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樊登讲论语》第4句

2022年1月4日《樊登讲论语》第4句,第1张

原文

季康子问①:“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③。”(本章为《论语》为政篇220)

注释

①季康子:鲁大夫季桓子之子,鲁国正卿,“康”是谥号。

②以:通'与”,可译为'和”。

③劝.勉励的意思。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论语之我见

理解字面的意思“使民”,在为政的道德上而言,这个动机就是有问题的。而“敬”与“忠”,更是当时的一种流行的口头语,这些对于老子说是假仁假义。所以这个时候当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使民”,“敬”与“忠”的时候,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敬是尊敬人,忠是忠于事,劝是劝导的意思,那也就如同我们今天现代的“教育”是一样的意思,那对于“教育”而言,我们到底是在行为上还是在言语上,自然我们都知道身教大于言教。

所以无论是作为父母的我们x还是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作为榜样,去影响其他人。我们内心要有真正的庄严的情操,那么自然就赢得了尊敬、忠诚,也就在无形中获得了教育的目的。

摘:

1“季路问事鬼神”(季路就是子路,子路是孔子手下年纪比较大的一个学生,出身比较卑微,跟孔子之间经常会闹出很多笑话,性子非常直,经常会“子路愠见”,就是不高兴就过来找孔子吵架的这种人)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你活明白了吗?你对你活着的这些事搞清楚了没有?有这么多需要我们去研究的东西,你都没搞明白,宇宙、苍生,然后经济、政治,这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学习,让活人能够活得更好,才是我们力所能及应该做的事情。然后你非得去研究说死了以后去哪儿,这种事别研究。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就是看不到的这些东西,孔子的态度是“我不能够随便地说它没有,我也不能够随便地说它有”。因为说“没有”和说“有”,孔子都要负很大的责任。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5“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0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1‘子贡方人’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1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3“邦有道德,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5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7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樊登读书以"帮助那些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的精华内容"为目标 ,以"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为使命 ,以"每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为企业愿景 。樊登读书始终以"轻松、友善、有启发"作为品牌内容价值观,以轻松的形式、友善的态度、为用户带来有启发的内容 。

樊登读书会个人学习提升课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qkl5rehmNo-gvdkMUUPRw

pwd=2D72 

提取码:2D7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022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5
下一篇2024-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