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就是脑回路不同

天赋,就是脑回路不同,第1张

说到天才,你头脑里会冒出哪些名字?

如果是在音乐领域,第一个冒出来的肯定是莫扎特

他4岁开始作曲,7岁写了第一部交响曲,11岁写出第一部协奏曲,12岁写出第一部歌剧。

看一眼隔壁村的贝多芬,29岁才有第一部像样的作品,更别说交响曲了。

所以后来大家要说一个音乐家很有天赋,都会说他是“XX莫扎特”,比如门德尔松是“德国莫扎特”,圣桑是“法国莫扎特”。

但是莫扎特却说:“我每天花8个小时练琴,但是人们却用天才两个字埋没我全部的努力。”

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真的他说的,但是天才——或者准确说「天赋」,确实不是上天给的一个现成的东西。

嗯,今天突然想聊聊,天赋究竟是个啥。

01

天赋的第一层,可以说是运气,是中了子宫**。

像莫扎特的天赋,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父亲

他父亲叫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一位为萨尔茨堡教廷服务的音乐家。

这倒不是说他的音乐天赋来自于基因,而是因为他父亲不仅懂音乐,而且懂音乐教育,还拥有大量相关资源。

在莫扎特大概3岁的时候,父亲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所以后来才花了巨大的时间精力来培养他。

从莫扎特的作品来看,他受到的培养和训练肯定是不差的。毕竟,这是他爸经过6次试错总结出来的。对,莫扎特在家里排行老七。

自从开始学音乐,莫扎特就开始跟着父亲到处增长见识,各种给王宫贵族演奏,得到了大量高品质的反馈。

这些都是别人难以复制的因素,你可以理解为,就是运气好。

02

当然,如果只是死守着这些运气,很快也会被其他天赋稍差的人追上。

从4岁开始,莫扎特就开启了密集的练习。

他父亲放弃了自己的教学和作曲活动,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他身上,后来甚至放弃了宫廷的工作。

这时候一般的剧情是,父亲化身为恶魔教练,孩子屈服在棍棒之下苦苦练习,但在莫扎特一家,完全没有。

在莫扎特长大之后,他父亲写的一封信里提到:“小时候,你是严肃认真的,而不是充满孩子气的。当你坐在键盘前或专注于其他音乐活动时,表情如此肃穆,没人胆敢跟你开半点玩笑。”

也就是说,对莫扎特来说,练习并不苦,而且还似乎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这是天赋的第二层——意愿天赋,也就是愿意为这件事努力,而且努力起来还觉得充满乐趣。

这一点,也许比能力方面的天赋更重要。

03

有前两层的基础,第三层的能力天赋才有出现的可能。

不过莫扎特能力方面的天赋,也是来得很早,很神。

他作曲的时候,写出来的乐谱,几乎没有任何修改,整个过程不像是“作曲”,而是把头脑中的音乐抄下来。

所以有人说莫扎特只是上帝的一位“抄谱员”。

这个其实还不算神,最神的是他写交响乐的方式——像扫描仪一样。

啥意思呢?因为交响乐中会有十几种乐器同时演奏,所以一页纸上面会有十几行音符,每一行都是一种乐器。

一般人写总谱时,都是一行一行,写完一个乐器之后写下一个乐器,就像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写完第一行再写第二行。

但是莫扎特是竖着写的,先写下每一行不同乐器的第一个音,然后写第二个音……就像是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先把每一行的第一个字写了,然后写第二个字……

如果我们能在他头脑里放个录音机,估计在他写下每一列的时候,都可以听到所有乐器同时发出的声音了。

04

如果用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天赋,只是脑回路的不同。

刚好莫扎特的家庭环境,使他大脑里面的神经元形成一种特别的组合,让他在练习音乐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更多的快乐,在创作乐曲的时候有更高效、更浑然天成的思路。

但这些只是土壤,让他真正发芽的,是背后的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努力。

除了他自己提到的,每天至少练琴8小时之外,在他才7岁的时候,就已经去过大量城市巡演了。

我叫得上名的就包括:维也纳、巴黎、慕尼黑、法兰克福、海德堡、奥格斯堡、路德维希堡、施韦青根、美因茨、科布伦茨、科隆、亚琛、布鲁塞尔……

超出常人的灌溉,让他在音乐这条成长路上,比常人跑得更快。让他原本形成的神经元通路,变得更强壮,更广阔。

我觉得,与其羡慕别人有好的先天条件,还不如自己创造环境,从现在开始,就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只要充分的灌溉,相信它也会生长出不一样的风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30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