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中,袁承志最爱的人是谁?

《碧血剑》中,袁承志最爱的人是谁?,第1张

喜欢阿九:以下是最新版的原话:承志一瞥眼见到青青,又见到阿九,心念忽动:“这两个姑娘对我都是一片真情,并非假意。

到底我心中对谁更好些?我识得青弟在先,曾说过终生对她爱护,原不该移情别恋,可是一见阿九之后,我这颗心就转到这小妹妹身上了。整日价总是想着她多,想着青弟少。我内心盼望的,其实是想跟阿九一生一世的在一起,永不离开,到底如何是好?”

选择青青是因为:阿九先离开了。

扩展资料

碧血剑》创作背景

左派背景的《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1日,标榜中立,最初以纯经济新闻为主,销路狭窄,每天只有几千份。

第二年改为综合性报纸,以娱乐性的副刊和本港新闻为主,1955年末,《新晚报》还在连载《书剑恩仇录》,《香港商报》副刊编辑李沙威就力邀金庸为他们的“说月”版也写一部武侠小说,编辑的恳切态度使他难以推辞,就答应下来了。

从1956年1月1日起到1956年12月31日整整一年,他的第二部武侠小说《碧血剑》在《香港商报》连载。

金庸想起十几年前在石梁读高中的岁月,在《碧血剑》中虚构了一个“石梁派”,女主角温青青出生在石梁。

《碧血剑》后曾作两次重大的修改,增加了五分之一左右的篇幅。金庸先生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说“修订的心力,在这部书上付出最多”。

-碧血剑(金庸创作长篇小说)

-碧血剑

《碧血剑》迷们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袁承志最爱的人是阿九,而对于青青只有责任;一派支持青青和袁承志在一起。我们不妨可称之为九迷和青迷。

其实,和阿九相比,青青处处落下风。论出身,阿九出身帝王之家,贵为公主,而青青却出身匪窝,还是个私生女;论相貌,阿九也远比青青漂亮;论修养,阿九是大家闺秀,青青却小心眼动辄发脾气。不管怎么说,阿九才是承志的良配,然而最后和承志走到一起的却是青青,难道这只是偶然吗

种种迹象表明,袁承志心里有阿九,这种感觉也许能称得上“淡淡的爱”或者“深深的喜欢”,但可以断定,承志和阿九绝对不会走到一起!

崇祯皇帝,阿九的父亲,灭了袁承志满门,杀父之仇灭门之恨不共戴天,如果承志能放下仇恨和杀父仇人的女儿在一起,那怎么对得起一门忠烈若真是那样,算青青瞎了眼!

不可否认的是,和仇人的后人成为眷侣的例子也有(《萍踪侠影》张丹枫和云蕾),但那限于被害人一方犯了错或者出于误会,而杀人者是出于更高层次的目标不得已而为之,成为眷侣的条件也是杀人者内疚一生最终偿还血债,结局皆大欢喜。但袁承志和阿九的情况就完全不同,崇祯因昏庸故错杀忠臣还厚脸皮死不认错,而袁崇焕一门忠烈含冤九泉,这种情况下,承志阿九怎么会在一起

诚然,这是客观因素,也只是决定了袁九难成眷属,并不说明承志不爱阿九,而真正使袁九分道扬镳的,是阿九的天真与无知!

惠王作乱,袁承志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先公后私,阿九却示意他趁机求为驸马。这时候的阿九,完全不了解承志。承志的本意是阻止清兵入关,可是在阿九看来却成了单纯的为了美色与荣华才有此行为,这让承志的忠烈之心往哪放让民族大义往哪放此时的承志,应该很伤心吧!

为了保护崇祯,承志将金蛇剑给了阿九,阿九受之不疑。这至少说明了,在阿九心里父皇的位置要远比承志重要(这无可厚非),但是他和袁承志相爱的唯一条件,就是她能放下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对父亲的留恋和承志远走高飞(承志还未必愿意)。

如果这一点承志也能忍受,那阿九的一句“袁督师真的是被冤枉的吗”就无异于在打承志耳光了,这是对袁崇焕冤情与忠心的最大不敬,也是对承志二十多年所作努力的全部否定,这样的天真与无知,承志怎能和她终生相守

对于阿九,承志是矛盾的,不能爱,也不想爱,却有着深深的喜欢。所以在华山绝顶和玉真子决战之时,他才想到让玉真子把二人都打死算了。说实话,此时的承志有点窝囊,想到了用死解决问题。可是如果把阿九换成青青,承志还会想到死吗不会,他想的,一定是“打败玉真子,和青弟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深深的爱。

不错,承志躺在阿九床上的时候也曾“情不自禁”,但那种情况下其主要作用的是“性”而不是“爱”。君不见杨过在给陆无双接骨时也曾有流氓举动,在思念小龙女的时候也曾夺走完颜萍初吻,难道那也算“爱”

青青是承志下山之后认识的第一个人,也是结交的第一个“兄弟”,两人对月谈心之时,青青的那句“不管你的仇人有多厉害,我都帮你”一定会很让承志很感动吧!即便承志还不知道青青是女儿身,但就凭这一句,这个生死之交,承志是交定了。而且,这句话比之阿九的“袁督师真的是被冤枉的吗”要强多少倍!

了解了青青的身世,承志对她更加怜惜,因为二人身世相似,保护“青弟”的想法在承志心中油然而生,更何况,青青的父亲夏雪宜还是承志的半个师傅,那亲近之意就更浓厚了吧!

宝藏找到之后,青青的举动也让承志刮目相看。宝藏是凭借青青父亲的遗图得到,女承父业本就天经地义,青青却将它都送给了承志,或许你说找到宝藏是承志的功劳,那假如把青青和阿九互换位置,阿九是把宝藏送给承志还是献给朝廷镇压闯王

再到后来,青青每次对情感的表达都令承志感动万分,从刺杀皇太极临行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到承志被擒之后的彻夜不眠,再到结局之时承志被清兵围攻受伤,青青无微不至的照顾,都注定了最终和承志在一起的是青青而非阿九。

青青虽然比较任性,但她还是很聪明的。她的功夫本就不低,先是从小慧希敏手里骗到或抢到黄金,后是将海沙派杀得片甲不留。可是和承志在一起之后,她就很少出手了,受到孙仲君进攻,即便不敌,退避还手总还可以吧(青青性格本就如此),可她索性躲到了承志身后,让大哥打发她,此后类似情景不胜枚举。呵呵,受到心上人奋不顾身的保护,青青应该很幸福吧!这也满足了承志保护“弱者”的虚荣心。

青青有着阿九没有的优势:青青没有后顾之忧,她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大哥的爱情之中,但阿九不行,她有诸多顾忌。单凭这一点,阿九在另外三个方面的优势就不足为意了。

所以,相较之下,青青比阿九爱的更深,更了解承志,她取得最终的胜利,也就情理之中了。

再说承志,他也想过二美兼得,可是事实决定只能娶一个。而选择青青是早就决定了的,虽说他很少表现出来。但是这何必要表现出来呢情理之中顺其自然的事,需要刻意去表现吗

重逢安大娘,安大娘曾问承志可有心上人,袁承志“想到青青,脸上微微一红”,此时在承志心中谁轻谁重已经很明了。

青青被掳,承志一怒之下点了五毒教所有人的穴道,只为换回青青。“冲天一怒为红颜”,不仅是吴三桂,袁承志也有这种英雄气概!在惠王作乱之时,承志可曾想到“阿九危险,我要救她出来”

最后,阿九出家远走西藏,承志未曾劝阻,只是说“我会去看你”,呵呵,如果真的会去看她,又何必放她走

为了打消青青疑虑,承志明知婉儿钟情于己却坐视其嫁给自己不喜欢的师兄而不加阻拦,这分明是对青青无理取闹的纵容。因为他只要说出一句阻拦的话,青青就会伤心欲绝。为了不让青青伤心,他牺牲了婉儿的幸福。从这一点看,对女友无理取闹的纵容,袁承志当仁不让!

在这场爱情角逐中,青青是胜利者,以后即使大哥会不时的想起阿九,但这对于青青来说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阿九。袁承志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亲自手刃杀父仇人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袁承志要入宫刺杀崇祯,但阿九一句“别杀我爹爹”就让他放弃了这多年的愿望;在看到阿九出家之后袁承志也是方寸大乱。他知道青青是女儿身后也一直称呼她“青弟”,他对青青更多的是当日与她的结义之情,对金蛇郎君的感激之情,对青青身世的怜惜之情和怕对不起青青深情厚谊的歉疚之情,所以袁承志心里喜欢的是阿九。

袁承志之所以会选择温青青,不止是因为有金蛇郎君的托付,而且青青也对袁承志付出了很多,另一方面,袁承志知道阿九是杀父仇人的女儿,注定不能在一起。

很多看过《碧血剑》的人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袁承志会放弃温柔美丽的阿九,而选择刁蛮任性的温青青呢?

《碧血剑》中的阿九可以说是一个完美人设,温柔美丽善良,更是有皇家的高贵气质,而相比之下,温青青就显得刁蛮任性很多,她爱耍小脾气,更喜欢乱吃醋,但是,故事的最后,袁承志却选择了温青青。

其实,袁承志是一个不够自我的人,比较被动,而且在感情上也不够果断,他虽然心中有温青青,但是,在与阿九的相处中,也日产生了感情,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有点渣了。

袁承志与阿九也曾有过海誓山盟,当时的袁承志其实心里还有另一人温青青,焦宛儿曾为了他,和罗立如在一起了,而阿九为了他,则远走藏边,他知道自己不能和阿九在一起,因为他们两人之间隔着杀父之仇。

他最后选择了和青青在一起,因为他不能辜负青青的一番情谊和金蛇郎君的嘱托,这其中也显露了袁承志在感情面前无能为力。

虽然温青青刁蛮任性喜欢吃醋,所以很多人不喜欢温青青,但是,温青青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深爱着袁承志,担心他被人抢走,因为她除了袁承志,什么也没有了,她的吃醋,其实也是来自她内心的不安和自卑,她不能失去袁承志,这是她的所有。

其实,不管是袁承志最后选择了谁,对另一人都是辜负,袁承志虽然选择了温青青,但是,阿九应该也会一直住在他的心里。

袁承志他喜欢的人是阿九,但是他有责任要照顾温青青。当然他也爱青青但这份爱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他有义务必须要照顾温青青其实青青也明白所以她才那么爱闹爱吃醋自古英雄最重义,从他答应青青母亲永远照顾青青时就注定了二人的缘分和与阿九的有缘无分承志与阿九的感情是一直受着重重压抑最终也走不到一起的,两人的心中也都明白。

所以对阿九是爱,对青青是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36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2024-0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