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白居易 《归登右常侍制》 详析 !!!

求 白居易 《归登右常侍制》 详析 !!!,第1张

敕:近侍之列,骑省为贵,历代迄今,选任颇重,必询望实,而后命之。工部侍郎归登,朴忠沈厚,心无诡诈,介圭不饰,止水无波,澹然自居,以致名称。抱此素行,历践清贯,掌议左掖,贰职冬官,岁时滋深,体望益茂。可以备顾问应对之选,列言语侍从之臣,冠附貂蝉,立之於右,访诸时论,佥以为然。可右散骑常侍。

诏书:近侍这些人中,骑省为贵,从古至今,选任之时都很慎重,必须先确认

有能力担当,而后才任命。 工部侍郎归登,朴实忠厚,心不狡诈,白玉不饰

像止水一样无波。以至有淡定之名。有着这样的朴素德行。历任翰林,执掌门下省,又任职工部。资历很老。德性声望都很高。可以做为顾问之选,位列侍从之臣,带上貂蝉冠,站在朝堂之右,议论时政,方才和谐。 特任命为右散骑常侍。

自已翻译的,你凑合着看。

古代的公文就是有文采,不像现在的政府文书,味同嚼蜡,还错字连篇。

一、原文:《观刈麦》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二、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又到一年清明时,除了扫墓踏青,还有一事雅事,明前茶。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写茶的诗歌,太多!不过要说到雅,说到清新脱俗,得算这首林逋的《茶》。这首诗,以及作者本人,都没法评说。因为有着“梅妻鹤子”之称的这位隐士高人,确实表里如一。也就作个开场诗,吸引一下眼球吧。

        接下来,还是找个好说点的人,来聊一聊。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麹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这首,是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此诗名气不大,知名度不高,与他崭露头角的那首《草》,没得比;与他巅峰之作《长恨歌》,没得比;与他虽官场失忆,凄惨落魄,但出神入化的作品《琵琶行》,更没得比;与他后来的《感性二首》,亦然没得比。但这首诗,却写出了落寞之时,还有官场同僚挂怀的快乐!

        白居易,号乐天。他的一生,确实以“居易”为始,以他自己所选的号“乐天”为终。是由儒转道的教科书式的人物。

        据说才六、七个月大,家中乳母带他,逗他玩乐的时候,便教他认识了两点字——无、之。有人不信,前往查证,让他指出一篇文章之的“无”与“之”字,他还真能找出来。

        咱们凡夫俗子,都是先学说话,再识字,他倒是好,先认得字,再学说话!奇才!奇才!

        本来吧,这么奇葩的人才,应借用黄山谷——书到今生读已迟。这个理念走下去,但是白居易却不!他做到了——不但比你聪明,而且比你努力。

        读书用功到嘴唇和舌头上都长了疮;写字用功到手指因握笔时间过长长了老茧,胳膊肘因写字在桌上摩擦时间过长而长了老茧;据说读书努力,耗费心神过多,还给自己弄了个少白头。

        十七八岁的白居易,到了长安,见到了大诗人顾况。顾况学问很大,看了这位少白头;口舌有疮;手上、胳膊肘有老茧的,肯定算不上小鲜肉的白居易,也就戏弄了他一下。顾况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顾况当然知道白居易,不是按照白白居住很容易,这个意思起的名。居易,出自《中庸》,易居以俟命。调侃嘛,外形不够俊美,被调侃也是难免。

        之后就是白居易拿出《草》,这首诗。离离原上草……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相信不会有任何人有意见。

        少年成名,以后仕途也算不错。虽然官职不高,但是白居易秉承着传统儒家思想——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问心无愧,一心一意的为百姓谋福利,为江山社稷出谋谏言。

        因官位不高,能接触到大量的民间疾苦,他的《卖炭翁》出炉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咱们这个年纪的,对这首《卖炭翁》,那是熟的瓜一样。不但是语文课的教材,而且必须会背!此诗把民间疾苦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对旧社会官员的嚣张跋扈恨之入骨!

        说到此诗,要提到他的一位好基友,李绅。白居易跟元稹是好基友,大家都知道。世人称他们二位为——元白。为什么说李绅跟白居易,也是好基友尼?大家想一下李绅的那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悯农》跟《卖炭翁》,在意识形态上,简直就是一个调调复制出来的。所以,他们必然也是好基友。

        接下来说到白居易的《长恨歌》。很多人认为,《长恨歌》是白居易的巅峰之作,但我不这么看。《长恨歌》是有硬伤的,再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扛不住老公公和儿媳妇爬灰这个硬bug!任他白居易再大的才能,也难以弥补这个硬伤。当然了,写的美是真美,这个毋庸置疑。

        再往后,白居易可就凄惨落魄了!作为言官,提出尖锐的问题,是没有问题的,但太尖锐,尖锐到皇帝和当权派都难以接受,那就难受了。秉承儒家传统思想的白居易,烦不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横竖就是一顿刚!

        终于,被调任闲职了,老实点吧!哪儿知道又遇到当朝宰相被地方势力刺杀一案。谁都没说话尼,位居闲置的白居易上书了,呼呼啦啦一大堆!

        皇帝火了,当权派也火了!怎么办?他确实干了狗拿耗子的事,但不能因为这个弄他啊!怎么办?

        有了,说他不孝!

        那个时代,不孝可是大问题!跟不忠一个级别啊!那白居易又怎么不孝尼?说她母亲是因为看花,没留意,堕井而死。而他在他母亲死后,仍然写赏花和咏井的诗,不孝!谁说只有岳飞死于莫须有罪名,早在岳飞之前,还有个白居易。

        就这么的,白居易,被贬江州,任闲置,闲到无所事事的江州司马一职。要知道江州司马有多被人瞧不起,可以参考李白的那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李白把一个湖州司马,调侃的,那是相当的那啥啥!

        就因为这个,白居易在湖州遇到了琵琶女,他的出神入化的作品《琵琶行》诞生了。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那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与贾宝玉描写;一个是欢场头牌,一个是官场大拿,是琵琶女与白居易得意时的真实写照。

        怎么的一个众星捧月的琵琶女,被商人老公去买茶,丢九江船上,就不管了;怎么的一个在京城叱咤风云,想怼谁就怼谁的言官,被丢到江西九江,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光是《琵琶行》中的这句点睛之笔,就足够流传百世。此后,白居易也再没写出过比这句,更优秀的诗词。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也是在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写。

        都是靠着真感情啊!李六郎在我白居易被贬江州的时候,还能在清明节前给我送茶,我们是真感情啊!他懂我,他知道我懂茶!能在官场落魄时,得到同朝为官的朋友赠茶,他一定万分温暖。

        被贬的三、四年间,白居易在反思,在总结。他写了《感性二首》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匏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多好的诗,平实,平实到无需解释。

        白居易悟出了了“乐天”二字,乐天知命的乐天。安安生生过了这三、四年,锋芒不在之后,峰回路转了!

        过了五十的白居易,居然分别担任了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任上,白居易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特别是治水,所以至今这两处都有白堤。

        七十三岁高龄的白居易,正式从刑部尚书,按咱们这个时代说,司法部部长,这个位子上退了下来。七十五岁仙逝。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作品原文

《卖炭翁》

卖炭翁⑴苦宫市也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⑵。

满面尘灰烟火色⑶,两鬓苍苍十指黑⑷。

卖炭得钱何所营⑸?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⑹,心忧炭贱愿天寒⑺。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⑻。

牛困人饥日已高⑼,市南门外泥中歇⑽。

翩翩两骑来是谁⑾?黄衣使者白衫儿⑿。

手把文书口称敕⒀,回车叱牛牵向北⒁。

一车炭,千余斤⒂,宫使驱将惜不得⒃。

半匹红绡一丈绫⒄,系向牛头充炭直⒅。

词句注释

⑴卖炭翁:此诗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诗中指的是长安终南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将:语气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⒄半匹红纱 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红绡:一作“红纱”。

⒅系: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卖炭翁白话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创作背景

《卖炭翁》是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其题下作者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韩愈《顺宗实录》云:“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时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史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白居易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卖炭翁作品鉴赏

此诗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这两句诗从章法上看,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心忧炭贱愿天寒”,实际上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夜来城外一尺雪”,这场大雪总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不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时候,占据着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冰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换来多少衣和食。要是在小说家笔下,是可以用很多笔墨写卖炭翁一路上的心理活动的,而诗人却一句也没有写,这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结果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当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而诗人“苦宫市”的创作意图,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这篇诗没有像《新乐府五十首》中的有些篇那样“卒章显其志”,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因而更含蓄,更有力,更引人深思,扣人心弦。这首诗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并不是偶然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大巧之拙 不工自工——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荐读发布时间: 2007-6-28 15:16:08 被阅览数: 次 来源: 《名作欣赏》2007年第六期

文字 〖 大 中 小 〗 )

唐诗中,最有南方印记的山水,莫过于“桥”了。而桥最多,被写得最多的,又莫过于苏州。桥景,不仅是最有特色的苏州山水,也是苏南景致最突出、最有个性的地方。在写苏州的桥的诗中,张继的《枫桥夜泊》太有名了,也太诗美了,以致顾颉刚这么说:“山东王子容来游寒山寺,大懊恼,谓受诗人之骗。”

白居易有诗吟道:“何似姑苏诗太守,吟咏相继有三人” (《送刘郎中赴任苏州》)。唐代三位著名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都在苏州当过刺史。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白居易在苏州任上,写有不少吟哦姑苏的好诗,其中《正月三日闲行》并不出名,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似乎也不算上乘之作,然而,此诗之美即在一闲字,认真玩味起来,还真的具有经典的意义。如果说张继的枫桥诗美在一种孤独情感,而白居易此诗则美在一种闲适状态。《正月三日闲行》娓娓吟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1]

此诗写在白居易苏州刺史任职时。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自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直到长庆四年五月除太子左庶子返洛阳,仅仅十一个月后,即宝历元年五月又回江南任苏州刺史,至白居易离开杭州,就任苏州刺史,宝历二年十月,因病罢职。《旧唐书·白居易传》载云:“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可见白居易此次到苏州任职,与其在朝廷的处境有关。诗人自京城外放,而且是自求外放,在政治上肯定不太适意,且年已半百,但是,因为远离朝廷是非,远离正在兴起的朋党之争,而苏州则人情融洽,故而诗人的精神状态也便特别闲适,有他自己的诗为证:“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高声咏篇什,大笑飞杯盂。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用兹送日月,君以为何如?”(《马上作》)诗中生动描写了诗人诗酒适意、唱和酬酢的闲情逸致。正月阳暖,早春时节,气候宜人,风光格外秀丽,街市特别繁华,故而心情也愈发轻松。于是,才写罢《钱塘湖春行》(脍炙今人之人口)不久的白居易,便又有了《正月三日闲行》。

据孟二冬“中唐诗歌年表”考,白居易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除苏州刺史,时年54岁,五月五日到任;又考,宝历二年二月,落马伤足,卧三旬。五月末,以眼病肺伤,请百日长假,九月初,假满,罢官。十月,发苏州,与刘禹锡结伴游扬州、楚州。[2]P305-306 故而笔者断定,《正月三日闲行》诗写作于宝历二年正月,白居易时年55岁。孟二冬的诗歌纪年里列出白居易此一时期诸多的代表作,而《正月三日闲行》却不在其列,想必孟氏尚未将此诗确认为白居易的力作。

白居易在苏州期间比较短暂,似乎还常在病中,其实乃小病大养。白居易曾有《咏慵》诗云:“尝闻嵇叔夜,一生在慵中。弹琴复锻铁,比我未为慵。”一生都在慵懒中的嵇康都不如他慵懒,诗人已经无心长进,心闲而百闲了。故而,此时他的闲适诗的数量大增,而且此时的诗中多“闲”字,连题目也往往以“闲”字作,如《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闲园独赏》、《闲卧寄刘同州》、《城东闲游》等。“闲”是他的一种状态,“闲”也是他的一种情调和境界,因此,我们从“闲”上着眼和发掘,方可真正读懂此诗,读懂白居易的此在状态。

《正月三日闲行》诗首联巧用地名:黄鹂为坊名,乌鹊乃河名和桥名。乌鹊桥,是苏州城中最古的石拱桥,与阖板城同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原位于“子城”正门前直街,因春秋时吴王在此建乌鹊馆而得名。这是一座集政治、经济、文学和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名桥。据史书记载,此桥原为周武康石建造,整体彤红,端正耸峙,如琼雕玉凿,乌鹊桥拱之顶,与玄妙观内三清殿屋脊对峙,甚是壮观。此桥与城中其它桥梁相较,大有鹤立鸡群之势。乌鹊桥一直成为历代诗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白居易诗中“红栏三百九十桥”之“红栏”,显然是指称乌雀桥,诗以乌雀桥之个别而代“三百九十桥”之全部。白居易在任苏州刺史时,对此桥真可谓情真意笃。黄鹂、乌鹊语意双关,《正月三日闲行》中诗人巧用地名来写春意。首联两句中“欲”字并用,此乃大巧之拙,似为重复而其实匠心独运。诗人率意成诗,仿佛冲口而出,不管是平是仄,也不管是否重复,无心锤炼,不屑刻意,将一“闲适”的慵懒情态凸现出来。以笔者之推断:诗中连用两个“欲”,非诗人情词枯竭,实乃有意为之也。

中间两联,巧对偶得,不求工而自工,自然工稳。“东西南北”的方位词对“三百九十”的数词,妙不可言,以暗写绿水与河道,东西南北,纵横交织。一池春水,又由于水道的东南西北、曲折蜿蜒,更觉波光粼粼、源头绵绵之意。而各色桥等本来就姿态各异,情状呈献,又因为“东西南北”的方位,因为桥栏色彩鲜艳夺目,便愈加风情万种了。白居易在《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诗中也有对河道、对石桥的类似的描写:“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水是苏州城的自豪,桥是最苏州山水的特色标志,苏州就像一座用桥搭起来的水上城市。苏州最主要的山塘街,街市傍水而筑,居民临水而居,人家前门临街,后门临河。河道与街道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而石桥沟通连接,船行水里、人走道上,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城景观。

“三百九十”桥,真可谓千姿百态,诗人不作具体描绘,事实上也无从写起,唯有以“三百九十”桥而概写,极言其多,各色桥等让人调动起丰富的想象:或狭长如玉带飘逸,或联翩如雁阵同列;或贴水如苍龙浮游,或高隆似鳌背连云;或弯曲如新月初出,或平直似鸟翼伸展……其桥不仅造型各异,而且阴晴变化,晨昏二殊,桥倒映水中,随荡漾的绿水而荡漾,虚实交映,与自然浑然一体,为环境平添十分的诗情画意。白居易的《小舫》,则是驾舟水上行的记录:“小舫一艘新造了,轻装梁柱庳安篷。深坊静岸游应遍,浅水低桥去尽通。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苹香起打头风。慢牵欲傍樱桃泊,借问谁家花最红。” “游应遍”,“去尽通”,可见诗人的游兴甚浓,去处甚多,而且兴酣未尽;而深坊静岸、浅水低桥的苏州水城构建的特点,则给了闲适诗人以无穷的寻幽乐趣。

水用“绿”,可谓清澈之极;桥用“红”,可谓绚烂之甚,结合首联的“黄鹂”之黄、“乌鹊”之黛,复见诗人之匠心矣。黄、乌、绿、红,色彩鲜艳而明丽,图画层次丰富而跳跃,形成生动的形象,足以给人以美感强烈的视觉冲击。繁彩缛色,烂漫春光。因为是早春,还在正月,即便是江南也未到春花盛开季节,所能见到的尚不可能是姹紫嫣红开遍的情景,诗人巧妙地用绿水红栏来渲染春天,不可不说是对春意的一种刻意追求了,以满足其精神上的强烈意愿,与首联的两个“欲”字也暗中应合。

在“莺欲语”而未语、“冰欲销”而未销之时,便有“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显示出春天急不可耐的情绪和状态。鸳鸯双双,甜情蜜意,嬉戏而知水暖;杨柳万万,嫩绿饱绽而润泽,虽然不像是“春风似剪”的二月,却也全然不同于寒冬里抖瑟的枯枝。正可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诗人也如自然界的自然物态,自由自在,心闲如雀跃而又一无用心。

于是,诗人在尾联生出活泼一问答:“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自问自答,作者介入其中,问得漫不经心,问得随意天真,与杜牧的“借问春风何处好?绿杨深巷马头斜”的形式不同,白居易拟以答问,极富情趣。春风来时是早还是晚,是前天还是今日?欲问而问不出个究竟,欲辨而辨不出个界限,然而却还是问了。也正因为如此一问,方才显出诗人的机智和幽默,也使全诗顿时充满了稚趣。此二句属于“合掌”之笔,强调春天来得不知不觉的神奇和快速。作者在案牍之劳后,步出官邸,轻松一身、惬意无限的神情也已跃然诗外。

比较起唐代其他诗人的诗来看,此山水诗凸显了江南水乡的旖旎景色。从全诗的用笔来看,“信意落笔,自然超妙”(东坡语)。而此等境界,自然源自诗人的“闲”心。从审美原理看,心闲而境生。谢思炜研究认为:“在文学的具体的表现方法上,白居易很重视两点:一是比喻,一是诗境。” [3]P372 在古代诗人的中,还真的没有人在诗里像白居易那样频繁出现“境”的字眼儿的。而且,把“境”与“闲”同举,互为关系,如:“意闲境来随”(《夏日独直寄萧侍御》)、“闲中得诗境”(《秋池》)、“唯此闲寂境”(《北亭卧》)、“偶得幽闲境”(《玩新庭树因咏所怀》)等等,谢思炜统计其诗中之“境”多达四十多次。[3]P373白居易诗咏曰:“幽境虽目前,不因闲不见”(《冬日早起闲咏》)强调了心理的作用,境与心相关,有闲心方有幽境。据日本藤元粹辑《苏诗记事卷上》东坡:“渊明形神似我,乐天心相似我。”查“心相”一词乃佛家语,若从是句观之,东坡深慕乐天豁达,是其心闲得下来。闲,也使白居易消解了内心愤世嫉俗、消解了精神负荷和生活的压力,其精神绝对放松,意志也高度自由,安详从容而身心俱适,进入了享受生命的人生境界。因此,“对诗境的重视,尽管主要是在闲适诗创作中提出的,但显然也纠正了讽谕诗论仅强调诗歌语言质径易谕的偏颇。在白居易的全部诗论中也占有重要位置。”[3]P374-375

赏析此诗,笔者还有三点需要特别提示:

其一,可作为《钱塘湖春行》的姐妹篇来比较研读。

《钱塘湖春行》诗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乎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二诗都是写早春,都是写寻春踏青的行迹,都是写一种欣欣向上的繁荣,也都最能够充分显示诗人的观察、欣赏的感受能力,而且同样表现的是比较好的精神状态。但是二诗各有特色,风格两异:《钱塘湖春行》着重捕捉早春行迹,突出自然的水态天容,突出对春天的细致入微的感受,以“乱”“浅”“渐欲”“才能”,特写诗人对春天的感觉,尤其是充分显示其惟妙惟肖的艺术表现功力。争暖树的早莺,啄新泥的新燕,迷人眼的乱花,没马蹄的浅草,诗人饱览而陶醉其中,尽情享受,且余兴未阑,诗中多的是愉悦;而《正月三日闲行》则多的是闲适,诗人紧紧扣住题目中的一个“闲”字,而又集中表现一个“闲”字,于自然景色之中点缀以人文景象,摄入镜头的所有物象均为“暖”色调,表现出截然不同于《钱塘湖春行》诗的清丽淡雅,则突出了大红大绿,是风俗画的基调,是闲适悠逸的情态,特别是最后参以稚拙的答问,情趣活泼,戏嬉而谑谐,突出表现诗人豁达而幽默的性格特点,而整个诗的格调俗而多谐,气格轻飏。

第二,此诗可以作唐代苏州繁荣的历史见证来读。

苏州,古称姑苏,秦汉时代,江南置会稽郡,苏州始设吴县,为郡首邑。自589年隋朝统一后,废吴郡,改称苏州。东晋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经济中心也南移,苏州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在三百多年的隋唐时代,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流贯苏州全境,苏州也成了南北往来的水陆交通要冲,苏州由“望”升为“雄”,成为唐代江南地区唯一的雄州。苏州自古以桥梁之盛闻名内外。“三百九十桥”是个虚数,是个约数,甚至是个夸张的数字,但是,苏州桥多是事实。一个城市有“三百九十桥”,的确不是个小数目。千载的苏州,在那久长的历史岁月,到底建下了多少座桥?这确实难以探究。如斯多的古桥,也足以明证,苏州在唐代就是个适合人诗意居住的天堂。水乡泽国,城外四面环水,城内水网纵横,因为河道,便有了各种水榭,有了无数船只,白居易在离开苏州后还是一往情深地歌咏道:“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苏州小桥,繁荣了经济,也孕育了文化。有了船只,也就有了繁荣的通商活动,有了各地的客商与物产,有了南来北往的游客,进而有了市井的繁华。苏州的许多园林,也都以水池为中心,环池缀以亭台楼阁。安史之乱后,中原战乱频仍,北方士人多集中到江南,也促进了江南的文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主要以苏州、杭州、宣州为中心的诗人群落。白居易在与此诗写作于同时的《登阊门闲望》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苏州水城的昔日的繁华,认为苏州超过了杭州:“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雀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曽赏钱塘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白居易在《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诗中也咏道:“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意思是说,苏州人口之众多,民生之繁华,已超过了江淮重镇扬州,已经抵得上半个长安城了。《正月三日闲行》诗正是苏州唐代时苏州繁荣的一个生动的缩影。

其三,可以作为江苏特有的风俗画来读。

白居易的此诗所写山水所以独特,不同于王维、孟浩然笔下的山水,是因为被写的苏州具有独特的水域特点,诗人切合苏州山水的特点采用了“风俗画”的构图和用色。江南的很多城镇也是结合水系自然布局的,但是,苏州尤其独特,唯独苏州的河道主要是人工开凿的,像这样严整地规划和建设了大规模的河道系统的城市,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也属独此一例。白居易在任苏州刺史任上,疏浚开凿了从阊门到虎丘的七里山塘,解除了这一带的水患,这也正顺应了苏州的水域优势和苏州人的“亲水情结”。此河一开,悠悠七里,在河堤两岸聚集了一户又一户枕河人家,从此“水陆往来频”,但见“花船载丽人”,而苏州的山塘人家,更是“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白居易《武丘寺路》)。苏州城以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道路相依附,水陆两套相辅相成的交通系统,构成“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两套交通系统既相辅相成,又互不干扰,从现代化交通观点看,这里已经体现了常规道路网与高速道路网相结合的设计思想。河道水网纵横交织,构成了城市空间艺术的基座,古塔、深巷、园林、寺观、粉墙黛瓦的民居、各献其巧的桥梁、自由散漫的碧水,把这些城市元素统一在一起,密切结合,相互渗透,创造出水与城市浑然一体的苏州水城艺术风貌,凝成特色鲜明的吴文化的风俗画。

《正月三日闲行》体现了典型的白居易诗风,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精心摄入,而且具有“诗史”的意义,具有经典的价值,说其乃白居易的代表作,应该是当得起的。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M],卷447(文章中所引用白居易诗不一一注明)

[2]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122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7
下一篇2024-0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