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为汉语方言分区的是谁?分为几区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为汉语方言分区的是谁?分为几区,第1张

1900年前官话区与非官话区被揉混,且没有任何一种汉语分支被命名为官话

章太炎 第一次对汉语进行分区,官话区的共同特点没得到体现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成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甚至再分“方言小片”,直到一个个地点,就叫“地点方言”,如广州话、长沙话等。

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

闽 方 言 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4000万。具体地点如下: 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

浦、周宁、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

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此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

上。 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 120 个以上。此外,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中,闽方言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分区 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闽南方言 是闽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潮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部和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闽东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共18个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乡区)、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闽中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话为代表。

粤 方 言 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广府话,当地人称白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 粤方言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 ,以广州话为中心。使用人口约4000万。通行地区大致如下: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

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

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 、梧州、玉林 、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 、浦北、灵山 、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

母语的也很多,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

分区 粤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和地理分布可以分为4个片:①粤海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南和部分粤北地区,是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个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它在粤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②四

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门等县,以台山话为代表。③高阳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属各县和江门市所属的阳江县和阳春县,以阳江话为代表。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郁江、浔江沿岸的南宁市、横

县、贵县、桂平县、平南县、藤县、梧州市,玉林地区的玉林县、北流县、容县、博白县、陆川县,钦州地区的钦州县、合浦

县 、浦北县 、灵山县和北海市,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岑溪县 、昭平县 、蒙山县、贺县、钟山县,一般以南宁话为代表。它的语音比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内部的异同又可以分为四个方言小片:广府片、邕浔片、勾漏片和钦廉片。

数据是中国的···不是全球的···姑且参考下吧~另外这里所说的是闽方言···不是闽南话,使用闽南话的人口数字可能只有3000万左右~

灵山话即灵山方言是粤方言的次方言,其流行地域是以灵山县灵城镇为中心,方圆30~40公里以内,包括平山、平南、沙坪、太平、三海、三隆、那隆、武利、文利、新圩、檀圩、丰塘、石塘、陆屋、旧州、烟墩、伯劳、佛子、灵城等18个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灵山中部的灵山话 ,发音优美而动听,其它地方语音已有些变异 , 至于灵城镇内则讲白话 即(粤语)为主,那些与邻县接壤的镇部分地区讲邻县方言, 如石塘镇、丰塘镇、平南镇、烟墩镇部分地区讲横县方言,佛子镇、新圩镇部分地区讲浦北方言,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部分地区讲合浦方言,另外,灵山方言里还有一些方言,如石塘镇苏村、檀圩镇东岸村谭姓、平山镇灵家村刘姓、太平镇仇姓讲肇庆方言,三海镇、三隆镇、文利镇、新圩镇、丰塘镇、石塘镇、陆屋镇、旧州镇、伯劳镇、佛子镇、灵城镇部分地区讲新民话 即(客家语),当地称新民话。 佛子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清湖、元眼、佛子、五一、大坡、新塘等村委讲新民话(客家语),芳兰村讲浦北话(浦北方言)。  丰塘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横县话(横县方言),礼回村、董永村讲灵山话,也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陆屋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陆屋街讲白话(粤语)。  灵城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白话(粤语),部分地区讲灵山话,有些地区讲新民话(客家语)。  石塘镇讲四种方言:主要讲横县话(横县方言),苏村讲肇庆话(肇庆方言),红星村讲红星话(类似灵山话),塘美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平山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灵家村刘姓讲肇庆话(肇庆方言),(例如刘屋人)。  平南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有些村讲横县话(横县方言)。  烟墩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有些村讲横县话(横县方言),邓塘村讲壮语(正在消亡)。  沙坪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那琅村讲壮语(正在消亡)。  太平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有些村讲肇庆话(肇庆方言),(例如仇屋人),那线村、那廉村、那扑村、西华村讲壮语(正在消亡)。  旧州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新民话(客家语),有些村讲灵山话。  那隆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有些村讲白话(粤语)。

三海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三隆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三隆村委讲新民话(客家语)。  新圩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有些村讲浦北话(浦北方言),也有些村讲新民话(客家语)。  伯劳镇四三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箔竹村讲新民话(客家语),邓阳村讲化州话(化州方言),有些村讲廉州话(合浦方言)。  武利镇讲三种方言:主要讲白话(粤语),西南、北部地区讲灵山话,有些村讲廉州话(合浦方言)。  檀圩镇讲两种方言:主要讲灵山话,东岸村谭姓讲肇庆话(肇庆方言),(例如谭屋人)。  文利镇讲四种方言:中、北部的村讲白话(粤语),西北、西南部的马达、东冲、升和、搭简等村讲灵山话,升平、升安、横山这三个灵山县最南端的村讲廉州话(合浦方言),讲新民话(客家语)的亦不在少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01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6
下一篇2024-0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