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宋代·苏轼《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咏物 , 抒怀 , 失意无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赏析二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 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 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平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 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 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苏轼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小铃铛》
儿童影片《小铃铛》是北京**制片厂1964年摄制的彩色故事片。
编剧:谢添、陈方千
导演:谢添、陈方千
摄影:张庆华
美术:杨予和
作曲:乔谷
录音:傅英杰
剪辑:朱小勤
主演:石小满(小满)、马佳(小佳)
小满和妹妹小佳在路上拾到了一个叫“小铃铛”的报幕木偶。妹妹小佳觉得小铃铛可能还会有演出任务,主张立刻将小铃铛归还木偶剧团,可小满却不理这些,坚持要玩一两天再说。小佳不答应,小满抱起小铃铛便跑,小佳一边追一边劝,追来追去,追到公园,却看不到哥哥的影子了。小满跑到哪儿去了?这个小淘气竟然躲到公园的摇船里睡着了。接下来,小满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中,小铃铛活了。小满和小铃铛先坐上一辆公共汽车,赶去参加木偶展览会。可是汽车开得很慢,时间又紧,怎么办呢?小铃铛召来一匹飞马,小满和小铃铛就这样骑着飞马在空中遨游起来。他们没有迟到,展览会上一群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小木偶围着向日葵转动,各式各样的木偶给小满表演了各式各样的节目。看门的老爷爷见到小铃铛问道:“小铃铛,你跑到哪里去了?导演找了你好几次。”小铃铛回答说:“老爷爷,是我的好朋友小满把我送回来了。”小铃铛带着小满在展览会边参观边介绍,老寿星、牧童放羊、古装美女……一个乒乓球突然飞了过来,原来这边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小铃铛和小满来到剧场,只听见阵阵掌声,看门的老爷爷急忙走出来催小铃铛赶快去化妆,导演等着小铃铛报幕呢。这时木偶们见到小满,一致邀请小满在小铃铛的朗诵节目里客串一位拉手风琴的老爷爷,开始小满有些为难,后来在小木偶们催促下,他也就同意了,这个节目受到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在节目进行中,突然一声巨响,横空出现一个与小满长得一模一样的巨人,蛮横地将小铃铛抢走了,他坚持要小铃铛与自己一个人玩。小满非常气愤,勇敢地追了上去,可怎么也追不上,巨人还嘲笑小满,说小满跟他长得一样。小满一面辩解,一面追,急得连哭带喊。哭喊中,小满醒了过来,原来是一场梦。
醒来的小满觉得小佳说得对,于是抱起小铃铛,就往剧场跑。路上正巧遇上了小佳,两人高高兴兴地把小铃铛还给了失主,保证了剧团按时演出。
《牧童》
作者:(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思想感情
《牧童》一诗,表现了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对闲淡生活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