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表白墙侵权怎么要求他删

qq表白墙侵权怎么要求他删,第1张

找到表白墙管理员协调。

和他说明侵权行为以及你要删除照片的要求,如果他拒绝删除可以去平台去投诉或起诉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

QQ表白墙是QQ空间的一个附属功能,用户可以登入个人QQ空间于应用中心中添加进入。

法律主观:

一、侵犯肖像权的告真的有用吗

自己的肖像权被别人侵犯没必要报警,可以直接收集证据,提起民事诉讼。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一种 民事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从规定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类行为并不会涉及到刑事犯罪,其只是对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这种损害还不至于需要用《民法典》进行评价,因此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不是违法犯罪行为。侵权人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而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二、表白墙照片算侵犯肖像权吗

有需要可以找本地律师,对于表白墙上传照片的事情,如果上传过后发现并没有通过你的本人同意,以及影响到你的平常生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去维护自己权益,如果是在本人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就不算是侵犯肖像权。

三、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肖像权的内容

1、肖像制作专有权就摄影而言,即通过照相将 自然人 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胶片、相纸或其他物质载体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转化为肖像的全部过程。肖像制作专有权内容包括:一是肖像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社会的需要,自己有权决定自我制作肖像或由他人制作自己的肖像,他人均不得干涉;二是肖像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的同意或授权,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非法制作他人的肖像,构成侵权行为。是否侵害肖像制作专有权,取决于制作人在制作时是否取得了肖像权人的许可,未经许可进行制作的——即使是以私藏为目的,不会侵害肖像权人直接的利益,那么,同样构成侵害制作肖像的专有权。以摄影人来说,你只要拿着照相机对准了自然人进行肖像摄影,如果肖像权人不同意而强行拍照,就是一种侵权行为。

2、肖像使用专有权肖像一旦固定的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制作出来),使独立于世,可以为人们所支配、利用。尽管肖像的利用价值有普遍的意义,但享有使用专有权的只能是肖像权人。其基本内容是:一是自然人有权以任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并通过使用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产上的收益,他人不得干涉(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二是自然人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决定从中获得报酬(这需要与使用人平等协商,签订肖像使用合同)。三是自然人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

3、肖像利益维护权肖像利益是公民专有的人格利益,他人不得干涉和侵犯。内容是:一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允许制作自己的肖像;二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允许使用自己的肖像;三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对自己的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丑化和歪曲。一般原则是:公民对自己的形象的再现权——有权同意或者不同意在客观物质媒介上和空间里的再现自己的形象的权利;公民有权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禁止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的权利。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所谓侵权就代表对方有损害,侵占你的合法权益与财产等自己的利益,并且从中获利。

作为你这种情况不构成侵权,但是这种在公共场合发表的文章,并且是比较敏感的请求,对你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你可以要求他对这件事进行补救。

至于处理方案,需要清除发表的文章,并且道歉承认是他的过错,如果有不合适或者说比较歪曲事实的,还可以要求他恢复你的名声。

那个今年考上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新生开学后发了不少的朋友圈。发的朋友圈显示,报到前美美吃了一顿;报到后的第二天早饭,在学校食堂吃了一块钱的早餐,有点显摆的意思[呲牙] 接着,刚刚开学一个晚上又发朋友圈了——“大学生真实开学生活”。能够想象出来,大学校园是多么广阔,也能想象出来新生刚开学是多么忙碌。明显的喜悦溢于言表——军训开始,南京气温回升,真好啊!这显然是在北国秋来的时候,又去南京重新过夏天去了,羡慕!高中她可是靠追星的动力逆袭成功考上211学府的。今天中秋节了,她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估计她也没有时间想家,会和同学们欢度吧?

南京农业大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那个今年考上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新生开学后发了不少的朋友圈。

这是那个孩子报到那两天发的朋友圈:

发的朋友圈显示,报到前美美吃了一顿;报到后的第二天早饭,在学校食堂吃了一块钱的早餐,有点显摆的意思[呲牙]

遗憾的是:开学“报到”写成了新闻报道的“报道”,有点丢人[捂脸]

接着,刚刚开学一个晚上又发朋友圈了——“大学生真实开学生活”。

三天内每天的步数都上一万了,估计这些年也没走过这么多步吧。

能够想象出来,大学校园是多么广阔,也能想象出来新生刚开学是多么忙碌。

怪不得昨天有位友友留言说,孩子新生开学这三天基本处于失联状态[捂脸]

这孩子开始军训后发的朋友圈——

明显的喜悦溢于言表——军训开始,南京气温回升,真好啊!

这显然是在北国秋来的时候,又去南京重新过夏天去了,羡慕!

拿出北方人的硬朗豪爽,军训中一展身手吧!

接着连发三条朋友圈——

“社牛社恐反复横跳”,可以想象她接触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的稀奇欣喜、忐忑不安的复杂心里。但没关系,都是成长路上的风景。

食堂的菜“都有辣椒”,作为北方人有点适应不了。慢慢来吧,也许会喜欢上辣椒,也许会找到许多新的不辣的南方菜肴。

“一车的快递”,这是安新家的节奏啊!女孩子会过日子,相信她会安置好自己的新家的。

而且忙乎得“已经六天没时间追星”了。高中她可是靠追星的动力逆袭成功考上211学府的。可见这开学有多忙乱!

今天中秋节了,她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估计她也没有时间想家,会和同学们欢度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

南京农业大学相关阅读:

“墙上”的男朋友 校园“表白墙”缘何成“诈骗墙”

校园“表白墙”缘何成“诈骗墙”

2019年,对苏州某大学大二学生陈华(化名)来说是“不平淡的一年”。她在学校“表白墙”上找到了心仪的男朋友。奇怪的是,这位“高富帅”男朋友隔三差五,以各种理由跟她借钱,最终发现被骗的她报了警。2019年10月31日,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其男友余强(化名)提起公诉。11月13日,法院依法判处余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时下网络“表白墙”已成为各大高校里最“时髦”的交友方式。与传统“表白墙”不同,网络“表白墙”以聊天群、独立主页、小程序等形式开设在QQ、微信等媒介平台上,为学生们提供表白、征友以及团购拼单、旧物买卖等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管理松散,不少校园的“表白墙”乱象频生。

“墙上”的男朋友

陈华在没事的时候,喜欢逛苏州周边各大高校的“表白墙”。2019年1月,她在QQ小程序“某大学表白墙”上看到一则“征女友”的信息,发布人自称“陆亦飞”,是该大学大三学生,父亲经营一家橡胶厂,母亲是当地另一所大学的教授。

通过查看对方“表白墙”上的资料,陈华觉得对方长相帅气,且家庭条件很好,心中暗生好感。互加微信后,二人相聊甚欢,陆亦飞很快就向陈华表白。

同时,陆亦飞还经常向陈华“晒”一些玛莎拉蒂等豪车的照片,并称自己家在昆山,还有三四套别墅。在他的“猛烈攻势”下,两人在网上聊了不久,就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交往后没多久,陆亦飞称父母出国游玩,没空给自己打钱,向陈华“借”钱给朋友买生日礼物。考虑到对方家境殷实,加之对男朋友的关心,陈华二话没说就向对方转了2000元。

从那以后,陆亦飞向陈华“借”钱的频率越来越高,大到看病、修车,小到加油、充话费,甚至吃饭喝水。

“高富帅”男友怎么会连吃饭钱都没有?陈华渐渐产生怀疑。2019年4月2日,当陆亦飞以“交汽车违章罚款”为由再次“借”走700元后,陈华先后提出与对方视频、见面,均遭到拒绝,为此两人大吵一架后分手。

此后,陈华越想越委屈,当她再次联系陆亦飞时,却发现微信、电话均被对方拉黑,意识到可能上当受骗,她选择报警。

2019年7月31日,太仓市公安局侦查发现,暂住在太仓市双凤镇的余强有重大作案嫌疑。8月4日,警方将其抓获。据警方调查发现,余强的父母都是在太仓乡下务农的农民。2017年,他从专科学校毕业后,便一直在太仓务工。此前,他曾于2015年5月、12月和2018年8月分别因猥亵、盗窃,被行政拘留过3次。

余强向警方交代,他在学校时就喜欢逛各大高校网络“表白墙”。2019年1月,他先后在多所高校“表白墙”上发布“征女友”信息,因觉得名字不够好听,他在网上均以“陆亦飞”自称。

为了更有“吸引力”,余某还用网上搜到的照片,将自己包装成大学在读的“高富帅”。在与陈华发展为男女朋友后,他以需要生活费、看病、吃饭等理由,骗取钱财共446253元。

警方同时还发现,余强在与陈华“谈恋爱”的同时,还以相同手法,多次骗取另一名女生共178825元。

表白墙变成“人肉墙”

值得关注的是,时下网络“表白墙”已成为很多高校大学生最“时髦”的交友方式。许多高校都有表白墙,有人发布交友信息,或者寻人启事进行表白;每到七夕、情人节、跨年,表白墙的运营者总是忙不过来;“双11”前后,拼单信息总是刷屏;日常的生活吐槽,考试周求重点,开学前求二手教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许多高校“表白墙”账号热度高得惊人——南京某高校的“表白墙”账号有两万粉丝和2291万访客量,每条“说说”浏览量都过万;盐城某高校“表白墙”账号有两万粉丝和2398万访客量……

南京某高校“表白墙”运营者小石表示,“表白墙”一开始只是作为公开权限的QQ号公开发“说说”,有的“表白墙”粉丝量多,升级认证成校园墙,类似微博加V,在QQ空间首页会增添校园留言板,供大家畅所欲言。

小石表示,有时候因上课没看手机,半天不到时间,聊天界面已超过百条,还有人催促他发得慢。课间,小石手指飞快、马不停蹄地发几十条,一度因操作过于频繁,手机发生卡顿。

“求求墙帮我捞以下这位小哥哥”“我来给闺蜜找对象”,很多时候,这种“表白”尤其是放出,都是未经本人同意就公布对方照片,实际上是侵犯对方隐私,给当事人生活带来影响。

小石说,经常看到有人在“表白墙”上找人,下面也有人直接艾特照片里的同学,甚至直接发布电话号码。除了陌生人表白,其中不乏熟人“作案”,发出“丑照”,评论区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此外,很多“表白墙”变成“人肉墙”,也有很多人帮偷拍者找人。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小闫曾深受其苦,他曾因被误会“出轨”,女朋友闺蜜在学校表白墙上公布了其姓名、专业等各种信息,随后一些热衷八卦的同学在评论里叫好,其中不乏他的同班同学。

“其实真相并不是表白墙上说的那样,我把几百条骂我的评论一一翻过去,心里非常难受。”小闫说,

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樊国民律师说,大学生的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专业信息等均属于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刑法》中专门有针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如情节严重,则涉嫌违法。

“表白墙”亟待规范发展

南京某高校大四女生小顾表示,通过“表白墙”的交友信息,真正获得爱情的案例其实并不多。有时候加上交友帖上的人,没聊两句,话不投机就删好友,导致她从那以后再也不敢尝试。“没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一切太快餐化了,交心的不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发现,一般来说,一所高校除了“表白墙”,还会有“吐槽墙”“段子墙”“万能墙”,等等,很少是学校官方在运营。另外,向“表白墙”投稿时,只需添加账号留言即可。如要匿名,表白墙会打码发布,但不会对发布者身份信息和发布内容进行详细审核。

有时候,“表白墙”的发布挑起矛盾,例如地域歧视的投稿,举报量多了,就会被封号。但没过多久,“表白墙”会以一个新QQ号形式存在。虽然“表白墙”有声明,投稿内容并不代表“表白墙”立场,但松散的审核机制,给一些不法人士假借交友之名进行诈骗。

南京某校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表示,“表白墙”背后的运营者身份从不公开,大部分同学都不知情。

该学生表示,“表白墙”也会因为运营者升学等原因,退出运营团队,随后在“表白墙”上发布招募令,要求时间充足、有耐心,“接班”的运营者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不公开运营人员的身份信息。

连日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尝试向南京某高校“表白墙”打去QQ电话,运营者接通3次电话,知道来意后,拒绝告知年级、专业,“问别人也是一样的,我们都签保密协议了。”

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一名办案检察官也表示,目前各类校园“表白墙”虽冠以大学名字,但都是非官方性质,管理者以在校学生甚至社会人员为主,对于所发布的信息难以做到严格审核。同时,“表白墙”的匿名机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藏身条件。

该检察官建议,大学生网友在聊天交友的同时,应提高警惕意识,注意对信息真伪进行鉴别,切莫轻易相信他人言语。尤其在涉及金钱交易和线下见面时,更需谨慎对待,莫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庄岩 凌雅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659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0
下一篇2024-0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