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翻译硕士考研:报考口译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六)?

2023翻译硕士考研:报考口译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六)?,第1张

我们知道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但要有优秀的专业水平,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我们首先要知道如何进行口译,口译的步骤是什么,我们要具备哪些要素。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说过根据口译家丹尼尔·吉尔,口译的过程大概分为四个。第一步是听和分析,第二步是短时记忆,第三步是表达,第四步是整合。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对于口译来讲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听,应该如何练习及提高。

首先想要提升听力肯定是要多听,磨耳朵,让自己沉浸在英文的环境中。保证每天听力的时长,持之以恒。除了时间之外听力材料的选取也很重要,要循序渐进,先选一些听起来没有那么吃力的材料,如果刚开始练习听力就用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等材料,就会导致听得云里雾里,整个过程下来一无所获。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想要去从事的方向去选择,比如科技口译、医疗口译等等。所以第一步就是选取一个适合自己水平的材料然后保持每天的听力时间。其次就是一定要有方法的地听,一个材料不能听一遍就过去了,那样对我们听力的帮助甚小。我们找到合适自己的材料以后可以先去盲听一遍,听完肯定有些地方没有听明白,一知半解。这时候再去看原材料,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单词,然后再去听,这时候就比较顺畅了,听完以后为了检验听力的效果,可以自己去复述一遍这段材料的大概内容,并把复述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回听看看自己听力的效果如何,这样既锻炼了听力又锻炼了口语,岂不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最后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影子跟读法,影子跟读法其实就是别人说什么你马上跟着说什么,听起来简单但是其实操作起来其实并不简单。我们需要注意选取适合自己的材料,首先选取生词不是很多的,时长较短的文章,最开始可以先选一到两分钟的视频。具体步骤就是首先把材料拿出来生词过一遍,刚开始听会觉得材料有点难可以别人说一句先暂停,然后再去说,慢慢的速度就会提上来,争取跟发言者几乎同样的速度和时间,尽量模仿发言者的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这样我们不但练习了听力而且提升了自己的发音和口语。

口译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俗话说的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多练习积累我们的英语水平肯定会得到稳步提升。

以上就是猎考考研小编整理的“2023翻译硕士考研:报考口译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六)”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能考上理想的院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原标题:如何选择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

最近在网上搜索同传翻译的时候,都会出现很神奇的标题,似乎突然让同传成为了一个很能挣钱的职业~

今儿要写的还不是普及啥叫同传,先从区分交传和同传开始吧

每天,我们都会收到不同语种的会议预约。这让人很高兴,因为~是的,我们是一家翻译服务公司。可以提供会议的同声传译服务以及交替传译服务,有时也被称为 会议口译服务 。

多年来,我们观察到许多朋友仍会将 交传 和 同声传译 混淆 。 这包括从事活动组织策划和会议行业的专业人士。

那么,这俩的定义是什么? 让我们从在线词典开始。

consecutive,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一个接一个地依次跟随。

simultaneous,也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同时发生。

Interpret,是充当不同语言的发言者之间的翻译。

维基上描述 交传与同传 如下 :

“在 交传 (CI)中 ,讲者讲到一个段落后,停下来让口译员进行翻译,以此方式交替进行。

“当说话者暂停或结束说话时,翻译人员会以目标语言呈现部分信息或整个信息。”

“在 同传 (SI)中, 译员以几乎与讲者同时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 

“国际会议中,出于口译员精神负荷的考量,通常一种语言会由两位口译员负责,两人轮流进行翻译。”

简而言之,

交替传译 是“停止 - 开始”, 而同声传译是“同时进行的”。

那么,何时使用 交替传译 或同声传译?

交替传译

由于口译员在将说话者的单词翻译成目标语言之前需等待说话者完成句子或思考,因此这种翻译方式需要时间。

它打破了会议的节奏。并且相同的消息被说两次,一次是源语言,然后是目标语言。

这是小型商务会议,访谈,新闻发布会或任何一对一会议的理想选择。

 

同声传译

在演讲者还在讲话时,口译员同时翻译说话者的话语。从说话者开始说话到口译员开始翻译,通常会有轻微的延迟(约30秒)。

这不是考验的不仅是单词到更多的单词,而是译员如何快速呈现说话者的想法

为了实现同步传译,还需要 同声传译设备 。口译员坐在同传箱内内,会议参与者用耳机听。

此外,这种形式需要译员精力高度集中,因此每场同传需由两名口译员完成。

这适用于任何规模的会议或传达大量信息的 演讲(如学术类) 。

那么,如果我讲得还不够详细,或许可以打电话来咨询,我们可以为您的会议翻译环节,提供适合的翻译服务吼~哈哈哈

众所周知,口译翻译的最大特点就是时间的紧迫性,理解表达的准确性,工作的独立性。那么。口译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事前准备是做好口译翻译的基础

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首先要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口译工作有时侯是以讲课方式进行的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的课题内容,听众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的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正式翻译的一种准备。

二、编辑是做好口译翻译的必要环节

这里的编辑不是指文书编辑而是指译者在听清并理解了讲话人的话语后,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讲的话,哪些是没有用的、重复_嗦的废话,从而对其进行删减和调整。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翻译的忠实原则呢不。因为,口语自有口语的特点。讲话人在即席发言时,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但是具体表达和选词造句时常常是想到哪说到哪。有时讲话人为了阐述一个中心思想,会反复强调或用不同方式说明同一个内容。因此,口语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严谨,甚至有的讲话人本来就不善言词,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的、不知所云的话。这种情况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这时,译员就要善于综合,要在不遗漏讲话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敢于删掉那些废话,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语意完整,自成篇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忠于讲话人的精神实质,否则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的照译,反而会给人零乱、不忠的感觉。至于哪些话要译出,哪些话要删除,这要靠具有综合知识的译员去判断。绝不能以编辑为由对讲话人的话大打折扣,伤筋动骨。这不仅仅是翻译水平问题,而且也是翻译的职业道德问题。翻译中适当进行编辑为的是更好地传达讲话人的精神实质,而不是为了偷工减料或回避难点。

三、记要点是确保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

记要点,是记讲话人的讲话要点而不是原讲话的句式和单词。由于口语工作的特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所以,要求译员在听懂原话的内容后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用规范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不能立即忘掉原话的单词和句式,就容易造成译出的语言或者是汉语式的外语,或者是洋味的汉语,使听者感到别扭,影响交流。这里所讲的记要点可以是脑记也可以是笔记。有的翻译人员喜欢在翻译时用笔速记,试图把所讲的内容全部记下来,以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我认为这样反而会妨碍记忆的速度和表达的准确,因为这样中间多了一道手续,等于把注意力分散了。当然,当一连出现好几个数字或人名地名时,由于中外文数字表达方式不同和英文名字难记的特点,翻译起来感到费力,所以借助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记不可少,但不宜太多。

四、树立信心是做好口译翻译的保证

不论什么场合,都要相信自己的翻译能力。如果没有信心,翻译过程中遇到几句听不明白的话,就会更加慌乱,越慌则越译不好。听不懂时,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凭感觉乱发挥。多问两次并不丢人,千万不能以为多问了显得水平低、丢面子,因而当问不问,造成错误。有时在翻译时漏译了几句,在译下面一段时因为上下文的关系又想起来了,这时可以直接补进去,而不必专门向听众说明。这种情况,很多译员可能都遇到过,特别是在外宾讲得兴奋、一口气讲很长时,或者是由于翻译时间长,译员脑力疲劳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说明,反而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听众的情绪,当然也就影响了翻译的整体效果。

五、广博的知识是做好口译翻译的前提

由于口译工作涉及面很广,有时事先无法预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科技翻译的译员一般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搞科技翻译只有专业知识和翻译知识是不够的,都说翻译是“杂家”,这话千真万确。翻译人员对百科知识不需要很精很深,但是要博、要杂。

六、注意礼仪是对译员的基本要求

此外口译翻译人员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出外考察和访问时,外国政要接见中国代表团的讲话,而这种讲话往往是单向的,很难指望讲话人会按翻译要求停顿,尤其是讲到感兴趣的地方会口惹悬河,滔滔不绝,结果听众不知所云,翻译无能为力。因为外宾不懂得翻译的难处,也没有讲话停顿的习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译员要尽可能预先向讲话人提示。万一讲话人总是忘记停顿,译员也不宜过多插话要求停顿而表现出不安或不满,这样会有失礼貌,打断讲话人思路,尤其是对年长者或政府要人更要谨慎。口译工作是一种艰苦而细致的劳动,不但要求译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翻译技巧,同时要求译员有较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希望有志于成为口译员的备考者们,在努力提高翻译技巧的同时,不要忘记在其他方面知识的吸收。

很多朋友也一直询问我成为职业的会议口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下面就用简短的语言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仅以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口译为例。根据本人的实际经验和对众多职业会议口译员的观察,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职业的国际会议口译员,应该具备如下素质:1

优秀的英语和汉语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口译人员接触的讲英语的人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口音,所以听力练习的时候要听各个不同国家的人讲的英语,而不只是电台电视台那种纯正的英语。最好找一些会议现场的录音来听。就汉语来说,很多初学者误认为自己已经学了几十年的汉语,所以汉语能力没有问题。但在口译培训班遇到的情况是,很多人理解了英语的意思,可是说出来的汉语却没法听懂。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人连中国发言人讲话的意思也不能准确把握。所以,汉语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同样重要。2

出色的忍耐力和毅力。我在口译培训班遇到的情况是,很多学员没听多久就感觉不耐烦,觉得内容枯燥乏味,就不愿意继续听下去。所以,很多人即便是有一定的天份,最终也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会议口译员。可以说,职业会议口译员遇到的话题多数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你听也听不下去就没法从事这项工作。所以,有志于从事职业口译的人员应该至少具备连续4个小时的听力-理解-翻译-表述的能力,因为一般半天的会议就是3-4个小时。有时候会连着5天的会议,内容各不相同,如果半天都承受不了,5天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忍耐力之外,毅力也很重要。一般午饭之后,比较容易犯困,口译员需要具有很大的毅力坚持下去,不能丝毫放松,稍微一放松,可能就错过了发言人的讲话。3

良好的职业道德。从事国际会议口译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良好的时间观念,应按照和客户约定好的时间提前赶到会场,一般至少提前半个小时;为客户保守秘密,因为口译人员经常参与高层会谈,所以有机会接触到很多重要的机密信息,但口译员应严格保守秘密,不能对任何外人提起,相关文件应小心存放;会议现场不乱作评价,发言人的风格千差万别,有的人逻辑清晰,有的人逻辑混乱,废话连篇,口译员在经历了众多会议之后,听到逻辑混乱的演讲人容易发生不满情绪,可能会在会议现场对演讲人进行评论,我觉得口译人员不应该在会场内对演讲人做负面评价;负责任的态度,经常遇到一些刚入门的口译学员自己都没有把握就上场去做会,这对自己和客户都不负责任,这个职业要求上了会场就不能出问题,如果自己对会议主题没有把握,就不应该轻易去接受工作,否则既毁了自己的声誉,也会给客户带来损失。4

快速的学习能力。口译员面临的主题五花八门,有时候一周内可能涉足5个不同的领域,而且,现在很多客户都不能预先提供资料,这就要求口译员必须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包括根据会议议程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到会议现场后从周边环境中进行学习。没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恐怕很难胜任这个工作。5

良好的身体素质。口译是一项对脑力和体力都有着很高要求的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准备材料。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空难很好的胜任这项工作。还有,做口译的人不能轻易感冒,如果感冒了,就容易咳嗽,这样让客户听到的声音效果就不好。6

合理的知识结构。过去认为口译员应该是一个通才。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口译员不仅要是通才,而且应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才。现在的专业技术会议日益增多,经常看到口译员有捉襟见肘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如今的口译员,不仅需要各个领域的知识都知晓一点,还应在一两个领域具有深入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MTI专业自开始设置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以及国家语言服务大战略需求起到重要支撑,这也是专业口笔译人才产生的缘由。本文主要针对于报考MTI口译专业的考生的基本素养进行简单的介绍。

首先,本专业要求学员具备扎实的双语的知识,口译员的工作至少要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熟练的转换,所以,拥有扎实的双语知识是我们的基本素养之一;此外,面对于不同的行业背景,译员要有广博的知识,口译还要求具有种跨文化交际的功能,所谓广博的非语言知识,也是成为专业口译员的基本素养;

第二,够熟练地掌握口译的相关技巧,比方说,交传和同传需要学员有高超的记忆能力和瞬间语言转化的能力:要能够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基本文化常识和背景,在真正的口译现场,不管是目的语还是源语,在语言基本转换的层次上,要基于对双方语言、文化、习俗等基本常识的理解,对语义的转述能力要求会更高,包括现场解说人员的语言、肢体等概括能力;

第三,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口译员工作充满了许多的压力和挑战,例如,工作环境的不确定因素,长时间无法休息等,因此,译员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第四,报考口译的同学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对于口译这个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基本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在口译的职业道路上,就应该能够有所发展;

第五,报考口译的同学一定要有敏捷的思维转换能力,对于双语的转换,要在现场进行语言的瞬时转换,而语言的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要双向使用,最终,保证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转换的畅通无阻。这种要求可借助笔记进行辅助记忆,笔记的记忆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整个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整体性,也要求学生自身要具备逻辑性思维能力。

最后,大家可以结合目前已经考取的英语语言资格证书进行自己语言能力的评估,比如大学英语六级成绩600分以上、专业四级和八级取得良好成绩……语言基本功是一个硬指标,毕竟还要参加笔试考试,而报考口译的同学还要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听说能力会在复试阶段进行综合性考核,所以在备考阶段要加强平时的听说能力训练。以上就是报考口译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猎考考研小编整理的“2023翻译硕士考研:报考口译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能考上理想的院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73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3
下一篇2024-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