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 一、引用
引用包括:引言、引事和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子: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步一诺”(《史记 季布列传》)
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
例子: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 《报任安书》)――三个历史故事
引文就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二、譬喻
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分
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如”、“若”等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不举例子了
三、代称
指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
三种常见的代称: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例:为肥甘(美味的食物)不足于口与轻暖(高贵的衣服)不足与体与(《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2用泛称代特称
例:擅山海(山海的出产物)之富(《洛阳伽蓝记 王子坊》)
3用特称泛代称
例:大雅(泛指有优秀传统的诗歌)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
要注意泛指和暗喻的区别
四、并提
指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
例:耳目聪明(《后汉书 华佗传》)
实为耳聪、目明
五、互文
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例: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
实为东西南北都种松柏和梧桐,而并非在东西种松柏,在左右种梧桐
六、夸饰
相当于现在的夸张
像“白发三千丈”之类的,不具体举例了
七、倒置
和文言句法中的“倒装”不同,并不值得肯定,不提
八、委婉
指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委婉、含蓄一些有避粗俗、避忌讳、避冒犯等
例:便利(大小便)、山陵崩(皇帝死亡)等
问题二: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格有哪些?最好能举例说明。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⑵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 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⑶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⑵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 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⑶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⑶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八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⑵对偶的种类 ①按>>
问题三:有关古代汉语修辞的书,推荐几本。 修辞学通诠 王易著。中国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
修辞学发凡 陆望道著。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科学的修辞学著作,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境界。大江书铺1932年初版,以后重印多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印修改本。
汉文文言修辞学 杨树达著。原名《中国修辞学》。上海世界书局 1933年出版。 1955年更名为《汉文文言修辞学》,由科学出版社于 12月出版。中华书局1980年重印。
古汉语修辞简论 赵克勤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3月版,横排本。
古书修辞例 张文治著。中华书局1937年9月初版。1996年9月中华重印。
问题四:现代汉语中不常见的古代汉语修辞 1、互文。
又叫互体,互文见义。指前后句中的相应位置的词语相互渗透,彼此补充,须参互理解方能完整理解其义的修辞方式。例如:王昌龄《出塞》诗中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2、映衬。
为了突出某一思想或事物,用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思想或事物加以对照的方法。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问题五:古文有哪些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对比等,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复喻(又名博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分正衬、反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鼎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重复(注意2者的区分)。
问题六:什么叫修辞,修辞格,修辞学 什么叫修辞、修辞格、修辞学
对于修辞的定义,各种词典和各大语言学家的说法不一,但根本精力是一致的。
《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明是:修辞是“润饰文字词句,应用各种表示方法,使语言抒发得正确、鲜亮而活泼有力”。修辞格是“各种修辞方式,如比方、对偶、排比等”。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分,研讨如何使语言表白得精确、赫然而生动有力”。(见《古代汉语词典》订正本第1416页,商务印书馆出版)
《辞海》的解释是:“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修辞格,即辞格。”“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它揭示修辞现象的条理、修辞观点的系统,***们运用和发明各种修辞方法恰当地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见《辞海》缩印本第242页)
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张志公认为:“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必定的目标精心肠取舍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见《修辞和修辞教学》第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胡裕树在《现代汉语》增订本中指出:“修辞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为适应特定的情境,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见《现代汉语》第42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兰州大学黄伯荣传授在《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中指出:什么是修辞,其一指一种语言中加强表达效果的所有方法和手段,即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其二是指人们在语言实际中对各种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即说、写的修辞活动。修辞是对语言各方面“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的研究,它与现代汉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亲密相干,是语言科学的一个分科。(见《现代汉语》第475~477页,甘肃国民出版社出版)
湖南师)大教授)周秉钧、李维琦认为:“修辞就是用各种语言手段来改良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它的表达效果。修辞学则是总结修辞的历史,研究修辞的手段、方式及其利用,概括修辞规律的科学。”(见《修辞学》第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湘潭大学副教学王勤以为:“修辞这个概念有三个含意。一是指人们对语言诸要素和表现手法所进行的部署和抉择。这是一种行动或运动。二是指语言作品中各种形成因素和表达系统的体制。这是一种经由调整、加工的语言现象。三是修辞学科。……修辞学是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规律的科学。”(见《修辞说略》第5~7页)
李裕德认为:“‘修辞’有三个含义。咱们说‘写文章要进行修辞’,这‘修辞’指修辞活动;说‘这篇文章在修辞方面有不少特点’,这儿的‘修辞’是指修辞现象;假如说‘大家都要学习语法修辞’,这里的‘修辞’指修辞学。”
(见《新编适用修辞》第1页,北京出版社出版)
1988年6月出版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的解释是:
所谓修辞,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详细题旨情境而采用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如“茅台酒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为了描述佳酿而成心运用“超前夸张”手法,看起来违反事理,但却非常生动。这就是修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等于此意。依据题旨情境,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来恰当地表达特定思想内容的一种活动。即指调整语言的活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修”:“饰也”;又释“辞”:“讼也,从“音乱”,犹理辜也。”“辜”为“罪”之意,“理辜”即分辩论讼。到了现代,“修辞”指的是调整、修饰语词和文词。《修辞学发凡》说:“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实用语辞。”(见《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第44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 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p1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p8 4、游仙主题p8 5、隐逸主题p9 6、文学家族p10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 汉末建安 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 196 年到公元 589 年,它共经历了 394 年。P16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典论•论文 》始,有陆机的《文赋 》、刘勰的《 文心雕龙 》、钟嵘的《 诗品 》等,再加上肖统的《 文选 》、徐陵的《玉台新咏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生死主题 、 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玄学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蔡琰 ,“三曹”是指 曹操 、 曹丕 和曹植 ;“七子”是指 孔融 、 陈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应玚 和 刘桢 。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曹操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蒿里行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短歌行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观沧海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乐府古题 写时事。
4、《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 建安25年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理想和抱负 ,代表作有《 白马篇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 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野田黄雀形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赠白马王彪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浮萍篇 》、《 白马篇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王粲 和 刘桢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七哀诗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赠从弟 》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3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悲愤诗 》。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阮籍 和 嵇康 。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幽愤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 咏怀诗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 政治抒情组诗 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 。”
四、简答
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
(1)反映汉末东环的现实(以乐府古题写时事);(2)抒发个人政治理想抱负
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
答: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曹操将天下英才悉集帐下,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文学才华的机会。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
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
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五、论述
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两晋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
二、解释:1、太康诗风 2、咏史诗 3、玄言诗 4、兰亭诗 5、潘陆 6、游仙诗
三、填空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追求 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 》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 》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 》八首,其内容主要是 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的新路。
4、刘琨的代表作是 ,郭璞的代表作是 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 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四、简答
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
五、论述
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章 陶渊明
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二、解释:1、田园诗 2、魏晋诗风 3、《五柳先生传》 4、《桃花源记》
三、填空
1、陶渊明,又名 ,字 ,号 ,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 首,赋、文、赞、述等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 、 、 、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 、 、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 ,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 ”。
四、简答
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
五、论述
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
二、解释:1、“吴歌” 2、“西曲” 3、《西洲曲》 4、《木兰诗》 5、《敕勒歌》 6、“梁鼓角横吹曲”
三、填空
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 》,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 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 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 (今湖北江陵)、 (今江陵县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 中游和 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 、 、 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丝”双关“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
四、简答
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
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
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
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3、讲析《西洲曲》。
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二、解释:1、山水诗 2、元嘉三大家
三、填空
1、谢灵运所开创的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 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楼》)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 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
四、简答
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
五、论述
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
二、解释:1、二谢 2、永明体 3、宫体诗
三、填空
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 ,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 ,梁诗人 和陈诗人 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 ,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 (绿草蔓如丝)等。
四、简答
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
五、论述
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
二、解释:1、《拟咏怀》 2、温邢 3、邢卫 4、《哀江南赋》
三、填空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 ,由魏入齐,与温子升并称的 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 ,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 ,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 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 和 。
四、简答
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五、论述
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
二、解释:1、骈文 2、诗体赋 3、《别赋》 4、《水经注》 5、《洛阳伽蓝记》
三、填空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异彩,有 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 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 》、王粲的《 》、陶渊明的《 》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 》,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 》,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 》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 》、吴均的《 》和陶宏景的《 》。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 ,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 》和杨炫之的《 》。
四、简答
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
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五、论述
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
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解释:1、志怪小说 2、志人小说 3、《搜神记》 4、《世说新语》
二、填空
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第三是 。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 和 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 》。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 》。
3、《世说新语》共分 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 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 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 。
三、简答
1、简述中国小说的渊源。
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
四、论述
1、以《三王墓》、《韩凭妻》为例,试论述《搜神记》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2、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中文:我爱你
韩文:사랑해요
罗马音:Sa Rang Hae Yo
扩展资料:
韩国的通用语言是朝鲜语“Korean(한국어)”,朝鲜语属世界主要语言。全世界讲朝鲜语的人有8000多万,现代韩语分六种方言:中部、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和济州方言。除济州方言外,其他的几种方言比较接近,语音差别不是很大。
1936年韩国将首都首尔为中心的中部方言定为现代标准韩语的基础,语音以中部方言音为标准音。记录语音的韩文,是1443年在朝鲜王国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主持下创造的以语音系统为基础的黏着性拼音文字。
传统上有28个字母,而后逐渐减少归并了4个字母。到了现代,韩国拼音文字共有24个字母。其中元音有10个,辅音有14个。
韩国语属粘着语,语音表现力相当丰富。
韩国语和汉语分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韩语系属则未定;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韩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尽管汉语和韩语是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但历史上古代汉语对韩语的强烈影响下,韩语中包含大量(约70%)的汉语借词。韩语和汉语借词发音与汉语相似,按理来说韩国大学生学习汉语问题应该不大,可是偏偏学生在语音学习方面感到很吃力,这和两种语言语音发音相似有很大原因。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表现出来的特点,也给了我们一个语音学习的提示,在语音学习中,往往目的语和母语存在近似的语音,学习者最不容易掌握。
参考资料:
1、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耳北行也2、古文今译题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3、古文标点题凡 治 国 令 其 民 争 行义 也 乱 国 令 其 民 争 为 不义 也 强 国 令其民乐用也弱 国 令 其 民 争 竞 不 用 也 夫 争 行 义 乐 为 用 与 争为 不 义竞 不 用此 其 为 祸 福 也 天不能覆地 不能 载 晋 文 公 伐原 与 士 期 七 日 七 日 而 原 不 下 命 去 之 谋士 言 曰 原 将下 矣 师吏请待 之公曰 信 国之 宝 也 得 原 失 宝 吾 不 为 也 遂 去 之 明 年复 伐 之与 士 期 必 得 原 然 后 反原人 闻之乃下 卫 人 闻之 以 文公 之 信 为 至 乃 归 文 公 故 曰 攻 原得 卫 者 此 之 谓 也 文 公 非不欲得 原 也以不 信 得 原不 若勿 得 也 必 诚 信 以 得 之 归 之 者非独 卫 也 文 公 可 谓 知 求欲矣 参考答案:1、标点: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耳北行也。”——《战国策·魏策四》翻译: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了这件事,半道返回。衣服皱缩了也不顾伸展,头上的尘土来不及洗去,去见魏王说:“今天臣来的时候,在大行见到一个人,正在面向北驾他的马车。告诉臣说:‘我要到楚国去。’臣说:‘您要到楚国去,为什么要面向北呢’回答说:‘我的马好。’臣说:‘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回答说:‘我的费用多。’臣说:‘费用虽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回答说:‘我的驾车人很好。’这几样越好,而离楚国越远罢了。如今王的举动想成就霸业王业,举止想立信于天下,依仗王国的强大、兵力的精锐,而想攻打邯郸,以便扩大土地成就威名。王您的举动越多,而离王业越远罢了,就像到楚国去而朝北走一样呀。” 2、颜渊、子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有车马乘坐,穿又轻又暖的皮衣,而且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转问]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养护。” 3、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句号亦可)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
1、阿姨洗铁路
我爱你
2、四尅
最喜欢
3、大衣死k
我喜欢你
唐代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因此现代日本语受古代汉语影响极大。
其他日语常用语中文谐音
1、你好:こんにちは(哭你一起挖)
2、早上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哦还呦够炸一玛斯)
3、再见:さようなら(撒呦那啦)
4、明天见:じゃ(あ)あした(加,阿西大)
5、晚安对长辈:お休みなさい(哦呀斯米那赛)
6、我回来了:ただいま(他大一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