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故事

纳兰容若的故事,第1张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扩展资料:

纳兰性德是清词三大家之一,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他高贵的出身,英才早逝的命运,令人迷醉的诗词,一直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纳兰性德的身世纳兰性德,最初的名字叫纳兰成德,因为要避皇太子允礽保成的名讳,改名为那兰性德,字曰容若,号楞伽山人。

他是满洲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父亲纳兰明珠,机敏睿智聪慧过人,精通满汉语言,深得顺治康熙的赏识,仕途也是平步青云,康熙三年,明珠被提升为内务府总管,不久又调任弘文院学士,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督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累迁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权倾一时。

纳兰性德的母亲,也出身显赫而高贵,是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的嫡孙女,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的第五女,是一品夫人。纳兰短暂的一生中,他的家族声威显赫,处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境界。很像《红楼梦》里的荣国府和宁国府。

梁启超也由衷称赞:“容若小词,直追李主。其刻《通志堂九经解》为经学家津逮。其纪地胜,摭史实,多有佳趣。偶评政俗人物,见地亦超绝。诗文评益精到,盖有所自得也。卷末论释老,可谓明通。

翩翩一浊世公子,有此器识,且出自满洲,岂不异哉。”总体的意思就是说,纳兰性德的词可以赶得上李后主,经学的成就,诗文理论的成就,也都不小,是满族人当中的翘楚。

-纳兰性德

1 纳兰性德关于友情的诗句

纳兰性德关于友情的诗句 1 纳兰性德的描写“友情”的诗句有哪些

1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2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3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4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5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6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7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金缕曲·赠梁汾)

8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9 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满江红·为问封姨)

10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送荪友)

11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12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13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14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点绛唇·小院新凉)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authors/authorsw_188A14aspx

2 纳兰性德的描写“友情”的诗句有哪些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金缕曲·赠梁汾)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满江红·为问封姨)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送荪友)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霜天晓角·重来对酒)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点绛唇·小院新凉)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authors/authorsw_188A14aspx。

3 纳兰性德与友情的诗句

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

乌丝曲倩红儿谱,萧然半壁兼营秋雨。曲罢髻鬟偏,风姿真可怜。

须髯浑似戟,时作簪花剧。背立讶卿卿,知卿无那情。 描写刻画友人的性格 点绛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思念友人···· 菩萨蛮寄顾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写景为主,末两句对友人的慰藉

4 纳兰性德关于“朋友离别”的诗句有哪些

1一丛花·咏并蒂莲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不唯勾画出并蒂莲之神韵,并使诗人之性情深蕴其中,意含要眇,耐人寻味。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5 纳兰性德的友情词有哪些

《金缕曲·赠梁汾》(梁汾即顾贞观,纳兰的挚友)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6 纳兰性德诉说朋友离别的诗句

1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3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4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5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6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7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9采桑子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10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1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12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13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14鹧鸪天 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15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16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7 求纳兰性德 友情词赏析

原作 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会,理解。成生,作者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为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

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

语出《离》:“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谣诼,造谣毁谤。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一日心期千劫在:一日以心相许成为知己,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二人的友情也将依然长存。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

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君须记:朋友间信用为重,您要切记。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古诗今译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

好读书,喜填词。其词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

这首《金缕曲》写于初识顾梁汾之时。纳兰性德出身高贵门第,地位高,而顾梁汾则是一个刚刚辞官的不得志者,这首词深情地表明了作者与顾梁汾相见恨晚、相互知心的友情,抒发了其对才士贤人不幸遭际的同情与不平。

上阙:表白心迹。作者表明自己鄙视荣华富贵,希望顾梁汾能以常人对待自己。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初识顾梁汾之时的酬赠之作。这首词写于公元1676年,是年纳兰性德年仅二十二岁,其时顾梁汾已年遇四十,因不得志,刚刚解职辞官,暂舍于纳兰性德府第。

生性注重友情的纳兰性德欲与顾梁汾结下肺腑之交,但又由于两人当时地位悬殊,恐顾梁汾不解其情意,故先表明了自己的心志,以消除二人之间门第等级之间的隔阂。 作者起笔就说:“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意思是说:我原本就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能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只不过是偶然的机会和门第的高贵而已。

这充分表明了纳兰性德从内心深处鄙视荣华富贵,不以贵族公子自居,言外之意是希望顾梁汾能以常人对待他。“狂”者,指慷慨激发、忘形尘俗也;“狂生”,乃狂放不羁之人。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

李贺《浩歌》中有“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作者以此示其景仰平原君广纳贤才之贤德,然如此“见才必怜,见贤必慕”之情,竟无人领会,无人理解!然后笔锋一转,“不信道、竟成知己”,万万没有。

8 求纳兰性德 友情词赏析

原作 金缕曲·赠梁汾——[清]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会,理解。成生,作者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为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

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

语出《离》:“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谣诼,造谣毁谤。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一日心期千劫在:一日以心相许成为知己,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二人的友情也将依然长存。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

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君须记:朋友间信用为重,您要切记。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古诗今译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

好读书,喜填词。其词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

这首《金缕曲》写于初识顾梁汾之时。纳兰性德出身高贵门第,地位高,而顾梁汾则是一个刚刚辞官的不得志者,这首词深情地表明了作者与顾梁汾相见恨晚、相互知心的友情,抒发了其对才士贤人不幸遭际的同情与不平。

上阙:表白心迹。作者表明自己鄙视荣华富贵,希望顾梁汾能以常人对待自己。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初识顾梁汾之时的酬赠之作。这首词写于公元1676年,是年纳兰性德年仅二十二岁,其时顾梁汾已年遇四十,因不得志,刚刚解职辞官,暂舍于纳兰性德府第。

生性注重友情的纳兰性德欲与顾梁汾结下肺腑之交,但又由于两人当时地位悬殊,恐顾梁汾不解其情意,故先表明了自己的心志,以消除二人之间门第等级之间的隔阂。 作者起笔就说:“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意思是说:我原本就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能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只不过是偶然的机会和门第的高贵而已。

这充分表明了纳兰性德从内心深处鄙视荣华富贵,不以贵族公子自居,言外之意是希望顾梁汾能以常人对待他。“狂”者,指慷慨激发、忘形尘俗也;“狂生”,乃狂放不羁之人。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

李贺《浩歌》中有“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作者以此示其景仰平原君广纳贤才之贤德,然如此“见才必怜,见贤必慕”之情,竟无人领会,无人理解!然后笔锋一转,“不信道、竟成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

 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1

 作为一个纯粹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的出现无疑是带着些冒险意味的。不似某些情感节目中以拆信为表、窥探家庭丑闻为实的做法,《见字》走的是文化争鸣的路子,它选取的信件远至公元前223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封家书,近至十多年前罗永浩写给俞敏洪的求职信。读信人不仅有时下热俏的鲜肉林更新,也有演艺界的泰山北斗张国立、归亚蕾老师等。

 根据撰信者真实身份的不同,读信人的选择也兼顾了性格、年龄等考量。另一边,因着信件年代久远,节目组还将涉及文言文的部分做了准确又保留意蕴的白话翻译,观众理解方便,也更易将思绪沉浸在信件诠释的过程中。而在第二现场,还有主持人翟毓红与杨雨、许子东两位文化嘉宾进行对谈,分享信件由来或解读深层涵义。这么看,倒有些《锵锵三人行》的意思。

 说起《锵锵》,儿时最爱看窦文涛、梁文道、许子东三大才子指天说地、谈笑风生,而今再见许老,脾气稍敛,但论事更为透彻直接。许是担心审核问题,主持人小翟与杨雨总是强加打断,观众与许老皆未能尽兴,十分可惜。另一位嘉宾杨雨是百家讲坛的常客,对纳兰容若偏爱有加的她是典型的感性派学者,解读时除偶尔掉书袋外,总不免将自我情感投射在信件中,于此,有观众戏称道:“杨雨读了很多书,而许子东读明白了很多书。”也是见仁见智了。

 除此之外,小翟作为主持人的控场能力也亟待提升,安静深沉的第一读信讲台,混搭着嘈杂急切的第二抒发现场,总归显得突兀。毕竟节目初衷,不过也是为了交待一句:我们总说得太多,却察觉不到想得太少。

 尽管第二现场略有缺憾,但读信现场却是诚意满满。三期里,个人最喜欢何冰和归亚蕾老师的演绎。何冰其人,二度摘得中国话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表演功底自然不容多说,但令我讶异的是,他打动我的并非慷慨激昂的情绪张力,而是在诠释一封由普通父亲撰写、以表达为子前途担忧的'家书时,那份面对孩子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的真切。那封信的名字叫《其实爸妈也是装的》,拿捏“装”,多一分则油滑,少一分便拘束,幸而是何冰,让“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主题显得并不那么生硬、悲戚。

 三期节目里,我曾为两封信落过泪,一封是萧红在临终前写给弟弟的《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另一封是张晓风作为母亲写给全社会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而两封信的演绎者,都是归亚蕾老师。此处,原谅我无法用言语准确形容她声音的力量,只得截取她读张晓风的片段,让大家聊以感受。

 如今,《见字如面》在豆瓣的评分已高达93了,但我深知,与其他消费着颜值、笑料、绯闻的节目相比,《见字》注定只能是小众的狂欢。可我却期望它能撑得久一点,有第二季、第三季,有更多的人知道它,愿意停下小驻,并被它打动。笺短情长,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光。

 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2

 我上一次写长信大约是在高三的时候,也就是八年前了,那时候被限制用手机,书信里还保留着最后的情感记忆。情动的,茫然的,争执的,琐碎的,每每翻起,见字如晤。而现在,我们都退化到不费心思的只发微信短句寒暄聊天了。

 好可惜,那些很真挚情感的表达方式仿佛在文化中断层了。接着我们会发现不知如何写信,快速的生活反而让人变得迟钝。

 白岩松说,你有多久没谈心了现代网络中,各种朋友圈,你可以跟很多人聊天,但却找不到人谈心。其实是一样的,谈心就像写信,只是不同时代为了真挚的交流采取的不同方式罢了。

 但我们逐渐摒弃了这些。因为我们节奏快,因为我们不愿等待。

 那样太可怕了。

 我记得看《最好的时光》时候,最打动我的不是张震跑了好多个地方去找舒淇,而是最初他要去当兵前,到舒淇打工的台球室,对她欲言又止,直到店打烊他走了,不出一会又回来敲门板,对她说“我写信给你”。那种辗转,犹豫,情动的一刻,就是最好的时光。虽然放在今天用微信表白心动依然是会存在,但今天可能拒绝更快,因为缺乏等待。

 当然也不仅限于情信,只做一比方,我们需要反思。

 今天看了第一期《见字如面》,节目想法很好,请来几个名家念信,信念出来是对的,有的信婉转隽秀,有的信铿锵有力,有的信诙谐风趣,也有的信饱含深情。

 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文采斐然,良工不示人以朴,王耀庆演绎也堪称本期最佳。

 就情感而言,更触动于萧红的信,如果能让汤唯来读或许更好(她演的《黄金时代》让我觉得萧红就是她那个样子那个气质的),萧红写这封信时的年龄也都是与汤唯现在相仿的。感念于那句“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给忘了”,还有那句“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萧红的一生很短暂,充满了寒冷、苦闷与饥饿,但她的文字总是柔和、坚定也饱含希望,是她的伟大之处。

 节目缺点是对信的解读太浮于表面,首先女主持人的功力不行,功课也没做足,其次女教授虽然学富五车,但俨然疏于揣测作者内心用意,解读略有偏颇。

 见字如面第一季观后感3

 1950年,黄永玉和曹禺第一次见面是因为萧乾。当时,黄永玉从香港来到北京探望沈从文,正逢巴金到北京开会,萧乾就约着巴金、曹禺、沈从文等一行人到北海喝茶,黄永玉一同参加。

 1987年,张国立因主演话剧《朱莉**》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当时给他颁奖的就是曹禺曹公。对于这台剧目,曹公非常喜欢,之后还特意邀请张国立到他的家里畅叙戏剧艺术表演。那次,曹禺为张国立题写一幅条幅:“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2016年,张国立得以在《见字如面》的舞台上再续与曹公的前缘,朗读他回黄永玉的信。因为他的精彩演绎,又得以被邀请到黄永玉家中做客,并又被大师赠与画作。一见到张国立,黄老就一迭声地说:“你特别像萧乾,无论是动作、神态、声音都特别像。”他还嘱咐张国立,不要浪费这先天条件,有机会一定要演下萧乾。

 在黄老脱口而出“你特别像萧乾”时,冥冥中一个甲子的缘分闭合成了一个圆。这是这个节目无意中促成的特别美好的机缘,毫不刻意,又神来之笔水到渠成。导演和表演嘉宾都是娱乐市场大潮中善于停下来思考的人,谢谢他们,如此纯粹地诠释人们心中对人文关怀的日常需求,不鼓吹小众,不营销卖惨。是呀,在或远或近的时空中,寻找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本来就是人们应有的主流需求。市场不光要有尽兴的娱乐,也可以有温柔细语的感怀、有对文化本身的沉静思索。

 喜欢这个岁末年初的美好相遇,见字如面,纸短情长。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诗是苏轼悼念亡妻而作,但是我觉得它是第一情诗,情诗不仅是表达爱情之作,求爱之作,悼亡之作亦算情诗!从此诗里,可看出苏轼对亡妻深厚的感情!

这首描写爱情的《画堂春》与纳兰容若以往大多数描写爱情的词不同,以往容若的爱情词总是缠绵悱恻,动情之深处也仅仅是带着委屈、遗憾和感伤,是一种呢喃自语的絮语,是内心卑微低沉的声音。而这一首词仿佛换了一个人,急促的爱情表白,显得苍白之余,还有些呼天抢地的悲怆。

词的上片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犹如一位女子,没有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但因为有天姿的底蕴,耐得住人们去品味。明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人,偏偏要经受上天的考验,无法在一起,只能各自销魂神伤,这真是老天爷对于有情人开的最大的一个玩笑。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既然相亲相爱都不能相守,那么老天爷,这春天你为谁开放?词人的指天怒问让人叹息,他真是情何以堪。作者将古人诗句加以修改,运用得十分到位。骆宾王的原句想来并无多少后人知晓,但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这首词用典很讲究,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浆向蓝桥易乞”,这个故事讲的是裴航从樊夫人的诗句得到启示,千辛万苦娶到自己爱慕的云英。

词人用这个典故,其实是想说裴航那样的际遇于他而言,也是有过的,但想来他也遇到了如同裴航一样的大难题,可惜,没有仙人指路,毫无解决办法,故而苦闷万分。“药成碧海难奔”,即使现在有不死灵药也是无可奈何,在词人眼里,心上人正像月宫之中孤零零的嫦娥仙女,冷冷清清,与他天人永隔,寂寥半生。

之后所写的“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也是一个典故。传说大海的尽头就是天河,那里曾有人每年八月乘槎往返于天河与人间,从不失期,好奇的人便效仿踏上了探险之路。漂流数日后,那人见到了城镇房屋,还有许多男耕女织的人们。

他向一个男子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男子只是告诉他去蜀郡问问神算严君平便知道了。严君平掐指一算后,居然算出那里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词人用这个典故,是想说自己虽然知道心中爱的人与自己无缘,但还是渴望有一天能够与她相逢,在天河那里相亲相爱。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纳兰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的典故,他是权相明珠之子,家产本不贫穷,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他若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他也满足。

全词直抒胸臆,落落大方,将一段苦恋无果乃至悲痛终生的感情完美呈现,丝毫没有其他爱情词中小女人式的委婉,表达了词人纵然无法相守也保留着一线美好的愿望。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传闻纳兰性德与表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表妹被康熙帝纳为妃子,两人生生分离,其痛难抑,织女牛郎仙凡相恋,尚且能每年相会一次,而纳兰性德对心上人的爱恋,却只能通过此词来遥寄,此词亦被解作悼亡之作。

2、名家点评

现代作家苏雪林《清代男女两大词人恋史之迷》:以为此恋人为“入宫女子”,“桨向蓝桥易乞”似说态人未入宫前结为夫妇是很容易的;“药成碧海”则用李义山诗,似说恋人入宫,等于嫦娥奔月,便难再回人间,李义山身入离宫与宫嫔恋爱,有《海客》一绝,纳兰容若与入宫恋人相会,也用此典,居然与李义山暗合。当代作家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阕写恋人在天,欲访而无由。

3、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清代词人,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84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4
下一篇2024-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