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祭遵传

文言文阅读祭遵传,第1张

1 文言文“祭遵传”的解析、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颖阳人。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颖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个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 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刘秀听了觉得有理。

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颖阳侯。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2 急求文言文《庞萌传》译文

语出《后汉书庞萌传》。

汉世祖光武皇帝英明一世,素以慧眼识才著称。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就是他亲自擢拔的,像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干才、豪杰?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以善于识人著称的英主,也犯了一个令他本人非常难堪的错误,误把庞萌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认成社稷臣。

《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庞萌传》记载:“庞萌,山阳人。初亡在下江兵中。更始立,以为冀州牧,将兵属尚书令谢躬,共破王郎。及躬败,萌乃归降。光武即位,以为侍中。萌为人逊顺,甚见信爱。帝常称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拜为平狄将军,与盖延共击董宪。”

庞萌在世祖刘秀面前,一向是以恭敬、谨慎、谦虚、顺从闻名。连刘秀都上了他的当,认为庞萌对自己忠心耿耿,公开对人们说:庞萌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对于一个刚刚投降过来的贰臣,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就连邓禹、吴汉、景丹这样的重臣都自愧不如。可见,刘秀对庞萌的器重。但是,恰恰就是这个庞萌,因为一点小事情,竟然公开反叛了。

“时诏书独下延而不及萌,萌以为延谮己,自疑,遂反。帝闻之,大怒,乃自将讨萌。与诸将书曰:“吾常以庞萌社稷之臣,将军得无笑其言乎?老贼当族。其各厉兵马,会睢阳!”

仅仅是因为诏书中没提到自己的名字,庞萌竟然临阵造反。这个消息传来,世祖刘秀可以说是颜面扫地,十分难堪。恼怒之下,亲自披挂上阵,讨伐庞萌。

“(董)宪闻帝自讨庞萌,乃与刘纡、苏茂、佼强去下邳,还兰陵,使茂、强助萌,合兵三万,急围桃城。帝时幸蒙,闻之,乃留辎重,自将轻骑三千,步卒数万,晨夜驰赴,师次任城,去桃乡六十里。旦日,诸将请进,贼亦勒兵挑战,帝不听,乃休士养锐,以挫其锋。城中闻车驾至,觽心益固。时吴汉等在东郡,驰使召之。萌等乃悉兵攻城,二十余日,觽疲困而不能下。及吴汉与诸将到,乃率觽军进桃城,而帝亲自搏战,大破之。萌、茂、强夜弃辎重逃奔,董宪乃与刘纡悉其兵数万人屯昌虑,自将锐卒拒新阳。帝先遣吴汉击破之,宪走还昌虑。汉进守之,宪恐,乃招诱五校余贼步骑数千人屯建阳,去昌虑三十里。帝至蕃,去宪所百余里。诸将请进,帝不听,知五校乏食当退,□各坚壁以待其敝。顷之,五校粮尽,果引去。帝乃亲临,四面攻宪,三日,复大破之,觽皆奔散。遣吴汉追击之,佼强将其觽降,苏茂奔张步,宪及庞萌走入缯山。数日,吏士闻宪尚在,复往往相聚,得数百骑,迎宪入郯城。吴汉等复攻拔郯,宪与庞萌走保朐。刘纡不知所归,军士高扈斩其首降,梁地悉平。”

经过以上惊心动魄的激战,董宪与庞萌都战败身死,传首洛阳。但是,对于世祖刘秀来说,误识庞萌成了他的终身憾事,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

唐人李商隐在《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中说:“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说的就是这个著名的故事。

其诗全文如下: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籙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3 朱祐传求答案高考文言文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升拜大司徒,以祐为护军 拜:被授予官职

B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 陷:陷入

C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 屯:屯兵驻守

D帝往候之,祐不时相劳苦 劳苦:慰劳,接待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朱祐忠勇的一组是(3分)

①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

②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

③祐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

④祐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

⑤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

⑥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祐小时候成了孤儿后,就回到外祖父刘氏家住,经常到舂陵去,刘秀和刘演都很喜欢他,后来他还分别做了刘演和刘秀的护军。

B有一次在宴会上,朱祐随口说当时还是大司马的刘秀有帝王之相,刘秀说要叫刺奸将军治朱祐的罪,朱祐就不敢再说了。

C朱祐作战英勇,常打胜仗,深得刘秀的喜爱,即使攻打邓奉失败被俘,刘秀也在朱祐接受邓奉投降后迅速恢复其官职,并厚加赏赐。

D朱祐为人质朴正直,经常接受敌人的投降,而不以斩杀敌军首级邀功,但对自己手下士兵要求严格苛刻,以至于士兵都痛恨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3分)

译文:

(2)大司马吴汉劾奏祐废诏受降,违将帅之任,帝不加罪。(2分)

译文:

(3)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4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 安 之 世 有 之 而 能 兴 昏 乱 之 世 虽 有 之 亦 不 兴 盖 用 之

与 不 用 之 谓 矣 有 贤 而 用 国 之 福 也 有 之 而 不用 犹 无 有 也。

9B(陷:攻陷,攻破)

10C(①是朱祐拍马屁,而且有冒失嫌疑;⑤是说朱祐不贪恋权势,当然也是自保。)

11D(“苛刻”、“痛恨”均言过其实。)

12(1)第二年,邓奉的军队被打得大败,他就以脱去上衣、露出胳臂认罪的形式经由朱祐之手投降。(“明年”、“破”、“因”各1分)

(2)大司马吴汉却弹劾朱祐,说他废弃皇上诏令接受(秦丰)投降,有违将帅职责,但光武帝没有(给朱祐)加罪。(“废昭”“任”各1分)

(3)后来光武帝驾临朱祐府第,就笑着(对朱祐)说:“主人该不会又丢下我不管,而去讲堂吧?”(“幸”、“第”、“得无……乎”、“舍”各1分)

13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 / 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 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 有贤而用

/国之福也 / 有之而不用 / 犹无有也。

译文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人而兴盛,因为不用贤能之人、专凭君主一己好恶用人而衰败。这两点,是(国家兴衰的)必然规律,古往今来的普遍道理,也是一般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为什么和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国家就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即使有这样的人才,国家也不能兴盛呢?这就在于是否任用这些贤能之人了。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这些贤能之人一样。

4 文言文《新唐书·郑珣瑜传》翻译

翻译如下: 王缙,字夏卿,他原本是太原祁人,后来客居河中。

年少好学,和兄长王维都名闻天下参加草泽科、文辞清丽科考试都合格了,历任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安禄山叛乱,王缙升任太原少尹,辅佐李光弼,因功加授刑部侍郎,迁任兵部侍郎,太原将领王无纵、张奉玮依仗有功,认为王缙是儒生而轻视他,不遵守律令,王缙斩杀他们示众,诸将吓得大腿战粟第二年王缙回京城,以本官再次参知政事。 当时元栽专权朝廷,天子无为,王缙曲意依附,不敢不顺从元栽王缙又依仗自己有才能对元栽多有轻侮,即使元栽也恨他冒犯戏弄京兆尹黎干议论政事固执己见,元栽厌恶他,王惜羞辱黎千说:“京兆尹,浅陋卑微的人,怎么知晓朝廷的事? ”王缙平素信佛,不吃肉荤,晚年尤其谨慎。

王缙妻子死后,他就4巴道政里的宅第改为佛寺,各道节度使、现察使来朝,王缙必定逝请来那里,婉言让他们出钱帮助营建。 当初,代宗喜好立祠祭神,并不重视佛法,常常在闲暇时询问王缙为什么这样,王缙与元栽大谈福业报应,皇帝也有意崇佛了由此在宫禁中祀佛,诵经供斋,号称“内道场”,每天引进一百多僧人,饮食供奉珍馐丰盛,出入乘坐官严车马,经费开支全由国库给付。

有夷狄入侵,必定集合众僧唱诵《护国仁王经》来祈祷消灾取胜,侥幸夷狄离开,皇帝就胡乱赏踢,不知限度京郊的上等田地美好产业,多归佛寺虽然咸奸宿乱的事情相继发生,皇帝始终不觉悟,还下诏天下官员不得桂打羞辱僧尼当初,五台山佛寺铸钢为瓦,涂上金粉,耗费钱财以亿万计王缙发给中书省符牒,派遣几十个僧人分行州县,聚敛钱财王缙对皇帝说:“国家福运长久,是凭借了福4良,虽然时事多难,不足桂齿安禄山、之思明毒乱正盛时,他们的儿子都遭到了灾祸,西戎入侵,还没有反击他们就退去了,都不是人为的事啊”。 因此皇帝信佛更加坚定群臣遵奉顺从这种风气,都谈论生死报应,所以人事搁置而不整治。

大历时期的政令刑罚,日益废置,就是由王缙与元栽倡导造成的王缙生性贪婪,放纵亲成和尚尼姑招财纳贿,锱铢必较(一点一滴都要计较就像市场上商人的样子等到败露时,刘晏等人审问他的罪行,同元栽一道被判处死刑,刘晏说:“重刑二次审查,是国家固定法典,何况是大臣呢!法律有首犯从犯之分,不客都处死”于是奏报皇帝,皇帝怜悯王缙年老,不加刑,就贬王缙为括州刺史^建中二年死,时年八十二岁。

扩展资料:

原文如下: 郑珣瑜,字元伯,郑州荥泽人。

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以养母,不干州里。转运使刘晏奏补宁陵、宋城尉,山南节度使张献诚表南郑丞,皆谢不应。

大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第,授大理评事,调阳翟丞,以拔萃为万年尉。崔祐甫为相,擢左补阙,出为泾原帅府判官。

入拜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以母丧解。讫丧,迁吏部。

贞元初,诏择十省郎治畿、赤,珣瑜检校本官兼奉先令。明年,进饶州刺史。

入为谏议大夫,四迁吏部侍郎。 为河南尹。

未入境,会德宗生日,尹当献马,吏欲前取印,白珣瑜视事,且内贽。珣瑜徐曰:“未到官而遽事献,礼欤?”不听。

性严重少言,未尝以私托人,而人亦不敢谒以私。既至河南,清静惠下,贱敛贵发以便民。

方是时,韩全义将兵伐蔡,河南主馈运,珣瑜密储之阳翟,以给官军,百姓不知僦运劳。凡迎送敕使,皆在常处,吏密识其马,进退不数步差也。

全义与监军别檄有所取,非诏约者,珣瑜辄挂壁不酬。至军罢,凡数百封。

有谏者曰:“军须期会为急,公可不报?”珣瑜曰:“武士统戎,多恃以取求。苟以为罪,尹宜坐之,终不为万人产沴也。”

故下无怨讟。时谓治河南比张延赏,而重厚坚正过之。

复以吏部侍郎召,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实为京兆尹,剥下务进奉,珣瑜显诘曰:“留府缗帛入有素,余者应内度支。

今进奉乃出何色邪?”具以对。实方幸,依违以免。

顺宗立,即迁吏部尚书。王叔文起州吏为翰林学士、盐铁副使,内交奄人,攘挠政机。

韦执谊为宰相,居外奉行。叔文一日至中书见执谊,直吏曰:“方宰相会食,百官无见者。”

叔文恚,叱吏,吏走入白,执谊起,就阁与叔文语。 珣瑜与杜佑、高郢辍饔以待。

顷之,吏白:“二公同饭矣。”珣瑜喟曰:“吾可复居此乎!”命左右取马归,卧家不出七日,罢为吏部尚书。

亦会有疾,数月卒,年六十八,赠尚书左仆射。太常博士徐复谥文献,兵部侍郎李巽言:“文者,经纬天地。

用二谥,非《春秋》之正,请更议。”复谓:“二谥,周、汉以来有之。

威烈、慎静,周也;文终、文成,汉也。况珣瑜名臣,二谥不嫌。”

巽曰:“谥一,正也,尧、舜是也。二谥,非古也,法所不载。”

诏从复议。 郑珣瑜(738年—805年),字元伯,河南荥泽(今郑州市)人。

唐代宰相。少孤,值天宝乱,退耕陆浑山养母。

代宗大历中以讽谏主文科高第,授大理评事,累迁吏部侍郎,为河南尹,清静惠下,颇有政绩。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顺宗立,以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忧愤而卧家七日不出。罢为吏部尚书,数月病卒,谥号文献。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

5 《后汉书 祭遵转》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祭遵(人名,字弟孙)做人廉洁清正,处事谨慎(廉约小心),能够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克己奉公)。他经常把所有财物赏赐给他的士卒,家中没有多余的自己的财物,穿着简朴,盖布制的被子,他夫人的衣服也不加装饰。皇帝因此很看重他。(皇帝)在他死的时候,非常的忧悯和哀悼他,祭遵的丧礼队伍到河南的时候,召集百官先到他办理丧事的地方集合,穿着服丧的素服乘车过去,看着死去的祭遵哭的十分伤心。

克己奉公,就是说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6 文言文中 克有几种意思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 同本义 [be petent]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子克家。——《易·蒙》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3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的子弟);克明(能察是非)

4 能够 [can;be able to]

克,能也。——《尔雅》

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郑注:“能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克化(能够消化);克尽(能够尽力);克协(能够符合;等同);克长(能教诲不倦);克果(能成功,能实现);克承(能够继承);克荷(能够承担);克臬(能奉法行事);克能(能够)

6 攻下;战胜;打败 [defeat;overe;capture]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郑伯克 段于 鄢。——《左传·隐公元年》

克,胜也。——《玉篇》

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

如云不克。——《诗·大雅·桑柔》

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

7 又如:克伏(降伏,制伏);克伐(侵害);迭克名城;克平(制伏,平定);克胜(克敌制胜)

8 克制 [restrain;forbear]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

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9 又如:克心(约束内心);克治(克制私欲邪念)

10 迷信说法。认为人生下来有属相相克,有五行相克,命硬的又克父母;害,损伤 [damage]。如:克皮(伤残体肤);克贼(损伤)

11 杀 [kill]。如:克奔(斩杀败降的敌人);克殄(歼灭);克翦(歼灭)

12 克扣 [embezzle part of what should be issued]。如:克落(克扣);克除(非法扣除)

13 通“克”。严格限定期限 [set a time limit]

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武帝操》

克期置酒。——《三国志·张嶷传》

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后汉书·钟离意传》

14 又如:克期完工;克日(约定或限定时日)

〈名〉

1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gram]。如:克分子;克当量 “克”

2 另见 kēi

7 文言文越妇言解析和答案

《越妇言》是唐代文学家罗隐创作的一篇小品文。

文章共两段,第一段叙述朱买臣“贵”后对其前妻表示的“仁者之心”;第二段记述“越妇”之言,揭露朱买臣“匡国济民”是假,“急于富贵”是真,本质虚伪。全文借古讽今,言辞犀利,借朱买臣前妻之口,表达对封建官僚的讽刺之意,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越妇言1买臣之贵也2,不忍其去妻3,筑室以居之4,分衣食以活之5,亦仁者之心也。一旦6,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7:“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8,有年矣9。

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10,以安民济物为心期11。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

天子疏爵以命之12,衣锦以昼之13,斯亦极矣14。而向所言者15,蔑然无闻16。

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17?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18?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19,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20!”乃闭气而死21。

注释越妇,指汉武帝时朱买臣的前妻,因朱买臣的家乡,春秋时属越国,故称越妇。买臣:朱买臣(?一前115),西汉人,武帝时曾任会稽太守。

去妻:前妻。居之:让她居住。

居,此处为使动用法。活:养活。

一旦:一天。近侍:身边的侍从。

秉箕帚:拿着扫帚、簸箕,指做洒扫庭除之事。意思是为 。

翁子:古代妇女称丈夫的父亲为翁,翁子是对丈夫的委婉称呼。有年矣:有些年了,好多年了。

通达:做高官。匡国:匡正国家。

致君:使君尊贵,即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的君主。致,使。

济物:救济百姓。物,这里指人。

心期:心愿,志愿。疏爵:赐给爵位。

疏,分、赐。命:任用。

衣锦以昼之:意思是让他衣锦还乡。《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烧毁秦宫室后,意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朱买臣拜为会稽太守后,汉武帝也对他说了这句话。衣,穿。

锦和绣同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即官服。昼之,使他白天行走,比喻荣归故里。

斯亦极矣:这也达到顶点了。向:过去,以前。

蔑然:泯灭、消失的样子。无闻:指没有听到实现。

未假:不暇,没空闲。假,通“暇”。

度(duó):思考。矜于一妇人:在一个女人面前夸耀自己。

矜(jīn),夸耀。又安可食其食:又怎么能吃他的食物呢?闭气而死:自缢而死。

译文朱买臣地位变高的时候,没有痛恨他的前妻,建房子让她居住,分衣服食物让她生存,这也是仁爱之人的心意啊!一天,前妻对朱买臣的身边侍从说:“我在朱买臣的跟前做这做那,好多年了。每次想到忍饥挨冻勤勉苦读的时候,看见买臣的志向,何尝不曾说过官运亨通以后,把匡正国家、辅助国君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安抚平民救济百姓作为心愿。

而我不幸离开买臣也好多年了,买臣果然官运亨通了。天子赐给爵位,任用他,让他衣锦还乡,这也达到顶点了。

但他从前所说的话,了无声息再也听不到了。难道是天下没有处理的事情使他这样吗?抑或是急于求富贵而没有时间考虑呢?依我看来,他只是在一个妇人面前夸耀就满足了,其他的没有发现能做什么。

又怎能吃他的食物呢?”于是自缢而死。朱买臣的故事在《汉书·朱买臣传》中是这样写的:朱买臣未得志时家中贫穷,不治产业,砍柴为生,讴歌道中,他的妻子感到没有面子,多次劝他,他更加高唱不止。

他的妻子就离开他,改嫁别人。其后,朱买臣独自行歌道中,在山坟担柴。

前妻与夫家上坟时看见买臣饥寒,给他饭吃。后来,朱买臣当上会稽太守,衣锦还乡,官府为迎接他差遣人打扫道路,他的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也在其中。

朱买臣收养了他们,一个月后,他的前妻上吊而死。在《汉书》中,这个故事是用赞美朱买臣不计前嫌、不忘旧情、感恩图报的笔调来叙述的;而他的前妻也只是一个见识短浅、不能吃苦的普通妇女。

她是在惭愧悔恨中自杀的。罗隐在这篇短文中却反其意而用之,引申发挥,虚拟了朱买臣妻的表白,朱买臣成了被讽刺的对象,讽刺他一旦得到富贵就只贪图享受,不思匡国安民了;而他的前妻却是一个有见识、有气节的妇女。

她不但敢于对近侍批判朱买臣,揭露他通达后不思“安民济物”,却“急于富贵”的虚伪本质;并且表现了不“食其食”“闭气而死”的可贵气节,从而揭露批判了晚唐时期的封建士大夫借口“匡国”“安民”,实则热衷功名利禄、言行不一的虚伪本质。这篇文章一事一议,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

作者善于运用委婉的判断语气和反问语气加强讽刺意味。文章短小精悍,文笔生动,言辞犀利,发人深思,正如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中所说的那样,“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这正是罗隐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王维与孟浩然同为声名远扬的唐朝山水田园诗人,世人称为'王孟',两位诗人在山水田园诗派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笔下的诗歌充满禅意而又空灵,恬静而又洒脱,无论是秀丽的田园风景描绘,还是静谧闲适的心境,都浑然天成,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他们没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与不平,而是彼此之间惺惺相惜,他们的友谊流传为千古佳话,随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千古传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朋友间一份深情挂念,随着诗歌跃然纸上,他们的真情万古长存,现在读来依旧让人感动。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找懂自己的人,盼望知己的出现,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情义气是多么荡气回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做为山水田园诗派顶级cp,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相知,所以欣赏,因为生活不易,所以肝胆相照,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王维与孟浩然,看看友情最美的诗意。

1、 不论贫富贵贱,但求志同道合

王维与孟浩然的贫富地位可以说是两个极端。

王维出生于701年2月28日,和大诗人李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15岁的时候,到京城应试,因为精通诗歌、书画、音律,就成为轰动京城的王公贵族的宠儿。30岁的时候更是高中状元,从此就平步青云,历任右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位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可以说,他一生都是领导当官的,在他活着和过世后,都是声名显赫,历史书中是这样形容王维的:

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

而孟浩然呢,很多人称他为孟山人,他一生虽然有志向进入官场,可惜名满天下的他,仕途始终不如意。每次考试,都不通过,人生遭遇很多的失望与打击,因此他一生没有做官,官场不得志,山中做隐士。也正好因此,他远离世俗尘嚣,以隐士身份度过了一生。

即使他们的贫富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的确志同道合。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诗词,共同的宗教信仰佛学,因此,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一起写诗悟道,一起寄情山水,一起归隐山林,一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们在一起的画面,仿佛一幅充满鸟语花香、行云流水的禅意山水画。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意思是: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拓展知识

1、诗句原文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3、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4、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杜甫《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全诗一百二十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赏析二

公元七五八年秋,杜甫因营救房琯获罪,谪迁华州。冬末,他回到洛阳。此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由洛阳败走,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县 ),正被唐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包围。但昏庸的肃宗害怕节度使权力过大而不置元帅,只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做临军,使六十万大军陷入“进退无所禀”的涣散状态。使史思明有自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来救邺城的机会,公元七五九年三月,两军大战于安阳一带,唐军大败。为补充兵力,唐统治者强征百姓充军,造成百姓的困苦不安。杜甫在这时离开洛阳,返回华州任所,将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诗中通过“捉人”揭露了官吏横暴拉兵的不合理制度,反映了人民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自首句至“老妇出门看”,交待了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捉人”的序幕。诗一开头,就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两句点出了环境与事件 。“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赶快找地方投宿。“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 ,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然而就连这样的荒村僻壤,官府捉兵都没有放过 。“夜”字揭露出官府差吏抓人的凶狠和狡猾,知道白天捉不到人,只有在夜里强捕。而饱经战乱的老百姓在这动乱不安的社会里也早有了经验 ,知道半夜三更来打门 ,定是又要抓人,所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第二段从“ 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写捉人的经过。开头两句用“吏呼”“妇啼”两相对照,极其形象地概括出了差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痛,连用两个“一何”更加重了感情色彩,体现了投宿人对差吏的憎恶和对老妇的同情。“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一直贯到“如闻泣幽咽”,是投宿者在房间内听到老妇啼哭着回答差吏怒呼的内容。这十二句并非老妇一口气说下来的,而是“吏呼”逼问的一次次回答。先说三男从军、二男战死的遭遇及老妇的沉痛之情。两个儿子都为国牺牲了 ,剩下的一个只能托人捎回家信。这样的家庭, 三个儿子都献了出来,仍不放过 ,还一个劲地怒逼,足见其凶狠可恶了 。“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两句无限酸辛,无可奈何、活一天算一天的失望含悲之情表现得淋流尽致。第二层从“ 室中更无人”至“出入无完裙”,写家中仅存孤儿寡母的贫穷生活。人民为战争,已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难道仅剩下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老伴还不应该幸免吗?何况家中的孤儿寡母都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人民对这一苦难的现实不正应该愤怒和反抗吗?第三层从“ 老妪力虽衰”至“犹得备晨炊”,写老妇为挽救家庭,舍身应役的决心。老妇见多般的诉苦不行,差役还是逼她非交出人来不可。叫儿媳去吧,小孙子得饿死,把老伴儿交出来吧,家中不能没有个男人,于是老妇决定自己舍身从军。对统治阶级来说,无疑是一桩辛辣的讽刺、愤怒的控诉,就连这样一个“力衰”的“老妪”也没放过。第三段自“ 夜久语声绝”至“独与老翁别”,交待出事情的结果,是尾声。“语声绝”,说明老妇已被差吏带走了 ,“泣幽咽”是儿媳的哭声,“出入无完裙”的儿媳 ,死了丈 夫,孩子又小,公公不在家,婆婆又被拉走,家破人亡 。“如闻”二字用得形象,使我们看到投宿者对主人一家命运的关切,可推知他是悲愤激动得一夜不曾合眼的。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含意丰富,它和诗开头第一句“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昨天投宿的时候,还有老翁老妇双双出迎,如今老妇被抓走,儿媳又无完裙,不便出入,只有刚刚溜回家的老翁一人出来送行,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首诗一百二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的话,但却通过叙事抒了情,表达了心中义愤。其次,诗写得很精炼概括,前后照应,意见言表。诗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写得很简练,重点放在中间部分,其中心是老妇的申诉,写得具体详细。如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写投宿 ,只说“ 暮投石壕村”,没有写当时的情景,而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很自然地知道是宿在老妇老翁家。又如只写“老翁逾墙走”没写他何时归来;只写“ 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但读到那句照应开头,结束全篇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就完全领悟到:当“夜久语声绝”之后,老妇就被带走了,老翁也恐怕就在差吏走了之后才回到家的。诗中老妇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刻划得栩栩如生。其他人如投宿者、差吏、老翁、儿媳等人物形象,虽着墨不多,但都很鲜明,给人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看来,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看来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吏不愿跟杜甫噜苏下去了。这就把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但为什么父亲不来呢?上面说过“县小更无丁”,有父亲在还用抓孩子吗?所以“有母”之言外,正可见另一番惨景。“瘦男”之“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见无亲无靠。无限痛苦,茫茫无堪告语,这就是“独伶俜”三字给人的感受。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象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便见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读起来叫人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照说中男已经走了,话讲给谁听呢?好象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象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其茫茫然的心理。照说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可是此处却似乎在收。“使眼枯”、“泪纵横”本来似乎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好象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艺术效果。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

照说杜甫写到“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讨伐安史叛军,当然可以说名正言顺,但哪里又能谈得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呢?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用心是很苦的。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除了有他自己思想上的根源外,同时又是社会现实本身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压迫人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可以说,在平叛这一点上,人民和唐王朝多少有一致的地方。因此,杜甫的“三吏”“三别”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杜甫《潼关吏》鉴赏

潼 关 吏杜甫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 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 “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 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 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所给予他的总印象。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胡,即指安史叛军。“修关”何为,其实杜甫是不须问而自明的。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暗带出了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这对于开拓下文,是带关键性的一笔。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却“要(yāo邀)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一段叙述,笔姿无呆滞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这两句暗承了“修关还备胡”。杜甫不是忧心忡忡吗?而那位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他可能以为这个问题不必靠解释,口说不足为信,还是请下马来细细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看高耸的山峦说:“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呢!”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老丈,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虽然是通过关吏之口讲出来的,却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复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杜甫《蜀相》评价:

诗句用典故的时候,重在简约,不能长篇大论地说历史,而要点到为止、一笔带过。

这里杜甫用了两个量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功绩:“三顾”、“两朝”,同样的说法还有“七擒孟获”、“三打白骨精”等等,用一个量词将这个人的主要功绩都说尽了,不仅全面,还有体现了作者提炼语言的能力。

我们在提到历史故事的时候,为了简约起见,也可以用这种总结方式。

从“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来看,杜甫是不喜欢善于歌唱的黄鹂的,因为他心中衡量好坏的标准不在于能说会道,而是看是否有真才实学。

像诸葛亮这样的神机妙算之人,又忠心于君主,才是值得尊敬的人。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以仁”,我们可不能做黄鹂这样的花言巧语之辈,要赢得别人的尊敬,还需身体力行地践行那些嘴上说来的美德。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白话释义: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52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