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告白中带修辞的句子

人间告白中带修辞的句子,第1张

1、石拱桥的桥洞象虹(比喻

2、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拟人 引用)

4、竹子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回文)

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偶)

6、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夸张)

7、南国烽烟正十年(借代)

8、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 )

9、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反语)

10、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

11、难道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反问)

1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

13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 设问)

14正当我返回的时候,天渐渐黑了。霎时间四面八方,电灯明亮,像千万颗珍珠,是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比喻)

15他们看见那些财主,往往垂着一尺长的口水。(夸张)

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排比、比喻)

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夸张)

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设问)

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比喻、排比)

21、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拟人)

22、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

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授丰富的知识。

老师像……是排比,老师像桥,蜡烛,大树都是比喻。这些句子后面加上事物的特点,例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把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写了出来。

扩展资料:

比喻的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使用比喻手法时 要注意:

⒈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⒉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玉壶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比任何言辞都更能表达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全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这是一首送别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思路:通过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将老师比喻成春雨,并突出老师为我们的付出,范文如下: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师比喻成春雨,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扩展资料: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十二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66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