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横空出世,这档节目自上线起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收视率居高不下。
所谓变形计,就是把一个问题少年改造成一个孝顺的孩子!为了改变他们叛逆的心里,会让他们与乡下来的孩子交换生活体验人生,让他们从中意识到父母的不容易。
两个主人公互换身份,过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使得节目非常有看点!不过节目播出一段时间后就被停播了,原因是它变味了,成了有钱人的“娱乐场所”。
不过即使被停播了,视频现在依旧能看,当年《变形计》风靡一时,还带火了好几个主人公,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还记得王境泽吗?他就是被《变形计》带火的主人公之一。
王境泽是长春人,家里很有钱,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花钱如流水,整天就知道与朋友到处吃喝玩乐!如果只是这样便也罢了,问题他还脾气不好,要不到钱就发脾气,甚至为此还与父母动了手。
一天花好几万,动不动就买奢侈品,没钱了就跟父母要钱,要不到钱就闹的王境泽,非常令父母头疼。按他这种方式花,就算家里再有钱也不够他败的!
儿子脾气不好,说话又不听,毫无办法的王父,只能联系《变形计》剧组,希望能通过这个节目让儿子改变坏习惯,改变乱发脾气的性子。
初到农村的王境泽,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此次跟他一起来体验生活的还有另外一个小伙伴,他不算太孤独。在过了一天农村生活后,王境泽彻底待不住了!过惯了富家子弟的生活,又怎么能忍受得了“贫穷的苦”?
于是那一天,王境泽爆发了,说了一句让人奉为真理的名言警句。前一刻王境泽还在张牙舞爪地说,我就算是死外边,从这跳下去,都不会吃你们一口饭。
后一刻打脸就来了,只见王境泽小心翼翼地端起炒饭,尝了一口后说了句真香,那满足的小表情,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话,王境泽成功爆红了,短短几天内就吸了百万粉,那一句话被网友们称为“真香定律”,而他也成了真香少年。
好几年过去了,变形记的主人公差不多都被人遗忘了,也只有王境泽凭着“真香定律”还活跃在网民心中!因为真香定律谁都逃不过,自然也记住了 它的“创始者”。
靠着《变形计》走红的王境泽,成功地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都当上大老板开起公司了。
据资料显示,王境泽早在2019年时就成立了一家长春境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自己当家做起了老板。
早在爆红时,王境泽就凭借“真相定律”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积累了财富,想开公司自然就轻而易举。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真香”确实让自己赚到了不少钱,但真香已成为过去式,未来他希望自己更香。
王境泽一个问题少年,通过《变形计》去农村体验生活,成功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得以和家人团聚,至今还记得他奔向王父的那个画面,两个人抱在一起异常有爱。
他能有今天,还要多亏《变形计》,要不是这个节目,王境泽说不定还是个问题少年,整天就只知道花天酒地!也不可能会当上网红,有现在的成就了。
通过变形计爆红的还有杨馥宇,江湖人称“舞媚娘”,最喜欢的事就是泡夜店,因为这事和父亲闹得不可开交。
后来去参加《变形计》后,人也变乖了,和王境泽一样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自己开店做老板。杨馥宇和王境泽能逆袭人生,都是《变形计》的功劳!要不然《变形计》让他们爆红,哪能那么快就当起老板啊。
以上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侵删。
1、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扶我一把。
2、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
3、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里的惊奇。
4、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
5、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
《变形计》即禀承“换位思考”这一思维理念,而且更推至极致,在节目中,你不仅要站在对方立场去设想和理解对方,你还要去过对方的生活,真正体验对方世界的大小风云,品察对方思想最微妙的情绪触动。“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扩展资料:
《变形计》成观众心中习惯,坚持初心发现社会问题。
《变形计》作为一档播出了十三季的老牌综艺,依旧在坚持最初的本心。自从2006第一季《变形计》播出以来,这档定位为“角色互换类的新生态纪录片”的节目,就一直致力于记录社会问题。最初播出的第一期《变形计》,就将视线投向了困惑当时青少年许久的“网瘾”问题,这也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而《变形计》播出至今,节目组依然在寻找新的社会痛点。在“青春的名义”中,从陈新颖、水富水丽等孩子身上,看到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在“青春的痛点”里,也在刘思琦、马艺华等人的身上找到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青春的印记”,则让观众们重新审视了消失在视野里许久的“特殊教育”论题;而最新一期的“青春的绽放”,开始中拾起了对孩子的陪伴。
-变形记
人民网-《变形计》成观众心中习惯 坚持初心发现社会问题
这档节目旨在让两位条件极为悬殊的孩子互换家庭,去体验彼此的生活。
农村的孩子勤劳孝顺,待人诚恳,城市少年往往纨绔固执,品行低下。
每期节目的最后总会是这样的结局,一个涨了见识,另一个受到了感化。
《变形计》至今已经播出了十九季,它饱受赞誉,也深受质疑。
节目中的孩子有的成为了网红,有的当上了演员,甚至走过戛纳红毯。
有去到工厂流水线当工人的,也有的孩子早已悄然离世。
《变形计》节目恰如其名,它改变了一代人的想法,也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变迁。
2006年9月,当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热播之际,电视台另辟蹊径,推出了《变形计》。
节目的灵感来自于一档英国真人秀《Wife Swap》,从“换伴侣”改成了“换孩子”。
《变形计》的播出创造了收视奇迹,在《超级女声》之后实现了CSM收视率第一的成绩。
第一季的第一期节目,主题叫做《网变》,直击当时的 社会 问题——网瘾。
主人公一个是来自长沙的网瘾少年魏程,初中辍学,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网吧。
另一个孩子是在青海山区的贫苦少年高占喜,父亲失明,他和母亲撑起了整个家。
在节目组的安排之下,魏程和高占喜互换了家庭,前者干起了农活,后者游历了城市风景。
来到农村的魏程打算去看黄河,高占喜的父亲就掏出了20块钱零零散散的纸币递给了他。
在家中骄纵惯了的魏程看着高父,沉默了许久。在拒绝多次后还是将钱收到了口袋中。
“我握着这20块钱,心中就像在滴血。” 这是魏程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
在第七天节目即将结束之际,魏程自愿做了一天劳力,将20块钱还给了高爸爸。
高占喜来到都市后并不适应,他从未看过这么多高楼大厦,也从未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
好在魏程的父母极为热情,带着他到处游历,给予他温暖和信心。
高占喜坐在魏父的车中,看着窗外的飞驰而过的风景,趁人没注意偷偷抹掉了眼泪。
他并没有贪恋美好的生活,看过世界的风景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要考大学走出大山的梦想。
七天时间,两个互换生活,走向正途的孩子引来了各方的注目,口碑一路走高。
播出当年不仅获得了湖南广电的嘉奖,还被中宣部和公安部联名表扬。
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计》的成功是后来的真人秀和综艺节目所难以超越的。
获得喝彩的《变形计》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比如林依轮和经纪人杜华。
他们在看到节目大火以后,都曾经打算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大山,体验艰苦生活。
这档节目把握住了观众的心理,也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无论是网瘾、D博,还是贫富差距和人生殊途,《变形计》都准确地戳中了 社会 热点。
在这些基础之上,《变形计》还将视角对准了青少年群体,令人更为感慨。
有人未经世事便散尽千金只图玩乐,有人横渡万千艰辛但仍为三餐奔走。
他们都没有踏入 社会 ,但 社会 残酷的一面都已经显现。
即便收获众多嘉奖,节目组也不得不在各大选秀、相亲节目的流量争斗下考虑收视率的问题。
互换生活的宗旨自此结束,而一段段具有戏剧性的故事铺天盖地地向前冲来。
按照剧本,城市的少年往往都是性格恶劣的,骂人、抽烟、打架,几乎是个小混混。
这种做法按照节目的主题来看,是为了凸显在节目中“变形”成功的效果。
往后几季的《变形计》,城市主人公越打越凶,观众看得也津津有味。
节目最后,城市主人公的善良往往会被乡村主人公的双亲唤醒,结局喜大普奔。
伴随着煽情的音乐和节目左下角的解说词,节目以温馨而又美好的结局结束。
《变形计》成功了,但是节目的剧情也开始陷入了这种僵化的套路。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档节目过于城市视角,大家更关心的是城市少年的转变。
就连《北京青年报》也讽刺过, “这是一档给城里人看的节目。”
节目组曾经到访过的丽江新庄村,当地的校长就曾对《变形计》提出过批评。
拍摄节目不仅耽误孩子们干农活,也缩短了本就紧张的学习时间。
在体验完城市生活的农村少年,回到农村后也往往会被人指着鼻子批评。
第一期节目的高占喜,因为拿着城市父母的20块钱买零食,没有存下来给父母,便被人吐槽:
“这个农村孩子太膨胀了,没有孝心,将来一点会变坏!”
至于城市青年,大多数观众往往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和关心。
节目的最后,大家都看到了他们痛哭流涕,貌似改头换面的状态。
但他们是否真正“变形”成功,则鲜少有人关心。
第七季《母爱的呼唤》,施宁杰回到城市后只有一个感慨: 自己投对胎了。
在GQ的采访中,他说自己在农村的十五天几乎都被节目组所操纵,像是在演戏。
去《变形计》能够改变命运吗?施宁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这档真人秀节目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个作品,城市主人公可以带着这个标签走进 娱乐 圈。
《变形计》的“变形”去除了感化人性的作用,更加注重节目的戏剧性和冲突。
第七季节目中的王红林,被节目组要求回家后需要吵闹,要睡公主床,要用沐浴露。
结果网友们就给他贴上了一个公主病的标签,话语极尽刻薄。
2019年第十九期,内蒙古少年由于节目组设置的没收足球的剧 情感 到生气,想要结束变形。
网友们马上指责他不懂事,任性。直到节目最后,人们才知道他爸妈都去世了。
每期节目过后,城市的孩子并没有多大改变,但农村的孩子却成为了牺牲品。
每期节目播出以后,几乎鲜少有人关心农村孩子们的生活。
他们有的南下去到广东打工,有的仍没有走出大山,有的早早离世。
节目组对乡村孩子进行的二度重访,仿佛是一把尖刀,刺穿了现实和记忆的界限。
但大家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了城市的主人公身上,毕竟他们是节目的主体。
只不过伴随着网络的走红,《变形计》已将城市少年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红明星。
在《变形计》中,最有名的一位城市少年莫过于王境泽。
到农村后扬言不吃东西的他最后兴致勃勃地吃完了整碗饭,说了那句“真香”。
后来王境泽成为了网红,关于他的表情包和鬼畜视频,至今依旧在网络上热传。
如今的他,某平台粉丝已经达到了207万,接商演、上综艺,成了一代网红。
同为城市主人公的李宏毅,由于在节目中凸显了颜值,当年便被签约成为演员。
他拍了电视剧和**,人气极高,在某平台上的粉丝已经达到了1338万。
第十季的城市主人公杨桐,节目第二年便出了个人单曲。
后来他还在《以团之名》中成功出道,成为爱豆。
前几个月在某短视频平台很火的韩安冉,在《变形计》中广为人知,随即走上了演艺道路。
后来的她因为整容为人所熟知,如今成为了一名网红带货主播,只不过饱受舆论争议。
走到2019年戛然而止的《变形计》,早已失去了十多年前质朴的模样。
如今的它更像是一档网红制造机,作为一个跳板,不断让想要成名的城市少年成为偶像。
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早就已经失去了真实感。
节目还没开始,观众便已经知道了城市孩子会走上明星道路,乡村孩子继续停滞不前的结局。
当真实生活的多元被抹去,《变形计》所固化的模式便只能被观众所抛弃。
播出15年的节目虽然将城乡的两个孩子互换了人生,但无法改变命运。
在利益的裹挟下,《变形计》的宗旨也已经荡然无存,沦为没有价值的躯壳。
《变形计》“变形”了,它最终变成了一个网红制造机。
作者:白子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