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是动物还是昆虫

蜗牛是动物还是昆虫,第1张

爬行动物。

蜗牛是一种爬行动物,不属于昆虫蜗牛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的,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蜗牛,是对所有的陆生螺类的一个总称,在生物学上属于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纲,虽然蜗牛一词囊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但其身体结构都非常相似。

蜗牛的具体特点:蜗牛有甲壳,形状像小螺,颜色多样化;头有四个触角,走动时头伸出,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甲壳中;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它们的牙齿并不是“立体牙”。蜗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蜗牛的生活特征: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杂食性和偏食性并存。喜潮湿怕水淹。

蜗牛背部有着小房子一样的螺壳,头部具有1或2对长柄状的触角,如同牛角。也有一些种类背壳退化,或包埋在外套膜里,称为蛞蝓,俗称鼻涕虫。

蜗牛基本以各种植物或动植物残体为食,也有少部分种类为肉食性。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体表具有黏液,不仅能保湿,也能用来防御,还能在爬行时润滑粗糙干燥的地面,因此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有1条淡淡的黏液线。

蜗牛的种类

1、法国蜗牛

又叫葡萄蜗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种植园内,以葡萄茎、叶、芽、果等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苹果,故而又称苹果蜗牛,学名叫盖罩大蜗牛。

2、华蜗牛

贝壳中等大,壳质薄而坚实。全体呈低圆锥形,高10mm,宽16mm。有5~55个螺层,螺旋部低矮,略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

3、庭园蜗牛

庭园蜗牛属“哈立克斯”蜗牛,原产欧洲中西部的法国、英国等地区,通常栖身于园林或灌木丛中,故称为之“庭园蜗牛”,又叫散大蜗牛。

4、玛瑙蜗牛

台湾人称露螺,在广东一带叫东风螺、菜螺或花螺,属于玛瑙蜗牛类。玛瑙蜗牛原产于东部非洲的马拉加西岛,后来传遍了整个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故又称为非洲大蜗牛。

除了外壳形状、颜色、生活环境有区别外,主要还有:蜗牛属于蜗牛科动物,指陆生的腹足纲软体动物,雌雄同体;而田螺属于同一纲中的不同科,即田螺科的动物,水生,且雌雄异体,最大的区别还在于田螺足底紧贴着一片膜片,叫做厣,当遇到惊吓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而蜗牛是没有这个防护装置的。 蜗牛的壳颜色相对鲜艳些,多为**,而田螺大多为黑色外壳;蜗牛的壳质地比较脆,没有田螺的硬。田螺多栖息在有水的地方,而蜗牛多在树上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 1、蜗牛陆生,田螺水生 2、壳旋转不同 3、蜗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田螺雌雄异体 4、分类学所属科不同 5、食性不同 6、田螺不分泌粘液。 7、呼吸器官不同 8、口器不同 …… 田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贝壳大型,外形呈圆锥形,壳面光滑或具有螺棱。从壳顶向下旋转,每旋转1周即为1个螺层,最后1个螺层大而圆。雌雄异体,但从贝壳上不易区分。雄性右触角变粗形成交接器,卵胎生。 蜗牛: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壳一般呈低圆锥形,右旋或左旋。头部显著,具有触角2对,大的1对顶端有眼。头的腹面有口,口内具有齿舌,可用以刮取食物。腹足扁平宽大,足底有腺体,爬动时能分泌粘液,粘液遇空气即迅速干燥,在爬过的地方留下明亮的痕迹。陆生,栖息于潮湿阴暗地区。由于外套腔壁富有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特称为“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80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5
下一篇2024-0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