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籍博士论文《致谢》刷屏,这篇文章为何能感染众多网友?

四川籍博士论文《致谢》刷屏,这篇文章为何能感染众多网友?,第1张

四川籍博士论文《致谢》感动众多网友

真正能打动人的内心的文章,一定都是作者在真情流露的时候所写的文字。而这位博士在其毕业论文中所写的内容无不令人动容。这位博士出身在小山沟里,家中贫困,母亲在他十二岁的时候离开,父亲虽然会把他辛苦抓来的黄鳝买来酒肉,但是父亲在他重病的时候会给他留下治病的钱。这位博士父亲,在他17岁的时候,因为交通事故离开了他。照顾这位博士生活,陪伴他长大的婆婆也离开了他。这位博士的恩师是一名计算机老师,对他有很重要的意义。老师和师母都离开了人世间。每次这位博士回到家乡,看到的都是他亲人的坟茔。

这位博士的论文致谢部分非常的有逻辑

虽然说论文的致谢部分相比于论文的其他部分来说,重要性没有那么强,但是这位博士生的水平显然非常的高。论文的致谢部分不光令人感动,而且非常的有条理。在论文致谢的第一段是一个总的介绍。而在论文的第二段,主要是介绍了这位博士的家庭状况,在论文的第三段则是描写了这位博士为了完成学业付出的努力。而论文的第四段件数了虽然这个博士因为家庭的贫困自尊心受到了一些打击,但是每当他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时候,他还是非常的为自己感到骄傲的。

这位博士生论文的致谢也让人看到希望

虽然这位博士生的前半生非常艰苦,但显然这位博士生他的内心还是非常的阳光健康的。在致谢部分的最后两段,他因为免除了自己学杂费的高中,以及帮助自己解决生活费的胡叔叔知道自己也是幸运的。在论文的最后几句话当中,作者也展示了他作为少年的意气风发。作者希望在将来能够有所成就。并且这位博士还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人的生活。这位博士现在就职于腾讯公司,主要负责做AI相关的产品。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https://wwwjxjywcom/tg/bdlk 郑州商学院可以专升本吗

郑州商学院可以专升本。

郑州商学院是由豫籍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回馈桑梓、贡献家乡教育事业,于2004年高起点、高标准捐资创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2012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郑州成功财经学院;2018年更名为郑州商学院。2021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入选了省硕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跨越到新的阶段。

2022年郑州商学院专升本招生计划

郑州商学院2022年专升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2年郑州商学院专升本学费

专升本院校介绍专升本院校

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统招专升本《大学英语》历年真题

格式:PDF大小:42507KB 全国版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心理学部分)

格式:PDF大小:6048KB

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jxjywcom/tg/bdlk

#高考# 导语 考 网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获悉,2021年河南郑州商学院招生章程已公布,具体章程内容整理如下:

为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依法治招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2021年招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一、学校介绍

 1学校全称:郑州商学院

 2国标代码:14040

 3学校地址:郑州巩义市紫荆路136号

 4培养层次:本科教育为主,兼有专科教育

 5办学类型:民办本科高校

 6学校概况

 郑州商学院是由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回馈桑梓、贡献家乡教育事业,于2004年捐资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2012年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更名为郑州商学院。

 7学历证书

 本校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符合规定者,颁发郑州商学院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对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颁发郑州商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二、招生计划及专业录取的特殊要求

 1招生计划及公布形式:本校2021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招办公布的招生专业和人数为准。

 2预留计划:主要用于生源较好的省份按照平行志愿投档时进档考生超过执行计划时的录取。

 3外语语种:各专业考生的应试外语语种不限,但考生入校后均以英语安排教学。

 4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统一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

 5男女生比例:男女生比例不作限制。

 6凡报考我校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须省统考成绩合格。

 三、录取规则

 1普通类专业的录取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志愿情况,对进档实行“专业清”录取原则。若出现同分情况时,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如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相关要求或规定,以该省要求或规定为准。

 2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专业课成绩×50%)+(文化课成绩×50%)]作为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总成绩相同者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总分相同、专业课成绩也相同者,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如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相关要求或规定,以该省要求或规定为准。

 3体育类专业的录取原则: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文化课成绩÷文化课成绩满分)×100×30%]+[(专业课成绩÷专业课成绩满分)×100×70%]作为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者,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4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只招收理科考生,其余专业文理兼收。

 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原则:学校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和美国荷晶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考生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

 6高考附加分:同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招考部门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和要求。

 四、收费标准

 我校2021年收费标准如下:

 1学费

 本科: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休闲体育、体能训练专业学费为16800元/学年/生;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学费为15800元/学年/生;其余专业学费均为14800元/学年/生。

 专升本: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学费为16800元/学年/生;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学费为15800元/学年/生;其余专业学费均为14800元/学年/生。

 专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费为9900元/学年/生,其余专业学费均为9500元/学年/生。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合作办学开设的大数据与会计、学前教育等两个专科专业,学费为13000元/学年/生。与美国荷晶大学合作办学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为15000元/学年/生。

 2住宿费:1500元/学年/生。

 五、奖助学金情况

 本校设有入学奖学金、成绩优秀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考证奖学金、勤工助学金等。学生入校后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

 六、****

 招生咨询:0371-64561666

 传真:0371-64561286

 学校网址: http://wwwzbueducn

 电子邮箱:cgxyzsb@163com

 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巩义市紫荆路136号

 邮政编码:451200

 七、附则

 1本章程若有与国家相关政策相悖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2本章程由学校负责解释。

 附件: 2021年河南郑州商学院专业信息

郑州商学院可以专升本吗

郑州商学院可以专升本。

郑州商学院是由豫籍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回馈桑梓、贡献家乡教育事业,于2004年高起点、高标准捐资创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2012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郑州成功财经学院;2018年更名为郑州商学院。2021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入选了省硕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跨越到新的阶段。

2022年郑州商学院专升本招生计划

郑州商学院2022年专升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2年郑州商学院专升本学费

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87dhcom/xl/

 我们都希望自己在大城市可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在大城市中拼搏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活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这两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得不说我们农村也是变得越来越美好,但是农村美好的原因,就不得不夸赞一下那一群回家创业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将我们的农村变得更加的美好。

10月14日,在河南鹤壁市学位发小全部考上博士,但他们却一同携手返乡创业的故事,赢得了网友们的点赞。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同一个梦想,因此他们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高薪舒适的工作,选择携手返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博士生对于我们城市来讲都是稀缺资源,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最重视的,每年在学生身上投入的资源也是非常多,就是希望学生在学成归来之后,可以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贡献。

那么这9位博士生他们在毕业返乡后,在自己的家乡做了什么样的项目呢?

这九位同为河南鹤壁的发小,他们都是理工的博士,生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想,想回家一起做点事情,于是他们9人便携手返乡为家乡做了一款道路交通智慧杆,能够让消防车救护车一路绿灯通行,构成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目前他们所在的研究团队已经有博士16人,硕士上百余人,把建设家乡当成了梦想,目前他们所研究制作的先进复合材料也成为热管理和轻量化领域的全国领头羊。

现如今通过了他们的努力,已经打造出了一个平台,给更多想返乡的学者有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他们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我们都知道读书很重要,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创造奇迹,但很多人读书也只是为了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可以更好一点,想要父母可以安享晚年,但是他们9个人却把建设家乡当成了梦想,在他们的心中读书,不是为了个人而读,更是为了可以帮助摆脱贫困的家乡而读。

      庄征君与虞博士是《儒林外史》诸贤人中的至贤之人。

      杜少卿平居豪举,接待四方宾客,上门来的既然鱼龙混杂,对杜少卿本人的许多事迹也就存在不少异议。而对庄征君与虞博士,却很难找出其行事不妥之处,至少我找不出来。此二人,一为高士楷模,一为真儒表率。

      庄征君名尚志,字绍光,是南京累代的读书人家。征君者,曾经征辟而不就之隐士之谓也,是尊称。

      庄征君是神童,十一二岁就会做一篇七千字的赋,闻名天下。不到四十岁已名满一时,他却“闭户著书,不肯妄交一人”。有客至,听见是杜少卿、迟衡山两位,才肯出来相见。

      就连虞博士赴任南京,慕名来访,也吃了闭门羹。理由是:“我因谢绝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待到杜少卿解释了虞博士的为人,他才去回拜,结果一见如故。“虞博士爱庄征君的恬适,庄征君爱虞博士的浑雅,两人结为性命之交。

      恬适的确是庄征君最大的特色。庄征君是隐士,有林下之清逸俊朗,却无竹林隐士常见的狂放不羁。

      他不弃尘世,而是在纷攘红尘中举措有度,从容不迫,成功地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所以他受朝廷征辟,进京前和妻子说:“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但同时又说:“你但放心,我就回来,断不为老莱子之妻所笑。”

      庄征君面君,天子问政,正欲奏对,头顶一点钻心疼痛,着实难忍,只好恳请细思之后再为启奏。回到下处看时,头巾里一只蝎子。次日焚香卜筮,卦辞乃是“天山遁”。

      庄征君知“我道不行”,把教养的事细细做了十策,又写了一道求赐还山的本,呈递上去。朝中权臣托人捎话,欲将其“收之门墙,以为桃李”,庄征君的婉拒之辞不卑不亢,最见其人品格:“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况太保公屡主礼闱,翰苑门生不知多少,何取晚生这一个野人?这就不敢领教了。”

        太保碰了个软钉子,隔天便以法度为词,教皇帝准了庄征君的还山奏本。朝政这个局面,是庄征君意料之中的,所以辞得那样干脆。其实蝎子也好,卦辞也罢,都不过是吴敬梓先生替嘉靖帝(书中假说是他)留个面子而已。

        不过在书中,嘉靖把玄武湖赐给庄征君“著书立说,鼓吹休明”,倒是做了件好事。玄武湖中有五座大洲,“四座洲贮了图籍,中间洲上一所大花园,赐予庄征君住,有几十间房子。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门口系了一只船,要往那边,在湖里渡了过去。若把这船收过,那边飞也飞不过来。”

      庄征君就住在这花园里,同娘子凭栏看水。闲着无事,斟酌一尊酒,把杜少卿做的《诗说》,叫娘子坐在旁边念与她听。念到有趣处,吃一大杯,彼此大笑——中华文士的一个千古梦想,吴敬梓先生就这样用最平实的语言在书中为我们实现了一次。尽管只是在书中,也让我们有短暂的满足,不敢再多求了。每次读到这里,移居玄武湖这几段文字我总会回头再看一遍,不知有无同好之人。

      庄征君是高士楷模——多少是理想世界的楷模;虞博士则是截然不同的路数,在俗世中为我们确立了一个真儒的表率,一个凡人更可学的表率。

      虞博士生在“极出人文的地方”常熟,名育德,字果行。虞母梦文昌帝君而有娠,名字源于《易经》的“君子以果行育德”,梦中文昌亲递纸条上所写。虞博士生而夙惠,长而循礼,无论是自己学诗文、做举业,还是坐馆授徒,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无处不合圣人教诲。虞博士不肯走捷径,勤勤恳恳读书应试,不中亦不狷狂,依旧安安心心地教馆,安贫乐道,宁心守节。

      五十岁上中了进士,同年的众人,也有五十岁的,也有六十岁的,履历上都不开实际年纪,只有他写的是实在年庚。本来该做翰林的,天子嫌他老,让他去做一个闲官,补了南京国子监博士(所以称为虞博士),虞博士依旧欢喜:“南京好地方,有山有水,又和我家乡相近。我此番去,把妻儿老小接在一处,团圞着,强如做个穷翰林。”

      国子监博士亦是穷官,且没有翰林体面,然而虞博士不以这些为意,是他的本心。正如杜少卿跟庄征君介绍的:“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他襟怀冲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人物。”

      虞博士为人行事,不仅冲淡,且多德行。无论是做官之前替看葬坟真心实意,替人葬父慷慨解囊,还是做官后教化学中弟子,为蒙冤者伸冤辩白,为不端者全其廉耻之心,还是善待家仆,不计较其势利之心,在虞博士,做起来都那么自自然然。武正字境界不够,为虞博士有所不甘,而杜少卿却能理解,反复地说“这也是老人家常有的事”,“这些做奴才的有什么良心!但老人家两次赏他银子,并不是有心要人说好,所以难得。”

      杜少卿自己做事也是这样,所以他是虞博士的知己。《儒林》中我以为最有振聋发聩之效的是两句话,一句是优伶鲍文卿拒贿时说的“自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另一句就是虞博士坐馆的东家祁太爷赞他做事有阴德,虞博士说:“阴骘就像耳朵里响,只是自己晓得,别人不晓得。而今这事老伯已是知道了,哪里还是阴德?”都是很平实的话,然而都是做人做到那样的境界才说得出来的。

        虞博士在南京主持一方学宫,主祭泰伯大典,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其教化功绩,正如杜少卿的表亲余氏兄弟激愤于五河县的势利熏心时所言:“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绝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个好官,若是放在南京虞博士那里,这样事如何行的去!”“看虞博士那般举动,他也不要禁止人怎样,只是被了他的德化,那非礼之事,人自然不能行出来。”

      虞博士后来升迁到浙江,临行前诸贤人在庄濯江家设重阳登高会为其饯别,出发之日杜少卿送在船上,不胜惜别之情。虞博士恳言道:“少卿,我不瞒你说,我本赤贫之士,在南京来做了六七年博士,每年积几两俸金,只挣了三十担米的一块田。我此番去,或是部郎,或是州县,我多则做三年,少则做两年,再积些俸银,添得二十担米,每年养着我夫妻两个不得饿死,就罢了。子孙们的事,我也不去管他。现今小儿读书之余,我教他学个医,可以糊口,我要做这官怎的?”两人洒泪分手,杜少卿回家将这些话告诉余大先生,余大先生叹道:“难进易退,真乃天怀淡定之君子。我们他日出身皆当以此公为法。”信然!

      虞博士浑雅淡定,但绝非一味的浑和。学中弟子储信、伊昭向虞博士进杜少卿的谗言,虞博士正色道:“这倒不然。他的才名,是人人知道的,做出来的诗文,人无有不服。每常人在我这里托他做诗,我还沾他的光。”浑雅之中偶露峥嵘之处,是我最喜欢虞博士的地方。

      总之,庄征君是我们理想中的楷模,虞博士是我们现实中最可学的表率。二者都是儒林中的至贤之人,上品中的上品人物。

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同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发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挤了五六个。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

男乘客还可以想办法,可苦了女乘客。记得有一次我身边坐着一个在西安读书的大学生,他要小便,就脱下外套让我给他挡住身体,想把尿撒在矿泉瓶里,但他很紧张,用了十几分钟才勉强撒出来。我还记得有一次身旁坐着一个从西北打工回家的河南妇女,尽管有位子,但她实在太困,太想睡觉了,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坐,自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去了。

应该要肯定,我们国家这十年间的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线路的增加,尤其是动车和高铁的开通,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火车站、火车上,起码不会像过去那么拥挤了。

过年回家那种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竞争的激烈、拥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对“男儿有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厌倦。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一中当老师。自2004年到2011年来上海读研之前,我再也没有遭受春节回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壁县回家的汽车在过年时依然被塞得满满的,但毕竟只有两个多小时,实在挤不下,还可以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我在上海读研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因为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和动车很多,普通车也有几趟,买票很方便。

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车,不是高铁就是动车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在乘坐普通列车?

我想大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除非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学生不会坐,城市人不会坐,主要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比如农民、农民工在坐。

去年暑假和寒假回家,我特意选择坐慢车,16个多小时的硬座。就是要看看是哪些人在坐慢车,看看慢车上还是不是过去那个样子。的确,主要是农民、农民工在坐慢车。对农民工来说,选择坐慢车,比动车起码节约一半的钱,比高铁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钱。从深圳到武汉,高铁一等座要八百多,二等座五百多,但慢车硬座不到两百。尤其对于全家在外打工的人,从深圳到武汉,可能要节约一千多元,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不过,慢车也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多,但很多都被动车和高铁分流了——既有主动的分流,也有被动的分流,因为价格便宜的慢车越来越少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年12306网站通告的春运期间的加班车,三分之二以上的是非动车高铁。这个安排还是挺人性的,因为说到底,加班车就是为了农民工而加,低价位的车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且,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对比动车高铁与普通火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里的阶层差别、生活方式的差别。而且你还能感觉到,底层人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健康得多。底层的

状况虽然普遍很糟糕,但大家还是很听话地活着,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还有家园可以退守。

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来越普遍。我待会进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骑摩托车回家的情况,大家可能在新闻里看到了。每年春节,总有摩托大军回家过年。我的一个表哥,每到过年时就让他的儿子坐汽车回家,而自己骑摩托车带老婆回家,路上要两天一夜。另一个表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讹诈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赔了一万多块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没有了。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比如,我和我的众多表哥,小时候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关系好得不得了,但这一二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外打工,我一直在外读书和工作,一年最多在过年时见一次,平均下来每年还没有一次,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家。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每次回家,看到我身边的老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得很。 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自从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再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

(1)春节的力量。亲人团聚,过年拜年。过年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当下动员中国人最有效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当然,以前过年时的各种集体活动,都已消失殆尽了。

(2)祭祀。中国农村还是保持着过年、过十五给祖宗上坟“送亮”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去祖宗的墓地给祖先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与祖先交流。很多已经在城市安家的人,也会赶在大家三十这一天开车回老家给祖宗上坟。许多曾被废弃的祠堂,这些年也逐渐恢复起来了。

(3)葬礼。很多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媒体上动不动就喜欢报道某某地方为举办葬礼大肆挥霍,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普遍现象。其实恰恰相反。相比古代,今天的丧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贵生重死”的观念早已失衡了——大家越来越贵生,对于死,不再有敬重,

不再让死者享受哀荣;对于天地,不再有敬畏。

但丧礼,在现实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本家一个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亲戚来给他守丧,守丧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过节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况、见闻和感想,称赞中央的政策,谴责干部的腐败„„深夜里交谈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守丧完毕,大家集体出力,将他抬到山上,让他入土为安。

社会学者经常用“原子化”来形容今天农村的现状,说白了就是,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

妻子 房子 车子

(1)妻子。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农村的男青年来说的。在今天的社会,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一来,这是由中国男多女少的现状决定的。而且,农村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女孩子,基本都嫁到城里去了,愿意嫁在农村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二来,农村青年讨媳妇,要具备的物质条件很高,现在普遍的一个情况是:彩礼六到八万,房子两套:在老家一栋楼,在县城一套房。这个压力,并不比城市青年讨老婆的压力小。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至少要给媒人五百块,最终结婚时,还要给上千的报酬,有的甚至要给到两三千。

传统的农村婚姻,从相亲到定亲到结婚,要三四年时间,男女双方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现在却不同,年里看对的,过了年,马上定亲,然后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过去,女方怀孕了,立刻奉子成婚。

曾听过一个搞量化统计的学者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农村孩子结婚越来越迟。但我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女孩子难找,男孩子一到二十岁,父母就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对象,物色好对象之后,既怕女孩子变心,又考虑要到城市讨生活的现实情况,就催着孩子赶快结婚。可以想象:在现代社会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会出现多少问题!事实上,农村离婚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的。

(2)房子。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农村人娶老婆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其实县城的那套房,平时都空着,只是过年时回来住,但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过年时,有的也会把父母接到县城过年,但父母住不惯,在县城过了大年,初一就赶回来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县城除了那套房,什么都没有。

但是,为了添置这两套房,将来给儿子娶媳妇,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在外打工。

下面给大家看我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写的一则笔记,涉及到房子和婚姻的问题,但还有其他的含义在其中。

2013年冬天的一则笔记

跟大哥、细哥到二郎庙水库捕鱼。(细哥承包的这座小水库只有三十亩的水面,在海拔八九百米的山上,水很纯净,可直接饮用,鱼放在里面长得非常慢,一年下来甚至还要瘦。每年腊月底或者年初,细哥就要从外面进鱼秧,虽说是鱼秧,其实

有三斤多一条——这种鱼是在平原地带的池塘里用饲料喂养的,进价是两块多,但是鱼在纯净水里清洗了一年之后,肉味大大改善,可以卖到五块多一斤。)

一个拉砖的师傅把车停在坝上。我们问他,从山下往山上拉一趟要多少钱。他骂了一句话粗话,然后说:“两百块,划不来!”又说,就是这样的生意,也越来越少了。山里的楼房基本都做完了,没有做的也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大哥说:“在县城买房又么样,到时住在那里做什么呢?”司机说:“只要是人,总有个生存的法子。”又来了一个人,是细哥的同学,他的摩托车上带着老婆和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得知他在这山里做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细哥问:“你要买那么多房做么事!”他叹了一口气:“我们这时代不叫人过的时代!没办法!”“做了一栋楼,买了一套房,还叫没办法!明年还去打工吗?”“不去打工,在家里做么事?”而这座水库上头的两个塆子的人家,基本上都在这里做了一栋楼,在县城买了一套房。

其间来了一人,开小车,戴墨镜,手腕上戴着很粗的黄金链子。老远就用粗嗓子喊正在水上下网的细哥,问有鱼没有。细哥正划着独木船,一只手划,一只手下网,笑着答:“你又不买,问着做么事!”同我们说话时,他的墨镜始终没有摘下来,神气得不得了。墨镜又对细哥喊:“别扑了麻雀(翻船)哈,我是秤砣,到水里就沉了,帮不了你。”说完就独自哈哈地笑。他同我们说起晚上要陪开挖机的斗地主。说是挖山种天麻,规模很大,已经买了十五万斤树。从言谈中得知,他平时在县城住。细哥的同学也说,他准备将家里几面山的树都卖了——分田到户后交了几十年的税,没有沾过任何光。后来听细哥讲,墨镜小学没读完,就在外面混,替人讨债,拿斧头砍人,就这样起家的。

一会儿又来了母女三人,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孩。她们是来买鱼的。跟墨镜是亲戚。墨镜却不认识那个年纪最小的女孩。“跟以前长得不一样了呀!”墨镜说,“在哪里打工?”她说在温州。“属什么?”“属鸡。(刚满20)” 墨镜说:“还没有说人家吧?我帮你介绍个。”女孩的母亲说:“她回来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人来介绍。”“某某某正为儿子找媳妇急得哼,我把你说到他家。”(说,替人说亲的意思)女孩母亲连忙说:“那怕是不行,她想嫁到县城里。”墨镜说:“他家在县城有套房子。那男孩的娘脾气不好,但你们又不跟她过,你们到县里住,做点小生意。他家也有钱,你叫他们现在拿个四五十万,轻而易举就拿出来了。”墨镜走的时候,表示过两天,要带那男孩上门相亲。(2013年腊月25)

(3)车子。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车子的牌子,不知道车子的价位,只知道这些车叫“小车”。不管什么小车,关键是要有!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

春节的县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这些车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与此同步的情况是:物价飞涨。

知识的无力感

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他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无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也恰恰是这些有几个成员在外务工的家庭。(仅仅只有一个成员务工,通常不足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

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还是得到了适当的回报。

倒是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在第一类家庭中,这些老人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低保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是,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这里所谓第二类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这个体验跟我是一样的。你要问我过年在家乡看什么,其实我没看什么,因为一大半时间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写东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小结

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24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3
下一篇2024-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