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都用《西厢记》曲词表心意,为何一个满心欢喜,一个急哭了?

宝黛都用《西厢记》曲词表心意,为何一个满心欢喜,一个急哭了?,第1张

品读《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宝黛引《西厢记》曲词起冲突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目中,重点写了三件事:林黛玉起相思,贾宝玉引《西厢记》曲词引发的冲突,以及后续林黛玉对贾宝玉产生误会。

这里,我们主要看前两件。

潇湘馆,林黛玉春困发幽情,对贾宝玉起相思。

巧的是,林黛玉思念贾宝玉的时候,贾宝玉刚赶上,来看望她。

一般剧情的发展是,宝黛二人马上要,卿卿我我,互相诉不完的衷肠。

《红楼梦》的精彩之处,正是突破了一般剧情的发展。

其结果就是,一对小情侣互诉衷肠的美好画面,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冲突。

宝黛二人,为什么就不能心平气和,好端端地谈个恋爱呢?

要理解他们两个人的想法,我们还是看书中的情节。

原本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之前有过一起偷看《西厢记》的共同经历,可以说,二人彼此对对方的心意和感情,都已经直接挑明。

两个小年轻男女,也算是正式谈恋爱了。

这不,二人你来我往,走动频繁,也很随意。

在这个阶段,《西厢记》一书,更多时候,像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之间的媒介,类似于红娘在张生和崔莺莺之间,所起的作用。

这一天,意思懒懒、无精打采的贾宝玉,又不在状态了,他想睡觉,袭人怕他太闷。

贾宝玉就信步出门,随便走走,就顺脚又来到了林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

正当贾宝玉把脸贴在纱窗上往里面看时,忽然听到一句细细长长的叹息声,和一句熟悉的语句: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一听到这句话,贾宝玉的反应是什么呢?立即“不觉心内痒将起来”。

听完林黛玉的话,贾宝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我们看看林黛玉那句话的出处,便会得知。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中,崔莺莺在与张生和韵酬诗后,开始对张生生情,继而朝思暮想,情意绵绵。

崔莺莺在对张生思念地魂不守舍的情况下,自言自语,其中便有这么一句话。

崔莺莺当时这话,是表达她因为太过于思念张生,以至于每天都是想着这些情思,昏昏地睡的状态。

林黛玉又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一起读过《西厢记》的贾宝玉,岂非心知肚明?

听到自己的恋爱对象,每天里躺在床上昏睡,一个劲地思念着自己,贾宝玉的心里,又怎么会不欣喜,不“痒将起来”呢?

贾宝玉先是在窗外,情不自禁就笑问林黛玉,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

然后,贾宝玉就走进林黛玉的卧室,要伸手去扳,因为不好意思而装睡着的、林黛玉的身子。

只是贾宝玉一进屋,便惊动了林黛玉的奶娘和婆子,以及贴身丫鬟紫鹃。

装睡不成的林黛玉,就索性起床了。贾宝玉看林黛玉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整个人都痴了。

接着,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让紫鹃是先给宝玉沏茶,还是先给黛玉舀水洗漱的问题而玩笑争执。

贾宝玉在听到紫鹃要先给自己沏茶后,欣喜之下,他对着林黛玉,也说了一句《西厢记》的曲词。

———“好丫头!‘ 若共你多情**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

贾宝玉本是赞赏紫鹃,但林黛玉听罢,登时急哭了,她一边哭,一边责骂贾宝玉,还准备往外走,要去告发贾宝玉。

我们初看到此处,看到林黛玉如此之大的反应,还真以为林黛玉是真生气了,真的要去告发贾宝玉呢。

等我们看到后面林黛玉的内心独白,才明白,原来当时只是林黛玉的一时气话。

但是,我们还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林黛玉听到贾宝玉那句话后,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应呢?

贾宝玉那句话,出自《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当时张生在普救寺住持处,看到崔莺莺的丫鬟红娘的举止端庄、行事干练后,在心里发了一通感叹,其中有就这一句。

贾宝玉自比张生,将紫鹃比作红娘,将林黛玉比作崔莺莺,那句话明面上是夸赞紫鹃,实质上是在向林黛玉表白爱意。

林黛玉也熟知《西厢记》,听到贾宝玉如此直白露骨的一句表白,林黛玉过于敏感的性格,一下子就受不了了。

再说了,虽说林黛玉年龄还小,但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才女一枚,对于如此露骨的言语,当然第一反应,是觉得粗鄙不堪了。

外加上过于敏感的性格和心理,她又哪里会经得住如此的“混账话”呢?

其实,如果我们全然了解了林黛玉的性格和心理,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当时对贾宝玉的生气,并非是真像她表现出来的那样生气。

毕竟,恋爱的对象,如此直截了当地向自己表白,那一定是真情实感的真实流露。

试问,哪个女孩子,面临那样的情况,心里会不高兴呢?

只是,意思虽是那个意思,但也要看表达的方式,遣词用句的方式。

就像薛蟠,那个不学无术的大老粗,在贾宝玉面前,可真是一个粗俗不堪的下里巴人。

可贾宝玉在林黛玉面前,情况却又似薛蟠了,人家是才女,诗社文采正数第一,贾宝玉是倒数第一。

薛蟠在贾宝玉面前,说粗俗的言语,贾宝玉不会觉得有什么妨碍,毕竟,他没有林黛玉的那样的敏感心理。

但贾宝玉在林黛玉面前说那种话,虽说至少比薛蟠的言辞,会文雅一些,但对才女林黛玉来说,那一样属于粗鄙的范畴,谁让人家才女标准高呢!

再者说,贾宝玉说那句话的时候,也没有考虑林黛玉的心理感受,不仅仅因为她过于敏感的缘故,人家女孩子听到那种露骨的表白,为保矜持,也是会害羞、不好意思的吧。

只是在当时那种突发、限定情景下,贾宝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自然而然地脱口表达出来,也不由他去考虑那么多。

很多人都觉得林黛玉小气,爱生气,耍小性子,动不动就哭之类的性格特点,很不招人喜欢。

但我们也应理解到,很多时候,林黛玉之所以那样,一是因为确实自尊心强,心理敏感脆弱。

而更多时候,则是因为贾宝玉虽引林黛玉为知己,但是他并不了解林黛玉,他没办法反过来做林黛玉的知己。

林黛玉的苦恼,也在这里。

她喜欢贾宝玉,她也知道贾宝玉也很喜欢她,但是她没法让贾宝玉深入她的心境,更没法让贾宝玉与她的心理感受和她对事物的认知,保持一致。

贾宝玉从小养尊处优,他不能体会林黛玉寄人篱下的那种独特思想。

贾宝玉只是时时、事事让着林黛玉,他却不能与林黛玉进行对等的、知心的交流。

二人成长环境,大多时候虽一样,都生活在贾府和大观园;二人的心理感受差异,却截然不同。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就是因为这种大相径庭的心理和想法差异的存在,二人之间的相处,才充满了矛盾、猜疑和误解等等。

宝黛二人之间的故事,也因为矛盾、猜疑和误解等的无法消除,才有了千回百转、牵动人心的强大引力。

此处,也正因为宝黛二人,有着对《西厢记》曲词的非议,才产生了接下来节外生枝的误会冲突。

从而,更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加剧发展,才最终给“黛玉葬花”这个高潮情节,提供了充分的燃料和动力支持。

副标题:林黛玉身边有奸细?王夫人的处心积虑,被贾宝玉用两条手绢暴露

王夫人派人叫贾宝玉身边人过去回话,本想问贾宝玉被打的背后隐情,她叫的也不是袭人,而是怡红院内她的眼线。不想袭人考虑再三亲自过来,还向王夫人说了两件肺腑之言。

一,贾宝玉近来闹得不像话,该打。

二,贾宝玉年纪大了,不应该再住园子里和姐妹们一起。

王夫人成年人,加之这两年冷眼旁观宝黛之情早有心理准备。一听袭人如此说,就明白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事。

王夫人当时也不说破,有感于袭人深明大义,忠诚贤惠,反倒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我自然不辜负你” ,是承诺要给袭人身份地位了。袭人努力十几年,终于达成目的,再不需要提心吊胆为未来担心了。

这边袭人拿着王夫人给的玫瑰露回去,贾宝玉才醒,因不能吃太多东西,调和了一碗玫瑰露给他。

贾宝玉心中记挂着林黛玉,想要派人去问候。但白天刚对着袭人冲林黛玉表白一大段话,又怕袭人多想……贾宝玉此时典型的鸵鸟心态。以为不提袭人就不知道。殊不知袭人已经解决了他与林黛玉的私情问题,建议王夫人让贾宝玉搬出去。

贾宝玉为了调开袭人,特意让她去薛宝钗那里借本书。这又是有意思了。要说书,哪里有潇湘馆多呢?

作者故意让贾宝玉去蘅芜苑借书,调开袭人,代表贾宝玉对金玉良姻的不认同。而他的一番做作,注定破绽重重,又早被有心人看见。他以为避开袭人就万无一失,殊不知他身边还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汇报给王夫人。

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让她去潇湘馆告诉林黛玉他已经好了,言外之意“别担心”。这里的“情意”,就是男朋友对女朋友的关心了。不过,也有两点要注意。

一,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不是不信任袭人,而是有些事不方便再被袭人知道了。

随着贾宝玉和袭人关系日益亲密,仿佛“夫妻”一般,袭人已经脱离了贾宝玉心腹的职任,“做坏事”要背着她知道。晴雯取代袭人,成了贾宝玉的心腹,有淘气事一起做。

二,贾宝玉派晴雯去给林黛玉送信,不表示晴雯与林黛玉的关系更好。相反林黛玉和袭人的关系更亲近。

派晴雯送信,只代表贾宝玉将晴雯当做心腹,愿意用她做一些背着(袭)人的事。

晴雯没什么心机,也不清楚宝黛二人的感情,反而觉得贾宝玉这样很奇怪,就让他最好拿去点什么,省得林黛玉再生气。

从晴雯的话,也知道她对林黛玉不甚了解,前文她将林黛玉拒之门外,也未尝全是无心。

贾宝玉没办法,只得拿了两条旧手帕给她,叫送去给黛玉。

晴雯拿着两条旧手帕,一头雾水地去到潇湘馆。这一去就又引出好几个意思来。

首先,晴雯一进潇湘馆,就看到丫头春纤正在晾手帕。这个细节可不要错过。

当时已经是晚上,夜间露水重,春纤为什么大晚上洗手帕,晾手帕?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林黛玉才刚一直哭来着,洗了手帕明天用。

第二个原因,别忘了晴雯就是来送手帕的,还是个旧的。贾宝玉说林黛玉一定明白,代表手帕里有秘密。而春纤将手帕“晾出来”,是曝光的意思。

春纤是林黛玉身边第三个丫头。紫鹃是贾母所赐,雪雁是林家人。春纤无疑是王夫人安排。

王夫人既然在贾宝玉、赵姨娘身边都安排了人。她早不放心林黛玉,岂能不在潇湘馆安排眼线?

春纤的名字,与紫鹃、雪雁从鸟名不同。林黛玉并没有给她改名字。代表春纤来潇湘馆前就叫这名字,林黛玉碍于王夫人才保留她的本名,也证明春纤不是心腹。

纤者,细也。“纤人”特指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是为小人。

体质纤弱指林黛玉,小人当然是春纤。

王夫人一定在林黛玉身边埋伏眼线,监视一举一动。这人无疑就是春纤。

其次,晴雯拿着手帕去给林黛玉,黛玉第一时间也有点困惑。

关于贾宝玉送手帕的意思,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其实答案并不费解。如果将线索往回拉,从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七回,就是围绕着一块手帕,小红、贾芸和坠儿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西厢记》。

前文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是二人动情的开端。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说得就是这段故事。

随后曹雪芹不写宝黛,却详细介绍小红与贾芸出场,就是故意设计的明暗两条线。通过小红与贾芸借坠儿私相授受,影射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进展。

贾宝玉派晴雯给林黛玉送两条旧手帕,就与贾芸求坠儿给小红传递手帕是一个意思。“一来一回”之间,感情就此而生。

有意思在当日滴翠亭里,小红和坠儿正就贾芸捡到手帕一事说话,却被薛宝钗听了满耳,还借林黛玉金蝉脱壳。被认为是薛宝钗陷害林黛玉的罪证。

殊不知,作者如此设计就是暗示小红与贾芸的私情,影射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林红玉就是林黛玉的“影”。

当时薛宝钗听到的“红、芸”私情,就是对照此时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传递的“宝黛”私情。

好巧不巧,白天贾宝玉大胆向林黛玉表白的情节,偏偏被袭人听到,袭为钗副,袭人是薛宝钗的“影”,又是关联。

前后文两段围绕“手帕”展开的故事,都不是秘密。注定宝黛爱情将会受到严厉狙击。故事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坠儿为利给小红和贾芸传递私情,如红娘一般被薛宝钗认作“奸*狗盗”之辈。后文她偷虾须镯,被晴雯不容,撵出怡红院。是奸贼不可留的意思。

可晴雯同样给宝黛传递了手帕,也被王夫人不容撵出。王夫人的理由同样是“奸贼不留”……这都不是巧合,而是曹雪芹有意描写男女之情在当时面对的巨大阻力!

最后,林黛玉开始没有体会出手帕的含义,直到晴雯走后,才猛然醒悟。一时间不由得魂荡神弛:

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 写了三首诗,就是《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这三首诗是林黛玉的秘密,从来没给任何人看过。那么,这三首诗到底什么意思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87版红楼中没有提到黛玉重建桃花社。原著里是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诗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99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6
下一篇2024-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