报》的助理编辑,丰富的社会经历更深化了他创作的源泉。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此刻,欧洲大地已涌起革命洪流,匈牙利人民起义也如涌动的岩浆。蜜月中的裴多菲欢乐与忧郁交织。他不愿庸碌地沉溺于私家生活,写下了著名箴言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首名作,此后百年间一直是激励世界进步青年的动人诗句。

  ■以诗歌做号角 用满腔激情争取民族独立

  1848年春,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裴多菲目睹人民遭受侵略和奴役,大声地疾呼:“难道我们要世代相传做奴隶吗?难道我们永远没有自由和平等吗?”诗人开始把理想同革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决心依靠贫苦人民来战斗,并写下一系列语言凝练的小诗,作为鼓舞人们走向民族民主革命的号角。

  3月14日,他与其他起义的领导者在佩斯的一家咖啡馆里议定起义事项,并通过了旨在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政治纲领《十二条》,当晚,裴多菲便写下起义檄文《民族之歌》: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

  是时候了,现在干,还不算太晚!

  愿意做自由人呢,还是做奴隶?

  你们自己选择吧,就是这个问题!

  15日清晨,震惊世界的“佩斯三月起义”开始了,1万多名起义者集中在民族博物馆前,裴多菲当众朗诵了他的《民族之歌》。起义者呼声雷动,迅速占领了布达佩斯,并使之成为当时的欧洲革命中心。翌年4月,匈牙利国会还通过独立宣言,建立共和国。恩格斯曾指出:“匈牙利是从三月革命时起在法律上和实际上都完全废除了农民封建义务的唯一国家。”

  面对布达佩斯起义,决心维护欧洲旧有秩序的奥地利皇帝斐迪南马上联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34万俄奥联军向着人口仅有500万的匈牙利凶狠地压来。民族危难时刻,裴多菲给最善战的将军贝姆去了一封信:“请让我与您一起去战场,当然,我仍将竭力用我的笔为祖国服务……”在1848这一战火纷飞的年份里,裴多菲写下了多达106首抒情诗。翌年1月,裴多菲成为一名少校军官,他写诗同时又直接拿起武器参加反抗俄奥联军的战斗。

  ■牺牲于哥萨克骑兵矛下 短暂的一生留下800多首诗歌

  1849年夏,匈牙利革命军在强敌压迫下战至最后时刻。7月31日晨,贝姆将军将还能战斗的300人组成了一支骑兵队,在战斗打响前又特意叮嘱裴多菲留下。诗人却违背了将军的命令,跟在骑兵队后面出发。这些英勇的匈牙利战士与数倍的敌人胶着在一起时,很快便被淹没和融化了。身材削瘦的诗人也被两名俄国哥萨克骑兵前后围住,一柄弯刀凶狠地向他劈来,诗人闪身躲开,但同时另一把尖利的长矛已刺进了他的胸膛,诗人痛苦地倒下了……

  此后的数十年里,匈牙利人民始终不愿相信他们的诗人已不在人世,传说不断出现。有人说曾在一个农民家里看见过他,有人称自己被俘后在俄国见过裴多菲。匈牙利议会还专门进行了调查,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个“目睹者”既没当过兵,更未被俘虏过……

  经过匈牙利人民的反抗斗争,奥地利帝国被迫在1867年同匈牙利签订协定,承认在奥国皇帝为统一元首的前提下,可以建立二元化的联合国家政体,国名也改称奥匈帝国。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末匈牙利实现了完全独立建国。

  裴多菲牺牲时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且有相当部分在战火中完成。这样的高产率,在欧洲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在匈牙利文学乃至其整个民族的发展史上,裴多菲都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一个多世纪以来,裴多菲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文学革命的一面旗帜,也得到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公认。他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在广为传诵。

  ( 戴建军 )

  《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31日

1《我愿意是急流》那首诗全文是什么

《我愿意是急流》

作者:裴多菲

我愿意是方舟,碧浴河里的方舟,在流俗的岸边,停泊,等候……

只要我的朋友,是一位泊客,在我的躯体里,安然旅游。

我愿意是木马,芳草地上的木马,在童年的乐园,默默守候。

只要我的朋友,是翱翔的鸟儿,在狂风暴雨后,栖息在我的肩头。

我愿意是繁星,仙人掸下的尘埃,在漆黑的夜晚,陪伴月亮。

只要我的朋友,是孤独的萤火虫,在黑夜用光与我交流,交流……

我愿意是雨露,是生命的泉源,在广袤的大地,播洒希望。

只要我的朋友,是娇艳的花朵,在容颜憔悴后,念我依旧。

我愿意是云朵,是舒松的软床,在天边召唤友人,飘荡,飘荡……

只要我的朋友,是雨后泻下的虹,在晴朗天空中,编织童话里的梦。

扩展资料:

《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于1847年创作并题献给恋人的一首抒情诗,诗中用一连串的“我愿”引出构思巧妙的意象,反复咏唱对爱情的坚贞与渴望,向恋人表白着自己的爱情。该诗20世纪在中国引起了青年中的爱情诗热潮。

创作背景: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对这位姑娘一见倾心。但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

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情仍痴迷不减,在半年时间里写出了一首首情诗,1847年6月,诗人和尤丽亚的婚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于是诗人点燃起激情与真爱的火焰,发布了他爱的誓言,写下了这首诗歌。

该诗写在诗人与尤丽娅热恋时期,是一首向自己所爱表白爱情的诗。

2阅读《我愿意是急流》,模仿诗句形式,再造两个诗段,内容是

楼主您好,我来为您解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愿意是狂风,在荒凉的沙漠中 沙砾中吹 只要我的祖国,是一片花瓣,在我的气流中,自由地飘翔。

(1)我愿意是土壤,

在肥沃的土地上,

迎接风雨的洗礼,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棵小草,

依偎在我宽阔的胸膛,

茁壮的成长。

(2)我愿意是绿叶,

在苍老的枝丫间,

奋力的抽长,

只要我的爱人,

是鲜艳的花朵,

美丽的绽放。

我愿意是土壤,

在辽阔的大地上,

作万物的滋养,

甘愿耗尽自己……

只要我的爱人

是绿色的禾苗,

踏着我坚实的胸膛,

成长为秋天的硕果。

我愿意是绿叶,

在阳光的沐浴下,

对我的枝干,

小心地呵护……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朵红花,

在我的映衬下

打扮出春天的美丽。

我愿意是激流

我愿意是草原,

做绿色的地毯,

在黑山白水间婆娑

只要我的爱人

是烂漫的鲜花一朵

在我贫瘠的胸膛

唱一曲芬芳的赞歌

我愿意是雪山

长成参天突兀的一座

伸长浑身的血脉

把蓝天白云抚摸

只要我的爱人

在遥远的征程上

舒缓地向着大海奔波

3我愿意是急流的诗歌赏析说理性散文

《我愿意是急流》一诗,诗人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同一主题,表达诗人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破旗”等,或荒瑟冷落,或凋敝残败,诗人以此喻自己,而笔下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则显得美好热情,欢畅明丽,用它们来比喻心中的爱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相反相成间流露出诗人的一腔赤诚。也就是说,不管自身的处境多么险恶,命运怎样坎坷,只要同“我的爱人”在一起,只要“我的爱人”能够自由幸福,那么“我”也就“幸福着你的幸福”了,那么“我”也就能变得勇猛强悍,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了。

全诗五个章节,围绕同一中心,反复吟唱,但反复而不重复。“急流、小河”要穿越“崎岖的路”和层层“岩石”,说明我们的爱情生活也许会有重重的艰难险阻;同“一阵阵的狂风”作战的“荒林”,意味着爱情路上会遭受到的磨难和打击;“废墟”本已被遗弃,并正在“静默地毁灭”之中,表明诗人愿为爱情付出一切的巨大的牺牲精神;而谷底的“草屋”则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危;飘来荡去的“云朵”又昭示了诗人必然浪迹天涯的一生。凡此种种,都展现了抒情主人公不屈的意志和忠贞的爱恋。同时,诗人对“爱人”的描摹也同样耐人寻味:浪花中的“小鱼”,多么自由,多么活泼可爱;树枝间呜叫的“小鸟”,又是那样的天真欢快,甜蜜怡人;青青的“常青藤”,是一种永不消褪的美;炉中的“火焰”,一如爱的火焰,温馨而暖人;至于那“珊瑚似的夕阳”,不仅绚烂美丽,更能给人带来无限光明和“鲜艳的辉煌”。

一组博喻,一组对比,勾勒出男女主人公丰满的形象:是诗情的倾诉,是画意的泼墨,是至美的追求,是真爱的憧憬。美得令人拍案,真得荡人肺腑。难怪鲁迅先生要说裴多菲“所著诗歌,妙绝人世”了。至于有人依据裴多菲革命而战斗的一生,把此诗也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来理解(如《初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则不免有失牵强,更有违于裴多菲写作此诗的初衷。

虽然说,裴多菲后期所写的爱情诗越来越多地闪现出革命精神的光芒,成为爱情与革命完满结合的典范,如1847年1月写的著名诗篇《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等等,但是,由于诗人民歌形式的创作,因而他的诗歌意象总的来说,较晓畅明晰,诗人惯于用真情来打动人。这也正符合他的美学观点:“我是一个为‘真’,连‘美’都可以牺牲的人。”可见,在裴多菲的诗歌理念中,“真”尾第一要素,他是容不得哪怕一丁点几的作假和矫情的。

从这一角度来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我的爱人”则是尤丽亚,这无疑就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如果非要作政治抒情诗解,那么,对这里的“我”的理解并不难,或者是诗人自己,或者是革命同仁。而“我的爱人”呢?应该是诗人及其战友们为之浴血奋战的匈牙利民族解放事业,是诗人矢志追求的革命理想了。但是,且慢,这里有个问题,即意象的大小本末的错位。那么崇高,那么伟大,诗人愿意为之献身的匈牙利民族解放事业(革命理想),变成了“浪花”中的一尾“小鱼”,“树枝间”的一只小鸟,“废墟:上的一根纤细的“常青藤”……这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令人难以接受,我看即使裴多菲本人也不会这么想吧。何况,这首诗作于1847年6月初,其时,诗人和尤丽亚的婚恋之事已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三个月之后,他们就步人了婚烟的殿堂。所以说,这就是一首爱情诗,诗人裴多菲调动起全身爱的细胞,点燃起激情与真爱的火焰,发布了他的爱的誓言,可谓震天动地、情真意切。

4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我愿意是急流,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是水啊你是鱼,我养你啊!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是树啊你是鸟,我罩你啊!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是墙啊你是爬山虎,我挺你啊!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是房子啊你是火炉,你温暖我啊!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我的成功需要一个人来赞美,就是你啦,我的爱人!!

5寻找一首诗 诗名:我愿意是急流

满意答案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飘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6诗人海子有没有写过一首名为我愿意是急流的诗

没有。

我愿是一条急流, 是山间的小河, 穿过崎岖的道路, 从山岩中间滚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间, 愉快地游来游去。 我愿是一座荒林, 坐落在河流两岸; 我高声呼叫着, 同暴风雨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停在枝头上啼叫, 在我的怀里作巢。

我愿是城堡的废墟, 耸立在高山之巅, 即使被轻易毁灭, 我也并不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根常春藤, 绿色枝条恰似臂膀, 沿着我的前额上升。 我愿是一所小草棚, 在幽谷中隐藏, 饱经风雨的打击, 屋顶留下了创伤…… 只要我的爱人 是熊熊的烈火, 在我的炉膛里, 愉快而缓慢地闪烁。

我愿是一块云朵, 是一面破碎的大旗, 在旷野的上空, 疲倦地傲然停立。

只要我的爱人 是黄昏的太阳, 照射我苍白的脸, 射出红色的光焰。 作者, 裴多菲·山陀尔。

7我愿意是急流分析诗中包含的意象

19 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裴多菲·山陀尔 (1823~1849) 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诗篇曾得到鲁迅的高度赞扬他不仅是个爱国歌手、伟大的抒情诗人, 而且为自己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於战场

《我愿意是急流。。》在中国广为流传

这是一首多么优美的诗篇呵! 我们哪里是在欣赏诗, 而是在欣赏一幅幅画一条小鱼在河中快活地游荡, 一只小鸟在林中无忧无虑地鸣叫, 一根青春的常春藤正充满活力地向上攀登, 一朵可爱的火焰在炉中忽隐忽现, 还有那珊瑚似的夕阳在显示它美丽的辉煌

然而, 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却给人以一种悲壮之美, 因为诗人在诗中还使用了一组不同寻常的意象: 冲击崎岖山路的急流, 与一阵阵狂风作战的荒林、废墟、草屋以及灰色的破旗诗人在此使用的这组凝重、庄严的意象有两个效果: 一是显示出了诗歌的悲壮之美; 二是诗人通过两组反差强烈的意象的对比来说明"我"对爱情的坚贞不管"我"处於何种境地, 只要我的爱人快活、幸福, 那么"我"也就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了为了爱人的幸福, "我"宁可做"湍急的河流"、"灰色的破旗", 表现出了"我"的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勇於自我牺牲的精神

裴多菲对爱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为了爱情可以牺牲生命, 但为了自由又可以将爱情牺牲他的许多爱情诗都渗透着强烈的政治内容, 他把对爱情的忠贞同为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融合在一起, 从他在1847 年写的《自由与爱情》中可以略见一斑, 裴多菲把爱情升华到崇高的领域, 不仅从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还从思想上给人力量、鼓舞和教育

裴多菲的思想情操如此高尚, 不正值得我们学习吗?

裴多菲《我宁愿是》这首诗词的意思是:

1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几组诗句均以“我愿是”、“只要我的爱人”形式结构诗歌,句式较为统一,但并无押韵,段落行数和字数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句式音节上并无束缚,属自由诗,但裴多菲的诗歌受民歌影响很大,以一连串的“我愿是”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与渴望,任思绪飘扬,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感情,表露“我”对“爱人”的爱恋。

2从内容与语言方式上看,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抒情诗,诗歌通过“急流”旁敲侧击,委婉地衬托,引人深思,产生美感。诗歌把感情分别移到“急流”等事物上,与世人的内心感受、主观情感加以揉合,并以主人公的口吻来抒发情感,反应真实感受,直抒胸臆,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通过比喻、象征的语言方式表露内心强烈的感情,是情歌的基本体式,以爱情为表现题材。在语言上意象化、多义化,用形象及生动的语言勾勒客观情境,而非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抒发爱恋之情,使这种意象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产生其它意蕴的联想,体现了多义化的特点。

3从诗人所构造的意象来看,六组并列的意象多维度、深层次、酣畅淋漓地展了“我”在“求爱道路”上毫无保留、无私奉献的内心。该诗是从人性的永恒性与深远处寻找激情与灵感的。诗歌所勾勒出的六组意象即“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屋”与“火焰”、“云朵”“破旗”与“夕阳”,它们一者雄浑,一者娇秀,但是相依相存,相得益彰,衬托出一幅幅诗意盎然、动人心扉的画卷

4这首诗极富有朦胧性和象征意味,意象的内涵极其丰富,这也给读者鉴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这种情感可以上升为一种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一位热血男儿,对待爱情,生死不渝,无私奉献,道出了古往今来爱情之真谛,此乃诗中之高致;小而对于个人爱情,大而对于祖国,皆能抱一种忠实之态度,即使当其不幸而处于绝望之境地,生死之难关,也能体现一种无私奉献、生死不渝之精神。惟其有此一种精神,小而至于个人爱情,才能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大而至于祖国民族,才能够苦尽甘来,生生不息。裴多菲并没有把爱情看成是生命的惟一,最后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诗的内涵。但他却把爱情看得高于生命。这就够了。

热爱歌颂的裴多菲:

多瑙河畔有座小屋,

它的身影萦绕在我心中,

让我思念,

使我动情,

想起它我清泪两行。

如果那时我能预感未来的不幸,

此刻就不会飘零在遥远的地方。

希望有如璀璨的星斗,

照耀花团锦绣的未来;

可是当我踏进这纷乱的人生,

才领悟那是虚无的幻影。

未来的希望给我带来了痛苦,

可这痛苦我现在又能对谁诉说?

我在这茫茫的尘世流浪,

在荆棘满地的路上穿行。

《远方寄思》——裴多菲(一八四三年五月)

谷子熟了,

天气每天都很热,

等到明天早晨,

我就开始收割了。

我的爱也随之成熟了,

我的心滚烫般发热,

亲爱的人,希望你把我的爱收割。

《谷子熟了》——裴多菲(一八四三年七月至八月)

如果春天再次来临,

我也不会为她高兴;

如果冬天再现我的眼前,

我也不会为它伤心哭泣。

秋日的黄昏天空,

灰暗的浓雾聚集一团,

好似我心中的情感,

静如止水,不为所动。

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

在我心中一道死去,

我不爱谁,

也不恨谁。

没有欢乐,

没有痛苦,

我心中的情感,

冻结起来如在冬眠中。

我叹息良久,

心中唯有一个希望,

我将睡去了

前进一步跨入墓园。

《活尸体》——裴多菲(一八四三年十二月)

假如你是树上的花朵,我愿意是树。

假如你是清晨的露珠,我愿意是花。

假如你是阳光融融,我愿意是露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汇融。

《假如你是树上的花朵》——裴多菲(一把四五年八月二十日至九月八日)

爱 国 者 之 歌

我是你的,是你的,我的祖国!

这颗心,这灵魂;

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

我能爱哪一个人?

我的胸膛恰似一座教堂,

神坛就是你的形象。

你耸立吧,假如需要,

为了你,我就推倒教堂;

这被毁坏了的胸膛哟,

最后它这样倾诉:

祝福祖国吧!我的上帝呀,

向祖国祝福!

但是,我不对任何人说,

也不大声呼喊;

只有你是我最亲爱的,

在这个世界上。

我悄悄跟随你的脚步前行,

永不变心;

好像影子一样,在阳光下,

跟随行人移动。

黄昏渐渐地来临,影子

也越来越长:

祖国呀,你上空越是黑暗,

我的哀愁就越加增长。

我到那里去,你的忠实儿女们

举起了酒盏,

命运呀,给你神圣的生命

增添了新的火焰;

我喝酒,要喝到最后一滴,

尽管是满满的大杯,

它是多么苦呀……因为杯里

混合了我的眼泪!

1844年1月至2月,德布勒森。

裴多菲 诗

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灰色的破旗,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

你爱的是春天

你爱的是春天 我爱的是秋季

秋天正和我相似 春天却像是你

你的红红的脸蛋 春天里的玫魂

我的疲倦的眼光 秋天太阳的光辉

假如你后退一步 我又跨一步向前

我们便来到了 严寒冰冻的门边

假如我后退一步 你又迈一步向前

我们就一同住进 美丽而热烈的夏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27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