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第一位女总统

乌克兰第一位女总统,第1张

  乌克兰第一位女总理,

  乌克兰第一位女总统候选人。

  尤利娅·季莫申科(俄文:Юлия Тимошенко)的出生有很多政治观点。1960年11月27日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州罗夫斯克农村。她2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她的旧姓是gurigyan(乌克兰语),父亲为亚美尼亚国籍。但她的部分政治支持者,否定这个观点,认为她是乌克兰国。并指出季莫申科读初中时在‘第75初级中学「B」组的相片本上’,的签名记录是她母亲姓氏。

  汽油女皇

  1979年季莫申科同苏联***一官宦之家出生的亚历山大·季莫申科结婚。并就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大学经济系,1984年毕业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进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一家工厂当经济师。

  1989年,季莫申科进入商界发展设立出租录像连锁店,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年仅31岁的季莫申科成立了“乌克兰汽油公司”。4年后,她的公司又改名为“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从1990年到1998年收购多家能源公司,并垄断了乌克兰各地的天然气供应。1996年,成为俄罗斯天然气主要的进口和批发人。由于公司利润丰厚,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人们称为“天然气公主”。36岁那年,季莫申科已经控制了乌克兰的20多家大型企业、航空公司和银行,成为乌克兰最炙手可热的女富豪。

  政治生涯

  1996年开始涉及政界,1997年以923%的惊异票数成为国会议员(98年,02年三次当选)。同年夏,她成为库奇马总统的强硬反对派,并加入当时还不知名的村社党。

  1998年任国会财政预算长。

  从1999年到2001年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主管能源部门的工作。

  1999年初,她退出村社党议会党团,成立了名为「祖国」的新党团。

  2001年2月,检察院以俄罗斯产天然煤气走私、行贿和偷漏税等罪名对季莫申科提出起诉。随后被解除副总理职务。 同年2月,被正式逮捕,经历了42天的牢狱生活后又被保释放出狱。但这暗示了季莫申科寡头资本家,和财产非法获得。

  出狱释放后,季莫申科「祖国」党成为在野党,以民族主义为政治口号。

  2002年的乌克兰议会选举,获得投票率为72%,第三次当选议员。

  2004年9月底,俄罗斯军事检察官办公室指控季莫申科在任“统一能源公司”总裁期间向俄国防部官员行贿,从俄罗斯走私天然气30亿立方米,非法获利8000万美元。为此,季莫申科及其家人的名字都出现在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名单中。 2005年1月28日乌克兰检察机关宣布,由于缺乏证据,乌克兰检察机关已结束对季莫申科及其家人的犯罪调查。

  2004年乌克兰总统被指出干预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杀害事件,季莫申科作为强硬的反对派***之一令人瞩目。

  2005年1月24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任命季莫申科为政府临时总理。 尤先科向议会提内阁名单,执政党和在野党进行谈判,2月4日结果以373票(赞同票数必226)的压倒性成为乌克兰女总理。但由于国家动荡,工厂劫持事件等季莫申科被认为有投机性质;国民严重反对。「尤先科-季莫申科联盟」只合作了8个月就宣告失败。9月8日,尤先科以政府工作不力和缺乏团队精神解散了季莫申科政府。

  2006年3月乌克兰最高会议选举季莫申科获三倍于他人的票,一跃进向成为全国第二大党。执政党「我们的乌克兰」惨败,季莫申科开始对总理进行新的竞选。

  2006年7月9日议会允许尤先科的「乌克兰的地域社会党」执政。

  2007年12月18日,乌克兰议会以举手表决方式批准季莫申科出任政府总理。这是乌自1991年独立以来首次以这种方式对任命总理进行表决。

  2010年1月17日,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首轮投票,共有18位总统候选人参选。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的得票率居前,分别为3532%和2505%。

  乌克兰法律规定,乌总统选举每5年举行一次,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必须获得50%以上的选票才能当选,否则就要进行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得票率领先者当选新总统。

  2月7日,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2月8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近99%的计票结果,反对派地区党***亚努科维奇以微弱优势在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

  乌克兰中选委主席沙波瓦尔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有效,最终计票结果将依据乌法律在10天内公布。

  2月20日,现任总理季莫申科撤回对亚努科维奇“大选舞弊”的指控,大众媒体纷纷猜测是为了避免出现因指控材料不足而产生诬陷罪名的尴尬局面。

据美国《国会山报》5日报道,五角大楼被曝秘密地提前改装了其提供给乌克兰的“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使它们无法发射到俄罗斯本土,以此避免导致冲突升级。

《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自今年6月份以来,美国已向基辅提供了20套“海马斯”系统,但这些武器装备事先经过了特殊的改造,无法发射远程火箭弹。

《国会山报》已经就此事联系五角大楼置评。报道提到,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5月底宣布五角大楼将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系统和弹药。他当时说,这些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系统将只用于防御,美国政府“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可用于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火箭系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时也承诺,乌方不会使用该系统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

除了“海马斯”,美国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射程50英里的制导多管发射火箭系统,用于打击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弹药库和指挥中心。

报道提到,与此同时,美国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这是一种地对地导弹发射装置,可以打击186英里外的目标。原因是美国官员对乌方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表示担忧。基辅几个月来一直寻求让美国援助这种装备,并强调该系统只会被用于打击乌克兰境内的目标。

报道还称,美国一些参议员此前曾呼吁向乌克兰提供高度先进的MQ-1C“灰鹰”无人机,但拜登政府迄今为止一直拒绝,原因是担心这些无人机可能会被用来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并被俄罗斯军队缴获。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多次指责美国为乌克兰提供武器,并警告华盛顿不要向乌克兰输送更先进的武器。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9月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美国将“越过红线,成为冲突的参与一方”。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拜登上个月在白宫国宴厅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到俄乌问题,他表示乌克兰希望美国做的很多事情,美方并没有做,比如美国决定不向乌克兰提供战机,以避免跟俄罗斯战机发生直接冲突。他还表示,不希望基辅攻击俄罗斯本土。

延伸阅读

俄乌打了9个月到底打成啥样了美媒算了笔账

自2月24日俄军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至今已经打满9个月了。这9个月来,外界不断通过俄乌双方对外发布的战报,以及西方社交媒体上公布的战况“细节”了解着这场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烈度最高、武器弹药消耗量最惊人的军事冲突的最新局部进展。但似乎外界都不太清楚俄乌这两大军事冲突的主角到底经过9个月的激烈交战在控制区域的反复争夺方面得失如何呢?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的一篇文章似乎可以作为梳理俄乌冲突9个月之后双方战场得与失的一个参考。

美国《华盛顿邮报》21日的一篇文章用一种可视化的方式来描述了一下俄罗斯从2月24日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控制的乌克兰领土的变化,试图借助这种可视化、形象化的方式来向读者展示俄军在9个月的战况走势。

美媒称,数周以来,俄罗斯一直难以在乌克兰取得更多控制区域方面的进展。俄罗斯军队已经从一些东部和南部的关键地区撤退,最近一次是从乌克兰南部重镇赫尔松市撤退。

《华盛顿邮报》对美国战争研究所发布的战况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冲突的最初几周取得重大进展后,自4月以来,俄罗斯一周内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控制的领土面积从未超过1000平方英里。

美媒称,乌克兰的领土面积与美国得克萨斯州差不多,相当于美国国土面积的6%。尽管与美国国土相比,乌克兰看起来并不是太大,但从欧洲国家的情况来看,它是很大的——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欧洲国家。俄乌军事冲突发生之前,俄方控制了大约17万平方英里的乌克兰土地,分别为2014年宣布脱离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以及“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在顿巴斯地区的控制区。

文章称,到冲突第四周结束时,俄罗斯已经控制了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最多的乌克兰土地,大约为51万平方英里,占乌克兰国土面积的22%。这个面积相当于美国整个中西部,甚至更多。

而到冲突的第六周,也就是截至4月7日时,达到俄方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的最低值:388万平方英里,约占乌克兰国土的166%。

截至11月17日,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约406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大约是乌克兰国土面积的174%。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还梳理了俄乌在战场上夺控与反夺控动态变化的几个关键节点,从这些节点可以看出俄乌冲突战况的一些重大变化。

文章称,乌军11月上旬重新控制了赫尔松地区,这是乌克兰迄今为止在军事行动中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对俄罗斯的第三次重大打击。此前俄罗斯的军队于4月从乌克兰北部撤出,然后9月从哈尔科夫地区撤出。

根据《华盛顿邮报》制作的图表,截至4月7日,俄军在试图控制基辅失败后,从乌克兰北部撤军,这一周放弃了1万多平方英里的控制区。

截至9月15日,在乌克兰的夏季反攻之下,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地区遭受重大损失。

美媒的文章特别提到,俄方控制区的面积是根据美国战争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取的近似值,数据截至11月17日。周数从每个星期四开始,因为俄方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首日2月24日是星期四。

对于俄方控制区面积的变化,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欧洲项目主任马克斯·伯格曼认为,克里姆林宫早期迅速控制整个乌克兰的目标可能过于“雄心勃勃”,“现在俄罗斯想做的不一定是控制更多领土,而是抓住他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老刘也认为,一方面,自从俄军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官由苏罗维金将军担任之后,俄军的作战策略就发生了重大调整,不再以最大程度上夺控乌克兰的重要城镇为首要目标,而是打击和消耗乌方的作战潜能。另一方面,西方媒体梳理的图表与数据虽然有着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对于外界更宏观地了解和梳理俄乌冲突中双方的战场得失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美媒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略旨在让乌克兰军队疲惫不堪,目的是降低西方盟友对乌克兰能力的信心,同时加强和训练自身新的部队。

美国战争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克拉克说:“俄罗斯军队可能能够占领顿涅茨克周围的一些领土,但我不认为他们会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同时,尽管乌克兰在赫尔松取得了胜利,但试图重新夺回东部地区仍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要真正夺回更多俄罗斯占领的土地,还需要更多的反攻行动,”克拉克说。目前势头似乎有利于乌克兰,但未来几个月俄乌冲突的形式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伯格曼认为,主要问题是乌克兰能否在冬天的前几周继续推进,因为冬天的雨雪和泥泞通常会使军事行动更加困难。“在这场冲突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它会走向哪个方向走仍有非常大的变数,”他说。

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17日援引目前在乌克兰的北约某国一名匿名外交人员的话报道称,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克兰未参与波兰导弹事件,破坏了北约对乌克兰的信任。

报道称,在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未参与波兰的事件后,这名外交官说:“这很荒谬可笑。乌克兰人破坏了我们对他们的信任。谁也不会指责乌克兰,而他们公开撒谎。这比导弹更有破坏性。”

波兰媒体11月15日晚上报道称,两枚导弹落到波兰境内致两人死亡。最初猜测是俄罗斯发射的导弹。但是晚些时候波兰总统杜达称,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落下的导弹是俄罗斯军队发射的。他说,导弹“很有可能”属于乌克兰防空系统。北约也发出了类似消息。

另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称,那天没有对乌克兰与波兰边境附近的目标进行任何打击。俄罗斯外交部在“导弹事件”的声明中表示,公正调查以及宣布调查结果将揭露这一“挑衅”。

另据环球网早前报道,波兰境内15日遭导弹袭击事件持续引发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报道了更多细节: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被助手叫醒;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打电话给泽连斯基办公室敦促乌克兰“谨慎行事”

“助手半夜把拜登叫醒,告诉他一个紧急消息:一枚导弹袭击了波兰,造成两人死亡。”CNN在文中如此报道称,与拜登共同出行的国务卿布林肯也在凌晨4点被敲门叫醒并得知消息。当地时间5点半,拜登与波兰总统通了电话。

CNN称,消息人士表示,波兰官员首次听到可能发生爆炸的消息是在美国东部时间15日上午10点左右,也就是巴厘岛当地时间晚上23点左右。信息开始逐渐公开,并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点左右,也就是巴厘岛时间凌晨2点左右向盟友通报。

报道称,这起事件的消息传出一小时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讲话表示,“俄罗斯的导弹击中了波兰”“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升级,我们必须采取行动”。CNN称,随后沙利文迅速给泽连斯基办公室打电话,敦促乌克兰官员们在谈论此事时要“谨慎行事”。报道还提到,当地时间15日夜里,尽管泽连斯基要求安排一次通话,但拜登并没有和他通话。CNN还提到,截至当地时间16日下午,拜登一直未与泽连斯基交谈。

“这一事件也给西方与乌克兰的联盟造成了一些裂痕。”CNN称,拜登和波兰总统都公开表态称,导弹似乎来自乌克兰的防御系统,而泽连斯基对于“导弹可能来自乌克兰”的说法坚决否认。消息人士说,这让波兰官员感到失望。

波兰境内15日遭导弹袭击事件持续引发关注,美国和北约称袭击波兰的导弹或许来自乌克兰,但仍把责任推给俄罗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7日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警告,乌克兰和波兰试图挑起俄罗斯与北约的冲突。美联社16日下午发表的一则更正中说,在2022年11月15日发表的早先版本报道中,“错误地报道了俄罗斯导弹进入波兰并导致两人丧生的消息。”该导弹很可能是乌克兰为防御俄罗斯的进攻而发射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于“导弹可能来自乌克兰”的说法表示反对。法新社17日称,泽连斯基说,已经从乌军方得到保证,“这不是我们的导弹”。拜登17日对泽连斯基的说法表示异议,他说“这不是证据”。

延伸阅读

波兰导弹事件反转北约给了台阶泽连斯基不下来?

当地时间11月15日,波兰境内与乌克兰接壤的地区发生了导弹爆炸,导致两名平民死亡。随后,波兰部分军事单位提高了战备等级。

波兰是北约成员国,根据北约条款,针对一个成员国的袭击将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袭击。导弹来自哪里?是意外事件还是蓄意打击?事件引发强烈关注。

随着美国、波兰、北约等先后表态,导弹由“来自俄罗斯”向“来自乌克兰”发生反转,然而就在北约“定调”之际,乌克兰方面却罕见提出了不同意见。

“企图挑起俄罗斯与北约直接冲突”

当地时间15日晚,波兰政府发言人彼得·米勒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后对媒体表示,已确认在波兰东部与乌克兰接壤的赫鲁别舒夫地区发生了爆炸,造成2人死亡。

波兰总统杜达向记者表示,“很可能是俄罗斯制造的导弹”。15日夜间,波兰外交部长拉乌就此事召见俄罗斯驻波兰大使,“要求立即作出详细解释”。

杜达资料图

西方媒体随即以“俄罗斯导弹落入波兰”为题渲染紧张气氛。美国政客新闻网称“这一刻可能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乌克兰方面反应迅速。乌总统泽连斯基发推称,他已与波兰总统通电话,指责爆炸事件是“俄导弹恐怖袭击”。

欧美一些政客纷纷表态,一口咬定是俄罗斯发射了导弹。美国政客也赶来表态,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称:“俄罗斯人必须及时认识到这是一个悲惨的错误,否则这将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15日晚,俄国防部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从未对该地区进行打击。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扬斯基在社交媒体评论称,这是一次企图挑起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直接冲突的尝试,从而“让世界承担一切后果”。

拜登表态后事件降温

事情很快有了转折。美联社16日援引美国官员的消息说,初步调查显示,落入波兰境内的导弹系乌克兰军队发射,用于拦截一枚俄罗斯导弹。

美国总统拜登16日称,涉事导弹“不太可能”从俄罗斯发射。当天晚些时候,他对七国集团和北约盟友表示,爆炸是由乌克兰防空导弹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的表态还引来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点赞”。

佩斯科夫16日对媒体表示:“美方表现出了克制和专业,这与波兰方面以及一些国家的歇斯底里形成鲜明对比。”

佩斯科夫资料图

俄国防部16日进一步回应称,在波兰发现的导弹残骸是乌克兰S-300导弹的部分。俄外交部同日发表声明称,该事件中部分北约国家和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谎言”。

俄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表示:“非正常启动的乌克兰S-300系统防空导弹可能飞进波兰领土。我们以前见过这样的例子,包括乌克兰用防空导弹击中己方住房。”列昂科夫还称,俄罗斯巡航导弹是高精度武器,是在对敌电子战和防空系统强力对抗条件下使用,不可能让其偏离航向。

乌克兰不承认,事情还没完?

北约1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紧急会议商讨波兰东部边境地区爆炸事件。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会后记者会上说,我们正对事件进行调查,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是蓄意攻击,也无迹象显示俄罗斯正准备对北约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

他表示,北约初步分析认为,这起事件很可能是乌克兰为保卫其领土免受俄巡航导弹袭击而发射的防空导弹引起的。俄罗斯应承担该事件的最终责任。

网络

不过,在北约“定调”之后,俄乌均有新动作。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6日发表声明称,当天俄罗斯外交部召见了波兰驻俄罗斯临时代办。

俄方表示,波兰方面因15日两枚导弹坠落事件而产生的反俄情绪是不可接受的。俄方希望波兰停止一切与此事件有关的反俄猜测。俄罗斯国防部已对俄罗斯武装力量与此事无关的问题给出了所有详尽的解释。

另一方面,北约及波兰回应的措辞,被外界认为已是给乌克兰“台阶”,但乌方却不“下来”,提出不同意见,坚决否认落在波兰的导弹属于乌克兰。

据乌克兰媒体16日报道,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在其社交媒体账户上发文称,乌克兰主张对导弹落入波兰事件展开联合调查,乌克兰已准备提交乌方所拥有的显示该事件是俄罗斯所为的证据。乌克兰同时也期待合作伙伴能够就“根据何种信息得出结论,认为这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提供信息。

泽连斯基资料图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通讯社16日报道,泽连斯基当天表示,落入波兰境内的导弹毫无疑问不属于乌克兰。

泽连斯基称,他已经收到了来自乌军和空军指挥部的报告,应当相信军方的结论。他还认为,乌克兰应该被允许前往导弹坠落地点参与调查。

一边是北约努力“降温”,一边是乌方提出异议,局势将向何方发展,有待观察。

延伸阅读

拜登再度质疑后,泽连斯基软化措辞:我也不是100%确定

本团队很高兴为你解答:自“橙色革命”以来,乌克兰经常发生激烈的政治对抗,严重影响稳定和发展。新的议会执政联盟成型,为走出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创造有利条件,但仍须面对多个难题。外交上是亲俄还是亲欧美?无论亲哪方都有得有失,亚努科维奇的出访一定程度描绘外交蓝图——既面向东方,也面向西方。这正是外交政策的高明之处。  乌克兰议长利特温日前在议会上宣布,包括地区党与***党团,以及利特温联盟在内的议会多数派(新执政联盟)已经形成,并闪电批准了由新总理阿扎罗夫领导的新内阁名单。翌日,阿扎罗夫宣誓就职。阿扎罗夫在议会发表演讲时说,乌克兰目前正处在艰难时期,面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困难,新政府的迫切任务,是编制切合实际的二○一○年国家预算。他领导的团队已制订了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发展纲要,并有信心能够取得成功。  自“橙色革命”以来,乌克兰总统、政府和议会三大权力分支相互掣肘,甚至经常发生激烈的政治对抗,导致立法和行政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总统亚努科维奇多次强调,上台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国家政权管理体系。新的议会执政联盟以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为核心,政府中包括总理在内的多数重要阁员也均来自地区党,总统、政府和议会成“三位一体”的格局,大大减少了彼此间相互扯后腿的可能性,为乌走出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亚努科维奇在十一日发表的告人民书中说,因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来实现乌克兰的繁荣。他说,议会新执政联盟的成立和内阁的组成,为乌克兰走向“发展与进步”铺平道路,当局将承担起使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全部责任。  乌克兰新政府形成,但它必须面对多个难题。首先,乌克兰议会共有四百五十个议席,新执政联盟仅由二百三十五名议员组成,并且依靠一些独立议员的参加才超过议会半数议席,因此该执政联盟的基础显然还不够牢固。亚努科维奇政权把前政府中的精英力量完全排除在外,有政治风险,反对派一旦联合起来,力量仍不可小觑。反对派可以找出多种方法迫使总统宣布解散议会并重新选举,例如要求中央选举委员会终止“倒戈议员”的资格,使议会执政联盟无法达到法定人数等。因此,乌克兰政局能否实现长期稳定尚难预料。  第二个难题是经济问题,目前乌克兰生产总值大幅下滑,通胀及失业率上升,只能靠欧盟国家借贷度日。亚努科维奇外访第一站造访欧盟,首先就有经济上的考虑,新总统实施振兴经济蓝图离不开西方的财政支持。欧盟也没有让他失望,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承诺,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与乌克兰的合作,欧盟将向乌克兰发放总额为五亿欧元的宏观财政援助。  之后,亚努科维奇又转向俄罗斯求援,亚努科维奇日前访俄时指出,二○○九年俄乌双边贸易额几乎降低了四成,为二百二十九亿美元。他对俄总理普京说,“我和您都清楚,俄乌两国在机械制造、航空、能源和农业方面高度相互依存。为了挽回双边关系中所错过的、所损失的、甚至是被破坏的东西,我们需要做许多事情”。普京则回应说:“与此同时,我们两国的合作仍然非常重要,具有重要意义,且以一种最有意思的方式影响着两国的经济状况。”乌克兰与俄罗斯将就天然气问题展开谈判,这都有利于缓和乌克兰的经济困境。  第三是外交立场。乌克兰在人文地理上一直处于分裂,东部是俄语区,西部是乌克兰语区,亚努科维奇说俄语,虽然也讲些乌语,但到要紧关头还是转不过来,非讲俄语不能表白。由于上次总统选举中俄罗斯公开支持他,所以欧洲人乃至乌人都把他视为亲俄者,这也就说明何以他的得票率不能大幅拓开。现在当选了总统,外交上是亲俄还是亲欧美?无论亲哪一方都有得有失,乌克兰离不开西欧的支持,也不能忽略俄罗斯的立场。  忽略俄罗斯必然会像前政权一样在能源上大受打击;如得不到欧盟支持,则金融投资等各方面就有了大困难,势必要两面讨好。事实上,亚努科维奇一上任即访问欧盟总部,在外界普遍预测其首访地为俄罗斯时,亚氏却把这份“荣誉”献给了欧盟。  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亚努科维奇将首访地定在欧洲,造访俄罗斯排在其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其今后的外交蓝图——既面向东方,也面向西方。这正是亚努科维奇外交政策的高明之处:往西走,向东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879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