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伯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坚韧一心,竭尽人谋。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论诸葛亮之计谋
“亮之为人,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作的评价,诸葛亮戎马一生,是非功过又岂是这短短16个字能概括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史学巨匠的胡言乱判,以致后来才有人敢穿凿附会说孔明:“用兵保守,穷兵黩武”。妄言:孔明用兵过于保守,只知徐图缓进,不知用兵出奇,假使采用了魏延的建议,蜀汉的“问鼎中原,匡复汉室”的宏愿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我不这么认为:世人是对当时的局势没有看清,才会这样理解的(包括陈寿)。
试看:刘先主备,为了大将关羽之死,荆州被夺之仇,举全国之兵东伐孙吴,开始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最后却因战略失误遭致惨败,60万大军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轻骑逃往白帝城。刘先主因一时之愤,不但牺牲了自己积累了半生的战斗资本,而且大伤了蜀汉元气,致使蜀汉成为三国鼎力之中,势力最差的一国,至蜀汉灭亡,也没能恢复元气。
假若刘备当时头脑清醒,见好就收,纳下东吴降表,复收荆襄之地,与东吴重修旧好,那样的话隆中对的里的决策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随着关羽死,荆州失,彝陵败……蜀汉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再也无力问鼎中原,恢复汉室了。
刘备兵败,丞相诸葛亮尽全力组建了一支10万人的军队,10万……与刘备玩完的60万简直不可相提并论。而恰恰也就是这10万大军,孔明用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虽然无功而返,身死五丈原,但却以攻为守,阻碍了魏军攻蜀,保持了三国的军事平衡。
诸葛亮用兵非是不敢采用魏延的建议,而是魏延的方法实在过于冒险。纵观当时三国之兵力:曹魏已经在赤壁大败中,缓过气来,恢复了元气,精兵大概有五六十万;孙吴的生力军也不下二三十万;蜀汉在彝陵大败之前兵力是不弱的,甚至说还优于曹魏和东吴,但是60万大军以没,全国也就这十万可用之兵,叫他如何敢轻易冒险?
魏延建议:“某以一军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丞相驱兵自斜谷而进,某从东方而来: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
魏延的这条建议,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分析,不难发现,这条建议是不符合蜀汉实力的。蜀汉本来就兵力不足,以十万之兵再分出一支以作奇兵,达到奇正相辅的目的是不可能的:你分兵敌也分兵,最后终是敌人势大。再者:诸葛亮只有这一支精锐之师了,胜了还好,若是山谷奇兵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他可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打击了,他也玩不起了。
再看魏延的奇兵之计,细一推敲,原来不过是诸葛亮隆中决策里的“以一军出宛洛,以一军出秦川”战略的军事缩影罢了。这样的一条建议,若是符合己方的国力国情,以孔明的才略,应该早就用了。
诸葛亮在上出师表时,可以说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向世人表白了内心世界,他在当时可能已经看清了局势:曹魏势大,以蜀汉的实力已经不可能灭掉曹魏集团,实现“问鼎中原,匡复汉室”的宏愿了。但是,他不服输,他不愿意放过一分希望,他企望可以凭自己一己之智来弥补蜀汉的实力不足,奈何,天祚轮回,汉室已不可复兴,曹魏虽贼已不可灭。他的后半生戎马生涯,其行不过是独木撑天罢了。
诸葛亮并不是奇谋为短,而是力不从心,他已经没有用险“奇谋奇兵”的本钱了,此乃事不遂人,非人之过!
陈氏之言实乃谬论也!!!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多高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是人们争论最多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本用不着争论,在《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里,提到三国时代的大“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诗人),另一个就是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争论呢?这是因为,颠覆历史已经成了当今历史学家及其爱好者的特征——许多历史人物已经被评了百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颠覆历史,不和传统的历史评价唱反调,如何能一鸣惊人,如何能引人瞩目。所以,过去说不好的历史人物,我一定要为他找一些好处(比如对隋炀帝、对秦桧、对李鸿章);过去说好的历史人物,我也一定要找点毛病出来(比如对岳飞、对诸葛亮)。于是,历史学界也不是清水衙门了,历史学家们也照样可以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只是,历史真的可以随意颠覆来颠覆去吗?
首先,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将苑》中“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几句话,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包括其他行业有识领导)奉为座右铭;
其次,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他“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的这些发明创造同样是当时无人匹敌的;
当然,处在那样一个改朝换代的战乱年代,是否为军事家,主要还要看他的军事实践,即是否有过统兵打仗的经历以及他的战绩。谈及此处,我不由得要先发一段议论:
自从极亲曹操(其实,这种所谓的“亲”也未必是真的“亲”,其目的也不外为了能引人瞩目而故作惊人之语)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CCTV-10的“百家讲坛”中狂吹了贾诩、郭嘉后,这两个人的所谓军事才能就被众多“易粉”和一些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听讲者捧上了天,这真是一个极为荒唐极为可笑的现象。我不否认他们的确是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在许多关键场合、关键问题上给曹操谋划过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策,然而,既没有姓孙武那样举世公认的军事理论著述、又没有统领过军队、亲临疆场指挥打仗的人,居然就成了“军事奇才”,这岂非咄咄怪事!袁绍阵营中的田丰、沮授甚至吕布手下的陈宫,他们遇事为其主做的分析、提出的建议也都准确、很好,但无奈袁绍、吕布均非明主,所以这几个谋臣的才能被后人忽略了。其实,除了未能选择明主外,他们哪一点比贾诩、郭嘉差!郭嘉的确给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并不是曹操的每次胜利都源于郭嘉的计谋:比如,官渡之战,当与袁绍陷入相持时,曹操有心退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阻止了他。更何况,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等,易中天为何对此视而不见呢?贾诩也一样,曹操征宛城破张绣,贾诩除了献投降计外,别无良策;张绣叛曹后依附刘表,曹操前往征伐,又大破之,贾诩同样束手无策。曹操因袁绍袭许都而撤兵,此时的贾诩灵感来了,这便有了“贾文和料敌决胜”(对此,《三国演义》的描写和《三国志》基本相同)。易中天为什么只提他后面的“料敌决胜”却避而不谈他前面的无计可施呢?郭嘉也好、贾诩也好,有主意他们就可以向曹操献计献策,没有主意他们就可以缄口不言,自有他人出谋划策,何况曹操本人也是足智多谋。诸葛亮则不同,刘备大事小情都要问计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则须每求必应。孰优孰劣,还不一目了然吗?马谡给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发百中,如果他没有后来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称为“天生的军事奇才、其军事能力超过诸葛亮”?如果仅仅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就可算军事奇才,那赵括可称“天下第一军事奇才”了。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尚不被称为军事家,也没有人称其为“军事奇才”。贾、郭被称之为“军事奇才”,实在是“军事奇谈”。陈寿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说:“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庞统与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并驾齐驱,法正和程昱、郭嘉相当——连庞统、荀彧都在郭嘉之上呢,更别提贾诩了。
为了“抗衡”诸葛亮,有些人还抬出周瑜、司马懿说事儿,然而,他们“抗衡”得了吗?
周瑜,满打满算,就打了“赤壁之战”这一场硬仗,还是在自己的“主场”。即便是赤壁之战,也不是他独自打的:“权…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诸葛)亮诣先主(刘备),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三国志诸葛亮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三国志周瑜传》。无论从哪个资料看,赤壁之战都不是周瑜单独打的。周瑜功劳确大,但不能全都算在他头上;
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我们还是看看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才是客观的评价!
接下来,言归正传,谈一谈诸葛亮的军事实践与战绩:论文韬武略,曹操在三国时期可谓首屈一指,但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曹操就没再得到什么便宜。而刘备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由原来的“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一变而为无往不胜。孔明不仅帮助刘备硬是在天下已被基本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更以一介书生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他与之作战的对手都十分强大,曹魏集团自不必说,就是益州刘璋,那也是久居川蜀,几代的地头蛇,又是易守难攻的地形,而诸葛亮仍能助刘备战而胜之(取川蜀庞统有功,但他过早阵亡。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诸葛亮),这岂是“军事才能平平”所能做到的!三国时期,包括曹操在内,没有谁能超过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次数,如果他的军事才能不行,刘备、刘禅岂能让他长期最军队统帅,还不早就“下课了”!
有些人(包括那个现在火得不可一世的易中天)根据陈寿《三国志》里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便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在是荒唐的很。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明白,作为西晋臣子,如果不这样说,那末,他将置其主子——宣帝司马懿于何地?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通过司马懿之口夸赞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
有些人总是讲这个胜仗是刘备打的,那个胜仗是刘备打的,可为什么不想想,在得到孔明之前,刘备东投西靠,如丧家之犬;得孔明之后,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这难道是他在得了孔明之后突然自己脑袋开了窍而与孔明没有关系吗?
比如,火烧博望,有人说是刘备干的,与诸葛亮无关,因为诸葛亮那时还没出山呢?果真如此吗?《裴松之注三国志》记:“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也就是说,诸葛亮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而“(建安)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同上),夏侯敦、于禁败于博望应该是在曹操北征乌丸之后,如何能肯定地说火烧博望于诸葛亮无关呢?
被后世歌颂得无以复加的《出师表》,究竟表达了什么?这是个值得弄清的题目。抛开后人那些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辞,心平气静地剖析内容,就不难发现,诸葛亮在表面文字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怀抱。 其一,谈蜀国面临的形势。全局形势对政治家来说,是重大决策的依据,必须准确无误地把握,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因应之策,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些许的疏忽,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对弱小的国家更是如此。《出师表》开宗明义,首先分析形势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个分析十分恰当。魏、吴、蜀三国之中,西蜀地盘最小,人口最少,原本就是最为弱小的一个。仅就人口论,尚不及魏国的十二分之一,是东吴的五分之一略多一点。在经历了吴蜀东三郡争夺战、吴国荆州偷袭战之后,西蜀不仅损失了大批物资,军力军心也受到重创。更重要的是,荆州这一富庶的战略要地已完全丧失。雪上加霜的是,刘备没有认清面临的险恶危局,轻率地发动了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全军覆没和刘备病死白帝城的凄惨结局,使得西蜀在下坡路上一滑再滑,已经滑到了谷底。外患与内忧紧密相连,西南少数民族在雍闿、高定、孟获、朱褒等领导下举行起义,西蜀内部又呈现出分崩离析的迹象。只是后世史学家因了对诸葛亮的无端热爱,在此使用了双重是非标准,硬是将此称之为叛乱。诸葛亮执政之后,做了三年准备,才将起义镇压下去,虽留下七擒七纵的神话,但是,南方一直不曾平静,少数民族的起义并未停止。 奇怪的是,在同一天的同一篇文章之中,诸葛亮对形势又做出完全相反的估计,说是:“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既然西蜀“北伐”时机已经成熟,形势当然是大好特好了。问题在于,西蜀到底面临“存亡之秋”的危急,还是有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强盛?如此明显的语无伦次,如此巨大的黑白反差,说明诸葛亮无非在玩弄刘禅。讲形势危急是为了恫吓,为自己不肯归政制造理由(当时刘禅已经20岁);讲形势大好特好,是要在“北伐”的名义下,将丞相府迁往汉中,远离皇帝,以避免宫廷斗争中难以把握的变数;同时摆脱皇帝的羁绊,让汉中勉县的葛氏政府,掏空成都的刘氏政权。 其二,麻痹刘禅。专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附与被依附关系,最后都依附于皇帝,形态如同根基在上的葡萄树。臣下对皇帝的依附,表面是忠君,骨子里却是在谋求个人的前程,谋取个人的名利地位。皇帝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一方面以高官厚禄、封妻荫子等分肥手段加以拉拢,另一方面,又以残酷手段打击那些不忠甚至于背叛的臣下。在西蜀执政的诸葛亮又何尝不是这样!对刘备精心筛选并久经考验的涿郡籍、益州籍官员,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诸葛亮绝不会信任,并千方百计地排挤打击。而对刘禅,他却采取了双重道德标准。向刘禅表示,他自己以及自己信任的一批官员,都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当然是欺人之谈,连他自己也不会相信!拿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给刘禅,在于麻痹刘禅的警惕。 其三,教训刘禅。仅有六百二十四个字的《出师表》,诸葛亮十三处提到先帝,这不是对刘备难以忘怀的“深厚感情”,是摆老资格。并以代先皇立言的姿态,以刘备作为参照物教训刘禅,矮化刘禅,打击刘禅的自信。至于他同刘备之间谈话的真实性,死口无对,已无法证实。即令无误,这么重要的内容,刘备也会反复地警诫儿子,没必要由诸葛亮絮絮叨叨。“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宫中府中,皆为一体……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你不应“亲小人,远贤臣”;应“亲贤臣,远小人”等等。当时刘禅并没有亲政,所有事务都由诸葛亮或者诸葛亮亲信董允、蒋琬、郭攸之、费祎等包办,这种告诫已完全没有必要。与其说是在告诫,莫若说是在教训,是在羞辱。这在专制社会里,很不正常,是气势汹汹的以下凌上。 其四,以推荐方式,使包围软禁刘禅合法化。《出师表》中,诸葛亮在“亲贤臣,远小人”的名义下,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一大批荆州籍亲信,还打着先帝刘备早已简拔的名义,要求刘禅“亲之信之”。其实,这些人在之前已被诸葛亮安置于朝堂,対刘禅实行着掌控牵制,政治军事等军国大事,都由这些人秉承自己的意图做出决定,刘禅不过是图章皇帝。在《出师表》中重提这一既成事实,无非是使这一无理手段合理化。刘禅既已没有了选择余地,诸葛亮不妨再以欺诈安抚其心灵。 其五,自我表白。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曾有一重大决定,即“托孤诸葛亮,李严为辅”;并以李严“为中都护,都统内外军事,驻节永安”。这个安排,实际是拱卫京师,对诸葛亮实行监督。南征时,诸葛亮借口其他将领才能均不如自己,遂夺过李严军权。南征回来后率军北上,将丞相府和统帅部驻扎在汉中勉县。这是对刘备遗嘱的背叛。敢冒背叛的“罪名”,当然有比这一罪名更大的期望值。对此,刘禅当然十分不满,不满在当时一旦爆发,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包含了诸葛亮的灭族风险。为了化解风险于无形,让刘禅放松警惕势在必然。所以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在这里,诸葛亮将待价而沽的南阳躬耕,隐去了功利特征,宁说成无奈的迁就。假话的背后,当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六,自我表功。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候,虽然说过:“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其实这不过是枭雄的雅言,本意还在于稳固刘禅的皇帝地位。所以在托孤诸葛亮同时,由李严“辅之”并加重其职任,目的在于监督诸葛亮,保证刘禅的皇帝地位不被动摇。诸葛亮夺过兵权不归,极力发展荆州籍势力,架空刘禅等,刘禅当然有足够理由加以怀疑。为了迷惑皇帝,诸葛亮历数自己的丰功伟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二十一年的概括,受任与危难之间的两句话,不过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即长坂坡失败后,奉命随鲁肃出使东吴。这是一次很不成功的外交活动,被孙权捉弄了的外交活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的概括,确实是夸大其词。 由于诸葛亮外交的失败,刘备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将诸葛亮冷藏关羽麾下。夺取益州时启用庞统;夺取益州后,更依靠法正,以至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前,连不同意见都不敢说,只是遗憾法正的早死,由此可见其甚不得意的政治地位。然而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却将二十一年西蜀割据成功的历史,一古脑归在自己名下,将自己打扮成拯救刘氏集团的英雄,已言过其实。 其七,自我表忠。诸葛亮在前边已经剖白了所谓“心迹”,即“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按理说,行文到此,已没有必要同义反复。大概是心虚的缘故,进而解释自己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的恩德,所以要尽忠于刘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他没有私心,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兴复汉室,并将刘禅迎进洛阳皇宫。说到底,诸葛亮在表忠中让刘禅别怀疑自己的擅权,将兵权不肯交还于李严的唯一原因,说成是为了“北伐”大业。 其八,强调刘禅对自己的服从。这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有关国家政务的事情,属于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他们会仔细分辨利害得失,一切言行都会从忠于后主的角度出发。潜台词则是:你就放心吧,放心做你的挂名皇帝(即所谓“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其次,希望后主将北伐一事放心地托付于自己,假如收不到预期效果,那就请后主治自己的罪责,也好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最后,“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刘备给刘禅的遗诏是:“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出师表》写到最后,诸葛亮才亮出底牌,这就是:你得按着你父亲说的,像儿子对父亲一样顺着我,听我的,一切都由我安排。这种公开向皇帝讨要尊敬、讨要服从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难有第二。 以上就是《出师表》所要表达的内容。文:胡觉照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在于刘禅的昏庸?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在刘备活着时,诸葛亮百战百胜,打下了偌大的蜀国,使刘备免于逃亡之苦。可在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就很少有像样的胜仗,前后判若两人,这也是有人认为周瑜比诸葛亮有军事才华的原因。本来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刘禅就更没心情吃喝玩乐了。大家想想南宋皇帝赵构为何杀岳飞,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想北伐迎回钦、徽二帝,这严重威胁赵构的皇权。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大家都忽视了他其实是比秦桧更大的汉奸。诸葛亮被徐庶推荐给刘备后,他必须得先熟悉军队,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其次得顾及朋友的面子,不能刚去就出风头,等到徐庶被迫离开后,他才真正接手指挥战斗。赤壁之战是周瑜和诸葛亮的成名战,真乃英雄所见略同。诸葛亮五次北伐中有两次最有可能成功。首先要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因素:
天时
第一次北伐的时间是在公元227年,由于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继位,魏国处于混乱。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出自三国志,用声东击西之计,收复了三郡。然后同年孙权北伐,与诸葛亮几乎同时,由此可见这个时机把握的很好。当时赵云还在,南方孟获又归顺蜀国,诸葛亮没有内忧和刘禅干扰,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地利
蜀国地势险要,不需要太多兵力驻守,可以抽出多余兵力用于进攻。其实魏国自赤壁之战后就已经退出争霸舞台了,后期多数处于防守方。
魏国:总兵力在65万左右,西线雍凉为10万,南线荆豫10万,东线徐扬10万,中部洛阳15万,北线20万人,防备游牧民族。
蜀国:总兵力在15万左右,北线汉中7万,东线永安3万,成都各据点5万。
吴国:总兵力在25万左右,主要部署在长江沿线据点。20万防备魏国,5万防备蜀国。
也就是说魏蜀两国交战兵力对比是20万对11万。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出自晋书宣帝本纪三国时期,蜀国边上南蛮,东吴边上山越,魏国边上乌丸匈奴都只有挨揍的份,可见汉民族的战力要强于少数民族,为何从隋唐开始战力急剧下降呢?我的帖子儒家才是秦朝灭亡真凶,并支持刘邦战胜项羽中有详细介绍。
人和
就因为马谡自作聪明,被魏国右将军张A于街亭大败,因失去人和第一次北伐失败。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不听将令的现象,斩杀马谡以正军纪。这次北伐也把刘禅吓尿了,他开始采取报复行动。
第二次北伐228年12月出散关攻陈仓,20余日未下粮尽退兵。因李严撒谎,筹集粮草不当,造成军队缺粮而导致北伐失败,被废为庶人,这是个关键人物。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也就是说他只听命于刘禅。按理说他的罪行是要斩首示众的,可是为何只罢免其官职,一定有个大人物再保他,谁比诸葛亮官职大,答案呼之欲出。
第三次北伐229年春,进攻占领阴平、武都两郡而归。两军主力没有交战,不然还得断粮。
第四次北伐231年2月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时,与魏将张A交战,射杀A。张A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司马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司马懿到了现场后发现诸葛亮的军威,吓破胆了,才知道张A说的对,魏国军队在质量上相差蜀军很多,只能开始装病不战。
司马懿后来按耐不住手下的调笑就跟诸葛亮对战了,结果被大败。五月辛巳,乃使张A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亮使魏延赴拒,大破之,司马懿退回营防守。
当诸葛亮粮尽退军时,司马懿又派张A去追击,结果中了埋伏,可怜的张A大好性命就这样被他害死了。
第五次北伐234年经斜谷出五丈原,也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可惜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军。这次诸葛亮为了防止有人断他粮草,提前用了三年时间在斜谷囤积粮草,并且在战场附近屯田,就这样司马懿都不敢来骚扰,可见他害怕诸葛亮到何种程度,才有了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空城计。
诸葛亮多次在北伐眼看要胜利的关键时刻,都因粮草不足而失败,从诸葛亮所著兵书可知他很重视后勤保障,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奇怪就在这里,前期好好的,后期谁断了他的粮草?刘禅不愧号称扶不起的阿斗,居然让邓艾的一支经过长途跋涉的偏军吓得投降了,导致姜维在前线的努力付之东流。蜀地有剑阁等险关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派一稳重之将,就能固若金汤,如果刘禅不投降也就不会有吴国的灭亡。
罗贯中为何重视蜀国的描写,除了发扬忠义思想,还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一首隆中对道出其中奥妙: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千万不要小看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虽然在细节上为了故事更加生动,而有所改变,可大纲是和三国志正史一样的,甚至比它更接近于真实历史。以后我会对金瓶梅、封神演义等四大名著做个解读,嘎嘎,大家喜欢不。
三国十大谋士排名
第一名、诸葛亮号称卧龙,飞龙在天,声震于野。他是个全方面的人才,不管在战略战术,还是在政治经济发展上都很强,等同于荀和荀攸叔侄组合,还是个发明家,最后过度劳累死于五丈原,所以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谋臣。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郭沫若称其千古贤相,智慧化身;忠义之士,悲剧英雄。连鲁迅也对他有所评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第二名、郭嘉号称鬼才,那就不属于人类的范畴了。在和袁绍之战中也有上佳的表现,提出的十胜十败,让曹操赞美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可见他是个仅次于诸葛亮的人才,如果没有早死就能帮助曹操统一全国,当然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曹操陷入一个怪圈,就是其谋士戏志才、郭嘉等大多因病早死。郭嘉的习性和曹操的本性很相近,都是浪荡公子哥,所以曹操才把他当作朋友看待。
第三名、周瑜号称大都督。一代文豪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以一阕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出他对风流儒雅,功勋彪炳的周公瑾的无限向往和景仰。是周瑜毁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梦想,魏国由盛转衰,可见要不是由于生病早死和为了衬托诸葛亮,也不会在三国演义中跑龙套。
第四名、荀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第五名、陈宫才华出众,忠臣不事二主,和吕布一起赴死。陈宫最开始是追随曹操,献计让他打败了黄巾军,占据了兖州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在此期间招揽了荀、程昱、典韦、乐进、于禁、李典等众多文臣武将,可以说是陈宫奠定了曹操称王的根基。可在曹操血洗徐州后改变了陈宫对曹操必宁生民的看法,丢弃大好前途,去投奔吕布。如果吕布能听从他的建议,也不会有最后的惨死下场,可惜了貂蝉美人。
太祖谓宫曰:宫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第六名、荀攸号称谋主,他是个战术型人才,就是谁制定了大略计划,他负责完善,在曹操谋士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曹操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突出了关羽的勇猛,事实上这二人是中荀攸之计后军败才被杀的。曹操擒吕布,灭袁术,破袁绍,都有荀攸的计谋,曹操为张绣所败之前,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败后回去就向荀攸表示了歉意。
第七名、卧龙凤雏号称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庞统在前线指挥攻陷险关重重的益州,为刘备入主蜀地做出杰出贡献,可见他是很有才华的,从他的称号看是排在诸葛亮之下,在中国古代龙为尊,凤次之。但因庞统容貌丑陋,处处碰壁,有很强的自卑感,表现欲望强烈,遇到诸葛亮就会失控,我偏和你唱反调,这是他最大的致命之处,因此死于落凤坡。真乃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说庞统对战其他人都不会失败,可是一旦被人抓住这个弱点,就是无名小卒也会干翻他。
第八名、徐庶号称孝子原名单福,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乃忠义之士。刘备兵弱将少难挡曹军,在这危机关头,徐庶建议放火烧寨,佯装退兵,然后派关羽、张飞等领兵埋伏以待曹军追兵。曹仁不知其中有诈,中了埋伏,曹军伤亡惨重,刘备反败为胜,这才从容收兵,返回新野。这就是著名的火烧新野之战。后来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的儿子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可他身在曹营,一生没有献过计策,从他前期为刘备抵抗曹操可知,其才华值得重点提出。
第九名、贾诩号称毒士,军事才华也很突出,擅长谋人,说白了就是擅长说好话哄人自保。可是难道那些不油滑的正直谋士不知道如何自保么,他们当然知道,可是品德决定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能看到他活到最后,就说他是最聪明的人。其最大的污点就是同李嗟热嘶雎页ぐ玻导致天子被曹操所擒。
第十名、司马懿这个人物很有意思,说他是谋臣可更像是枭雄。虽然他善于隐忍成为晋太祖,可是不能说他在军事上比所有人高出一头,就像刘邦最开始也没有料到自己会有当皇帝的一天。在司马懿刚加入曹操阵营时,他一定没有造反当皇帝的念头,必须得在主子面前有所表现,可结果是没有一点作为,风光都被其他谋士夺走了。其次从他和诸葛亮的对战中可知相差很多。因为诸葛亮在北伐中把魏国的有名将领都杀死了,司马懿这个军事无能之辈,趁机爬上权力顶峰,可以说他因诸葛亮而成就晋国霸业。三国后期正所谓蜀国无大将,魏国无谋士。如果这些早死的谋臣还活着,那么三国历史更加迷人,当然也对中国伤害越大,导致五胡乱华。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诸葛亮没借箭,黄盖也没挨打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乏,还谈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线索可查。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战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须口。曹操受挫,坚守营垒以待战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起初他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使得船要倾覆,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他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
自从有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多数人只知道有三国演义,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
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人们通常认为,曹军将战船用铁链相连,使得黄盖的火攻奏效,实际上,曹军的战船之间并没有用铁链相连,只是首尾相连、衔接紧密,看上去好像连成一串。实际上,曹军的船舰是用木板两两钉在一起,这样船身晃动幅度大大减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战斗力。同时,两大船一体,可以即时进行接舷战的步兵数量增多,特别令江东军头疼。江东水军历来以接舷战制胜,如今接舷战的难度变大,就不得不为此发愁了。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武锋校尉黄盖向周瑜建议: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在孙刘联军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黄盖提出的火攻的确是上佳的方案。
三国历史上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江表传记载了黄盖的诈降书,他在诈降书里认为以江东地区六个郡的兵力,不能够抵挡中原的一百多万兵力,但是孙权、周瑜执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为了避免与孙权、周瑜一起被消灭,情愿向曹操投降。
曹操告诉黄盖的代表,接受他的投降,叫他于指定的日期带自己的部队与兵器粮草,乘船由南岸到北岸来。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使得曹操深信黄盖不是诈降,而是真降,特地行了一番苦肉计,先叫黄盖在举行军事会议的时候,公然冒犯周瑜。于是周瑜大怒,叫左右把黄盖拖下去斩首,众将领纷纷求情,黄盖才幸免一死,改打了五十下脊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事实是,黄盖不曾吃这个苦,也不需要吃这个苦。曹操很容易相信黄盖的投降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一,他的兵力比孙刘联军的兵力多。黄盖不愿与周瑜同归于尽,是很合乎常理的。第二,曹操所能知道的关于黄盖的情形是: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未甘。第三,十几年来各方的将领背弃原主而投降曹操的太多。曹操受降成习惯,因此对于黄盖之降,没有存太多怀疑之心。再说,黄盖降了之后,落入自己的手心,想处置随时即可,因此,曹操接受黄盖投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