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是一见钟情的“初恋情人”吗?

《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是一见钟情的“初恋情人”吗?,第1张

宝玉和黛玉一直都是爱情的范本,他们之间是一见钟情吗?很多人以为是,但并不是这样的,宝玉和黛玉是日久生情。在《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一直牵引着人们心弦,因为知道最后注定是悲剧,所以总会希望中间的过程里会出现一些转折,或者说希望能够留下一些幻想的美好空间。

始终坚信宝玉和黛玉成婚后也可以走到最后,因为她们不是一见钟情的冲动,他们是日久生情的相爱。爱情虽然逃不开柴米油盐的枯燥,但是总有一个人会让你相信永远。黛玉和宝玉经历了各种磕磕绊绊、猜忌、怀疑、直到最后的确认,他们之间连生死都不惧怕,如何不能够一起把生活过好。

第一,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若无相欠怎会相见,用一生眼泪还一世恩情

宝玉和黛玉初次相见的时候没有一见钟情,但是他们却对彼此异常的熟悉,好像早就见过了一样。最适合他们之间的一句话便是“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绛珠仙草,宝玉的一世灌溉之情,黛玉没有可以偿还的水,只能够用一生的眼泪还一世恩情,如果没有前世的相欠如何会成就今生的相见,因此宝玉和黛玉是注定会相遇、相爱和相守,只是时间无法衡量。

正如《枉凝眉》歌词所唱: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遇到了宝玉也开启了黛玉流泪的过程,黛玉是一个视爱情如生命的姑娘,她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生命在爱着宝玉,她不计较时间的长短,只在乎是否真心。宝玉对所有女孩子都很好,可是不知黛玉在他心中到底位置几何?

第二,宝玉在比较在考量,黛玉终究于其他人不同

宝玉的身边围绕着太多的女孩子,即便黛玉美若天仙下凡,可是宝玉也没有完全认定黛玉这个人,初次相见的时候宝玉只把黛玉当成了特别的妹妹,后来宝钗来了,宝玉的整个眼睛里都闪着光,不过宝玉还是暖心的牵起了黛玉的手。正如黛玉所抱怨的,宝玉心中有妹妹,可是一见到姐姐就忘了妹妹。因为有太多的选择,宝玉对黛玉并没有已将中秋,宝玉也在考量黛玉。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悉,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宝黛刚开始的情谊就和别人不一样,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虽然常常会因为计较一些小事而争吵,但是他俩却怎么吵都吵不散,关系反而越来越好,吵架让两人知道大家对某件事的在乎,也会让大家知道彼此的心意和想法。宝玉和黛玉吵架的这一段不正是初恋的感觉,类似青梅的味道酸涩里带着甜蜜。

宝玉和宝钗不吵架,但如果他们结婚了那也注定了两个人不会有爱情,宝钗可以一辈子是宝玉的妻子,可是宝玉一定会另外宠爱的人,相敬如宾也相待如冰。但宝玉和黛玉就不一样了,即便七老八十了他们还是会有小儿女的心态,整天吵吵闹闹、欢欢喜喜,生活有着柴米油盐的真实,也有着花前月下的浪漫。

第三,宝玉直到对黛玉说出“你放心”三字时,才真正对黛玉交了心

宝玉一直不知道什么真正的爱情,也不知道如何才是真的爱一个人,但是龄官对宝玉的无视,对贾蔷的深爱刺激了宝玉,让宝玉知道爱情要专一。也是因此宝玉知道了人不可以太贪心,一个人只能够拥有属于他应有的眼泪,他此刻也认定了黛玉是可以携手一生的人。

宝玉也对黛玉说出了“你放心”的话,宝玉的三个字对黛玉来说是最好的承诺。真正的告白不需要山盟海誓,不需要金银珠宝,需要不过是发自内心的一个承诺,一个让对方可以感受到你的在乎、重视和深爱的信号。未来茫茫,谁都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变故,可是对方的爱就是让彼此不管遇到如何困难都想要走下去的坚定力量。

宝玉和黛玉想要在一起,其实也有很多阻碍,比如王夫人的不支持,黛玉的病等等,但是黛玉一直都没有放弃,只要宝玉也同样的爱着她,她就会拼尽所有的力量和宝玉在一起。我们能够看到黛玉为宝玉生了一身的病,可是却不知道宝玉为黛玉也生了一身的病,为了黛玉可能要离开贾家的话,宝玉都大病一场差点就不省人事。如果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是山崩地裂,那么他们不在一起不就会世界毁灭吗?

宝玉和黛玉其实到后期已经经过了磨合期,他们互为彼此的知己,很多事情都可以有商有量,并不会再无端吵架,而且黛玉也变得成熟了,很多事情都能够包容和谅解,他们之间宝钗都不是障碍了,那么还会有什么引起争执的呢?

宝玉虽然不成器,可是黛玉却非常聪明有远见,宝玉不愿做的事情黛玉不会强迫他,贾家不是只有读书出仕才是正途,宝玉可以做想做的事,黛玉会为他守着这个家。宝玉失落和伤心的时候,别人也许不知道宝玉伤心的那个点,但是黛玉却知道如何宽慰和化解宝玉的悲伤。贾家落败之后的很多事情让宝玉毅然决然地放下红尘决定出家,如果黛玉尚在人世,宝玉有人相伴共度难关,想必也不会都到出家的地步。

所以宝黛如果成婚以后,浅见他们是会幸福的。虽然不可能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但是至少可以“愿有岁月可回,且以情深共白头”的日子。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为你带来有趣的红楼解说和小故事!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虽然是个悲剧,但是很真实,曹雪芹写出了两人懵懂的感情,少女的娇羞、少男的炽热爱意,让人不由得心神向往。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贾宝玉对感情并不真诚,他是喜欢林黛玉的,但是他没有跟贾母或者王夫人说以后一定要娶林黛玉为妻,不像薛蟠,他虽然是个好色之徒,但是他第一次看到林黛玉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把林黛玉娶回家,他一回家就跟薛夫人说自己要娶林黛玉为妻。

其实贾宝玉为他和林妹妹的爱情是做过一些工作的,你看兴儿跟尤二姐以及尤三姐讨论的时候,兴儿听到尤二姐要把尤三姐许配给贾宝玉,他立刻摇了摇头,他说:“别人我不知道,宝玉我是知道的,宝玉他以后是要林黛玉的,这是贾母定下来的”,很多人会很奇怪,兴儿是贾琏的心腹,他是怎么知道贾宝玉要娶林黛玉的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兴儿平日和贾宝玉的心腹茗烟玩得很好,所以贾宝玉悄悄让茗烟向外人传递一个消息,那就是自己以后一定会娶林黛玉,茗烟自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所有的下人,并且告知他们这都是贾母的主意,贾母在贾府中的地位是最高的,自然不会有人去问她为什么会有这个打算。

但是贾宝玉还是算错了一步,他万万没想到王夫人心仪的是薛宝钗,林黛玉平时的表现太小家子气了,最主要的是林黛玉的病很重,她之前给人一种命不久矣的感觉,最后贾母也同意了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林黛玉绝望地烧掉了宝玉的情信,泪尽而亡,贾宝玉也没有得到幸福,他和薛宝钗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最后出家了。这个结局不是曹雪芹亲自写的,是高鹗续写的,要是让曹雪芹写的话,估计会是另一个版本。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确乎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然而,这种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又不是简单的“以貌取人”,而是有着深厚内涵的。那么,曹雪芹是怎样在一个简单的林黛玉与贾宝玉见面的场景中把这种意蕴深刻的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表现出来的呢?我们不妨来细细的品味一下,就可以领略到曹雪芹那支笔是如何高明如何传神了。而这种深刻的一见钟情,也在一开始就奠定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坚贞不渝空前绝后的伟大爱情传奇。

首先,是“欣赏”。

小说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见面时,通过两人彼此的观察,道出了双方在各自心中的外在形象,应该说那是唯美的。且看这两段:

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呢。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见礼。归了坐细看时,真是与众各别。只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说明两人对彼此外在的长相和内在的气质都达到了相互欣赏惺惺相惜的程度。这是激发一切美好情感的开端。

其次,是“面熟”。

且看小说里的描写,林黛玉见到贾宝玉时是:“便大吃一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而贾宝玉则更加直接,马上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并进一步解释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

关于这点,我曾经在拙文《贾宝玉为何深爱林黛玉?》里论述过,认为这种“面熟”,其实源自父辈的贾政和贾敏兄妹相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作为儿子的贾宝玉和作为女儿的林黛玉对此的继承以及贾政和贾敏分别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熏陶培养所致,表面上是“唯心”的和“神秘”的,其实大有深意。这表现出两个相互欣赏的年轻人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对彼此自然流露出的“天然本性”具有天然的亲近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谓此也。难怪贾母在听到这样荒唐的话后反而高兴的说:“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

第三,是“质同”。

两人相互打量之后,发生了一段对话: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宝玉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

在我看来,这段话表现出了作者曹雪芹先生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同的本质性”的一种判断。不管是贾宝玉杜撰也好,还是确有这种说法也好,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曹雪芹在这里设计的这段话就是要告诉大家,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同源的,都是石头,所谓“西方有石名黛”,而贾宝玉佩戴的那块玉本来就是由石头幻化而来的。这就点明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同质而且同源。

第四,是“求同”。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更为奇特的事,贾宝玉问林黛玉有没有玉,林黛玉说没有,贾宝玉立即痴性大发,又哭又闹,摔玉砸玉。这段描写,表面好像是写贾宝玉的荒诞不羁,但其实很有深意,实要表现贾宝玉那种急切的想和林黛玉“求同”的心情,也就是说贾宝玉在见到林黛玉,经过短暂的交往之后,立即激发出一种强烈的和林黛玉“完全一样”的心理。这种心理,其实就是一种“爱意”的表示,有点类似于现代人穿情侣衫戴情侣表。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先生的生花妙笔,在不到两页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初次见面的描写中,他通过欣赏、面熟、质同以及求同等心理发展轨迹生动揭示出了一种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肤浅的一见钟情,表现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种来自于生命最深处的感情基础。而也就是凭借这样的描写,我们当可以肯定,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真爱的,而且他们注定要不渝的相爱终生。

当然,在贾宝玉为与林黛玉求同而砸玉闹得贾府上至贾母下至丫鬟惊慌失措的局面来看,又似乎在暗示着两人爱情的挫折、磨难和不顺。

黛玉爱宝玉,不单是因为吃醋和伤心而流泪,更煎熬的是这个退让与思考的过程。她在爱情上,其实是相当的隐忍和明决,除了爱,什么也不想要。

这样的决绝与大度,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谁还能再说黛玉小气总之,黛玉宝玉的爱情只能是生活在神交中,若黛玉宝玉结婚便违背初衷,犯了天条。所以二人只是神似的鸳鸯。

很多人在读过《红楼梦》后,始终对贾宝玉会喜欢林黛玉十分的不解,认为林黛玉在世人眼里是孤高自诩、目无下尘,或是尖酸刻薄,柔弱多病的形象,那么,为什么贾宝玉会喜欢林黛玉呢归纳有以下十大缘由:

一、两人一见钟情

贾宝玉眼中的林妹妹是“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泣非含露目。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贾宝玉在林妹妹眼中是“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生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风情,悉在眼角。”

而后人对宝玉的评价却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可见宝玉在世人的眼中是个不肖子弟,而在林黛玉的眼中却是风情万种。而贾宝玉送给林黛玉的“颦颦”,也是那么贴切,可见二人是初相见,便以一见钟情了。

二、两人互相呵护

贾宝玉喜欢林黛玉,对妹妹的倾心而百般呵护,却也有林黛玉对宝玉的一番回护。在《红楼梦》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玉在薛姨妈处吃酒,李嬷嬷上前拦阻,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

李嬷嬷却提及老爷问书,宝玉不禁垂下头,黛玉便忙回护道“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

三、两人互为知己

而小丫头给宝玉戴个斗笠也戴不好,惹得少爷脾气的宝玉骂,如若黛玉果真惯以刻薄人为乐,她自然要跟着损小丫头几句,但她没有那么做,而是直接叫过宝玉替他戴帽。在今人眼中,为心爱的人穿衣戴帽算得了什么呢可在那个年代那种家庭里不行,那都是下人做的事。蒙府本此段处有侧批流露了当时人的想法“知己最难逢,相逢意相同。花新水上香,花下水含红”。

这种意境是非常美的。这就是黛玉对待爱情的忘我,此刻的她眼中只有宝玉 ,她对自己的行为是不会考虑什么的,这也是黛玉真性情的流露。在贾宝玉的心理,林妹妹是孤苦无依的,她的身世才会让她那么的伤感,就像他看到那首《桃花行》,就知道是出自林妹妹之手,因为他知道林妹妹心中的凄苦。林妹妹的柔弱,让贾宝玉情不自禁的心生怜爱,情不自己。

而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黛二人同榻而卧,对于宝玉的腮边胭脂,黛玉用手帕为她擦拭,没有责备和不肖,只有关爱和婉言提醒,没有一丝让宝玉心生反感,而更多的是让宝玉体会了林妹妹的那一腔柔情。

四、两人同为葬花人

还记得那月下读西厢,二人同有惜花心,又同为葬花人。宝玉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而喻之,使得林黛玉是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要去告状,在宝玉千央万告之下,却以一句“呸,原来也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将一场风烟化为一片柔情。像这样的林妹妹谁能不爱。我想真正让宝玉倾心的,也有这一刻吧。

五、“不是冤家不聚头”

对于林妹妹的小性,那次不是为宝玉而起,因为爱,因为在意,也因为一切都是朦胧的,才会有那么多的争吵,那么多的试探,还有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愁。而每一次争吵,不是让他们生疏,而是更加的亲近,每一次争吵过后,宝玉都体会着那爱的温馨。

她们却都无法摆脱金玉良缘带来的苦恼,这就像一个紧箍咒,套在宝玉的头上,却勒疼了黛玉的心。为此他们有了一次次惊天动的的争吵,宝玉再次摔玉,而林黛玉哭的吐药,却换来贾母的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也是这次摔玉,贾宝玉许下了他的第一次誓言:你死了我出家去。爱的海誓山盟,就这样走进了二人的心理。

六、两人志趣相同

贾宝玉无心仕途,对于宝钗等人的劝解,视为钓名沽玉,而林黛玉自幼就不曾劝他立身扬名,这是他与黛玉的志趣相投,也是他视黛玉为知音的一点。

七、宝玉喜欢黛玉的“不饶人的嘴”

林妹妹有着不饶人的嘴,宝玉的奶妈说她“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宝钗对她的说法就是:“真真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八、黛玉亦风趣幽默

黛玉也是极风趣幽默的,她经常与姐妹和丫头们开玩笑,逗趣在第四十二回有着精彩的展现。薛宝钗审她时,她的满面绯红,搂着宝钗软语央告的小妹妹样子,是多么让人怜爱。

九、黛玉的才情让宝玉折服

林黛玉的才情,更是让贾宝玉折服,从元妃省亲时的代笔,到后来的诗社建立,林黛玉始终是才思敏捷,她的诗总是风流别致,新颖飘逸,没有一点世俗的尘埃。虽然她被屈居宝钗,但她依然是出类拔萃的,孤标独树。让贾宝玉为他鸣不平。但是,她却在以后的诗中,始终占据了诗中状元,华中魁首。

十、叛逆精神是黛玉最可爱之处

林黛玉最可爱之处,是她的叛逆精神,这是他和宝玉共同的。所以,她才得到了贾宝玉的爱。只是她们的爱,得不到承认,而她带着爱的渴望,那么坚强的活着,直至那金玉良缘让她的爱没有了希望,她带着一腔痴情、今生的痛离开。黛玉“美丽”到极至,却又“凄凉”以至身死!怎能不让贾宝玉为她感痛伤心。

黛玉与宝玉的这种爱,是“性”“爱”分离的爱,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黛玉的超然脱俗,灵秀可人或许让宝玉消弥了肉体的欲望。

至于所谓的“博爱”,难道没听过男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么 “多情而不滥情”,宝玉对其它姐妹自是怜香惜玉,然对黛玉却是一往情深,说什么“你死了,我去做和尚” 。的确,黛玉一死,宝玉便觉尘缘已了,万念俱灰;晴雯死时,也不过做了篇祭文,流一时眼泪;对袭人则是有三分敬畏,“初夜”之事,恐怕只能从好奇跟生理的角度来考虑了,总不能让宝玉这春梦一觉醒来便去找林妹妹吧~~

在《紫鹃试宝玉》就只一句林妹妹要回苏州老家,就把宝玉弄的半天痴傻;而黛玉听到有人要来为宝玉提亲也是绝食绝水,决心一死,宝玉其实是在黛玉死后,和宝钗成亲后,才悟道的。宝玉能够因为丫头开玩笑的一句话:“黛玉要回去了” ,而口吐白沫发了几天的疯,日日夜夜不得眠,可见他有多么在乎这个林妹妹。

贾宝玉从见林黛玉的第一面起,就爱上了林黛玉。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本来就是命中注定,不管中间出现多少女子,贾宝玉的心中始终有林黛玉。两个人的心中都有彼此,但是两个人的爱情之路就是如此的坎坷。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缘分本就是一个上天注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贾宝玉爱上了林黛玉。这两个人的故事从仙界就可以追溯,当时三生石畔的一朵仙草,因为受到了赤霞宫神瑛侍者的雨露的灌溉,得以变成幻化成仙人,但是成为仙人之后,仙草因为没有感恩神瑛侍者的灌溉的恩情,因此就郁结于心。当神瑛侍者下凡投胎之时,绛珠仙子也一起下凡,神瑛侍者变成了贾宝玉,而绛珠仙子转世投胎成了贾府血亲的林黛玉。林黛玉就用一生的眼泪来感恩于神瑛侍者的每日滴水之恩。可见,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缘分就是是天注定的。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就受到了高等的教育。林黛玉的才情非常的突出,但是因为自幼丧母,是一个十分多愁善感人。在林黛玉十岁的时候,被接到贾府进行教养。贾母非常的宠爱这个外孙女,林黛玉在贾府也算是衣食无忧,所以从小就和贾宝玉有了青梅竹马的情分,贾宝玉是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为衔玉而生,故名贾宝玉。

林黛玉生的十分漂亮,但是总是带着似有若无的忧愁。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惊为天人,特别的喜欢林黛玉。当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见面的时候,贾宝玉就询问林黛玉是否有玉在身,林黛玉如实回答没有,不料惹发了贾宝玉的痴狂病,当场摔玉。可见,从这两人的初次见面就可以见得贾宝玉已经爱上了林黛玉。

恋爱是人生最美好的事之一,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初恋,因为思想单纯,情感也就单纯;而且到了男女相互爱慕年纪,身心都有恋爱的冲动。事实上有一些恋爱不是今生理性就可以控制的,比如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今生投胎前就约定好了,所谓一见钟情均是如此。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看,恋爱激活了大脑的边缘中心,即情绪脑,对学生的理性学习肯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确实又因人而异,主要看这个学生理性与情绪的协调能力,如果恋爱产生的快乐情绪对学习有帮助,这样的恋爱是值得家长认可和祝福的。反之,因恋爱后情绪经常失控影响了学习,家长还是要及时、适当地干预。其实这中间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孩子是什么性格的人,如果孩子自律能力强,可以做到欲望延迟满足,那他必然分得清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他会为更长远的人生规划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反之,孩子没有自律能力,必然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样的孩子就是不早恋,还会干别的影响学业的事。所以对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不溺爱孩子,尽量延迟满足孩子的欲望更为重要;家长的眼光不能只停在恋爱这一件事上。

林黛玉和贾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

既是兄妹又是恋人所谓“青梅竹马”两人的心事相同性格相似年龄相仿但在贾母王夫人的反对下两人不能走到一起性格尖酸刻薄小心眼爱哭疑心但又很有才气的人

贾宝玉到底爱不爱林黛玉

因为他谁都爱,只是更爱林黛玉,且林黛玉被他结婚气死,他也不知道跟他结婚的不是林黛玉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是谁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草和神瑛侍者。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红楼梦的读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宣扬真善美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挚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每一个方面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和渴望,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很难实现,追求真善美是每个不同的社会共同的愿望,到现在也没有过时。

这不禁让我们对现代的生活多了一些思考,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把对物质的掠夺性消费的节奏放慢一点,过我们真正希望过的生活。

为什么林黛玉和贾宝玉没有在一起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则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而宝黛二人的爱情对于封建社会来说是一股难得的清泉,中国文坛有一个怪圈《红楼梦》作为少数打破这一怪圈的作品就不能让宝黛二人在一起。感谢高鹗维持了曹雪芹的原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622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13
下一篇2024-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