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现代民谣

求现代民谣,第1张

陕西,简称秦,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部分,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黄土地上,由于气候、地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陕西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特别是陕西的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古老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以领略今人溢于言表的真实情感。而陕西的民歌和民谣长久以来广泛地流传于老百姓中间,有诙谐幽默的、有劝人为善的、有针贬时弊的,有传情达意的,这些民歌民谣以陕西方言为载体,是陕西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谈谈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民歌民谣。

关中地区位于平原地带,物宝风华,人杰地灵。民歌民谣也异彩纷呈,摇曳多姿。在内容上,主要有稚趣盎然的儿歌、反映时代特色和人物的民谣、反映现实生活、针贬时弊的民谣、反映婆媳关系的民谣、反映婚姻爱情的民谣、反映地方风光和物产的民谣等等,在形式上,有的简明扼要、诙谐幽默,有的针贬时弊,语言辛辣,有的充满感念,热情讴歌,有的娓娓道来,荡气回肠,有的一问一答,有的低声倾诉。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身边的人或事、动物或植物来深刻的时代变迁的内容,

(一)稚趣盎然的儿歌

这些儿歌主要以自然景物或者动物为主体,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含义简明,便于传颂。例如,以动物为主体的:

猴娃搬砖头

猴娃猴娃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不哭,给你娶个花媳妇。娶下媳妇阿达睡?牛槽里睡。铺啥呀?铺簸箕。盖啥呀?盖筛子。枕啥呀?枕棒槌。棒槌滚得骨碌碌,猴娃媳妇睡得呼噜噜。

屎巴牛点灯

屎巴牛点灯,点出先生。先生算卦,算出黑娃。黑娃敲锣,敲出她婆。她婆碾米,碾出她女。她女刮锅,刮出她哥。她哥上柜,上出他伯。他伯碾场,碾出黄狼。黄狼挖枣刺,挖出他嫂子。

“阿达”在陕西话中意思为:哪里。“屎巴牛”即屎克郎。上一首以广大儿童喜欢的猴子为主人公,在一问一答中憨态可掬。第二首中利用一连串的劳动动作,利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引出一大串人物。

再如这两首,都是以儿童们喜欢的吃食为线索展开的:

箩箩面面

箩箩,面面,杀公鸡,擀细面。婆一碗,爷一碗,两个小伙两半碗。

新年好

新年好,新年好,穿新衣,戴新帽,吃白馍,砸核桃。

还有以自然景物为题展开的:

月明夜 亮晃晃

月明夜,亮晃晃,开开城门洗衣裳。洗得干干净净的,捶得邦邦硬硬的,打发哥哥穿整齐,提上馍笼走亲戚。

此外,有些儿歌还寓教于乐,告诫孩子们不要乱跑、要孝敬老人、要有羞耻之心等等,具有传统教育色彩。如下三首:

谁跟我摇尾巴

谁跟我,摇尾巴,一脚踢到沟底下。沟底下,有狼哩,把娃吓得胡墙(藏)哩。

羞,羞,把脸抠

羞,羞,把脸抠,抠下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ca)的豌豆打一马牙罐。

咪咪猫,上高窑

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qiao qiao),逮下雀雀喂老猫。

(二)反映时代特色和人物的民谣

同时,民歌民谣也老百姓表达对时代变革的感知,对英雄人物的歌颂、敬仰和缅怀。短短的民谣中,既有劳动人民对英雄的礼赞,也有对坏人的唾弃、讽刺和挖苦,集中的体现了民心向背,正所谓有的人虽然倒下了,但他永远或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终将被人民唾弃。此外,民歌民谣中也有描述历史事件的,具有深刻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可以说,以小事情反映了大时代。例如以下几首:

胡宗南

胡宗南,太凶残,抓丁讹钱没个完。打日本,不上前,内战把兵都出全。特别队,清乡团,想把好人都杀完。要想免去灾和难,赶快打垮胡宗南。(流传于解放前老解放区)

刘志丹

刘志丹,智谋精,民情敌情馍得清。用计巧,设迷阵,又拔寨子又夺城。(流传于老解放区)

苜蓿花拌拌汤

苜蓿花,拌拌汤,日本鬼子死在(黄)河岸上。麦稍黄,日本亡。麦搭镰,日本完。

(三)反映现实生活,针贬时弊的民谣

民谣在人民的土壤中生生不息,广泛地流传开来,主要因为其来源于生活,并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对坏人坏事进行讽刺,具有针贬时弊,逞恶扬善的的作用,也是老百姓切身感受的一种抒发渠道。

例如这首就以强烈的对比,生动地描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生活和受压榨的情况。

泥瓦匠住草房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

还有讽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

队长用钱一句话,会计用钱帐上挂,出纳用钱抽屉拿,社员用钱求菩萨。

七点开会八点到,九点开始作报告。你作报告我睡觉,讲来讲去老一套。

纸上公章碗口大,不如熟人一句话。

广为流传的“四怕歌”具有多个版本,但意思基本相同,反映60-70年代少数农村干部的不良作风:

四怕歌

支书的老婆贫协的娃,槽上的马驹不敢骂;还有会计他二爸,队长他娘惹不下。

另一种版本:

集体的骡驹队长的娃,组长的媳妇比天大。会计他爸惹不下。

你给队长提意见,批斗会上再见面;你给会计提意见,算盘珠子咱再看; 你给组长提意见,天天来把重活干

(四)反映婆媳关系的民谣

家庭关系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而家庭关系中尤以婆媳关系最难处理,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此家务事上的纠纷和对婆媳关系的不满意也被编进了民谣中,有婆婆埋怨儿子和媳妇的,也有婆婆自己抒发感慨的,如老娘埋怨说:

取下媳妇昧良心

软枣枣树,毛毛根,吃娘奶,跟娘亲,

取下媳妇昧良心。把娘哄到沟儿畔,

踢一脚,咕噜当,打破鸡蛋流了黄,

再不得见我那亲光娘。(亲生母亲)

见了媳妇像孝子,见了老娘像豹子。年轻媳妇穿料子,老汉老婆穿套子。

(套子:陕西话中指烂、旧棉花)

媳妇娶全啦,儿子跑完啦。米汤熬粘啦,孙子围严啦。

花了两千八,娶个新邻家。见面不答话,上地撂个娃。

看着儿子也抚育后代了,老娘想起自身,不禁感慨万千:

隔窗看见儿抱孙

隔窗看见儿抱孙,我儿抱着他儿亲,等到他儿长大了,他儿忘了我儿恩。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模式也开始变化,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成为普遍的形式。大家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临着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和父母分开住,如下面两首就生动的反映了大家庭分家的场景:

分家

一家四口人,都来把家分。老大胡子长,分了一间房;

老二胡子短,分了一个碗;老三没胡子,分了个驴蹄子;

老四爱喳喳,分了个烂刷刷。大家不要妈,后院把猪拉。

四个都是狼,长大忘了娘。

娃他婆

媳妇娶进三天多,紧跟就买尺八锅。

听起亲着哩,实际分着呢。

见面不说话,出门撂个娃。

叫个妈,划不着,口口声声娃他婆。

陕西话中称奶奶为“婆”。

(五)反映婚姻爱情的民谣

千百年来,爱情婚姻永远是老百姓永不泯灭吟唱着的主题。但是在过去由于知识水平和妇女地位等原因,很多婚姻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结下了不少苦果。这一点在民谣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民谣多以女性视角出发,以牢骚和怨言的形式体现了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和渴望。当然,在这些民谣中也不乏那些甜蜜的爱情表白。

如这几首就倾诉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有嫁错地方的,有嫁错人的,有嫁得太老的,有家得太小的:

媒人真是没良心

我大(爹)爱吃山核桃,把我卖到山屹崂。

桌子擀面太得高,板凳擀面折断腰。

半截擀杖没牙刀,漏气风箱要我烧。

我妈只图把我卖,我受的难过谁知道?

天知道,地知道,剩下就是我知道。

拄擀杖骂媒人,媒人真是没良心。

说下这媒烂舌跟!

我大(爸)我妈爱银子

我大我妈爱银子,把我卖给老头子,

老头子,有胡子,差点把我能奴死,

老头子给我金戒指,就给金子都没意思。

怨大(父亲)妈

女子今年一十三,我大我妈急得给我寻老汉。

拜了地,拜了天,揭开盖脸子偷眼观,

呀呀妈!茬茬胡子一只眼,

黑得像个叫驴脸。

大、妈八辈子没见过钱,

叫你女儿死都蒙不合眼。

不给你休书你敢嫁给谁?

媳妇抱怨:“十七岁女嫁下七岁娃,

他一天只知道打耍耍,

关门不知道牢不牢,

睡觉不知道脱袄袄。”

婆婆训斥:“你嫁我娃你嫌小,

你嫁你大(爹)你嫌老,

你嫁你哥你有嫂,

牡丹不结向日葵,不给你休书你敢嫁给谁?”

但同时,也有表现仍待字闺中,对婚姻充满希冀的,也有丈夫外出在家苦苦等待的:

千万给寻个好阿家

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左眼跳得扑塌塌。

黄狗黄狗你卧下,媒人媒人你坐下。

叫我给咱烧茶吵芝麻,吃饱喝够再说话。

你大伯,你听着:咱娃没长下十七八。

看不了钥匙当不了家。

千万给寻个好阿家。

等女婿

手里拿着袜底底,我坐到门前等女婿。

东来的,西去的,都是扛锄下地的。

就是不见心近的。

也有告诫小两口过日子要克勤克俭,开源节流的:

男人是巴耙耙儿,女人是个匣匣儿。不怕耙耙没齿儿,只怕匣匣没底儿。

当然,婚姻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婚姻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

恋爱歌(50-60)

手表车子加皮鞋,门上要挂军属牌;一工二干三教员,死活不跟庄稼汉。

找个农民嫌穷光,找个军人怕打仗,找个干部怕下放,找个工人刚对向。

“对向”陕西话,正合意的意思。

(五)反映地方风光和物产的民谣

地方独特的风光和物产是当地人的骄傲和自豪,特别陕西自古帝王都,要说的简直太多了,老百姓最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编成了歌谣:

关中八景歌谣

雁塔晨钟在城南,咸阳古渡几千年;

灞柳风雪扑满面,华岳仙掌现奇观。

曲江流饮水不断,草堂烟雾紧相连。

骊山晚照红光显,太白积雪六月天。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陕西的风俗也非常的独特,经过汇集称之为:

陕西十大怪

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东邻家,西舍家,东邻西舍娃娃多,娃娃玩耍莫看戳,稀斯拉了半灶火,懂滴只见娃滴鼻子不见娃滴眼窝,他大说,快给娃洗一洗,他妈说,不要急,等干了还能揭个宁壳壳。

莫看戳-----没注意

稀斯-------稀屎

灶火-------厨房 炉灶

懂滴-------毫无规则的乱玩,玩的时候不注意卫生

眼窝--------眼睛

宁壳壳-----硬壳壳

哄小娃睡觉的

嗷、嗷,嗷娃乖,白馍馍夹韭菜。

关于婆媳的

吹手(唢啦)一响,把娃交给婆娘。

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都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小车进村呗呗响,

来了一车乡镇长。

小的能喝二三斤,

老的也喝七八两。

一萨滴疙瘩,

二不啦啦,

三不三,

四不四,

侮(五)辱妇女,

流(六)氓得胜,

欺(七)负群众,

巴(八)结干部,

酒(九)肉不断

实(十)在可恨

过年大灯笼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奶奶不叫爷爷谁,爷爷在茅房开大会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园"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民谣歌曲,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岁月的回忆。女生回复你这首歌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

1 以歌曲表达心情:女生可能通过回复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或情感状态。这首歌词中的思乡和岁月流转的意象,可能与她当前的情感状态有所关联,她可能希望你能够理解她的内心世界。

2 暗示回忆和珍惜:这首歌词提到了岁月的流逝和对家园的思念,可能女生在回复中想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珍惜。她可能希望你能够理解她对过去的情感和对家的依恋,或者她希望你们在交往中能够珍惜彼此的时光。

3 表达拒绝或保持距离:歌词中的表述可能与女生的情感状态相关,她可能暗示着她对于你的表白持保留态度,或者暗示着她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这需要你综合考虑其他情境和她的行为来理解她的真实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与女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尊重她的感受和回应,并表达出对她回复的理解和关心。询问她对这首歌曲的具体想法,以及她对你的表白的看法,可以进一步了解她的意图和感受。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和诚实的交流,以建立互相的理解和尊重。

You Are My Sunshine 

Say You Love Me

我不愿让你一个人

暗恋 

童话

可不可以爱我 

专属天使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

大概就是这些吧,当然还有很多,其实只要是女生喜欢的歌,还有你本人的心意,那么都是能够打动女生的。

中国十大经典民谣:《童年》、《同桌的你》、《曾经的你》、《灰姑娘》、《生如夏花》、《宝贝》、《野花》、《生来彷徨》、《风吹麦浪》、《光阴的故事》。

1罗大佑《童年》

罗大佑是公认的创作天才,而这首传世的《童年》,是现在每个吉他爱好者学习扫弦的必弹曲目,轻松诙谐的曲风、加上属于那个时代印记的歌词,每次响起,总会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现在听起来却有点感伤,怀念那段一去不复返、最美好的童年。

2老狼《同桌的你》

童年过后,我们在校园最后的那段时光,或许曾无限伤感的怀念起某个人,或许暗恋多愁善感的同桌,或者多年后才会感慨起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为你做的嫁衣,大学离别最不忍听得一首歌,当然还有那首可米小子的《青春纪念手册》。

3许巍《曾经的你》

步入社会,最符合心境的一首歌是这首《曾经的你》,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当年意气风发的你,出到社会才发现社会百态,人生艰难,经历了人生百态的冷暖,才发现这笑容温暖纯真。

4郑钧《灰姑娘》

当年多少人学吉他就是为了学这首《灰姑娘》,为自己心爱的姑娘表白,浪迹天涯后,遇到自己心爱的姑娘,你才会停止漂泊无依的生活,你和心爱的灰姑娘建立起一个家庭,从此你不再是一个人!

5朴树《生如夏花》

成立家庭后的生活,你的人生或许就像朴树唱的那样,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结束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你逐渐安定下来。

6张悬《宝贝》

你可能会生下自己的宝贝,有了孩子的生活,给你增添了无数的乐趣,你学会了哄孩子、你学会了换尿布,你为此乐此不疲,就像张悬歌里唱的,我的宝贝宝贝,给你一点甜甜,让你今夜好眠。

7陈楚生《野花》

等孩子长大了,你或许会带着孩子去看郊游看野花,你会告诉孩子,最重要的东西需要你去保护,美好的爱情需要自己争取,就像陈楚生唱的,摇摇摆摆的花,它也许要抚慰,别让她在等待中老去枯萎。

8汪峰《生来彷徨》

随着容颜的老去,年华的消逝,你开始变得彷徨,就渴望回到那个20岁的时候,意气风发的你不服输,你不服老,就像汪峰声嘶力竭地呐喊,不如让我们一起放任自流,反正像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彷徨。

9李建《风吹麦浪》

你渐渐老去,你的欲望都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你最想要的却是看着云卷云舒,听着风吹麦浪,你听着李健的风吹麦浪,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想起你轻柔的华语曾打湿我眼眶,你是不是也释怀了,不再那么彷徨悲伤。

10罗大佑《光阴的故事》

人已迟暮,离坟墓也越来越近,你对人生依然还是有点不舍,你也只能回忆起光阴的故事来度过那寒冷的冬天,人生在世,不过如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9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