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不一样的
广东:
某支字辈:云尔伯仲,文崇元宏。国思正承,君恩显荣。克修先业,振淑名望,奕叶济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续了三十二字):忠勤孝恭,敦厚仁慈。守高曾训,宝若彝。积荫丰隆,衍诸洪丕。履安泰定,贞寿恒颐。
广西:
1、孙氏广西南宁邕宁中和那贵村支族排班顺序自北宋湖南江西安抚使、北宋副枢密使、虎卫将军先祖孙沔排起为: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朝能、积、志、世、永、克--若、文、成、朝、振、宗--基、广、家、兴、德、茂--才、超、学、博、行、端
福建部分:
1、福建惠安孙氏的,自本宗族第19世编录编排的字辈分是; 侯伯子男永世显 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 尊祖敬宗启泰元
2、晋江塔头孙氏自廿世起字辈为: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晋)、文、明。
3、南塘孙氏二十一世字辈为: 平、清、端、文、真、正、希、和、懋、隆、福、宜、楚、国、彦、遵、起、云、德、温、赞
4、青阳昭穆原为: “宣、祥、致、裕、则、南、孟、靖、光、宝、尾、忠、茂、世、代、万、年、远”。 “远”宇辈为二十二世,亦即乐安孙氏七十五世新编字行为“振、邦、威、武、汉、华、兴、耿、维、新”
6、福建安溪孙氏:玉殿傅金榜君赐占鳌头英雄兼百辈随我步赢洲文士右维承正继志修德待时诗礼立名丕振家声
7、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全国各地孙氏字辈已收集逾 70 支(随时更新)
广东、 某支字辈:云尔伯仲,文崇元宏。国思正承,君恩显荣。克修先业,振淑名望,奕叶济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续了三十二字):忠勤孝恭,敦厚仁慈。守高曾训,宝若彝。积荫丰隆,衍诸洪丕。履安泰定,贞寿恒颐。
广西:1、孙氏广西南宁邕宁中和那贵村支族排班顺序自北宋湖南江西安抚使、北宋副枢密使、虎卫将军先祖孙沔排起为: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朝能、积、志、世、永、克--若、文、成、朝、振、宗--基、广、家、兴、德、茂--才、超、学、博、行、端
福建部分:1、福建惠安孙氏的,自本宗族第19世编录编排的字辈分是; 侯伯子男永世显 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 尊祖敬宗启泰元
2、晋江塔头孙氏自廿世起字辈为: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晋)、文、明。
3、南塘孙氏二十一世字辈为: 平、清、端、文、真、正、希、和、懋、隆、福、宜、楚、国、彦、遵、起、云、德、温、赞
4、青阳昭穆原为: “宣、祥、致、裕、则、南、孟、靖、光、宝、尾、忠、茂、世、代、万、年、远”。 “远”宇辈为二十二世,亦即乐安孙氏七十五世新编字行为“振、邦、威、武、汉、华、兴、耿、维、新”
6、福建安溪孙氏:玉殿傅金榜君赐占鳌头英雄兼百辈随我步赢洲文士右维承正继志修德待时诗礼立名丕振家声
7、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湖南:
1、湘乡孙氏字辈:先汉芢漍正,自廷邵雯光,安邦定才学,积善有余芳,孝义多时启,诗书兆吉昌,承宗宜重本,立志在能刚,代际青和会,名传万载祥。
2、湖南邵阳字辈:斗应文重子,志景天才桥,太国家福祷,远享世(昌)忠,中孝传先杰,裕后落英雄(谐音)
3、湖南应炎公房(湖南石脚迁四川石柱,民国期间整理):邦应政梦,世均原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显昌
4、湖南添信公房(湖南邵阳迁四川屏山、永川,民国期间整理):邦添行应荣,志永万仲伏,朝廷继世谋,可光显时昌
5、湖南邵阳孙字辈:国正大光显,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昆,发祥疑继厚。衍庆尤倍圆,盛教仃麟记。人生重本根,宪章隆典礼。熏夜晋乾坤。
6、湖南信佑公房(后居江西,民国期间整理):邦信申梦义,文才原万兴,太添应宗守,国正大光显湖南新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贤,家规垂训远,明德卜重宣。
7、湖南益阳孙氏字辈:应仲玉原景,延松承继立。文崇明国璧,武耀大邦翼。
续派语:孝友传家政,诗书启俊良。显扬逢盛世,动业振朝纲
湖北:
1、湖北乐安孙氏字辈:宗敦一本传家法,学从师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贤嗣定应万世长。遵札乐道根基固,先哲德泽力弘扬。才华卓著时为用,信义仁廉树纲常。
2、湖北武汉某支字辈是: 万代长为人之师,华国文章开锦润(待续)
3、湖北江汉平原孙氏(冕公裔)明嘉靖以前无字派,多以金木水火土等字偏旁,取五行相生之义。嘉靖后从湖北第九世起立字派如下: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祥开家国 江东泽长 淇澳颂德 金玉作声 清映书堂 文明兴振相继贤良 显承模烈 万年杨芳 (汉川县韩家集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衍庆锡光 传人代有 华国文章 大河源远 金玉声扬 卓立忠信 永敦伦常克承先志 以正纪纲 (天门等地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文雅见天伦 儒为席上珍 诗书敦夙好 惟德自成邻 (民国三十一年各县新立字派)
4、一支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始,于嘉庆23年订谱,字辈是:大振家国 才成庭扬 绍宗明训 鸿儒焕章 忠信立本礼教为纲 从先起佑 延祚发祥
江西:
1、我们那我所知的辈号是,颜春孺迪承,永佑思光太,万世其昌隆,含宏益章美,明位定荣封,我是含辈,有记载我们是属於乐安堂的! 江西唐末孙利因平镇黄巢做乱而后定居江西宁都而繁衍的,包括福建和广东的孙氏后裔均是其子孙 (江西孙勇提供)
2、江西靖安义门孙氏字辈:必学志方宏,启传责协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长绵。各睦高同气,光辉粉厚贤。克佳宜有才,萌卜桂兰莲。
3、原籍江西省赣州府石城县人士--朱洪武22年前迁居太原,后迁居德州卫字谱是在-延-汝-根-然绍-德-宏-传-世守-善-庆-道-昌耀-宗-永-清-显贤-智-万-古-扬
河南:
1、河南商丘:孙氏字辈:懿没之好,本淤至性,家学渊源,惟师孔孟----------道冠春秋百世钦从,万民乐业,皊延永庆
2、河南邓州刘集人。我们孙姓1936年续排辈数,碑文记载二十辈:“占清兴荣耀 光华照万邦 彦达绵昌领 万民保富康”。(孙中供稿)
浙江:
1、浙江孙氏字辈: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
江苏:
1、江苏 江南淮安府阜宁县人字十民人氏 乐安堂 孙氏家谱 字辈:耀顺怀玉 秀以殿常 玖翠文继永必万宝 兴步德兆 来元廷学 。
2、江苏阜宁县羊寨镇、响水县大通口及楚州区苏嘴镇,其第四子的后代自三世(即恺公之孙)起,辈分依次是:吾、甫、生、公、必、嘉、年、志、恒、士、寿(福)、扬(光)、成(升)、令(庆)、杰(第四子一系已传至第十七丗)
安徽:1、安徽淮北的孙氏族谱为:光明正大(太),存忠厚欣(心),(孝)攸仁义行,道运荣昌,(永)继长生。有些字混音了,不一定准确。
2、 安徽巢湖恩荣堂 字辈是“大邦荣必,世良仁德,宏恩善守,扬名详夕”( 有同音待考 )
北京:1、北京某支:先十六代: 天、爵、甫、文、中、雨、启、元、边、廷、南、学、桂、芳、芯、芝;后十六代:培、永、广、增、ZHAO、延、佩、嘉、超、序、庆、洪、绵、怀、兴、祥;下十六代:吉、金、玉、顺 举、事 、明、仁、志、国、众、杨、传、权、胜、旺。
河北:1、河北故城西里屯孙氏字辈:玉树传宝贵,金池德世长。普天通大道,万国来朝阳。一本永兴业,百年龙宗光。忠公子耀显,家法振华堂。
2、河北沧州孙氏字辈: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世育俊英。
3、河北宁晋赵村分支(明初永乐四年从山西太原郡榆次县移民河北):宁晋孙氏第十九世后的字辈是:树德持家久,立志继世长。
山东:1、山东某支:延光应守,万世永昌,文盛德茂,承基耀(倍)隆
2、山东潍坊某支孙氏字辈:元 中 衍 业 希 垂
3、山东济宁( 某堂 )孙氏字辈 : ----朋 殿 洪友 启 兴 家 俊 秀 生
4、孙膑第51代又序20班字辈:祖汶良孚环循凉本孝映景希哲万信天挺志余作文革后又续编班辈40字;学明维广化清玉栖体同,敬爱迁先可永善自有庆,继进心 存厚光宗忠孝长,守法研身久传家雨兴享
5、山东烟台孙氏:清重守祺,文伦秉玉,万世永昌,文盛德茂 ,承基备隆,培芝植兰 ,庭秀留芳,忠孝余庆 ,绍绪益良。
6、山东某支:正大光明 兴龙百世 宗传相承 丕振家长 安帮富国 仁义尊先
7、山东 临沂 费县; 自三十一世起:令德维纯佑 祥(钦)运(赐)纪(念)振(显) 长(扬) 四十一世:同福临不江 宣远苏冀昌五十一世: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 武安孙氏从27—50世行辈为:洪(处)、殿、宝、远、令、德、维、纯、佑、钦、赐、念、显、扬。同福临不江宣远苏冀昌 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孙伟晓提供)
8、般阳(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旧称)孙氏家谱四支一册行辈用字,十世前行辈用字较乱,从十一世敬遵前谱,般阳孙氏行辈用字如下: 11允 12聿 13洵 14爰 15覃 16惟 17凝 18即 19肈 20启 21丰 22宁23崇 24振 25方 26成 27令 28绪 29延 30绍 31代 32遇 33文 34明 35诗 36书 37礼 38义 39仁 40德 41昌 42宏
贵州:1、贵州兴义地区(兴义、兴仁、普安、贞丰、安龙、晴隆等)字辈:“杰起应吉祥 世仰退贤必 有朝子洪在 绍成思远庆 正大发荣光 宗兴开文运 兰桂启腾方 崇明纯祖武 德后永繁昌”。
2、贵州铜仁孙氏字辈:正慕军远,永万祖朝廷,宗继承仕可,光显昌大云,忠孝传先泽,诗书玉厚坤,发扬芝有道,益欲禄洪恩。
3、贵州遵义县某支:遐明单芝永,国单正祖清
后来续字辈):子守宗枝绍绪良,新维作德事有光,朝廷法政思承启,百世乐安逢吉昌。
4、贵州遵义孙氏字辈:国在朝金万,文正世荣华。
后自续的有,群英福寿长,永久耀乾坤。
5、贵州六盘水: 文 玉 洪 启 发顺 明 礼 义 昌 丹 桂 春 常 秀 详 龙 有 益华 仁 德 宗 嗣 旺 孝 贤 永 承 芳
我是贵州省水城县的,入黔始祖孙正龙由湖南省辰溪县来到贵州平远(织金)县,生二子,长荣次华,荣公子孙失去联系,华公生仕达仕奎,仕达清朝初期来到水城县蟠龙乡塘上定居,现字辈是:正荣仕嘉维,学如登高显。朝厚玉光明,德应宗长远。
7、我是贵州省大方县的们的排行是:赫应风国本绍草,时逢文运庆元良,继起宗支崇显章,
四川:
1、四川某支字辈:家正光文玉,四维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2、四川泸州字辈:公友仕文思,节纪承洪玉,正大光明学,孝中进义长,成才登富贵,万世永隆昌。
3、四川涪陵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4、四川涪陵班次(1996年续):诗书承先泽,礼仪启后坤,满堂呈祥瑞,宝贵寿显荣。
5、四川涪陵朝拱公班次(民国期间整理):朝世大单文,思毓宗芳定,才廷明本重,孝友敬添人,继承光辉德,荣和万代春。
6、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原南充县)李渡镇、吉安镇一带 乐安堂上郡 有家谱照片 字辈:嘉正光文玉,士为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7、乐安堂 四川孙氏大竹起源 :洪武四年(1371年),乐安堂孙世显公(孙万)填川(,其被迫从湖北麻城孝感孙家塆来大竹高滩地区定居繁衍)。如今辈分参考:康熙十三年(1764年)议20辈碧庭拥国正 汝应世光朝 尚德文兴瑞 永享太天长运必昌。
同治四年年(1865年)再议20辈 :克家开贤俊 显忠启秀良 大业承宗泽 麟凤兆吉祥
8、重庆涪陵孙氏字派:政梦仕军源,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选昌大云。(与铜仁、秀山字辈大致相同)
9重庆孙氏字辈:正茂显臣学,允世祖朝廷,宗继元自可,当选昌大云。
10、重庆孙氏字辈: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11、我是重庆市铜梁县的孙姓(我的祖上是从贵州搬来的。当时叫:黔西平越湄潭县孙家渡。好像是清朝道光年间,搬到铜梁县盐井堡坎上屋基)。我的字辈是:联、儒、正、嘉、永、遐、麟、凤、瑞、显、光、辉。
12、四川盐亭孙氏,据传为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磨子山迁入 泰源宗绪昌,秀泽育贤良,定国安邦选,荣华富贵长。
黑龙江:1、黑龙江双城市正白旗头屯孙氏:文、玉、恒、明、万、恩、龙、庆、永、祥、鸿、功、连、世、显、卫、业、振、家、昌。
2、赤峰孙氏的字辈谱是:汉国文铭(宝)晓,舜泽永吉昌,鸿运承正远,靖偑绍鹏良。
辽宁1、我是辽宁省沈阳市的,有谁知道始祖叫孙洪生的家族树吗祖籍在山东,具体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后人来到辽宁,中间有几个不太明确的字辈好象是(朝飞);后面有几辈确认正确的字辈是 :万玉林 我这辈就乱了愿知者相告
1、某支孙氏字辈:志再添子贵,景朝必有应,世大正开彰,乾坤日月长,淇卫发祥远,吉安启绪昌,传经宗孔训,学礼振隆乡。
2 、某支孙氏字辈:继臣宗开世,万代志兴隆,国正会家绪,辰元黄保同。
3、某支孙氏字辈:中正绍义士,孝子启贤新,宣扬慈德恕,光运大吉庭。
4、某支孙氏字辈:克衍为基业,有思惟中甲,百代承恩久,厚德载福长。
5、某支孙氏字辈:安宁国太,应汝元居,文才汉子,义孝宗祖,维忠从庆,世显荣昌,再天福寿,必定仁兴。
6、_某支孙氏字辈:大永宏茂,元亨利贞,兴隆吉庆,昭远振武,承先启后,世代克昌,平治修齐,子嗣长守。
7、邦添行应世,汝景志仲文,廷启大承光,显耀宗祖方
8、某支孙氏字辈:克培鸿绪,谟烈维新,懋昭乃德,祖述功恒。
9、某支孙氏字辈:长新万金龙,正大光明德,和平忠厚心
10、某支孙氏字辈:良绍连荣,文运全才,德明嘉祥,开世泽光,大耀先绪。
承、基、钦、宝、守、
汝、绪、懋、绵、长)
后十二代排序:仁、乃、申、全、本
勤、俭、富、贵、根
善、行、忠、义、孝
福、禄、万、年、新
马湖之边道:
1,歌
你有桃花酿,我有椪柑酒。
82年的老树,2021年720的坚守。
你捧繁星,我持云朵。
你出场就带星光,
引领群英璀璨闪动;
我在九洲芳文为你,
奋起击鼓,
八面欢歌
2,桃花酿的香味 在空气中飘荡
720的夜晚 有美酒
等一群知音
痛饮一场
3,谁
谁的珈蓝青羽
在720的夜空飞扬
谁的冰心玉蝶
在梦里展翅飞翔
谁的一船星辉
在马湖的夜色里荡漾
谁的蕙若纳兰
在720的晚上雨夜生香
4,酒
桃花酿的香味
在空气中飘荡
椪柑酒的柔情
在稻花香里天涯断肠
720的夜晚
我准备了有美酒
等一群知音
欢聚九洲 痛饮一场
5,相逢
我要穿越都市的烟火
静候一场夏夜的邂逅
距离不过就是千万里
时间不过就是夏夜的前后
720的夏夜你若如风
我就如影 随你而动
720的狂欢 你若懂我
我就是翻山越岭
踏遍九洲山河
也要与你
来一场源自诗歌与文化的相逢
飘逸道:《九洲桃花酿》
尘封多年的桃花酿
已经蕴满了芬芳
蘸一笔
写下九州诗意的华章
饮一杯浓烈,澄澈心灵之纯度
斟一盏馥郁,慰藉热衷肠
一缕缕桃花的清味
追绕明晚的月亮
述说浪漫
编织梦想
还要成全唐朝那个痴情的崔郎
啊,桃花酿
人面又泛起了羞涩的红
春风又起
隔空相望
林花将在明晚十里开放
诗是情人
约了我
几千年的旧盟
叫宋唐
我是词的情人
不用鬓边插花
撩一下青丝
便抖落不尽的墨香
浅浅嗅
啊!桃花酿
一场诗情和桃花酒点燃的夜
将迷醉在神奇的东方
播种仲夏夜之梦
追梦的人
在赶来的路上……
阳光道:
你的诗把夜色渲染
我的歌把酒杯斟满
我们携手
把720的钟炙热到沸点
寒城@飘逸:我要醉
你撩一下青丝
便抖落不尽的墨香
浅浅嗅啊
桃花酿
我捋一下白发嗔即将下山的夕阳
“快走
我要等那蹁跹的月亮”
我要嗅
那香香的桃花酿
月光下
我贪婪地抱一酝
醉饮诗赋
醉听歌扬
不知回路
也不知来自何方……
飘逸@寒城《送给姐姐》
你我都不知来自何方
但是却知道哪里是自由的海洋
文字的平台
任你低吟浅唱
细胞核分裂一千万的诗心
用纳米衡量
白发三千的练霓裳
依旧青春张扬
魅力模糊了年轮
你有一千万的诗心
何惧
岁月流光
精彩属于你
九州不老的夕阳
马湖之边道:
1,飘
飘逸的诗,飘逸的情
飘逸的文字在九洲升腾
我等你衣袂飘飘
我等你来九洲相随
飘一曲欢歌
唱一夜九洲豪情
720之夏夜
只有激情
即便穿越
也是一场诗者的盛宴
2,如果
你若触碰我的翅膀
我必迎风飞翔
你若给我一点火苗
必把我诗情引燃
你若盛一碗桃花酿
我就来720的夜
醉一场
如果你像蝴蝶翩翩而至
我就在九洲之夜
与你共舞 青春不散场
飘逸道:《青春如梦》
青春从未散场
因为它插上文字的翅膀
九洲芳文承载的梦
一万只手托了起来
凝聚之力
让她靠近太阳
让她扬帆远航……
桃花酿道:
720的专场 熊熊篝火
燃烧在马湖之畔
我该怎么闪亮登场
轻轻捧起我那
醇香桃花酿
敬献远方来的诗友同伴
720之夜 不醉不还
飘逸道:《赞》
盛宴的篝火
熊熊燃烧在马湖之畔
澎湃的激情
仿佛来自上古的歌谣
带着质朴带着豪放
敲打着诗心
唱也唱不完…
珈蓝青羽道:7/20
写意一幅水墨的画卷
掬一捧清风,采一丝月色。在星光闪烁的夜
带着最美的微笑和清透的心赴7月的一场宴。
飘逸道:《舞台》
我不会写诗
我只会说话
我不会说话
只憧憬梦想
说话能办的事何必用心
用心要做的是
人生路上留下的印迹
是否会有诗意的芳香
是否会在泛黄的扉页映出前世的影子
所以,追啊
追到了这里
驻足
观望
一个诗者的大舞台
一壶待启的桃花酿
华夏九洲
悠悠文芳
我不会说话
我只有梦想……
马湖之边道:芬芳之夜
我已经闻到了一缕芬芳
除了蝴蝶牵引的花海
还有蜻蜓停留过的荷塘
还有你多情的诗词
还有你盛装蕴藏的宋词墨香
720之夜
注定馥郁芬芳
珈蓝青羽道:守一场约定
为你守一场约定,由晨曦中的三角梅和枝头的鹊儿作证
竭力压抑想念的冲动,静静地等
等一场美好夜色,等皓月清风,等紫薇花开
等时光凝滞在约定那一刻的星空
请让我欣喜地看见你的身影
在夜色里,在皓月下,在星光闪烁和紫薇的暗香中
双目深情,款款走来
飘逸道:《清灵》
一只蝴蝶
两只蜜蜂
三朵花儿
一群四海五湖的可人儿
在六道轮回中相遇
编织着七彩的梦
追赶着八骏图
只为赴一场九洲的盛宴
用十分的诚意
百分的热情
千杯的美酒
一万次的呼唤
等待
等待月亮升起来
释放尘世的心
换取心的清灵……
珈蓝青羽道:相聚欢
子期初心不改,青枝漫天飞舞。香随白玉飘。烟如柳,芳水潺潺。
小隐初依的光,暖忆秋意阑珊。天边的云美。桃花酿,马湖之边。
马湖之边道:珈蓝青羽的歌
多少年前的约定
我们会有一场世纪之约
但我怕忘记
当初你青春飞扬的样子
我祈上苍赠你一片羽翼
助你来赴这场盛会
那片羽毛图案清晰
我记得上面刻着那只七月的蝴蝶
而她青色的翅膀
在这个月夜
依然泛着珈蓝的光亮
一片青羽 因你重生
知秋茶馆道:720的夜
站在麦地里
驻足观望
那火红的灯笼从山脚
一直挂到了山顶
马湖河畔就在顶峰中央
早已铺好了红地毯
树影激动的灼灼闪动
萤火虫扑闪着翅膀
夏婵子拉开了风琴
手捧醉人的桃花酿
跌跌撞撞追赶
芳草的清香与夜风
是如此迷人
一颗颗闪动的星星
也都芳水潺潺
千杯美酒对酌
萤火虫开始低吟浅唱
易安道:马湖之约
湖面露出天青色
七月在郊野嘶鸣
我们的日子临近了
来吧,骑上你的白马
握紧你的风鞭
让马蹄,敲响大地的铜鼓
青鸟衔来花枝
在天空布满璎珞
雪豹从高原飞驰而下
变成一道闪电
雨林的大象,声势浩大
它们用泉水酿的酒
醉倒过一个春季
隐居的诗人吹响号角
众神从晨曦中醒来
与云日共舞
说好了,当黄莺打开
金色的嗓子
我一定在山顶
拨动时光的琴弦
纳兰秋词道: 翘 首
花开的内容
缤纷了七月的天空
惊了你的流年
乱了我的芳华
阳光将彼此绽放的笑容
投射到炽热的九州
我迎着风
翩翩起舞 长发飞扬
摇曳的裙摆
撑起幸福的模样
在时光的渡口
等候一场华丽的邂逅
马湖之边道:我又何尝不是
夏的血液沸腾
蜻蜓停留的荷花盛开在夜幕里
谁打开一池星辉
搅乱了鱼儿梦里的游戏
浮光掠影的世界
我们竟然相遇在720的夜
你说
这是我们三生三世修来的缘分
我又何尝不是
这样想的呢
张晓敏道:《我何尝不是》
你说
天上的星星今夜会失眠
为了明晚的庆典
我又何尝不是
不过我的失眠无关今夜
无关明晚
只因你
掷出激动砸开湖面
用溅起的月光
为720助威呐喊
浮光掠影道:乱了,乱了
来不及更衣,来不及画眉。
江南的嚣声里,固执地认为
你已开启了九洲的门扉
我的脚步凌乱
衣袂凌乱,长发凌乱
邀39度的风为我送行
没有桃花酿,没有玫瑰
我把汗珠甩成八瓣,洒满眼里的晶莹
我催马扬鞭
翻山越岭
只为不负720之约——一场烈火相伴柔情的盛典
为了等到你的和声
我把一首歌
唱了八百三十遍
龙夫道:题九洲芳文盛会
宋韵描青壑,唐风曳国槐。
繁花妆步道,翠锦扮兰台。
尺素芳洲去,群贤众赋来。
佳期迎远客,碧玉赠英才。
马湖之边道:来吧,我就是在等你
听见你深情的歌声
看见你摇曳生姿的舞步
衣袂翩翩的风度
是这个720夏夜的晚风
唱吧 无论多少遍
我一点都不会厌倦
我来 就为听你的歌
还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
也许,只有月光懂你
抑或,720的星光懂我
一抹清辉
熠熠生辉在你浅浅的笑容
雪花道:生命里有公益,真好!
行走的脚步,遇见!
淡淡的暖
喜欢
芳水含墨的文字,美丽!
不远不近
需要时,刚好在
一天又一天,靠近又靠近
遇见永如初见
七月的盛夏,一片清凉!
来吧,720的夜
相逢一场叠加光阴里的星光灿烂
绽放 绽放
我们一起,见证!
马湖之边道:
1,画字儿的歌
一支时光的笔
在你手心轻舞翻转
岁月的歌
被你刻画成美轮美奂的模样
你的笑浅漾甜香
只有懂你的人
才能看懂你的笔墨气场
为七月着色
为720的夜调一个大的色盘
今夜要的色彩缤纷
你自是成竹在胸 一笔了然
为爱增色
为公益添香
你的画笔
你的文字
在720之夜婉转悠扬
2,小隐的歌
红色地毯已经为你铺满了九洲大道
镁光灯聚光灯已经准备就绪了
九洲的人儿期待已久
只为一睹金牌主持的芳容
你隐藏已久
可是怎么能隐藏你内心的狂热
怎么能隐藏你甜美的歌喉
怎么能隐藏满腹的才情奔涌
七月的舞台已经搭建完工
720的夜晚不只有璀璨星空
还有我们一起燃烧的激情
还有一群为爱为公益的初心与共
你导演的大片已经热播
你的预告片儿已经让大伙蠢蠢欲动
720之夜
交给你
也交给我
还有心心念念的远方宾朋
720之夜
小隐 点亮九洲苍穹
3,雪花之歌
我看见了天空
你在远方的欢舞
你说要来
我们很期待
但是 这个夏夜
似乎与雪花无关
热情似火的夏夜
你被融化了怎么办
那你在远方观望
我们在星空下狂欢
我打开一坛桃花酿
或者开启一瓶冰镇的美酒
你 还有你的歌
会在晶莹剔透的杯子里
被月光收藏
你尽管歌唱
潘洁道:音频
720在你的呐喊声里
终于姗姗而来
细碎的步子踩着青春的文路
舞曲响起
诗歌牵着散文翩入花池
各类花的深处,自然醒着今晚的星星
月亮推开云门走出殿堂
一览720夜的粉红
我的眼睛被霓虹晃着
雾灯似的隐约着城市魅影
我听见了
花开
浮光掠影道:芳水湾的马湖之边
720之夜
被幻化的潮汐不断涌起
在时光的弯臂上
弹奏的琴弦已响彻云霄
我把隐藏于心的羞涩
以及胸口起伏的抒情
在星光璀璨的湖边
借一场浩瀚无垠的盛典
昭告于九洲
撕开的泪水,在相遇的激情中穿行
打开心窗
我用虔诚的姿式
小心翼翼靠近
笔墨流淌出来的字
溢出我的滚烫
芳水湾的马湖之边啊
传说中的诗和远方
那么遥远,令人向往
我花光了三生三世的运气
终于
一抬头,就看见
马湖之边道:
三生三世十里桃林遇九洲
诗情画意一片痴心逢芳文
飘逸道:《魅》
月亮叩响九洲的门楣
一片清辉
碧天的星子在问候您
遍布在诺大的宇宙
是你,是我,是她
那些以文字充饥的人
那些有趣的灵魂
不想说,九洲我爱您
不想说,芳文我爱您
不诚实的嘴挡不住诚实的心
想说或不想说的
都离不开这片桃源般的天地
尽兴
可以听夏夜的雨
可以吻桃花的唇
可以饮桂花新酿
可以望秋天的云
弹起马湖之边的琵琶
唱起惠若如兰的清韵
约一曲清风共适芳水无痕
千顷麦田芃芃的素心你是夏季永恒的绚丽
画字儿的一笔
隽永成
水云间霓裳起舞的小隐
追逐辞赋的美
720的夜
渲染心永欢的挚真
东西南北汇成老丁的海
海鸥如精灵般忽闪着魅力
夏菲尔德异域的公主
细腻到一点一滴
娴雅侍奉诗词君
从来没有国界的距离
只有相吸的良心
善念链接起公益的长城
把一二三一二三整齐划一
书写文明
传承古韵
准备好的烟火,即将点燃
那是一场久违的缤纷
盛世华章
奏响赞“她”的美文
多少真情
多少感恩
汇成一句话,感恩母亲
泱泱华夏
巍巍昆仑
我们的激情,我们的青春
都在九州大地扎下了根
不离不弃
朝暮黄昏
那些岁月的艰辛
如长江黄河
涤荡孕育
直把风流一笔写尽
清莲不屑于俗世
禅释红尘
拥抱着月光
假意微醺
T型的舞台,任尔来去
我则在,喧嚣处,思念烟村
7,20的同桌笑了笑
篝火燃尽,表白吧
今夜你是我的情人
红枫道:捡诗
七月 宾朋满座
九州 如火如荼
太阳 无处不在
诗歌 随处可拣
开心 随时可得
一江道:七律 • 欢乐九洲群
诗词大会九洲群,缀起芳笺尺素文。济济人才皆烂漫,煌煌经典尽缤纷。马湖政委篇篇彩,陈老良心阕阕勤。但使频来精品聚,敢教七月醴香醺。
马湖之边道:《九洲军团》
芳水弯弯绕九洲,画字拈词翠亭悠。 叶叶素心观蕙若,芃芃麦田舞丰收。 夏菲荷塘遇小隐,马湖妖颜泛诗舟。欢喜精灵良心梦,老丁娴雅咏欢眸。
九洲芳文于7月20日晚8时在九洲诗词群隆重举行SHE丨她征文颁奖典礼!
720之夜,等着你来!
让我们在这个7月的盛夏之夜,在大暑来临之前,来一场期盼已久的盛宴!
720之夜,不见不散!
等疫情结束之后,来一次说走就走放松身心的旅行,在大理值得打卡的地方有很多,总有一款适合你,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了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快来和我们一起打卡吧!
1、踏青徒步之旅苍山
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十八条溪水缓缓流淌,注入碧蓝如镜的洱海。此起彼伏山连山,云雾缭绕若隐若现。
游览苍山最好的方式是乘坐洗马潭索道。沿途可以看到苍山苍翠的植被,赏飞瀑流泉,听蝉歌鸟唱、松涛泉韵,杜鹃花开成“海”,花色撩人。
洱海生态廊道
洱海生态廊道是特别受欢迎的打卡地。此时节,这里一路花开相伴,山水如画。蓝天白云,就是每一张随拍大片的绝佳布景。
可以带着小朋友在附近的草地上打闹、野餐,也可以迎着风,在生态廊道上散步、骑行,感受沿途的苍洱风光。
云龙漕涧林场
漕涧镇位于云龙的西南部,这里生物资源丰富,景色优美,一年有8个月左右的鲜花盛开时间。此时节,云龙漕涧林场内的杜鹃花绚丽绽放。把整个山岭装扮成了漫山遍野的红,一朵朵、一树树、一片片,错落有致、红绿相间。
海拔三千多米的漕涧梁子,篮天白云、风车、花海、还有草甸,交相呼应,构成绝美的图景。置身其中,仿佛来到童话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永平宝台山
宝台山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森林植被茂密,物种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它集雄、奇、险、峻、幽、静、秀丽各种神韵于一体。以古老、神奇、壮观而闻名滇西。
走进宝台山,你一定会被这里所震撼。登上山顶,体验生态秘境,观古树参天,藤萝交缠,静谧、神奇的光阴在这里突然变得很温柔。
洱源西湖
洱源西湖,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西麓,有着独特丰富的水生动植物,群山拥翠的高原水乡风光,珍贵的地热温泉资源,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最美水乡,也是大理的29个爱情表白地之一。
湖光山色、杨柳依依,这里有水的静谧、临水而建的小房子、浓郁多彩的白族风情、群山拥翠的高原水乡风光,这幅村内有湖、湖中有村的天然画卷,令人沉醉其中!
2、红色文化之旅宾川新庄红军村
近年来新庄红军村依托当地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将新庄打造成了红色文化、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村,并先后建成了大理州首个自然村“红军长征纪念馆”和云南省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村民自建的农民博物馆。
走进新庄村,复古的红墙上还保留着“坚定理想、艰苦奋斗、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红色口号,随处可见的红旗飘扬在村民们的房前屋后。这里还保留了当时红军将士使用过的一些旧物件,锈迹斑斑的油灯、小号,缝缝补补的棉被仿佛还留有当年的红色与余温。
祥云王家庄村
王家庄村是革命烈士王德三、王复生、王馨廷三兄弟的故乡。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内设“一门三杰——王德三、王复生、王馨廷烈士革命事迹”和“故居场景复原”两个固定陈列馆,是祥云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祥云县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
探寻红色之旅,追忆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里必不可少!来这里你的心灵会被洗礼,上一堂人生中最重要的红色教育课。
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公园
1936年4月21日,红二、六军团由宾川进入鹤庆县境内,途经鹤庆7个乡镇、46个行政村,住宿村寨87个,行程110公里,历时6天,在鹤庆各族人民心中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公园内的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高1936米,纪念碑背后是32米高、39米长的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浮雕群,由十二幅画面构成,以长卷的手法镌刻着红军长征过鹤庆时的生动情景。
张伯简革命纪念馆
张伯简是白族第一个***员,云南赴欧勤工俭学第一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理论家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少数民族先驱。
纪念馆位于剑川古城剑阳楼南侧,纪念馆由少年壮志求真理、勤工俭学主义真、传播火种笔如椽、投身工运勇献身四个部分来展示张伯简光辉的一生。
3、舌尖美食之旅巍山古城
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唐朝南诏的发祥地,有“中国名小吃之乡”的美称。
漫步在巍山古城的街道上,聆听淳朴的沿街叫卖的声音,找一家小吃店,尝一尝巍山扒肉饵丝、一根面,又或者吃一块香甜粘糯的青豆米糕,喝一杯清凉可口的凉虾,惬意极了!
南涧公郎镇
公郎镇历史悠久,茶马古道文化浓厚,这里云集了各地“吃文化”的精华,而洋芋宴作为公郎镇的特色,深受大家的喜爱。万能的土豆,做法多样,百吃不厌。土豆丝、土豆泥、土豆条、土豆粑粑没有一道菜品不牵动着大家的味蕾!
趁着现在到公郎来,看一看素雅的洋芋花,尝一尝洋芋宴,顺便再买上几袋洋芋带回家。
弥渡密祉乡
豆腐是密祉的一张名片,远近闻名,到了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县密祉乡,就不得不品尝当地知名的密祉豆腐宴。
密祉豆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这里的豆腐是用文盛街的天然名泉——珍珠泉水制出,用特制的酸浆水点制,密祉豆腐无论是白豆腐、毛(臭)豆腐,松软嫩滑,营养丰富,味道极佳。
云龙诺邓村
在大理州云龙县远山深处,隐匿着一个年代久远的古老村落——诺邓古村。漫游古村的魅力不仅在古老村落,还在于美食,诺邓火腿、豆腐肠、麦芽糖这些土特产品都带着古村的烟火气。
诺邓火腿,作为当地的一道独特美食。肥嫩而不腻,香味浓郁、肉质滋嫩,堪称色香味俱佳。
王充(27—约97),字伴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幼好学,遂萌“巨人之志”。及后博采众流百家之言。去官后潜心著述。所著《讥俗》、《节义》十二篇,《养性书》十六篇,《政务》等,均不传。今传《论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一篇,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问题。如“天地合气,成物自生”、“疾虚妄”、“死而精气灭”等重要观点。
典籍要介
《论衡》
《论衡》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三十卷,八十五篇,《招致篇》有录无书。据作者自述,写信的主旨就是“疾虚妄”、“归实诚”。内容主要阐明其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范文澜说,该书“根据实在的事理系统地全面地将所有‘儒书’(主要是指谶纬)‘道家’(方士神仙术)的种种谬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迷信行为(阴阳五行家各派别的法术),一概予以驳斥”(《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232页)。其中他对文学方面的卓见远识,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强调的实用价值。反对“空为”、“妄为”,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主张文学要华实相符,“文具情显”,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重独创,重个性,反对因袭模仿;主张语言要通欲,口语化,反对故作深奥。这些见解是针对西汉后期以来文学上的严重弊端而发的,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文学批评也有很大影响。但因其对文学艺术之本有缺了解,故其某些论点有失偏颇。《论衡》的风格平易、自然、通俗,但在文采上略有不足。有《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今人盼遂撰《论衡解》和北京大学 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撰《论衡注释》便于参考。
自纪(节选)
题解
《自纪》为《论衡》的最后一篇。在本文中,王充阐述了写信《论衡》的宗旨,同时提出其文学创作观。
原文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夫贤圣殁而大义分,蹉跎殊趋,各自开门。通人观览,不能钉铨。遥闻传授,笔写耳取,在百岁之前。历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信之入骨,不可自解。故作实论。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没华虚之文,存敦庞之朴;拔流失之风,反宓戏之俗。
充书形露易观。或曰:“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沉。案经艺之文,贤圣之言,鸿重优雅,难卒晓睹。世读之者,训古乃下。盖贤圣之材鸿,故其文语与俗不通。玉隐石间,珠匿鱼腹,非玉工珠师,莫能采得。宝物以隐闭不见,实语亦宜深沉难则。《讥俗》之书,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指,为分别之文;《论衡》之书,何为复然?岂材有浅极,不能为深覆?何文之察,与彼经艺殊轨辙也?”答曰:玉隐石间,珠匿鱼腹,故为深覆。及玉色剖于石心,珠光出于鱼腹,其犹隐乎?吾文未集于简札之上,藏于胸臆之中,犹玉隐珠匿也。及出核露,犹玉剖珠出乎!烂若天文之照,顺若地理之晓,嫌疑隐微,尽可名处。且名白,事自定也。《论衡》者,论之平也。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高士之文雅,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三年盲子,卒见父母,不察察相识,安肯说喜?道畔巨树,堑边长沟,所居昭察,人莫不知。使树不巨而隐,沟不长而匿,以斯示人,尧、舜犹惑。人面色部七十有余,颊肌明洁,五色分别,隐微忧喜,皆可得察,占射之者,十不失一。使面黝而黑丑,垢重袭而覆部,占射之者,十而失九。夫文由语也,或浅露分别,或深迂优雅,孰为辩者?故口言以明志,言恐灭遗,故著之文字。文字与言同趋,何为犹当隐闭指意?狱当嫌辜,卿决疑事,浑沌难晓,与彼分明可知,孰为良吏?夫口论以分明为公,笔辩以荴露为通,吏文以昭察为良。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读异也。当言事时,非务难知,使指意闭隐也。后人不晓,世相离远,此名曰语异,不名曰材鸿。浅文读之难晓,名曰不巧,不名曰知明。秦始皇读韩非之书,叹曰:“犹独不得此人同时。”其文可晓,故其事可思。如深鸿优雅,须师乃学,投之于地,何叹之有?夫笔著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纷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孟子相贤,以眸子明瞭者;察文,以义可晓。
充书违诡于俗。或难曰:“文贵夫顺合众心,不违人意,百人读之莫谴,千人闻之莫怪。故《管子》曰:‘言室满室,言堂满堂。’今殆说不与世同,故文刺于俗,不合于众。”答曰: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论说辩然否,安得不谲常心、逆俗耳?众心非而不从,故丧黜其伪,而存定其真。如当从众顺人心者,循旧守雅,讽习而已,何辩之有?孔子待坐于鲁哀公,公赐桃与黍,孔子先食黍而后啖桃,可谓得食序矣,然左右皆掩口而笑,贯俗之日久也。今吾实犹孔子之序食也,俗人违之,犹左右之掩口也。善雅歌,于劂为人悲;礼舞,于赵为不好。尧、舜之典,伍伯不肯观;孔、墨之籍,季孟不肯读。宁危之计,黜于闾巷;拨世之言,訾于品俗。有美味于斯,俗人不嗜,狄牙甘食,有宝玉于是,俗人投之,卞和佩服。孰是孰非?可信者谁?礼俗相背,何世不然?鲁文逆祀,畔者三人。盖犹是之语,高士不舍,俗夫不好;惑众之书,贤者欣颂,愚者逃顿。
充书不能纯美。或曰:“口无择言,笔无择文。文必丽以好,言必辩以巧。言瞭于耳,则事味于心;文察于目,是篇留下手。故辩言无不听,丽文无不写。今新书既在论譬,说欲为戾,又不美好,于观不快。盖师旷调音,曲无不悲;狄牙和膳,肴无淡味。然则通人造书,文无瑕秽。《吕氏》、《淮南》,悬于市门,观读之者,无訾一言。今无二书之美,文虽众盛,犹多谴毁。”答曰:夫养实才不育华,调行者不饰辞。丰草多华英,茂林多枯枝。为文欲显白其为,安能令文而无谴毁?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入泽随龟,不暇调足;深渊捕蛟,不暇定手。言奸辞简,指趋妙远;语甘文峭,务意浅小。稻谷千钟,糠皮太半;阅钱满忆,穿决出万。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大好,良工必有不巧。然则辩言必有所屈,通文犹有所黜。言金由贵家起,文粪自贱室出。《淮南》、《吕氏》之不无累害,所由出者,家富官贵也。夫贵,故得悬于市;富,故有千金副。观读之者,惶恐畏忌,虽见乖不合,焉敢谴一字?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璅,文给甘酸,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必有与合然后称善,是则代匠斫不伤手,然后称工巧也。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禹目光复重瞳。
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走+多)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泰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夫宅舍多,土地不得小。户口众,簿籍不得少。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韩非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者谷多,王市肩磨。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河水沛沛,比夫众川,孰者为大?虫茧重厚,称其出丝,孰为多者?
译介
王充痛恨世俗的情绪,著《讥俗》一书。又忧虑从事政治的人,只想统治别人,不得要领,不晓世务,冥思苦想,看不清努力的方向,所以又写了《政务》一书。又痛心说慌话的书和低劣的,多数不是真实可信的,所以又写了《论衡》一书。贤圣死以后,大道理也有了分歧,过一段时间,就分道扬镳,各自立门、户,通达的人观看以后,也不能确定真伪是非。根据久远的听闻来传授,有的笔写,有的耳听,在一百年以前的事,流传的时间更久远。以为古代的事,所传的大都是对的,相信入骨。不能自己解脱,所以才著作这本书。长,争论激烈,虚伪的说法,没有不被指正的。消除华丽虚伪的文风,保存敦厚的本质,矫正流行的不正之风,恢复宓戏时代的淳朴的风俗。
王充的书通俗易懂。有的人说:“口才好的说的话深刻,擅长写作的人写的含蓄。经书的都是圣贤说的话,博大精深,优美文雅,很难一看就懂。社会上读经书的人,要有注释才能读下去。圣贤的才华鸿大,所以他们写的语言都与俗人不相通。玉隐藏在石头中间,珍珠藏在鱼肚里,不是专门的玉工珠师,就采不到。宝贵的物品都是隐藏不露的,至理名言也应当是深沉难测的。《讥俗》这本书,要使俗人觉悟,所以直截表露意思,又用通俗的文字。《论衡》这本书,为什么也是这样通俗呢?莫非是才能极端浅薄,不能写出含蓄深刻的来?不然的话,为什么写得那么浅显,跟那些经书截然不同呢?”答道:宝玉隐藏的石头中间,珍珠埋藏在鱼的肚里,所以是含蓄隐蔽的。到了宝玉从石里剖出,珍珠从鱼肚里挖出的时候,那还是含蓄隐蔽吗?我的还没有写在竹简上,还藏在胸中,也像宝玉珍珠隐藏着那样。到了出于胸中展示在外的时候,也像宝玉珍珠暴露那样。灿烂像天文的照耀,通顺像地理的易晓。所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名目清楚了,事情也就自然可以确定了。《论衡》就是衡量论说的标准。说话要力求把话说明白,写就力求把道理讲清楚。学问高的人写优雅,话没有不可晓知的,意思没有看不出来的。读这些书的人明白道理象瞎子重见光明,听取教诲象聋子的耳朵复聪。瞎了三年的孩子,突然看见父母,不仔细地认识一下,怎么能高兴?路旁的大树,城墙边的长沟,所在的位置很清楚,大家没有不知道的。假使树不大而且长在隐蔽的地方,沟不长又在偏辟处,以这些事来指示给别人,连尧、舜也会感到边惑。人脸有七十多个色部,脸如果十分清洁,五色分明,即使是非常微小的颜色变化,都可以察看到,相面的人就可以相准,很少失误。假使面部很黑,再加上污垢层层覆盖面部,相面的人很难看清,多数相不准。与语言一样,有的浅显分明,有的隐晦曲折,哪一种更有说服力呢?口说来表达思想,怕语言被遗忘消失,所以又记为文字。文字与语言的目的是一致的,为什么还要把写的宗旨隐蔽起来呢?狱吏审判案件,法官解决疑点,如果稀里糊涂,难以知晓,与那种分明可知相比,究竟谁是好的官吏呢?口说以分明为好,笔写以通俗为高,公文以明白为良。含蓄典雅,思想隐晦,只有赋与颂。经和传的,都是圣蝻说的话,(之所以难懂)是由于古今语言不同,四方的说法不一样。当他们说事情的时候,不是追求使人看不懂,才使意思隐藏起来。后人不知道,是世代相距远了,这叫语言不同,不能叫才大。浅的难以读懂,叫做不高明,不叫智慧高明。秦始皇读韩非的书,感叹说:“我怎么偏偏不能跟这个人生在同一个时代呀!”这说明韩非的可以读懂,所以他讲的事情才可以思考。如果深奥优雅,必须有老师指教才能学习,就扔在地上了,还怎么会叹息呢?用笔写,要使通俗易懂是很困难的,不提倡读来难懂却是容易编造的。口说力求解说明白,使人能够听懂,不追求深奥曲折而难懂。孟子以眼珠是否明了来判断贤人,对以是否通俗易懂来判断优劣。
王充的书与世俗背道而驰。有的人责难说:“可贵的是顺合众人之心,不违背人的意愿。一百人读了没有可指责的,一千人读了也不感到怪异。所以,《管子》说:‘在室内说话,满室人都同意,在堂屋发言,满堂的人都赞成。’现在你却说不与世俗相同,所以你的违背世俗,不合众人的意愿。”答道:发议论贵在内容正确不追求语言的华丽,办事情讲究合理而不推崇迎合。辩论是非问题,怎么能不违背常人的想法,违反俗人的听闻?众人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不肯顺从,这样才能消除虚假的,保存真实的。如果都要顺从众人的思想,那只能一切照旧,按老规矩办,办要背教条学习,还要辩论干什么?孔子在鲁哀公那里陪坐,鲁哀公赐给孔子桃和黍,孔子先吃黍而后吃桃,可以说知道吃的次序。但是,周围的人都掩口而笔,是由于这种风俗习惯已经很久了。如今我的做法其实就象孔子按正确的顺序进食,俗人反对我,也像周围的庸人掩口笑孔子。善于优雅的歌曲,在郑国不能激动人心。礼仪所用的严肃舞蹈,在赵国不受欢迎。尧、舜的典籍,同辈人不肯看,孔子和墨子的书,同时代的人不肯读。可使国家转危为安的计谋被老百姓嫌弃,矫正世俗的言论受世俗诋毁。有美味食品在这里,俗人不想吃,狄牙喜欢吃。有宝玉在这里,俗人抛弃,卞和佩带在身上。究竟谁是谁非呢?谁更可信呢?礼节与世俗相违背,哪一个时代不是这样的呢?鲁文公违反祭祖的顺序,有三个人离开。鲁定公按顺序祭祖,有五个人反对。有独到见解的话,高水平的人爱不释手,庸俗的人不喜欢。感人至深的菱,贤者特别欣赏,而愚者逃避。
王充的书不能做到完美无缺,有的人就说:“说话没有可挑剔的语言,下笔没有可挑剔的文字。必定华丽而且美好,语言必定合理而且巧妙。说的话听起来顺耳,讲的事想起来有味,眼睛看了,手就抓着不放。所以,雄辩的言论没有不爱听的,华丽的没有不传抄的。现在新著的书(指《论衡》既然在讲道理,批评世俗就是不合情理,又不是特别美好的作品,读者不舒服。师旷奏乐,曲调没有不忧雅的;狄牙烹调,菜肴没有味道不佳的。通达的人著的书,文中没有缺点。《吕氏春秋》、《淮南鸿烈》都悬挂在市门上,观看的人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字提出非议。现在(你这本《论衡》没有那两本书好,又多又长,还是要受到很多人的谴责和诋毁。”答道:果树的养料养了果实就养不了花,人的精力放在修养操行上就不注意修饰辞令。茂盛的草丛中有许多花瓣,密林中有许多干枯的树枝。写要公开表白自己的主张,怎么能使不遭受别人的谴责和诋毁呢?扑灭火灾和拯救落水者的时候,姿势不能都那么优美,辩论是非的时候,语言也不能都那么巧妙。到沼泽地追逐乌龟,顾不上调整自己的步伐;在深渊里捕捉蛟龙的时候,没有时间考虑用哪一只手去捉 。语言简陋,意思深刻;语言华丽,思想肤浅。千锺稻谷,糖皮占了一大半;占钱一亿,穿破钱孔的要超一万。最高级的宴席也有不可口的菜肴,最好的宝玉也一定有污点,重要的典籍也必定有缺点,优秀的工匠也必定有不熟练的技术。这样的话,雄辩的言论也一定有不周密的方面,通达的也还有可以被指责的地方。一字千金是因为它出自权贵人家,文如粪土是由于它出自平民之手。《淮南鸿烈》和《吕氏春秋》之所以不受指责,是因为它们出自富贵之家。由于官大,才能把书悬挂在市上,由于家富,才有千金可以作为赏钱。观看的人怀着畏惧的心情,即使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合的内容,也怎么敢指责其中一个字呢?
王充写成书,有的人就将它与古代对照,认为与前人不相类似。有的说:“说你是在卖弄辞藻吧,有的直截了当,有的又迂回曲折,有的拐弯抹角,有的又平铺直叙;说你在论述大道理吧,讲的又是实际琐碎的事,充满乱七八糟的内容,与儒经比较不相应,与传书相比也不符合,考查司马迁的书也不相称,与扬雄的也格格不入。不与前人相似,怎么能说是优秀的,称为巧妙的呢?”答道:修饰容貌勉强与别人相似,就失去了自己的形象。修改自己的语言力求与别人相似,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情。许多小孩,不是同一的父母;不同家庭所生的孩子,不一定相似;自各有不同的禀受,也都有各自的长处。如果必须有与前人相雷同的才能称为好的,这就象代替木匠砍伐不伤手的人才能称为技艺高明。文人的追求,各不相同,有的修改辞语使巧妙,有的辩论真假来确定事实真相。一定要想法一样,用词照旧,那么五帝也没有不同的事迹,三王也没有不同的业绩。美女不是一样的面孔,看起来都是漂亮的。美妙的音乐不是一样的声音,听起来都是悦耳的。各种酒有不同的气味,饮了都会醉人。各种谷物有不同的味道,吃了都会饱。说应当与前人一样,那也就是说舜的眉毛也应当象尧那样有八种采色,禹的眼睛也应当像舜那样有重瞳。
王充的书,分量重。有的说:“提倡简短而思想合理,语言崇尚约省而意思明确,雄辩的`人说话扼要明确,文人的辞句短小精悍。现在你所写的新书(指《论衡》)超过万言,繁琐而不省略,那么,读的人读不完。又有许多篇,那么,传诵的人领会不了。你蒙受浮澡的人的名声,就是由于写得太多就不好。语言简约容易说,多了就很难恰当。玉少石多,多的就不算珍贵,龙少鱼多,少的本来就神奇。”答道:有这样的说法,内容充实的言论不感到太多,华而不实的不感到太少。有社会效益的,一百篇也没有害处;没有社会效益的,一章也没有好处。如果都是有效益的,那就是多的为上等,少的为下等。积累千金,跟百金相比,究竟谁富呢?文多的胜过少的,财富多的超过贫穷的。世人没有一卷,我有一百篇,别人留不下一个字,我留有一万言,究竟哪一个是贤者呢?如今不说我的议论不对而笼统地说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而说我的作品不被他们领会。这正是我的书不能写得太简略的原因。房屋多,所占的土地就不能太少。户数和人口多,户口簿也不能少。如今失实的事那么多,华而不实的言论也多,指明真实,判定是非,辩论的话怎么能简短呢?韩非的书,只有一条宗旨没有别的,却写了几十篇,有数万言。身体高大,衣服不能太狭小;事情多,也不能少。事多,内容丰富,就像水大鱼多。皇帝居住的首都粮食多。国都的集市人多拥挤。我的书虽然分量重,但讨论的问题上百种。古代太公望,近代董仲舒,所作的书都有一百多篇。我的书才出一百篇,却说太多,这是因为作者地位卑贱,读书的人不能不斥责。黄河水澎湃,跟许多河流相比,哪一个更大呢?蚕茧又重又厚,称一下出丝的重量,与轻薄的蚕茧相比,究竟哪一种多呢?
评析
王充《论衡》一书,采取了自设宾主、反复辩难的形式,《自纪》也不例外。大抵历来能言善辩之士,都喜欢而且善用这种形式,如宋玉《对楚王问》、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之类皆是。所以章学诚就说:“问难之体,必屈问而申答……王充之《论衡》,则效法诸难之文而为之……”(《文史通义·匡谬》)不过拿《自纪》与上述诸难之文比较,则知王充的运用此体,又自有他的特色在。
在《论衡·自纪》中,王充表现出了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唐刘知已曾有言曰:“儒者之书,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精华;而流俗鄙夫,贵远贱近,转滋牴牾,自相欺惑:故王充《论衡》生焉。“(《史通·自叙篇》)如此之言,王充在《自纪》也曾有过。他说:“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把批判现实之虚妄,求得道理之衡,作为他撰写《论衡》的宗旨。然其违俗,必遭人毁。但其永抱一贯之宗旨,因此在反驳他人为难时,表现出其勇士气概。他说:“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论说辩然否,安得不谲常心、逆俗耳?众心非而不从,故丧黜其伪而存定其真。如当从众顺人心者,循旧守雅,讽习而已,何辩之有?”陈辞高亢,斩钉截铁。在文学上,他反对因袭之风,对文贵独创一点从理论上作了出色的论证。他说:“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又说:“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这就是说,不同的作者必然写出不同的风格,而千姿百态的风格正可以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需要。所以之类,贵在独创,不务雷同;模拟因袭,则无益于美,有害于真。其论理之充分,观点之鲜明,对后世造成了很大影响。
语言上,本文语言通俗,但却不碍其论理之透辟。王充曾曰:“文由(犹)语也。”主张“文字与言同趋”。语言的目的在于“明志”,如其晦涩难懂,则“隐闭指意”。故其强调“夫笔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要发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王充不但以史实驳斥了“贤圣之材鸿,故其文语与俗不通”的谬论,而且在写作中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王充自称他的是“直露其文,集以俗言”,“烂若天文之照,顺若地理之晓”。又善就近取譬,增加的通俗性和说服力。这使他的更好地发挥“悟俗人”的作用,从而也就更好地贯彻“为世用”和“疾虚妄,求实诚”的精神。此篇正是以事实论证了充之主张。
纵览全文,充以朴实之笔,塑其文风。且其意深远,耐人咀嚼,不愧大家手笔。
王充(27—约97),字伴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幼好学,遂萌“巨人之志”。及后博采众流百家之言。去官后潜心著述。所著《讥俗》、《节义》十二篇,《养性书》十六篇,《政务》等,均不传。今传《论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一篇,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问题。如“天地合气,成物自生”、“疾虚妄”、“死而精气灭”等重要观点。
典籍要介
《论衡》
《论衡》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三十卷,八十五篇,《招致篇》有录无书。据作者自述,写信的主旨就是“疾虚妄”、“归实诚”。内容主要阐明其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范文澜说,该书“根据实在的事理系统地全面地将所有‘儒书’(主要是指谶纬)‘道家’(方士神仙术)的种种谬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迷信行为(阴阳五行家各派别的法术),一概予以驳斥”(《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232页)。其中他对文学方面的卓见远识,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强调文章的实用价值。反对“空为”、“妄为”,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主张文学要华实相符,“文具情显”,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重独创,重个性,反对因袭模仿;主张语言要通欲,口语化,反对故作深奥。这些见解是针对西汉后期以来文学上的严重弊端而发的,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文学批评也有很大影响。但因其对文学艺术之本有缺了解,故其某些论点有失偏颇。《论衡》文章的风格平易、自然、通俗,但在文采上略有不足。有《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今人盼遂撰《论衡解》和北京大学 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撰《论衡注释》便于参考。
自纪(节选)
题解
《自纪》为《论衡》的最后一篇。在本文中,王充阐述了写信《论衡》的宗旨,同时提出其文学创作观。
原文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夫贤圣殁而大义分,蹉跎殊趋,各自开门。通人观览,不能钉铨。遥闻传授,笔写耳取,在百岁之前。历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信之入骨,不可自解。故作实论。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没华虚之文,存敦庞之朴;拔流失之风,反宓戏之俗。
充书形露易观。或曰:“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沉。案经艺之文,贤圣之言,鸿重优雅,难卒晓睹。世读之者,训古乃下。盖贤圣之材鸿,故其文语与俗不通。玉隐石间,珠匿鱼腹,非玉工珠师,莫能采得。宝物以隐闭不见,实语亦宜深沉难则。《讥俗》之书,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指,为分别之文;《论衡》之书,何为复然?岂材有浅极,不能为深覆?何文之察,与彼经艺殊轨辙也?”答曰:玉隐石间,珠匿鱼腹,故为深覆。及玉色剖于石心,珠光出于鱼腹,其犹隐乎?吾文未集于简札之上,藏于胸臆之中,犹玉隐珠匿也。及出核露,犹玉剖珠出乎!烂若天文之照,顺若地理之晓,嫌疑隐微,尽可名处。且名白,事自定也。《论衡》者,论之平也。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高士之文雅,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三年盲子,卒见父母,不察察相识,安肯说喜?道畔巨树,堑边长沟,所居昭察,人莫不知。使树不巨而隐,沟不长而匿,以斯示人,尧、舜犹惑。人面色部七十有余,颊肌明洁,五色分别,隐微忧喜,皆可得察,占射之者,十不失一。使面黝而黑丑,垢重袭而覆部,占射之者,十而失九。夫文由语也,或浅露分别,或深迂优雅,孰为辩者?故口言以明志,言恐灭遗,故著之文字。文字与言同趋,何为犹当隐闭指意?狱当嫌辜,卿决疑事,浑沌难晓,与彼分明可知,孰为良吏?夫口论以分明为公,笔辩以荴露为通,吏文以昭察为良。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读异也。当言事时,非务难知,使指意闭隐也。后人不晓,世相离远,此名曰语异,不名曰材鸿。浅文读之难晓,名曰不巧,不名曰知明。秦始皇读韩非之书,叹曰:“犹独不得此人同时。”其文可晓,故其事可思。如深鸿优雅,须师乃学,投之于地,何叹之有?夫笔著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纷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孟子相贤,以眸子明瞭者;察文,以义可晓。
充书违诡于俗。或难曰:“文贵夫顺合众心,不违人意,百人读之莫谴,千人闻之莫怪。故《管子》曰:‘言室满室,言堂满堂。’今殆说不与世同,故文刺于俗,不合于众。”答曰: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论说辩然否,安得不谲常心、逆俗耳?众心非而不从,故丧黜其伪,而存定其真。如当从众顺人心者,循旧守雅,讽习而已,何辩之有?孔子待坐于鲁哀公,公赐桃与黍,孔子先食黍而后啖桃,可谓得食序矣,然左右皆掩口而笑,贯俗之日久也。今吾实犹孔子之序食也,俗人违之,犹左右之掩口也。善雅歌,于劂为人悲;礼舞,于赵为不好。尧、舜之典,伍伯不肯观;孔、墨之籍,季孟不肯读。宁危之计,黜于闾巷;拨世之言,訾于品俗。有美味于斯,俗人不嗜,狄牙甘食,有宝玉于是,俗人投之,卞和佩服。孰是孰非?可信者谁?礼俗相背,何世不然?鲁文逆祀,畔者三人。盖犹是之语,高士不舍,俗夫不好;惑众之书,贤者欣颂,愚者逃顿。
充书不能纯美。或曰:“口无择言,笔无择文。文必丽以好,言必辩以巧。言瞭于耳,则事味于心;文察于目,是篇留下手。故辩言无不听,丽文无不写。今新书既在论譬,说欲为戾,又不美好,于观不快。盖师旷调音,曲无不悲;狄牙和膳,肴无淡味。然则通人造书,文无瑕秽。《吕氏》、《淮南》,悬于市门,观读之者,无訾一言。今无二书之美,文虽众盛,犹多谴毁。”答曰:夫养实才不育华,调行者不饰辞。丰草多华英,茂林多枯枝。为文欲显白其为,安能令文而无谴毁?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入泽随龟,不暇调足;深渊捕蛟,不暇定手。言奸辞简,指趋妙远;语甘文峭,务意浅小。稻谷千钟,糠皮太半;阅钱满忆,穿决出万。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大好,良工必有不巧。然则辩言必有所屈,通文犹有所黜。言金由贵家起,文粪自贱室出。《淮南》、《吕氏》之不无累害,所由出者,家富官贵也。夫贵,故得悬于市;富,故有千金副。观读之者,惶恐畏忌,虽见乖不合,焉敢谴一字?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璅,文给甘酸,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必有与合然后称善,是则代匠斫不伤手,然后称工巧也。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禹目光复重瞳。
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走+多)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泰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夫宅舍多,土地不得小。户口众,簿籍不得少。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韩非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者谷多,王市肩磨。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河水沛沛,比夫众川,孰者为大?虫茧重厚,称其出丝,孰为多者?
译介
王充痛恨世俗的情绪,著《讥俗》一书。又忧虑从事政治的人,只想统治别人,不得要领,不晓世务,冥思苦想,看不清努力的方向,所以又写了《政务》一书。又痛心说慌话的书和低劣的文章,多数不是真实可信的,所以又写了《论衡》一书。贤圣死以后,大道理也有了分歧,过一段时间,就分道扬镳,各自立门、户,通达的人观看以后,也不能确定真伪是非。根据久远的听闻来传授,有的笔写,有的耳听,在一百年以前的事,流传的时间更久远。以为古代的事,所传的大都是对的,相信入骨。不能自己解脱,所以才著作这本书。文章长,争论激烈,虚伪的说法,没有不被指正的。消除华丽虚伪的文风,保存敦厚的本质,矫正流行的不正之风,恢复宓戏时代的淳朴的风俗。
王充的书通俗易懂。有的人说:“口才好的说的话深刻,擅长写作的人写的文章含蓄。经书的文章都是圣贤说的话,博大精深,优美文雅,很难一看就懂。社会上读经书的人,要有注释才能读下去。圣贤的才华鸿大,所以他们写的文章语言都与俗人不相通。玉隐藏在石头中间,珍珠藏在鱼肚里,不是专门的玉工珠师,就采不到。宝贵的物品都是隐藏不露的,至理名言也应当是深沉难测的。《讥俗》这本书,要使俗人觉悟,所以直截表露意思,又用通俗的文字。《论衡》这本书,为什么也是这样通俗呢?莫非是才能极端浅薄,不能写出含蓄深刻的文章来?不然的话,为什么文章写得那么浅显,跟那些经书截然不同呢?”答道:宝玉隐藏的石头中间,珍珠埋藏在鱼的肚里,所以是含蓄隐蔽的。到了宝玉从石里剖出,珍珠从鱼肚里挖出的时候,那还是含蓄隐蔽吗?我的文章还没有写在竹简上,还藏在胸中,也像宝玉珍珠隐藏着那样。到了出于胸中展示在外的时候,也像宝玉珍珠暴露那样。灿烂像天文的照耀,通顺像地理的易晓。所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名目清楚了,事情也就自然可以确定了。《论衡》就是衡量论说的标准。说话要力求把话说明白,写文章就力求把道理讲清楚。学问高的人写文章优雅,话没有不可晓知的,意思没有看不出来的。读这些书的人明白道理象瞎子重见光明,听取教诲象聋子的耳朵复聪。瞎了三年的孩子,突然看见父母,不仔细地认识一下,怎么能高兴?路旁的大树,城墙边的长沟,所在的位置很清楚,大家没有不知道的。假使树不大而且长在隐蔽的地方,沟不长又在偏辟处,以这些事来指示给别人,连尧、舜也会感到边惑。人脸有七十多个色部,脸如果十分清洁,五色分明,即使是非常微小的颜色变化,都可以察看到,相面的人就可以相准,很少失误。假使面部很黑,再加上污垢层层覆盖面部,相面的人很难看清,多数相不准。文章与语言一样,有的浅显分明,有的隐晦曲折,哪一种更有说服力呢?口说来表达思想,怕语言被遗忘消失,所以又记为文字。文字与语言的目的是一致的,为什么还要把写文章的宗旨隐蔽起来呢?狱吏审判案件,法官解决疑点,如果稀里糊涂,难以知晓,与那种分明可知相比,究竟谁是好的官吏呢?口说以分明为好,笔写以通俗为高,公文以明白为良。含蓄典雅,思想隐晦,只有赋与颂。经和传的文章,都是圣蝻说的话,(之所以难懂)是由于古今语言不同,四方的说法不一样。当他们说事情的时候,不是追求使人看不懂,才使意思隐藏起来。后人不知道,是世代相距远了,这叫语言不同,不能叫才大。浅的文章难以读懂,叫做不高明,不叫智慧高明。秦始皇读韩非的书,感叹说:“我怎么偏偏不能跟这个人生在同一个时代呀!”这说明韩非的文章可以读懂,所以他讲的事情才可以思考。如果深奥优雅,必须有老师指教才能学习,就扔在地上了,还怎么会叹息呢?用笔写文章,要使文章通俗易懂是很困难的,不提倡读来难懂却是容易编造的。口说力求解说明白,使人能够听懂,不追求深奥曲折而难懂。孟子以眼珠是否明了来判断贤人,对文章以是否通俗易懂来判断优劣。
王充的书与世俗背道而驰。有的人责难说:“文章可贵的是顺合众人之心,不违背人的意愿。一百人读了没有可指责的,一千人读了也不感到怪异。所以,《管子》说:‘在室内说话,满室人都同意,在堂屋发言,满堂的人都赞成。’现在你却说不与世俗相同,所以你的文章违背世俗,不合众人的意愿。”答道:发议论贵在内容正确不追求语言的华丽,办事情讲究合理而不推崇迎合。辩论是非问题,怎么能不违背常人的想法,违反俗人的听闻?众人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不肯顺从,这样才能消除虚假的,保存真实的。如果都要顺从众人的思想,那只能一切照旧,按老规矩办,办要背教条学习,还要辩论干什么?孔子在鲁哀公那里陪坐,鲁哀公赐给孔子桃和黍,孔子先吃黍而后吃桃,可以说知道吃的次序。但是,周围的人都掩口而笔,是由于这种风俗习惯已经很久了。如今我的做法其实就象孔子按正确的顺序进食,俗人反对我,也像周围的庸人掩口笑孔子。善于优雅的歌曲,在郑国不能激动人心。礼仪所用的严肃舞蹈,在赵国不受欢迎。尧、舜的典籍,同辈人不肯看,孔子和墨子的书,同时代的人不肯读。可使国家转危为安的计谋被老百姓嫌弃,矫正世俗的言论受世俗诋毁。有美味食品在这里,俗人不想吃,狄牙喜欢吃。有宝玉在这里,俗人抛弃,卞和佩带在身上。究竟谁是谁非呢?谁更可信呢?礼节与世俗相违背,哪一个时代不是这样的呢?鲁文公违反祭祖的顺序,有三个人离开。鲁定公按顺序祭祖,有五个人反对。有独到见解的话,高水平的人爱不释手,庸俗的人不喜欢。感人至深的菱,贤者特别欣赏,而愚者逃避。
王充的书不能做到完美无缺,有的人就说:“说话没有可挑剔的语言,下笔没有可挑剔的文字。文章必定华丽而且美好,语言必定合理而且巧妙。说的话听起来顺耳,讲的事想起来有味,眼睛看了文章,手就抓着不放。所以,雄辩的言论没有不爱听的,华丽的文章没有不传抄的。现在新著的书(指《论衡》既然在讲道理,批评世俗就是不合情理,又不是特别美好的作品,读者不舒服。师旷奏乐,曲调没有不忧雅的;狄牙烹调,菜肴没有味道不佳的。通达的人著的书,文中没有缺点。《吕氏春秋》、《淮南鸿烈》都悬挂在市门上,观看的人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字提出非议。现在(你这本《论衡》没有那两本书好,文章又多又长,还是要受到很多人的谴责和诋毁。”答道:果树的养料养了果实就养不了花,人的精力放在修养操行上就不注意修饰辞令。茂盛的草丛中有许多花瓣,密林中有许多干枯的树枝。写文章要公开表白自己的主张,怎么能使文章不遭受别人的谴责和诋毁呢?扑灭火灾和拯救落水者的时候,姿势不能都那么优美,辩论是非的时候,语言也不能都那么巧妙。到沼泽地追逐乌龟,顾不上调整自己的步伐;在深渊里捕捉蛟龙的时候,没有时间考虑用哪一只手去捉 。语言简陋,意思深刻;语言华丽,思想肤浅。千锺稻谷,糖皮占了一大半;占钱一亿,穿破钱孔的要超一万。最高级的宴席也有不可口的菜肴,最好的宝玉也一定有污点,重要的典籍也必定有缺点,优秀的工匠也必定有不熟练的技术。这样的话,雄辩的言论也一定有不周密的方面,通达的文章也还有可以被指责的地方。一字千金是因为它出自权贵人家,文如粪土是由于它出自平民之手。《淮南鸿烈》和《吕氏春秋》之所以不受指责,是因为它们出自富贵之家。由于官大,才能把书悬挂在市上,由于家富,才有千金可以作为赏钱。观看的人怀着畏惧的心情,即使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合的内容,也怎么敢指责其中一个字呢?
王充写成书,有的人就将它与古代对照,认为与前人不相类似。有的说:“说你是在卖弄辞藻吧,有的直截了当,有的又迂回曲折,有的拐弯抹角,有的又平铺直叙;说你在论述大道理吧,讲的又是实际琐碎的事,充满乱七八糟的内容,与儒经比较不相应,与传书相比也不符合,考查司马迁的书也不相称,与扬雄的文章也格格不入。文章不与前人相似,怎么能说是优秀的,称为巧妙的呢?”答道:修饰容貌勉强与别人相似,就失去了自己的形象。修改自己的语言力求与别人相似,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情。许多小孩,不是同一的父母;不同家庭所生的孩子,不一定相似;自各有不同的禀受,也都有各自的长处。如果文章必须有与前人相雷同的才能称为好的,这就象代替木匠砍伐不伤手的人才能称为技艺高明。文人的追求,各不相同,有的修改辞语使文章巧妙,有的辩论真假来确定事实真相。一定要想法一样,用词照旧,那么五帝也没有不同的事迹,三王也没有不同的业绩。美女不是一样的面孔,看起来都是漂亮的。美妙的音乐不是一样的声音,听起来都是悦耳的。各种酒有不同的气味,饮了都会醉人。各种谷物有不同的味道,吃了都会饱。说文章应当与前人一样,那也就是说舜的眉毛也应当象尧那样有八种采色,禹的眼睛也应当像舜那样有重瞳。
王充的书,分量重。有的说:“文章提倡简短而思想合理,语言崇尚约省而意思明确,雄辩的人说话扼要明确,文人的辞句短小精悍。现在你所写的新书(指《论衡》)超过万言,繁琐而不省略,那么,读的人读不完。又有许多篇,那么,传诵的人领会不了。你蒙受浮澡的人的名声,就是由于文章写得太多就不好。语言简约容易说,文章多了就很难恰当。玉少石多,多的就不算珍贵,龙少鱼多,少的本来就神奇。”答道:有这样的说法,内容充实的言论不感到太多,华而不实的文章不感到太少。有社会效益的,一百篇也没有害处;没有社会效益的,一章也没有好处。如果都是有效益的,那就是多的为上等,少的为下等。积累千金,跟百金相比,究竟谁富呢?文多的胜过少的,财富多的超过贫穷的。世人没有一卷,我有一百篇,别人留不下一个字,我留有一万言,究竟哪一个是贤者呢?如今不说我的议论不对而笼统地说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文章而说我的作品不被他们领会。这正是我的书不能写得太简略的原因。房屋多,所占的土地就不能太少。户数和人口多,户口簿也不能少。如今失实的事那么多,华而不实的言论也多,指明真实,判定是非,辩论的话怎么能简短呢?韩非的书,只有一条宗旨没有别的,却写了几十篇,文章有数万言。身体高大,衣服不能太狭小;事情多,文章也不能少。事多,文章内容丰富,就像水大鱼多。皇帝居住的首都粮食多。国都的集市人多拥挤。我的书虽然文章分量重,但讨论的问题上百种。古代太公望,近代董仲舒,所作的书都有一百多篇。我的书才出一百篇,却说太多,这是因为作者地位卑贱,读书的人不能不斥责。黄河水澎湃,跟许多河流相比,哪一个更大呢?蚕茧又重又厚,称一下出丝的重量,与轻薄的蚕茧相比,究竟哪一种多呢?
评析
王充《论衡》一书,采取了自设宾主、反复辩难的形式,《自纪》也不例外。大抵历来能言善辩之士,都喜欢而且善用这种形式,如宋玉《对楚王问》、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班固《答宾戏》之类皆是。所以章学诚就说:“问难之体,必屈问而申答……王充之《论衡》,则效法诸难之文而为之……”(《文史通义·匡谬》)不过拿《自纪》与上述诸难之文比较,则知王充的运用此体,又自有他的特色在。
在《论衡·自纪》中,王充表现出了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唐刘知已曾有言曰:“儒者之书,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精华;而流俗鄙夫,贵远贱近,转滋牴牾,自相欺惑:故王充《论衡》生焉。“(《史通·自叙篇》)如此之言,王充在《自纪》也曾有过。他说:“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把批判现实之虚妄,求得道理之衡,作为他撰写《论衡》的宗旨。然其违俗,必遭人毁。但其永抱一贯之宗旨,因此在反驳他人为难时,表现出其勇士气概。他说:“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论说辩然否,安得不谲常心、逆俗耳?众心非而不从,故丧黜其伪而存定其真。如当从众顺人心者,循旧守雅,讽习而已,何辩之有?”陈辞高亢,斩钉截铁。在文学上,他反对因袭之风,对文贵独创一点从理论上作了出色的论证。他说:“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又说:“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这就是说,不同的作者必然写出不同的风格,而千姿百态的风格正可以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需要。所以文章之类,贵在独创,不务雷同;模拟因袭,则无益于美,有害于真。其论理之充分,观点之鲜明,对后世造成了很大影响。
语言上,本文语言通俗,但却不碍其论理之透辟。王充曾曰:“文由(犹)语也。”主张“文字与言同趋”。语言的目的在于“明志”,如其晦涩难懂,则“隐闭指意”。故其强调“夫笔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要发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王充不但以史实驳斥了“贤圣之材鸿,故其文语与俗不通”的谬论,而且在写作中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王充自称他的文章是“直露其文,集以俗言”,“烂若天文之照,顺若地理之晓”。又善就近取譬,增加文章的通俗性和说服力。这使他的文章更好地发挥“悟俗人”的作用,从而也就更好地贯彻“为世用”和“疾虚妄,求实诚”的精神。此篇正是以事实论证了充之主张。
纵览全文,充以朴实之笔,塑其文风。且其意深远,耐人咀嚼,不愧大家手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