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生船舶工程专业有中外合作办学吗

上海交大研究生船舶工程专业有中外合作办学吗,第1张

没有。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上海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有:密西根学院,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没有船舶工程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具体信息要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可以联系上海交大老师进行咨询。

考上海交大船工系研究生的本科生来自国内知名的海洋类、工程类高校,主要是大连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本科生。

1、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王牌专业有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自动化等

一、专业介绍

1国家特色专业

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工程、医学检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程力学、生物工程、护理学、法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生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信息安全、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

二、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

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21、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

1955年,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很好的学院,学院拥有四个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承载着学校赋予的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学院拥有2个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岩土工程),并建有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2019年软科世界大学一流学科排名位居第1名,土木工程学科跻身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第27名。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其他情况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拥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深海技术试验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海上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运维重点实验室、工程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支撑船海、力学、土木工程。

学院对接“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落实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计划,与密西根大学等38所世界百强大学和研究机构签署合作意向,开展学位课程联培及短期交换等项目,范围涵盖学院所有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

建筑学专业(五年制)

工程力学(工程分析技术与软件)专业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自动化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信息安全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信息学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农业与生物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植物生物技术专业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

园林专业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外国语学院

日语专业

英语(商务、金融)专业

德语(经贸、科技)专业

法学院

法学专业

微电子学院

微电子学专业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外文化交流方向)

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

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药学院

药学专业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行政管理专业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会计学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金融学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经济学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媒体与设计学院

传播学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

广播影视编导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

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药学专业四年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四年制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

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语班)

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

营养学专业四年制

口腔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夏季傍晚湖畔风光

清北复交,知名学府,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大学。但是很难考上啊,当年如果多考一百分,那么也有机会进入这些名校读书了,不至于现在还要发百家号找出路。

后来还真有一次机会参加了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暑期学校,除了收获知识外,发现学校美得很,绿化和建筑非常漂亮,还有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气质。如果能在这样的环境和学习氛围中读大学,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也要拼一拼。说什么也晚了,继续当个社畜,有饭吃,吃饱饭,好好活。

当年拍的校园风景

交大的其中一个校门,古色古香。交大前身是南洋公学,创建人为被称作红顶商人的盛宣怀。上海有不少地方均与盛宣怀相关,当年盛家可谓上海滩第一家族。不过如今到上海旅游的,对他知之甚少。盛宣怀个人对晚清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很大,历史上毁誉参半。他的儿子盛老四比撕葱还败家,几把牌输掉上海繁华地带100多套房子。等有空我编个以盛宣怀为主题的上海文化游路线。已出路线上海鲁迅文化主题旅行攻略

这些建筑以红色为主基调,白色相间,绿树红墙,又有多条水系穿校园而过,跟一首歌曲的场景很像:“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这两句你是不是唱出来的)”不过,校园里没见到小船儿飘荡在水中。

交大闵行校区1987年落成,21世纪初后来又进行扩建,风格保持与原来一致的情况下又有创新,扩建后校区面积至近5000亩。面积真的好大好大,光靠两只脚得走上老半天。不过风景很漂亮,多走几步路也怡然自得。

学校的食堂、校园巴士站台和书报亭。

好大学不仅有好的教育资源,还有好的配套,在这种环境中读书、运动、交友、休闲都不错啊!

校园内有三大水系:从被称为“拖鞋门”的思源门进入校园见到的是思源湖,图书馆新馆旁边的是涵泽湖,交大学子称之为“思春湖”;“电院大草坪”边上的是“致远湖”,场地很大,风景优美,夏天蹲个日落黄昏美哉哉。

大学生嘛!多么好的年华!知名院校的学生精神面貌是啥样的?文化生活又是啥样的?

每逛一个校园,喜欢去看他们的海报墙,上面张贴着学校最近的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等,内容非常丰富,直观了解到这所大学正在发生的大事,海报的设计、表达也体现了学生的风采。

交大闵行校区有几处涂鸦墙,记录了交大人丰富的业余生活和热血的青春表达,有关理想啊、兴趣啊、爱情啊、恶搞啊、苦闷啊,还有高手肆意施展创作才华……当年拍的这些涂鸦不知道还在不在啊,有没有被岁月覆盖了?

好像没有流浪猫、流浪狗的大学缺少什么,他们跑进课堂、图书馆,资历比许多在校生还要老,靠学生们的投喂生存,以蹭名师的课程提升自我为乐趣。后来再去校园居然又看到以前拍那只白猫,都过了五六年了。

那只身姿非常帅气的狗子你们猜它在干嘛?

和上图中穿**衣服的大姐诉求一致——捕鱼。

如果想系统地游览交大闵行校区,下面的内容对您或许有帮助。

就算考不上,咱逛逛过把瘾还不成吗?

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院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4893亩。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而后复遭波折。到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交通”之名取自于《易经•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万物大“通”之时,这也正是上海交通大学之所以命名为“交通”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不是道路交通的“交通”啊!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2007年建成,以奥运为契机呼吁师生加强身体锻炼,学校各类大型比赛、文娱活动和重大活动在这里举办,例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

2014年12月建成,由实体图书馆和“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两大部分组成。该馆开创性地实现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和艺术馆在内的“五馆合一”的功能定位,并承担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理学分管的功能。

2015年新建成,总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外形像在展现冰川消融的形态。馆内设有游泳馆、健身房和可以用来排练舞蹈的公用房间。

1998年4月建成,占地6300平米,由交大香港校友会会长、交大校友胡法光先生捐资建造,每年校运会在此举行。

1999年4月建成,凝聚了美籍华裔水彩画大师程及老先生一生的心血,馆中珍藏程先生的主要作品和一些复制品,价值无限。

由交大和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合资共同建造而成,是闵行校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如迎新晚会、文艺汇演会在这里举办,是学校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

因外形酷似人字拖,也被亲切地称为“拖鞋门”。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八七门”,源于“八”字外形、七根钢索,象征闵行校区始建于1987年。

仰思坪正对思源门。铜鹰雕像是交大最大的一尊铜像,名为“百年雄风”,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之际从徐汇校区迁到闵行,坐落在思源湖畔。

闵行校区最早的三座教学楼,名称沿用徐汇校区的上院和中院,使用徐汇校区常用的深红色,可容纳12000名同学上课。

坐落在思源湖畔,1992年由“船王”包玉刚先生捐款建造,定位为人类社科类综合馆,布局理念先进,馆藏书目达72万册。

位于高速公路下方,连接着东区和西区,记录着交大人丰富的业余生活。

位于闵行校区中心位置,于2008年底开馆,定位为“理工生医农科综合馆”,座位近3600席。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交大最大的学院,一共有五幢楼,从上往下俯视是长龙的形状。

为电院群楼前面的大草坪,因靠近电院群楼,被学生称为“电院大草坪”。每年春天会举办风筝节和其他丰富的活动。

大草坪旁边为致远湖,更像一条长河,与草坪、建筑共同组成一道美丽的景观。

交大的南大门,俗称“凯旋门”,内为文治大道,也称“文治门”,花岗石欧式风格,东西两侧有对称的柱廊,呈合抱之势。建筑最高点1896米,象征交通大学诞生于1896年。

交大的东大门,建于交大110年校庆时,又称“紫气东来门”,外号“宫门”“庙门”,也称“宣怀门”,复制徐汇校区东门的样式,门内北侧有盛宣怀的铜像。

上海交大的老校区好像也去过,照片找不到了,有空去补拍,建筑风格更别具一格,历史味道更浓。

后记 :出去玩,除了喜欢逛知名景点外,当地的大学和博物馆都喜欢去看看。这些年陆续跑过一些地方,也参观了一些名校,青年人的朝气和热血挡不住啊~~就像又年轻了一遍!你会看到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在草坪上捧着书看的,湖边长椅上的情侣,还有图书馆内聚精会神的学子。好好努力,好好学,要上好大学,跟优秀的人一起成长。时光无法倒流了,就算能,拼了老命也考不上这些好大学。你们可以的,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47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3
下一篇2024-0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