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最近养了金鱼,鱼会有感情吗?

家里最近养了金鱼,鱼会有感情吗?,第1张

众所周知,很多动物都有感情,尤其是聪明“热血”的哺乳动物。但人们往往认为鱼类的大脑认知能力很低,更有盛传“鱼的记忆只有7秒”,但是鱼是有感情的。

1鱼的情感体现于鱼其实没那么笨

来自英国斯特林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鱼类的感情丰富程度很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得多。由于鱼类的大脑很小,结构也过于简单,缺乏哺乳动物那样可处理高级信息的大脑皮层,所以很多人认为鱼类并不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所以不可能有感情。但也有学者认为,鱼类大脑虽然与哺乳动物在整体上大相径庭,但也有一些结构和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鱼类大脑中也存在杏仁核和海马体,这两个部位分别主导情绪的产生和学习能力,哺乳动物的大脑中也有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2鱼类除了拥有学习能力,还有着很多复杂程度超乎我们想象的情感。

有的鱼类可以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任务,比如鲑鱼每年都能溯游而上进行产卵;还有的鱼类可暗中总结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规律,进而提前布置战术;有一些鱼甚至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用砧骨撬开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外壳;有些鱼类可察觉出有毒的刺激物,并作出相应反应,就像人类会有意避开强酸一样。

鱼类其实并非笨得不行,它们也有脑子,也有很强的记忆能力,所以“7秒记忆”之说可以扔一边去了。那么鱼类到底有没有感情呢?怎么证明这一点?

要判断一个生物体是否存在意识,根据的是其是否会出现“应激性体温过高”或“情绪化发热”,这种特征类似于人体因感染导致的发烧等身体反应。而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在脊椎动物中,只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才会出现“情绪化发热”,鱼类则没有。

3鱼的情感拥有“情绪化发热”这一特征。

由于鱼类是冷血动物,也就是变温动物,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必须游往温度与体温相近的水域,才能生存下去。研究人员想知道,按照上述的“情绪化发热”理论,撤走小网(应激环境)后,斑马鱼是会游向温度较高的水域,还是温度较低的水域呢?若其游向高温水域,表面其体温在应激环境中升高,出现了“情绪化发热”;若其游向低温水域,则说明“情绪化发热”并未在其身上发生。15分钟后,研究人员将小网撤走,斑马鱼被放置在可自由活动、有不同的温度区域的水槽内。结果,斑马鱼滞留在温暖水域中的时间明显增加,研究人员据此推测其体温升高了约2~4℃。这表明,斑马鱼也存在“情绪化发热”现象,进一步说明鱼类应该也具有意识和感情。虽然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会表现出“情绪化发热”现象的鱼类,并不足以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但至少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以后将无法再以鱼类没有“情绪化发热”来作为争论的依据。

  金鱼的喂食时间不管是投喂活饲料还是人工饲料,都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

  1.每天投喂次数 只需1—2次,每次投喂量宜在1—2小时内吃完。天气、水质正常,对生命力强的品种鱼群可适当增加一点投食量。

  2.投食时间 春、夏宜早,一般在早晨6—7时左右,太阳开始晒及鱼池(缸)时投食。深秋及冬季投食时间可稍迟一点,一般在7—8时左右,寒冬季节甚至可延迟到10时前后投喂。但切忌在傍晚大量投食。即使鱼群觅食明显,也应在下午3时左右少量投食为好。11月以后,水温明显下降,金鱼的食欲有减退趋势,傍晚更不宜投食。

  3.随着金鱼的长大的投食量宜逐渐适当增加 但不能盲目投食,特别是人工饲料,更应严格控制。家庭养鱼,可采取将一日量分1—2次投喂的方式,避免饲料一次投量过多,积存池(缸),败坏水质。

  金鱼的食性很广,属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要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这是金鱼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2、金鱼是变温动物,体温可随水温而变化,但其体温不可能无休止地随水温任意变动。过冷或过热的天气,均影响金鱼的生长发育。金鱼的最佳生活环境温度为22~24℃,又称作生长最适温度。金鱼在最适温度下,求饵极为旺盛,生长速度最快,排泄物、耗氧量也增多,其生理要求最高。在实际饲养中,这一时期采用兑水或3天换一次水的方法,使金鱼始终保持在水清、氧足的最佳求饵状态。

  金鱼在15~18℃的水温中,求饵适中,活动正常,水质保质期最长,是金鱼较易管理的阶段。

  3、金鱼的性格非常温和,不会发生大金鱼追袭小金鱼的现象。除了繁殖季节外,各种形状与各种色泽的金鱼都可混养在一起。

主要写了玫瑰花是一位青年所养护的,金鱼是一位女郎养护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青年和女郎都很爱自己,也不听老三束河老山羊的劝告,最后女郎和那位青年相爱了,青年把玫瑰送给了女郎,女郎把金鱼送给了青年,等过一个晚上,他们就腐烂了,世界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也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

金鱼的体表白膜是由寄生虫所引起的,而且往往会伴随着鱼体的粘液增多,导致饲养水体发出难闻的腥臭味等现象。如果此时不加以留心的话,在短短的数天时间之内,你的爱鱼就会因为体力不支而表现出精神萎靡、呆滞的症状,甚至还会引起死亡。

这一部分是治疗在治疗上,最简单的办法同样也是3%浓度的盐水短时间浸泡;或者直接在患处涂抹盐巴;也可以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但是因为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因为鱼鳃被腐蚀而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所以,浓度必须要严格控制。考虑到普通家庭很难具备计量的能力,所以,在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的时候,就只能凭借经验来进行了。一般来说,把高锰酸钾溶液调成浅粉红色是比较适宜的,也就是说要使用像红酒一样颜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病鱼的浸泡治疗。浸泡时间的长短很难定义,需要根据温度及金鱼的体质状况而灵活掌握:温度高则浸泡的时间短;温度低则浸泡的时间长;在鱼的体质理想的情况下多浸泡;如果鱼的体质虚弱就要少浸泡。但总的来说,浸泡时间都应该控制在15至30分钟之内,相对而言,这样是比较安全的做法。如果能够取得青蒿素进行治疗,那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水质的维持问题。因为患上此病的金鱼往往会分泌大量的粘液,与此同时,也会有大量的粘液不断地脱落,而且在脱落的粘液当中还带有大量的寄生虫个体。因此,水质的维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能够及时地清理掉脱落的粘液,这对于病鱼的康复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条件较好的家庭,应该在盐浴或浸泡高锰酸钾之后,用清水对病鱼进行漂洗,让病鱼的粘液脱落完毕之后,再把病鱼放回清水当中进行饲养。或者索性把病鱼放在一个小盆当中进行饲养,而将小盆放置于水龙头底下,用新鲜的自来水缓慢地进行滴流,也不失为一个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695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3
下一篇2024-0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