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继位初期励精图治,为什么后来如此昏庸无道

宋徽宗继位初期励精图治,为什么后来如此昏庸无道,第1张

  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既是一个能写善画、琴棋俱佳的名家,又是一个荒*无度的昏君。在他统治国家的时期,奸臣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统治阶级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不聊生,起义不断。金人趁机入侵中原,徽宗最终成为金国的俘虏,北宋随之走向灭亡。

  一、徽宗继位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元月,宋徽宗赵佶在宋哲宗灵柩前即位。即位之初,徽宗表现出了一位有为君主的架势。这首先表现在他下诏让天下百姓批评朝政、提供建议上。上书言事者络绎不绝,奏疏多集中在如何清除奸臣上。当时朝中著名的奸臣有:章、安、蔡卞、蔡京等。徽宗因章曾反对他即位而心存不满已久,但仅凭一纸奏书就惩办一名宰相,又恐遭人非议,于是派章负责哲宗的安葬事宜。章不小心使灵车陷入泥沼中,花了一天时间才拖出来,由此被大臣弹劾对先帝不恭,又有人举报他为宰相时陷害宣仁皇太后,于是被贬官雷州,随后又流放睦州而死。御史中臣安和章狼狈为奸,结果被除名,放归田里。蔡卞是蔡京之弟、名相王安石之婿,也与章狼狈为奸,一唱一和。徽宗为顾及大臣体面,让蔡卞自己上疏辞职,后以降职秘书少监处理。蔡京受言官弹劾,贬为提举洞需宫,居住杭州。接着,吕嘉问、吴居厚、徐铎、叶祖洽等一干奸臣也相继被黜,朝廷初步呈现出一派清明的气象。

  徽宗除严惩奸臣、驱逐邪恶外,还大量任用忠直之士,有过则改。他即位刚一个月,便果断地任命大名府知府韩忠彦为吏部尚书,真是府知府李清臣为礼部尚书,右正言葵履为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这三人均为人正直,朝野有口皆碑,被任命的消息一出,民众欢呼雀跃,都认为徽宗用人取舍合乎公义。紧接着,正直之士龚任为殿中侍御使,陈灌、邹浩为左、右正言,江公望、常安民、任伯雨、陈次升、张舜民等皆居台谏之职。韩忠彦不久即提出广仁思、开言路、去疑似、戒用兵四事,深受徽宗赞许。从此忠直敢言之士,不断得到提拔重用。徽宗还听从韩忠彦的建议,召回元诸臣。哲宗朝宰相范纯仁是范仲淹之子,公忠体国,为人正直,因受章等迫害贬谪永州,历经磨难。当年已七旬、双目失明的范纯仁忽然接到新天子徽宗的勖勉慰问时,感激涕零。徽宗倚重于他,说:“范纯仁,得一识面足矣!”并任命他为尚书右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虽为旷世奇才,却始终为小人所阻,获罪降官,被贬往惠州。徽宗赦免其罪,让他提举成都玉局观,迁居常州。在韩忠彦的倡议下,文彦博、王、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刘挚等二十三人均恢复了原职。哲宗孟皇后无端被废,徽宗为她恢复名誉。这些积重难返的公案,徽宗都一一予以解决,恢复了社会公道与正气,受到朝野的一致称赞。

  在重用大批忠直之士的同时,徽宗又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三月间下诏,让士庶臣僚直言指责时弊,“其间可采,主受奖掖;所言皆错,亦不受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宋徽宗言出必行,接受宰相张商英的劝谏,“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并接纳江公望的谏言,放弃驯养禽兽的爱好,把所有禽鸟都放出宫。政和初年发生了一件充分反映徽宗有容人之量并虚心纳谏的事。右正言陈禾正直敢言,甚为徽宗赏识,他升迁给事中尚未赴任,便不待宣召,进宫力陈童贯、黄经臣宠任宦官将祸及江山的道理,侃侃而谈,听得徽宗饥肠辘辘,徽宗起身让他改日再议。陈禾拽住徽宗衣服泣奏,徽宗又坐了一下,心中不免有点不快,再次起身欲走时,陈禾用力过猛,竟将徽宗衣裾拽脱,徽宗冲口而出:“正言且慢,碎朕衣矣!”陈禾随即回答说:“陛下不惜碎衣,臣又岂惜碎首以报陛下!”徽宗不禁转怒为喜,勉励他说:“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在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上,徽宗也一样能做到从谏如流,并对有诤臣风的萧服、为政清廉的令毛注加以提拔。通判王涣之应召入对,就日食是政治有缺失造成的这个看法发表议论:“……愿陛下虚心纳谏,言论不管是逆耳顺耳,对的就该采纳施行;事情不管是过去的或是现在的,只要妥当就要重视;人不分亲疏,只要正直就可委以重任。如此,则人心服,天下就可臻于至治,上天自然也会降福了。”徽宗对王涣之颇为欣赏,不久就将他升为中书舍人。

  徽宗对行之已久的规章制度,只要是不合理的,就毫不犹豫地予以废除。他下令将贮藏在大内杀不敬之臣的毒药焚毁,还主张宫廷建筑不要过于豪华,这与以后讲求奢华的徽宗,简直判若两人。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积案是宋徽宗最难以处理的问题。神宗是他的父亲,变法图强,自然无可厚非。哲宗是他的兄长,自己承袭的就是他的帝位,如果刚开始执掌朝政,便贬逐先朝旧臣,于情于理,都不妥当。为了制定正确的方略,徽宗反复阅读臣下的奏章,并不断询问有识之臣,明白了门户之争的真谛:不管是攻击元丰之党还是元之党,均不是忠诚为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徽宗在反复思考之后,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十月向全国颁布诏书称:“朕对于军国一政、用人标准,没有元丰、元的区别。斟酌某项举措是否可行,办法是否妥善,只看是否合乎时宜;辨别忠奸、用舍进退,只看是否合乎情理。如果能使政事稳妥无失,人才各得其所,天下就太平了。无偏无党,正直是与,清静无为,顾大局,识大体,使天下休养生息,以成就朕躬继志述事之美,不是很好的事吗如果曲解别人,心存偏见,妄自更改已有之规,扰乱政治,伤害国家利益者,不但为朕所不容,也为天下公论所不容,朕必与国人共同唾弃之。”一个月后,徽宗改元为建中靖国。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既不盲从元,也不附和绍圣。徽宗的这种态度,确实体现了一个明君应有的智慧和胸襟。

  二、蔡京擅权惑徽宗

  有识之士对北宋的灭亡有过这样的评论:宋朝亡于君子,而不亡于小人。意思是那些君子们明争暗斗,同归于尽,以致把大好河山交到了小人手中。徽宗即位后身边逐渐聚集了一批奸佞邪恶之徒,最著名者是蔡京、王黼、朱及宦官李彦、童贯、梁师成六人,人称“六贼”,而首推蔡京。

  蔡京于宋神宗熙宁三年登进士第,当过钱塘、舒州等地的地方官,出使过辽国,以功升为中书舍人,后任开封知府。宋哲宗时司马光为相后要全部废除新法,要求在五天内恢复差役法。在如此紧迫的时限下,蔡京却按期完成任务,并亲自到政事堂向司马光报告。司马光兴奋异常,称许他说:“倘若人人像你一样奉守法令,何事不能成功!”哲宗亲政后起用章恢复新法,章设立专门机构研讨变差役法为免役法的问题,久久不能决定。蔡京说:“如今是恢复先皇帝旧制,又不是另立新法,根本无须研讨。”一句话提醒了章,使免役法得以顺利恢复。史家评论此事说:十年之间,司马光行差法,章行雇役,都仰赖蔡京才得成功,由此可见蔡京的才干,也可见蔡京的奸邪。

  徽宗即位,蔡京被贬至杭州后,恰逢供奉官童贯奉徽宗命到三吴一带搜求书画古董,两人结识后日夜相处,交往极为密切。蔡京是个丹青妙手,书画名噪一时,他千方百计巴结童贯,让童贯带了他许多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到宫中,并在徽宗面前对他极口称赞。徽宗也颇富文才,于是惺惺相惜,对他有了好感。再加上曾布怀着想援引蔡京对付韩忠彦的目的而极力推荐他,蔡京得到提拔,任尚书左右丞。此时韩忠彦已罢相,蔡京就借故挤兑曾布。闰六月,曾布罢相。七月,蔡京出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筹相职。从此,蔡京一人独揽朝政。

  蔡京上任的第二天,命令禁止元法制,又仿照王安石设立三司条例司的旧法,设置了讲议司,专门讲求恢复新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八月,恢复哲宗绍圣年间实行的免役法。九月,他以行新政为大棒变本加厉地打击司马光同道,排除异己,将司马光等共计一百二十人包括所有不对他阿谀奉承的人打成“元党人”,请徽宗御笔书名于石上,竖立在端礼门外,名为党人碑。十月,任蔡卞为知枢密院事,蔡京兄弟二人同执朝政。这是宋代建国以来很少见的事。十二月,朝廷下诏,禁止元学术以及其他邪说推行,非圣贤之书实行“文禁”。这是宋朝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忌讳重重,文人动辄犯讳。据说当时州县学校考试,不论文章做得如何,先看是否犯了忌讳。“休兵息民”、“节用以丰财”、“罢不及之役”、“清入仕之流”这一类语辞也入了破禁之列,原因是口气与元党人相似,近乎是对熙宁新法的指责。到政和年间,连经书中带“哉”这样的语言也被禁止了,如“大哉尧之君”、“与夫制乱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吉凶悔吝生乎动”。说来可笑,这是因为“哉”与“灾”字同音,“危”、“乱”、“凶”、“悔”等字不大吉利。由此可以想见,囚犯忌而惹祸的人定是多如牛毛。崇宁二年三月,诏命党人子弟不许入京。四月,命令销毁范祖禹所著《唐鉴》以及三苏(轼、辙及其父苏洵)、黄庭坚、秦观的文集。元学术主要指周敦颐、二程等人的经学,因此被抨击为“专以诡异聋瞽愚谷”的程颐也被除名。八月,蔡京又亲自用大字书写党人名字,颁于郡县,刻石成大碑,立于监司、长吏厅中。

  要加收崇宁三年正月,蔡京请求铸当十钱。自宋建国,有折二、折三、当五钱,从来没有铸过当十钱。如今铸造这种大面额的货币,不亚于对百姓公然抢掠。蔡京又请求建立管理纸币——交子的印行和流通的专门机构:京西北路专切管干通行交子所,制定了伪造交子的有关刑法。规定:凡是知情、转用以及邻人知而不告的都有罪。私造交子纸的,罪至徒刑和流刑。不久,又命天下除闽、浙、湘、广以外,全部使用另一种纸币钱引。纸币的大量印制和流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宋朝的经济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蔡京深受徽宗宠信,权势显赫,待遇优厚。他若要办某件事,必先以徽宗口令拟成诏书,送给徽宗看后,再由徽宗亲抄一遍,称之为御笔手诏,臣下都得遵从,不遵者以违制论处。政和初年,蔡京以太师致仕,徽宗准许他在京居住。宣和末年蔡京第四次为相时,年已80,徽宗准许他于私第办公,三五日一至朝,并下诏褒扬他“忠贯金石,志安社稷”。徽宗持政反复无常,蔡京虽常遭贬斥,但重用的时间毕竟远远超过了贬谪的时间。徽宗曾七次乘轻车小辇,临幸蔡京府第,不用君臣之礼,而用家人之礼。

  自从神宗元丰年间永乐败师之后,已有数十年边尘不惊,没有战争了。宋朝府库颇为富足,蔡京便开始引导徽宗穷奢极侈起来。一次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徽宗拿出他收藏的玉卮、玉等器具,说道:“我本来早就想使用这些餐具的,但又怕别人说这些东西太过奢华,是种浪费。”蔡京马上进言:“陛下贵为天子,理当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受万千民众供奉,这区区玉器,又算得了什么”在蔡京等人的极力怂恿下,徽宗再也无所忌惮,尽情挥霍,终日纵情享乐。朝廷为此专设应奉局、御前生活所、营缮所等,为皇室娱乐和享受提供全方位服务。朝廷的左藏库,以前每月支出仅需费用三十六万贯,到徽宗时经费竟然达到一百二十万贯。宫中还大兴土木,先后新建了明堂、保和殿、延福宫、万岁山、九成宫等大型建筑项目,竭尽奢华之能事。

  后来,徽宗对人世间的享乐逐渐生厌了,于是又幻想得道成仙。他在1105年曾赐信州龙虎山道士张继元法号“虚靖先生”,以后又相继宠信道士王老志、王仔昔,封王老志为“洞徽先生”,封王仔昔为“妙通先生”,对他们言听计从。后来,又特别信任林灵素。林灵素,温州人,年轻时在佛寺出家为僧,因受师父管责心生怨恨,就出了佛门改头换面当了道士。他善于揣测人意,学得妖幻之术,又敢于天花乱坠地吹嘘,很快就受到朝廷管理道士的官员左道录徐知常的重视。王老志、王仔昔在徽宗面前失宠以后,徐知常就将他推荐给了徽宗。第一次晋见陛下,林灵素就说:“天上一共有九霄,最高为神霄。管理神霄的神霄玉清王是上帝的长子,号长生大帝,主管南方。这位长生大帝不是别人啊,就是陛下您。陛下是神仙下凡,来到人世间担负起治理天下的大任。陛下周围的许多人其实也是来自于神霄玉清宫的天仙,负责协助陛下成事,建功立业。蔡京就是左元仙伯,王黼是文华吏,盛章、王革是园苑皇华吏。陛下最宠幸的刘贵妃是九华玉真安妃。”这一逢迎拍马的胡言乱语居然正中徽宗下怀,高兴得当即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封林灵素为通真达灵先生,赏赐给他很多东西,还专门在紧挨皇宫的地方,为他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道观,称上清宣箫宫。宫中正殿挂着两幅大画像,一幅是神霄玉清王徽宗,另一幅是九华玉真安妃刘贵妃。徽宗经常去该宫听林灵素讲经布道。并且制道学,依据科举制开考,道士们若能通过考试则可任郎、大夫等十阶道职,成为道官。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在全国各地建神霄万寿宫。发给每一座道观田地上千顷,每一位道士都能领到俸禄。任登州知州的宗泽因为修建神霄万寿宫态度不积极、行动不迅速竟被除名编管。在徽宗和蔡京的提倡和支持下,追随林灵素的徒弟人数日增,达两万人之多。林灵素和他的徒弟们利用徽宗的信任,凭借被赋予的特权,经常在京城内装神弄鬼,画符念咒,呼风唤雨,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

  宋徽宗指使蔡京等人借口恢复新法,榨取百姓血汗,以满足他们永无止境的物质需求。例如,免役钱本是用来雇人充役的,到他们手里却巧立名目新增设了许多种雇役钱,并且强行征收。巩州在元丰年间的役钱总计为每年四百贯,到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竟增至三万九千贯,数额惊人。恢复实行方田均税法时,他们在旧额之外又加收税金,称之为“蹙剩”,往往一县就多征收了数万贯。恢复摧茶法,他们在茶叶产地设置官卖专场。两年以后,废止官场专卖,虽已允许茶商向茶农买茶,但要求茶商买茶后向官府交纳税金,领取“茶引”后方可贩卖。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以后,国家每年的茶税收入高达四百多万贯,其中的一百万贯要专门抽出来供皇帝使用。朝廷还修改盐钞法,由商人先向官府购买盐钞,再凭盐钞到解州领盐贩卖。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朝廷一再更改盐钞法,将大量已经卖出的盐钞作废,使许多盐商因此破产。出售盐钞的多少被朝廷订立为考核州县官、评定其政绩的标准,州县官于是强迫百姓按户买盐,以此来求得升迁。茶引和盐钞,成为宋徽宗时期朝廷的重要经济来源。尽管蔡京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这些搜刮民财的办法非常卑鄙,深深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甚至给他们带来了苦难,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徽宗却只看到眼前白花花的银子,还赞赏他说:“这是太师加送给朕使用的钱。”支移,本是宋朝一种赋税的输纳方法,要求赋税送纳到一定的处所,否则就要交纳脚钱。到徽宗时,脚钱却成为一个固定的税种,每斗要交五十六个钱,几乎等同于元丰年间的正税。各地官府为了向朝廷交差或者官员为了自己的升迁,加紧向百姓催收各种在常赋之外增加的税额。在江东西和湖南北,有的一石常赋之上四石耗米,农民们往往卖了耕牛卖房产,还交不足赋税,沉重的负担压得百姓苦不堪言。 荒于政,精于艺

  宋徽宗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可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徽宗擅长书法,在书法界享有盛誉。他刚开始练书法时是学黄庭坚的风格,后来又学唐朝薛稷的字,熟练之后便有所改变,独创字体修长硬挺、笔画纤瘦,如铁画银钩,极具个性,自称瘦金体。其所书《欲借嵯峨万仞崇》诗和《风霜正腊晨》词,堪称瘦金体书法典范。

  徽宗的画则更加出色。他善画花鸟和山水,其画技精湛,笔法谨严,色彩华贵,自成一家。

  所画禽鸟之翎毛,运笔奇巧,尤其是点睛之笔,用生漆点染,仿佛一颗突出于纸上的豆粒,而且栩栩如生,几乎要转动起来,令人叹为观止。他最擅长的是墨花石画,画中一色焦墨,不分浓淡,只在丛密之处微露白道,独具特色,妙不可言。传世的作品有《晴麓横云图》、《桃鸠图》、《鹑水仙图》、《四禽图》、《雪江归棹图》、《柳鸦图》、《祥龙石图》、《腊梅山禽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

  他大力提倡和奖励书画创作,对宋初已有的翰林图画院和翰林书艺局进行整顿和发展,建立了一系列制度。画院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实行招考。徽宗亲自以古诗句出题,传世的画题有:“踏花归去马蹄香”、“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在多”、“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徽宗品画崇尚法度,讲究形似,重视画家想像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例如他出的“嫩绿枝头”一题,许多应试者根据试题画出茂密的花树,涂上翠绿的颜色,细心勾勒出树枝的形状,以为这样就合乎了题目的要求,哪知都被淘汰。有一人别出心裁画了一座高高的亭子,亭台上有一美人靠着栏杆站立,口点胭脂,嘴唇上那一抹嫣红格外醒目,与旁边的绿柳相映成趣。以红衬绿,嫩绿枝头不仅更加鲜明,而且更富生气。考入图画院者,按出身分为士流与杂流,授给六个等级的职称。表现突出的人还被授以朝中官职,着紫衣,佩金鱼,竭尽荣宠之幸事。当时,图画院中聚集了许多一流的书画家。著名书画家米芾就是徽宗时的书画学博士。还有,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创作《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都是徽宗时图画院的画师。

  徽宗对收集和珍藏历代名人书画作品特别热心,并对搜集到的书画作细致的整理、潜心的研究,并予以刊印。根据徽宗的要求,书画院学者在建中、靖国年间和大观年间,将宫中所藏书法作品一一刻在石碑上,并将之加以拓印,编为《续法帖》和《大观太清楼帖》,又将所藏古今书画编成《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完整系统地记录了宫廷收藏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及书画家的情况,在中国绘画史上占领了一席之地。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奇花异石名满天下。1102年,以大宦官童贯为首设造作局,在苏杭召集精湛的工匠,以象牙、鹿角、犀角、玉石、金银、竹藤等原料进行雕刻、装画、糊抹,生产出大量富丽堂皇的物品,专供徽宗御用。而所用的一切材料、工费,都分摊到江南百姓的头上,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徽宗对江浙一带的名花奇石情有独钟,蔡京就对苏州富商朱冲及其子朱任以官职,暗示他们设法搜罗奇花异石进贡给徽宗。起初,他们秘密搜罗了三根浙江的名贵黄杨木献给徽宗,得到嘉奖。1105年,苏州设苏杭应奉局,朱主要负责采办奇花异石运往京城,称“花石纲”。应奉局人员只要看到谁家有一花一石稍微与众不同,就领兵直入其家,用**帛丰加封,表示已为御用。到运走时,不仅分文不付,往往还因为花石较大而拆屋扒墙,使许多人倾家荡产。在大运河上,运送花石纲的大船日夜不停。船不够用时,应奉局的人就截取运粮的纲船和商船。应奉局曾经搜罗到一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装在一条大船上,仅船夫就用了数千名。在运往开封的路上,沿途许多桥梁、城墙被拆毁,以便其通过。运抵开封后,徽宗给该石赐名“神运昭功石”。花石纲的花费很大,仅从浙江运一根竹子到开封,就要花去五十贯,相当于当时第四等户的全部家产。应奉局的官吏利用手中的职权大发横财,随意支取国库的钱财,动辄数十万。朱个人的财产不计其数,他的手下陆续被任命为各级官吏,连他的看门奴都当上了殿学士。而不巴结他的人,很可能马上就被撤职。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向长期对本民族进行奴役的辽国展开了进攻。宋徽宗接受了归附宋朝的辽人马植的建议,于政和五年(公元1118年)派马政出使金国,与金人约定双方夹攻辽国。阿骨打答应灭辽以后将五代时陷入辽朝的汉地归还宋朝,但要求宋在灭辽后将原来每年给辽的钱绢五十万全部照数给金。在攻辽的过程中,金人以武力优势又逼迫宋朝答应除了每年的五十万岁币外,再以燕京代租钱的名义每年给金一百万贯。宣和五年四月,金兵将燕京及其所管六州二十四县的人口全部掠走以后,将空城交给宋朝。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一月,金以宋朝招纳金的叛亡人员为借口,大举攻宋,兵分两路进攻河东和河北。正在太原的童贯闻讯,急忙派马扩去金军大营谈判,提议交出蔚、应二州和飞孤、灵丘二县,换取金人退兵。金人则要宋朝割让河东、河北之地,童贯不敢答应。十二月初,西路金军攻陷朔州、武州等地,直扑太原,童贯竟抱头鼠窜,而太原军民则对金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东路金军进抵燕山府,宋将张令徽等人抢先逃跑,宋守将郭药师投降,引导金军南下。

  燕京失守的消息传到开封,君臣大乱。徽宗打算弃国南逃,给事中吴敏上奏表示坚决反对,建议请太子监国,以招徕天下豪杰。徽宗随即以吴敏为门下侍郎,辅佐太子,并任命奏上“御戎五策”的李纲负责坚守京城。

  宦官梁方平奉命守卫黄河北岸的浚州,见金军铁骑前来,不战自溃。金人用小船将大军渡过黄河,直扑宋都开封。

  消息传来,徽宗决心内禅,于十二月二十二日让皇太子赵桓即皇帝位,自己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住龙德宫。二十三日,赵桓即位,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徽宗逃出开封,到镇江避难。新即位的钦宗面临危局无回天之力,当时也同样打定主意要出逃,因李纲谏阻,才勉强留下支撑。金军虽然兵临城下,但毕竟孤军深入,而且这时勤王之师已陆续赶到,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钦宗却仍然如同其父一样畏敌如虎,不敢抵抗,而以巨额金币换得金人退兵。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二月,金军北返,主战派立即失势。

  四月,太上皇徽宗回到了汴京,正当北宋统治集团认为可以重新安享太平时,金军于同年冬再度南下,攻占了汴京,徽、钦二帝做了女真人的俘虏。

  徽宗自从得到不日将被押解北上的消息后,便领着皇后、诸王遥望城中拜辞宗庙,伏地痛哭。三月二十九日,徽宗乘平日宫人所坐牛车,由金兵掌驾,至刘家寺会见金太子宗望。徽宗一行从刘家寺出发,夜晚与押解的金军将领俱住入帐篷内,帐篷周围都有陪伴宋朝帝后的使者严密监视。至浚州时,百姓知是已被废黜的徽宗,纷纷馈赠炊饼、藕菜之类。

  在漫长的押解途中,金人故意给这个已经废黜了的天子以难堪。四月二十八日,徽宗一行来到中山府,金人命徽宗喊话,让守城宋兵投降。徽宗不敢违拗,在城下大呼道:“我道君皇帝,今往朝金帝,汝可出降。”守将在城上痛哭流涕,不肯奉诏。

  靖康二年九月,金人因南宋兵盛,怕他们夺回徽、钦父子,会失去同宋方讨价还价的筹码,将他们父子送往中京。徽宗眷属千余口,钦宗眷属百余口,费用巨大,金人又不按时发放粮食、衣物,致使他们生活困窘,每况愈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七月,徽、钦一行又开始了长途跋涉,于八月二十一日抵达上京。二十四日,金太宗让徽、钦父子朝见祖庙,实际上是行献俘之礼,以此来羞辱北宋君臣。金兵逼着徽、钦父子除去袍服,其他人皆令脱去上衣,身披羊裘,腰系毡条,入庙行牵衣礼,然后又逼着徽、钦父子入御寨,拜见太宗。金太宗与诸王、大臣等骑马先行,后边是五面白旗,上面分别写着“俘宋二帝”、“俘宋二后”、“俘叛奴赵口(构)母妻”、“俘宋诸王驸马”、“俘宋两宫眷属”等字样。宋俘虏一律作金人装束,跪听金人宣读诏书。二十五日,金太宗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七月,金人再将徽、钦父子送至五国城。到了五国城,金太宗让他和他的已被赐给太宗宗族为妻的六个女儿相见。徽宗感激涕零,连上两表向金太宗叩谢,吹捧金太宗“大造难酬,抚躬知辜”,又信誓旦旦地表白自己“自惭遣咎之深,常务省循之效,神明可质,讵敢及于匪图”。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六月,徽宗的第十五子沂王赵、附马都尉刘文彦为了改变自己的艰难处境,取得金人的信任,告发太上皇欲谋反金国。金人遣两使者前来查问,并要求徽宗对簿公堂。经众人再三哀求,金人才允许免徽宗前去。从此以后,徽宗愈加沉默寡言了。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四月二十一日,心力交瘁的徽宗一病不起,终年54岁。

关于王姓的谐音梗

 关于王姓的谐音梗,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如今我们的姓氏已经有了1800多个,姓氏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就算一个普通家族,以下是关于王姓的谐音梗内容分享。

王姓的谐音梗1

  姓氏谐音梗 —— 王

 热心王友 (当然也有王友不热心[doge])

 王哪里跑

 王里面走走吖

 一王打不尽

 一王兜不住

 一王没有炸

 社会性老王

 王我怀里跑

 隔壁老王

 王仔秋秋糖

 海贼王路飞

 王王仙贝

 王王大礼包

 不知名王友

 拖沓女天王

 一王情深

 王得否

 王王碎冰冰

 钻石王老五

王姓的谐音梗2

  王字谐音好听的字 王字谐音好听的名字有哪些

 1、王风

 2、成王

 3、王君

 4、王松

 5、王岗

 6、王盛

 7、王浩

 8、王林

 9、王保

 10、四王

 11、王亮

 12、王朋

 13、王赜

 14、王澄

 15、祯王

 16、王创

 17、王贷

 18、王阪

 19、王闵

 20、王邯

 21、王贸

 22、王费

 23、王脉

 24、王番

 25、王茗

 26、王嵋

 27、王涯

 28、王幄

 29、王帏

 30、王屠

  跟自己姓氏有关的'谐音梗网名

 表白情书

 一天前

 李凶我做咩呀

 李点点呀

 安安不想静静

 我在这李

 喝周一碗

 付心汉小超

 请付二百

 奶油泡付

 赵相机

 支傲赵

 请出示健康马女士

 王仔啾啾糖

 王王碎冰冰

 王王仙贝

 陈皮小话梅

 在陈一碗饭

 乱陈一锅粥

 大肚郭郭

 郭际名模

 棉花糖田筒

 碳酸饮廖

 出乎意廖

 哎哟魏

 都都超慧玩

 你听我蒋

 不蒋道理

 椒盐皮皮虾

 苏服吗

 百蜜一酥

王姓的谐音梗3

  有关王的网名一

 1 ╰疯疯癫癫爱你到永远、

 2 爱你不是说说而已

 3 沧夏

 4 笙咽

 5 故事平淡但当中有你

 6 茉莉花の开的那一瞬间

 7 一身王傲气

 8 ┉至尊狂魔┈

 9 ╰ hen可以先生 の ╰ hai可以**

 10 ╬═訫知肚詺

  有关王的网名二

 1 用心

 2 微暖丶 雪下落日月葵

 3 是否蝴蝶注定飞不过沧海

 4 _╃君战ヽ天

 5 夏初的伤,秋末的美。

 6 小思念点点滴滴诠释我的爱

 7 衍夏成歌,

 8 失心疯

 9 形影不离。

 10 北海几吹夏

  有关王的网名三

 1 入戏太深

 2 -大片阳光因你微笑而失色

 3 小巷陌影

 4 ㄗs″绝恋灬

 5 依赖

 6 我不是限量版是绝版

 7 橡皮擦,擦掉的单纯。の橡皮擦,擦掉的纯真。

 8 暖心姑娘的忧伤

 9 。破碎的心

 10 芳草碧色

  有关王的网名四

 1 老子还没睡

 2 泪染伊人妆╮の笑看伊人戏╮

 3 如梦

 4 ∠别跟哥谈爱情,早戒了

 5 虎霸三界丶猛

 6 记树与影の寄鱼予海

 7 怎么办爱你

 8 冷丶漠

 9 野的像个王

 10 好姑娘,就应该许配好男人

  带王字的网名 带王字的网名推荐

 1、逗比大女王i

 2、王天玉

 3、爱是王佳一。

 4、死 王

 5、国际性感鸭王

 6、@请叫我女王。

 7、萌心女王i

 8、我是女王我不哭i

 9、天王娱乐 ▲Dj

 10、王杨就是你们的神,

 11、姐叫女霸王

 12、王者、巅峰

 13、钻石王老五i

 14、纣王情书

 15、霸王硬上弓~

 16、闯他心房占心为王i

 17、成王败寇丶

 18、花花大王,

 19、帝王

 20、双面女王

 21、Queen(女王)

王姓的谐音梗4

  带王字的网名

 黑马王子

 王侯

 混世魔王

 鸭王

 霸王别姬

 混世大魔王

 兰陵王真是瞎了眼信郑儿

 王司徒

 炮王

 女王陛下

 狼王

 隔壁老王八

 王权

 帝王妃

 亚洲小醋王

 王八

 女王

 霸王硬上弓

 小王八

 成王败寇

 阎王

 Quenn女王

 帝王

 她的混世大魔王

 姬别霸王

 乱世大魔王

 狱王

 撅嘴大魔王

 君王

 王权富贵

 王位你坐

 Queen女王

 霸王

 王不留行

 你的君王

 王八琦

 温柔帝王受

 傲气王权

 小拳王

 帝王娇

 女王很霸道

 霸王姬

 情场撩汉女王

 醉王侯

 姿态帝王

 王

 孤傲王者

 无道纣王

 幸运女王

 草莓味的大魔王

 孤傲病态巫妖王

 王青稞

 天王盖地虎

 低音帝王

 王的孤寂

 孤王

 浪徒女王

 女人无情便是王

 高傲的大魔王

 从此君王不早朝

 王的温柔

 芸芸众生我为王

 无冕王爵

 情圣小王子

 荣耀王者

 野区小霸王

 一个宠王

 山里甜大王

 醉在君王怀

 six王

 帝王的温柔

 傲娇女王攻

 社会王

 战磕女王

 以女王姿势俯视全世界

 王权浪女

 梦游去王者峡谷

 恶魔女王

 孤者为王

 故事王

 不走王者路

 余生一个王俊凯

 与你相逢孤王称霸

 帝王攻

 本王不乖

 王大仙

 倔强小王子

 秦绿王

 金角大王

 吾王归来

 失恋王

 温柔的王

 杀王禁酒

 霸王花

 生而为王

 帝王抚佳人

 大魔王

 死在王者峡谷中

 王侯将相

 将相王侯

你看过《蓝色生死恋》吗?那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对白:“你喜欢我什么?没有理由,我就是喜欢你。”其实自己想象也是这样,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你说你喜欢她漂亮,可她人老珠黄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不爱她了?爱她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其实什么东西都是后人编写的,别太相信历史,中国自古就有一句俗语,成王败寇,宋徽宗即位之时,大宋就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他作为一个皇帝即使再怎么样努力到最后也只是力不从心,其实宋徽宗这点事看明白了,所以只能无可奈何的选择昏庸无道了! 就有点想明末皇帝崇祯一样,说崇祯不励精图治?还是说大厦将倾呢!?历史的功过都是后人来写的。我们没经历过那么看到的都只是别人的主观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78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