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 端午节 、 中秋节 、 元宵节 等等,每个节日都有其 传说 的 故事 。那你知道他们的由来还有传说 神话故事 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用! 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神话传说篇1: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 文化 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神话传说篇2:中秋节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神话传说篇3: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 春节 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 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不是。金喜娘娘蚕丝被在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普及,是一种以优质蚕丝为原料制成的被褥,金喜娘娘蚕丝被不是一个品牌,但在民间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好的口碑。因其柔软、舒适、保暖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金喜娘娘常常被用于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这种被褥也具有吉祥、美好的含义。
首播没爆。
不墨迹,我说的是娘娘的新剧《理想之城》。
这个暑期档,孙俪姗姗来迟,但这几年孙俪新剧,口碑先不提,收视没输过,再加上大热的于和伟,都市剧越演越稳的赵又廷,能不爆?
结果,在央八和东方卫视两集首播,收视05,不敌孙漂亮的《扫黑行动》。
营销号的吐槽随之而来:孙俪收视神话破灭了?
这是孙俪《甄嬛传》以来最差的新剧开局收视,没错。
但,别急着下结论。
先问你一句,这些年提到国产行业剧你想到什么?悬浮、甜宠、狗血、滤镜泡泡、油腻霸总、千篇一律,专业知识呢,全靠编…
再问一句,国产女性剧,又让你想到什么?还不是从热搜到热搜,每一个情节都精准计算着观众焦虑点的“热搜爆款”。
唯独看不见一点热腾腾的行业现实与人间真实。
奇怪了,一追六集,《理想之城》可能是反其道而行之。
行业部分,不悬,不虚。
女性故事,扎实,戳心。
这样的剧,首播收视没爆?有道理。因为相比许多开场放大招的剧,这剧前两集却在稳稳地布局,第三集开始,渐入佳境。
一看导演,拍《白鹿原》《悬崖》的刘进,明白了,懂得都懂。这架势,是要卯着劲打一场国产行业剧的翻身仗。
能成吗?
一句话撂在这儿,这一次,我赌娘娘收视逆袭。
开场显然精心设计过。
一上来就是工人讨薪的画面,一群人围堵来讨债时办公室里乱成一锅粥的样子很有真实感了!
结果娘娘就主动摊上事了,上来就一波“刚正面”,把欠薪的工程公司代表怼得哑口无言。这就完了?别急,还有后续。
紧接着就是上级领导视察安居工程时,因为分包商偷工减料,发生了安居房工程墙面倒塌事件。
Duang一下,把上级领导直接埋墙底下了。
5人受伤,还包括领导,分包公司、总包公司、集团总部,甲方,乙方,必须有人站出来负责。
接下来是什么?当然是甩锅大战。负责人说只是意外,领导们八仙过海,观众都说像极了现实中的场面。
甩来甩去,刚得罪过人也最挨不着的娘娘就成了各方推诿责任的“替罪羊”。
事实:出问题的是水泥标号,干造价师什么事呢?
现实:女主人微言轻,没背景,得罪人,还负责了一些该建筑项目的相关事项,她背锅,大家满意。
于是对建筑行业充满热爱和向往的苏筱,一下跌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就完了?还没这么简单,镜头推进,视线再往前推。
除了职场里的那些说不清的弯弯绕绕,这场开局,还通过一场工程质量甩锅事件,带着并不熟悉建筑领域的观众,进入了一个大型建筑行业现场,亲眼目睹一个建筑集团是如何酿成了塌房事件,又是如何相互甩锅的。
气氛焦灼,心怀鬼胎。一个开场戏,干净利落地展开一个水泥钢筋之内隐藏的建筑行业丛林世界。
开场只是为介绍女主?
另一边,赵又廷与集团副总的一番较量已经展开了一场职场风云,
而这场新一轮甩锅大战,又引出了于和伟饰演的集团老总出场。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几个表情,几句对白就把一个精明又狡黠的商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情形,于和伟和赵又廷之间,必有一场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职场对决。
至此,建筑行业风险、利益博弈、内部斗争、私人恩怨……建筑行业的各种秘辛,一一呈现。
从行业内部设置、再到溯源等内部程序,《理想之城》都花了不少笔墨来展现,并非简单地糊弄观众,女主一出场就在抠“马凳”(一种起固定作用的建材)的规格,关于建筑风险的讨论也很特色。细节落地,避免了喊口号式的悬浮。
办公室工位上分析报表,书写板上的分析图……细腻还原。
但,一个观众肯定存在的疑虑是:相比热热闹闹的卖房,追求严肃、严谨的盖房子,会不会不好看?
别急,这只是开场。
随着女主的前男友帮她找到工作,女主入职建筑企业天成,故事真正渐入佳境,而天成,也就是于和伟掌舵的赢海的子公司,这里,才是全剧故事的主战场。
在这里,剧情就不再只是高大上的建筑行业透视,更有满是烟火气的职场开会时勾心斗角。
最精彩的,绝对是“赢海一家人”“天字号五大掌门”斗法,一个黄总,一个汪总,两个分公司的老总,给人感觉入木三分,一开口,就是明枪暗箭,字字珠玑,一群人开个会愣是开出了现代版宫斗的味儿。
好看在哪儿?接地气,每个角色都有心思深浅,每处细节都能咂摸出一场“建筑行业众生相”。
这一通会开下来。人物的性格、地位,建筑界子公司和总公司的关系,都在会里了。
职场中的多面、耐嚼、纤毫毕现。
《理想之城》最妙的一点,就是没有让建筑行业这座城,高高飘在天上,而是拍出了现实中“人心的参差”——
剧集到现在没一个真正的反派,但又算得上全员恶人,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谁都没错,矛盾却越积越深。
除了营造一个残酷的职场斗兽场。 它还铺下足够真实的细节。
这硬核职场的味道,就算拍出来了。
但剧集成不成,当然还得看孙俪的表演,能否引发观众共鸣。
孙俪这一次的角色,绝对冷门。
在以往的职场剧里,有太多华尔街金融女精英, 时尚 女主编,行业女高管,但很少有对准造价师这个群体的,为什么对准这个稀罕领域?
因为造价师就是建筑行业最基层、最苦逼的角色。
用网友的话说,工程开工前,造价师在埋头加班,房子盖完了,造价师还在埋头加班。
从这个小角色切入,可见剧集的野心不小。
但观众质疑也来了,女主太像房似锦?
到底是不是,别急,一层层看。
第一层,外观。
之前央媒的文案曾暗暗地表扬了一波“娘娘”的演技,两个字,真实。
孙俪的头随着车的行进晃动,渐渐入睡并不时地“点头”,看得观众都困了。
但你没发现,这部剧的孙俪,有点不一样?
剧中的她短发不及下巴,还留有齐刘海,显得脸有些方。素颜出镜没什么妆容,滤镜倒是有,不过不是美白,而是显得人皮肤更加暗黑了,明显没有磨皮,脸看起来有些肿。
再加上,“苏筱”这个人物穿得也朴素,甚至是比房似锦更土气,这么拍,不怕把女明星拍老了?
但,外观只是人物的第一层,还有第二层——“建筑内部”。
必须说导演真是厉害,苏筱短短两集就经历了事业低谷和爱情背叛,不狗血又不拖沓,人物性格一下就支愣起来了!
这边成为背锅侠,被众建集团开除,一级造价师证也被扣了,在建筑行业也声名狼藉,没有建筑公司肯接收她。
那边刚想找未婚夫哭诉时,居然撞见了未婚夫跟上司卿卿我我的画面。
女主呢?不吵不闹,没有上场捉奸,而是拿住建筑行业的老本行,先拍照取证。
插几句,聊聊孙俪的内心戏。
表面上眼神波澜不惊,其实随着剧情变化,一直有细微的变化。
前一秒眼睛里还是震惊、不可思议。
下一秒,冷静下来,波澜不惊地拍照,取证。
拍完了呢,眼睛里终于布满了血丝,眉眼下垂,眼神中有了疲惫、困惑,眼泪挂在眼眶里。
男友的解释?出轨是负重前行。
手撕渣男?是果断转身离开,继续干事业。
一通磕磕碰碰,终于有一家公司答应用她了,立刻就可以上班。
可录用他的其实是一个猥琐男,上班第一天,就故意把汤泼到了她身上,而厕所里,已经布上了摄像头。
女主及时发现,痛打了猥琐男,还将猥琐男送到了警局。不得不说,娘娘太会演打人了,尤其是在警局这段坐姿和表情,一个字,绝!
但,被领导甩锅开除了二话不说走人,看到男友出轨果断分手,遇到偷窥自己的上司直接一顿暴打, 像钢筋水泥一样硬,就是人物的全部了?
最关键的一场戏,反倒在不经意间。
她失业又失恋后,父亲来看她。她正在狼狈地整理屋子,一回头,看到满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之前一直憋住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
孙俪的哭戏确实是一绝,太有共情了。
这一哭,就哭出了人物表象背后,人物“内部结构”那不为外人所见的缝隙。
这就够了?按孙俪的演技还有第三层:人物的地基。
女主到底是怎么从一级造价师一路沦落的?因为她在工作当中,一丝不苟,指出合作伙伴存在造价层面上的问题,结果被同行所不容。
但也正是她“不随大流”的意气,让她得以从这个行业中突围。
概括这人物地基最恰当的词,或许早已烂大街——理想。
“作为一名造价师想要保证每一张造价表的干净”。这理想,过于理想化了?角色,过于大女主?
但,我们反感大女主,是反感经不起推敲的运气,反感理想,是讨厌没头没脑的上价值。
而孙俪这次的“犟”,却是在职场头碰血流后的九死不悔。这就有意思了。房似锦使劲冲业绩,苏筱使劲冲理想。这能一样?
很明显,这部剧的编剧是下过凡的。
所以人物的理想和现实,才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电视剧的使命并不是完整复刻我们的生活。而是进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二次创作。
重点不是一个小人物有理想,而是这个小人物为什么能在复杂现实中坚持理想 。
也是因为这种理想主义,让这个人物和其他主要角色有了更多的“戏”。
比如赵又廷饰演的职场小狐狸,他的主张是:不仅仅是要保证造价表的干净,更要搞好造价表背后的关系,因为他认为每一张造价表都是一张关系表。
所以男主舅舅黄经理说女主好厉害,想挖她,赵又廷的说法却是:这个人太干净了。
这两个人,水火不相容?是不打不相识。
还有于和伟饰演的一路破格提拔女主的集团老总,他是全剧最欣赏女主的贵人,但也有冲着女主发飙的时候?
于和伟的现代戏,依然很稳,看似不温不火,其实则每一句台词都很有力量,充满内在张力,这两个人的对手戏,有看头了。
别忘了,还有经常跟在女主后面的小妹妹,杨超越。
性格八卦,还暗恋男主,人设讨喜,目前来看,演技符合日常个性,表现不拖后腿。
接下来,就看她跟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
看得出,前六集,导演刘进搭起一座有现实意义的职场,创造了一个脚踩平地的小人物视角。
前几集看下来,节奏快、主线聚焦,副线明确,没有废戏,节奏毫不拖泥带水。人物有血有肉,既有自己的小欲望,但又不是绝对冷血。
而且,绝没有用“谈恋爱”让职场沦为一张廉价幕布。做到以上几点,剧集已经算国产职场剧上乘。
那收视为什么慢热?一大原因在于,导演选择了建筑师这个相对冷门的职业。
别忘了还有另一大原因,就是剧集没有金手指。
为什么国产职场尤其爱“菜鸟逆袭”
好像就算什么也不会,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只是编剧个人爱好吗?一个真实的收视法则是:观众越骂套路,越爱看。
所以,编剧只能不断给主角开金手指,戴上主角光环,让观众从中获得逃脱现实的爽感。
但,《理想之城》偏偏不这么干,女主没有对所有挫折都甩一句“我努力”,就云破天开,
赵又廷于和伟也不是在职场爱上女主为女主逢山开路的天降男神。
不但不是,赵又廷一开始还搅黄了女主的一场职场飞升。
靠不了男人,那靠谁?当然是靠自己。是不是,太不套路了?
《理想之城》的收视困顿,很大程度上因为没有像《安家》一样,把一个建筑行业的故事,镶嵌进国产剧的套路里。
而是一手一脚地拍出女主心里那句话,“我所理解的更好的生活,是自己双手创造的。享受结果,也享受问心无愧的过程。如果理想掺杂着出卖,那就不是追求理想,那是满足欲望。”
客观讲,这是一部难得合格、甚至有希望让观众重拾信心的国产职场剧。
虽然,还有各种行业细节上的漏洞,但从目前表现能看出来。这样的接地气,在当下的国产剧里并不多见。
可能也是这种过度平实、不讨好热搜的拍法,让剧集付出了首播不爆的代价。
但,一部好剧就像盖房子一样,谁说地基打好了都是无用功?下笨功夫,的确房子盖得没那么快,但,却够稳。
剧名为啥用《理想之城》?“盖房子”只是职业,“建筑师”却有理想,因此建筑才有意义。
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关乎的从来不仅仅只是价格,更是安身立命,是温暖,是幸福。这也是建筑师职业的最高意义所在 :每一所房子,都是一个家庭的理想之城。
而对于屡屡被嘲的国产职业剧来说,能否完成逆袭,也取决于:国产职场剧这座房子,究竟要如何“理想”,怎样“筑城”。
剧集的片尾曲,是《追梦赤子心》,女主有句话我很喜欢:我们之所以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所以,剧集首播收视没爆代表孙俪收视神话破灭?我却要恭喜娘娘接回地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