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翻译硕士考研:报考口译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四)?

2023翻译硕士考研:报考口译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四)?,第1张

MTI专业自开始设置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以及国家语言服务大战略需求起到重要支撑,这也是专业口笔译人才产生的缘由。本文主要针对于报考MTI口译专业的考生的基本素养进行简单的介绍。

首先,本专业要求学员具备扎实的双语的知识,口译员的工作至少要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熟练的转换,所以,拥有扎实的双语知识是我们的基本素养之一;此外,面对于不同的行业背景,译员要有广博的知识,口译还要求具有种跨文化交际的功能,所谓广博的非语言知识,也是成为专业口译员的基本素养;

第二,够熟练地掌握口译的相关技巧,比方说,交传和同传需要学员有高超的记忆能力和瞬间语言转化的能力:要能够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基本文化常识和背景,在真正的口译现场,不管是目的语还是源语,在语言基本转换的层次上,要基于对双方语言、文化、习俗等基本常识的理解,对语义的转述能力要求会更高,包括现场解说人员的语言、肢体等概括能力;

第三,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口译员工作充满了许多的压力和挑战,例如,工作环境的不确定因素,长时间无法休息等,因此,译员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第四,报考口译的同学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对于口译这个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基本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在口译的职业道路上,就应该能够有所发展;

第五,报考口译的同学一定要有敏捷的思维转换能力,对于双语的转换,要在现场进行语言的瞬时转换,而语言的短期记忆力和长期记忆力要双向使用,最终,保证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转换的畅通无阻。这种要求可借助笔记进行辅助记忆,笔记的记忆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整个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整体性,也要求学生自身要具备逻辑性思维能力。

最后,大家可以结合目前已经考取的英语语言资格证书进行自己语言能力的评估,比如大学英语六级成绩600分以上、专业四级和八级取得良好成绩……语言基本功是一个硬指标,毕竟还要参加笔试考试,而报考口译的同学还要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听说能力会在复试阶段进行综合性考核,所以在备考阶段要加强平时的听说能力训练。以上就是报考口译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猎考考研小编整理的“2023翻译硕士考研:报考口译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能考上理想的院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笔译与口译的区别颇多。笔译注重于书面内容。它要求表达精准无误,且需耗费一定时间才能得以完成。口译则是即时翻译并转达口头表达内容。相较于追求完美的笔译,口译侧重于相互理解和沟通。 

口译和笔译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形式:口译通过口头形式传达讲话者表达的内容,而笔译则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书面内容。虽然笔译和口译人员所需的技能有些许不同,但两者均需积累深厚的文化和语言知识,深入理解主题内容,并具备清晰沟通的能力。 

作为语言学领域中有密切联系的两种形式,口译和笔译常常被统称为翻译,但在选择所需的服务时,理解两者的区别至关重要。

口译

口译是一种即时形式的服务。它是在不借助演讲稿、词典或其他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实时提供的翻译:随讲话内容同时进行翻译(同声传译)或在一段讲话后随即提供翻译(交替传译)。专业的口译员需要结合语境,将源语言(待译语言)转译为目标语言,不但要确保译文符合原意,同时还要对谚语、俗语和其他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改述,以目标受众易于理解的措辞传达出其中的隐含之意。口译员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日积月累的经验、良好的记忆力和出色的应变能力。

笔译

口译和笔译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大多数专业笔译员在工作中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笔译的工作流程大致是:先将源内容转换为易于处理的文件类型(通常是 RTF),再应用翻译记忆库 (TM) 自动翻译该工具曾译过的文本内容,然后从头开始逐步翻译新增内容。笔译员在翻译文本内容的每个部分时,可以参考术语词汇表和翻译风格指南,从而确保译文质量。最后,他们会将译文转交给另一位语言专家进行校对,并将最终书面文档转换回原始格式,尽量确保与原文档保持一致。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

口译人员既要精通商务知识。又要了解不同场景下的口译方法及对策。

在专业翻译公司看来,口译主要有如下特点:

1、即时性强。口译是需要当场、即时完成的。

译员通常听到的是只讲一次、不再重复的话语,他在正确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进行一次性的翻译。

在口译时,无论译员的事先准备做得多么充分,也都是相对有限的。

2、压力巨大。有些口译场合如国际会议、政府首脑会谈、新闻发布会等非常严肃,庄重。

严肃的现场气氛会给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口译水平的正常发挥。

口译职业可分为in-house和freelance。

口译分类的criteria比较繁杂,就其工作场所可以分为in-house和freelance前者一般是在翻译公司里干的,跟普通白领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单子是由上级统一分配的,但也可以主动争取,这就靠个人能力和职场人际关系了。

优势是收入稳定,毕竟是签了劳务合同的,你即使没单子做也有固定收入。缺点是公司抽水很厉害,上海这边的翻译公司抽水在30%-50%比较常见,甚者可达70%。说白了就是在剥削劳动力,所以很多in-house的目标是做freelance此外,有部分公司是自己有常驻翻译的。

口译员的好处:

作为一名口译人员,你能帮助人们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这也许是你职业生涯中最得益的一点。你在学习外语和掌握口译技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会从与你共事的人简单的一句“谢谢”或面部表情中获得最好的回报。将信息从一种语言正确地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从而打破沟通障碍,这是口译职业最特别的优势之一。

作为一名口译员意味着你需要及时了解周围新的发展动态,不仅是语言方面,而且还有与笔译和口译相关的技术方面。选择这个职业意味着要接受一生不断地学习,以及掌握在线学习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趋势。

关于口译和笔译

 引导语:我一直觉得翻译官好帅啊!无论男女,但是大家印象当中的翻译官大概就是站在现场翻译给人听的那种,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职业是笔译的翻译官,下面我就给大家普及普及笔译和口译的区别。

 口译和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但两者各有特点其理论、技巧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口译的最大特点是当场见效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下又是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的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住两种语言的反复转换

 一、 事前要有准备

 我们承担的口译,有时候是以讲课方式进行的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所要讲的课题,最好连听众的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的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也看作以后正式翻译的一种准备首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面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的语音、语调搞翻译的人都知道,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也是五花八门的这就需要口译人员不仅能够听懂标准的外语,而且要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的外语再则,通过初步的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的内容有一些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案头准备的情况下,这种了解尤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你临场的紧张感,为下一步正式场合的翻译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还有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是很好的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了一个草稿有这样一些场合可以这样做:谈判时中方要提的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的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的,如祝酒辞等

 口译任务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讲话人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而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又毫无准备这实际上是在用口译的方式做笔译的工作真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避,只能靠其平时的功力,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应付

 二、 翻译时兼做编辑

 就是说译员在听清并理解了讲话人的话后,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讲的话,哪些是没用的、重复罗嗦的废话,从而对其进行编辑处理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翻译的忠实原则呢否因为,口语自有口语的特点讲话人在即席发言时,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但是具体表达和选词造句却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就是说,口语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严谨,其中必然有一些重复、罗嗦的废话甚至有的讲话人本来就不善言辞,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的、不知所云的话这种情况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这时,译员就要善于综合,要在不遗漏讲话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敢于删掉那些废话,使译出的话条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忠于讲话人的精神实质否则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的照译,反而会给人零乱、不忠的感觉至于哪些话要译出,哪些话要删除,这要靠译员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水平去判断绝不能以编辑为由对讲话人的话大打折扣,伤筋动骨这不仅仅是翻译水平问题,而且也是翻译的职业道德问题翻译而兼编辑为的是更好地传达讲话人的精神实质,而不是为了任何别的目的

 三、 翻译时要记要点

 记要点,是记讲话人的内容而不是原讲话的句式和单词由于口语工作的特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所以,要求译员在听懂原话的内容后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用规范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不能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特别容易使得译出的语言或者是汉语式的外语,或者是洋味的汉语,使听者听了别扭,影响交流有的翻译喜欢在翻译时用笔来记,以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但实践证明这样不但没有用,反而会妨碍记忆和表达的速度因为这样中间多了一道手续,等于又把注意力分散了一部分当然,当一连串出现好几个数字时,借助笔记一下还是有益的由于中外文数字段位表达方式的不同,每当遇到较大的数字,转换没有把握时,为了保证数字的准确,有时不得不请外宾将数字写出来显然,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不可取的

 四、 翻译时要树立信心

 还有,有时在翻译时漏译了几句,在译下面一段时因为上下文的关系又想起来了,这时可以直接补进去,而不必专门向听众说明这两句前面漏译了,现在补上这种情况,很多译员可能都遇到过特别是在外宾讲得兴奋起来,一口气讲很长时,或者是由于翻译时间长了,脑力疲劳时容易发生这里,我说不必向听众说明,是因为你多说了那几句反而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听众的情绪,当然也就影响了翻译的整体效果

 五、 译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在口译工作中,或者与外宾交谈中,涉及的面是非常之广的,有时是我们事先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翻译以外知识的学习

 六、 译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我们遇到的外国人有时会提出一些政治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这是译员不能回避的特别是遇到某些对中国有片面之见的内容,作为有爱国之心的中国译员就不能不作出应有的反应,予以坚决的驳斥

 看完了我整理的资料之后,大家有没有对翻译这个行业肃然起敬哈哈,希望我整理的东西对大家有帮助。

;

同义词:同声传译

同步口译经常应用于一般的正式国际会议中,通常口译员会坐在位于後方的「口译室」(Booth)中,透过耳机以及视线或视讯接收讲者的讯息,然後对著麦克风进行翻译,而坐于会场中的听众,则可透过特殊的音讯接收设备,以耳机听取口译员的翻译。正式的国际会议中,出于口译员精神负荷的考量,通常一种语言会由两位口译员负责,两人轮流进行翻译。同步口译也叫同声传译。根据 AIIC (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 80 %就已经算是合格了(同传译员翻译出演讲内容的 90 %、 100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很多人平时说话非常快,演讲时又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或带各地的口音,同传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那些有意放慢速度照顾同传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一专门职业虽然叫做“同步口译”,但是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就两种口译模式的使用情况而言,交替传译多用于规模较小且只涉及两种工作语言的场合,如外交会晤、双边谈判、访问考察、小范围磋商、记者采访、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会致词、新闻发布会,以及一些小型研讨会等。而同声传译,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场合。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都采用了同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语言只有6种,按英文字母顺序为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6种语言同等有效,代表们发言时可以任意选用其中一种。秘书处日常使用的工作语言,则有英语和法语两种,实际上英语使用更广泛。

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代表们的发言都要在现场用阿、汉、英、法、俄、西6种语言“同步口译”。正式文件,包括重要发言,都要用6种文字印出,因而每次正式会议都必须安排6种语言的翻译,不得有任何疏漏。

为了完成繁重的翻译任务,联合国秘书处有一支庞大的翻译队伍,由会议事务部管辖。口译和笔译分开,两者加起来有470多人,分别由该部下属的口译与会议司和翻译司负责。

需要。交替传译译员在说话方是有眼神交流的,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交替传译(consecutiveinterpreting)-口译员坐在会议室里,一面听源语讲话,一面记笔记。

口译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对译员的双语能力、专注力和反应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另外,口译非常讲究精力分配。译员无论在任何一个环节耗费太多精力都不可取,这会严重影响译文质量。其实,不光同声传译讲求分脑,交替传译也需要这种技巧,只是顾及的工作不一样罢了。本期,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交传中不同环节的小技巧,看看如何将其运用到CATTI二级口译(交替传译)考试的口译实务部分中去。

翻译家吉尔(Daniel Gile)曾经提出著名的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式(Effort Mode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具体表示如下:

第一步:L+N+M+C

L:听和分析(Listening & Analysis);

N:记笔记(Note-taking);

M: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C:协调(Coordination)

第二步:Rem+Read+P

Rem:回忆(Remembering);

R:读笔记(Reading);

P:产出译文(Speech Production)

由此可见,口译活动涉及非常多环节的协同运作,且由于需要即时产出译文,还考验译员的语言组织和应变能力。现在,我分别讲一下交传一些主要环节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实战作出分析。

和日常生活中听别人讲话不同,口译员除了尽量听清楚讲话人的一字一句外,更需要摸清楚讲话的逻辑和背后隐含的意思,也就是带着目的去听。下面我介绍一下分析信息的要点。

21 语言表达的结构类型:

a叙事; b描述; c论证; d感召

注意:真实情况中可能出现集中结构混合的信息

22 区分信息层次的关键词:

a并列或递进

标志词:and, besides, in other words或

moreover, in addition, furthermore等;

b因果

标志词:because, due to, therefore等;

c转折

标志词:but, yet, however等;

d时间次序

标志词:now, then, finally等或具体的日期

23 信息筛选与整理

a提取实质信息

(指讲话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包括逻辑词和程度词。这些词若删去会改变讲话原意);

b整合重复内容;

c精力动态分配

24考试实战:

二口交传实务科目考试内容如下:

实务科目讲话较长,朗读语速较快,其中英语讲话一般是英音。专门针对考试的录音对听众来说有利有弊。由于要照顾到所有考生,材料不存在吐字不清、方言口音较重的问题,也没有噪音干扰等场外因素的影响。但同时,这种过于正式的讲话反而削弱了讲话人本身的演讲风格,再加上听众无法看到其表情和动作,反而不好通过其抑扬顿挫或是情绪流露来推敲讲话重点,听完后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此时,主动抓关键词就更显重要。下面我给出一个抽取关键词的例子:

原讲话:

Thank you Well thank you, XXX, for that wonderful introduction And I also want to thank you for your  extraordinary service  in the Administration  Yes , in fact, this President has had a great focus on Africa He has cared about the issues that affect Africans He’s believed in partnership with Africans He has believed in the potential of the continent and worked hard to help the continent realize it  But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he’s been so focused is that XXX is always there , making sure that he is focused And so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your leadership, too

分析:

该段讲话的关键为下划线的部分。首先,发言人感谢某人的开场白和其卓越的执政表现,其次用“Yes”先让一步,陈述总统对非洲的重视及其具体表现,最后用“But”的 转折引出这段话的重点 ,即总统的这种重视最重要的原因是此人的存在。

从该例子可以看出抓关键词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听讲话的时候要留意上文中列出的标志性词语。

口译的笔记和一般意义上的笔记有很大不同。由于分配在这一方面的精力有限,且出于常人的写字速度考虑,译员不可能把讲话信息一一记在纸上,然后像做视译(sight interpretation)一样产出译文。因此,口译的笔记需要注意两点: 筛选和简写 。筛选是指不要什么都记,有时只需要几个关键字就能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而简写是指不要只写文字,而是适当采用符号和图画。

31 实战笔记示范

41 保持思路连续

人是无法面面俱到的。实战时,上述注意事项必定会出现难以平衡的情况。此时,协调意识就起作用了。具体说来,主要是 取舍问题 。比如,遇到了比较复杂或者抽象的概念,一时不知该记什么或怎么记,然而讲话人已经开始说下一句话。此时需要放弃笔记,或随便写两画,把精力重新集中到听和分析下一句话上面。虽然这样漏掉了一个信息,但能保证你跟上说话人的节奏,不致为了记一个词而打断整个思路。而且,漏掉的信息在下文中有可能重新提到,或是能根据新信息推知。

42 联系已掌握的知识思考

有时,讲话的内容过于专业,或对译员而言比较陌生,会影响译员的心态,使其把过多精力放到字面翻译上。此时要放平心态,尽量用 自己已有的知识 去分析讲话,这样可以避免犯一些较低级的逻辑错误。

51 开口

讲话结束后,译员必须尽快产出译文。若沉默时间太久,会给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打乱讲话人的节奏。

52 条理清晰

译员翻译的条理必须清楚。一句清楚的话,表达的是一个思想,是对讲话原文的一种确切理解。在口译当中,清楚高于一切,是表达准确、达到最终效果的首要条件。

52 条理清晰

译员翻译的条理必须清楚。一句清楚的话,表达的是一个思想,是对讲话原文的一种确切理解。在口译当中,清楚高于一切,是表达准确、达到最终效果的首要条件。

53 声音和节奏

产出译文时,声音要尽量适中,保持吐字清晰,语调平稳。另外,把握讲话的节奏也很重要,太赶的话会使听众听得很费力,太拖沓又会使听众不耐烦。

54 考试实战

1)开口时机

二口交传考试时,开口时机很重要。有过口译考试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尽管戴着耳机,但考场内大家同时开口说话时仍会对彼此有较大干扰。由于系统给考生每段讲话的时间很长,往往在说完后还有一大段空白(语速正常的情况下),有的同学可能想等别人结束后安静下来才开口,但这并不可行。二口考试评分的标准是 3秒开口原则 ,也就是每段录音如果3秒内听不到声音就自动判零分,因此一定要尽快开口。

2)讲话音量

声音要尽可能大和洪亮,原因有二:

a)让自己听清自己。在彼此干扰的情况下,如果声音太小,很容易听到别人的讲话内容,扰乱自己的思路。因此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尽量让声音盖过别人。当然,前提是不能大喊大叫,扰乱考场;

b)让考官听清自己。由于考场内杂音较多,考官听录音时也会受到一些干扰,如果你的声音太小,也会影响考官对你的评分。

以上我介绍了交替传译各个环节的一些小技巧和考试实战应用。当然,这只是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真正要做好口译还需大量的练习。我在此不多说,预祝大家在二口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28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5
下一篇2024-0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