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独自去医院看病,清晨接婆婆大骂不做饭想饿死我,该离婚吗?

半夜独自去医院看病,清晨接婆婆大骂不做饭想饿死我,该离婚吗?,第1张

大清早就亡了,但还有很多男人不愿意醒过来,觉得女人嫁人后就应该在家洗衣做饭

前几天听一位朋友说,有一段时间工作忙,她晚上就在单位的食堂里吃饭。有一次正在单位吃饭的时候,单位的一位男同事问朋友:“你怎么天天在食堂吃饭,你晚上不回家做饭,想让你老公饿死吗?”朋友当时听到这句话,直接就懵了,懵了一会,朋友笑着说,既然你这么关心他,那不如你去给他做饭。

我听了气愤之余,又直呼朋友的回怼真过瘾,太爽了,对于这样低情商又自以为是的男人,就应该直接怼。

朋友遇到的奇葩男人并不是少数,毕竟很多男人还活在大清朝。

很多男人结婚,就是想娶一个保姆进门,照顾自己

活在大清朝的男人,骨子里认为女人就该专门服务于男人,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附属品不具备独立的属性,天然就应该为他的主子服务,付出一切任劳任怨,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且永无假期休息日。

所以很多男人结婚,心里就是想着找一个保姆进门。以后自己就不用再操心家务事了,老婆在家生儿育女,替自己照顾父母,然后再伺候自己。于是很多男人结完婚后,自动退化了,变成了三级残废,等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老婆不做饭,自己就要饿死,内裤不会洗,必须老婆动手洗,甚至每天穿衣服也需要老婆在旁边伺候,真不知道,这些男人这么些年是怎么过来的,男人自己把自己意*成皇帝就算了,关键是一些旁人也对指手画脚。女的天天在食堂吃饭,被人问你不回家做饭,饿着老公咋办?男的天天在食堂吃饭,又有很多人质疑,咋天天在食堂吃饭,你老婆不给你做饭吗?

就是这么双标。而提出这些质疑的往往就是那些还生活在大清朝的男人或者女人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剩女,根本原因还在于男人认知落后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孩选择不结婚,成为别人眼中的剩女,很多人都看这类女孩戴着有色眼镜,觉得这类女孩眼光太挑,心里有毛病。但其实往往是这类女孩更清醒,她们认清了婚姻的本质,男人只想找个人照顾自己,而自己不想去伺候人了。所以离婚后,男人一般都会再娶,他们想的是“我要找个人照顾我啊”如果女的能独立养活自己和孩子,很多都不会考虑再嫁,她们想的却是:“终于解脱了,老娘再也不想伺候谁了”。

说白了,当今社会剩女剩男残酷的婚恋真相就是,女性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能力和男性落后的自我认知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掉,婚恋市场只能一直残酷。

《残春》----徐志摩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

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

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诗人、大情人,他的婚恋传奇可以说是上个世纪的经典。

徐志摩只活了36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的生命里出现的三个女子: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一个银行家、一个建筑学家、一个画家,都是绝世的才女和美女。

如果我们再把这三个女子的婚恋串起来,更是无与伦比:

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建筑学家、教授),徐志摩(诗人、教授)一生为她情死,

金岳霖(哲学家、教授)为她终生不娶。

陆小曼的前夫是王赓(将军),徐志摩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徐志摩生前以及逝去后,陆小曼一直与翁瑞午(梨园弟子)暧昧不清。

张幼仪一直以抚养她和徐志摩的儿子为己任,直到56岁时,再嫁给苏季子医师。

徐志摩情事年表

1896年(1岁)

1月15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徐申如是当地商会的会长,经营钱庄、电力、绸缎、酱园等。母亲钱氏, 是徐申如的继室。

姓徐,名章垿,字梄森,小字又森。1918年去美国留学后改字志摩。

1914年春末夏初(19岁)

张嘉璈先生视导杭州府第一中学,恰好翻到徐章垿(志摩)的文章卷子,召他面谈一番,发现章垿不但才智超群,而且人品俊逸,回家后赞不绝口,遂有意将其小妹下嫁给他,并托人向徐志摩父亲提亲。

1915年10月29日(20岁)

志摩与张幼仪(谱名嘉鈖)在硖石商会礼堂举行西式婚礼,二十岁的新郎西装革履,十六岁的新娘裙裾拖地。萧山汤蛰光先生证婚,并致骈体贺辞。

婚后即北上求学。

1918年(23岁)

春,长子积锴生于硖石,乳名阿欢。

6月,由妻兄张君励介绍,拜梁启超为师,终身事之。

8月14日,从上海启行赴美留学。

1920年(25岁)

徐志摩从美国转到伦敦。

11月26日给父母写信,要求让幼仪到伦敦伴读。

两个月后,张幼仪离开硖石镇,由刘子谐作伴,远涉重洋,来到伦敦,住沙士顿。

1921年(26岁)

年初,在伦敦与17岁的林徽因相识,林徽因随父林长民住伦敦,在伦敦一所中学读书。

10月,见到从苏联、中国访问回来的罗素,罗素对爱情的论述引起志摩的强烈共鸣,随后给徽因写了一封火热的爱情表白信。

深秋,送幼仪赴德国柏林,林徽因随后也逃回国内,空留下徐志摩一人在沙士顿。

1922年(27岁)

1月,志摩在柏林,不久他的次子彼得出生。

3月,志摩和幼仪由吴经熊和金岳霖二君作证,在柏林正式离了婚。

6月,写下《笑解烦恼结》一诗,此诗发表于同年11月8日《新浙江》副刊上,同时还有一篇《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

作诗《情死》。

7月,写诗《小诗》、《私语》。

10月15日,回到上海。

冬,北上与一直苦恋的徽因见了面,此时,林徽因已倾心于梁思成。

1923年(28岁)

1月24日,写诗《希望的埋葬》。

4月,发表《月夜听琴》、《默境》。

5月4日,发表《你是谁呀》。

5月13日,写下《悲思》。

7月1日,发表《一个祈祷》。

9月26日,写《月下雷峰影片》。

这一年,林徽因参加徐志摩、胡适创办的新月社。

1924年(29岁)

4月,泰戈尔访华,志摩和徽因一左一右扶携老诗人登上讲坛。泰戈尔白发如银,长髯飘拂,宛若盘桓苍空的古松;林徽因貌美如花,薄施脂粉,淡中透艳,举手投足皆见议势,自是梅韵馥郁;徐志摩白面青袍,瘦竹一竿,飘洒俊逸,摇曳于秋水白石之间。

5月8日,庆祝泰戈尔六十四岁生日,祝寿会后用英语演出泰戈尔的戏剧《齐德拉》,张韵海扮演王子阿俊那,饰演爱神的是徐志摩。

5月20日,志摩陪泰戈尔一行离开北京,前往山西参观,而后去日本,林徽因到火车站送别,不久林徽因偕梁思成赴美留学。

7月,徐志摩陪泰戈尔离开日本,离日前作《沙扬娜拉》十八首。

秋天,在松树胡同七号新月俱乐部一次盛大招待会上认识陆小曼,不久,两人即开始热恋。

11月2日,以云中鹤名字在《长报副镌》上发诗 《一个噩梦》。

12月发诗《为要寻找一个明星》、《在那山道旁》、《消息》、《雪花的快乐》。

1925年(30岁)

2月,作诗《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3月3日,致信陆小曼,示意她尽快和丈夫王庚离婚,“不能再牺牲下去了”。从是日起至5月27日,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信有十一封被陆小曼选出编入1936年3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爱眉小札》内。

3月4日,致信小曼,要她天天写信,当日记写,以后的《小曼日记》即由此信催生。

3月10日,从北京启程去欧洲。

3月19日,次子彼得因患腹膜炎夭折于柏林。徐志摩于26日到柏林,未见到最后一面。6月3日,在佛罗伦萨作悼念文《我的彼得》。

6月,志摩与幼仪结伴逛游罗马、威尼斯,他们最喜爱的是翡冷翠——这是志摩给佛罗伦萨的一个美丽的名字,其时,写了一首七十四行长诗《翡冷翠的一夜》。

7月中旬,陆小曼发电报给远在欧洲漫游的徐志摩,催他立即回国。徐接电后,取消了在欧等候泰戈尔到来和去英国参观恩厚之创办的农村建设公社的计划,兼程回国,于月底到达。

8月9日,开始写日记,记载他和小曼恋爱的经过和心情。日记至9月7日止。这些日记后由小曼辑录整理,编入《爱眉小札》。9月3日,诗《呻吟语》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这一月所写成发的诗还有

《起造一堵墙》、《我来扬子江买一把莲蓬》、《客中》、《再不见雷峰》《这年头活着不易》。

11月25日,发诗《诀断》。

12月,发诗《丁当——清新》、《苏苏》。

1926年(31岁)

年初,刘海粟在功德林设宴,宴后王赓同意与陆小曼解除婚姻关系。

2月23日,志摩给小曼的信写道:“我心头平添了一块肉,这辈子算有了归宿”。就在这时,志摩的前妻在法国完成了学业,她回国了,志摩的父亲连连去信催志摩回来,约法三章议再婚。

5月,写诗或发诗《望月》、《新催妆曲》、《半夜深巷琵琶》、《偶然》《拿回吧,劳驾,先生》。

8月14日(阴历七月七),与陆小曼订婚。

8月起开始作日记《眉轩锁语》,至翌年四月二十日作完。

9月上旬,偕陆小曼离京去沪。

10月3日(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与陆小曼在北海结婚,由胡适作介绍人,梁启超作证婚人致证婚词。林徽因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寄来航空贺信,并托人带一个手提包给小曼。

11月,致幼仪信一封。

12月14日,致幼仪信“爸爸来,知道你们都好,尤其是欢儿进步很快,欣慰得很……”。

1927年(32岁)

4月20日,写《残春》一诗,有爱情的幻灭感。

12月27日,与小曼在上海夏令匹克戏院同演《玉堂春》,徐志摩饰蓝袍,他已感到婚姻的不自在。

这一年,陆小曼认识了翁瑞午,两人关系十分暧昧。

1928年(33岁)

年初,林徽因和梁思成留美回国,即举行婚礼,徐志摩前往参加。各自感慨良多,均有“今生已矣,来生为期”之叹。

3月发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4月10日和5月10日,在《新月》月刊第一卷第二期连载同陆小曼合著的戏剧《卞昆冈》。

6月中旬,第三次出国。此时他与陆小曼之间已有裂缝了,他需要离开小曼一段时间,让孤独唤起彼此心中对爱的渴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80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