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着井沿看一眼----《天道》

扒着井沿看一眼----《天道》,第1张

《天道》作为一部已经超过10年的国产电视连续剧, 看看豆瓣, 还是不断有人在看、有人在更新品论,真的一种传奇和激励。

10多年间, 我也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书和电视,(电视还包括未剪辑版和app简配版本,另外据说还有36集的版本)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

很多片子,主要是因为未知的结局才吸引观众。但是这个片子一开始就把结局给讲出来了。如此霸气的倒叙,也许是希望观众不要去猜测结果, 而是要注意过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种必然, 不可改变。

想要提笔很久,但是一直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开始写, 剧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 他们3个人参与这件事儿就像扒着井沿向外看一样, 最终很有可能还是会掉下去。 而往往因为向外看过了一眼, 掉下去以后更加的痛苦。 每个人, 终究 有自己的命运。

刘冰的出现貌似偶然实为必然;丁穷困潦倒,去刘冰那里卖自己珍藏的唱片,作为无商不奸的刘冰,低价收购高价卖。不但为他将来的结局做了铺垫, 也非常自然的引出了叶晓明和冯世杰的出现。

刘冰的格局,基于他的经历, 从业经历丰富, 且不说没有成功的, 也没有长时间的; 对于钱的渴望和希望赚快钱的想法,因此大投入的气魄和胸襟, 也成就最后讹诈一把的鼓励和纵深一跃的勇气。

刘不可以说不聪明,就凭在汽修店门口等待到深更半夜的敏锐和执着,足以作为成就一番事业的技术基础。而且, 对于他能够后着脸皮去找丁元英要求入股的事儿来说, 也具有足够商业天赋。 但是只是小聪明, 爱钱, 爱面子, 爱吹牛。 虽然在公司筹建过程中,他担心的那些问题,其实大家都担心。 但是通过他的嘴里说出来, 更好的塑造和他的性格以及为他的将来做的铺垫。过于急功近利,聪明反被聪明误,对于钱太过强烈的欲望最终吞噬了自己。

作为三个发烧友当中最为见过世面的一个人, 格局受到的自己见识的局限。 能够在丁出现的时候感受到丁的能力, 也愿意参与这样项目。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考虑的问题其实最符合逻辑。然而, 与丁的出发点不同,丁不是要成就一个王庙村,而是要扔块石头听水声。

叶最后的退缩也是必然,因为见识的局限性, 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思维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同时基于理性的思考, 最终退出的结果就是必然 。

从叶来看能够退出是一种最好的结果,这样的行为其实是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的,我不认为自己在实际情况下能够比他做的更好。因为和大姐不一样,她还有饭店, 最多是投资失败, 而对于刘冰、叶晓明来说是就是全部家当,且不说在电视里面没有交代的家人、亲朋、好友的情况, 对于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

反过来想, 如何操作才能避免晓明的状况?

1: 如果是事不关己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正确的分析出将来的局势,需要对于生活的了解、法律的知识以及对于周围人群的分析。 如果咨询过法律界的朋友,或者对于丁元英足够信任的情况下, 可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2:就是在当局者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很难避免了,叶晓明没有做错什么,眼界、格局限制了他的高度。

汽修老板兼发烧友, 看上去是最得利的、 成功的。最后保留的王庙村的生产基地, 依靠他的一人之力带领了全村脱贫,当然, 他也只能走到这里了。

从本质上来说,冯世杰是一个淳朴的有志青年。 靠自己的眼光更重要是以一份希望给村里带去富裕的内驱力,借助丁的能力做了一件堪称奇迹的事儿。协商失败后的选择也算是合理, 汽修店作为一个还算是可以糊口的资金来源,作为他的后盾, 同样也是最后为了保全全村的机械设备。

他所代表的王庙村,真的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或者放不下的了。 他的本质是踏实,朴实,为全村着想的心态,决定了他的成功。

当然,如果他没有那个之前苦心经营的汽修店的话, 他应该也不会是这样的一个决定。 所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吗?

一个有眼光、有能力的人啊。 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怎么相处,对于丁的认识就远远超过了其他人,那句话概括的很好:这种人定位应该是朋友熟人,太近了就没有了这样的意义。

通过布局, 成就了这样的机会, 如果她的介入是基于对丁元英的评价以及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认知。 那她的成功则是基于她的知识储备、布局能力以及对机会的把握。

另外,将一个美女安插在丁元英的周围, 她是不是故意的呢?何尝又不希望他们之间能够发生一些什么呢?

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对于融资、丁背景的交代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芮晓丹北京查账的对应, 可谓是有礼有节, 这样的规格的接待是针对丁元英的不是对芮晓丹的。同时小丹的对应,也非常的出色和到位。

另外,他们的五台山之行, 也把将来发生的大致结果进行了交代, 除了神话丁元英以外, 还充分的反映了,当时预判的想法, 反正这就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片子。

一个人物,家世背景说明了她的不平凡,不简单。 这样的背景做刑警不仅仅为了凸显她的不寻常,也为了王明阳的审讯和最后的结局。而整个故事就是她串起来的,却又十分的合理。

起:朋友肖亚文请她帮忙照看一下暂居古城的朋友, 从开始的鄙视,到好奇, 从音响被骗的愤恨到为他的才华、人品所折服;

承:一顿饭局牵出了小丹对于元英的感情,从自己也不知道爱了, 到自己愿意扑火;借钱的事儿, 引出父亲为结局做铺垫,又有了北京之行,得到了韩楚峰和肖亚文对于丁元英看待女人的评价,最终为丁履行一下程序以及以后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转: 一颗臭$弹,可以作为复合的理由,虽有些牵强, 但是对于关于王阳明的审讯, 以及关于文化属性的探讨, 定义了丁不仅仅是扒拉铜钱, 还能扒拉灵魂。

合: 为了留住丁, 问他要了一个礼物, 牵扯出了后面这么多一堆事儿。

目前流出最多的所谓删除版, 主要是指最后结小丹是流血过多还是自杀的。我觉得自杀更符合人设 ,一种来去自如的自在,与之前的行为一脉相承。

当然, 最后这个火拼的过程有些瑕疵,似乎蓄意而为之,不过这个电视本来就不准备讲述一个严密的故事, 而是把一些道理和思考放在相对合理的故事范畴内。

其实,最大的感受是丁才是这个古城故事的局外人, 从天而降又偷偷的溜走。

人物设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的人, 原来没有钱, 现在赚了些钱,因此可以有机会找个僻静的小地方自己呆着吧。

丁的人设, 非人, 是神是魔是鬼反正不是人, 这样的一个人设对于故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人的本身太过于传奇而不应该存在与现实社会中。 仅仅为了推动故事的发展从而引出在不同情况下其他凡人的状态和抉择而已。

天道的电视连续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本来就是一个编剧, 因此, 小说和电视剧基本没有区别,台词都一样,就像是权力的游戏前四卷书和电视都一样。 王志文等一干人,演的也非常出色, 都是想象中每个人该有的样子, 谢谢这些演员。

今后还会不只看一遍、两边。 今天先留下一些文字也算是留给将来的自己。

有时候我们需要经历一些重大的事情,才能想清楚那些犹豫不决的事情,经历不在相聚的别离,才知道谁是最珍惜的人,大病一场后,才清楚哪些是有遗憾的事。

再一次行动中,芮小冉一次疏忽,导致被罪犯捉住用枪顶头,虽然开了一枪可幸运的是颗哑弹。

不过她仍像死了一次一样,那一瞬间她脑子里都是丁元英。

丁元英在听到电话那头,痛哭不止的芮小冉,才发现她已经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如果那一枪不是哑弹,之前的拒绝会成为他一生的殇。

芮小冉问她为什么,丁元英略微迟疑又坚定的回答,此生得你红颜知己足矣!

丁元英像是一位孤高的哲人,对交际和女人敬而远之,芮小冉因为音响再次与他相识,发现他的学识素养深不可测。

芮小冉对这样的男人深深着迷,她知道丁元英这样的男人,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过去,他不会是大众女性选择的标准,没有大志向,消极处事,落魄到靠方便面过活。

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偶然间得知,他曾在国外帮助德国,屠戮中国金融市场操盘几亿,怀着对中国的内疚之心,想在古城寻求休息,芮小冉也会以为丁元英是胸无大志的废人。

看到他们产生爱情火花,感觉这就是遇到对的人的感觉,没有现在脑残剧那样,一通操作猛如虎,气场一开2米5,也没有傻白甜的人设

虽然没有追完,但是可以肯定,整部剧全程无注水,是原汁原味的电视剧,那个时候的电视剧,没有太多的群众演员,台词凝练,演员个个都是戏骨。

好的电视剧,让人深思反省,这部剧同样做到了,关于美女,关于女人,关于文化,关于尊严。

芮小冉第一次邀请丁元英来家吃饭,直接开门见山,

“你是怎么看女人的?”

“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女人就这么难养吗?”

“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几个男人能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能混就混吧。”

过了一段时间又谈到了文化属性。

丁元英认为:透视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来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强势命运,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就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芮小冉又问: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又是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籍,而弱势文化是由易学易懂易用,形成流行品种。”

芮小冉有让丁元英举个例子。

“比如说文化产业,文学影视扒拉大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与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贩毒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就像前年的《我不是药神》,去年的《魔童降世》,似乎都符合丁元英的推论。

都具有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的作用。

现在的焦虑,不仅是娱乐人们的的事物态度,还有就是能与时俱进的精神作品太少。

在所有销售行业中,也没有贩卖思想最为暴力。

丁元英说:“知识是没有用的,只用的时候才有用”,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名牌大学毕业,最终却沦为卖猪肉、收破烂、送外卖,甚至成为“巨婴”的现象了。他们虽然有很多知识,但是却没有在这3个层次觉醒,最终只能成为知识的储存器。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是神秘作家豆豆所作,因被改编成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天道》而大火,成功圈粉了一批“天道迷”。为什么人们如此喜欢这部小说呢?因为它能给我们觉悟和思考。

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天道》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知识越多越好,但是看到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但是却比那些不读书没有知识的人混得还差,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读书无用论,读了神秘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才明白,并不是读书没有用,而是读书学习了知识,却没有很好地利用知识,让自己觉醒,这样的人充其量只能是行走的知识储存器。

读完《遥远的救世主》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要想出人头地,并不是学习知识的多少,而是在这3个层次的觉醒。只有觉醒了才能够利用知识,去实现我们的价值,如果不觉醒,即使知识再渊博也没有用。

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在3个层次觉醒

01在洞悉他人的层面觉醒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洞悉人性的高手,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人与人之间连接起来的,搞定了人,就搞定了事情。丁元英为什么知道伯爵公司会落井下石,乐圣公司会批量批发旗舰套件,因为他了解了掌握公司决策的关键人物。对于伯爵公司苏逸文的居安思危,深谋远虑丁元英是了解的,对于乐圣公司林雨峰的骄傲自负、目空一切的性格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在洞悉他人的基础上,设计了王庙村的扶贫神话。

丁元英能够准确判断事物的发展方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人性的掌握。在刚开始做王庙村扶贫的时候,丁元英就想用欧阳雪的名字来控制公司,因为如果直接用他的名字,叶晓明他们吃大户的心态会让公司很快垮掉,将来这碗水端的再平也是不平,从后面叶晓明等人的表现足以见得丁元英的明智。

丁元英洞悉了叶晓明等3人

丁元英曾说郑建时的佛根里只有正智没有熔点,他修的佛是来世的佛。对其评价可谓是非常到位。能够在洞悉他人的层面觉醒,就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真正的爱人,不仅能够知道别人的需要和目的,更能根据人性判断事物的走向,让我们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

02在自我认知的层面觉醒

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对芮小丹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这其中的道理有点像“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俗话说:“知人难,知己更难”,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身中”吧,可见认知自我要比洞悉他人苦难。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虽然可以洞悉他人,但是却没有认清楚自己。

丁元英和芮小丹的谈话

在神秘作家豆豆的另外一本小说《天幕红尘》中,像丁元英一样的高人叶子农,在反复强调见路不走。为什么见路不见人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情况条件都不一样,我们不能盲目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正如脱口秀演员李诞曾说:“很多人告诉你他的成功道路可以复制,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自己的内存够不够”,所以做任何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

面对芮小丹这样的美女脱衣表白,你能清醒自知吗?但是丁元英可以,因为他知道芮小丹要的是一种强势文化的魂,是被酿到淡而又淡名贵的男人,但是他不是,他只是一个略懂投机之道,赚几个打发凡夫俗子铜板的混混,所以他没有接收芮小丹而是转身离开了。刘冰既没有肖亚文的深谋远虑,也没有欧阳雪的务实重情,甚至都没有叶晓明的聪明,但是他不自知,开上豪车宝马就以为自己是上等人了,最终为了追求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东西,使得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在自我认知层面没有觉醒的刘冰

03在做事规律的层面觉醒

在洞悉他人的层面和自我认知的层面觉醒以后,就需要掌握在做事的规律方面觉醒。当愤怒的林雨峰找到丁元英,想用极端的手段解决他,面对凶险,林雨峰问丁元英:“你不怕吗?”丁元英说:“怕,生老病死我都怕,但是并不因为我怕生老病死就不发生了”,这就是客观规律,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只能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改变。

当芮小丹要求丁元英在贫困县的贫困村——王庙村创造一个神话作为礼物送给她的时候,丁元英说:“世界没有神话,所谓的神话只不过是常人思维难以理解的事情。”一夜暴富、一朝成名这都是人们脱离实际的幻想,所以不可能实现,但是像刘冰这样不懂客观规律或者不尊重客观规律的人,只能被无情地抛弃。

创造王庙村扶贫神话的丁元英

规律是连接人与人和事与事之间的纽带,只有根据客观规律去规划,才能按照目标前进,如果寄希望于虚妄的感情,只能一败涂地。丁元英深知这样的道理,在创造王庙村扶贫神话的时候,并没有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按照常规思维,王庙村扶贫神话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给叶晓明等音响发烧友一个成就事业的机会,但是当叶晓明等人遇到危机,抽股逃离后,但是依然不影响王庙村扶贫的进行,这就是丁元英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就遵循了客观规律。

我们要像丁元英一样出人头地,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因为学习再多的知识,如果不用,就是无用的,充其量只是一个行走的储存器。知识不在于学习多少,而在于学以致用,知识只是觉醒的前提条件,只有利用所学知识在洞悉他人、自我认知、做事规律等3个层面觉醒,才能发挥学习知识的作用,才能出人头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84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8
下一篇2024-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