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本体论?

什么是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本体论?,第1张

  --------------------------------------------------------------------------------

  言以设境

  ——中国古典诗学语言本体论

  丁云亮

  中国古典诗学对诗歌语言的研究,有着优良传统,许多诗论家依据创作实际情况,有过精细的阐述和深刻的见解。特别是对具体诗作的评析,不仅很有说服力,而且有不少卓见,使读者常有豁然开朗之感,由此获得审美的享受。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将盈篇累牍的诗论,作一番爬罗剔抉的工作,梳理并阐释古典诗学对如何利用语言创造意境的独特贡献。

  一、“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言明象,象出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是古人对言、意、象三者内在逻辑关系的一般性认识。诗歌,作为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情感的反映形式,它的语言既要求准确地传达情意,富有感染别人的客观有效性,又要求由语词、韵律、节奏等形式因素所建构起来的结构世界,具备自足的审美价值功能,即“托物兴词”、“随物宛转”,利用意象符号,通过暗示与象征,“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诗歌整个创造过程,也是艺术符号的物化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物象的移动、转换,甚至“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图《诗品·缜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默会心目。可以说,意象是构造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语言正是这些意象群的符号化形式。诗人心合造化,言含万象,“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枝一叶总关情”,天地间日月山川、草木烟云,成为主观情思的象征物,皆随我用,为我所役,形成诗的审美意蕴的感性显现。有些表象性的语词,如“流水”、“落花”、梅兰竹菊等,由于古代诗歌中的长期使用,积淀着中国士人共同的民族情怀,更成为普遍运用的艺术形式和稳定的符号系统。

  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称赞王维的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意谓王氏诗的语言,象泉水之珠,明亮醒目,又似落壁之绘,神色毕著,词无虚设,秀丽典雅,意境幽美,情韵超常,令人游目骋怀。这确实是中肯之论,道出其诗绘画性的本质特征,它和苏拭所讲“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意见相近。诗中画境的品评,是对诗歌语言具象性和鲜明性的突出强调,同时也把诗语从意象经营扩大到境象表达,从整个意境角度来解析。后来的诗论家常说的“工致人画”、“宛然入画”、“大有画意”,都出于一辙,要求好的诗作、诗句,叙述情景,把主观情绪迹化为鲜活的显象结构,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通过具体可感的有限形象,构设出层深的境界,使欣赏者如在深山,如同野壑,畅神卧游。明人胡应麟《诗薮》比较唐代不同历史时期绝句优劣时说:“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可并论乎?”盛唐诗多佳境,其琢句之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其物,有兴象风神,形迹俱融。这种取类作譬的方式,不仅出语自然超迈,使语词表达丰富多变,更重要的是提供具有明彻视觉性的可感境象,事物的形貌似乎触手可及,借以传达出象外之意。

  吴乔《围炉诗话》以“米”为喻,指出:“书以道政事,故词宜达;诗以道性情,故词宜婉。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诗之措词,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尽变米形,饮之则醉也。”如果将日常语言比作“米”的话,那么诗语便是“酒”,是变了形的日常语言,或曰超常语言。古代诗歌语言,特别是近体诗,从每一句来看,不过是几个语词的联结缀合而已,实际上每个语词又往往是具象的符号,它对应着一个个负载情感的意象,经意象群的聚合而成诗境。举一较常见又有特征性的例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里的两句诗,诗句全由名词运用排叙法组成。李东阳《麓堂诗话》评论说:“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不用一二闲字,止提出紧关物色字样”,二句中六个名词没有一个虚设,皆关物色;有听觉,有视觉,诗人却巧妙地省去了“闻”、“望”、“见”等动词,以及主语“我”等代词,直接用形象说话。每个语词都代表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它们组合成一幅幅似乎并不紧密相关而又可互相打通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是多重视轴,在时间上具有跳跃性,空间上具有模糊性,凭感觉的经验与情绪的流转连接一体,延伸了字面的意象时空,读者可以通过整体的知觉感受,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两句诗读后,虽然不能明晰地知道诗中具体的时间概念、空间位置是什么,但语词性质的相似关系,使“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游子客居在外的孤独落寞之感,心领神会,恍若所见。没有联结词,由负载画面的名词性词组直接联缀,是文言文语言超越约定俗成的语法规范和冻结固定的结构系统,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或许就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倡的反常化(又称陌生化)手法,即通过艺术处理方式(主要针对艺术语言)的反常化,将熟悉的对象变得生疏起来。它是一种颠覆习惯化的过程,将习以为常的标准性的东西加以“创造性损坏”。前引两句诗,从语言构造上讲,它既不符合日常语言的习惯,也背离书面语言的规则,名词词组之间省略任何联结词,整个句子失去了主谓的分别、因果的关系,外在的逻辑链条断裂了,人的理智的惯性暂时受到挫折,但真正的欣赏者依据一个个意象内在的情感逻辑,直探言外之意(行旅愁思)。正是利用反常化手法,诗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遣使语言,又能扭曲、变形日常语言,最大限度地用活语言,一旦表达成功时,就把读者重新“唤醒”,让他看到一个全新的生气盎然的诗的境界。

  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诗歌要传达出诗人的情思意念,完美地创造生气横溢的境界,必须借助具体的艺术形象,召示艺术生命的本真;语言为了尽象,谋求变成生动的现实,即需采用特殊的技巧(如反常化手法),使结构形式具有最大的含蕴性和启发性。中国古典诗学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它除了个别诗语的变异,更注重整体诗境的拓展,并将其概括为“赋、比、兴”三义。在我看来,赋比兴不只是曲达隐情、探幽发微的艺术方法,也是设立境外之象的有效手段。诗表达的是复杂的个人与人类的情感信息,若用陈述推理性语言,便无法达到目的,惟有采用意象性信息传递,建构特殊的诗境,才能冲破实用指称功能的限制。所谓“比兴寄托”,便是对寄寓深刻于语言之外的申说。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说》里指出赋、比、兴应用的分别,并特别提及“兴”的作用,认为“兴之为义,是诗家大半得力处。无端说一件鸟兽草木,不明指天时而天时恍在其中;不显言地境而地境宛在其中;且不实说人事而人事已隐露其中。故有兴而诗之神理全具也。”鸟兽草木,作为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物,无情理可言,然而经过诗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妙笔化为诗行,这些自然物被拟人化,与人的主观情意相对应,便形成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艺术境界,妙趣横生,引人思发。比兴之外,“直书其事,寓言写物”的“赋”,有时也同样得到这种效果,《岘佣说诗》载《述怀》诗云:“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评曰:“乱景光景如绘,真至极矣,沉痛极矣。”寄书是为收书,以便探听家人消息,现在害怕消息传来,兵荒马乱时代民不聊生的图景见于言外。这也就是司空图所讲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诗品·含蓄》),诗人没有表白一字,但心中郁积的情结怨愤,倾尽无遗。

  诗歌是语言的一种存在方式,语言即是诗歌的显性形态,诗的价值浸涵于语言的结构系统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并非说不要文字的表达形式;相反,诗人正是借语词所承载的意象群体本身,通过描绘具体的物象、景观,融入个体对宇宙生命、自然机趣的独特感受,含而不露(诸如用赋比兴),创造富于立体感的,具有多方面启发性的境界。王夫之说得好:“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多景语。”何谓“能作景语”?即诗人要“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姜斋诗话》卷下)写景本身就是言情,只因景显情隐,似乎“不著一字”,一旦情景不再分离,妙合无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就“尽得风流”了。按照日本学者川野洋的分析,文学作品作为艺术信息的符号形式,具有二重性,即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语义信息是一种有着确定性意义的信息,属表层意义,它解释、说明事物,是理解审美信息的基础,也是步入艺术世界的阶梯;审美信息是一种意象性信息,属深层意义,它融铸了作家主体的情绪、体会,负载情感意味,且具有模棱两可性。对于一首诗来说,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开放性,使得所营构的境象存在多面性,本身即具有“潜在的意义系统”或“信息容量”,它们往往超越一般语言之能指、所指阈限。以语言为媒体的诗歌艺术形象的这种独特性,不同于以色彩、石料、音响为媒体的绘画、雕刻、音乐艺术,它表现的是,读者参加完成的具象化的、又较为糊模的意象聚合世界,看似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文字所显示的是一层境象,字外暗示的又是一层境象;后种境象是欣赏者以前种境象为契机,以个人经验为前提,借助知觉想象力转换生成的。不同的读者,前种境象相差无几,后种境象因加入自我表现的成分,往往迥异其趣。很显然,前一境象所标示的意义是语义信息,呈现表层意义;后一境象的意义所涵盖的是审美信息,它游离出语言本身的“容量”,指涉范围不确定。正是这种空幻飘忽的佳境,若即若离,不得以字句诠,不可以迹相求,显得语近情遥,语浅情深。若仅从语言表面观照,则无法洞明诗歌语境所蕴含,却又存在于语词之外的深层意味。

  诗歌,要想达到超出语言之外、音节之中的“取类也小,称名也大”的艺术至境,不只在描写的真切不晦,刻划的细腻肖似,还需要经历汇通、体认心灵的艺术抽象的过程。比兴之法,能化物象为浸透情感的诗之境象,但想不流于外表末节,而寄托遥深,有活泼泼的生香活意,把握那超越有限的无限本体,还要抓住外物的本质特征,使诗之境象气韵生动,同宇宙生命一样,呈现出一种生生不息、劲气周流的审美情调。诗歌有神气,才有韵味;没有神气,犹如绘日月而无光彩,黯然失色。同时,形具而神生,形神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形是事物精神面貌的物质外壳,又是创作者“胸中逸气”栖息之谛所。形寓于神,神超出形。所以,古典诗学提倡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神写意。为了词尽意余,不把“所指”直呈出来,凝炼浓缩地遣使语词,下虚字有力,用实字无迹,所表达的境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同上)诗句突破单个语词局限性和封闭性,文字所未表达出的意义,通过诗的整体结构的“压强”或“张力”释放出来。总之,诗语提供的境象,是鲜活而富有灵性的,它能超越语言的内部规范,“物外传心,空中造物”,展示多重暗示,为读者留有广阔的自由联想的空间,满足其期待视野,取得余味曲包的美学效果。

  三、“歌吟咏叹,流通动荡”

  从文学发展的起源看,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之说。这是诗歌存在的初级形态。随着时代的递相更换,社会生活的骤然转变,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而逐渐与音乐、舞蹈分离开来,走上独立的路径。但“比兴互陈,反复唱叹”,诗歌与音乐之间联系没有被割断,伴随诗史的推进,反而得到张扬。“韵协而言顺,言顺而声入”,语言上的文从字顺,同声韵的协调相得益彰,成为诗语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对诗歌音乐性的重视与强调,不仅作为语言艺术性的必需,而且也是汉语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文法构造伸缩性大,容易形成齐整划一的对偶式结构,语音以清响浏亮的元音(母音)占绝大多数,还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区分,使它特别富有音乐和谐悦耳的美感效应。古典诗学非常重视这一点。不少诗论家对此经过踏实的研究,从调、韵、节奏各个方面,指陈得失,剖析利弊,引导创作。

  较早地把声律论应用于文学的是沈约,他在《谢灵运传论》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自骚人以来,此秘未睹。”沈约自矜声律之学,为其首创。此说是否属实,姑且不论。但他认为“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把声律在文学中提高到如此地位,确属罕见。由于他过分看重声律,将其凌驾于艺术思维之上,矫枉过正,也常常遭到后人的非议。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总结前人的审音和审美经验,指出汉字声音本身有抑有扬,有双声、有叠韵,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诗人创作时不能违反其自律性,否则声律配合稍有错乱,便会前后阻碍,往来不顺利。工夫集中在句子的“和”与句末的“韵”上。韵即韵脚,“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功夫”,诗中有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就会倾折崩蹋,让句末韵脚里元音的重复,造成声音的迂回宛转之美;“和”即不同字调的适当搭配,句子的谐会有高低抑扬的不同,发展到以后主要包括四声、双声、叠韵诸方面。古汉语四声,常以不同的声调,表现不同的情感态度,象上声舒徐和软,其腔低回,去声激励劲远,其腔高昂,“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平仄就由此延续而来,平仄的酌情运用,引起诗句音调起伏顿挫的变化,既符合诗律的要求,又恰到好处地体现情感波动。双声、叠韵词中,两字之间一般有相通的意蕴,清人李重华言:“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贞一斋诗话》)具有一种音节上的回环重叠之美。总之,避同求异,在错综中求和谐,是其精髓。

  六朝时,已开始认识到声律在诗歌文本中的不可或缺的性质,对中国诗体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它明显具有“不完美的缺陷”。中唐诗僧皎然就曾严厉批评过沈约“酷裁八病,碎用四声”,把声律看成一种规范化的形式,认为只有“轻重低昂之节,韵合情高”(《诗式》),才不至于损害诗之整体情境。近体诗的诞生,昭示中国诗歌艺术走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体诗的成熟,即是汉语音律学在诗歌领域里实践的自觉的标志。这从辨析诗文的区别时就可看出。李东阳在《春雨堂稿序》中指出:“夫文者言之成章,而诗又其成声者也。章之为用,贵乎纪述铺叙,发挥而藻饰;操纵开阖,惟所欲为,而必有一定之准。若歌吟咏叹,流通动荡之用,则存乎声,而高下长短之节,亦截乎不可乱。”诗的“陶写情性,感发志意”的作用,总是比之以声韵,和之以节奏,通过谐和的声律而显示出来。如果没有“歌吟咏叹,流通动荡”,语辞高可讽,长可咏,清便宛转,富于乐感的美声,没有高下长短、悠扬委曲的音节,就不会有诗体的存在。如果诗与乐判而为二,虽有格律,而无音韵,就不过为排偶之文而已,则古之教化,何必诗律一体呢?诗歌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就因为它“别是一教”、“盖六艺中之乐”,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立一门户,其他文体无法取而代之。李氏把诗的音乐性与诗情结为一体,是诗歌语言观念的重大转折。它说明好的诗语具有音乐之美感,但诗的乐感并不独立出来,只作为艺术思维的一个内在因素而存在,是为表达性情生成的。它的音乐美,在于更好地体现诗人或喜或悲、或忧或乐的情绪意念,创造一种声情并茂的境界。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与意境的相辅相成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王维《山居秋暝》里的两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予以更具体地说明。这一联乃千古名句,为后人广泛称道。从音节上看,前二字为名词语,中二字为方位语,末字为动词语,属二二一拍,错落有致,迂徐起伏。上句五个字,元音分别为齐齿呼、撮口呼、开口呼、齐齿呼、开口呼,大体上是由敛到放,与月光下泻由聚到散的情景相切;下句“清泉”二字声母同是舌面音,“石上”二字皆为舌尖后音,分别近似双声,音质响亮铿锵,而“流”字则以圆润收结,大致是由脆而圆,与泉流石上清脆而又滑动的情状相应。全联“一气相生,词意浑成”,听觉、视觉意象俱全,音节和诗意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幅圆满自在、清逸宁静的画境,跃然纸上。正因为诗一方面注重音乐美,乐感是诗语与生俱来的特质,另一方面受诗意所决定,为表达情性提供最佳寓所,才使其语言作为自身的存在方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质而言之,我国古典诗歌语言,因其使用语种的独特性和限制性,在本体意义上,呈示一种极富于个性化的存在方式。它的语词结构具有极大的伸缩性,迹化的境象涵盖多重意味,在变动不居的时间流衍中,具有空间的延展性。诗之格律,表征了外在自然与内在心灵之生命节律的感应、汇通。字无虚设,语出常境,情性流转其中,意境悠远深邃,体现了中国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葱茏絪緼、充盈生机的人生观念与审美状态。

三声

come loose; dispel; disperse; disseminate; fall apart; give out; scatter;

散1

sǎn

(1)

逍遥,懒散 [free and unfettered]

庸众驽散――《荀子·修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2)

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3)

潇洒;洒脱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at ease]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4)

又如:散朗(飘逸爽朗)

(5)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sinecure]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宋书·孔觊传》

(6)

又如:散位(闲散的职位);散外(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职);散地(闲散之地多指闲散的官职);散男(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散役(没有固定职事的差役);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

(7)

杂乱;错杂 [random;mixed and disorderly]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又如:散迹(行踪不定);散散的(无定向,杂乱);散紊(散乱);散殊(各不相同);散生日(散寿通常的小生日,区别于逢五、逢十的整生日);散东家(百戏杂耍艺人);散名(散杂的名称)

(9)

特指文章不受韵律约束 [free from parallelism]如:散句(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散行(散体文);散隶(以散笔作的隶书);散体(即散文体不要求词句齐整对偶的文体)

(10)

零碎;不集中的 [scattered;fragmentary;odd]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11)

又如:散盐(粉末盐);散钱(零散的钱币);散滞(遗留下来的零碎物品);散碎(零碎);散处(分散居住);散犯(单独或零散监禁的囚犯);散茶(未压制成块、成片的茶);散户(零星小户)

(12)

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13)

平凡;不成材 [ordinary;useless]如:散衣(平常穿的衣服);散民(普通百姓);散木(无材用之木后比喻无用之人)

sǎn

〈名〉

(1)

药粉 [medicine in powder form]

与散两钱服之――《后汉书·华佗传》

(2)

又如: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3)

另见sàn

散板

sǎnbǎn

[fall apart] [方]∶散架,分开

散板

sǎnbǎn

[free measure] 一种京剧板式节奏自由,可据唱词内容自由发挥如西皮散板、二黄散板

散兵

sǎnbīng

(1)

[skirmisher]∶疏开队形的一组士兵中的一名

(2)

[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stray soldier from defeat]∶溃散的士兵

散兵游勇

sǎnbīng-yóuyǒng

(1)

[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无人指挥的逃散的士兵

(2)

[freeman]∶指无组织的独自行动的人

(3)

[an unoccupied person]∶指没有固定职业的人

散诞

sǎndàn

(1)

[free and unfettered]∶悠闲自在;舒心

到园子里散诞

(2)

[wild in speech and behaviour]∶放诞不羁

散匪

sǎnfěi

[scattered bandits;random notes;sidelight notes] 散文形式的一种,属零散…零散、不成伙活动的土匪;被围剿后群龙无首的土匪

散匪作乱,不彻底剿灭,祸害无穷

散工

sǎngōng

[day labor]短工;零工

打散工

散光

sǎnguāng

[astigmatism] 一种视力缺陷,看到的东西的影像分成许多部分而模糊不清

散话

sǎnhuà

[digression] [方]∶闲谈的话语或不重要的话

散记

sǎnjì

[travels;random notes;sidelight notes] 散文形式的一种,属零散片断的记录(多用做文章标题或书名)

《旅美散记》

散剂

sǎnjì

[powder] 松散而干燥的颗粒状或粉末状药物

散架

sǎnjià

(1)

[tire]∶常用于形容极端疲劳

今天可把我累散架了

(2)

[fall apart]∶架子散开,比喻组织、结构解体

这写字台太旧了,全散架了

散件

sǎnjiàn

(1)

[spare parts]∶指尚未组装成整机的零部件与“整机”相对

(2)

[odds and ends]∶还没有集中于大包装中的零散物件,与“整件”相对而言

我们先把散件装箱,然后托运

散见

sǎnjiàn

[sporadically appear] 零星地出现,分散地见到(主要指文章观点、材料内容等)

他的学术观点散见于他近年发表的论文中

散居

sǎnjū

[live scattered] 分散居住

一家人散居各地

散乱

sǎnluàn

[messy] 不整齐;没条理;纷乱

散乱的头发

桌子上散乱地放着各种文具、书籍

散漫

sǎnmàn

(1)

[undisciplined]∶任意随便,不守纪律

自由散漫

(2)

[unorganized]∶不集中,零散;分散

在散漫的手工业基础上,全部的精密计划当然不可能

散曲

sǎnqǔ

[a type of verse] 曲的一种体式,没有宾白科介,便于清唱:内容多为抒情,写景,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形式盛行于元、明、清三代

散沙

sǎnshā

[rope of sand] 无内聚力或稳定性的某物

散射

sǎnshè

[scatter] 由于粒子、光子或光波与其所穿过的媒介物的粒子互撞而射向不同方向

散碎

sǎnsuì

[fragmentary] 散乱而碎成小块的

散碎的瓷片

散体

sǎntǐ

[prose style free from parallelism] 不要求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

散文

sǎnwén

(1)

[prose;essay]

(2)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3)

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散文诗

sǎnwénshī

[prose poem]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文体,写法像散文,不押韵,但注重节奏

散职

sǎnzhí

[sinecure] 闲散的职务

散职无拘束

散装

sǎnzhuāng

[bulk] 指商品出售时由大包分成小包或不加包装

散装咖啡

散座,散座儿

sǎnzuò,sǎnzuòr

(1)

[extra seats]∶剧场中包厢以外的座位

(2)

[odd customer]∶旧指人力车夫拉的不固定的主顾

拉散座

散2

sàn

〈动〉

(1)

(本义:分散)

(2)

同本义 [break up;disperse]

散,杂肉也――《说文》

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后汉书·华佗传》

散木也――《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汉·贾谊《过秦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乌云散了;四散(向四面分散);散盘(散伙);散走(四散奔逃);散佚(散失);散没(分散隐没);散众(不专门跟随某一主人或专门负责某事的杂役);散亡(分散逃亡);散叛(离散背叛);散流(流体四散而流);散涣(形容水四散而流)

(4)

散发,使分散 [distribute;disseminate]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清·黄宗羲《原君》

(5)

又如:散福(分食祭祀后的食品,布福);散子(撒种);散灰扃户(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散花(使花朵飘散);散金(散发钱财);散传(分支传播);散振(为救济人而分发财物);散配(分发);散财(分发财物);散赡(散发财务以接济别人);散积(散发所积存的财务);散赐(分赐)

(6)

敞开 [open]

欲写,先散怀抱,任情恣情,然后书之――蔡邕《笔论》

(7)

又如:散衣襟

(8)

排遣 [dissipate]

[以]虫篆散忧乐――鲍照《蜀四贤》

(9)

又如:散散儿(散散心);散愁;散荡(散心,解闷);散适(走动散心);散想(舒散心怀);散虑(排遣忧愁)

(10)

逃,逃走 [run away;escape;flee]

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

(11)

放,放牧 [herd;graze]

马散之华山之阳――《礼记·乐记》

(12)

抒发 [express]如:散怀(抒发情怀);散意(表白心意)

(13)

结束 [(of a meeting, etc) be over]如:会还没散,我有事先走了;散班(下班);散更(夜间的最后一次打更);散坐(宴会结束,宾客离席)

(14)

丧失,失去 [lose]如:散灭(散失净尽);散阙(散失不全);散朴(失去质朴)

sàn

杂乱,纷乱 [chaotic;helter-skelter]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淮南子·原道》

另见sǎn;sɑn

散播

sànbō

(1)

[strew;broadcast;diffuse;disperse;distribute]∶传播

可能在邪恶的心灵中散播一些危险的猜测

(2)

[disseminate]∶散布

散播种子

散布

sànbù

(1)

[disseminate]∶分散到各处

种子随风散布到一片很大的地区

(2)

[scatter]∶分散传布

敌人在我们的队伍中散布流言

散步

sànbù

(1)

[walk, take a walk]∶ 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

去散步

爱作长距离散步

上公园去散步

(2)

[walk out]∶尤指在漫步中向人求婚

她同汽车修理厂的一个技工出去散步

(3)

[stroll;go for a stroll]∶漫步徘徊

到田野里散步

(4)

[parade]∶尤其为了炫耀而缓漫步行

贵妇们早晨穿着黑衣服,但是下午却穿着漂亮时髦的丝长袍散步

散场

sànchǎng

[let out] 演出、比赛等结束后,观众离开

散发

sànfā

(1)

[distribute]∶分散发出

散发调查表

(2)

[exhale;yield;give off]∶释放出某种东西

散发一股臭气

(3)

[hang down loosely]∶披散着头发,指解冠隐居

散发绝世

散工

sàngōng

[knock off] 收工;下班

今天不完成任务不散工

散会

sànhuì

[be over;meeting is adjourned;meeting terminate] 一次会议结束,参加的人离开会场

散伙

sànhuǒ

[part;dissolve] 指原来结合在一起的人解体分散

他们早就散伙了

散开

sànkāi

[deploy;scatter a part;disperse]分散

便餐吃完以后,老李一家就散开,各自消遣去了

散落

sànluò

(1)

[full sprinkle]∶分散下落

树叶散落了一地

(2)

[disperse]∶分散;分布

原野上散落着几间小房子

(3)

[scatter and lose]∶因分散而失落或流落

他的手稿早在动乱年月就散落在各地了

冼鉴、冯斗、谭槟一伙子人,如今不知生死存亡,也不知散落何方――欧阳山《苦斗》

散闷

sànmèn

[dissipate] 排遣烦闷;散心

杜康酒能散闷

散失

sànshī

(1)

[be lost;scatter and disappear]

(2)

分散失落

他的不少诗作因战乱而散失

(3)

消散失去

西瓜皮厚,水分不易散失

散束

sànshù

[debunching] 由于互相排斥作用,一束电子沿着纵向横向散开的倾向,这个效应在速调管里是一个缺点

散水

sànshuǐ

[apron] 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渗入的保护层

散摊子

sàn tānzi

[part;disband] [口]∶散伙;解体

工厂倒闭了,他苦心经营的企业就这样散摊子了

散亡

sànwáng

(1)

[disperse and loss]∶分散丢失

书籍散亡

(2)

[become separated in flight]∶离散逃亡

粮饷莫继,士卒散亡

散席

sànxí

[banquet is over] 宴会结束

散戏

sànxì

[a theatre empty after the show] 演出结束,观众离去

散心

sànxīn

[relieve boredom] 排除烦闷,使心情舒畅

往郊外散心

散学

sànxué

[classes are over] [方]∶放学

今天散学很早

散逸

sànyì

[dissipation] 向四处散开

sɑn

――见“零散”(língsɑn)

另见sǎn;sàn

散1

sàn ㄙㄢˋ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3)

排遣:~心~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come loose;dispel;disperse;disseminate;fall apart;give out;scatter;

集;聚;

散2

sǎn ㄙㄢˇ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居~乱~座~兵游勇

(3)

零碎的:~碎~装~页

(4)中医称药末:~剂丸~膏丹

中医术语散(sǎn,音伞)气 ,指分散不聚的正气《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661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2
下一篇2024-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