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这已是现代社会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了。然而,在历史上,婚姻则是作为一种经济和政治制度而存在,它涉及到两个家族的利益,与男女双方是否两情相悦无关。从女方角度来看,嫁人主要为了三餐温饱,于是,男方的家世背景、财富多寡成为择偶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小说创作于18世纪末的英国,“婚姻以爱情为基础”这一观念渐渐冒出苗头。作者讲述了四对男女的结合,也借助其高超的叙事能力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
1、简与宾格利童话般的爱情
隆伯恩庄园的女主人本尼特太太,有五个漂亮的女儿,却没有儿子。按照英国的财产继承法,女儿是没有财产继承权的。一旦本尼特先生去世,他的所有财产将由远亲柯林斯先生继承。柯林斯先生与本尼特一家并无感情,本尼特太太及女儿们有可能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出于对未来生活的恐慌,把女儿们嫁入豪门就成了本尼特太太的奋斗目标。
简是本尼特太太的大女儿,宾格利则是内德菲尔庄园的新主人,家财万贯。简漂亮善良、温文尔雅,宾格利开朗随和、理智幽默,两人在公共舞会上一见倾心。双方家世相近,志趣相投,极为相配。唯一的负分项,就是简的母亲和三个妹妹。本尼特太太出身低微,是一个笨拙、无知而又谄媚的市井妇女,三个妹妹则缺乏教养管束,行为浮夸。但这并不妨碍宾格利的热情,虽然有妹妹及好友的阻挠,他仍与简顺利完婚。
简无疑是幸福的,她是镇上最漂亮的姑娘,知书达理。她不需要在金钱与爱情之间做抉择,宾格利满足了她完美婚姻所有的条件。
2、夏洛特现实的婚姻
夏洛特是卢卡斯爵士的女儿,也是隆伯恩庄园二**伊丽莎白的闺中密友,聪明懂事。
科林斯先生是伊丽莎白的表哥,也是隆伯恩庄园未来的法定继承人。他年纪轻轻便鸿运当头,在凯瑟琳夫人的提携下成为司铎,坐拥一座好房子和非常可观的收入。他一方面对凯瑟琳夫人感激涕零,一方面又因大权在握而自我感觉良好,整个人变成了骄傲与奴性、自大与谦卑的混合体。其举止言行,很受伊丽莎白鄙视。
科林斯先生需要找一个太太。在求婚伊丽莎白失败后,他迅速把目标转向了夏洛特。夏洛特也很不喜欢柯林斯先生,但还是愿意委身于他。
“我不是浪漫的人,你知道的。我想要的只是一个舒适的家庭;考虑到科林斯先生的性格、社会关系和生活境况,不是我瞎说,嫁给他以后,我得到幸福的可能性比较大,至少和绝大多数准备结婚的人所期待的差不多。”夏洛特对伊丽莎白说。
夏洛特已经二十七岁,她没有倾城的容貌,也没有显赫的家世,能找到这样的归宿,也算不错了。在婚姻面前,夏洛特无疑是理智而又清醒的。
科林斯不爱夏洛特,夏洛特也不见得爱科林斯。这是一桩现实的婚姻,也是大多数人的婚姻,为生存各取所需。
3、丽迪雅的轻浮婚姻
丽迪雅是本尼特太太第五个女儿,年仅16岁,继承了本尼特太太的所有缺点,天真、鲁莽、无知而又轻浮。在那个封闭传统的年代里,她不顾社会评议,整日混迹于部队军官之中,享受着男人们的殷勤吹捧。
维克哈姆是一名中尉军官,品性低劣,不学无术,毫无前途可言。但是,他年轻帅气、能说会道,俘获了不少女人的好感,丽迪雅就是其中之一。
丽迪雅天真地以为维克哈姆会娶她,于是跟着他私奔,这件事让整个家族蒙羞。洗刷羞耻的唯一办法,就是两人结婚。维克哈姆以结婚为交易筹码,拿到了2500英镑巨款还清欠账,并收获一份北方军队的工作。
丽迪雅沉浸在婚姻的美好生活中,跟着丈夫远走边关。
没有物质基础,也没有爱情的婚姻,只能依靠姐姐的接济维持下去。
4、伊丽莎白骄傲的爱
伊丽莎白是本尼特太太的二**,活泼、聪明、勇敢又富有修养。在婚姻问题上,她有自己的主见,物质的富裕和有尊严的爱情,一样都不能少。
在本尼特太太的允许下,科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却被严词拒绝。科林斯的品行,得不到伊丽莎白的敬仰。
维克哈姆外表温文尔雅,言行举止又深得伊丽莎白欢心。但由于他缺乏经济基础,伊丽莎白恰如其分地把两人关系维持在朋友层面。
宾格利的朋友达希,出生豪门,拥有巨额财富,性格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也不善交际。
“长得还行吧,但也算不上多好看,对我来说毫无吸引力;现在我可没心情给那些其他男人看不上的姑娘捧场。”舞会上初见,达希向宾格利评价伊丽莎白的话,句句传入她的耳中,其傲慢、无礼的态度,也深印在脑海。
之后,维克哈姆对达希颠倒黑白的毁谤,又进一步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希的憎恨。
偏见遮蔽了她的双眼。舞会过后,达希多次示好,聪敏的伊丽莎白却完全没有察觉。
达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向伊丽莎白表白,她的震惊无法形容。“他滔滔不绝地指出伊丽莎白家世如何低微,双方如何门户不对,自己既然宁可身份地位受损也要娶她,足见对她的确是一片真心。”达希真实的表白伤害了伊丽莎白的骄傲,两人不欢而散。
达希给伊丽莎白递去一封信,详细叙说了维克哈姆的斑斑劣迹,证据确凿。
反复阅读信件后,伊丽莎白认识到了自己的偏见,“导致我如此愚蠢的,并不是爱情,而是虚荣。自从认识他们两人开始,我便因为其中一个人的奉承而得意,又因为另外一个人的冷淡而生气,所以对待他们两个都是充满了偏见和无知,毫无理智可言。”
而达希,被伊丽莎白拒绝后,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我父母都是好人,特别是我父亲,他既仁慈又和蔼,可惜他们却纵容我、鼓励我、甚至教导我做一个自私高傲的家伙,除了自己家里的亲戚,谁也不关心,而且瞧不起其他任何人,至少要鄙夷地认为他们无论智力还是财富都远远不如我。从八岁到二十八岁,我就是那样的人;你给我一个教训。在你这里我才明白什么叫谦卑。”
“偏见让你无法接受我,傲慢让我无法爱上你。”放下傲慢与偏见后的达希与简,历经曲折,终成眷属。作者给予了故事一个美好而圆满的结局。
作者的故事
现实中的作者简·奥斯汀,并没有伊丽莎白那么好运。
简·奥斯汀的父亲乔治·奥斯汀收入虽颇为优裕,却仍不能为女儿提供丰厚的嫁妆,而这导致她在1796年错失了一段美好姻缘。托马斯与简·奥斯汀在公共舞会上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她估计托马斯会很快向她求婚,可托马斯的叔母唯恐简·奥斯汀拖累托马斯,把他送往伦敦求学。托马斯在伦敦很快移情别恋,迎娶某个富家女,事业蒸蒸日上。
1802年,简·奥斯汀拒绝了哈里斯的求婚,虽然那人有大片产业等待继承,却非她所爱的对象。
1817年,简·奥斯汀因疾病逝世,年方四十二岁,终身未婚。
2019年3月2日于深圳
推荐理由:
1、作品的影响力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也是她最受欢迎的小说中的一部,被列为世界十大著名小说之一,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可见这本书深受喜爱。从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次出版由王科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至今,该书已被30多位翻译家再次翻译,并且多次出版。
2、女性意识的觉醒
《傲慢与偏见》的创作,标志着英国女性文学的形成。简·奥斯丁在这部作品中,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真正把女性形象抬升为作品主角地位,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
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集中展现了其独到的女性主义观点。由此,奥斯丁为文学建立了一种女性写作传统,她是女性意识的启蒙者和先驱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汤玛士卡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这使得他们父女非常失望。于是简·奥斯汀着手修订另一本小说《理性与感性》。
1805年她父亲去世后,奥斯汀太太带着简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顿。直到1809年定居在乔顿城其兄爱德华的汉普夏庄园之后,简·奥斯汀才再度认真提笔。《理智与情感》修订后她自费出书,销路不错。于是她重写《最初的印象》,改名叫《傲慢与偏见》。
2005版的**《傲慢与偏见》,个人感觉每个角色与原著非常像,尤其是男女主角,将“傲慢”与“偏见”诠释得淋漓尽致。
从中我理解了几点:
在两人初次见面的舞会上,达西拒绝与伊丽莎白跳舞并说伊丽莎白长得还行,但还没有漂亮到让他心动的地步,这个对话刚好被伊丽莎白听到了,所以她认为他很傲慢——,其实这跟他的贵族出身离不开,进而对他产生了偏见。
尤其在她听到韦翰先生说达西先生不好以及得知彬格莱先生的离开导致姐姐吉英痛苦的根源是达西先生所致的时候,这更加深了她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偏见,从此她处处和他对着干。达西也很不喜欢班纳特一家人的行事作风,但她却认为伊丽莎白和吉英是与众不同的,但达西也因为自己的偏见让彬格莱离开吉英。
后来达西认为有必要澄清误会,他给伊丽莎白写了一封长信,她看完信开始反思自己的偏见,对达西的看法也开始转变。此后与达西的接触当中,重新认识了他,也喜欢了他。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呢尤其我们习惯以对别人的第一印象评价别人,一旦我们对另外一个人有偏见,那就不会再带着公平的标准去评判。
“傲慢让别人无法爱上你,偏见让你无法爱上别人。”请放下傲慢与偏见,不要仅凭自己的第一印象去评判别人,要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别人,同时也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伊丽莎白听了韦翰的一面之词,便相信了达西是个傲慢无情的人,而她的妹妹丽迪雅仅是听了韦翰的花言巧语,就答应与他私奔,却不知他是个小人。
在这个世界总有人喜欢歪曲是非、颠倒黑白,但你却偏偏选择相信了他,不假思考地相信他说的每一字、每一句,而那个人却暗地里嘲笑你这个天真地傻瓜。
有些人正是利用你的善良无知才选择欺骗你,让你落入他的圈套,即使爱上一个人,你也要在沦陷前擦亮眼睛。看到这样一句话:“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心也不是非善即恶,世事多变,人心复杂。你可以善良,但不能对人性的恶一无所知,你可以一片赤诚,但永远不要太轻易相信一个人。”
所以,不要光用眼睛看这个世界、也不要光用耳朵听别人的话,有些事情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到,正如《小王子》中所说:“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下次别那么轻易相信一个人,请擦亮你的眼睛,用心去感受。
达西先生第一次对伊丽莎白表白时,把自己心中的阶级观念诚实的表达出来,加剧了伊丽莎白对他的厌恶,直接就拒绝了达西,也让达西明白了她对他的偏见,对他各种行为的不赞同。
达西从薄雾清晨中走来,对伊丽莎白进行第二次告白,“请你老实告诉我,你的心情是否和4月一样,我的心情和情感依然如旧。只要你说一句话,我便再也不提这桩事。但如果你的感觉改变的话,我想告诉你,我爱你。”
伊丽莎白姐姐吉英不擅长流漏自己的情感,即使很喜欢彬格莱,她也不会表达,而彬格莱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被达西劝阻后就选择了离开,还好后来他被达西的鼓励下又向吉英表白结婚。
爱一个人就要及时表达,让对方明白你的心意,否则你们或许就会错过彼此。尤其一个男生,如果遇见喜欢的人,不妨大胆一些,何必一直以朋友的身份掩饰自己对她的爱呢
爱她,就大声告诉她!给她一个浪漫的告白!
伊丽莎白好友夏洛特——二十七岁的“之所以嫁给柯林斯,只是希望有个“归宿”,不再成为家里的负担,但她从不曾在精神上得到爱情的满足。而对于柯林斯来说,他只是想为自己的房子找一个女主人,这个人是谁无所谓。这样的婚姻无异于“搭伙过日子”,各取所需罢了。
丽迪雅是个轻狂的女子,也是个十足的花痴,她天真单纯,太容易轻信一个男人,因为贪婪美貌和感情冲动,选择跟着韦翰私奔。但可想而知,两人婚后只有无尽的痛苦。
而伊丽莎白和姐姐吉英,她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不会随意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在影片中,伊莉莎白和姐姐吉英讨论过自己的恋爱观:“我只为真挚的爱结婚,因此我注定会变成一个老姑娘。”我很赞同她的观点,婚姻不能当儿戏,如果选错了人,那未来几十年会是何等的可悲!即使成为老姑娘又如何,婚姻就不应该将就。其他人的想法根本没那么重要,不必让他们扰乱你的节奏。
最后,我希望每个女孩都能像伊丽莎白那样,找到彼此真正相爱的那个人,再选择步入婚姻。记住唯有真挚的爱情才值得你步入婚姻,不要草率地嫁给一个人。
最近重读《傲慢与偏见》,也重刷了**(2005版)。科林·费斯、詹妮弗·艾莉主演的95版也不错,只是先刷了05版,对凯拉·奈特利饰的伊丽莎白迷之喜欢。伊丽莎白在五姐妹中不算最漂亮,但气质出众,学识过人,有主见,有个性,也最具反抗精神。
《傲慢与偏见》乍一看是讲述英国乡村绅士的爱情与婚姻。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实际上体现的婚恋观,可谓当代爱情婚姻宝典。
四对夫妻展现的四种婚恋观,皆有当今社会的影子。
柯林斯,愚蠢、刻板、自以为是、热衷吹嘘,尤其是对达西姨妈凯瑟琳夫人的谄媚,令人作呕。同时,他充满市井小民的精明算计,不仅要继承贝内特家的遗产,还想顺带娶走一个女儿。刚开始看上美貌的简,得知简名花有主,马上改变主意,换成相貌次于简的伊丽莎白,求婚遭伊丽莎白无情拒绝后,又迅速搭上了夏洛特。他的婚姻充满功利,只为找一个好妻子,有没有感情并不重要。
夏洛特,作为伊丽莎白的闺中密友,二人无话不谈。当夏洛特告知伊丽莎白自己与柯林斯的婚讯,伊丽莎白很震惊。她觉得无知的柯林斯压根配不上自己的好朋友,为何要嫁给他,自贬身价,自取其辱。
这里,两个女孩的爱情观发生交锋,伊丽莎白信奉爱情至上,夏洛特却很务实。虽看时不喜夏洛特,但她不正是芸芸众生的缩影吗?
长相普通,家世普通,年纪越来越大,选择余地越来越小,不得不将就。不过,夏洛特也有闪光点,她理智、务实,清楚自己要什么。
“你知道,我不是个浪漫主义者,从来不是那种人。我只要求能有一个舒适的家。就柯斯林先生的性格、亲属关系和社会地位来看,我相信嫁给他是能够获得幸福的,可能性之大,并不亚于大多数人结婚时夸耀的那样。”
嫁给柯林斯之后,夏洛特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很满足自己的选择。其实,夏洛特是个挺有想法的女性。知道自己要什么,并能紧紧抓住。
莉迪亚是伊丽莎白最小的妹妹,也是最被诟病的贝内特家的女儿,她年轻无知,放荡不羁,爱慕虚荣,喜欢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威克姆。莉迪亚只为威克姆的帅气着迷,完全没有考虑过婚姻的物质基础以及所嫁之人的三观和人品。
而人品卑劣的威克姆眼中只有钱,他差点诱拐了家世显赫的达西**,追求过颇有些财产的金**,就算娶莉迪亚,也是漫天要价,捞够好处。他嗜赌成性,挥霍无度,同时又贪图安逸,纵情享乐。
两个人的所谓爱,只靠一时的激情维系。“威克姆不久就情淡爱驰,莉迪亚对他稍许持久一点。”
简,贝内特家的大女儿,外形出众,善解人意,待人真诚,且富有智慧。但性格中庸,太过温和,虽喜欢宾利,却不善表达。
宾利,为人随和,心思细腻,坦诚直率,但对感情优柔寡断,稍缺乏主见。
宾利和简是同类人,除去物质基础有些悬殊,两人结合看不出任何瑕疵,极其完美。
关于简对宾利的爱情,书中提到, “如果一个女人用尽办法掩饰自己的感情,心爱的人也蒙在鼓里,他可能会错失良机,失去心上人”。
“恋爱的话,两者都要多表露点爱意,而不是不响应对方。”
喜欢就要说出来。
最理想的、完美的爱情。两人品貌才华相当,三观合拍。
前期互不待见, “偏见让你无法接受我,傲慢让我无法爱上你”。
相识于一场舞会,达西外表出众却个性内敛,不善与人交际,起初因伊丽莎白的家人想利用舞会结交朋友宾利,认为她爱慕虚荣。后来渐渐倾慕伊丽莎白,但介意对方家世,内心很挣扎,也插手了宾利和简的交往。
达西向伊丽莎白表白时,坦诚自己的傲慢与直率,后来逐渐反思正视自己的缺点,低调解决莉迪亚、威克姆私奔事件,帮助宾利向简求婚。这样的达西让人不得不喜欢。
伊丽莎白的魅力也足以与达西相配。面对达西的傲慢、宾利姐妹的排挤、凯瑟琳夫人的刁难,伊丽莎白始终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因第一印象对达西产生了偏见 , 随着相处渐深,两人消除隔阂,爱上对方。
伊丽莎白的魅力在于其思想独立,有自己的价值观。 她评价一个人不是依据家世财产,而是考量一个人的本质,包括性情、人品、三观等。与凯瑟琳夫人的交锋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没听说凯瑟琳夫人在德才上有什么出类拔萃、令人敬畏的地方,光凭着有钱有势,还不至于叫她见了就惊慌失措。”
“我认为,我跟你外甥结婚,并不会背弃自己的出生。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我们正是门当户对。”
今天,到处都在鼓励女性经济独立,却鲜有强调女性思想独立的。
婚姻爱情需要保持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
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