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我国古代才女故事!!

征集我国古代才女故事!!,第1张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有两个版本:

顾横波 马湘兰 李香君 柳如是 董小宛 卞玉京 寇湄 郑妥娘

李香君 李贞丽 王月 寇湄 陈圆圆 杨宛 王微 柳如是

又称“金陵八艳”。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她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最后一点就是她们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有谁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呢?她们无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可她们的从良,总是以爱情和友谊为择偶标准,但是却历经坎坷。这固然是当时社会妇女的悲剧,也体现了她们自身高尚的品质。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时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者何止百千?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皆与她们有着重大关系。美女爱英雄,妓女爱才子。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乃至历史随之改变。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栏瓦肆,歌舞升平,笙歌彻夜的景象。其中青楼林立,尽是风尘女子的世界,俨然成为明代最为繁华的歌舞地。许多青楼都收留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童女。她们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待其长成后便成为青楼中的招牌。金陵八艳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郑妥娘、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董小宛皆是由雏妓养成至秦淮河一“绝色”的。

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关心天下大事,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与金陵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风流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

岂知金陵四公子在当时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成立的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金陵四公子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他任崇祯帝翰林院检。明亡后他为光复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讲官,永历帝的宰相。当清朝一统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积极筹备反清复明活动。当时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万,其孙方苞便是后来桐城派的鼻祖。

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寇白门后来都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明亡后,八艳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陈圆圆,董小宛也由此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生命中。

当时明末将领吴三桂投在闯王李自成的麾下。他控制着长城要塞,抵御清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圆圆被献与吴三桂受尽恩宠。两人感情笃深。后来李自成麾下另一将抢夺陈圆圆。吴三桂迷恋与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连一女子也保护不了!”将军一怒为红颜,自此吴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农民军毕竟难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清军入关,如风卷残云般将其歼灭。李自成功败垂成,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英雄。清统一天下后,吴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为西南潘王。若当时陈圆圆未被抢,吴三桂未必会倒戈相向,历史上是否真会有大清朝还未可知。

"董小宛与清顺治帝的爱情更是惊天动地。清军入关之时董小宛已从良嫁了冒襄。冒襄是金陵四公子之一,家财万贯,文章才貌都是无可挑剔的。董小宛本就可幸福安稳地度过一生,不想偏遇豫王多铎兵下江南。他早已听闻过金陵八艳之名。于是设法构陷冒襄,抢走董小宛。后又将董小宛献给顺治帝。顺治得了董小宛就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当真宠幸有加。竟在半年之内册封其为董鄂妃。岂知在当时由刚入宫到被封为妃子一般人至少需要三年。董小宛在半年内被封为妃在清史上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她对这一切却不怎么在意,只挂念冒襄。这反使顺治对她更着迷,不思朝政。豫王多铎怕董小宛得宠后伺机报仇,便先下手为强向孝庄皇太后参奏,攻击陷害她。孝庄皇太后终为所动,下旨令董小宛出家当尼姑。董小宛做尼姑后也不怎么悲伤,反倒清静自在。但顺治帝却难以割舍,思念日深。她病逝后,顺治便看破红尘,落发为僧。一代君王就这样做了和尚。若董小宛未被逐,那么清史又将怎样演下去呢?顺治帝自是不会出家做和尚的了。"

此系传说,不可信,请看董小宛的词条。

金陵八艳,色冠一方,她们的命运与帝王将相紧连在一起。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将相的许多令常人难以理解诡异出格的行为都可从她们的命运中找到答案。英雄爱美女,金陵八艳之艳,可谓艳之极至!

一、风骨嶒峻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这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

二、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不久李自成的队伍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对农民起义军整日忧心惶惶,便设盛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进厅堂表演。吴三桂见圆圆后,神驰心荡,高兴得搂着圆圆陪酒。酒过三巡警报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对吴曰:“寇至,将若何?”吴三桂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田畹回答,吴三桂即带圆圆拜辞。吴三桂在其督理御营的父亲劝说下,将圆圆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让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战败后,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然后弃京出走。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然后独占云南。吴氏进爵云南王后,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三、艳艳风尘董小宛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巧与周旋,勇于斗争。而明末四才子之一冒辟疆富于才气、风流倜傥,两人一见钟情。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是复社中一位才子。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得非常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服侍她们比婢女还要用心。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初进冒家,仿钟繇帖,学曹娥碑,每天写几千字,既不错字,也不漏字。

小宛还曾代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从前在苏州的时候,小宛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绘画,能够画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她15岁时画的《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小宛题词,并有二方图章印记,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小宛的画传世绝少,该图是一幅难得见到的佳作。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

小宛最令人折服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茶煮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饭量喜欢吃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深知辟疆的口味,她为辟疆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如酿饴为露,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在喝茶方面,小宛和辟疆有共同的嗜好。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这个菜名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东坡肉”倒是相映成趣。另外,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有人把董小宛和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厨,恐不为过。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还常常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这清福也包括静坐香阁,细品名香。辟疆最欣赏“横隔沉”,这是一种内质坚致而纹理呈横向的沉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他们还蓄有不少“蓬莱香”。辟疆曾从江南觅得一种味如芳兰的“生黄香”,他拿了一两块给广东朋友黎遂球鉴赏,黎遂球叹为观止。小宛还用从内府获得的西洋香方子制作过百枚香丸。他们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四、侠肝义胆李香君

在明末那个非常堕落的年代,大部分的朝廷大臣麻木得已感觉不到他们所面对的局势,正日益变得内忧外患。而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浓衣翠的绣楼里,却生活着一群对明朝的前途甚感忧心的红尘女子。

位于钞库街中段的媚香楼,就是这些绣楼中的一座。它的主人歌妓李香君,是一个家喻户晓式的人物。其实,在当时的秦淮八艳中,李香君的名气并没有柳如是或陈圆圆那么大。而现在漫步秦淮旧巷,能找到的绣楼也只剩下这一座了。这是一座两层高的绣楼,楼梯狭窄,行走的脚步声,透过楼板清晰地向上传去。崇祯十二年的秋天,年仅21岁,但已名闻四方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刚从河南商丘来到南京,便抛开即将开始的乡试,直接走上了这架暗红色的楼梯。

那一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她坐在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遥望着秦淮河,她在等待她梦中的爱情。当侯方域蓦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一定感觉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缘已经来临。这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只是可惜选错了时代背景。随着满清铁蹄的入关,明朝大厦快速地坍塌。朱氏亲王仓皇南渡,在一片乌烟瘴气中,在南京匆匆地成立了南明政权。

复社的死对头阮大铖,抓住了这个机会,从金陵的深巷中走了出来。他投靠南明佞臣马士英,出现在政治舞台的前台。阮大铖本是一个被清流阶层所唾弃的人物,但他还是想改头换面。于是,他企图用金钱收买侯方域,来达到他个人的政治目的。这一伎俩,很快就被才识过人的李香君识破。她坚决拒绝了阮大铖的金钱诱惑,并要求侯方域立即与之断绝关系,划清界限。老羞成怒的阮大铖,用卑鄙的手段进行报复。侯方域无奈,挥泪离开了南京,这段短暂的爱情也仓促地画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

不管侯方域后来的表现如何,应该说,李香君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是无可非议的。事后,她还是在这座绣楼上,对友人深深地感叹道:“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赞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对爱情的追求如此坚贞,且是发生在一个秦淮歌妓的身上,实属难得。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京失陷,南明成了一团历史中的泡影。对于李香君来说,她所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所追求的爱情最终也因侯方域的北返而破灭。这个在书本上被标榜为有报国之志的名士,曾经的官宦子弟侯方域,在政治气节上,并没有坚守多久,他于顺治八年又参加了由清朝组织的科举考试,结果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在爱情生活上,他也没有像《桃花扇》中所写,在栖霞山与李香君重逢。再翻读侯方域的人生历程,他应该是一个很失败的人。

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满树的桃花已经凋谢,落红遍地。李香君悄悄地合上了那把题有侯方域诗句的扇子,凄切地收拾好行装,与过去诀别。她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史书言,李香君后不知所终。

五、侠骨芳心顾眉生

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俨然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与多数人印象中“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著名史家孟森先生尝作《横波夫人考》一文,对龚顾之人品大大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曾被誉为““礼贤爱士,侠内峻嶒”的横波夫人,真就如此不堪吗?

顾横波,生于1619年,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上元(今南京)人。据《板桥杂记》记载,顾横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即出生较早的马湘兰,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明代知名女画家,尤善画兰),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第一。(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又精音律,尝反串小生与董小宛合演《西楼记》《教子》。

顾横波居于眉楼,“绮窗绣,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时人戏称“迷楼”----有人谓“迷楼”系指顾横波风流迷人,访者无不神魂颠倒,实属望文生义。“迷楼”本系隋炀帝时建于扬州的别院,因该处“曲折幽深,阁楼错落,轩帘掩映,互相连属,如仙人游”, 故名“迷楼”。以“迷楼”戏称“眉楼”,始作俑者的余怀系江南才士,当时又正对横波一往情深,所言当为褒意,指“眉楼”建筑巧夺天工,布置匠心独具,观之仿同仙境。此誉一出,即不胫而走,广为延用。顾横波个性豪爽不羁,有男儿风,在秦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时人尝以曰“眉兄”呼之,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但较之柳,又多几分任性嫉俗。

相传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后抗清殉节于江西)尝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自诩,东林诸生乃趁其酒醉时请横波去衣共榻,试试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这个传闻未必尽实,却反映出时人眼中顾横波不以世俗礼教为意的作风。她的这种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顾横波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自然广受风流名士们的青睐,以致眉楼门庭若市,几乎宴无虚日,常得眉楼邀宴者谓“眉楼客”,俨然成为一种风雅的标志,而江南诸多文宴,亦每以顾眉生缺席为憾。

六、长斋绣佛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

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最近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郑筑别宫资之。卞赛长斋绣佛,持课诵戒律甚严,为报郑氏之恩,用三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伤。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益家里看到了吴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不已,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七、风流女侠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000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0000两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氏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八、才华横溢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氏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州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词牌名大全

  (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 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 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 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 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 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 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三字(一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四画)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带子 双韵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五画)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六画)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 西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 庆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 庆宣和

  庆春宫 曲入门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红娘仔 红梅引 红楼引

  红窗听 红窗迥 红窗睡 红窗影 好女儿 好时光 好花时 好事近 好姐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马车 竹马儿 竹枝词 竹牌儿 百字令 百字谣 百字字

  百尺楼 百媚娘 百宜娇 扫地花 扫地舞 扫地游 扫花游 扫市舞 阳关曲 阳关引

  阳春曲 阳台曲 阳台路 阳台梦 过江龙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难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伤情怨 安公子 安阳好

  安庆摸 回波乐 回波词 回婆乐 回心院 华清引 华胥引 华荷媚 如梦令 如意令

  如鱼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后庭花 后庭宴 乔木查 乔牌儿 字字双 字字锦 羽仙歌

  师师令 阮郎归 吊严陵 夺锦标 买陂塘 迈陂塘 有有令 扬州慢 向天盏 向湖边

  似娘儿 纥那曲 齐天乐 关河令 庄椿岁 阵破乐 雪芳草 寻瑶草

  (七画)

  花心动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间意 花深深 花前饮 花溪碧 折红梅 折红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杨柳 寿山曲 寿南山 寿星明 寿桃春 寿楼春

  步花间 步虚声 步虚词 步步娇 步蟾宫 应天长 应天良 应长天 应景乐 杏花天

  杏花风 杏梁燕 沙头雨 沙塞子 沙碛子 苏台新 苏武慢 苏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陇头月 陇头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闲中好 闲闲令 纱窗恨 纱窗怨

  泠青沼 泛兰舟 伴云来 伴登临 赤枣子 赤壁词 声块令 声声慢 迎新春 迎春来

  还京乐 还冠子 君不悟 君来路 抛绣球 抛球乐 村意远 杜韦娘 极相思 杨柳枝

  秀厢儿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 诉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 怀旧游

  别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 陂堂柳

  芰荷香

  (八画)

  金字经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欢带 金浮图 金盏子 金错刀 金蕉叶 金菊香 金凤钩

  金凤调 金缕曲 金缕词 金缕歌 夜飞乐 夜飞鹊 夜半乐 夜合花 夜来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游宫 夜游朝 夜捣衣 青门引 青杏儿 青哥儿 青歌儿 青云怨 青玉案

  青衫湿 采桑子 采莲子 采莲令 采彩令 采绿令 采明珠 画堂春 画屏春 画楼空

  画招郎 画锦堂 画娥眉 念奴娇 念良游 念香衾 念离群 定风波 定风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铃 雨霖铃 国香慢 国门东 试罗香 试周郎 河满子 河渎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罗唝曲 罗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转应曲 转应词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帘 拨不断 拨棹子 驻马听 驻云飞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乐 拍球场 拙鲁连

  松梢月 杵声齐 怕春归 怜薄命 恒春令 乳燕飞 宝钗分 钗头凤 钓船笛 孤雁儿

  咏捣练 卖花声 卓牌子 鱼儿赚 苗儿秀 话桐乡 昆明池 沽美酒 贫也乐 於中好

  油葫芦 轮台子 学士吟 拂霓裳 宝鼎现

  (九画)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衫泪 春团圆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烟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轻 怨三三 怨回纥 怨王孙 怨春风 怨春归

  怨春闺 怨春郎 怨啼鹃 南乡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楼令 南浦月 贺新郎

  贺新凉 贺圣朝 贺熙朝 洞中仙 洞仙词 洞仙歌 洞渎神 点绛唇 点牌儿 点樱桃

  思远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乡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 恨来迟

  垂丝钓 垂杨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选冠子 选官子 误佳期

  误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独脚令 独倚楼 剑气近 剑器近 绕地游 绕佛乐 送征衣

  送将归 绛都春 绛桃春 绛黄龙 洛阳春 洛妃怨 挂金索 挂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珑王 柘枝引 麻郎儿 映山红 带马行 胡捣练 络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 哪吒令 荆州亭 帝春台 挥春墁 昼锦堂 耍孩儿 茶瓶儿 将进酒

  香山会 炼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胜胜慢 城头月 相见欢 钟离春

  (十画)

  离亭怨 离亭宴 离亭燕 离庭宴 离别难 离香令 离苦海 离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园 宴山亭 宴琼林 宴瑶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华明 桂殿秋 破阵子

  破阵乐 破字令 破齐阵 荷叶杯 荷干杯 荷花媚 壶山好 壶中天 壶天晓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绣带子 绣带儿 绣停针 夏初临 夏孤临 夏云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凉犯 凄凉调 恋情深 恋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遥乐 莫思归 悟黄梁 淅江静 倘秀才 凌波曲 凉州令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鸭头绿 酒泉子 阅金经 家山好 高阳台 涧底松 真珠帘 珠帘卷

  捣练子 浪淘沙 唤春愁 啄木儿 剔银灯 透碧宵 倦寻芳 鸳鸯梦 薄命女 爱孤云

  (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 惜分钗 惜双双 惜余欢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纤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黄花 惜琼花 惜奴娇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东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门 望仙楼 望远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书归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莱 梦江口 梦江南 梦仙游 梦行云

  梦芙蓉 梦扬州 梦还凉 梦魂香 梦横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讯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乐 清平调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风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圆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谢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云 剪朝霞 黄金缕

  黄钟乐 黄莺儿 黄鹤引 渔家傲 渔家乐 渔父乐 渔歌子 梧桐儿 梧桐影 梧桐树

  梧叶儿 雪花飞 雪狮儿 雪绿蓑 混江龙 混罗衣 彩云归 彩凤飞 情天久 情久长

  脱布巾 脱布衫 掷半浣 掷金钱 琐窗寒 琐寒窗 绮罗香 绮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静 绿头鸭 萍宫春 谒金门 萧萧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罗门 淮甸春

  唉乃曲 得胜令 甜水令 掉角儿 麻郎儿 祭天神 尉迟杯 眼儿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维扬好 接贤宾 淡黄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 喜朝天 喜连声 喜常新 谢池春 谢秋娱 谢秋娘 谢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乐 朝天懒 锁窗寒 锁寒窗 锁阳台 寒食词 寒松叹 寒连新 腊梅花

  腊梅香 腊前梅 落梅风 落花时 散天花 散余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带花

  普天乐 普贤歌 赏先春 赏花时 最高楼 最高春 悲中乐 悲哉行 番抢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龙谣 溅罗裙 景龙灯 渭城曲 渡江云 雁后归 遐方怨 黑漆弩

  缕金金 集贤宾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归 湘妃怨 替人愁 晚云高 隔帘听

  款残红 琵琶仙 崐绣毯 搅琵琶 滞人娇 泪红云 蕊珠间 紫玉箫 晴偏好 紫骝马

  (十三画)

  满江红 满官花 满园花 满路花 满庭花 满庭芳 满庭霜 满朝欢 满院春 锦花香

  锦上花 锦帐春 锦园春 锦堂春 锦缠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环 解连环 解语花

  解春风 解冤结 瑞云浓 瑞飞好 瑞龙吟 瑞鹤仙 瑞鹧鸪 愁风月 愁春来 愁倚阑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别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鱼儿 摸鱼子 照红梅 照碧桃 鹊桥仙 鹊踏枝 楚天谣 楚云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尽 意难忘 献衷心 献仙音 殿前欢 殿前催 楼上曲 蓦山溪 蓬莱阁 虞美人

  蜀溪春 盐角儿 锯解令 谪仙怨 频载酒 催花乐 遥天奉 揽挣琶 鲍老催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 碧玉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梦 瑶池宴 瑶池燕 瑶花慢 瑶阶草

  翠羽吟 翠华引 翠园枝 翠楼吟 舞春风 舞杨花 舞迎春 舞马词 暮云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红英 赛红娘 赛天香 潇湘曲 潇湘神 潇潇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马郎 滚绣球 愿成双 叠萝花

  (十五画)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荫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 醉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怜薄命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 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词 霜天晓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华 攀鞍态

  露华慢

  (四字)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会 八声甘州 八节同欢 九重春色 人在楼上 卜算子慢

  十六字令 大江东去 大刀将军 小重山令 小楼莲花 小镇西犯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

  万年欢慢 万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调笑令 山镇西犯 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乐令 云淡秋空 少年游慢 云鬓松令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无愁可解

  风中柳令 风大松慢 凤栖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头

  丑奴儿令 丑奴儿慢 丑奴儿近 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 水调歌头 长命女令 长亭怨慢

  长相思令 扑蝴蝶近 公无渡河 玉水明沙 玉楼春令 玉腊梅枝 汉宫春慢 玉连环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乐慢 西子妆慢 西施愁春 传言玉女

  朱奴儿犯 灯月交辉 红林擒近 红情绿意 尹州三台 麦秀两岐 并蒂芙蓉 明月逐来

  沉醉东风 迎春乐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庆春泽慢 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

  应天长慢 庆清朝慢 鱼游春水 鱼水春来 鱼水同欢 村里逐鼓 送大守词 法驾道引

  诉衷情近 采桑子慢 卖花声煞 画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鸟飞慢 卓牌子慢 恋芳春慢 青山湿遍 罗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 皂罗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珑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来煞 宫中三台 宫中调笑 春风袅娜

  春早湖山 绕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儿慢 金碧芙蓉 闺怨无梦 相思令儿 贺圣朝影

  颂圣朝影 烛影摇红 壶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横空 秋光满目 惜黄花慢 惜双双令

  惜余春慢 梦玉人引 唱调笑令 高山流水 捣练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黄河清慢

  渔父家风 得春令慢 盐角儿令 海天阔处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时候 晚云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宫春慢 绿鸾归令 锦堂春慢 喜迁莺令 郭郎儿慢 瑞鹤仙影 银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云滩引 望花花令 福寿千春 刷子序犯 婆罗门引 换巢鸾凤 越女镜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莲近 隔溪栖令 隔溪梅令 疏帘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儿序

  湘春夜月 鹊桥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阑令 貂裘换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晓角 谢春池慢 霓裳羽衣 辘轳金井 辘轳仙影 露华春慢

  鬓云松令 潇湘夜雨 骊歌一叠 惠兰芬引 荔枝香近

  (五字)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绿结同心 月底修箫谱 玉人捧露盘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树后庭花 玉女摇仙佩 玉珥坠金环 东风齐看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见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后庭花破子

  红杏泄春光 飞雪满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发沁园春 花雪满堆山 送入我门来

  明月逐人来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盘 金菊对芙蓉 金盏倒垂帘 巫山一片云

  巫山一段云 采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 捉拍丑奴儿 细雨鸣春沼

  荷叶铺水面 春从天上来 春夏两相期 春雪问早梅 桃源忆故人 桃园忆故人 铀带长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挂疏桐 郭郎儿近拍 偷声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清风八咏楼 梁州令叠韵 绿孟舞风轻 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 晴色入青山

  喝马一枝花 铜人捧露盘 阑干万里心 扁舟寻旧约 隔浦莲近拍 愁倚阑干令 梅子黄时雨

  新雁过妆楼 桂花镇南枝 摊破江城子 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 摊破浣溪沙 莺声绕红楼

  满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瑶台第一层 瑶台聚八仙 黄鹤绕碧树 征招调中腔

  醉吟仙小品 骤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万年 望月楼罗门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潇湘逢故人慢 凤凰台上忆吹箫

  http://longingforhappinessblogchinacom/3578125html

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 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 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 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 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 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 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七绝

三字

一 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九张机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 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四 画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翠羽 双带子 双韵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长相思

五 画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六 画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 西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 庆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 庆宣和

庆春宫 曲入门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红娘仔 红梅引 红楼引

红窗听 红窗迥 红窗睡 红窗影 好女儿 好时光 好花时 好事近 好姐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马车 竹马儿 竹枝词 竹牌儿 百字令 百字谣 百字字

百尺楼 百媚娘 百宜娇 扫地花 扫地舞 扫地游 扫花游 扫市舞 阳关曲 阳关引

阳春曲 阳台曲 阳台路 阳台梦 过江龙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难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伤情怨 安公子 安阳好

安庆摸 回波乐 回波词 回婆乐 回心院 华清引 华胥引 华荷媚 如梦令 如意令

如鱼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后庭花 后庭宴 乔木查 乔牌儿 字字双 字字锦 羽仙歌

师师令 阮郎归 吊严陵 夺锦标 买陂塘 迈陂塘 有有令 扬州慢 向天盏 向湖边

似娘儿 纥那曲 齐天乐 关河令 庄椿岁 阵破乐 雪芳草 寻瑶草

七 画

花心动 花非花 花自落 花想容 花间意 花深深 花前饮 花溪碧 折红梅 折红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杨柳 寿山曲 寿南山 寿星明 寿桃春 寿楼春

步花间 步虚声 步虚词 步步娇 步蟾宫 应天长 应天良 应长天 应景乐 杏花天

杏花风 杏梁燕 沙头雨 沙塞子 沙碛子 苏台新 苏武慢 苏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陇头月 陇头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闲中好 闲闲令 纱窗恨 纱窗怨

泠青沼 泛兰舟 伴云来 伴登临 赤枣子 赤壁词 声块令 声声慢 迎新春 迎春来

还京乐 还冠子 君不悟 君来路 抛绣球 抛球乐 村意远 杜韦娘 极相思 杨柳枝

秀厢儿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 诉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 怀旧游

别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 陂堂柳

芰荷香

八 画

金字经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欢带 金浮图 金盏子 金错刀 金蕉叶 金菊香 金凤钩

金凤调 金缕曲 金缕词 金缕歌 夜飞乐 夜飞鹊 夜半乐 夜合花 夜来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游宫 夜游朝 夜捣衣 青门引 青杏儿 青哥儿 青歌儿 青云怨 青玉案

青衫湿 采桑子 采莲子 采莲令 采彩令 采绿令 采明珠 画堂春 画屏春 画楼空

画招郎 画锦堂 画娥眉 念奴娇 念良游 念香衾 念离群 定风波 定风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铃 雨霖铃 国香慢 国门东 试罗香 试周郎 河满子 河渎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罗唝曲 罗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转应曲 转应词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帘 拨不断 拨棹子 驻马听 驻云飞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乐 拍球场 拙鲁连

松梢月 杵声齐 怕春归 怜薄命 恒春令 乳燕飞 宝钗分 钗头凤 钓船笛 孤雁儿

咏捣练 卖花声 卓牌子 鱼儿赚 苗儿秀 话桐乡 昆明池 沽美酒 贫也乐 於中好

油葫芦 轮台子 学士吟 拂霓裳 宝鼎现 陌上桑 怜薄命

九 画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衫泪 春团圆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烟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轻 怨三三 怨回纥 怨王孙 怨春风 怨春归

怨春闺 怨春郎 怨啼鹃 南乡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楼令 南浦月 贺新郎

贺新凉 贺圣朝 贺熙朝 洞中仙 洞仙词 洞仙歌 洞渎神 点绛唇 点牌儿 点樱桃

思远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乡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 恨来迟

垂丝钓 垂杨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选冠子 选官子 误佳期

误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独脚令 独倚楼 剑气近 剑器近 绕地游 绕佛乐 送征衣

送将归 绛都春 绛桃春 绛黄龙 洛阳春 洛妃怨 挂金索 挂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珑王 柘枝引 麻郎儿 映山红 带马行 胡捣练 络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 哪吒令 荆州亭 帝春台 挥春墁 昼锦堂 耍孩儿 茶瓶儿 将进酒

香山会 炼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胜胜慢 城头月 相见欢 钟离春 念奴娇

十 画

离亭怨 离亭宴 离亭燕 离庭宴 离别难 离香令 离苦海 离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园 宴山亭 宴琼林 宴瑶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华明 桂殿秋 破阵子

破阵乐 破字令 破齐阵 荷叶杯 荷干杯 荷花媚 壶山好 壶中天 壶天晓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绣带子 绣带儿 绣停针 夏初临 夏孤临 夏云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凉犯 凄凉调 恋情深 恋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遥乐 莫思归 悟黄梁 淅江静 倘秀才 凌波曲 凉州令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鸭头绿 酒泉子 阅金经 家山好 高阳台 涧底松 真珠帘 珠帘卷

捣练子 浪淘沙 唤春愁 啄木儿 剔银灯 透碧宵 倦寻芳 鸳鸯梦 薄命女 爱孤云

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 惜分钗 惜双双 惜余欢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纤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黄花 惜琼花 惜奴娇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东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门 望仙楼 望远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书归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莱 梦江口 梦江南 梦仙游 梦行云

梦芙蓉 梦扬州 梦还凉 梦魂香 梦横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讯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乐 清平调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风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圆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谢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云 剪朝霞 黄金缕

黄钟乐 黄莺儿 黄鹤引 渔家傲 渔家乐 渔父乐 渔歌子 梧桐儿 梧桐影 梧桐树

梧叶儿 雪花飞 雪狮儿 雪绿蓑 混江龙 混罗衣 彩云归 彩凤飞 情天久 情久长

脱布巾 脱布衫 掷半浣 掷金钱 琐窗寒 琐寒窗 绮罗香 绮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静 绿头鸭 萍宫春 谒金门 萧萧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罗门 淮甸春

唉乃曲 得胜令 甜水令 掉角儿 麻郎儿 祭天神 尉迟杯 眼儿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维扬好 接贤宾 淡黄柳 控春令 添添春 菩萨蛮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 喜朝天 喜连声 喜常新 谢池春 谢秋娱 谢秋娘 谢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乐 朝天懒 锁窗寒 锁寒窗 锁阳台 寒食词 寒松叹 寒连新 腊梅花

腊梅香 腊前梅 落梅风 落花时 散天花 散余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带花

普天乐 普贤歌 赏先春 赏花时 最高楼 最高春 悲中乐 悲哉行 番抢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龙谣 溅罗裙 景龙灯 渭城曲 渡江云 雁后归 遐方怨 黑漆弩

缕金金 集贤宾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归 湘妃怨 替人愁 晚云高 隔帘听

款残红 琵琶仙 崐绣毯 搅琵琶 滞人娇 泪红云 蕊珠间 紫玉箫 晴偏好 紫骝马

十三画

满江红 满官花 满园花 满路花 满庭花 满庭芳 满庭霜 满朝欢 满院春 锦花香

锦上花 锦帐春 锦园春 锦堂春 锦缠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环 解连环 解语花

解春风 解冤结 瑞云浓 瑞飞好 瑞龙吟 瑞鹤仙 瑞鹧鸪 愁风月 愁春来 愁倚阑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别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鱼儿 摸鱼子 照红梅 照碧桃 鹊桥仙 鹊踏枝 楚天谣 楚云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尽 意难忘 献衷心 献仙音 殿前欢 殿前催 楼上曲 蓦山溪 蓬莱阁 虞美人

蜀溪春 盐角儿 锯解令 谪仙怨 频载酒 催花乐 遥天奉 揽挣琶 鲍老催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 碧玉箫 碧牡丹 碧桃春 瑶池宴 瑶池燕 瑶花慢 瑶阶草 叠萝花

翠羽吟 翠华引 翠园枝 翠楼吟 舞春风 舞杨花 舞迎春 舞马词 暮云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红英 赛红娘 赛天香 潇湘曲 潇湘神 潇潇雨 滴滴金 酷相思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马郎 滚绣球 愿成双

十五画

醉江月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阴 醉花春

醉思仙 醉妆词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 醉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醉思凡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 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词 霜天晓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华 攀鞍态

露华慢

四字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会 八声甘州 八节同欢 九重春色 人在楼上 卜算子慢

十六字令 大江东去 大刀将军 小重山令 小楼莲花 小镇西犯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

万年欢慢 万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调笑令 山镇西犯 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乐令 云淡秋空 少年游慢 云鬓松令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无愁可解

风中柳令 风大松慢 凤栖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头

丑奴儿令 丑奴儿慢 丑奴儿近 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 水调歌头 长命女令 长亭怨慢

长相思令 扑蝴蝶近 公无渡河 玉水明沙 玉楼春令 玉腊梅枝 汉宫春慢 玉连环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乐慢 西子妆慢 西施愁春 传言玉女

朱奴儿犯 灯月交辉 红林擒近 红情绿意 尹州三台 麦秀两岐 并蒂芙蓉 明月逐来

沉醉东风 迎春乐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庆春泽慢 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

应天长慢 庆清朝慢 鱼游春水 鱼水春来 鱼水同欢 村里逐鼓 送大守词 法驾道引

诉衷情近 采桑子慢 卖花声煞 画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鸟飞慢 卓牌子慢 恋芳春慢 青山湿遍 罗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 皂罗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珑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来煞 宫中三台 宫中调笑 春风袅娜

春早湖山 绕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儿慢 金碧芙蓉 闺怨无梦 相思令儿 贺圣朝影

颂圣朝影 烛影摇红 壶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横空 秋光满目 惜黄花慢 惜双双令

惜余春慢 梦玉人引 唱调笑令 高山流水 捣练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黄河清慢

渔父家风 得春令慢 盐角儿令 海天阔处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时候 晚云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宫春慢 绿鸾归令 锦堂春慢 喜迁莺令 郭郎儿慢 瑞鹤仙影 银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云滩引 望花花令 福寿千春 刷子序犯 婆罗门引 换巢鸾凤 越女镜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莲近 隔溪栖令 隔溪梅令 疏帘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儿序

湘春夜月 鹊桥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阑令 貂裘换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晓角 谢春池慢 霓裳羽衣 辘轳金井 辘轳仙影 露华春慢

鬓云松令 潇湘夜雨 骊歌一叠 惠兰芬引 荔枝香近

五字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绿结同心 月底修箫谱 玉人捧露盘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树后庭花 玉女摇仙佩 玉珥坠金环 东风齐看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见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后庭花破子

红杏泄春光 飞雪满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发沁园春 花雪满堆山 送入我门来

明月逐人来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盘 金菊对芙蓉 金盏倒垂帘 巫山一片云

巫山一段云 采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 捉拍丑奴儿 细雨鸣春沼

荷叶铺水面 春从天上来 春夏两相期 春雪问早梅 桃源忆故人 桃园忆故人 铀带长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挂疏桐 郭郎儿近拍 偷声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清风八咏楼 梁州令叠韵 绿孟舞风轻 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 晴色入青山

喝马一枝花 铜人捧露盘 阑干万里心 扁舟寻旧约 隔浦莲近拍 愁倚阑干令 梅子黄时雨

新雁过妆楼 桂花镇南枝 摊破江城子 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 摊破浣溪沙 莺声绕红楼

满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瑶台第一层 瑶台聚八仙 黄鹤绕碧树 征招调中腔

醉吟仙小品 骤雨打新荷

六字

九重春色万年 望月楼罗门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潇湘逢故人慢 寿延长破字令

花发状无红慢 爱月夜眠迟慢

七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436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9
下一篇2024-02-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