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终告白

2018年年终告白,第1张

01

2018年是我本命年,有句歌词“一晃就老了”,唱出了我年末的心声:一晃就2019年元旦,一晃就人过中年了,一晃就工作30年了。

回顾过去的一年,有付出也有收获,有诗与远方的喜悦,有人到中年的沧桑……

02

教书是我安身立命所在,不忘初心,也不曾放弃。还是两个班,112名学生,560多节语文课,我一年的量化内容。一室之内,三尺讲台,自主合作,互动交流,启迪了思维,放飞了理想。

咱们备课组12人,务实求真,好学上进,这是我们的团队精神。散文、诗歌、文言文各板块教学,都先预设模式,再课堂实践,后总结反思。

最成功的是诸子散文教学。我组织学生朗读,展开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展示,互助合作,提要钩玄,寻文字之巧妙,得文本之深髓。6班黄煜、罗文韬、陶星荣、马欢等同学有发言特色,有思考高度,有读书体验;7班的曹锋、曹永霞、王泽、李志强等同学思维很活跃,交流很自如,场面很热烈。活力的课堂里,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常到下课时,大家意犹未尽。每到精彩的环节,我及时为他们留影,再撰写课堂随笔,我的和公号中,点赞的家长很多。

了解、分析、发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问题,有思维的碰撞,有成长的快乐!课堂也有无奈和困惑:诗歌鉴赏板块,我的翻译多,学生动手少,课堂看似很热闹,实则进入不了状态,达不到设计的预期。我明白,课堂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03

高手引领才能进步,学会思考才有创新,善于实践才会成功,这是我业务研修的感悟。

2018年,我参与霍军语文公社的研修,完成线上阅读、研讨、作业等活动,获得“国培计划(2017)”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优秀学员”证书。6月份,在酒泉中学举办线下研修,王玉琴老师获得研讨活动优质课二等奖,我荣幸获得指导教师二等奖,我的研修论文也获得二等奖。为期三天的研修活动,我领悟了酒泉市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风采,欣赏到瓜州名师张掌印的精妙文笔,也深感自身语文教学素养的不足。

8月份,我参与李金文老师的课题《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下的当堂作文序列化训练研究》,撰写和整理了大量资料,该课题已经通过教科所鉴定。10月份,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十届“语文报”杯作文比赛,我指导的学生朱玉婷获省级三等奖;6月份,我推荐学生参加民族宗教类征文比赛,马彦茹同学获全省二等奖,这次活动全县仅她一人获奖。学校提倡青蓝工程,我做刘茂伟的指导老师,他的文本研读、课堂驾驭能力都有提升,我由衷地感到喜悦。

2018年我外出培训两次。11月赴兰州参加骨干教师的“国培计划”研修,聆听了谢英新教授关于核心素养的讲座,有感于文本解读的思路和方法,我写了《谢专家的方法论》,获得培训班老师们的好评。12月赴酒钢三中,参加全省名师工作室课堂研修,遇到了李旭山、霍军、朱武兰等省内外名师,观看了6位青年才俊的现场授课,领教了专家、新秀对核心素养的高端解读,见证了现场教学的多姿多彩,我内心触动很大,撰写了研修《课堂功夫在课外》。

另外,7月和11月,我分别承担市上和县上教师征文的评委工作,评阅了几百篇教育教学文章,我深深感受到:酒泉虽不大,但写家众多,精品文章不少。

04

要多读书,读专业书,边读书边思考,坚持我读书的原则。

2018年我读书很杂,如《美的相遇》《白夜行》《明朝的那些事儿》《曾国藩家书》等,还有杂志《读者》《特别关注》《语文教学之友》等,林林总总,细大不捐,虽不精细,却也拓宽了视野,开启了思维。

我从书中重新认识了两个人。第一个是王阳明,他太伟大,帽子很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不愧明代士人的领袖,他的心学,他的知行合一,他的自我修炼,都给我们许多启示。第二个是“朱老师”,即朱元璋及其子孙。他们都是“好老师”,朱元璋让宋濂教儿子朱标读书,要宋严格要求其子,说“不死即可”,严师出高徒,非现在“玻璃心”可比。嘉靖皇帝,30年不上朝,却把国家治理的很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好的老师是教给学生方法,少讲不讲都没关系。明朝是最“骨气”的朝代,明朝300年,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没有哪个朝代有这种魄力!

《特别关注》的栏目很好:特别报道、家事、国事、天下事、开心事、史事、心事、书中事……尤其是卷首语“水浒”,短小精悍,寓意深长。我还坚持网络阅读,余党绪“读写思辨”公号等,许多好文字,有理论高度,有案例分析,都是修身养性、调整思维的好材料。阅读这些好文章,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思辩能力,也是学生任务驱动作文的好教材。

阅读让我深刻反思自己,让我审视语文的核心素养,让我看到理论功底的不足,也坚定了我走2019年的信念。

05

让读书活动进入校园,让读书活动走向社会,这是我2018年的成果。

5月份,我结合语课文教学,引领撰写读书心得。指导读书交流两次,交流的篇目有:《活着》《教父》《三国演义》《摆渡人》《家》《雷雨》《白鹿原》《水浒传》《追风筝的人》等。学生参与积极,交流形式多样,有小说解读,有唱念打斗,有现代元素,这是学生一年来课堂阅读的成功总结。殷老师也组织读书活动,他的课堂由学生组织,用两节课时间,交流了《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等10部作品,邀请了领导和备课组老师参加,勇杰校长和我做了现场点评,活动非常成功,并在全年级进行推广,得到老师们的高度赞评。

两次读书交流,我写了两篇随笔《最为书香能致远》《这课堂别有洞天》,每小组学生交流后,我都写了“按语”,做了分析和评价。我的发布后,大家认为写法新颖,霍军老师称赞说“史记体”,得到大师的缪赞,我倍感欣慰!

作为金塔县会水读书社发起人之一,我参加县域内的读书分享活动四次,1月份,参加县四中“读书与教书”读书活动,介绍傅国涌的教育论著《美的相遇》;4月份,组织县中学“徜徉书海,分享快乐”读书活动,进行了《读书思考专业化》的专题讲座;7月份,参加县职中读书分享活动,介绍霍军论著《教师如何读经典》;8月份,参加县图书馆读书活动,做主题发言《放出眼光多读书》。四次活动均有文字讲稿,有课件展示,活动后都撰写活动心得,受到与会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以书为友,以文会友,我还与金塔博风雅颂文学社网上交流,与金塔本地诸多写手对话,深感本土文化的自尊与自信,也体会到家长对读书的渴求。12月,我被县教育局评为校园阅读工作先进个人,我定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06

2018年家里事多,工作也繁忙,让我更有了家庭的责任感。

父母虽年过古稀,好在身体很健康,这是我最大的欣慰。7月份,舅舅家的长辈们欢聚一堂,陪长辈吃饭说话,再驾车去西湖、工业园区一游。8月份,本家长辈们在老家一聚,好多年没在一起,作为东道主的我,筹划得很周到,长辈们很满意,了却父母的心愿,这是孝心也是责任。

妻子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在1月和8月住院两次,调理的不错,感谢姐妹们的照料。这么多年,她为家庭付出太多,身体也透支太多,我无以为报,只能尽最大的责任,只求她换个心情就好。

儿子今年也懂事多了,心态也好多了,知道问候体谅家人,这是我最高兴的事。到了新的环境,遇到了好老师,这是他的福气。每次学画归来,看到满身的铅笔灰,看到洗衣服时的黑水,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为学画他付出了许多,相信他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好。

07

再说说交往的几个圈子。

十一节前,我和亲友野炊两次,都在南山戈壁上。路过工业园,路过光电园,到石泉子区域,到古代烽火台,到漫无边际的戈壁滩,放松工作的压力,享受大自然的快乐。以歘沙葱为主要内容,以野炊为中心,大伙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唱几曲子,照许多照片,都是美好的回忆!

10月6日,酒泉同学到胡杨林,师范毕业快30年了,鸿国、建堂一吆喝,齐聚古城乡头汾村,都是多年没见面的,30年的同学情,缩成一杯杯酒,一张张照片,还有我的《晒晒国庆同学会》。

去看望班主任窦老师,都说了好几次了,没有机会。教师节,中秋节,胡杨节,一直到“十一”节后才成行。老师退休了,动了大手术,白头发不多,精神还是很好,把一切都看淡了看开了,他的豁达和阳光,我们学生就做不到。师母说:他还常挂念起学生呢,常说你们几个名字呢!去年,我写的《五星红旗升起来》,就是对初中生活的回忆,也是对老师恩情的回顾。

年初参加了两次学生聚会。99年我带的初中班,都35、6岁了,毕业20年了,学校里的亲热劲,要考我“叫出他们的名字”,我的学生多像我沉稳低调,多事业有成,我很感念这师生情。2013年我的高中班学生,在各地各项各业都有,才过五年时间,模样和见识已非昨日,他们成长了成熟了。新疆的吴刚说:“上班忙,闲暇时,看看手机,看看老师的,觉得挺充实。我的同事也喜欢,说你的文章实在,有看头!”

08

要么走路,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哈哈,这两样我都有了。

儿子说:爸爸,你的朋友怎么越来越少了,以前的陈叔、马叔咋都不一起坐了。他说的是实话,不是关系远了,圈子小了,而是工作忙了,责任重了,好朋友永远是好朋友。

感谢殷老哥,与他每天的走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每天晚上7点,先看半小时自习,先向西再向北,沿着崭新的柏油路,走一个多小时,释放工作的压力,沟通教学的思路,积累生活的经验,这是乐观的精神追求!

从2017年9月22日,开启我写作之旅,目前已完成145篇,有30多万字。走近成一统,趁着夜深人静,思路清晰时候,敲一敲键盘,过程是辛苦的,发布的那一刻,顿觉轻松和喜悦。某次早上6点,发祥微信提醒:“别熬夜,注意身体”。老同学说得对,劳逸结合太重要,可惜我总是效率不高!

09

告别2018年,感谢所有的遇见,做个年终的告白,一抒我桑榆之志!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家人和睦相处,算是亲情之乐;做人处事问心无愧,算是自身之乐。前两乐是自乐,三乐才极乐,“育天下有才”我不敢奢想,只求不忘本心,尽己所能,修身养性,自得其乐足矣!

开启2019年,摘录一副长联,作以自勉:春秋歌盛世,不忘初心。兢兢创业,辛勤耕耘,深情寄沃土。看满园桃李,书山觅捷径。/杏坛育栋梁,牢记使命。孜孜追梦,呕心教诲,鸿鹄翔碧天。培一方桑梓,学海泛轻舟。

横批:志存高远

是**《锦上添花》里面的插曲。

《锦上添花》是北京**制片厂1962年拍摄的71分钟黑白喜剧片,由谢添、陈方千执导,韩非、赵子岳、凌元、田烈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青年段志高来小桥车站学习锻炼,由于经验不足,虽努力却常闯小祸,几番欢乐经历,恰逢车站几桩好事,段志高也如愿顺利接班的故事。

剧情简介

铁路业余学校的青年教员段志高怀着满腔热情,乘火车来到他新的工作岗位——小桥车站学习锻炼。车站全体员工在站长老解决的带领下辛勤工作,并和附近公社亲如一家。段志高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常好心办坏事,在小站引起了一些波澜。

这让即将退休的老站务员老怀表看不过去。站长老解决和生产队妇女队长胖大娘有心相爱,却不好意思主动表白。扳道员小发明和在生产队的姐姐铁英暗地筹划利用河水建立一个小发电站,段志高凭着专业知识积极参与计划。

几番欢乐经历后,小发电站成功建造,老解决和胖队长终成眷属,段志高也顺利接班,老怀表终于可以放心从岗位上退下了。

出自《远和近》是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诗作。

原文:

远和近

作者:顾城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释义:

第一节写“你”左顾右盼的行为。第二节是写“我”的独特感觉,从表层形式上看,这是一种错觉。

因为你既然能看到我,说明双方距离并不遥远,而“云”处天际,它与人的距离遥不可及。诗人透过表层形象着意揭示了一种心理距离的远和近。

人与人,虽然近在咫尺,但心理却存在各种隔膜与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觉着“很远”。而人与云、人与大自然却能沟通感情,因而觉得“很近”一亲近、融洽。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的不和谐,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追求与向往。

扩展资料:

简介:

《远和近》是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诗作。这首诗看似平常,但耐人寻味。 全诗只有短短的24个字,描写“你”、“我”、“云”是聚焦的变换,用“距离”阐述在视觉变换的不同感受。

诗歌之中充满着哲理性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人的思考。

该诗在朦胧美之外,是不尽的遐想空间,诗人对诗歌留白艺术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赋予了诗歌更深远的意义,使得诗歌充满着更强烈的生命力。

创作契机:

顾城在1978年年底看到贴于西单体育场外墙上的《今天》创刊号,他被上面的诗歌打动了。1980年的4 月,顾城用“古城”的署名,首次在《今天》上发表了几首小诗。

同年10月,公刘在《星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的文章,对顾城在《蒲公英》上发表的诗歌作品大加赞赏。

自此,顾城在诗坛崭露头角,在各类文章中也被作为朦胧派的代表诗人提及。1980年年底,《诗刊》刊登了顾城的两首诗,其中有一首就是《远与近》。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朦胧诗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

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五年。返京后做过翻糖工、搬运工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1993年10月杀妻后自杀。

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作品,出版有《顾城诗全编》、长篇小说《英儿》,及散文集多部。

-远和近

从距今 5000 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起至距今 4000 多年的夏王朝诞生前后的金石并用时代止,中国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组织便逐渐被父系氏族公社组织所取代。

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蜕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出现分工后男子逐渐占据生产主导地位的必然结果。父系氏族公社在组织上最显明的特点,便是在血缘组织纽带上改女系为男系,故从这种意义上说,母系氏族公社组织是父系氏族公社组织的基础,而父系氏族公社组织是母系氏族公社组织的蜕变与发展。父系氏族公社组织的基本单位是父系家族公社,或称家长制家庭公社和父系大家族。父系家族公社是父系氏族公社最基本的分子,父系氏族公社则是家族公社的汇拢或集合,即若干父系家族公社的总和构成了父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或社会的明显标志或特点是:第一,男人占据生产和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执掌氏族组织的最高权力,女子处在从属、辅助的地位;第二,世系按男系血缘计算,氏族男性成员的子女均留在本氏族内,女性成员的子女也不再属于母系的氏族,继承权移归男性;第三,婚姻从母系时期的较松弛的对偶婚逐渐演变成具有独占同居,稳定持久的一夫一妻制;第四,社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出现剩余劳动产品和分工、交换行为,出现贫富和私有制以及奴隶制的萌芽;第五,在男系氏族内公有共耕土地,同享劳动果实和产品;第六,崇拜男性祖先和出现以男性为主的丧葬习俗。 据考古发掘,陕西华县泉护村,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先后出土了陶祖(陶塑男性生殖器),齐家文化也发现有石祖。陶、石祖是原始时期的一种崇拜象征物,陶、石祖的出土,说明了崇拜男性祖先的习俗业已发生,从而进一步表明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时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的问题。山东大汶口墓地的中、晚期墓葬,曾发现八座男女合葬墓,此类墓随葬品丰富,死者年岁相当,显然属夫妻关系,故被认为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已经出现,父权制已经确立的重要例证。除此之外,属马家浜文化崧泽类型的浙江吴县草鞋山遗址,也发现两座男女成年合葬墓,墓葬亦明显表现出男尊女卑的倾向。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发现的成年男女合葬墓,一般是一男一女,个别是一男二女,下葬时男子葬式均是仰身直肢,女子葬式均是侧身屈肢面向男子,死者的关系是夫妻,整个埋葬透露出一种尤为强烈的以男性为主的倾向,显然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确立的直接表白。齐家文化发现的两座殉葬墓,均是一女性为一男性殉葬,则更是父权制时代男性对女性奴役的真实写照。另外,在其它地区考古文化中,也非常普遍地发现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前后的墓葬,已出现明显的随葬品多寡不一或男尊女卑的现象。诸如此类的考古事实表明,中国父系氏族公社组织的发生可上溯到距今 5000 年前后的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期,自此而后至距今 4000 多年夏王朝诞生前后,实是父系氏族组织习俗的主要发展流行期。其中涉及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有山东大汶口中、晚期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黄河中游(陕、晋、豫)龙山文化,豫北、河北地区龙山文化,甘青宁地区马厂、半山和齐家文化,长江流域屈家岭、青龙泉三期、马家浜、良渚文化,四川三星堆早期文化,江西山背文化,广东石峡文化,福建昙石山晚期文化,以及云南、广西、北方地区、西藏、港台等地的新石器晚期至金石并用时代文化。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男系血缘构成的组织,社会生产、生活和政治的发展,使其原来大多呈散兵游勇式的各个独立的氏族组织,必然走向相近血缘或相邻地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氏族进行最原始的合并和联合,合并的结果便是产生氏族部落,产生以地缘为纽带的父系氏族农村公社。父系氏族部落或农村公社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私有制的膨胀,占有、攫取心的出现,掠夺和维护矛盾的激化,这样便产生了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易言之便是由有血缘关系的或相毗邻且利害关系一致的部落结成的部落联合组织。这种组织是原始社会时期规模最大的组织,组织的主要职能通常是联合进行袭击敌对部落或抗拒外来侵略者的军事行动,行动的决策由联盟中的各个部落联席民主议定,即实行军事民主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7882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5
下一篇2024-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