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成汤回师毫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后,不遵先法,胡作非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过,伊尹又亲迎太甲回来继续执政,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
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
商朝中期的几百年间,历代统治者由于朝廷内部的分争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迁都:仲丁自毫迁于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奄;盘庚自奄迁殷。自盘庚迁都到殷起,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继即位后,在政治上没有才能,又荒*无道,致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个国王(廪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则比祖甲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爱美女妲己,将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废除贬斥,将政务完全交给费仲等弄臣。为此,不仅朝中大臣、贵族反对纣王,而且诸侯和各方国也于商王朝离心离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统治。
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商朝的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通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查阅商朝历代帝的情况,我们发现在位时间最长的不是开创商朝的成汤,据西晋皇甫谧所作《历代帝王世纪》记载,“(成汤)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成汤在位30年。也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商纣,资料显示商纣在位33年。那在位时间最长的商帝是谁谁,他是尸位素餐还是大有作为?
《周书·无逸》记载, “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周公说:“啊!我听说:过去殷王中宗,庆正敬畏,以天命作为自己的准则,治理百姓,敬慎恐惧,不敢荒废、安逸。所以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没错,这里所说的“殷王中宗”就是商朝的帝太戊。中宗是太戊的庙号,能够有自己的庙号,说明他在位期间为国家的稳定和昌盛做出了贡献,享受宗庙祭祀。他在位75年去世 ,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又名密,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 ,商朝第九任君主。《史记殷本纪》记载,“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
既然太戊能享受宗庙的祭祀,冠予“中宗”,说明太戊治理国家是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我们都知道,一位有贤名的君主必有自己的班底,有自己的左膀右臂在辅助,就如商成汤的左相仲虺,右相伊尹。那太戊左膀右臂是谁,他们是如何辅政的?
帝太戊把伊陟任命为宰相。据说伊陟是伊尹的儿子。亳地有怪异的桑树和楮树合生在朝堂上,一夜之间长得有二手合抱那么大。太戊害怕,于是询问国相伊陟。伊陟说:"臣听说过,妖魔鬼怪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大概是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过失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魔鬼怪。大王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太戊听从他的话,怪桑树果然枯死。
这件事说的是伊陟借怪树来提醒太戊要注意提升德行,施用德政。本来植物有这种寄生,共生的现象也是属于正常,可能商朝的人不知道这个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又或者说伊陟这是正常现象,他为了劝谏太戊治理好国家才顺势说了这一番话。
伊陟非常赞赏巫咸。据说,巫咸是巫师,神官。太戊后任用巫咸辅佐朝政,巫咸治理王家政事很有成绩,于是写作《咸艾》和《太戊》。《咸艾》是总结巫咸辅佐政事的经验, 《太戊》是记述太戊时期的历史。太戊曾在祖庙称赞伊陟,不把他当臣子看待。伊赞谦让,于是写作《原命》,希望太戊能发扬夏禹、商汤的王道。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
怎样评论周武王讨伐商纣
武王伐纣,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
周武王在孟津之盟时,天下诸侯号称赴会的多达800位。
可是周武王伐纣之时,却只带上了庸(今湖北竹山)、蜀(今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及岷江上游)、羌(古民族,活动于今甘肃、青海、四川、陕西一带)、(音毛,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微(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卢(古国名,约在今湖北宜城西南)。
彭(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濮(古国名,在今湖北郧县和河南邓县之间)等八部族为什么周武王不把孟津之盟的八百诸侯全带上?
是因为周人实力远超商王室了吗?
《史记》记载,周武王伐商之时,周国兵力加上八个盟国的总兵力,不超过五万人马。而商王国一方按《史记》记载,兵力多达七十万。
有学者认为,在商王室派出大批远赴山东平东夷人之乱后,商王国惨胜而损失惨重,因此商王室不可能再组织起来这么大规模的兵力。牧野之战时,商人兵力远胜周武王所带兵力是无疑的。既然如此,周武王凭什么放弃了八百盟友而只带八位盟友参与伐纣呢?
凭借手中这么区区几万人马,姬发就敢大摇大摆地与十倍于己的商王室大军正面决斗,当然不是鲁莽的“蚍蜉撼大树”,他是有了必胜的“杀手锏”!
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
连胶鬲和微子开这样的高层都已经被周人成功收买,商纣王临时召集的这七十万军队,又怎么可能对他忠心!更何况,周人的“土地革命”藉田制早就声名远扬。
让商人中下层都“身在曹营心在汉”,哪还能真心为商纣王卖命!在胶鬲等商朝高官们的串联鼓动下,商人底层也大多放弃了抵抗。
弱小的周人敢于与七十万商朝大军展开正面对决,就是事先已知道“卧底”在商国已经布置完成,商军大部必将哗变,才敢于这么放肆地去“飞蛾扑火”。所以,姬发在开战前还特别强调战场纪律:“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大意:严禁杀降,要利用他们助我西土。《尚书牧誓》)投降过来的俘虏都是周人盟军,当然不能杀!
其次,此次伐纣周人的目的已不单单是复仇,也不单单是解救天下人,而是还有争鼎天下的野心,既然有了野心,在选择盟友时就更得小心翼翼。
对于天下诸侯来说,大多数都是在商人统治下生活了几百年,深受商人政治观念和宗教神权思想影响,多年来已被深度洗脑。商汤给后人留下的“网开三面”仁德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
并不是所有商王都像商纣王那么残暴,早期与中期的许多商王,都还能够善待天下民众。这是在历史上,商人能实现“五盛五衰”的政治基础。而且,强大商王朝的存在。
也确实让天下各诸侯方国长期免遭各方戎狄异族的侵扰。周人自己,就是因为遭受戎狄的欺压,抵挡不住,而不得不投靠商人。回想商王朝数百年来的功绩,加上商人强大的宗教思想洗脑功力,天下诸侯并不是都反对商人的合法统治。
即便是周人自己,在评价商朝历代帝王时,也说除商纣王外,都是“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有恭”,更别说天下其他诸侯方国了。
能够确定的是,大多数诸侯方国都对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极其不满。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号称“反尽贪官污吏”,却不反“赵官家”;参与孟津之会的八百多诸侯,每个人都“反纣”,却不一定都“反商”。
有些诸侯方国是想“革命”,那么另外一些诸侯方国其实只不过是想“改良”。也许参与孟津之会的大多数诸侯国,仅仅是想换个“带头大哥”,就没想过要彻底推翻商王朝统治。
而对于周人,延绵三代的血海深仇,让他们早早地就确立了彻底改朝换代的革命目标。
孟津之会时,很多诸侯国的政治目标仅仅是“改良”,周人的目标却是彻底“革命”。这让周人与其他诸多诸侯方国在目标上已存在巨大的差异。各方势力的斗争目标存在根本性差异,这是周人在首次东征时,不敢大规模联合天下诸侯方国的首要原因。
天下诸侯方国,彼此占据不同势力范围,实力足以与周国比肩、甚至强大过周国的不在少数。即便是大家都同意推翻商王朝,又凭什么让周人来作老大?梁山原寨主白衣秀士王伦,被新入伙的晁盖协同林冲火并,就是因为实力不如人。
周人不是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白衣秀士王伦,但却也不能公然引狼入室。“商失其鹿,天下逐之”。但天下,可不是谁动手早,就可稳操胜卷。动手早,最多是能占据先机;可“先机”,却不意味着必定胜利。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者。
姬发熟知历史,对于那些善于背后施放冷箭的“黄雀”们,也是不得不防!
只是周人和一干小弟联手倒商,实力上确实过于脆弱。万一商人临阵反悔,不兑现倒戈承诺,周国及其盟军就会被强大的商王朝大军当场碾压成齑粉!为增强实力,能够叫上更多盟友。
一齐参与倒纣之役,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把其他诸侯国都叫上,在攻入朝歌之后,会不会对推翻商王朝达成一致?即便是大家都同意推翻商王朝,天下诸侯会不会都认可周人做新的“带头大哥”?
伊尹是商朝初期一个重要大臣, 伊尹名叫阿衡。 固有 商汤 见伊尹这一典故。伊尹的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然地下,却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可是最终夏朝还是灭亡了。
伊尹负鼎,为的是求机遇求得帝王赏识和任用
为接近有莘氏国君,他自愿作为奴隶,担任有莘氏国君的厨师。有莘氏国君发现他不同于一般人的才华,就提拔他为管理膳食的官员。
经过观察,伊尹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都是夏禹后代,血缘关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
这个时候,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奴仆,来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和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
汤非常赏识伊尹,免去了他的奴隶身份,任命为右相,成为最高的执政大臣。
伊尹辅佐汤夺取了天下,成为商朝的开国元勋。
《淮南子》曰:伊尹在鼎边烹调,地位低贱。当他从鼎边发迹,做了管理国家的大臣以后,对内无愧于国家,对外无愧于诸侯。
后来,“伊尹负鼎”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寻求机遇,求得帝王赏识和任用。(垚焱)
《史记·殷本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