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使用“百分数”的例子有哪些?

生活中的使用“百分数”的例子有哪些?,第1张

我手中拿着的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钠、钾、锌和铁6种矿物质,包装纸上写明钙的含量为18%,镁为22%,钠为30%,钾为8%,锌为12%,铁为10%。

老是低着头看短信,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的大脑反应能力也会减慢,经常看短信的人智商会下降10%

泸州老窖的酒精度是52%,洋河大曲的酒精度38%,王子啤酒的酒精度31%。

清华大学今年招收的新生中有60%的同学体质差。

人的泪水中,982%是水分

现在我的衣服上就有这样一则关于百分数的信息:面布:100%绵纶,里布100%涤纶,填充物100%涤纶。

在今天的新闻联播中播出:现在农民生产的玉米、小麦、西瓜等瓜果蔬菜类年生活总值比前看提高了32%。

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20%

我国领土面积约占全世界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71%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但产品80%出口

在今天的新闻联播中播出:现在农民生产的玉米、小麦、西瓜等瓜果蔬菜类年生活总值比前看提高了32%。

高露洁全新上市的水晶牙膏“添加了30%的水晶成份”。

1、百分比往往表示一种比例关系,但百分比有时也可以超过100%。

如:2013年,微信使用的增长率达203%。

2、食品包装盒上营养成分表中的营养素参考值并不表示该物质在此食品中所占的百分比,而是表示此食品中该物质的量对于人均正常日摄入量的比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营养成分表中百分数的总和往往不等于100%。

如:假设正常人应日均摄入60克脂肪,则某每100克中含6克脂肪的食品,在营养成分表中对应位置应标注10%,而不是6%。

3、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出油率,得分率等表示个体占总体的量的百分数不会超过100%(最大100%)

4、百分数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含义。如“今晚的降水概率是20%”一句表示今晚下雨(雪)的概率为20%,并不表示今晚有20%的时间在下雨(雪)。

扩展资料: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左移两位。如:75%可化为075

2、小数化百分数:加上百分号,小数点右移两位。如:062可化为62%

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化简。

注意:当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时,要先把分子化成整数。

如果买48个人的票,购票总价为2548=1200

如果买团体票,就要买50个人的,购票总价为2550(1-20%)=1000

1200大于1000 所以买50人的学生团体票省钱

微型课题研究--

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目录

一、教材内容研究

教材中内容设计与传统内容对比研究

2教材中课堂活动、习题设计特色与研究

3 教材的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研究

4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文化研究

二、与新数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关于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自主、合作、探索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

3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4改善课堂活动与作业的研究

5数与计算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6空间与图形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

7实践活动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

8统计与概率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

9小学数学的教具和学具的研究

10与新教材配套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课件研究

1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

12、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3、三步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与教材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研究

1培养学生自评和自我反思能力的研究

2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评价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3关于评价数学学习中的兴趣、方法和习惯的研究

4评价手段多元化的研究

5使用uot;学生成长记录袋uot;实验研究

6数学测评内容与成绩记载方法的研究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流于形式、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巡视还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课堂上,当老师安排学生自学或者作业后,他们或者毫无目的地在学生之间转悠,只是为巡视这个环节走过场而已;或者只是以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维持学习秩序为主,不给学生以任何指导;或者只是装模作样地侧身看看、听听,“身入”而不能“深入”;或者只是催促学生,“请同学们做快一点!”或者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很不耐烦,“你怎么还不会!” 在他们看来,课堂巡视就是为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而进行的。

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并将以下问题作为研究过程中需要与解决的问题:学生对课堂巡视的态度如何如何让学生欢迎并主动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好每次课堂巡视如何在巡视中培优辅弱,提升优秀学生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如何在巡视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同的课型,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设不同的课堂巡视如何根据巡视时的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预设方案又怎样通过巡视来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沟通师生感情,从而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二、问题的研究

(一)以生本教育理念引领研究过程

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我正在品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知道了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全书贯穿了这一崭新理念;知道了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知道了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坚决地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我想,以上这些生本教育理念不正可以指导我对课题作深入地研究么。

(二)生本巡视与师本巡视的对比

在问题的提出中笔者所例举出的课堂巡视中的现象,便是典型的师本教育下的课堂巡视。很显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本巡视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从根本上违背了“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生本教育观点。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巡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在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三)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查与

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课上老师进行课堂巡视的一些想法,以把握课堂巡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在课堂巡视中为学生服务,我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全体学生采用无记名答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比较丰富的原始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

1在解答题目时,老师来到自己身边,有意露出作业本并希望老师指点的占475%,这些同学能从心理上能积极配合老师巡视;5%的学生根本不配合老师巡视,他们会立即盖住作业,怕老师看见;心理有点紧张,总感觉有点不自然的学生占463%;没什么感觉,自己照常解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的学生占388% 。

:学生是否配合老师的巡视,这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更与老师平时巡视时的态度或说明确点其实就是亲和程度及耐心有很大关系。

2在老师巡视时,如果自己遇到了难解答的题目,你会怎样举起手,请老师来指点的占638%;不敢举手,怕老师批评的占125%;不敢举手,怕同学笑话的占88%;空在那,先做其它题目的占675%。

:在解题时,遇到难题是常见的事,多数的同学能举手请老师指点,然而更多的学生选择空在那,积极主动的态度还欠缺。近十分之二的学生心理需要疏导,需要培养好问的精神。

3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希望老师到自己小组来只是听小组讨论的占313%;希望老师指导,并成为小组一员,参与讨论的占463%;要求老师到其他小组去,别影响自已小组的占5%。

:多数同学希望老师参与或指导自己小组进行讨论,说明学生很欢迎在小组合作时的老师巡视,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要进一步培养。

4在课堂上自己进行相关操作时,希望老师到我身边来,看作的占263%;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的占775%;怕老师发现自己操作中的错误,最好别来到自己身边的占150%。 

: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在巡视时来指导自己进行操作,怕发现自己错误而不希望老师来巡视的也有少数同学,他们需要老师从正面多多引导。

在调查问卷给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有些学生这样写到:老师应该一边巡视一边把

发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全班同学,一边巡视一边讲课,这样全班同学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在巡视到学习差的学生身边时,如果发现他们有许多题目不会,请稍微指导一下就好,不要停留太多的时间,这样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应该让更多同学都得到指导,不要让有些同学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够重视;老师,您在巡视时有时发现我的新颖解法,请向全班同学介绍;请老师课堂巡视时,应该到处都看看,不要单独站在哪个学生的身后,让这个同学感觉不安,好像自己的题目做错了一样,有时不知老师在身后,猛一回头,就被吓了一跳;老师在课堂巡视的次数不宜过多,如果过多会影响我们,会令我们过度紧张;我希望老师在巡视时发现我们的错误不要说出来,用手指点指点就行,这样我的自尊心就能得到很大满足。这些都是学生原始的话语,透视这些真实的表白,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巡视了。

(四)教学实践与课堂巡视的策略研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课堂巡视策略呢笔者就自己具体的教学实例,作了以下研究:

1推崇“走马赏花”

每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每次课堂巡视也只能以秒来计时。在这短暂的几十秒时间内,教师要捕捉到反馈信息,了解掌握学情,并迅速作出相关的教学举措,也就是说要有类似于“走马赏花”巡视效率。“走马观花”只注重速度,仅注视表面现象,忽略了问题的本质,“走马赏花”则需要教者敏锐的观察力,有效的与判断力,既能观察到所有的花情,又能欣赏到几朵别具一格、特艳的花,最终能快捷合理地调控好教学。

案例学习了百分数应用的第一个例题后,学生开始练习教材上的题目:六年级一班有48人,其中30人会游泳。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我在巡视中发现,全班学生列式全部正确,可在计算30÷48时,全班多数学生都在草稿上列上了竖式 30÷48 进行计算,只有肖祝均、花明露两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30÷48=5÷8=625%,他们两人没有用草稿,并且很快计算出来。

我知道,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互化,并且记熟了常见几个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值,如1/2=05=50%,3/4=075=75%,3/5=06=60%, 1/8=0=125%等,然而在平时的计算中却很少有同学主动运用这些结果让计算简便,尤其是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看来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真是势在必行。于是,我马上让这两朵“花”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算法,他俩的介绍得到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

2善于“容错借错”

生本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新错误观是: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并不是说不应当做得完美,而是说允许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允许错误的出现。

也有人说“差错对于学习就像沙粒之于河蚌,起初是没法排斥,后来改变策略,分泌汁液来包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我想,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是一种很好的启示。面对课堂巡视时所发现学生无法避免的错误,我们首先也只能是包容,然后依靠学生之错,稍作点拨,顺水推舟,“容错借错”或许能柳暗花明,水到渠成。

案例一堂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的研究课,学生在小组内编除法算式。

生1:8÷2;生2:9÷11;生3:54÷9;生4:3÷9

生4刚说完,其他三个学生都喊起来:“编错了!编错了!”生4难过地低下了头。

这时,旁听的老师轻轻地抚摸着生4 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只是这道题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生4也慢慢抬起了头)

“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把3换成27;生2:把3换成72

“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

生4:(赶紧举起了手)还可以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

“容错”,让老师变得更加宽容,让教学变得富有弹性,这将会使学生不会产生挫折感;“借错”,让教学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而在兴趣盎然的儿童面前,错误也就会减少或者得到克服。“容错借错”,定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易经》表达的“无咎”境界。

3倡导“大禹治水”

相传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导”,终于成功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课堂巡视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困难,我们唯有合理地疏导,适度的点拨指引,方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案例师生共同探索出圆柱的侧计算方法后,学生开始求下面图形的侧:

在巡视时,我发现冯凯丽同学是这样做的:4X3=12平方厘米。怎么会这样列式我低下头,开始了我和她轻声的短暂的交流:

“圆柱的侧应怎么计算”

“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

“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图形”

“圆形呀。”

“圆的周长又应该怎么算呢”

“直径乘圆周率呀。”a

“那你又是怎么算的呀”

“我是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算的呀”

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她把底面直径看作了底面周长。我直接在她的补充习题上画出了这个圆柱的底面透视图,并用虚线作出了底面直径,如下图:

“箭头表示的是两点之间线段的距离,不是表示中间所有的线的长度,因此在这儿只能表示圆柱的底面直径的长度。”我边说边用笔比划着两点之间的线段。

“吴老师,我知道了,用箭头表示的应该是线段的长,而不是曲线的长。”

4坚信“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要以民心为心,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能解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与生本教育所遵循的尽可能少干预的原则是一致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巡视中,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他们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生1:(演示)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横着对折,一共有两条。

生2:对,只有两条,我也是这样想的。

生3:不对,应该有四条,沿两条对角线对折,折痕两边是一样的。所以,两条对角线也是它的对称轴。

生4:(一脸茫然。)

生1、2:这……

小组四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着旁听的我。我知道他们把轴对称概念中“重合”一词与“一样”混淆了。我刚想指明,但欲言又止。“你们再仔细想一下,一定会得出正确结论”。我给他们四人送去了期待的笑容。

(十几秒的沉默后,)

生1:(兴奋地对生3)你错了,对角线两边是一样,但折后两边不重合,所有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

我想,在课堂巡视中,坚信“无为而治”,定能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达到“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的理想境界。

三、研究成效与反思

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较深刻地感悟到数学课堂巡视作为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在进行课堂巡视时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错因,处理好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效的课堂巡视努力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由于多种因素,该课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研究过程重视巡视中的生成研究减少了巡视的预设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巡视预设巡视过程中教者的心理如何等等,均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1、电视竞猜,有20人猜中,奖品只有1份,需要摸奖产生,每个获奖的可能性是(5%)

2、小明抛硬币,抛了5次,都是正面朝上,他接着抛第六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50%)

3、6个水平相当的同学做游戏,输的人被淘汰,每个被淘汰的可能性的(1/6)

4、“六一”儿童节庆祝会有60人参加,要从中产生三位“幸运儿童”,每个人成为“幸运儿童”的可能性是(5%)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1)在xx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

 板书:17/100=17/100

 3/20=15/100

 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⑶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⑷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⑸思考:17/100和15/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三好学生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课件)

 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思考并计算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多少?(490/500)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98/100)说说98/100表示什么?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⑴师:通过以上的练习说一说17/100、15/100、98/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⑵提问: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

 ⑶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分率或百分比。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⑷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4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第105页“做一做”。

 2第106页第1,2题。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 27/100千米可以写成27%千米。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2)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 )占( )的40%。

 如果书是100页,看了( )页;书是 200页,看了( )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 ( )%没修。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活动(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教学反思

 学生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学生能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知识要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法指导:

 引探教学法教具

 学具课件:

 通案个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让学生交流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

 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欢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交流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联系是: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区别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时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6、练习:下面的这些分数哪个能写成百分数。

 (1)六一班的同学中男同学的人数占48/100。

 (2)一个苹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吨,运走它的32/100

 三、巩固应用熟练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规定时间内写出10个满意的百分数,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际写的个数是规定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2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

 (二)选做题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

 2、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 )

 3、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

篇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2)、收集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地方的知识。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的优点。

 教育方面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应用意识。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熟知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学教学网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

 师: 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 脂肪≥35%。

 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 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围,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课前把百分数圈出来,用课件展示)

 (在这里用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环保教育。)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 写法。)

 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

 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

 生:我们组补充,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白分数。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创设了“现实数学”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及优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沟通,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三:主动应用,拓展升华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相当透彻了,那么你会写百分数吗?会写请到黑板上写一个百分数。

 (学生有一拥而上,写出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义吗?生:我选50%,这节课我举手4次,老师让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 机会占举手次数的50%。

生:我选96%,第三单元测查我们班及格人数44人,几个率约占全班人数45人的96%。

 生:我选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产20个零件,结果完成24个,完成的占生产任务的12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应用百分数的意义,用一句话表达对自己或同学、老师的满意率?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李志的满意率10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同桌的满意率50%,对老师的满意率95%,因为同桌上课时老是吵我,而老师没有发现。

 生:我对老师意率为10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10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0
下一篇2024-0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