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
与外宾见面时,视对象、场合的不同,礼节也有所差异。
对日本等许多东方国家,鞠躬是常见的传统礼节,行礼时立正站直,双手垂在眼前面,俯身低头,同时问候,弯身越低,越示敬意。对日本人、朝鲜人的鞠躬礼,每次必须同样还礼。
对日本客人,眼睛的直接接触和身体的直接接触都不提倡,因为这代表傲慢,不要看他的眼睛,取而代之的是看他的领带打结处,以表尊敬。在日本鞠躬要哈腰,头要低到身体一半处,双手放在一起。您见到的人的年纪越大、职位越高,您鞠躬应该越深。您的声音和态度应该平静,不要嘈杂。
欧洲各国则更喜欢拥抱的礼节,有时还伴以贴面和亲吻。但要注意,不可吻出声响。在商务活动中一般不行此礼,且中方人员不主动拥抱、亲吻外宾。男士还有特别的脱帽礼和对女士的吻手礼。
对德国客人,握手很正式并伴有几乎感觉不到的鞠躬,除非对主人很了解,其他的接触,例如拥抱和接吻面颊是不提倡的。
对英国客人,人们穿得很正式,最好不要有身体接触。可以拥抱,但不能有其他身体接触。 对意大利客人,握手很重要,在业务活动中表示很正式的尊重。
对拉美客人,握手和拥抱很频繁,说话时他们比美国人站得更近。向后站是不礼貌的。
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在社交场合中握手后又在双方脸颊上互吻,要同样回敬。
对佛教国家的外宾要行合十礼;对军人要等其行举手注目礼后再行握手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