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给我介绍一些经典的关于二战的片子吗?越多越好!

有谁能给我介绍一些经典的关于二战的片子吗?越多越好!,第1张

  二战经典**及海报

  《巴顿将军》:两部回忆录描述出的传奇英雄《巴顿将军》

  英文片名:《Patton: Lust for Glory》

  出品时间:1970年

  导演: 富兰克林·J·沙夫纳 (Franklin J Schaffner)

  编剧: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乔治·C·斯科特

  影片简介:

  《巴顿将军》根据《巴顿:磨难与胜利》和《一个士兵的故事》两部回忆录改编,影片以传记的形式描绘了巴顿将军的传奇经历。

  该编剧是当时年仅30岁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在二战期间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这种特殊经历使他在影片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

  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尽管奥斯卡将影帝桂冠授予了乔治·斯科特,可这位性格古怪的“银幕巴顿”却毫不买帐,不但拒绝到场领奖(他是奥斯卡历史第一个拒绝领奖的人),还特别发表声明以表达自己对奥斯卡的蔑视:“奥斯卡颁奖典礼是一场两小时的肉食动物的表演……让演员们彼此竞争,实乃堕落的表现。”

  该片曾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大奖。

  《中途岛战役》 片 类:经典战争

  对 白:英文原音/中文字幕

  主演:奥斯卡影帝 查尔顿赫斯顿 (Charlton Heston)

  奥斯卡影帝 亨利方达(Henry Fonda)

  导演:杰克斯米特

  本片是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战争片之一,剧情焦点是美国与日本海军对垒的中途岛战役。在当年的一批同类**之中,以传统战争片风格处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编剧刻意加入美国将军之子爱上日本女孩的通俗剧情节也相对比较平庸,但超级明星阵容却可以令今天的观众重睹上一代巨星风采,而海战的场面也实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942年5月5日,日本城乡到处是成群结队的人群。他们举着色彩鲜艳的鲤鱼旗和风筝,在庆祝一年一度的“男孩节”。东京帝国参谋本部选择这个吉日,颁布了海军第十八号命令,批准了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进攻中途岛的计划。

  中途岛是太平洋中一个环状的珊瑚岛,距东京2500英里,距美国夏威夷群岛不到1000英里,是美国重要的航空基地。山本主张进攻并占领中途岛,是想把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残存的太平洋舰队,引诱到中途岛,然后一举加以歼灭。

  日本联合舰队有近200艘舰只,其中战列舰11艘,航空母舰8艘,航空母舰上载有700架飞机。而美国太平洋舰队由于5个月前在珍珠港战役中受到重创,只能集中3艘航空母舰、7艘重巡洋舰和17艘驱逐舰。

  但是山本在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有些得意忘形,在这次进攻中途岛战役部署中,忘记了海军应集中力量的原则,把他的舰队,分成了6支小舰队,这就削弱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作战情报处事先破译了日本海军密码,对日本这次进攻的目标、时间、战斗部署的细节,早已了如指掌。

  早在5月中旬,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作战情报处,在截获日本的电报中,发现了“AF”一词,引起了情报人员的注意。到了5月20日,他们又截收到一份电报,内容是日本联合舰队给各部队下达的作战计划。里面多次提到“AF”,看来“AF”好像指的是一个地方。经过分析,作战情报处认为可能是指中途岛。但这个情报到底准确不准确呢?

  作战情报处的罗彻福特海军中校苦思苦想,最后想出了一个能证明“AF”指的就是中途岛的计策。他通过潜艇电报系统向中途岛发出指示,要守岛的指挥官用普通英文发出紧急无线电报,说中途岛上的供水蒸馏塔坏了。又由第十四海区司令官布洛克海军少将立即回电说,有一艘供水船正前往该岛紧急供水。这个计策果然很灵,不出24小时,作战情报处就截获日本从威台岛的电台发出的密电,上面说“AF”显然缺水。

  接着日方又在密电中发出命令,要部队多带水。

  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立即制订了对付山本五十六的作战计划。要求避免同优势之敌进行正面对抗,必须以消耗战来削弱敌人的兵力,用潜艇和轰炸机袭击各个孤立之敌。尼米兹下令,利用情报优势来弥补数量上的劣势,以便集中力量挫败日本突击进攻部队。为了保证美国的航空母舰在合适的时间到达合适的地点,尼米兹命令作战情报处必须提供“AF”行动的准确时间。可是经过三天三夜紧张的破译,隐藏在这些密码中的关键的日期还是没有解开。5月24日,在尼米兹召集的作战会议上,头天晚上忙了一个通宵,为破译日军难以对付的5位数密码绞尽了脑汁的罗彻福特,双眼布满血丝,精疲力尽但又神气十足地报告:6月4日,日本舰载机攻击部队将袭击中途岛。他们将从西北方向来,方位325°。在离中途岛175英里处,他们将被我方发现,时间是中途岛时间6时。

  1942年6月1日,日本联合舰队全部出动了。这天,阴云密布,掩护着日舰向东驶去。从塞班岛起航的士兵,深信他们一定会占领中途岛。

  他们嘱咐留在岛上的人,如果收到他们的家信,就请转寄“日出之岛”——这是日本给即将占领的中途岛起的新名字。而山本五十六在出发前,曾经写信给他的情妇说:“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至于他一手策划的这场决战,他在信中却含糊其词地说:“我对它并不抱多大的期望。”这同他在部下面前那种信心十足的劲头形成鲜明的对照。

  山本的决战计划一开始就乱了套。前往珍珠港拦截美国舰队的13艘潜艇晚到了一天,而两支美国特快舰队,根据日方密电中进攻的时间表,早已从珍珠港出动,正悄悄驶往中途岛海域,进入有利的位置。

  6月3日,日本各舰队进入进攻位置,山本等人这时所得的情报是,在这个海域里没有美国航空母舰,它们都远在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

  其实,这是中了美国人假情报的计。

  4日清晨,负责主攻的日本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命令“赤诚”、“加贺”、“飞龙”、“苍龙”四艘航空母舰上的108架飞机立即出动,去袭击中途岛。这时岛上的119架美国飞机,由于事先得到了情报,都升空迎战和逃避轰炸。

  在第一批飞机离开母舰后,南云忠一又命令第二批飞机升到甲板,装上鱼雷,准备去袭击美军军舰。这时候,第一批轰炸中途岛的日机指挥官返航,报告要求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轰炸。于是,南云忠一又命令士兵卸下鱼雷,换上炸弹。顿时,甲板上忙得不可开交。就在此刻,日本侦察机报告,发现10艘美舰正位于东北200英里处。这个消息,使南云忠一大吃一惊,因为他知道,这么大的舰队,至少拥有一艘航空母舰。

  于是南云忠一又下令甲板上的飞机,改去袭击美舰。这样又要卸下炸弹,装上鱼雷。恰巧又碰上第一批轰炸中途岛的飞机归来,而第二批飞机又停在甲板上,使它们无处降落。南云忠一又下令把飞行甲板腾出,让返航的飞机降落。

  战机贻误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从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直扑“赤诚”、“加贺”和“苍龙”,炸弹呼啸而下。这8艘大型航空母舰中弹后,立即引起舰上飞机起火和堆在甲板上的炸弹连续爆炸。霎时间,弹片横飞,穿过甲板,又在舰体深处引起爆炸,机舱破坏,舰舵失灵。甲板上许多飞机不是烧毁,就是落海。不久,这三只庞然大物就变成一堆堆废铁,沉入到太平洋中。

  南云忠一正在旗舰“赤诚号”上指挥,眼前这一切使他呆若木鸡。在部下的催促下,他离开正在燃烧的旗舰,转移到一艘巡洋舰上,向山本五十六报告。这时候,山本正威风凛凛地坐在他的旗舰“大和号”上,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惨败的消息,使他的胃剧烈地疼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棍,命令所有的舰队向他集中,企图诱使美国舰队继续西进,想用他的舰队猛烈的炮火摧毁美国舰队。但是美舰指挥官识破了山本的计划,没有上当。

  6月4日中午,幸存的“飞龙号”航空母舰,派出飞机,把美国航空母舰“约克顿号”炸成重伤,而美国舰队飞机很快又报了仇,把“飞龙号”炸沉。

  日方败局已定。5日凌晨,山本发出命令:“取消占领中途岛的行动!”

  日本在中途岛海战中的惨败,使它丧失了4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234架飞机、几百名海军飞行员和2200名水兵。东京参谋本部为了掩盖他们惨重的失败,6月10日在电台播放响亮的海军进行曲之后,宣称这次战斗后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4天之后,当联合舰队返回驻地时,东京还举行了灯笼游行,庆祝这次“胜利”。

  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庆祝会上,尼米兹海军上将派自己的车去接作战情报处罗彻福特海军中校。这位平时不修边幅的青年军官,由于换衣服的时间太长,当他赶到会场的时候,香槟酒都喝光了。尼米兹当着他的全体部下的面,夸奖罗彻福特,说:“中途岛的胜利主要功劳应归于这位军官。”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美国海军总司令金海军上将说:“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三百五十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就每况愈下了。

  《大不列颠之战》 英文片名:《Battle Of Britain》

  出品时间:1969年

  导演:Guy Hamilton

  主演:迈克尔·凯恩 肯尼思·莫尔 劳伦斯·奥立弗

  影片简介:

  影片以纪实的风格展现了二战中盟军自敦刻尔克撤退之后,德军空袭英国的战争场面。片中战机空袭漫天阴霾的场景拍摄得壮观而逼真,加之英国影坛群英纷纷加盟此片,使影片的故事效果更加震撼人心。

  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的诺曼底登陆战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1944年6月6日,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下令执行诺曼底登陆。联军的反攻,标志着德国纳粹对欧洲统治的结束。由超过三百万人力、一万一千部飞机及四千艘船只组成全规模最强大的舰队向诺曼底进军…… 该影片来源于263movcom

  这部**描绘的是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所谓"最长的一天"是该片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重现。并且粗中有细,无论是决策的将军还是登陆的士兵都写得栩栩如生:英军战机低空飞过攻击;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备战实况规模之伟大,叫人印象深刻;过程中做出的种种错误决定及各项导致这场历史上其中一场最浩大战争的大小事件,影响深远。

  《桂河大桥》 英文标题:《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导演:戴维·里恩 (David Lean)

  出品时间:1957年

  影片简介:

  剧情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上校尼柯逊率领的六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军将他们运往缅甸丛林中的战俘营囚禁,并逼令他们在该营所在的桂河建筑一座桥梁,藉以接通曼谷与仰光之间的铁路运输。尼柯逊根据日内瓦条约坚拒军官从事劳动工作,被单独囚禁在暗室仍不屈服。营长斋藤大佐逼于无奈退了一步,让尼柯逊取回对手下的指挥权,岂料当英国士兵将桥筑好时,从战俘营逃出的美军少校希斯却奉命回来突击炸桥……

  此片是极为出色的反战影片之一,更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七项大奖

  《虎!虎!虎!》 英文片名:《Tora! Tora! Tora!》

  出品时间:1970年

  导演:理查德·弗莱舍 (Richard Fleischer)

  影片简介:

  本片由美国与日本**界合拍,全片从美日双方的发展状况同时呈现珍珠港事变的历史真相,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会成功的来龙去脉。与其它大型战争片不同,本片并没有强大的戏剧性和视觉冲击性,但严谨的制作可让观众了解历史,日机轰炸珍珠港的场面拍得宏大逼真,更因此荣获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隆美尔传》 英文标题:《The Desert Fox》<br />

  导演:亨利·哈撒韦(Henry Hathaway<br />

  <br />

  主演:詹姆斯·梅森<br />

  出品时间:1951年<br />

  影片简介:<br />

  有“沙漠之狐”称号的艾尔温·隆美尔(Rommel)将军,是轴心国北非军团的主帅,他所率领的北非军团令同盟国备感困扰。1942年6月的利比亚图卜鲁克(Tobruk)战役,德军以15000名的弱势俘虏了33000名英军,更使隆美尔声名大噪。英美同意联合进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Montgomery)率领比德军多五倍的坦克车于1943年5月在大沙漠进行摧毁性的决战。此时,隆美尔知道希特勒(Hilter)的气数已尽,个人无力可回天,返回德国,在联军保证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杀。但由于影片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颇受争议。

  《战场》 英文片名:《Battleground》

  导演:威廉·A·韦尔曼 (William·A·Wellman)

  出品时间:1949年

  影片简介: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 (Bastogne)发生遭遇战的故事。当时,德军元帅冯德伦斯特企图在欧洲的西部战线进行最后一次大反扑,不料在巴斯涅镇被美国空降步兵师奋勇阻截下来。德军包围小镇,胁逼美军投降,但美军宁死不屈,终于获得最后胜利。

  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的张力。

  《坦克大决战》 英文片名:《Battle Of The Bulge》

  出品时间:1965年

  导演:肯·安纳金 (Ken Annakin)

  主演:罗伯特·肖 亨利·方达

  影片简介:

  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德军企图在圣诞前夕对盟军作全面反击,但计划功败垂成,被盟军的凯晨将军发现,因而双方发生殊死战。影片具有很强的战争气势,同时又保留了相当的娱乐性。

  《最漫长的一日》: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最漫长的一日》

  英文片名:《The Longest Day》

  出品时间:1962年

  导演:安德鲁·马顿 (Andrew Marton)

  主演:约翰·韦恩 亨利·方达

  影片简介:

  《最漫长的一天》以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诺曼底登陆战时盟军对盘踞欧洲的纳粹发起进攻的情形,不但大事件叙述平实逼真,而且从将军到士兵一系列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由此被认为是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影片也让人们认识到战争不是简单的武力征服,不是侥幸的死亡游戏,而是残酷无比的智与勇的搏斗。

  《辛德勒名单》:用闪光的人性震撼全世界《辛德勒名单》

  英文片名:《Schindler's List》

  出品时间:1993年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利亚姆·尼森

  本·金斯基

  拉尔夫·芬尼斯

  影片简介:

  奥地利人辛德勒是一个坚定的纳粹党人,也是一个投机商人,他看到了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杀,受到了震动,引发了他的良知。为了保护犹太人,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的名单,贿赂纳粹军官,最后使1000多名犹太人幸存了下来。按犹太人的传统,辛德勒死后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该片获得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原著音乐七项大奖。以其强大的人文气息震撼了全世界的观众,成为**史上反法西斯题材经典之作。

  人性是如此丑陋罪恶,难怪西方不断有传说诅咒人类灭亡。但《辛德勒的名单》在暴露人性丑陋的同时,却给了人们希望和光明。

  美国梦工厂与派拉影片公司合拍

  级别:R

  片长:170分钟

  导演: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

  主演:汤姆汉克斯(饰约翰米勒上尉)

  马特达蒙(饰詹姆斯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而且许多二战老兵对影片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它是“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

  尤其是片中全长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被影迷、军事迷、枪械迷奉为宝典,至今无人可出其右。

  该片以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美国依阿华州瑞恩太太的三个儿子先

  后在战争中为国捐躯,小儿子瑞恩在前线又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下落不明,为了防

  止后方人民产生厌战情绪,美军决定派遣一支由上尉约翰米勒(汤姆汉克斯饰)

  率领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寻找瑞恩。8 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个不知生死的人,迎

  接他们的将是战火的洗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决战中的较量)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USA)2001年出品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Joseph Fiennes)

  裘德-洛(Jude Law)

  瑞切尔-薇兹(Rachel Weisz)

  艾德-哈里斯(Ed Harris)

  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

  瓦西里·泽索夫(裘德·洛)是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然而在之后的几天,苏军的狙击兵也连连被人枪杀,对方同样只使用一发子弹。真正的对手来了!

  与此同时党代表达尼洛夫也向瓦西里的爱人——女狙击兵塔妮娅(瑞切尔·薇兹)发起了“进攻”,一时间瓦西里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高手过招,最忌心浮气躁,对于狙击手来说,错误永远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

  整个早上都在等,为的是不让瞄准镜的反光暴露位置……太阳转过去了,对面的掩体后隐约有闪光,难道狙击手就在后面,难道是伪装……子弹穿透了钢盔……有人在惨叫……是圈套!枪响了……”

  影片幕后:

  影片《兵临城下》是根据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纪实小说改编,瓦西里也是确有其人,按照当时苏联的宣传,瓦西里在二战中一共毙敌400余名,他缴获德军狙击手的步枪瞄准镜至今还在俄国的军事博物馆里展出。这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影片同时也是欧洲影坛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作品,达到了9千万美元,主要演员基本上都是走红于好莱坞的英国明星,其中有近年来凭借奥斯卡大赢家《莎翁情史》《伊丽莎白》迅速走红的约瑟夫·费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现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硬汉形象的艾德·哈里斯(《勇闯夺命岛》),在99年的热门冒险影片《木乃伊》中饰演可爱的女探险家的瑞切尔·薇兹也在影片中再显身手,与裘德·洛上演一场“火线恋情”。

  虎口脱险 Grande vadrouille, La (1966)

  导 演: Gérard Oury

  主 演: Louis de Funès Pierre Bastien Pierre Bertin Jacques Bodoin Bourvil Claudio Brook Colette Brosset Helmuth Schneider

  上 映: 1966年12月08日

  地 区: 英国 法国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法语 德语

  剧情简介: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所逼,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浴室碰头。在几次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

  而在巴黎的热情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

  《虎口脱险》可谓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部在轻松幽默中歼灭敌人的影片的确是让人痛快,如果说虎口脱险是件好事,那《虎口脱险》则是天大的好事。这部法国国宝级的**,一手抓艺术,一手抓抵抗,两手都硬。

  战争中的暴力、血腥也随着这部**而淡化,历史虽不能忘记,但痛苦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现。

  油漆匠:“战争时期,有一位油漆匠,长得一表人材!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战争结束了,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姑娘:“战争还没结束呢!”

  伦敦上空的鹰 Battaglia d'Inghilterra, La (1969)

  导 演: Enzo G Castellari

  主 演: Van Johnson Ugo Adinolfi Jacques Berthier Edy Biagetti Umberto Di Grazia Luis Dávila Eduardo Fajardo Ida Galli

  上 映: 1969年09月20日 ( 意大利 )

  主要演员:

  弗朗西斯科 雷保 范 约翰逊 路依吉 皮斯泰利

  弗雷德里克 斯塔福德

  剧情简介:

  二战爆发不久,希特勒妄图与英国媾和的建议得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断然拒绝。于是,德国决定对英国实施“海狮行动计划",即入侵英国本土。然而,英国研究发明的雷达系统使德国空军惶恐不安。要进攻英国,必须掌握制空权,摧毁英国的雷达系统和空军基地指挥部。为此,德国趁英国远征军在法国敦刻尔克撤退的混乱之际,派遣了一个特工队打入英国部队。

  英军陆军上尉保尔接到上级的撤退命令后,便吩咐手下一部分人先撤出阵地前往约定地点汇合。但他赶到地点时,却不见自己人。于是,他焦急地返回查明情况,原来自己的部下均已遭遇不测,他们的身份证件全部被人取走。保尔断定,德国特工人员可能冒充英国士兵,随撤退人马去英国了。回到英国后,他奉命搜捕已经潜入英国的德国特工。为了迅速捕获这些德国人,英军立即更换了证件。

  德国特工人员在克鲁格率领下,在英国展开了秘密活动。他们主要的目标是掌握英军的雷达站及空军基地指挥部情况。为得到新证件,德国特工开始动手谋杀一个又一个英军士兵。保尔终于在朴茨茅斯雷达站与这伙德国人短兵相接,并将其歼灭,为皇家空军赢得空战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原 名:Stalingrad

  译 名:斯大林格勒战役

  导 演:Joseph Vilsmaier

  编 剧:Jürgen Büscher

  Christoph Fromm

  演 员:Dominique Horwitz Obergefreiter Fritz Reiser

  托马斯·克兰特曼恩 Thomas Kretschmann Lt Hans von Witzland

  Jochen Nickel Unteroffizier Manfred Rohleder

  Sebastian Rudolph GeGe Müller

  Dana Vávrová Irina

  Martin Benrath Gen Hentz

  Sylvester Groth Otto

  Karel Hermánek Capt Hermann Musk

  Heinz Emigholz Edgar Emigholz

  Ferdinand Schuster Double Edgar

  Oliver Broumis HGM

  Dieter Okras Capt Haller

  Zdenek Vencl Wlk

  Mark Kuhn Sgt Per

  Thorsten Bolloff Feldmann

  类 型:剧情/战争

  片 长:137 分钟

  上 映:1993年

  前苏联经典战争影片。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莫斯科战役以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1942年夏,德军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猛烈进攻。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拉开序幕。德军第6集团军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分成南北两个突击集团,企图从行进间突破苏军防御,向卡拉奇总方向发展进攻,围歼顿河右岸的苏军,从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在南路进攻的德第4装甲集团军,在阿勃加涅罗沃西部地区突破了苏军防御,29日,进至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威胁到斯大林格勒正面防御的苏军后方。9月12日,苏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9月13日,市区争夺战全面展开,德第6集团军组成两个突击团向市区中部和南部进攻。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城市南部和中部,27日继续向北部工厂区突击。至11月初,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

  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于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全面反攻行动,以围歼该地域的德国重兵。反攻前,苏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调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共展开了三个方面军,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外,还有顿河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三个方面军总兵力达11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

  1942年11月,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市内进行的防御战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法西斯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进攻。11月中旬,苏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转入全线反攻,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了22个敌军师(33万人)。12月苏联红军在粉碎了德军突围的企图后全歼该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联红军的巨大胜利而宣告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战略和国际意义,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对发展欧洲敌战区各国的抵抗运动具有重大影响。

  《哈特战争》中德军指挥官菲瑟尔有一句话:我的儿子已经死在俄罗斯前线,那真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空前惨烈的二次大战中,苏德战场最为血腥。整个二战中,苏德战场战死的人数最多。

  相信任何一个德国人看了这部**之后心灵上都会受到震憾,战争不是游戏,战争会给国家人民带来无穷的

人们观看**,因为与**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发生共鸣而引起人们的暴风式的哭泣,在**层出不穷的时代,想了解下哪些**最容易触动人们的泪腺吗下面为大家整理出一份**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10部哭到崩溃的**

1、寻梦环游记

该部**上映之时许多人观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为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无意中去到另外一个世界与太爷爷相遇的故事,剧情中关于死亡的三种境界论调令人耳目一新,故事走向非常的煽情。

2、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记录战争时期的**,讲述的是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贪财又好色的辛德勒良心发现,在集中营中拯救无数人的故事,最后散尽家财。

3、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这部动漫是新海诚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的两个不同时空的男生和女生,意外灵魂交换,之后隔着一个时空彼此熟悉的过程。画面一如新海诚的风格,非常精美。

4、初恋这件小事

属于比较早期的泰国**,主要讲述的是女主喜欢同年级的男神,为了男神,她从一个平庸的灰姑娘变成一个很漂亮的学霸,过程非常的辛酸,经历过的人会感同身受。

5、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大话西游作为周星驰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情感纠葛的故事,故事带有喜剧的成分,但是细细品味,人们能在**人物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6、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老爷爷和一只狗的故事。狗已经陪伴老爷爷很多年了,某天老爷爷如常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小狗一直在老地方等待着主人,怎么也不离开。

7、当幸福来敲门

一部比较励志的**,讲述的是一个父亲离婚带着儿子工作,其间他们睡过地铁站、流浪汉收容所等等地方,遭受许多打击,最后他努力做的工作终于获得了成功。这部**,带人狂风哭泣过后看到过光。

8、阳光姐妹淘

一部讲述女生之间友谊故事的**,一群女生中,总有一个最漂亮的,最霸气仗义的,最逗比的,最柔弱的,从读书时候开始,一直到若干年之后再次重聚,**中的某些情节,当你经历过的话,情不自禁,就开始鼻酸。

9、小王子

小王子的经典程度想必不用多说,**版本的讲述的是一个被母亲规划好未来的小女孩偶遇隔壁喜欢飞行的老爷爷,之后开始挣脱限制做自己,故事中夹杂着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的有关于小王子的故事。

10、风雨哈佛路

该部**讲述的是一个父母吸毒家庭贫穷的小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哈佛的故事。故事不鸡汤,影片真实的展现出一路的各种挫折和令人崩溃的问题,除了强大,我们别无选择。

这些都是经典!我都看过!

《辛德勒的名单》

所谓责任,就是未必做得成却必须去做的事。对于辛德勒来说,救助落难的犹太人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责任。而把那段历史搬上银幕,则是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犹太艺术家的责任。《辛德勒的名单》包含着对受难者的祭奠,对拯救者的敬意,和对光明一定到来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后的一片赞誉声中,斯皮尔伯格平静地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给了美国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个国社党(即纳粹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他善于利用与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然而这些人得到这份工作也就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作为战争产品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可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的保护犹太人,使其免

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

纳粹官员,使他们得以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时,他还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

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的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

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赠送给辛德勒,在戒子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为他的救赎行动,已竭尽所能。他的全部财产都已用于挽救犹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犹太人们铭记在心。

评析:

影片《辛德勒名单》是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轰动世界的宏篇巨制。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现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影片于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当即引起了轰动,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在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

《辛德勒名单》一片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以及最佳**剪辑等6项金像奖。对于影片的成就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 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他的才华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肯定。

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热情,实际上,影片的

改编权和制片权早在1982年就已买下。但直到10年后,影片的拍摄计划才真正得以实行。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斯皮尔伯格首次放弃了惯用的**特技,也拒绝请好莱坞影星主演,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请来了当年集中营的幸存者作副导演,并请被辛德勒拯救的犹太人作影片的顾问。斯皮尔伯格耗费了2300万美元就完成了这部长达3小时15分钟的影片,并谢绝了片酬而将全部个人赢利捐献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作为一个犹太人,拍摄这样的一部影片也是斯皮尔伯格长期以来的心愿。《辛德勒名单》一片虽然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但其制作规模却不亚于任何一部彩色大制作的影片。

影片共有126个角色,动用了3万名临时演员参与演出。影片情节感人,气势悲壮,而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极其真实的效果,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影片中**语言的运用十分出色,在表现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时,有一个镜头中出现了红色,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中,穿红衣的小女孩与画面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极具艺术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而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她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这一处理手法堪称经典。同时也点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冲击。对于辛德勒来说,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见的犹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中发生的变化。这一镜头具有的深层内蕴和艺术价值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它的艺术性达到了经典的地位。

当影片进行到犹太人走出集中营,获得自由时,银幕上骤然间大放光明,出现了灿烂的彩色。这一明显的**语言技巧的运用,起到了极好的效果。由压抑阴沉的黑白两色到丰富的自然色彩,极其形象地尽显了人们解除死亡危险,重获自由后的开朗心情。此时此刻,几乎每个观众都会不由得鼓起掌来。这既是对犹太人获得自由后的欣慰,也是对导演斯皮尔伯格秘作的最高赞赏。影片的结尾同样具有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它体现出了犹太人对辛德勒的无限敬意,同时也使影片具有了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

《辛德勒名单》一片将作为**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阿甘正传》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奔跑,心里都会止不住的伤感,还有振奋。你相信一个智障儿的成功吗?你相信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计得失的人吗?阿甘不懂得他不能总跟着一个女人帮她打架,也不懂得一个成年人不该总把他的话挂在嘴边。阿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并且最终他跑到了终。

妈妈总说,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你从不知盒里会有什么东西。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Who is Forrest Gump

影片讲述了一个残疾人的非凡一生。50年代的美国,在阿拉巴马州的格林堡镇发生的故事……

他名叫福雷斯特甘,家在阿拉巴马州的格林堡镇。40年代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着母亲独自抚养,他愚笨,臂上必须佩戴一个表示低能的臂章,但他觉得能理解母亲的每一句话。要上学了,可是当地的公立学校不能接受他,因为他的智商只有75。经过他的亲爱的母亲再三恳求,他才上了学校的车。那位唯一愿意让他坐在身旁的女孩子珍妮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别的孩子则欺负他、捉弄他。这时候,珍妮只好对他说:“快跑,福雷斯特,快1但是他跑不快,他拚命的跑啊,跑,奇迹发生了;他腿上的钢架散落开来,他像出笼的鸟一样飞快地跑了起来……跑啊,跑啊,就这样向前跑。一直到他是个中学生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跑着躲避一伙无赖的捉弄,他就这样跑进了一所大学的橄榄球场,从而跑进了大学。橄榄球教练发现了他奔跑的天才,他被破格录龋甘成了橄榄球奇才,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甘经历了世界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体验过种种新奇的时尚,但无论他在何处,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

在隐居生活中他时常思念着珍妮。而这时的珍妮已误入歧途,陷于绝望。终于有一天,珍妮回来了,他们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最后一晚,珍妮投入了甘的怀抱,然后在黎明时悄悄离去。甘一觉醒来,发现人去楼空,木然坐在走廊里的长椅上,然后,突然,他大步跑到草坪,一直向前跑去。他跑出了镇子,跑出了阿拉巴马州,跑啊,跑啊,跑向路的尽头。他跑出了镇子,跑出了阿拉巴马州,跑向路的尽头,跑到了海边,然后返过身,跑到了另一面的海边。一群的狂热的崇拜者追随着他。一向留短发的甘渐渐地须发满面。他数次横穿美国,又一次成了名人。回格林堡镇的途中,他收到了珍妮的来信,在对路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路人告诉他,信上的地址就在附近,走过一两个街区就到了。他二话不说,一把抓起行李,迈开大步向前跑去。珍妮,他又见到了珍妮,而且,见到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珍妮说,孩子的名字叫福雷斯特。珍妮又对说他,这是你的孩子,甘愣了一下,然后向正在看电视的小福雷斯特跑去。这时的珍妮染上了一种病毒,这是一种不治之症。甘平静地说,跟我回去,我照顾你。三人一同回到了格林堡镇,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之后,珍妮终于永远地离开了甘,而小福雷斯特也到了上学的年龄。甘坐在母亲曾经送他上校车的同一块石头上,看着儿子上了校车,默默地想着什么。一片柔软的羽毛从他脚前飘起,飘向蓝天白云之间。

阿甘:我答应过布巴,我一直尽量信守诺言。

阿甘:妈说蠢人就做蠢事。我不是蠢人,我是阿甘。

《阿甘正传》评析 :

在1995 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影片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影片改编自温斯顿· 格鲁姆的同名小说。只不过原著是一本充满了讽刺意味的荒诞小说,而影片则对故事进行了修饰和美化。摒弃了原著的荒诞和揭露讽刺意味,为影片增添了一种温情。这无疑使影片更合观众和评委的口味,但却牺牲了原著的叛逆斗争精神,使影片成为了一种理想化道德的象征。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而珍妮则成了堕落的象征。这与原著有着极大的出入。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使影片变得易为人们所接受,导演高超的编排技巧和**语言的运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片的内容为影片商业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证,而导演艺术上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所在。《阿甘正传》成了美国当年最为卖座的**之一。

汤姆·汉克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朴实自然。他以在此片中的表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这已是他连续获得的第二个影帝金像。《阿甘正传》的成功,也使汤姆·汉克斯成了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影星之一。对汤姆·汉克斯来说,那两年是他演艺生涯中最为幸运的一段日子。

九《勇敢的心》

也许英雄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在你站在霓虹闪烁的街头,当你面对卑鄙委琐的笑脸,你又想起了那个让你汗颜的华莱士,这时你收起脸上惯带的笑容,默默地向梅尔。吉布森致敬,从来没有这么庄重。因为他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华莱士临死前的一声呐喊,把你的血也点燃了。

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在父亲的好友的指导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光阴似箭,英王爱德华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贝拉是个决断的才女,她知道这道法令会让英国贵族有意于苏格兰,但更会激起苏格兰人民的反抗。年轻的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愿意做一个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伦却被英军无理抢去,并遭杀害,华莱士终于爆发了。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后”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

苏格兰贵族罗伯想成为苏格兰领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华莱士杀败了前来进攻的英军,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兰护国公。华莱士却发现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爱德华为了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前去和谈。但由于英王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买华莱士为条件,和谈失败了。伊莎贝拉回去后才发觉和谈根本就是幌子,英王汇合了爱尔兰军和法军共同包围华莱士的苏格兰军队,她赶紧送信给华莱士。大军压境之下,贵族们慌作一团,华莱士领兵出战,混战一场,短兵相接中,他意外发现了罗伯竟与英王勾结,不禁倍受打击。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但为了和平着想,他依旧答应前去。在爱丁堡布斯设计了阴谋抓住华莱士,并把他送交英王。罗伯对父亲的诡计感到怒不可遏,华莱士终于被判死刑。伊莎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临死前,她告诉英王她怀的不是王子的血脉,而这个孩子不久将成为新的英王。

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几星期后,在受封时,罗伯高呼前为华莱士报仇的口号,英勇地继承华莱士的遗志对抗英军。

《这个杀手不太冷》

故事发生在纽约大都会里,由让·雷诺所饰演的职业杀手莱昂,受餐厅老板委托杀人。当他是以杀手的身份出现时,冷静而神秘,杀人手法令人热血沸腾。但当他卸下杀手面具时,则又回归成为平凡的市井小民,简单到连基本身份证、银行帐号也都有,每天至少喝杯鲜奶,喜欢浇花及细心地擦拭心爱盆栽的树叶,是个具有双重身份角色扮演的人。而就在莱昂所住的公寓内,有人暗渡陈仓的进行毒品交易,警方缉毒组伪装黑帮份子,为查缉毒品而入侵,杀了贩毒者一家人却遗漏了小女孩马蒂达。马蒂达为了安全起见而躲进隔壁李昂家,她无意中发现了莱昂的杀手身份,为了保护自己及报灭门之仇,马蒂达以坚定的口气要求李昂训练她成为一位真正的职业杀手……在此同时,警方亦全力搜寻马蒂达并拘禁之……莱昂只身闯入警局大开杀戒,警方大惊慌之余,下令围剿大厦并全力搜捕李昂,双方交战之下引发了一场紧张刺激的终极追杀。

纽约贫民区住着一个意大利人,名叫里昂(Jean Reno饰),职业杀手。一天,邻居家小姑娘马蒂尔达(Natalie Portman饰)敲开他的房门,要求在他这里暂避杀身之祸。原来,邻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线,只因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恶警剿灭全家的惩罚。马蒂尔达得到里昂的留救,开始帮里昂管家并教其识字,里昂则教女孩使枪,两人相处融洽。女孩跟踪恶警,贸然去报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时赶到,将女孩救回。他们再次搬家,但女孩还是落入恶警之手。里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并让她通过通风管道逃生,并嘱咐她去把他积攒的钱取出来。里昂化装成警察想混出包围圈,但被恶警识破。最后一刻,里昂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莱昂已经40岁了,他是一名习惯独来独往的职业杀手,并且始终恪守着不杀女人和孩子的原则;而玛蒂达却只是一个普通的12岁的邻家女孩。这样的两个人的生活轨迹本互不相干,原来也不会有任何交集,然而只因后者不幸惨遭灭门之祸才令二人意外的走到了一起,并且在他们之间还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爱情。

这乍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毕竟两人的年纪相差太大,但细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莱昂虽然已年届中年,而且为人沉默冷酷、机智干练,但在他不苟言笑的外表下,却深藏着一颗温柔善良、天真质朴的赤子之心,多年来离群索居的杀手生活令他倍感孤独与寂寞,生活中唯一的亮色就是那盆龙舌兰。他把它当成自己的生命一样来培育,不知不觉,这盆绿色植物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朋友——在他眼中,它甚至就是另一个自己。而女孩玛蒂达虽然年纪尚小,且看起来是那般的柔弱无依、楚楚可怜,但她的生活经历以及悲惨的特殊遭遇令她的性格变的非常的倔强任性、独立自主,而且还有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莱昂对于她而言,固然是值得信赖与依靠的对象,而她对于莱昂而言,又何尝不是后者黑色生命中那缕突然出现的金色阳光呢?同是天涯沦落人,再加上长时间的相濡与沫,生死与共,于是这样两个有着同样孤独且渴望温暖的灵魂自然越走越近,最终擦出微妙的火花。

虽然莱昂最后为了救玛蒂达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一定不会后悔爱上她。因为是她,让他重温了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了爱情的甜美,并且完成了对自身灵魂的救赎(他最终用自己的血,洗清自己曾犯下的罪孽);而玛蒂达呢,相信亦不会后悔把自己的初恋给了那个叫莱昂的中年男人,因为是他,让她得到保护不受伤害,重温久违的家庭的温暖,并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且学会了该如何去珍惜。

从不后悔爱上你,走得越久越珍惜。若时光能流转回到过去,我也一定还要与你再共谱恋曲,因为,你就是我今生的唯一。

《美丽人生》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意大利。

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和好友菲鲁乔驾着一辆破车从乡间来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途经一座谷仓塔楼时,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圭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地为她处理伤口,为表示谢意,多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圭多,意味深长地目送他远去。

阴云密布的意大利,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歧视政策,圭多因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鲁乔的工作也久无着落。由于生活所迫,圭多只好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他以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

一次圭多骑车上班无意中撞倒了多拉,两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爱情的火焰。他不失时机地向多拉表白爱慕之情。

多拉是某学校的教师,有一天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圭多得知后,竟冒充督学来到多拉所在学校视察。校长热情地接待他,为取悦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笔,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鲁道夫要去剧院看歌剧,他也买票前往,坐在楼下的圭多始终目转睛地盯着楼上包厢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对圭多的苦苦追求并不在意,但是由于多拉讨厌鲁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协和多拉的订婚晚会。晚会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饭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脱了鲁道夫的纠缠,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闹翻,离家出走,嫁给了圭多。

婚后,好事接踵而来,圭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乔舒亚。圭多闲来无事时常和儿子玩游戏,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乔舒亚五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乔舒亚父子,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当多拉和乔舒亚的外祖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只见人去楼空,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她虽没有犹太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多拉被关在女牢里,圭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乔舒亚,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车呀!乔舒亚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嘱万叮咛让乔舒亚不要出来,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 历经磨难的圭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

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

《导盲犬阿Q》

小Q是一只拉布拉多犬,身上流着优秀的导盲犬血统。相对其他的兄弟姊妺,小Q确是与别不同,他身上有个特别的胎记——像小鸟展翅的记号,因此他的养父母给他改名为小Q(即鸟的羽翼的意思)。小Q不久就被挑选成导盲犬,正式展开犬只训练中心的艰辛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身边有很多陌生的狗只,训练员并不像旧主人般和蔼可亲,但开朗的小Q无畏无惧,乐观地面对每一项训练。今天,它毕业了,小Q终于成为一只真正的导盲犬。小Q的第一个「主人」是渡边先生。渡边先生是个顽固的家伙,天生不喜欢狗,认为盲公竹比导盲犬可靠得多了。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渡边先生被小Q无私的爱打动了,不管是散步、逛街、爬山……小Q都会带领渡边先生安全回家,有渡边先生的地方,总会有小Q的身形陪伴左右。渡边先生在小Q陪同下,开始感觉到微风的温柔,花香的甜美,了解生活的乐趣。可惜好景不常,一天,小Q要面临他人生第一次的离别……

《机器人瓦里》

2700年,地球,只有垃圾与机器人Allocation Load Lifters-Earth,简称WALL·E。WALL·E是大公司Buy n Large制作的清理地球垃圾的低等机器人,人类早已移民外星球,留下自由作业的WALL·E,打算用几百年的时间打扫地球。

时间过去得很快,几乎所有的WALL·E都已经过了使用期限,纷纷坏机,唯独剩下一只,我们姑且就叫它瓦力吧。

身为机器人的瓦力非但没有坏机,甚至还渐渐有了人类的情感。地球依然很脏,犹如死星,瓦力感到寂寞,唯一能与它交流的活物大概只有小蟑螂一只。大多数时间,瓦力依然在清理着垃圾,休息的时候它会播放在垃圾堆捡到的一盒录像带,这是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一部歌舞片《你好,多莉》,瓦力就靠这部**解闷。

一天,天空中降下一艘飞船,飞船中走出一名美丽、高贵的女机器人。在瓦力眼中,这个女机器人宛如女神,瓦力对它一见倾心,突然间它竟然拥有了爱的感觉,这是连高级的女机器人都不可能有的情感。

女机器人告诉瓦力,它是Buy n Large公司派来地球搜集资料的,它叫伊娃,只在地球停留短暂时间,随后就要飞回人类居住的星球复命。瓦力突然间有着巨大的失落感,它的程序安排它只能留在地球完成清理垃圾的工作,直到它报废为止,这项程序才会无效。然而,瓦力的人工智能告诉它,自己决不能失去伊娃,它必须追随在伊娃的身边才行。

最后,瓦力竟然突破本身程序的强大命令,偷偷登上伊娃的飞船,随之回到人类居住的外星球。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星球中,老式机器人瓦力会遇到形形色色高科技机器人,而且还会有许多它从没想过的危险摆在前面,到底瓦力最终能否成功博得伊娃欢心(假如伊娃有的话)?或者更悲观地说,乡巴佬瓦力能否在高度发达而且充满危险的外星球存活?真难说啊……(

《潘神的迷宫》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1944年的西班牙仍然笼罩在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和内战狼烟阴霾下,军队四处搜捕、屠杀***员和民主人士。12岁的奥菲丽娅(伊万娜·巴克尔诺)随身怀六甲的母亲卡门去北部与继父维达(塞吉·洛佩兹)会合。维达的真正身份其实是负责在西班牙北部镇压、逮捕当地游击队的法西斯军官,接卡门母女同住与其说是共享天伦还不如说只是要监视卡门把属于他的骨肉生下来,维达唯一的乐趣是研究各种刑具来折磨残害被抓来的异见人士。

眼看着冷酷的继父和其党羽每日做恶还以此为乐,母亲又患病在床,被孤独感和目睹暴行的痛苦困扰的奥菲丽娅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聊以自慰。一天奥菲丽娅和自己玩的时候被一只蜻蜓一样的精灵吸引了,她跟着精灵竟在军队总部的地下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迷宫,而迷宫的守门人-长着山羊犄角和透明眼珠的半兽人(道格·琼斯)正在等待她的到来,幻想中的秘境原来确实存在。

长得象潘神的半兽人告诉奥菲丽娅她其实是一个地下王国走失的公主,要重回她的王国奥菲丽娅必须在迷宫接受三个挑战。在奥菲丽娅接过挑战任务的时候,继父也在地上加紧了更疯狂的扫荡攻势。地上地下,与恶梦的斗争模糊了幻想与现实的界限。

#太多了,就说到这吧!好**太多了!#

《高玩救未来》 (Future Man)讲的是 清洁工兼 游戏 宅男乔西 (Josh)有一天突然被两个来自未来的 超级战士猛虎 (Tiger)和 暴狼 (Wolf)征召, 执行一项穿越时空拯救人类的伟大任务。

原来他一直玩的生化人战争 游戏 就是未来人类做出来的救世主训练教程,而成功通关了的他将要从此摆脱平凡的日常生活,扛起阻止生化人统治普通人类的命运大旗。

这样的题材放到起点那是分分钟要龙傲天的节奏,可惜,乔西的命运被捏在了Seth Rogen和Evan Goldberg两个执行制片人的手里。

这两个好基友合作的作品包括R级动画片《香肠派对》、明星演自己互开嘲讽的**《世界末日》、R级重口味美剧《传教士》和《黑袍纠察队》等等。

至于编剧Kyle Hunter和Ariel Shaffir?上述的动画片和**他们都有份!

果不其然, 英雄拯救世界的王道话题在这几个人手上变成了妥妥的 黄暴脑洞科幻吐糟喜剧。

全剧充斥着无下限台词和迷影梗名人梗政治正确梗时代梗,各种套路和设定被花式嫁接在一起,让人永远猜不到下一秒的剧情。

乔西堪称史上最憋屈的救世主,日常被指挥官猛虎和战士暴狼嫌弃战斗能力, 还得苦口婆心地劝这两个对现代文明和人情世故一无所知的杀神走和平路线。

为此绞尽脑汁提出的点子总是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奇葩问题,甚至连自己的存在都岌岌可危。

猛虎和暴狼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人决心要完成使命时满脑子血腥暴力,偏离目标时则花样百出。

最强战力猛虎不时遭遇身份危机,时而战斗狂魔,时而铁女柔情,第三季还突然大彻大悟佛系到悬浮。

而凶神恶煞的肌肉男暴狼则依次点亮了厨艺大师、 时尚 达人、政治家等技能树,在每个时代都混得风生水起,动不动就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前进几个世纪。

这个时刻在散伙的边缘疯狂试探的三人小分队,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中一次次回到过去或未来,然后被蝴蝶效应糊一脸,又跑去祸祸其它的时间线。

从第一季救到第二季,这个世界终于要被他们给整崩溃了。

在第二季末尾,三人因为频繁的时空跳跃造成了严重的时空紊乱,被抓捕到了3491年,被迫参加一个逃生真人秀,被现实和传说中的生物追杀。

所以 你以为第三季要开始走林中小屋版大逃杀路线了吗?那就太天真了。

当你以为这是饥饿 游戏 的时候,没想到这还是一个参赛者会不断失忆重来的土拨鼠之日版本。

而等回过神来, 三人又踏上了时空穿梭之旅。

跟从一个脑内声音的指引(这声音是谁就不剧透了),乔西终于带着队友逃离了死亡竞技场,穿梭到不同时空躲避节目组派来的杀手,最后来到了一个位于时空之外的庇护所“港湾”(Haven),这里居然聚集着英年早逝的 历史 名人。

最神奇的是,他们都将乔西奉为救世主。

原来,有一个时间线上的乔西把这些名人都带到了这个永生之地。

被按在地上摩擦了两季的乔西终于坐拥“前人”福利翻身农奴把歌唱,享受起了被名流爱戴的生活。

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反乌托邦,它让所有人都遗忘过去,在这里不知不觉过了几千年的时间。

乔西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和所有的 历史 名人都有过一腿,包括玛丽莲梦露,还有耶稣。

名人梗恶搞到这个地步,也真的是叹为观止了。

虽然《高玩救未来》是各种元素的大杂烩 ,几乎以情节打脸为己任, 但三季下来却有一个颇为完整的叙事弧, 最终季为三人,尤其是乔西的成长画下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从“港湾”清醒之后,拯救宇宙的使命一如既往地落在三人小分队身上。

第三季他们要阻止的是一个由时空旅行催生的时空黑洞“大吸”(The Big Suck),它即将导致宇宙的崩溃。

一开始,乔西并不愿意去完成这个使命。

知道前两季的时空旅行造成了重大问题的他,只想借由时空穿梭器回到一切开始之前,成为原来那个傻白闲的自己。

但当进行最后一次时空跳跃的机会即将错过,而猛虎和暴狼无法及时阻止“大吸”的时候,乔西选择了留下来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

最有意义的,不在于他达成的结果,而在于他采用的方式。

生化人出现的起因只是因为一个科学家要治自己的疱疹;“大吸”的产生,也只是一个大学生黑客企图掩盖一个错误,避免被同学们嘲弄唾弃。

面对这个如自己一样自卑、胆怯、只想逃避现实的始作俑者,过去的乔西也许会选择用时空穿梭器帮助他避免犯下最初的错误,正如他和猛虎暴狼曾经为了一个拯救世界的美好心愿,一次次穿越时空,“修复过去”。

但现在的乔西已经明白,承担责任并不意味着要去改变错误的过去,而是要接受自己的犯错,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

他向少年黑客给出了自己经过三季的磨练后得出的最好建议。这标志着乔西终于成熟了,和软弱的自己告别,开始真正主导自己未来的人生。

这一次,乔西真正拯救了世界,成为了第一季以来他梦想成为的英雄。他获得了队友的最大尊重和认可,猛虎终于能够正确说出他的姓——Futturman。

创造了“港湾”的另一个乔西将自己称作“未来侠”(future man),正好和剧名及他的姓对应,但这个超级英雄式的称号只是一个甜蜜的陷阱和虚假的幻梦。

一个普通人成为英雄的方式,不是靠武力和穿越时空的超能力,而是单纯地成长起来,往前看,不回头。

不过如果是暴狼,那当然可以选择砸装备的“蝙蝠侠”路线。

这部剧还真是深刻不过三秒,梗才是本体。

而这部沙雕玩梗剧能够制作出来,剧组表示也多亏了故事的原型。

最后展示了三人小分队的现实原型。原来乔西是个黑人,暴狼是个光头,猛虎确实是个冷飒御姐。

还附上了演员和原型人物合家欢的照片,配上抒情的音乐,越发温馨和感动。

我信你个鬼!

有梗如此,这部剧也圆满了吧。

《焦土之城》

这部**改编自黎巴嫩裔加拿大作家瓦伊迪·穆瓦德(Wajdi Mouawad)的同名剧本。 故事的一些部分是基于试图暗杀南黎巴嫩军的安托万·拉哈德的黎巴嫩妇女苏沙·贝查拉的生活。但整个故事并不是像《逃离德黑兰》这样的影片完全基于真实事件。

然而我真正想说的是,题主你弄反现实和故事的关系了,其实现实生活比小说更加荒诞离奇,因为小说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应该就是这样了。推荐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能让你感到震撼无比,原来真实生活总是那么让人惊喜而又意外!

《猫鼠 游戏 》

“20世纪最非凡骗子”——弗兰克·W·阿巴内尔

弗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是FBI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通缉犯,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广大,伪装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全美各地几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迹。乔装医生、律师、飞行员,统统都是他曾经的身份。弗兰克也凭着这个“本领”,骗取了高达几百万的金额。

然而,这只是暴风雨前夕,一双眼睛早已经盯住了弗兰克,誓要把他绳之于法不可,这就是FBI探员卡尔(汤姆·汉克斯 饰)。

在研究追捕弗兰克的过程中,卡尔领教到这个犯罪天才的过人智商。他屡次被弗兰克这个黄毛小子捉弄,心里又恨又不得不佩服。每当弗兰克有惊无险地从他的精心布局中逃脱时,这个猫鼠 游戏 显得有趣起来。

原本以为只是**赋予了这个21岁的小男孩以高超的骗术,没想到确实是真人真事。这世上有人能把谎话说得比真话还真,而且还能如此镇定自若,已足以让人震惊。

真实生活中的弗兰克今年已经64岁的,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他在出狱后与妻子认识,向她坦白了自己的一切。而她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强烈反对二人相处,说他俩“一个是骗子,一个是淑女”,但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最后仍然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孩子们在很小时候就知道了老爸那段不光彩的过去,但长大之后,孩子们没一个走上歪道。

**我不是药神,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想到有人居然买不起一,而且假药格列宁,它竟然是真药,而且这部**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在**中看到很多病人因为买不起药而倾家荡产,本来刚看影片的时候是不相信,但是后来知道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而主人公也和程勇一样被叛进了监狱。

不知道有没有看过《刑侦1号案》这部剧,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故事讲述了1996年3、4月间,白宝山在北京犯下重案,事情惊动了党中央,公安部责成北京市公安局限期破案。白宝山原本有一个幸福家庭,因一念之差走向歧路,83年“严打”期间被判刑劳改。伹十余年的牢狱生活非但没让他改邪归正,反而使他性情更加走向极端。出狱后,他密谋实施了袭击军警、抢夺枪支,所犯罪行为北京建国以来罕见。手中有枪的白宝山变的异常凶残,他的两个患难狱友就因和他发生几句口角,即被他送上了黄泉路,连同案犯吴子明也被他残忍杀死。之后,迫于警方压力,他逃往西北地区,一连杀死了7名无辜群众,正义的天网拉开了

剧中主角白宝山,被称为中国“十大悍匪之首”,于198至1997年间先后在北京新疆作案多起,打死打伤28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凶狠的个人罪犯。正因为如此,一谈到白宝山这个人物,大家一般都是畏而远之,因为他有如此惊人的“成绩”。能成为众所周知的人,不管是好人也好,坏人也罢,都不是命里注定的,自身原因固然不可忽视,外部环境亦为主要推手。白宝山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这一生可以说是给不断的压迫与巧合造就的。

他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他们没害他。甚至根本不认识他。只能说他是在泄愤,而不是报仇。他屠杀这些无辜的人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快感,这是罪恶的,也是畸形的,然而他没感觉,因为开始干这些的时候,他已经是畸形的人了。白宝山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幼年的贫苦生活,青年的逆来顺受,中年的养家糊口……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这么过完这一生的。

你好题主,我是文越剪影,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虽然剧情略感奇葩,却让我产生了共鸣,很多幽默诙谐的台词让我一直在发笑。作为励志片,它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激励人心,没有太多的艰辛努力催人奋进,但我们在片中看到了很多关于友情和友爱的表达,看到了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刻画和和心灵历程变化最生动的描写。以人为本,以人性为本,便是《国王的演讲》成功的关键。

该影片的背景是 1928 年的洛衫机,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描述那个城市司法系统腐败的情节,表面的浮华很容易遮蔽实际上的政坛的系统性腐败。整部影片从头至尾都在用一个孩子的消息一位母亲的命运来牵绊住观众的心,在这个过程中,乡亲,警察,牧师,杀人狂,一层一层抽丝剥茧。

背景发生在几年前的深圳,离异夫妻的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夫妻踏上了寻子之路,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有相似经历的人,几年后,在安徽一处乡村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让人感动,令人流泪。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田文军为了寻找孩子想尽了办法:报警,借助媒体,张贴寻人启事,到处寻找 只要有一点信息,一线希望,他都不会放过,哪怕是假的,他也要试一试。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的全部希望。田文军为了找到孩子,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他还是不放弃找到孩子的希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会对题主有所帮助,谢谢。

一、暗物质

物理专业研究生刘星(刘烨 饰)远赴美国某州立大学深造,在校期间,他师从著名教授雅各布·瑞瑟(Aidan Quinn 饰)。他的勤奋和出众才华很快在同侪中脱颖而出,并深得瑞瑟教授的信任和赏识。在众多课题中,刘星独对暗物质倾心着迷,他将自己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却未料到他所得出的理论与导师经典的瑞瑟模式相冲突。

刘星关于暗物质的论文博得一片好评,然而醉心研究的他忽略了校园政治的存在,他的答辩未获通过。极度抑郁和愤慨之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本片根据卢刚事件改编,并荣获2007年圣丹斯**节阿尔弗莱德·斯隆奖和2007年亚美**节最佳故事影片奖。

二、那家伙的声音

电视台主播韩京培的儿子被绑架了,绑匪打来电话要求1亿韩元的赎金,京培不得讨价还价。京培与妻子智善都十分着急,无奈之下只好报警了,警方很快展开了调查。

警方的高 科技 调查方式对于狡猾的罪犯来说根本起不了作用。唯一有用的证据便是绑匪打来电话时被录下了的嗓音。一把低沉而且毫无感情的嗓音。案情一直没有进展,京培与妻子连儿子的死活都不知道。于是京培决定自己出面,偷偷向绑匪提出见面的要求。

被害人李亨浩的父母在被电话恐吓勒索的第44天后,无奈只得交给歹徒两亿韩元的赎金,而李亨浩却仍然死亡。

这件绑架案动用了超过一万人次警力,时间跨越16年,警方逮捕并调查了400多位嫌疑人,分析了87份声音和笔迹样本。2006年1月,该案已经超过韩国法律所规定的15年诉讼时效期,所以警方只能撤回所有警力不再追查,到现在凶手依旧逍遥法外。

三、熔炉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有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

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影片于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

四、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

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 历史 事件。

该片上映时间1993年11月30日。

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是一部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作品,故事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在台湾的一宗杀人事件的始末。

六、末代皇帝

影片讲述了溥仪60年的跌宕一生。影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

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俄国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

七、美丽心灵

本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

小约翰·福布斯-纳什(拉塞尔·克劳)在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就在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蜚声国际时,他的出众直觉因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扰,然而这并没阻止他向学术上的最高层进军的步伐,在深爱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珍妮弗·康纳利)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走得虽然艰缓,却始终没有停步,而最终,凭借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他如愿以偿。

八、南京!南京!

1937年12月13日,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城沦陷,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

宋锡濂部军官陆剑雄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金陵女子学院安全区,女教师姜淑云奔波往复,尽力帮助和拯救所有来此避难的同胞。

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妇女;拉贝的秘书唐先生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也为此付出代价;舞女小江纵使逃亡避难也不愿抛却女性的柔媚,她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则在其女性的外壳下注入一份刚强;日本人角川随部队进驻这个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城池,在这个人间炼狱,他的心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狼烟滚滚,血流成河,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既要承受时代的无情给予,也要做出攸关命运的痛苦抉择……

1,《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是由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共同监制的剧情片,徐峥、周一围、王传君、谭卓、章宇、杨新鸣等主演。该片于2018年7月5日在中国上映。该片由真实事件改编,不过人物的具体性格都有一定虚构和再创造的情节。

2,《盲井》

《盲井》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是由李杨执导、编剧,王宝强、李易祥、王双宝等主演的剧情片。该影片题材来源中国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郑吉宽团伙(致死110人),潘申宝团伙(致死28人),余贵银团伙(致死38人)。

3,《树大招风》

《树大招风》是寰亚**制作有限公司和海润影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出品的警匪片。该片由银河映像制作,杜琪峰与游乃海监制,许学文、欧文杰、黄伟杰联合执导,林家栋、任贤齐、陈小春主演。《树大招风》改编自1990年代香港“三大贼王”张子强、叶继欢与季炳雄的犯罪经历。

5,《解救吾先生》

《解救吾先生》是由北京功做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由丁晟执导,刘德华、刘烨、吴若甫、王千源领衔主演的犯罪警匪片。该片于2015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根据2004年吴若甫真实绑架案改编,讲述了一场以警察解救“吾先生”与绑匪经历20个小时全力施救的惊险故事。

这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题材”的**,导演是陈可辛,由赵薇、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等主演,这部**主要角色和故事都脱胎于真实发生的“打拐”事件,主要讲述的是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丢孩子的家庭很痛苦,而当孩子被解救之后,后来收养孩子的家庭也等于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孩子在被拐后,除了孩子父母遭受打击,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最大的。

第一,《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德拉邦特编剧并执导的美国剧情片,由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领衔主演 。该片根据斯蒂芬·埃德温·金1982年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改编,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枪杀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狱后,他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地谋划自我拯救并最终成功越狱,重获自由的故事。1947年,银行家安迪·杜佛兰(蒂姆·罗宾斯饰)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埃利斯·“瑞德”·雷丁(摩根·弗里曼饰)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他成为了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就赌谁会在第一个夜晚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瑞德输掉了两包烟,但同时也使他对安迪刮目相看。很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抱怨的同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小的鹤嘴锄,他的解释是他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他会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雕刻的国际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影星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做为交换,他要为十几个犯人朋友每人争取两瓶啤酒。两天后,他们坐在夕阳下的屋顶,喝着啤酒,瑞德说多年来,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觉。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恩克监狱长诺顿(鲍勃·冈顿饰)洗黑钱的重要工具。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长,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监狱生活非常平淡,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安迪听说瑞德原来很喜欢吹口琴,就买了一把口琴送给他。夜深人静之后,可以听到悠扬而轻微的口琴声回荡在监狱里。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两个月的严重惩罚。而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长设计害死了这个年轻犯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到时你就知道是什么了。”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原来二十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鹤嘴锄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安迪出狱后,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并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第一页写到“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另外圣经里边还有个挖空的部分,用来藏匿挖洞的鹤嘴锄。经过40年的监狱生涯,瑞德终于获得假释,他在与安迪约定的橡树下找到了一个铁盒,里面有一些现金和一封安迪的亲笔信,两个老朋友终于在蔚蓝色的太平洋海滨重逢了。第二,《控方证人》《控方证人》是由美国联美**公司发行的惊悚剧情片,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泰隆·鲍华、玛琳·黛德丽、查尔斯·劳顿领衔主演。该片于1958年2月6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根据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讲述了英国刑辩律师为谋杀罪嫌疑人辩护的故事。伦敦著名刑案辩护律师威尔弗里德爵士(查尔斯·劳顿饰)接受了心脏病治疗,但是身体依旧虚弱,第一天回家休养,护士一直严厉监督他服药,并杜绝烟酒。管家为了便于上楼,还专门为他修了电梯。但是,种种关心照顾,对于这位桀骜不驯、牙尖嘴利的大律师根本不起作用,反倒是一纸诉状令他倍感兴奋。律师梅休和当事人沃尔(泰隆·鲍华饰)登门拜访,请他出山打官司。原来,沃尔结识了富婆,两人相见甚欢,虽然仆人对他发明的打蛋器充满鄙夷,但是富婆却对他充满爱意,甚至为他修改了遗嘱,把8万英镑留给了他。然而,富婆却惨遭毒手。于是,沃尔成为警方的头号嫌疑犯。他的唯一证人是妻子克里斯汀(玛琳·黛德丽饰),然而后者登门时的冷漠与淡定,令韦菲爵士怀疑这其中另有隐情。在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个环环相扣、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三,《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杀手不太冷》(原题:Léon、英文译名:The Professional)是由吕克·贝松编剧并执导的动作**,由娜塔莉·波特曼、让·雷诺、加里·奥德曼联袂出演。该片于1994年9月14日在法国上映。主要讲述了一名职业杀手·莱昂无意间搭救了一名全家被杀害的叛逆女孩·玛蒂尔达,二人互生情愫的故事。 该片获得1995年法国凯撒奖共7项提名与第19届日本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纽约贫民区住着一个意大利人,名叫莱昂(让·雷诺饰),他是一名职业杀手。一天,邻居家小姑娘玛蒂尔达(娜塔莉·波特曼饰)敲开了他的房门,要求在他这里暂避杀身之祸。原来,邻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线,因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到恶警史丹菲尔(加里·奥德曼饰)剿灭全家的惩罚。玛蒂尔达得到莱昂的救助,开始帮莱昂管理家务并教其识字,莱昂则教女孩用枪,两人相处融洽。并且在他们之间还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爱情。女孩跟踪史丹菲尔,贸然去报仇,不小心被抓。莱昂及时赶到,将女孩救回。他们再次搬家,但女孩还是落入史丹菲尔之手。莱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并让她通过通风管道逃生,并嘱咐她去把他积攒的钱取出来。莱昂则化装成警察试图混出包围圈,但被狡猾的史丹菲尔识破,不得已引爆了身上的炸弹。第四,《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汤臣**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此外,这部**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并且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 。1994年,张国荣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中国**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2005年,该片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2020年3月3日,**曝光韩国重映版预告。该片时长171分钟,将于4月1日在韩国重映。此前,该片曾定档3月25日,后来调整为张国荣逝世17周年纪念日当天。1924年冬天,9岁的小豆子被当妓女的母亲切掉左手上那根畸形的指头后进入关家戏班学戏。戏班里只有师兄小石头同情关照小豆子。十年过去了,在关师父严厉和残酷的训导下,师兄二人演技很快提高,小豆子取艺名程蝶衣(张国荣饰),演旦角;小石头取艺名段小楼(张丰毅饰),演生角。俩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师兄弟二人也红极一时。二人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段小楼娶妓女菊仙(巩俐饰)为妻,依恋着师兄的蝶衣,心情沉重地来到师兄住处,把他用屈辱换来的、师兄向往已久的名贵宝剑赠给小楼,并决定不再与小楼合演《霸王别姬》。在关师傅的召唤下,师兄弟二人再次合作。抗战结束后,两人被迫给一群无纪律无素质的国军士兵唱戏,段小楼与士兵冲突,混乱中菊仙流产,而后有士兵以汉奸罪抓走蝶衣。段小楼倾力营救蝶衣,低声下气去求曾经玩弄蝶衣的官僚袁世卿(葛优饰)。菊仙要蝶衣说谎苟且求释,并将小楼不再与蝶衣唱戏的字据给蝶衣看。于是蝶衣在法庭上始终不屈,却因其技艺被国民党高官营救。解放后,两人的绝艺并没有受到重视,误尝鸦片的程蝶衣嗓音日差,在一次表演中破嗓,决心戒毒,历经毒瘾折磨后在段小楼夫妻的共同帮助下终于重新振作,却被当年好心收养的孩子小四陷害,小四逼着要取代他虞姬的位置与段小楼演出,段小楼不顾后果罢演,菊仙为了大局劝他演,段小楼最终进行了演出。蝶衣伤心欲绝,从此与段小楼断交。文化大革命时,段小楼被小四陷害,并逼他诬陷蝶衣,段小楼不肯,被拉去游街,此时蝶衣却突然出现,一身虞姬装扮,甘愿同段小楼一起受辱,段小楼见蝶衣已经自投陷阱,希望能保护菊仙而在无奈中诬陷蝶衣,甚至说他是汉奸,蝶衣听后痛不欲生,以为段小楼只在乎菊仙,又看到自己所怨恨的菊仙此刻竟在可怜自己、帮助自己,便将所有的愤懑发泄在菊仙身上,抖出菊仙曾为娼妓,段小楼因此被逼与菊仙划清界线,说从来没爱过菊仙,菊仙在绝望中上吊自杀。打倒“四人帮”后,师兄二人在分离了22年的舞台上最后一次合演《霸王别姬》,师哥段小楼引出了程蝶衣说出了那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蝶衣这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男儿身,终于明白了自己一直都活在了戏中。于是虞姬唱罢最后一句,用他送给霸王的那把注满他感情和幻想的宝剑自刎了,蝶衣在师兄小楼的怀中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也结束了这出灿烂的悲剧。第五,《美丽人生》《美丽人生》是一部由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罗伯托·贝尼尼、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乔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剧情片。1997年12月20日,该片在意大利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最后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的故事。1999年,该片在第71届奥斯卡奖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三项奖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意大利。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和好友菲鲁乔驾着一辆破车从乡间来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途经一座谷仓塔楼时,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圭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地为她处理伤口,为表示谢意,多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圭多,意味深长地目送他远去。阴云密布的意大利,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歧视政策,圭多因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鲁乔的工作也久无着落。由于生活所迫,圭多只好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他以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一次圭多骑车无意中撞倒了多拉,两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爱情的火焰。他不失时机地向多拉表白爱慕之情多拉是某学校的教师,有一天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圭多得知后,竟冒充督学来到多拉所在学校视察。校长热情地接待他,为取悦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笑,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鲁道夫要去剧院看歌剧,他也买票前往,坐在楼下的圭多始终目转睛地盯着楼上包厢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对圭多的苦苦追求并不在意,但是由于多拉讨厌鲁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行和多拉的订婚晚会。晚会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饭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脱了鲁道夫的纠缠,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闹翻,离家出走,嫁给了圭多。婚后,好事接踵而来,圭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乔舒亚。圭多闲来无事时常和儿子玩游戏,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乔舒亚五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乔舒亚父子,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当多拉和乔舒亚的外祖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只见人去楼空,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她虽没有犹太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多拉被关在女牢里,圭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乔舒亚,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车呀!乔舒亚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嘱万叮咛让乔舒亚不要出来,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救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历经磨难的圭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正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士兵,将他抱上坦克。第六,《阿甘正传》《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由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于1994年7月6日在美国上映。**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 。**上映后,于199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跑着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在大学毕业后,阿甘又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长官邓·泰勒上尉。这时,珍妮已经堕落,过着放荡的生活。阿甘一直爱着珍妮,但珍妮却不爱他。在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一次和平集会上,阿甘又遇见了珍妮,两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结识了许多美国的名人。他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猫王和约翰·列侬这两位音乐巨星也是通过与他的交往而创作了许多风靡一时的歌曲。最后,阿甘通过捕虾成了一名企业家。为了纪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去做一名园丁。阿甘经历了世界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纯朴而善良。在隐居生活中,他时常思念珍妮。而这时的珍妮早已误入歧途,陷于绝望之中。终于有一天,珍妮回来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怀抱,之后又在黎明悄然离去。醒来的阿甘木然坐在门前的长椅上,然后突然开始奔跑。他跑步横越了美国,又一次成了名人。在奔跑了许久之后,阿甘停了下来,开始回自己的故乡。在途中,收到了珍妮的信。他立刻去找她。在公交站台候车时。 阿甘向其他人讲述了他之前的经历。于是他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阿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乡,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回忆起了他一生的经历。第七,《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艾伯丝·戴维兹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1993年1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点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连姆·尼森饰)是个纳粹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他善于利用与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然而这些人得到这份工作也就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作为战争产品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的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他们得以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时,他还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的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在戒指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为他的救赎行动,已竭尽所能。他的全部财产都用于挽救犹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犹太人们铭记在心。第八,《十二怒汉》《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由米高梅公司制作的一部黑白**,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瑞吉诺·罗斯(Reginald Rose)编剧,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人主演。 该片于1957年4月10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法庭上,对一个被指控杀害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的宣判正在进行,而最后的审判还需要考虑此次由十二个人组成的陪审团的意见。这十二个人各有自己的职业与生活,他们当中有巧舌如簧的广告商、仗义执言的建筑师、正义勇敢的上班族、歧视平民的新贵族、追求真相的的钟表匠、精明冷静的银行家、只赶时间的推销员。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达扮演的建筑师之外,其余的人都对这个案子不屑一顾,在还未进行讨论之前就早早认定男孩就是杀人凶手。一切的证据都显示男孩是有罪的,大家觉得似乎毫无讨论的必要。但第一次的表决结果是11对1认为男孩有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须是一致的意见、也就是12对0的表决结果才会被法庭所采纳。首先站出来赞成无罪的是8号,由于8号的坚持,也随着对三个关键证据的科学推测,赞成无罪的氛围开始在其他十一个陪审员之间扩散。对男孩是否有罪的表决也开始出现戏剧性的改变:11对1、9对3、8对4、6对6、3对9、1对11。最后,通过了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所有的陪审团员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终于,12个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无罪!第九,《灿烂人生》《灿烂人生》由意大利导演马可·图利欧·吉欧达纳执导,阿莱西奥·博尼等主演的意大利**。影片讲述一个意大利普通的六口之家,卡拉提,从1966年到2000年间的风风雨雨生老病死的故事 。一个意大利家庭从1966年至2000年所经历的社会、家庭变迁过程,中心人物是尼古拉和马迪奥两兄弟。少年时,住在罗马的兄弟二人有着共同的梦想、喜好及人生目标,但自从在精神病医院遇上精神病少女佐珍之后,两人的人生观开始逐步发生不同的变化。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崇尚自由思想的尼古拉决定做个精神科医生;而颇具反叛精神的马迪奥则决意放弃学业,做个除暴安良的警察。佛罗伦斯的一场洪水使尼古拉遇到颇具天赋的钢琴家朱丽安,而马迪奥则与乐观的摄影师米雷拉相遇,他们四人的政治观念和性格冲突也折射着世界这段混乱不安的历史痕迹 。第十,《盗梦空间》《盗梦空间》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玛丽昂·歌迪亚等主演的**。影片剧情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影片讲述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多姆·柯布(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是一位经验老道的窃贼,他在这一行中算得上是最厉害的,因为他能够潜入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梦境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秘密。柯布这一罕见的技能使他成为危险的企业间谍活动中最令人垂涎的对象,但这也让他成为了一名国际逃犯,失去自己的所爱。如今柯布有了一个赎罪的机会,只要完成最后一项任务他的生活就会恢复本来面目。与以往不同的是,柯布和他的团队这一次的任务不是窃取思想,而是植入新的思想。如果他们成功,这就是一次完美的犯罪。但是即使提前做好了细致专业的安排,也无法预料到危险的敌人对他们的行动早已了如指掌,而只有柯布能够预料到敌人的行踪。

现在脑子里只出现一个**《和声》,不管看多少遍,就算只是这些也会让我流下眼泪。

  影片讲述的是18个月之后要把孩子送给别人的贞慧,家人纷纷离她而去的死刑犯文玉,这些各自隐藏着伤痛往事的罪犯们在女子教导所里组成了合唱团,用她们的美妙的歌声给观众带来感动和泪水的温馨故事。

  很多人可能就像影片中的方科长一样对犯人存在偏见,但敏宇的出现,让她冰冷的内心慢慢开始融化,女子监狱里还是会有打架斗殴,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到底隐藏了多少的悲伤,这个监狱里的罪犯有些不一样,他们的经历都很相似,花子是因为要逃出继父性侵而失手杀了继续的音乐优等生,文玉是一名大学钢琴老师,由于受不了闺蜜出轨自己丈夫,开车撞死了他们,而贞惠是因为在与丈夫的冲突中为了保护腹中的胎儿而失手杀掉丈夫的,影片中有许多让人难以从脑海中抹去的画面。

  花子刚入狱时不和任何人接近,而贞惠的儿子敏宇总体踉踉跄跄的走过去抱住她吻她,特别温暖有爱的一幕。

  贞惠在狱中生下敏宇,但按规定18个月后就必须送给别人去养,敏宇在狱中开心的过完一周岁生日后就被送给别人领养了,那一幕贞惠哭的撕心裂肺,敏宇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伤心的寻找着妈妈,可贞惠却只能隔着玻璃窗伤心欲绝的看着敏宇。

  在他们组织的乐团好不容易争取到演出机会并完成演出以后,花子终于解开了心结,她去场外追自己的母亲,自入狱以来,她一直都不愿意见母亲,这一次她又看到母亲苍老的背影和失落离开的背影,她叫住了母亲说:不是来看我的吗?为什么要走?母子二人终于得以相见,抱在一起久久没有放开彼此。

  演出结束后,停止执行的死刑在社会各界的要求下又得以恢复,也就是说文玉马上要被执行死刑,自从她入狱,她的儿子和女儿都不愿意见她,他们觉得是妈妈害死了爸爸,但是当得知妈妈要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她们才愿意把母亲接回家,那一晚他们握着彼此的手安详的度过了一晚,第二天文玉就被执行枪决了。

  文玉像这个小监狱里的母亲,大家都不愿意让她走,但事实摆在眼前,要装作不知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影片最后一幕,文玉的身影伴随着和声渐渐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有时候,离别就在眼前,可我们仍愿记住对方最美的样子。

在1908年,阿尔玛第一次见到古斯塔夫·马勒,她未来的丈夫,第一任丈夫。当时已近不惑之年的马勒,作为维也纳国家剧院的总指挥,声名显赫。尽管崇拜者众多,或许因为不幸的童年生活带来的阴影,他一直没有结婚。马勒的父亲是一个有些粗暴的小商人,开了一家酒馆。而母亲身体虚弱,另外经常遭到性情粗暴的父亲的辱骂。此外,在马勒幼年时,他的七个弟弟妹妹相继夭折,持续葬礼导致了他的敏感和严重缺乏安全感,也时常在作曲中表叙出悲痛感伤的情绪,死亡、送魂的乐念反复出现。

马勒和阿尔玛那次晚宴上的会面并不愉快。阿尔玛措辞激烈地指出了马勒作品的缺点,然后扬长而去。马勒诧异地望着这个冒失的小姑娘的背影,极力地平息着因喜悦而激烈的心跳,宿命般地被她身上的某种特质所深深吸引。

第二天,马勒给阿尔玛全家送去了剧院的票。马勒疯狂地爱上了这个比自己小一十九岁的女子,短短几个月,他为阿尔玛写了近百封情书,并将《五首吕克特诗歌》中的《我呼吸菩提树的馥郁芳香》(Ich atmet' einen linden Duft)献给阿尔玛。(吕克特是十九世纪的德国诗人。)

“我呼吸着馥郁的芳香,在房间里有一枝菩提,一件礼物,来自亲密的手掌,多么可爱,那菩提的芳香,多么可爱,那馥郁的芳香,那菩提的嫩枝,你轻轻折下来,我轻轻地呼吸,呼吸那菩提的芳香,亲爱的,那馥郁的芳香。”沉默寡言的马勒,选择最擅长的旋律来诉说衷肠:“当你感觉爱人的到来,心中涌动沉默的感情,两个灵魂之间不需要用任何语言表白”。

四个多月后,尽管周围有些怀疑的眼光。不少朋友比如马勒的学生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都表示了担心:马勒41岁,阿尔玛22岁,而且还是如此漂亮,过去她习惯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而马勒却喜欢离群索居,与世隔绝……在爱的感召下,马勒和阿尔玛结了婚。开始的婚姻生活表面看来是美满幸福的,当年十一月,阿尔玛生下了大女儿玛利亚·安娜·马勒(Maria Anna Mahler)。两年后,第二个女儿安娜·玛利亚·马勒(Anna Maria Maler)诞生(似乎是可爱的文字游戏)。在音乐创作上,婚后5年,马勒先后写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曲,阿尔玛充当了为音乐家的丈夫抄谱的角色。

然而,两人间的裂缝其实一直象地火一样潜行。在婚礼前,马勒写给阿尔玛一封长信,要求她从此安心做自己的妻子,放弃作曲。在信上,马勒说:“你必须放弃一切,无条件地献身于我……除了我的爱情,你不该再要求别的什么。” 尽管痛苦和彷徨,挂着泪珠的阿尔玛同意了,年轻的她,此时或许仍然把婚姻看做那个“王子和公主从此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般的童话。

由于双方兴趣年龄的差异,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阿尔玛已习惯于社交场所的灯红酒绿。而多疑的马勒,对年轻貌美的年轻妻子充满了不信任。马勒限制妻子的外出,禁止她私自会客。强烈的占有欲背后,出自对妻子的爱和对失去她的恐惧。此时的阿尔玛,已经是马勒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

为了表示对妻子的亏欠,马勒将《第五交响曲》透明优美的第四乐章作为献给阿尔玛的“爱情宣言”。第六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阿尔玛的音乐肖像。该乐章遵守古典奏鸣曲式,有明确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而其中呈示部的第二主题,是小提琴上的一支感情炽烈的旋律,是这部又名”悲剧交响曲”中唯一的一抹明亮,那被称作“阿尔玛主题”。关于史无前例、气势宏大的第八号“千人”交响曲,马勒对妻子说,每一个音符都是对你做的。是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音符都属于阿尔玛。

马勒的声望变得越来越大,然而其命运中的悲剧色彩开始变得越来越浓。带着幼年时对死亡冲击的惨痛记忆,即使在婚后,死亡的感应在马勒的音乐作品中时常得到体现。第五交响曲从葬礼进行曲开始,但还有对未来的憧憬。第六交响曲(又叫“悲剧交响曲”)则表现了作者的绝望,如他所述:“英雄受敌人三次打击,就象大树被斧头拦腰砍一样,在第三次像大树一样倒下去了”。第七交响曲再次以葬礼进行曲揭开。只有第八交响曲,该作品演奏的时候需要110人的管弦乐团和950人的合唱团以及8位独唱家,如此庞大的阵容歌颂了真正的伟大和光荣。

1904年,马勒根据吕克特哀悼亡子的诗篇,创作联篇歌曲集《悼亡儿之歌》(强烈推荐)。马勒或许只是想圆一个儿时的心愿,不料这个作品成为一个不详的预兆。

在《悼亡儿之歌》完成三年后的1907年,马勒深爱的大女儿,4岁的玛利亚,感染猩红热(一说是白喉),在无麻醉的情况下做了气管切开手术,也没有能够挽救这幼小的生命。在阿尔玛的脸上,马勒仿佛看到了当年母亲一次次送走早夭的子女时,那悲戚的面容。一切诡异地往事再现,这给他内心极大的打击。不久,他被诊断出家族遗传的急性心内膜炎,他逐渐消沉下去。马勒暂时放下工作,和阿尔玛去托布拉赫度假。在散步时,马勒会时常在走路中停顿下来摸摸脉搏,或让妻子去听他的心跳,看看是否心跳得清楚,或快,或平静马勒对每一步,每一次心跳都得小心计量,这样情况下的每一次踏青,每一次放松心情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给他带来了汉斯·贝特格意译的唐诗集《中国之笛》。来自中国的声音,如同一阵清新的风,帮助马勒暂时度过了精神的危机。马勒决定以唐诗的意境,创作一部交响曲。然而他不愿意按次序,称作第九交响曲,因为伟大的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和布鲁克纳都是在完成各自的“第九交响曲”后就离开人世。

尽管马勒的作品是如此充满了死亡和悲剧,但内心是那样地迷恋着生命,他将这部着手的作品命名为“大地之歌”。此时,他也准备离开维也纳,和阿尔玛去一个新的大陆。

 1907年,金融崩溃,维也纳反犹太人风潮日益盛行,身为犹太人的马勒决定辞去国家剧院的总指挥的职务,前往美国纽约。除了音乐和阿尔玛,马勒在精神上是没有家园的。他所说自己是三重意义上的无家可归者:“在奥地利人中的波希米亚人,在德国人中是奥地利人,在所有人中是犹太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只有有音乐,有妻子阿尔玛。马勒先后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担任指挥,也在1909年10月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大地之歌》。然而对待妻子,马勒内心的深情并没有表现在生活中的体贴入微。在一个新的环境,阿尔玛又被忽视的感觉,再加上由于心理压力,马勒夫妇的床笫生活产生了障碍。阿尔玛痛苦在徒望着马勒的爱抚,她开始酗酒,并患上了忧郁症。

在1910年5月,阿尔玛回奥地利度假,在温泉度假中心结识了小她四岁的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厄斯。格罗皮厄斯年轻英俊,迷恋着美丽而忧郁的马勒夫人,两人双双坠入情网。分离的几个月后,格罗皮厄斯把写给阿尔玛的情书误寄给马勒。阿尔玛的背叛被无情地揭示在马勒面前,马勒恐惧了。他开始竭力地弥补,来挽回妻子的心。他为妻子买礼物,倾注爱;他赞美妻子婚前的音乐作品,鼓励她继续作曲。

马勒还去找弗洛伊德寻求精神上的帮助,弗洛伊德发现马勒有非常强烈的恋母情节,他将阿尔玛当作了自己有点残疾的母亲,甚至用母亲的名字“玛丽”(Marie)来称呼妻子。“内心深处,马勒时常希望看到他妻子忍受痛苦的样子,就像他记忆中的身体虚弱、经常受到辱骂的母亲那样。”在和弗洛伊德在荷兰莱顿的交谈中,马勒回忆起孩时曾亲眼目睹父亲是如何虐待他的母亲,甚至酒醉后地强奸。由于害怕,小马勒跑出了家门,在正吹奏着民谣的手摇风琴奏者身旁哭泣。

格罗皮厄斯再次写信,希望阿尔玛离开马勒,和自己在一起,阿尔玛拒绝了。她愿意给自己,给马勒,给八年的婚姻一个机会。1911年,马勒的病情更趋恶化,阿尔玛始终在身边照顾。在马勒的强烈要求下,马勒在临终前五天回到维也纳。五月十八日午夜前,马勒静静地与人世永别。 他没有能够战胜宿命,留下了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和未尽的第二乐章。在未完成的手稿最末,那巨大、颤抖的字迹,见证了马勒对妻子的愧疚和爱,“爱你而生!为你而死!阿尔玛!”

对马勒的去世,阿尔玛一方面痛苦哀恸,这是因为马勒不仅是她的丈夫,同时还是她的父亲(马勒常把阿尔玛称做“我的女儿”),她艺术上的神坻,她曾经“生命的中心”。然而在另一方面,束缚被打破,阿尔玛也感到了久违的如释重负。她重新得到了自由,幸运的是,此时不过三十出头的她,依然是一个自由的充满魅力的成熟女子。 1912年,通过继父的介绍,阿尔玛结识了“维也纳最粗野的野兽”,狂暴而放肆的奥斯卡·柯科西卡。和比自己年轻七岁的画家,阿尔玛迸发了从所未有的狂热的爱情。他们不分昼夜地疯狂地肉体交欢,激情过后,柯科西卡也为妩媚性感的阿尔玛画了大量的肖像。他们还结伴去意大利旅行,一切貌似近善近美。渐渐地,阿尔玛也意识到了柯科西卡对自己强烈的控制欲。柯科西卡希望成为这段关系无所置疑的独裁的国王,而阿尔玛对这个男人开始恐惧。另外,柯科西卡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让儿子神魂颠倒的寡妇,她给阿尔玛写信说,“如果你再见奥斯卡,我会用枪毙了你。”

在这时,阿尔玛怀孕了,柯科施卡满怀希望地去求婚。而且阿尔玛一口拒绝,还执意堕胎,去医院打掉了孩子,这或许给柯科施卡一辈子都未能愈合的创伤。两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柯科西卡创作了其代表作之一“风中的新娘”。在惊涛骇浪中,“新娘”依偎在“新郎”旁,安详地熟睡着。而“新郎”不安地睁着双目,似乎预感到身边的她即将离自己而去,透露出绝望和怨恨。有人评论到,在充满了变形和扭曲线条的画中,心灰意冷的柯科施卡“对爱的渴望,终于褪变为无可奈何的退缩。”

即使心中还有依恋,不再是花季少女的阿尔玛知道,自己必须离开柯科施卡。和这个男人生活在一起是无法想象的,他的爱过于偏激和危险。事实上,阿尔玛终生拒绝再见柯科西卡。分手后,心灰意冷的柯科西卡参军,并在西班牙加利西亚和俄军作战时,严重受伤。此时,阿尔玛和格罗皮厄斯重新取得了联系,并很快地结了婚。 1915年,阿尔玛又结婚了,对方是建筑师格罗皮厄斯。他后来创办了先锋的“国立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那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作为现代建筑大师,他开启了玻璃帷幕墙、几何形体等“国际风格”。二战时,受纳粹压迫,格罗皮厄斯去美国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学生包括贝聿铭。而在那个时候,阿尔玛早已和他离婚,在另一个人的环抱中。但无论如何,1915年,32岁的格罗皮厄斯或许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起码柯科西卡和哲林斯基是这样想的。

失魂落魄的柯科西卡,定购了一个完全按阿尔玛形貌的,真人大小的人偶。五官具全,嘴巴会长开,有牙齿和舌头,甚至有生殖器官。然而,当这个由布料和刨花制作的“阿尔玛”放置在柯科西卡面前时,他异常失望。人偶无法满足他的欲望,无法替代那个“风中的新娘”,只能充当他绘画时的静物模特。他以这个人偶为主题,画了许多素描和油画。其中最有名的一幅《蓝色女人》,柯科西卡为此的习作一百六十张。终于某一天,柯科西卡决定彻底摆脱阿尔玛的魔咒。他给人偶穿上了所有的美丽衣服,邀请朋友们召开了一个香槟酒会。在黎明破晓那刻,带着醉意,柯科西卡在花园里砍下了人偶的头,并倾倒了一瓶红葡萄酒。随着那殷红渗入泥土中,柯科西卡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起码他不会再为阿尔玛封锁所有的感官世界。

哲林斯基,阿尔玛曾经的音乐老师和情人,这段时间决心为王尔德的故事《弗罗伦斯的悲剧》谱曲。在《弗》中,其貌不扬的商人丈夫回到家,发现妻子和一个年轻的贵族偷情。从言语冲突上升到肢体冲突,丈夫将妻子的情人杀死。在戏剧性的结局,妻子赞赏地转向丈夫:“我从不知道你这样强壮。”而丈夫回答:“我也从不知道你如此美丽。”哲林斯基或许是在为自己的同行马勒鸣不平,去世不到三年,马勒夫人就改嫁,而且对象正是当年伤透马勒心的那个建筑师情人。同时,终生关注着阿尔玛的哲林斯基,此时心里也难免有些失爱的酸楚。在此剧首映后,阿尔玛看出了其中的影射,写信抗议。哲林斯基回信道:“这是一部真正的悲剧,因为它奉献了一个人的生命来挽救另外两个人 ……是的,阿尔玛,你为什么不能理解?”

格罗皮厄斯,一个恭敬、礼貌和慷慨的男人,一个绅士。或许正是因此,除了一个美丽的女儿玛侬·格罗皮厄斯(十六岁那年因脊髓灰质炎而死亡),这段五年的婚姻在阿尔玛的这一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记。此时的阿尔玛,需要的并不是平静如水的婚姻生活,而是永不锈蚀的激情。

1917年,阿尔玛再次红杏出墙,这次的对象是比她年轻十岁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弗朗茨·魏菲尔。阿尔玛对弗朗茨的第一印象非常糟糕,“一个肥胖的厚嘴唇的罗圈腿的犹太人”,阿尔玛在日记上这样描述。然而,弗朗茨和她先前的男人不一样,这个和蔼而不成熟的27岁青年并不妄图控制阿尔玛。事实上,他把阿尔玛看做是救世主,是女神,是顶礼膜拜的偶像。或许是第一次,阿尔玛感到自己如此被深深地需要,第一次感到不受天才的压抑。第二年,阿尔玛怀孕了,一个早产的男孩,魏菲尔的孩子。十个月后,这个体弱多病的婴儿,离开了这个本不属于他的世界。

不久,格罗皮厄斯平静地退出了阿尔玛的生活。 1929年,50岁的她和魏菲尔开始了第三段婚姻。在阿尔玛的激励下,魏菲尔的创作才华达到了最高峰,他的小说《穆萨·达赫的四十天》获得了巨大成功,该书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土耳基残酷压迫亚美尼亚。之后二战爆发,由于小说影射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政策,外加魏菲尔犹太的血统,魏菲尔处于极度危险中,著作也被纳粹德国查禁。于是,一家人徒步穿过了比利牛斯山,经辗转移居美国。在星条旗下,受着阿尔玛的激励,魏菲尔声名鹊起,他创作了小说《圣伯纳德之歌》和戏剧《雅各布洛斯基》,并先后被搬上了银幕。其中**版的《圣伯纳德之歌》在1942年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然而在阿玛尔眼里,魏菲尔始终是她手掌心的一只小鸟,时刻渴望她的保护,爱和帮助。魏菲尔是她的丈夫,更是经她亲手加工改造的一件玉器。

1945年,魏菲尔在好莱坞去世。阿尔玛又活了9年,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是阿尔玛·马勒·魏菲尔。

在阿尔玛留下的日记中,她披露了更多的崇拜者,包括钢琴家欧斯普·加布里洛维奇(马勒的朋友,后来在底特律交响乐团担任总指挥,帮助底特律乐团跨入世界一流乐团行列),剧作家戈哈特·豪普特曼(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物学家保罗·卡姆勒(用两栖动物做了实验以证明环境能够导致可遗传的适应性变化)。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精英,然而或许他们的才华和品性还不足以激发阿尔玛的爱情,阿尔玛只是草草地记下了一个个伟大的名字。恐怕,还有更多迷恋她风采的人们,因为普通,因为平凡,得不到她哪怕片刻目光的停留。

她是如此的独一无二,在任何地方,阿尔玛都是一切注意力的焦点。她象黑洞一样,吸收着周围所有的光和热,爱和荣耀。她光彩照人,才华横溢,而且她天生具备着鉴变第一流天才的本能。如果她是女神,她能帮助自己的爱人也升华成人间的神。如果说她是海妖,只是用美丽来蛊惑,获取战利品。那么可以说,她一直在成功,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抗拒她,每一次,她总是最终的胜利者。我们或许应该感谢她的“诱惑”,恰恰是天才们在对她爱的煎熬和痛苦中,才思迸发,给这个世界留下如此绚丽的艺术财富。

阿尔玛也有自己的痛苦和哀伤。在那个充满男权主义的时代,阿尔玛一直不甘心性别角色赋予自己在男性面前的次要地位。她曾无奈地说:“婚姻常常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在女人身上取代她的自我。”但无论如何,在马勒的旋律,在格罗皮厄斯的钢铁建筑,在柯科西卡狂野的线条和构图,在魏菲尔的诗歌和小说中,阿尔玛得到了永生。

54岁的阿尔玛,在美国最后的情人,是一位叫约翰尼斯·霍林斯耐尔的年轻神学教授。人们感叹到:“有人为阿尔玛谱曲、绘画、写诗,在此之前,尚没有人为她做弥散。”即使是上帝的仆人,也无法抵挡阿尔玛的光芒。

阿尔玛·玛丽亚·马勒(Alma Maria Malher, 1879-1964)

她出生在艺术之家,极早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和绘画天赋。她太漂亮,太多情,太早地收获了父亲艺术家朋友太多的赞美,反而成为一生的困惑。她始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成为一位好艺术家还是一位好情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爱上的是艺术家,还是艺术。

她先后嫁给了三位属于三个不同领域的杰出艺术家,音乐家马勒(Malher),建筑家、包豪斯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毕斯(Walter Gropius),作家弗朗兹·韦菲尔(Franz Werfel)。而她的情人则包括画家居斯塔夫· 克里姆特(Gustave Klimt),作曲家柴姆林斯基(Zimlinsky),画家奥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作曲家普菲兹纳(Pfitzner)……

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感情故事就是一部维也纳的艺术史。马勒将《第八交响曲》题献给她,“每个音符都是为你而作”;而在其遗作《第十交响曲》的手稿上,更是随处可见 “献给永远的阿尔玛”、“只有你理解”、“为你而生!为你而死!阿尔玛!”的深情表白。小她六岁的画家柯克西卡对她一见钟情,为她写下400多封情书,创作多幅油画,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风的新娘》见证了他们“永恒地结合”。阿尔玛决定离开之际,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特地去慕尼黑定做了一个和阿尔玛一模一样的玩偶!

柴姆林斯基曾经劝告年仅二十岁的阿尔玛:“作曲、社交:两者只能选其一!”但是,如果维也纳的艺术沙龙里缺少阿尔玛优雅的身影智慧的谈吐,该变得如何地沉闷乏味!她以激情和美丽影响了两代维也纳艺术家,把她的人生谱写成艺术史上的传奇。(引自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21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