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黄山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黄山的诗句有哪些?,第1张

一、游黄山宋丨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译文:

那36峰高耸入云与神仙一起开瑶池宴会,嵩山虽好但是没有泉水,总是一项遗憾。

二、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唐丨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东尔当整。

去去陵旧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渡,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译文: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三、《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译文: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

帝城高耸入云的是凤阁凤楼,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为了把住春光时令出巡民忧,不是因为玩赏春光驾车逛游!

四、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唐丨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译文:

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酒至半酣您又发出江涛海啸的歌声,使我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殆尽。

五、《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唐代: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译文:

秋风来了,我也随着它来了,这里的瑶花仙草恐怕衰歇了。来这里的途中没有什么名山,那里去弄云玩月。昨日渡江,黄叶向人飞舞。敬亭山可以满足朴素高尚的情操,停泊船只看月亮的清辉与江水一起流淌。

冰寒的山谷明丽秀美,山峦叠嶂怀抱江城。四座嘉宾衣冠鲜明,可与京城人士媲美。水国多英杰奇士,就像幽幽兰花草在这里潜光隐居。会公你真是个著名僧人,在那里那里就是风水宝地。手振白拂尘开堂演讲,纵横高论如天花乱坠。

粉壁上画着雪山横垣,在座墨客挥翰写新文。与我讨论适合幽栖之地,描述陵阳山的幽美。白龙潭天然生成,秋水清澈,明月映影。在黄山望石柱峰,山峰突兀,鬼斧神工。黄鹤很久不来了,仙人子安在苍茫何处?

极目望东南,那是个山鸟飞不过的地方。叠嶂千万峰,相连入云宵。听说有如此美妙的地方,我想扬鞭走马,去那里闭关静修。相思之情如明月,可望而不可攀。白足和尚何日来,何时凌驾苍山?

来的时候先寄我一书信,让我消解愁苦颜。

1 关于黄山天都峰诗句

关于黄山天都峰诗句 1 描写天都峰的诗句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代: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释义: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扩展资料:

天都峰位于黄山风景区内莲花峰东南133°,与莲花峰直线相距1150米,北望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295米。列为黄山第三高峰。

天都峰,峰体拔地摩天,险峭峻奇,是黄山群峰之中最为雄伟壮观,最为奇险的山峰。其雄伟博大之气势,虽然高度不及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卓立地表,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尽管海拔不是最高,但绝对堪称“黄山第一峰”。

2 《登黄山记》中描写天都峰的句子有哪些

一、登黄山记描写天都峰的句子: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3、天都峰可真险呀,路边的石头晃晃悠悠,像快掉下来一样!

4、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二、关于黄山天都峰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

三、描写黄山天都峰仙风景的句子:

1、天都峰上奇景很多。峰顶突然平阔,有石室嵌立,可容数十人。室外有巨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另有仙桃石、天梯、鲫鱼背等奇景,以及探海松、舞松等奇松。

2、峰壁巨岩上,有“登峰造极”等石刻。文峰头极目远望,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巧石献奇。

3、若烟云乍起,披霞驭风,如入仙境。古诗有句:“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4、1965年5月,董必武题咏:“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今有民谣:“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意为游黄山而不登天都,等于虚此一行。

5、1983年,浙江温岭石工队又在半山寺上方,从天都的腰南侧峰壁上另辟新径至天都峰顶,全长1050米,共2175级台阶。沿途风光奇绝,为黄山增添了许多新的景点。

3 登黄山记描写天都峰的句子

早就听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又经常遇到去过黄山的人讲述那里的奇景,还看到画家画的黄山,摄影家摄的黄山,黄山在我的心中就占了一个地位。我也曾根据那些绘画和摄影,再搀上点传闻,给自已描绘了一幅黄山图,挂在我的心头。

我带着这样一幅黄山图曾周游国内,颇看了一些名山大川。五岳之尊的泰山,我曾凌绝顶,观日出。

在国外,我也颇游览了一些国家,徜徉于日内瓦的莱蒙湖畔,攀登了雪线以上的阿尔卑斯山,尽管下面烈日炎炎,顶上却永远积雪皑皑。所有这一切都是永世难忘的。

但是我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尽管随着游览的深广而多少有所修正,但毕竟还是非常美的,非常迷人的。今天我就带着我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到真正的黄山来了。

汽车从泾县驶出,直奔黄山。一路上,汽车蜿蜒绕行于万山丛中,我的幻想也跟着蜿蜒起来,眼前是千山万岭,绵延不绝;但是山峰的形象从远处看上去都差不多,远处出现了一个耸入晴空的高峰,“那就是黄山了吧!”我心里想。

但是一转眼,另一个更高的山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只好打消了刚才的想法。如此周而复始,不知循环了多少遍。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萦回在我的脑际:在这千山万岭中,是谁首先发现黄山这个天造地设的人间仙境呢?是否还有另一个更美的什么山没有被发现呢?我的幻想一下子又扯到徐霞客身上。今天我们乘坐汽车来到这里,还感到有些疲惫不堪。

当年徐霞客是怎样来的呢?他只能自己背着行李,至多雇上个农民替他背着,自己手执藤杖,风餐露宿,踽踽独行于崇山峻岭中,夜里靠松明引路,在虎狼的嗥叫声中,慢慢地爬上去。对比起来。

我们今天确实是幸福多了。……就这样,汽车一边飞快地行驶,我一边飞快地幻想。

我心里思潮腾涌,绵绵不断,就像那车窗外的绵延的万山一样。汽车终于来到了黄山大门外。

一走进黄山大门,天都峰就像一团无限巨大的黑色云层,黑呼呼地像泰山压顶一般对着我的头顶压了下来,好像就要倒在我的头上。我一愣:这哪里是我心中的那个黄山呢?然而这毕竟是真实的黄山。

我几十年蕴藏在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我心中怅然若有所失。但是我并不惋惜,应该消逝的让它消逝吧!我现在已经来到了真实的黄山。

从此以后,真实的黄山就像—幅古代的画卷一样,一幅一幅地、慢慢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出宾馆右行,经疗养院右转进山。

山势一下子就陡了起来。我曾经听别人说过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是多少多少华里;在导游书上,我也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我原以为几华里、几华里都是在平面上的,因此我对黄山就有了一些不正确的理解。

现在,接触了实际,才知道这基本上是按立体计算的。在这里走上一华里,同平地上不大一样,费的劲儿要大得多。

就是向上走上一尺,也要费上一点力气。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喘气流汗了。

我低头看着脚下的台阶,右手使劲地拄着竹杖,一步一步向上爬行。我眼睛里看到的只是台阶,台阶,台阶。

有时候,我心里还数着台阶的数目。爬呀,数呀,数呀,爬呀,以为已经很高了。

但是抬眼一看,更高、更陡、更多的台阶还在前面哩。想当年登泰山的时候,那里还有一个“快活三里”。

这里却连一个快活三步都没有。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爬就是一切。

我到黄山来,当然并不是专为来走路的。我还是要看一看的。

但是,在黄山,想看也并不容易。有经验的人说:“走路不看山,看山不走路。”

这确实是至理名言。这有点像鱼与熊掌的关系,不可得而兼之。

谁要想“兼之”,那就有失足坠下万丈深涧的危险。我只在爬到了一定的阶段时,才停下脚步,小心地抬头向身后和左右看上一看,但见峭壁千仞,高岭入云,幽篁参天,苍松夹道,鸟鸣相和,蝉声四起。

而且每看一次,眼前的情景都不一样,扑朔迷离,变幻万端。就连同一个地方,从不同的角度看,都能看出不同的形象。

从慈光阁看朱砂峰,看到天都峰上的金鸡叫天门。但是登上龙蟠坡,再抬头一看,金鸡叫天门就变成了五老上天都,在什么地方才能看到黄山真面目呢?我想,在什么地方也是看不到的。

我很想改一改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黄山真面目,即使身在此山中。”我有时候也有新的发现,我简直觉得其中闪现着“天才的火花”,解人难得,我只有自己拍手(这里没有案)叫绝。

比如,我看远山上的竹石树木,最初只觉得—片蓊郁。但细看却又有明暗之别。

有的浓绿,有的淡绿。经过我再三研究揣摩,我才发现,明的是竹,暗的是松,所谓“苍松翠竹”,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又想改陆游的两句诗:“山穷水复疑无路,松暗竹明又一山。”一想到陆游,我又想到了徐霞客。

我们且看看他们登上慈光寺以后是怎样看黄山的:“由此而入。绝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他看到了奇山,又看到了奇松。

他看到的山同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完全一样,这毫无可怪之处。但是他看到的松,有多少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呢?“愈短愈老,愈小愈奇”,难道在这几百年的漫长时间内,它们就一。

4 登黄山记描写天都峰的句子

早就听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又经常遇到去过黄山的人讲述那里的奇景,还看到画家画的黄山,摄影家摄的黄山,黄山在我的心中就占了一个地位。我也曾根据那些绘画和摄影,再搀上点传闻,给自已描绘了一幅黄山图,挂在我的心头。

我带着这样一幅黄山图曾周游国内,颇看了一些名山大川。五岳之尊的泰山,我曾凌绝顶,观日出。

在国外,我也颇游览了一些国家,徜徉于日内瓦的莱蒙湖畔,攀登了雪线以上的阿尔卑斯山,尽管下面烈日炎炎,顶上却永远积雪皑皑。所有这一切都是永世难忘的。

但是我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尽管随着游览的深广而多少有所修正,但毕竟还是非常美的,非常迷人的。今天我就带着我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到真正的黄山来了。

汽车从泾县驶出,直奔黄山。一路上,汽车蜿蜒绕行于万山丛中,我的幻想也跟着蜿蜒起来,眼前是千山万岭,绵延不绝;但是山峰的形象从远处看上去都差不多,远处出现了一个耸入晴空的高峰,“那就是黄山了吧!”我心里想。

但是一转眼,另一个更高的山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只好打消了刚才的想法。如此周而复始,不知循环了多少遍。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萦回在我的脑际:在这千山万岭中,是谁首先发现黄山这个天造地设的人间仙境呢?是否还有另一个更美的什么山没有被发现呢?我的幻想一下子又扯到徐霞客身上。今天我们乘坐汽车来到这里,还感到有些疲惫不堪。

当年徐霞客是怎样来的呢?他只能自己背着行李,至多雇上个农民替他背着,自己手执藤杖,风餐露宿,踽踽独行于崇山峻岭中,夜里靠松明引路,在虎狼的嗥叫声中,慢慢地爬上去。对比起来。

我们今天确实是幸福多了。……就这样,汽车一边飞快地行驶,我一边飞快地幻想。

我心里思潮腾涌,绵绵不断,就像那车窗外的绵延的万山一样。汽车终于来到了黄山大门外。

一走进黄山大门,天都峰就像一团无限巨大的黑色云层,黑呼呼地像泰山压顶一般对着我的头顶压了下来,好像就要倒在我的头上。我一愣:这哪里是我心中的那个黄山呢?然而这毕竟是真实的黄山。

我几十年蕴藏在心中的那一幅黄山图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我心中怅然若有所失。但是我并不惋惜,应该消逝的让它消逝吧!我现在已经来到了真实的黄山。

从此以后,真实的黄山就像—幅古代的画卷一样,一幅一幅地、慢慢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出宾馆右行,经疗养院右转进山。

山势一下子就陡了起来。我曾经听别人说过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是多少多少华里;在导游书上,我也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我原以为几华里、几华里都是在平面上的,因此我对黄山就有了一些不正确的理解。

现在,接触了实际,才知道这基本上是按立体计算的。在这里走上一华里,同平地上不大一样,费的劲儿要大得多。

就是向上走上一尺,也要费上一点力气。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喘气流汗了。

我低头看着脚下的台阶,右手使劲地拄着竹杖,一步一步向上爬行。我眼睛里看到的只是台阶,台阶,台阶。

有时候,我心里还数着台阶的数目。爬呀,数呀,数呀,爬呀,以为已经很高了。

但是抬眼一看,更高、更陡、更多的台阶还在前面哩。想当年登泰山的时候,那里还有一个“快活三里”。

这里却连一个快活三步都没有。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爬就是一切。

我到黄山来,当然并不是专为来走路的。我还是要看一看的。

但是,在黄山,想看也并不容易。有经验的人说:“走路不看山,看山不走路。”

这确实是至理名言。这有点像鱼与熊掌的关系,不可得而兼之。

谁要想“兼之”,那就有失足坠下万丈深涧的危险。我只在爬到了一定的阶段时,才停下脚步,小心地抬头向身后和左右看上一看,但见峭壁千仞,高岭入云,幽篁参天,苍松夹道,鸟鸣相和,蝉声四起。

而且每看一次,眼前的情景都不一样,扑朔迷离,变幻万端。就连同一个地方,从不同的角度看,都能看出不同的形象。

从慈光阁看朱砂峰,看到天都峰上的金鸡叫天门。但是登上龙蟠坡,再抬头一看,金鸡叫天门就变成了五老上天都,在什么地方才能看到黄山真面目呢?我想,在什么地方也是看不到的。

我很想改一改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黄山真面目,即使身在此山中。”我有时候也有新的发现,我简直觉得其中闪现着“天才的火花”,解人难得,我只有自己拍手(这里没有案)叫绝。

比如,我看远山上的竹石树木,最初只觉得—片蓊郁。但细看却又有明暗之别。

有的浓绿,有的淡绿。经过我再三研究揣摩,我才发现,明的是竹,暗的是松,所谓“苍松翠竹”,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又想改陆游的两句诗:“山穷水复疑无路,松暗竹明又一山。”一想到陆游,我又想到了徐霞客。

我们且看看他们登上慈光寺以后是怎样看黄山的:“由此而入。绝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他看到了奇山,又看到了奇松。

他看到的山同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完全一样,这毫无可怪之处。但是他看到的松,有多少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呢?“愈短愈老,愈小愈奇”,难道在这几百年的漫长时间内。

5 描写“天都峰”优美的句子有哪些

1 天都峰上奇景很多。峰顶突然平阔,有石室嵌立,可容数十人。室外有巨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

2 峰壁巨岩上,有“登峰造极”等石刻。文峰头极目远望,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巧石献奇。若烟云乍起,披霞驭风,如入仙境。

3 古诗有句:“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4 1965年5月,董必武题咏:“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

5 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的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的云海而震撼。

6 登上天都峰,极目远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7 天都镇因处黄山天都峰之脚而得名,因依万连山庄而富饶。

8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9 黄山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

10 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

11 天都峰,途中有一段长10余米,宽仅1米的“鲫鱼背”,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鱼之背,故名。

12 天都峰,健骨辣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

一句话形容黄山的美如下:

黄山的美,美在秀丽的山,美在奇绝的峰,美在变幻的云。黄山的美,无处不在,无论是奇松、怪石,还是云海、温泉都是极美的。

黄山的介绍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

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

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登黄山偶感》江泽民

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

《黄山云》老舍

奇景惊心语自奇,登游何必苦寻诗

眼前云海波澜阔,七十二峰游泳之

《黄山小诗之一》老舍

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

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题黄山游记》陶行知

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

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

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

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

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

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不是出自某一首诗的,这句话是被引申出来的。

 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过五岳之后,其他的山看来也就不过如此,不需在看了。去过黄山之后,才发现连五岳都不过如此了,黄山集天下山水之大成,看过黄山之后,也就没有什么期待了。

这句话也包含了徐霞客对黄山之景的赞叹。

扩展资料:

徐霞客与“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由来

明代最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万历年间的1616年二月与1618年九月两游黄山,写下了两篇《游黄山日记》,其中1616年的《游黄山日记》还入选为高中语文教材。

作者以饱满的笔墨,抒写了对黄山风物的切身感受,留连于黄山的泉水、云海、尤其是在绵延数百里,千峰万壑“无树不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奇松景观。

一:形容黄山的好词:

巍峨高耸,雄险奇峻,郁郁葱葱,山高谷深,景观众多,山峰峻峭,气势雄伟,天然画卷,群峰荟萃,巧夺天工,千峰竞秀,万壑争奇,静谧幽深,

二:形容黄山的好句:

黄山的云海瞬息万变,引人入胜。

黄山的怪石、松柏非常迷人,真让人流连忘返。

登上黄山之巅,但见一派气象万千、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令人难以忘怀,留连忘返。

他徒步登顶黄山,此处已是山穷水尽,他放眼望去一片尽善尽美之景。

黄山云海堪称天下奇观。

雪后天晴的黄山,更显得景色迷人,气象万千。

初夏的黄山石崖上、沟子里,开遍不可胜数的杜鹃花。

黄山诡谲壮丽的云海令人赞叹不绝。

站在黄山天都峰下,还真让人望而生畏。但鼓足勇气登上去后,又觉得它并不可怕。

人们都说:“秦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我多么向往黄山啊!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它那壮丽的景色了。

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黄山的山真高啊,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宵黄山的水真柔啊,像母亲温暖的怀抱黄山的水真甜啊,像干甜的乳汁

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丽,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

起风了,黄山的云雾千变万化,一会儿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一会儿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会儿像一朵盛开的荷花。

1 关于黄山的好段好句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沧桑变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风骚。故而当之无愧地赢得“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黄山春光

“山外春归百卉阑,山中四月春初度。”黄山四月的平均气温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这时,山麓已经芳草萋萋,野花艳人,秧苗茁壮,桃花落尽,山腰却涧草犹短,杜鹃始华,桃花初开。大约需要推迟一个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逦十里的桃林,才枝枝献丽,一片粉红。那时,正像诗人王寅春游此峰时所吟诵的:“河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绛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游兴。而在那时,黄山的高山峰顶,气候尚寒,春意姗姗来迟,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但春的气息已经来到了游人中间。黄山春光是以妩媚动人见长。全身着绿,青翠欲滴;万花盛开,娇艳无比;百鸟欢唱,悦耳怡情。春季,在通往黄山的公路两旁,田野里满目金黄的油菜花,山岭上点点的映山红,让游客还没有到黄山,就已经陶醉于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游览黄山最佳的季节之一。

黄山的夏

盛夏的黄山,更有那看不见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在云雾的动静之中,有时还可以看到绚丽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桥,架在两峰之间。日落并不比日出逊色,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黄山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夏之黄山,是一幅幅浓绿的画,是一杯杯清凉甘甜的果汁,更是一曲曲跌宕起伏、婉转悠扬的乐曲。元末清初歙县人鲍深有《祥符寺避暑》诗云》:“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

黄山的秋季

黄山的秋季,别有种种胜景。秋高气清,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明歙人,曾授监察御史、河南巡抚的凌桐,做记游诗有句:“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因此赞赏黄山秋景:“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黄山的秋天,还因为林茂色鲜,鸟语花香,生气盎然。竟是“秋天里的春天”。明代大学士许国(歙县人,今歙县县城有许国石坊遗迹)年轻时曾经就读于黄山的祥符寺,他作《秋日黄山游览》诗云:“秋落秋风里,行吟逸思饶。芙蓉欹水曲,苔蔓上墙腰。酒盏黄花近,天都碧汉遥。浮丘如有待,举手愿相招”。该诗将秋日的黄山写得众花争艳、峰水相衬,堪与春色比高低,令常见的悲秋之情为之一扫。

黄山的冬

黄山雾凇,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绝。无愧于天下绝中之绝景。你若冬日游山,或许于某一个早晨推窗眺望,会突然发现窗外的景致已经面目全非,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树木象丛丛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非也,这就是难得一求的雾凇!带上拐杖,出户登山,放眼四望,只见群峰错列,松林密叠,一派银装素裹。黄山一改往日葱茏苍翠的面目,到处一片洁白,天地浑然一色。从上到下,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凝聚着洁白无瑕的晶体,如披银叠叠,似挂珠串串,山风拂荡,晶莹耀眼,如进入了琉璃世界,似到了仙山琼阁,令你目不暇接,又如同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梦幻之境。

2 描写黄山的诗句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3 描写黄山风景的句子

关于描写黄山的句子大全 1) 山,好似让众人拥戴的伟人,仁厚是他的本色,静立,献出了唐古拉山的皑皑白雪,献出了黄山的温泉、云海、迎客松;山,相信沉默是金,他无语、无怨、无悔、无去、无从。

然而冥冥之中,却永不停息地为世人演绎着动人的神话,最美的风景。 2) 不多一会,他就走到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的对面,在一个缓坡上耸立着一块岩石,过路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因风雨而剥落的灰色石壁。

岩石的两边有些地方给爬山虎覆盖住,还有些地方长着橡树和冬青,树根盘生在岩石的空隙中,从那里吸取着养分。这些树木摇曳在这块峭壁上,酷似战士钢盔上的翎毛,给那副严峻可怕的山岩峭壁增添了几分风韵。

3) 坚硬的身躯随处可见,灰色的身影在阳光下投入一片阴暗。那不平的棱角,显示沧桑的轮回。

不屈不挠。在尘世,独显张扬。

4) 《登始信峰》黄山绝妙神奇境,萦绕经年梦幻真;始信峰巅横宇外,渡仙桥下乱云湮;双连松臂风姿秀,独饮琴台浊酒醇;人世灵应无此景,九霄日月可为邻。 5) 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

海拔 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6) 黄山可真险峻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黄山上的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之中。

这些石头,有的大,有的小,造型别致,有的像人,有的像怪兽,有的像物品,非常有趣。我和妈妈站在鳌鱼峰往下望,太高了!如果你一动好像就会从山崖上跌落下去。

7) 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

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8) 黄山可真险啊!我从来没看过这样陡峭的山峰。

一座座峰危屹立,怪石嶙峋。崖峭似刀削,几乎是九十度垂真的真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好像一失足立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的粉身碎骨似的。

9) 石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信你看山野里到,那里到处都是石头,河边上、海滩上也能见到各种各样滚圆的或有棱角的小石头,就连我们的城市里也拥有大量的石头:石头铺成的路面,石头砌就的建筑和台阶,石头装饰的墙面和雕塑。 10) 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斧削,山石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1) 《黄山望客松》望客殷勤上雨台,才逢君面又离开;热情挥手由兹去,恭请明年又再来。 12)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

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13) 这一大堆岩石守卫着一个隘口似的地方,……再过去一点,山已经抖掉了草地和花朵,只剩下石楠做衣服,巉岩作宝石--那儿,山把荒芜渲染成了蛮荒,把娇艳换成了严峻--那儿,山守护着孤独的残余希望和寂静的最后藏身处。

14)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黄山真奇妙。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内容异彩纷呈,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相信。

15) 一座隆起的岩石,上面长着矮树,变得毛茸茸的;岩石脚下被阿伏纳河河水冲坏,这样一个位置使它有几分像一只巨大的乌龟横卧水面,又像一座拱桥,从底下可以望见一段明丽如镜的河水。阿伏纳河在这儿仿佛睡着了,尽头远远有飞瀑倒泻于巨石之间;石上有几株矮小的杨柳,受水力激荡,经常东摇西摆,活像一些弹簧。

16) 其旁还有一峰,顶分五叉,如一个大笔架,被誉为“笔架峰”。有笔有架,天然成趣。

17) 但悬崖下边,地势崎岖不平,上面累积得很好看,堆着许多火山喷出的大块石头和巨大的火山浮石。所有这些大堆石头分解了,受地下火的力量,上面浮起一层光滑的珐琅质,一经探照灯的照射,发出辉煌的光彩。

岸上云母石的微粒,在我们步行时掀扬起来,像一阵火花的浓云一般飞走。 18) 黄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松一画,充满了美意。

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剥蚀,让黄山以巧夺天工的自然奇景有别于五岳的古迹。它的美,美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19) 一进入黄山风景区,那第四绝“奇松”便来迎接我们。只见迎客松枝干有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叶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迎接旅行者的到来;陪客松则生机勃勃,似乎在陪同游客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而送客松枝干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同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真是太奇了! 20) 我一边爬,一边向上望,黄山的景物尽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处爬,就越像紫烟一样的雾气向下飘来。

使人感到清凉。不多时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无比舒畅,心旷神怡。

我在天都峰上领略黄山的景色这还是第一次。 21) 跟着幽默有趣指点迷津的导游来到悬崖峭壁深千丈的排云亭,扶着连心锁链观望对面的一组奇石“天狗望月”、“乌龟爬山”维妙维俏,“飞来石”威武壮观…… 22) 黄山奇石真奇妙,那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

一棵棵松树像威武的士兵,守。

4 描写黄山的好词好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

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

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

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

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

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

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东海,螯鱼峰眺天海。

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李白 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

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

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凄。秦地无碧草,南云喧鼓鼙。

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

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

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开帆散长风,舒卷与云齐。

日入牛渚晦,苍然夕烟迷。相思定何许,杳在洛阳西。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李白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5 形容黄山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一:形容黄山的好词:巍峨高耸,雄险奇峻,郁郁葱葱,山高谷深,景观众多,山峰峻峭,气势雄伟,天然画卷,群峰荟萃,巧夺天工,千峰竞秀,万壑争奇,静谧幽深,

二:形容黄山的好句:

1 黄山的云海瞬息万变,引人入胜。

2 黄山的怪石、松柏非常迷人,真让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93761流连忘返。

3 登上黄山之巅,但见一派气象万千、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令人难以忘怀,留连忘返。

4 他徒步登顶黄山,此处已是山穷水尽,他放眼望去一片尽善尽美之景。

5 黄山云海堪称天下奇观。

6 雪后天晴的黄山,更显得景色迷人,气象万千。

7 初夏的黄山石崖上、沟子里,开遍不可胜数的杜鹃花。

8 黄山诡谲壮丽的云海令人赞叹不绝。

9 站在黄山天都峰下,还真让人望而生畏。但鼓足勇气登上去后,又觉得它并不可怕。

10 人们都说:“秦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我多么向往黄山啊!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它那壮丽的景色了。

11 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12 黄山的山真高啊,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宵黄山的水真柔啊,像母亲温暖的怀抱黄山的水真甜啊,像干甜的乳汁

13 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丽,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

14 起风了,黄山的云雾千变万化,一会儿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一会儿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会儿像一朵盛开的荷花。

6 关于黄山的描写句子

黄山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

气候温和,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黄山景观集中在东到黄狮党、西至小岭脚、北起二龙桥、南及汤口镇的面积15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著名胜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主要旅游区有温泉、玉屏楼、北海、云谷寺、松谷庵、钓桥庵六个风景区。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

黄山是一处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观。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凇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

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张仲素 宫中乐五首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泻声多。 武平一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

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

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杜甫 洞房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

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贯休 送僧归日本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皇甫大夫 判道士黄山隐 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

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

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 周贺 送李亿东归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温庭筠 送李亿东归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虞世南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武元衡 南昌滩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名滩拽迟。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畲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色可怜心莫限,此行都是独行时。

元稹 南昌滩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畲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

郭震 寄刘校书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卢藏用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

薛稷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九春风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

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喜奉仙游归路远,直言行乐不言旋。

王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伍乔 寄张学士洎 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

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

张子容 长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诗)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王维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

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

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李白 宿鰕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苏颋 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李白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

7 形容黄山的句子

1、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2、黄山的云海真是奇,人若在云中,它会感到眼前之景绰约无比,而自己似乎飘然成了仙。我到哪儿,云也跟着我到了哪儿,甚至伸手可拉住它,脸可以接触到它。

3、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4、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的仙境,仙境怎能离开浩瀚的云海呢?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5、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的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的云海而震撼。

6、西海的赏景胜地为排云亭,这里簇拥着许多箭林般的峰峦,大峰磅礴,小峰重叠,每当云雾萦绕,层层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酷象浩海中的无数岛屿。特别是夕阳西斜,层峦尽染,气象万千,呈现着无限瑰奇的绝妙景象。由排云亭往南行,有著名的飞来石。飞来石不仅形态奇特,在平台上凭栏揽胜,还能令人进入绝妙的“画境”,双剪峰、双笋峰就象一幅神奇的泼墨山水画。

7、在玉屏峰西侧,还有一座望夫石,它的形状好像**立足石台,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因此得名:望夫石。在耕云峰上的一座巧石,一只活泼逗人的小松鼠,拖着蓬松的大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名字大家可想而知,那就是――“松鼠跳天都”。我看了这些怪石,心中不禁想:究竟黄山的怪石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呢?

8 描写黄山的好词好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东海,螯鱼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38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8
下一篇2024-0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