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weever),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外形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为30~40厘米,体重400~12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间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
编辑本段鲈鱼文化
西晋八王之乱时,出仕洛阳的吴郡张翰以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莼菜羹为借口,远离了洛阳的是 文学典故中的莼鲈之思莼鲈羹
非之地。后来成为文人们借以表达自己出仕报国和消极避世的两种矛盾心理时常用的典故。比如李白在《行路难》中说,:‘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另外辛弃疾的词中曾多次以鲈鱼和莼菜来形容自己矛盾的心理,有许多名篇中有此典故。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东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 鲈鱼做的青丝鲈鱼
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个体大,最大可长至30~50斤,一般为3~5斤。
编辑本段经济价值
鲈鱼肉质坚实洁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味鲜美。鲈鱼因其体表肤色有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黑鲈的黑色斑点不明显,除腹部灰白色外,背侧为古铜色或暗棕色;白鲈鱼体色较白,两侧有不规则的黑点。 鲈鱼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 Japanese sea bass,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出口 刚捕获的新鲜鲈鱼
口岸: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
编辑本段加州鲈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
笔者在江苏吴江市平望镇庄西漾荡利用大水面发展网箱生态养殖加州鲈,网箱面积250平方米(3只)。2003年5月21日购进加州鲈鱼苗种9000尾,经一年的饲养后,成活率为85%,分别在今年的5月3日和6月11日全部上市。总产30765千克,每平方米产量123千克,产值48050元,利润19925元。
一、放养水域选择
水面开阔,湖底平坦、无障碍物,水深在3米以上。流速在01米/秒,网箱周围有较好的水体交换和丰富的溶解氧。底质硬泥,淤泥较少。过往船只少,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在7~8之间。
二、网箱规格和网箱的设置
网箱规格可分为2种,即鱼种网箱和成鱼网箱。鱼种网箱用20目的被网和无结网片制成,成鱼网箱用9股聚乙烯有结10号网片制成。 1网箱规格 鱼种网箱:①长25米,宽25米,深2米,材料为被网。②长3米,宽3米,深2米,材料为无结网。③长6米,宽6米,深25米,材料为无结6号网。④长10米,宽10米,深3米,材料为聚乙烯有 日本人吃的用鲈鱼做的生鱼片
结8号网。 成鱼网箱:长8米,宽8米,深3米,材料为聚乙烯有结9股10号网。 2网箱设置 网箱的排列必须整齐规范,呈“品”字形排列。鱼种网箱箱与箱之间的距离可以相互联结,每一排之间的距离保持4~5米。成鱼网箱箱与箱之间的距离5~10米,每排之间的距离10~15米,便于生产船只的进出和饲养管理的操作。 鱼种网箱可以相互利用毛竹桩固定排列,但成鱼网箱,每只箱都要成独立形式存在,用4根优质竹桩固定。鱼种网箱上纲绳高出水面25~40厘米,成鱼网箱上纲绳高出水面50~70厘米,随水位高低灵活升降。鱼种网箱箱底每只底角结一块砖头,成鱼网箱每只箱角系好一只砂袋,系好底角脚绳,一是保持箱体规范整齐,二是箱体遇到风浪时能保持稳定不摆动。
三、鱼种放养
1鲈鱼苗种期,规格在4~5厘米/尾,每平方米放养1500~2000尾。 2规格在10厘米左右的鲈鱼,每平方米放养1000~1500尾。 3进入成鱼箱,每平方米放养30~50尾。
四、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 加州鲈鱼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其食欲旺盛,生长迅速,在饲养过程中以冰鲜海淡水鱼为主。刚购进箱的鲈鱼苗,投喂的饵料为鱼肉浆,每天投喂4次,上午7点、10点,下午2点、5点,约饲养20天后改为每天早、中、晚3次。随着鲈鱼逐步长大,以投喂适口鱼块为主,每天2~3次,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5%~6%。必须经常观察鲈鱼的生长情况,以调整投饵量,确保吃饱吃好。 2及时筛选分养 由于个体生长差异及加州鲈有相互残杀的习性。为了确保成活率,根据饲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须及时进行筛选分养。 小鲈鱼前期每隔7~10天用5分筛子筛选。中期每隔10~15天用7分筛子筛选后进入6号网箱,养至6月底7月初用9分筛子筛选后放入8号网箱。约养殖20~30天,用13寸筛子筛选后放入10号网箱进行成鱼养殖。 3做好“四防三勤”工作 (1)四防:①防治鱼病。大水面生态网箱养殖,一般病害较少,很少用药。在鱼种放养前用3%食盐水进行浸浴消毒,在鲈鱼筛选、翻箱、船运等操作过程中,操作要轻,时间要快,避免擦伤鱼体。②防止逃鱼。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防逃鱼。③防止浮头。网箱养鲈鱼时间铣さ牡胤剑字视倌嗪穸剩室着ǎ诨泼芳窘冢乇鹪、8、9月高温阶段,容易引起浮头。因此,有条件的地方成鱼网箱需要安装叶轮式增氧机。安装方法:四只网箱中间装一台增氧机。在遇到闷热、无风、天色阴沉等恶劣天气时,饵料尽量少投或不投,因此时水中溶氧少,鱼不能吃得过饱,以免引起浮头。④做好防洪和防台风灾害。在洪涝和台风季节,要仔细检查箱桩和纲绳的牢度,箱角砂袋和脚绳是否脱落,每只箱的竹桩都要相互联结,起到抗击洪涝和台风的作用。 (2)三勤:①勤检查。每天检查网箱、纲绳是否系牢,箱体有否破损,竹桩是否松脱等 家常菜红烧鲈鱼
。②勤刷洗。网箱经过长时间的养殖后由于水质浓,箱体藻类附着滋生,堵塞网眼。因此,要经常用刷子刷洗、用手搓,或用竹片抽打(操作时注意不要损坏网眼),或柴油机水枪清洗,保持网箱内外水体能正常交换。③勤观察。每天观察网箱内鱼的活动、吃食动态和天气变化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月初放养的鱼种,经过近7个月的饲养,在12月底有20%的加州鲈鱼可达到商品规格。经一年的饲养均可全部上市。
编辑本段淡水养殖
一、地塘建造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他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KW 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养殖户刚捕获的鲈鱼
。
二、苗种培育
从海区捕捞的鲈苗 (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放养品种以北方海区天然鲈苗最佳,由于理化因子不同,苗种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2 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强氯精或15ppm福尔马林泼洒消毒一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 克、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三、饲养管理
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 次,每次连服3 天。同时定期用 04ppm 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药物防治要慎用敌百虫、硝酸亚汞等药物。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编辑本段海水养殖
一、池塘条件与准备工作
池塘面积以3300m2-6600m2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 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m深,为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可一次施用二铵75kg/hm2,两天后池水变为油绿色即可放养。
二、鱼种暂养与放养
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cm-4cm,经捕捞转运操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暂养方式以养殖池中架设40目网箱比较方便。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霉素拨洒消毒,待摄食鱼糜后呋喃唑酮。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或海淡水技角类,桡足类,而后投喂新鲜鱼糜。鱼种培养至10cm左右,按15尾/m2投入养成池中。
三、养成管理
1、投喂 饵料以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抢食快,含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时要掌握鱼吃饱,又不浪费饵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待鱼下沉不抢食时中止投喂,日投饵次数和投饵量视季节而异。鲈鱼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日投饵4-5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30%,低温的早春、晚秋,日投饵2-3次,占鱼体重的1-10%。 2、巡塘检查 早晚巡塘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巡塘观察内容包括鱼体活动情况,池塘水色、气味、透明度变化及池塘防逃设施和敌害等。
编辑本段海水网箱养殖
一、养殖海区条件
要求透风,低潮时保持水深5m以上,水流畅通,每秒03m为宜,底质无障碍物,水质清新无污染,盐度变幅小。
二、网箱结构形式
养鲈网箱管架固定式和网体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属管材做成略大于网箱的框架,把网箱扎其内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网箱本体四角各吊一个4kg的砂袋,以固定网型。南方多以木板连制成合格的鱼排,用浮球浮于水面,以锚索定位,网箱挂在鱼排格中。北方以单网单浮体框架为多,各浮体网箱连接在海区定位浮绳上。 网口大小通常采用3×3m和4×4m,网深随时海区的水深而定,一般4-6m,网目随鱼体大小而定,选用网目原则以破一目而不逃鱼为准,网目应小于鱼体高的1/2。
三、鱼种放养
鲈鱼当年养成商品鱼,其苗种应先暂养至10cm以上再计数放入网箱。每立方米网箱水体数20-3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还要根据鱼种规格,季节早晚海区条件、饵料贮备及养殖技术因素确定。
四、投饵
饵料以低值杂鱼为主,也可投喂颗料饵料每次投喂应先少后多,待引鱼上浮抢食后再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准,当鱼不抢食时应停止投喂日投饵次数4-6次,早春晚秋水温低时日投2-4次。
五、日常管理
经常洗刷网元,清除附着物,一般10-15天一次,必要时更换新网箱,勤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
编辑本段病害防治
1、眼球白烛症
症状:多见于春夏鱼种阶段。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遮盖整个眼球,严重者眼球突出脱落。此病可由饵料不新鲜、维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更新养殖水体,投喂新鲜饵料、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尤其添加B)。
2、水霉病
症状:鱼体出现絮状细菌,病鱼浮上水面慢游,食欲不振,消瘦死亡,多数为鱼体受伤后感染所致。 防治:更换新水,保持良好水质,以6×10-6的孔雀石绿药溶5-10min。
3、皮肤溃烂病
症状:以高温季节多见鱼体局部脱鳞,充血溃烂。多因鱼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以20×10-6加氯霉素(或呋喃西林)药浴4h-5h。
4、肠炎病
症状:病鱼腹胀肛门红肿、有**粘液流出,鱼消瘦、食欲不振、重症者死亡。由饵料变质和饵料食脂高引起。 防治:以01%的添加量配制呋喃唑酮药饵,连续投喂5-7天。
5、鱼虱病
症状:鱼体寄生鱼虱,病鱼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鱼体消瘦死亡。 防治: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25×10-6-03×10-6,隔3天再施药一次,一般两次用药可治愈,也可用纯淡水浸浴2-3分钟,鱼虱也可自行脱落。
编辑本段食用价值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补气,益肾,安胎。 宜食: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忌食:根据前人经验,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鲈鱼忌与奶酪同食。 按语:鲈鱼分布在中国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江南水乡各地均产。在每100克鲈鱼肉中,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0.4克,灰分1克,钙56毫克,磷131毫克,铁1.2毫克,核黄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湾产者含粗蛋白19.39克,粗脂肪1.16克,灰分1.16克。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而积渐流于虚弱,脾弱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 2崔禹锡《食经》:主风痹,面疱。补中,安五脏。 又:鲈鱼肉多食发痃痔疮肿,不可同乳酪食。 3《食疗本草》:安胎、补中。 4《嘉佑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 5《本草衍义》:益肝肾。 6《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编辑本段食用方法
做法一:清蒸
原料:鲈鱼1条(500~600克〕,熟火腿30克,笋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许。 辅料:姜片、葱丝各5克,盐5克,料酒15克,酱油少许,鸡汤50克。 准备:将鲈鱼去除内脏,收拾干净,擦净身上多余水分放入蒸盘中;将火腿切成与笋片大小相近的片,码在鱼身上;香菇用温水泡发,去蒂,切片,也码在鱼身及周围处,再将姜片、葱丝放入鱼盘中,再倒入盐、酱油、料酒;香菜择洗干净,切段备用。 做法:1大火烧开蒸锅中的水,放入鱼盘,大火蒸8~10分钟,鱼熟后立即取出,拣出姜片、葱丝。 2将鸡汤烧滚后,浇倒鱼身上,饰以香菜段即可。 Tips:1如果没有鸡汤,可以用鸡精调入清水中来代替,加入鸡汤主要是增加清蒸鱼的鲜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这种烹饪方法制作的鱼要尽量新鲜,除鲈鱼外,草鱼、武昌鱼、鳜鱼等也都可以。 特色:鲈鱼性温,有补中气、滋阴、开胃、催乳等功效。鲈鱼秋后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风斜日鲈鱼香”之说。
做法二:锅贴
用料:肥猪肉225克,净鲈鱼肉300克,鸡蛋3个。 调料:精盐3茶匙,味精15茶匙,香油、胡椒粉各1茶匙,湿淀粉、干淀粉各05汤匙,花生油750克,ji汁、椒精盐各1碟。 制作:肥肉改成长5cm、宽3cm的长方形24片腌过。鲈鱼肉改成长约5cm、宽约3cm的长方片放精盐、味精、麻油、胡椒粉拌匀。 将鸡蛋、湿淀粉调成浓糊,用70%涂匀鱼肉,用30%将腌好的肥肉拌匀。用一大盘撒上干淀粉,把肥肉排在盘上,再将鱼肉贴在肥肉上。锅放底油烧热,端离火位,将鱼肉排在锅中,放回炉上半煎半炸至两面呈金黄,倒入漏勺控油。用剪刀剪齐摆放在盘中。另跟ji汁、椒盐同时上桌。
做法三:清蒸
原料:鲈鱼一条(12斤左右最佳)、葱、姜、香菜、料酒、盐、生抽、美极鲜、白胡椒粉、白糖、油。 做法: 1将洗净的鲈鱼两面斜切出花刀,沿鱼背部切一深达鱼骨的刀口;在鱼身上抹上盐、料酒、每个花刀口内夹上葱、姜,再在鱼肚内放上葱(大段)背部夹上姜片; 2上锅蒸15分钟,鱼放置在鱼盘上时,要用一双筷子架起,防止与鱼盘粘连。蒸好后,将调料夹出汤汁倒掉; 3调料汁的制作:锅内倒入生抽、美极鲜、料酒,然后放入葱姜丝(葱丝的长度2寸为佳)。小火烧滚后,加入白糖、白胡椒粉少许;料汁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加调整。然后,将做好的调料汁倒入鱼盘,并在鱼的身上放些生葱丝、香菜。这时,用锅将少量的油加热,再将烧滚的油用勺子均匀地撒在鱼、葱及香菜上面,即可食用。
营养分析
1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3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2 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
食物相克
鲈鱼忌与牛羊油、奶酷和中药荆芥同食。
烹饪指导
1 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2 为了保证鲈鱼的肉质洁白,宰杀时应把鲈鱼的鳃夹骨斩断,倒吊放血,待血污流尽后,放在砧板上,从鱼尾部跟着脊骨逆刀上,剖断胸骨,将鲈鱼分成软、硬两边,取出内脏,洗净血污即可(起鲈鱼球用); 3 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食疗作用
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 具有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
其他相关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 《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民间验方有用鲈鱼与葱、生姜煎汤,治小儿消化不良;将鳃研末或煮汤,可用以治疗小儿百日咳,也可治疗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 秋末冬初,成熟的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吃鲈鱼的最好时令。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鮨鱼科动物鲈鱼的肉。鲈鱼又称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江河中。获得后,去鳞,汤杂等,洗净鲜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胃,补肝肾。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维生素A、B1、B2和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伤口久不愈合;脾虚水肿;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胎动不安等。 [用法]煎汤,入菜肴等。 [附方] 1,鲈鱼健脾汤:鲈鱼50g,白术10g,陈皮5g,胡椒05g。煎汤服。 鲈鱼益脾健胃,犹嫌力量不足,故加用白术健运脾胃,辅以陈皮理气健胃,胡椒温中健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胃脘隐隐作痛或冷痛者。 2,黄芪炖鲈鱼:鲈鱼1尾(250~500g),黄芪60g。隔水炖熟,饮汤食肉。 黄芪、鲈鱼同用,能补气益血,生肌收口。用于手术后,可促进伤口愈合。 3,清蒸砂仁鲈鱼:鲈鱼250g,将砂仁6g捣碎、生姜10g切成细粒,装入鱼腹,放碗中,加水和食盐少许,置锅内蒸熟。食肉饮汤。 本方取鲈鱼安胎、补中,砂仁理气安胎,生姜和胃止呕。用于脾虚气滞,脘闷呕逆,胎动不安。
编辑本段相关诗作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从体型上辨认:
养殖的鱼比较粗短,肥胖,而野生鱼是细长,较瘦;因为养殖的鱼食物充足,运动量小,反而长胖了;
野生鱼食物来源不稳定,并且经常受到捕杀,所以野生鱼为了生存就不断的逃跑,运动量特别大,就会造成野生鱼体型细长,较瘦。
从鱼鳞判断:
在鱼红烧之前,要给鱼去鳞;这时要注意,野生的鱼鳞在刮鳞时比较费劲,而养殖的鱼鳞是很容易刮掉的;因为养生的鱼运动量较大,鱼鳞就长得结实;
养殖的鱼的鱼鳞就比较松软,鱼鳞很容易去掉。
从口腔和鱼肚内的颜色判断:
一般养殖的鱼口腔内和鱼肚内是发黑色,而野生的鱼发黄或是白色;因为养鱼池内的水不是那么清澈,有些发黑;
野生鱼生活在比较大的河内,水质清澈,因此野生鱼口腔内的颜色发黄或是白色。
从肉质上判断:
野生鱼的肉质比较紧,有嚼头,味鲜美;
养殖鱼的肉质比较松散,嚼头差,味道不那么鲜美;因为野生鱼经常运动,体内的脂肪较少,并且肌肉结实,生活在干净的水之中生活,所以野生鱼做出来的味道鲜美可口。
从价格上判断:
一般野生鱼的价格要比养殖鱼的贵,一斤大约贵1--2元;
扩展资料:
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
外形特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
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
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9枚,背鳍、臀鳍鳍条及尾鳍边缘为灰黑色。
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参考资料:
外形特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
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鲈鱼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
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9枚,背鳍、臀鳍鳍条及尾鳍边缘为灰黑色。
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红烧鲈鱼做法
1把鲈鱼去鳞去腮去内脏,清洗干净后在鱼身两面切上几道口子,烧时容易入味。
2用盐,胡椒粉和黄酒把鱼身上涂满一遍,腌渍一下。
3葱切段,再切部分葱花,大蒜切片,姜切丝,再准备好豆豉,八角,小茴香和花椒,花椒忘拍了。
4不粘锅放油烧热,放入鲈鱼煎至两面金黄后取出。(没有不粘锅的可用生姜擦一下锅底,防止鱼皮粘锅)。
5锅中留底油,放入切好的葱,姜,蒜,八角,花椒,小茴香和豆豉。
6煸炒出香味。
7放入煎好的鲈鱼,再烹入少许黄酒。
8再加入醋和红烧酱油,烹出香味。
9再加入开水,用大火烧开后再转小火烧制。
10等烧到鱼可以用锅铲拨松,翻身加盐和糖调味。
11等汤汁微微收浓,撒上香葱,然后出锅盛盘。
参考资料
鲈鱼360[引用时间2017-12-22]
1、生存环境不同;2、外形不同;3、 口感不同;4、价格不同
河鲈鱼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温带及寒带的淡水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中,是淡水鲈鱼;海鲈鱼是生活在海中,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东海、渤海较多。
海鲈鱼和淡水鲈鱼相比,体型要更大,海鲈鱼的体型长而粗,海鲈鱼分为白鲈和黑鲈,海鲈鱼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鱼背上有很多的黑色圆点,海鲈鱼品种不同,圆点的分布可能也不相同,黑鲈圆点不明显,而河鲈鱼背上没有黑色圆点。
河鲈鱼会更贵一点。 从存活方式来说,超市里面卖的河鲈鱼一般都是鲜活的鲈鱼,而海鲈鱼一般以冰鲜的为多;从口感上面来说,河鲈鱼比较鲜香,口感更好。所以河鲈鱼单价会比海鲈鱼高一点。
海鲈鱼的肉质相对较柴,腥味也比较重;河鲈鱼的肉质比较有弹性,蒸好以后容易出现散开的情况,吃起来比较鲜香,非常适合清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如题 鲈的范围较大 , 常见的包括 河鲈、黑鲈属、梭吻鲈属、花鲈属、尖吻鲈属 等
鲈科 Percidae 鲈属 Perca 鱼类
下图为 鲈 Perca fluviatilis (河鲈), 俗称 五道黑
鱼体黄绿色,盆腔及臀鳍**至红色,体侧具5-9条黑色横带,胸鳍**,第一背鳍灰色,第二背鳍黄绿色,背鳍硬棘14-19枚,背鳍软条13-16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7-10枚,体长可达60厘米。
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淡水鱼类。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通常有两个类群:一个种群生活于沿岸浅水区,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个体较小,生长也慢些;另一个种群栖居于深水区,以小型鱼类为食,个体大些,生长较快,三冬令可达成熟。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体长达40毫米时,则以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亦食些水生昆虫和甲壳类。游,可做为食用鱼及观赏鱼。
鲈科 Percidae 梭吻鲈属 Sander 鱼类
下图为 白梭吻鲈 Sander lucioperca ,俗称 鼓眼鱼、梭鲈、十道黑、小狗鱼、牙鱼
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剌。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腹部呈淡**、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虾为食,梭鲈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最佳生长温度为12~18℃。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
刺臀鱼科 (日鲈科) Centrarchidae 黑鲈属 Micropterus 鱼类
体侧扁,呈纺锤形。背肉稍厚,墨绿色,体侧青绿,腹鳍乳白色或带**调。体被细鳞,口大。牙为绒毛细齿,锐利。体长可达46厘米。
栖息在植被生长,泥底质的溪流、池塘、湖泊等水域,不耐低温,雌鱼会掘洞产卵,以肉食性为主的鱼类,掠食性强,摄食量大,常单独觅食,喜捕食小鱼虾,可作为游钓鱼及食用鱼。
尖吻鲈科 Latidae 尖吻鲈属 Lates 广盐性鱼类
下图为 尖吻鲈 Lates calcarifer ,俗称 金目鲈 盲鰽
体长而侧扁,腹缘平直,头尖,头背侧、眼睛上方有一明显凹槽。吻尖而口大,下颔突出。上下颔、锄骨及腭骨具有绒毛齿带,体被小栉鳞,体背及各鳍为褐色,腹部灰白色,背鳍硬棘7至9枚;背鳍软条10至11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8枚,体长可达2米。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波斯湾、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澳洲北部以及、台湾、中国南海等海域。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优质高档的水产品,国际市场十分畅销。由于尖吻鲈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广盐性等优点。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地都在发展尖吻鲈的养殖。适合清蒸或煮汤食用
真鲈科 Percichthyidae 花鲈属 Lateolabrax 鱼类
下图为 斑花鲈 Lateolabrax maculatus ,俗称 中华花鲈、七星鲈
体延长,背部稍隆起,口端位,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下颔及犁骨皆长有绒毛状齿带。前鳃盖骨后缘具有锯齿,体被小栉鳞,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色。体侧上部有不规则的黑斑,背鳍硬棘12至15枚;背鳍软条12至14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9枚,背鳍、臀鳍鳍条及尾鳍边缘为灰黑色,体长可达102厘米。
栖息在淡海水交会处,会上溯至淡水域觅食,性情凶猛,属肉食性,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重要的食用鱼及养殖鱼类,适合各种烹饪方式食用。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
可以吃的。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黄河鲤鱼、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
我国的鲈鱼品种以松江鲈为主,又名四腮鲈鱼,也称虎头鱼。
其体长侧扁,下颌长于上颌,肉坚实呈蒜瓣状,鱼鳔可制鱼肚,常清蒸食用。其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一般体长30-40cm,体重400-1000g,已成为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