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玲,溥仪最爱的妻子,22岁便香消玉殒,溥仪找到了凶手吗?

谭玉玲,溥仪最爱的妻子,22岁便香消玉殒,溥仪找到了凶手吗?,第1张

溥仪最爱的妻子,22岁便香消玉殒,溥仪找到了凶手吗?

他没有找到凶手,但是溥仪怀疑自己这位最爱的妻子是死于日本医生之手,毕竟那个时候的日本人想控制溥仪,日本人更希望傀儡皇帝溥仪迎娶一位日本妻子,在溥仪看来,正是因为日本人有这个想法,日本医生才会在为自己妻子治疗的时候暗下杀手。

在1937年的时候,溥仪和皇后婉容之间的感情彻底破裂,由于皇帝并不能没有妻子,那时的清朝遗老就很快为溥仪物色到了一位新的妻子,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这位新妻子也成为了溥仪最爱的女人。

这个女人名为谭玉龄,她是满族的他他拉氏,在谭玉龄嫁给溥仪的时候,她仅仅只有17岁,不过因为深得溥仪的喜爱,谭玉龄在刚成为溥仪妻子的时候,她就被溥仪封为了祥贵人。不过她并没有伴随溥仪走过太长的岁月,在和溥仪结婚的5年后,谭玉龄就因病离世了。

在1942年初的时候,谭玉龄病倒了, 在最初的治疗中,中医为谭玉龄开了伤寒的药,不过由于病情不见好转,溥仪选择了日本医生来为谭玉龄治疗。在当时,日本医生对于治疗谭玉龄非常热情,可经过日本医生的治疗后,谭玉龄没过多久就死了。

在溥仪看来,杀害自己妻子的人一定是日本人,因为在当时日本人非常想要通过控制自己来满足日本在中国的野心,在日本人看来,一位日本女人来当溥仪的妻子一定可以更加方便的监控溥仪。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溥仪一直没能让真正的凶手认罪。

末代帝王溥仪唯一深爱的一个女人,她让溥仪心痛了一辈子,她是谁呢?

溥仪的一生大起大落,颠沛流离,五位妻子中我认为最后一位李淑贤应该是溥仪最深爱的女人了,在最后的十几年里,这段时间我认为是溥仪一生中最平静最美好的时光。

当他变成一个普通的年过半百的老男人的时候,那些他曾经喜欢过的精致的袖扣,几十副各式各样的眼镜,洋行买来的精致的西服,油毛,钻石饰品,都慢慢的离开他的记忆。

他不再害怕颠沛流离,不用担心有人害他,枪声炮声火车哐当哐当空洞的响声只出现在梦里,飞机不在头顶盘旋。在北京的小院里,阳光洒下来是一天,月光洒下来是一夜。他可以去写点儿东西,他可以在北京溜溜弯,甚至买张门票去曾经他住过的地方看一看,当然这要带上李淑贤,并且还要合张影。

这张合影里的溥仪,是我见过的所有的溥仪的照片里,他笑得最温暖的一张,看上去大大方方,那些戾气和谨慎以及伪装出来的冷漠强大终于从这个一生坎珂的男人身上褪了去。李淑贤,一个普通的护士,曾经溥仪的一皇一妃二贵人享受过的精致的衣服她没有,成匣子的首饰她也没有,她嫁个溥仪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又找了个老伴儿,踏踏实实的的。

溥仪其实非常的胆小,他不可能爱上更柔弱的女子,这让他没有一点安全感,所以跟前面婉容啊文秀啊谭玉铃啊都是一时冲动的感情,谈不上爱情。他只是想活下来,当他受过很多苦的终于安定来的时候,能遇到的感情才可能是爱情。

谭玉龄嫁给溥仪五年,为什么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皇后婉容?

溥仪一生娶了5个妻子,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应该只有皇后婉容和谭玉龄了吧。

谭玉龄是一个出身很好的女子,她出身在当时清朝的贵族家庭当中。在晚清的时候,清朝的贵族们都会把自己家中的孩子送到学校当中上学,而谭玉龄在嫁给溥仪之前就是一所中学学校的学生,她也算得上是当时走在时代前沿的女性之一。在谭玉龄嫁给皇帝的时候,不过是十几岁,当时的她浑身上下都充满着青春的气息,正因为有这么一个活力四射人的姑娘进行陪伴,让当时被压力压着不能喘息的皇帝仿佛慢慢有了快乐的情绪。

谭玉龄嫁给溥仪五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皇后婉容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这个贵人,是在皇后被打入了冷宫后被召入宫的

在那个时候,婉容因为痛失爱女而精神恍惚,再加上过度的吸食鸦片,导致了她被皇帝嫌弃,后来便被他的丈夫打入了冷宫之中。因为关押皇后的地方过于神秘,以及有人把守,所以一直没有见到过那个末代的皇后。而且身在皇家,皇后疯了的事情极其影响皇家体面,所以溥仪不会让别人看到她。

二、因为皇后的出轨,使得皇帝最后的颜面都荡然无存。

在一开始的时候,皇后吸食鸦片,他没有怎么大动肝火,可是在对于这件事情上,他是彻底的怒火中烧。这不论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而且在后来皇后还怀上了一个女婴。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才会使得皇帝对于这位皇后简直是失望到了极点,后来在一怒之下便将其关入到了冷宫中,命人照顾和看守。被打入到冷宫中的婉容被象征着皇家的“耻辱”,所以皇帝不想,也不愿有人提及这个人,有人提及这个事。

末代皇帝傅仪后妃众多,为何独独宠爱祥贵人谭玉玲?

溥仪,一生有五个妻子,包括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祥贵人谭玉玲(死后封为“明贤贵妃”)、福贵人李玉琴和李淑贤。

他最爱的人是自己的第三个妻子谭玉玲,据说谭玉玲死后,溥仪守着她的尸体哭了两天,始终不愿意下葬,溥仪去世的时候身上还携带着已经带了几十年的谭玉玲照片,在他收藏的谭玉龄的照片背后还写了“我的最爱的玉玲”八个字。

祥贵人谭玉玲,16米左右的个头,体态苗条,在那五官端正的凸形脸上,只见长长睫毛下,有双不大不小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头发是火剪子烫出的大卷,双耳都戴着玉坠,穿一身苹果绿颜色的丝绒旗袍,这一些更显出她 在外的面部以及手臂皮肤的 与细腻。

当年,溥仪是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溥仪对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和玩物,由亲属介绍当时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谭玉玲来到长春与溥仪结婚,被封为祥贵人,谭玉玲进宫后,溥仪立命腾出原为召见室的缉熙楼一楼西侧几个房间归她使用。在她的卧室中,南窗下摆着一张双人用沙发软床,床前挂着芭蕉叶式的幔帐,靠北墙放着一张赐宴用的小桌。布置典雅、大方。溥仪还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

早在婉容精神失常以后,在溥仪身边监视他一举一动的吉冈安直中将就向溥仪提议选一个日本女人入宫,溥仪推说已在北京选好,不久即将接来,这个人便是谭玉玲。

溥仪很喜欢摄影,有人曾根据宫中散落的照片进行统计,据说数千张照片中,皇后婉容露脸的只有八张,而谭玉玲的就有33张之多。

谭玉龄嫁给溥仪后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婉容?

谭玉龄(1920年—1942年8月14日),溥仪的祥贵人,满族贵族出身,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谭。 1937年,溥仪对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为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和玩物,由亲属介绍当时正在北京中学读书的谭玉龄来到长春与溥仪结婚,住在缉熙楼楼下西侧。

溥仪封她为祥贵人,当时溥仪32岁,谭玉龄17岁。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的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31岁的溥仪与17岁的谭玉龄结婚。溥仪此举,起初是为了报复“皇后”婉容,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谭玉龄以其年轻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温婉、对溥仪体贴备至,深深感动了溥仪。

尤其是溥仪受了日本人的气后拿她出气,甚至动手,她也从不动怒,反而想方设法哄溥仪消气,久而久之,溥仪对她产生了真挚的情感。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但与溥仪过了5年如漆似胶的日子后,22岁的谭玉龄却一命呜呼。关于谭玉龄的死,至今还是个谜。

5年后,22岁的谭玉龄香消玉殒。谭玉龄死后,溥仪陷入沉痛的思念之中,连续多日寝食难安。为了纪念亡妻,他将谭玉龄的头发剪下一绺,又剪下四个指甲,与她的四寸相片放在一起包好,相片的背面,是溥仪亲笔写下的几个字:我的最亲爱的玉龄,一直带在身边。想念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而至于为什么谭玉玲没有见过婉容,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婉容因为痛失爱女而精神恍惚,再加上过度的吸食鸦片,导致了她被皇帝嫌弃,后来便被他的丈夫打入了冷宫之中。而祥贵人在嫁入到皇帝的宫中后,被封为贵人,因为关押皇后的地方过于神秘,以及有人把守,所以一直没有见到过那个末代的皇后。

末代皇上溥仪的五位妻子中婉容貌美,临终前为何骨瘦嶙峋又遭受了怎么样的折磨?

1945年8月,苏联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迅速攻占满洲,婉容在11日随宫廷人员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沟,后被占领当地的 游击队俘虏。

先后运至通化、长春、永吉、敦化、延吉,最后于1946年6月10日前后(见嵯峨浩回忆录)或8月下旬(当时报纸记载)死于吉林省延吉的监狱里。葬地不明,有说是“用旧炕席卷着扔在北山上”,也有说是“葬于延吉市南山”,尸骨亦无处寻找。 三年以后,在伯力收容所过囚居生活的溥仪从嵯峨浩给溥杰的家信中获悉婉容的死讯,似乎无动于衷。2006年10月23日,经其弟润麒同意以招魂形式与溥仪合葬于河北清西陵外的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清献陵,谥号“孝恪愍皇后” 谁曾是清朝最尊贵的女人,和溥仪并肩看尽天下,终究是个伤心人?

婉容是清朝末代帝王溥仪的皇后,她是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但是也是一位悲剧人物,她这个皇后不过是有名无实,但是却成为了她一生的枷锁。

婉容是清朝满族的贵族**,不过她的父亲非常开明,不仅让她上学读书,而且还让她学习西方知识,在民国时期,她这样一个出身高贵的满族贵族**,也是一位知识丰富是想开明的上进女青年,可惜在她16岁的时候被选中成为了清朝末代帝王溥仪的皇后,她这一生都没有走出这个虚名的牢笼之中,最后也成了一个伤心之人。

年轻时候的婉容很美丽,溥仪也是一眼便相中了她,虽然他们当时已经成为夫妻,不过溥仪除了娶了她为皇后之后,还同时娶了文绣为皇妃,就这样,她与文绣同时嫁给了溥仪,婉容这个接受西方教育的女性,是不能接受一夫多妻制的,如果她不是嫁给溥仪,也许她还能反抗,可是溥仪虽然退位了,但是在当时满清遗老们的心中,他还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婉容只能忍受与文绣二女共侍一夫。

可是这种日子并不好过,她与文绣经常斗气争宠,而溥仪也是从来不过问的,后来文绣虽然离开了,但是婉容并没有开心,溥仪的心一直都在复辟清朝的上面,对于婉容他越来越不关心,后来溥仪去了东北,还将婉容丢在了天津,那是婉容最无助的一段时间,如果她有勇气像文绣那样离开也许她的人生也就不一样了,可惜她放不下皇后的身份,也不能背负背叛帝王的恶名,最后等到她到东北之后,溥仪身边也有别的佳人,她最后只能成为一个伤心的人。

清代最后一位皇妃,温柔娴淑平易近人,为何最后却被尿给憋死?

生活中都能听到这么一句话,活人不能给尿憋死,强调人在做事的时候要灵活多变,不要拘泥于一个小细节,通常情况下人也确实不会被尿给憋死。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一些有病的人还真的会被尿给憋死。下面说的一位皇妃就是被尿给憋死的。

末代溥仪的两个女人,一个给溥仪戴了绿帽子,另一个和溥仪离了婚,在婚姻上,溥仪真的没有什么自信心了,难道他的一生没有真爱吗?其实是有的,溥仪最爱的女人就是谭玉玲,当时的谭玉玲只有17岁,正在中学读书。满清在收到溥仪的消息之后,就在京城给他选择合适的人,而谭玉玲就是满清皇室给溥仪找到的合适的那个人。

谭玉玲聪明能干,很温柔贤惠,对人也礼貌大方。所以溥仪很喜欢她,跟她的关系也很好。从1937年入宫到1942年,生病去世的这段时间内,溥仪一直都很爱她,1942年8月13日,皇妃生病,溥仪就派身边的医生给她看病,两位中医大夫看完病之后,病情却没有什么起色。

于是溥仪又找来自己身边的西医来给她看病,还是没有什么办法,后来日本人给皇妃看病。日本人说她是因为膀胱炎排不出尿液而导致的,建议给她排尿。虽然溥仪接受了西方教育,但还没有这么开放,拒绝了这个建议。换了治疗方法之后,皇妃没多久就去世了,溥仪一直觉得是日本人害死了她。

溥仪(142)香消玉殒(1)

那是2002年的8月,我和我大爷爱新觉罗·毓嶦(实际上毓嶦是我爷爷爱新觉罗·溥伟的第七子,应该叫七大爷才对,只是比他大的几位大爷早已不在人世,所以我一直称他为大爷)去吉林长春伪皇宫博物院拍片子。老爷子去过好几次了,这次是特意为了配合我拍片故地重游的。上午拍完了重要的内容,下午趁大爷休息的时候,我在伪皇宫四处走动着补拍一些空镜头,碰巧遇到了伪皇宫文物管理处的张主任,于是停下来寒暄了几句。 毫无来由地,张主任突然跟我说起了谭玉龄的骨灰存放问题。他的意思是让我找溥仪的直系亲属商量一下怎样更妥善地安置谭玉龄的骨灰,否则在伪皇宫的文物库房里搁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张主任说这不是伪皇宫管理处的意见,而是他们几个老哥们儿瞧着谭玉龄可怜,如此长时间都不曾入土着实令人不忍,所以才让我给家属传个话。张主任还主动带着我到了库房。 原谅我不能打开给你们看,让我们一起心疼一次可怜的祥贵人吧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人类的骨灰。温婉可人的「 ”祥贵人”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面前。那瞬间的冲击力让我几乎晕厥,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我的心被伤着了,此后的几年里我都没有办法平复下来。当时我的心中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异常清晰:无论如何,一定要「 ”让他们在一起”。 谭玉龄生前最喜欢君子兰,撷一束献给她 世间本无偶然。也许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此时的谭玉龄离开人世整整一个甲子。 从长春回北京的路上,我和大爷说了张主任让我带话的事儿,我大爷让我去找溥仪同父异母的弟弟溥任(我叫他四爷爷)商量,毕竟溥任才是溥仪的直系亲属,应该由他出面牵头、大爷协办、我跑腿才是正理儿,我听着有道理,就去找溥任的长子毓嶂汇报。 我向金区长(按家族论我应该叫毓嶂大叔,但是我初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是崇文区的副区长,因为工作关系我称呼他为金区长,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这样称呼他)汇报后,金区长对此非常重视,答应我第二天下午亲自去他父亲溥任那里商量此事。 那天是2002年9月10日,我上午就到了溥任的家里。因为这些年拍片子的缘故我和他们都很熟悉了,先拍了些老两口的日常生活,10点半的时候四爷爷要出去交电费,他不愿意我跟着拍,我就留在家里和四太太(张茂滢)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天,若不是两个月前我跟着他们去四太太的外国亲戚家,曾见过她用流利的英语和对方交谈,我简直无法把北大的高材生和眼前这位毫不起眼的平凡老太太联系起来。 半个小时后四爷爷回来了,很高兴地说电费交完了,他是骑车去的,刚才四太太还跟我说担心他的耳朵背,骑车危险。 下午两点毓嶂来了,和他父亲溥任商量如何安置谭玉龄的骨灰。毓嶂担任着政协和民委的领导工作,考虑问题比较周到,不能像我们那样随心所欲,完全没顾忌。 毓嶂先是主张谭玉龄应该留在长春,因为那里是她生活和故去的地方,他说:溥仪现葬在华龙陵园,那里毕竟是私人开的,当时李淑贤把溥仪的骨灰从八宝山迁过去家族的人都反对,现在要把谭玉龄也迁进去不是等于我们家族认可了李淑贤的行为吗? 1980年5月29日全国政协给溥仪补开的追悼会现场 1995年李淑贤不顾家族反对将溥仪的骨灰移葬至华龙陵园 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表示不同意把谭玉龄留在长春。当时我想法非常简单,只考虑如何让谭玉龄和溥仪团聚,其他的都不管,这是当我和祥贵人「 ”面对面”时,我在心底给她的承诺。幸得四爷爷溥任也主张让谭玉龄与溥仪合葬,他的意见是溥仪葬入华龙陵园已是既成事实,那就让他们在那里团聚吧,把溥仪迁出来也不现实。所以就这样初步形成了决议,把谭玉龄的骨灰带回北京和溥仪合葬。 四爷爷溥任和毓嶂叔商量谭玉龄骨灰的安置 可是谁来经办呢?四爷爷年事已高,毓嶂公务繁忙,我又资历甚浅,我大爷作为恭王府的人又不便插手醇王府的事情,如果是毓喦在世尚可由他来主办此事,因为溥仪曾托付他保管谭玉龄的骨灰,谭玉龄的骨灰也曾经存放在毓喦家多年。 当年,谭玉龄的骨灰辗转到了北京溥仪的族弟溥修家中,1957年毓喦回到北京,骨灰就转由他保管。溥仪1959年特赦回到北京,毓喦就把骨灰还给了溥仪。 溥仪那时是单身,就把骨灰放在自己在全国政协的宿舍里。1962年溥仪娶了李淑贤。李淑贤知道溥仪深爱这位祥贵人,就借口晚上做噩梦,让溥仪把谭玉龄骨灰从家里请出去。溥仪无奈只好又找到毓喦,说你大婶儿害怕,这骨灰还是你继续替我保存着吧!只是这一次,骨灰罐里多了溥仪自己的指甲和头发。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指甲取自双手表示手足之情,头发发丝代表结发之意,虽然溥仪和谭玉龄并无夫妻之实,这也算是溥仪对谭玉龄最深情的表白了。 那时毓喦还在扫大街,他和夫人把骨灰放在家里,家里实在太小搁不下,就把骨灰放在房子外面的过道里,上面扣一个纸箱子以防外人看到。后来街道委员会来检查卫生防火设施,过道里不让放东西,两口子就上班出门搬进来,下班回家再搬出去。毓喦夫人形容毓喦就是愚忠,难怪溥仪在苏联时认他做干儿子呢,这位二大爷就是个老实人。 后来文革期间毓喦被清出了北京,临走时就把谭玉龄骨灰埋在了老房子的墙根底下。到了1980年代时,毓喦夫妇 回到北京,把骨灰罐又挖了出来,跟政协打报告说明情况。政协很理解,批准将谭玉龄骨灰和溥仪的骨灰一起放在八宝山公墓。但是李淑贤知道了大闹,说什么也不干,毓喦夫妇只能又把骨灰带回家保存起来。 一直到1990年代,长春欲建伪皇宫博物院,毓喦夫妇想着谭玉龄骨灰放在自己家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就和伪皇宫管理处商量把骨灰转给长春伪皇宫保管。伪皇宫管理处也许诺给谭玉龄在伪皇宫的花园里修建一个小陵园,供游人瞻仰。后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个许诺一直没有兑现,谭玉龄的骨灰也就在库房里一放就是十几年。 现在,回到我们当时面临的难题:上哪儿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呢?长辈们心里都没了主意,更何况那时对家族情况还不甚了解的我呢? 无奈之下,这件事就暂时悬置起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一边完成单位的工作,一边继续拍着家族的故事。我在心中不断祈祷,希望老天让我们在等待的人早些出现,好让我早些实现自己的承诺。 (未完待续)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中国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

溥仪生于1906年,是光绪皇帝的侄子,醇亲王载沣的儿子。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隔一天去世。不满3岁的溥仪继承王位,次年改国号为宣彤,其父载沣为摄政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浪潮席卷全国。1912年2月12日,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被推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后,根据袁世凯《优待条例》给清皇室的说法,溥仪退位后,皇帝“照旧”,“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在宫中待了一段时间”。因此,溥仪退位后,紫禁城内除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其余地方仍归清皇室所有。溥仪退位后,痴迷复辟。1917年7月1日,在张勋等人的支持下宣布复辟。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复辟失败,溥仪不得不在7月12日再次退位。

1924年,革命影响下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政变,占领北京。11月5日,采取断然措施,废除溥仪的皇帝称号,并勒令其“即日迁出皇宫”。次年,溥仪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秘密保护下前往东北。次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指使下,成为满洲国的所谓统治傀儡。1934年3月,改称天皇,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在逃往日本的途中于8月17日被苏联军队抓获,并于1950年8月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大赦令将其释放。随着溥仪的地位和人生态度的转变,他从皇帝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196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研究委员会委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朝代的不断更迭,出现了很多末代皇帝。那些末代皇帝不是被杀就是自杀,都没有好下场。除了溥仪,他作为一个公民,晚年过得很幸福。

1962年4月30日,他与李女士结婚,建立了一个新的幸福的家庭。一位外宾曾问他:“你不觉得过去当皇帝很自豪吗?”他回答说:“皇上,这是我认为最可耻的称号。我为今天成为中国公民而自豪。”

然而,就在他的新生活开始后不久,邪恶的疾病——肾癌潜入了他的身体,使他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去世,享年60岁,一生无子。

但是作为末代皇帝的女人,她们的命运相比之下可能更加悲惨。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和溥仪有着许多爱恨情仇、争权夺利的故事。

溥仪的末代皇后:婉容

一直以来,婉容都被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这位来自内务府大臣的大**,从出生开始就精通棋书画,过着富足的生活。1922年,16岁的婉容被送进宫,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后。婉容一生的悲哀在于,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末代皇帝的爱。她之所以成为皇后,只是因为她显赫的出身和端庄的容貌。

与溥仪结婚后,溥仪一直照顾自己的妃子文秀,这引起了婉容对文秀的嫉妒,后宫争宠在所难免。“北京政变”发动后,婉容和溥仪移居天津生活。从此,婉容在宫中换了一身礼服,换上了时尚的旗袍和高跟鞋,烫了头发,成了租界里的“摩登女人”。最吸引她的是在各大百货商店购物。反正有了溥仪的稿费,她可以自由挥霍,看到有用没用的东西还要买回来,这就导致了后来婉容和文绣发展成为一种争宠的手段。

据说溥仪新婚之夜没有娶婉容,最大的原因是溥仪身体上的缺陷让他无法满足妻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婉容曾经背着溥仪和溥仪身边的两个侍卫,生了一个女儿,但是这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被溥仪扔进了锅炉。之后,婉容也被不堪忍受的溥仪打入冷宫。

之后婉容被日本人监视,生不如死,于是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再加上失去孩子的痛苦,短短两年,婉容丢尽了脸,成了疯婆子,最后死在狱中。

溥仪的末代妃子:文绣

这是一个与溥仪有姻缘,却一辈子没有得到溥仪宠爱的女人。由于溥仪身体上的缺陷以及后来溥仪对日本人的依赖,文绣成为第一个和溥仪离婚的女人。文秀是一个聪明、好学、懂事的女人。16岁嫁给溥仪,成为溥仪的妃子。他们与溥仪结婚之初,感情相当融洽,溥仪甚至对皇后很冷淡。然而不久之后,溥仪开始对文绣漠不关心,每天只是看书解闷。

文绣入宫不到两年,文绣随溥仪、婉容迁居天津,成为文绣命运的转折点。移居天津后,溥仪经常与日本人勾结,引起了文绣的强烈不满,所以在溥仪眼里,此时的文绣已经成了一个很碍眼的“家伙”。再加上婉容的争宠,刺绣的地位没了。溥仪从此天天和婉容在一起,上街也只带婉容一个人。就连日常吃饭,他也不和文秀同桌吃饭。在接待客人的时候,溥仪只需要婉约的陪伴,逢年过节给的赏赐都不在绣品之列。可见溥仪是铁了心要把刺绣放在一边了。与此同时,文绣也因为婉容的挑衅,不时遭受无理的谩骂和羞辱。或者有些宦官,看到文秀在溥仪面前失宠,有时会给他们歧视或者谩骂。文秀经常住在以泪洗面。天津静园的皇族再也容不下文秀了。她开始试图站起来离开。

之后,文绣和溥仪协议离婚。离婚后,文秀恢复了傅的名字,成了北平街私立四村中小学教语文和图画的老师。经人介绍,他与河南人刘振东再婚,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1953年9月18日,文秀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家中去世。她44岁了,一辈子没有孩子。

溥仪最喜欢的贵族之一:谭玉龄

可以说,谭玉龄既悲惨又幸运,一生都受到溥仪的宠爱。1937婉容被打入冷宫后,溥仪选择了另一位受害者谭玉龄来惩罚婉容,自己也有了不可或缺的装饰。谭玉玲当时只有17岁,在北京一所中学读书。他被“册封”为“相贵人”,是皇帝的第六个妻子。

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让她的侄女和其他女客人陪她。谭玉玲聪明能干,温柔贤惠,待人很有安全感。她不像婉容那样傲娇,也不像文绣那样刚正不阿,所以成了溥仪最宠爱的妻子。

溥仪很喜欢摄影,有人根据宫中散落的照片做过统计。据说上千张照片中,皇后雍容华贵的只有8张,而谭玉龄的却多达33张,可见对溥仪的喜爱。溥仪真的很喜欢谭玉龄,直到皇帝成了公民,他才把玉龄的照片贴身带在身上。1942年8月13日,谭玉龄患病猝死,年仅22岁。她的死在当时是个谜。

溥仪笔下一个没有感情的贵人——李

李是旧社会的牺牲品,直到与溥仪离婚才翻身。谭玉龄死后,日本人准备要求溥仪再娶一个日本女人。溥仪怕自己的私生活被日本人知道,就借口说:“谭玉龄尸骨未寒,暂时不想结婚。”后来,在60多张伪满中小学女学生的照片中,溥仪选择了李,当时李只有15岁。

这时候,李的天真、单纯、幼稚成了溥仪控制她的致命点。为了控制她,溥仪先制定了让她永不翻身的21条。主要内容有:她必须无条件遵守清朝的祖制;一切言行都要服从溥仪,甚至与父母通信也要先经过批准;你必须忠诚地为溥仪服务一辈子。如果不小心想到了不该想的事,就应该马上认罪。不回家见亲人,不存一分钱,不问外事,不皱眉头,等等。溥仪让她亲自抄写“笔证”,在佛前宣誓后烧掉,让她一辈子为自己承担义务。

李出身贫寒。入宫后,经常被人看不起。溥仪让李在他高兴的时候给他唱歌,或者为他做体操。他不高兴就训斥她,拿扫帚打她。他发脾气的时候,还得挺着“21”。不要愁眉苦脸,强迫她破涕为笑。

日本投降后,溥仪已经到了苏联。1946年长春解放后,李被家人逼回天津溥仪的哥哥溥秀家中居住。浦秀是一个打扫房间的老顽固。他把李像囚犯一样囚禁起来。李在这个封建家庭里生活了五年,像奴隶一样做饭洗衣,经常挨饿,连手纸也不给。天津解放后,秦雨要求外出打工,溥秀却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李不得不以织毛衣为生。

此后,在新社会的影响和政府的帮助下,李明白了许多道理。并于1957年与溥仪离婚。离婚后,他与当时长春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黄玉庚结婚,重新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溥仪最后一任妻子:李

可以说,李是最后一个遇到溥仪的人,是幸运的。当时溥仪已经接受了新社会的改造,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溥仪被大赦后,李在37岁时与溥仪结婚。李是杭州人,从小失去父母。她是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的一名护士。

婚后,两人恩爱如初,几乎无法分开。溥仪曾对李说:“我以前在宫里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夫妻关系。我的妻子是我的玩物和装饰品。开心的时候就去玩一会儿,不开心的时候就不理几天。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遇见你,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甜蜜的事。”

溥仪对妻子照顾得无微不至。1963年夏天,北京公共交通受阻。下班后,溥仪急忙从家里拿了一把伞,冒雨去接李。他等了很久,但李却不见的踪影,于是他只好往回走。突然,他在路上发现了一个没有盖的水道口。溥仪怕妻子经过时踩上,就在那里站了很久。

溥仪和李一起幸福地生活了五年。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去世。1997年6月9日,溥仪去世整整30年后,李因肺癌去世,享年72岁。

从未嫁给溥仪的女人:王敏彤。

这个女人一生痴迷溥仪,却被溥仪视为粪土。王敏彤是艾辛吉奥罗余浪的孙女。她的父亲是洪雁丽仙,母亲是爱新觉罗恒辉,是乾隆五世的嫡系孙女,家中长女是婉容的表妹。王敏彤身材苗条高大,眉毛和眼睛都很精致,皮肤细腻白皙。她是一个精致美丽的格格。从小被母亲和长辈管教,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一个好家庭,也养成了她温柔的性格。

王敏彤的家人曾经崇拜溥仪。溥仪被赦免回京后,家人故意撮合溥仪嫁给王敏彤。在另一次宴会上,溥仪喝多了酒,没有注意到同桌的王敏彤。然而,在王敏彤的心目中,他已经有了溥仪的位置,就这样,王敏彤引起了单恋。大姑娘王50多岁了,只比溥仪小5岁,但五官端正,浓眉大眼,长得还不错。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她不仅知道如何写好,而且舞得一手好剑。六七十年代,她每天在文化部门前做早操,引来很多人围观。她应该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只是条件高耽误了。

之后,王敏彤经常请人谈溥仪,但溥仪此时不想和满族老太太约会,就拒绝了。后来,在1962年,溥仪与李结婚。听了这话,王敏彤放声大哭。从那以后,王敏彤经常去看望溥仪,但他经常受到溥仪的虐待。据说,为了追求溥仪,王敏彤去医院做了专门的妇科检查,甚至还开了诊断证明,证明自己还是处女。由此可见她的痴心。

在那之后,王敏彤因为咽不下饺子,在疗养院里窒息而死,从此再也没有结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163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