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棘龙,一般指棘龙属(拉丁学名:Spinosaurus,意为“有棘的蜥蜴”)恐龙,是一类著名的巨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存年代约1亿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其分布范围包括如今非洲北部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尼日尔,以及南美洲的巴西东北部。棘龙属的化石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命名。最初的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而进入21世纪后,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爪子、胳膊、尾椎、头冠等身体部分的化石,基于此之上的相关研究令其复原形象逐步明晰:一种成年体长11-15米,体重4-10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步态不同于常规二足兽脚类的淡水水栖兽脚类恐龙,亦是已知最长的兽脚类恐龙。
截止2020年,棘龙属下有且仅有单一物种,埃及棘龙(Spinosaurus aegyptiacus Stromer, 1915);而于1996年命名的斯基玛萨龙属(Sigilmassasaurus)与2011年命名的奥沙拉龙属(Oxalaia)现被认为属于棘龙属的异名,其物种亦被统一认为属于埃及棘龙。[1]
中文名
棘龙
外文名
Spinosaurus
别名
棘背龙、脊背龙
拉丁学名
Spinosaurus aegyptiacus
界
动物界
第二名: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1],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超科的第一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2] 一支古生物学家团队确认,于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发现的暴龙化石,是全球迄今发现的最大暴龙(Tyrannosaurus)。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团队表示,这只取名为“斯科蒂”(Scotty)的暴龙身长13米,体重很可能在8800公斤以上,超越过去所发现的所有肉食性恐龙。[3]
2019年5月18日,世上最大霸王龙“斯科蒂”的骨架在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展出,它身长13米,生前体重超88吨,比此前被认为的最大霸王龙还重5%。[4]
中文名
霸王龙
别名
雷克斯龙
拉丁学名
Tyrannosaurus
二名法
Tyrannosaurus Rex
界
动物界
第三名:蛮龙也叫蛮王龙,野蛮龙,是侏罗纪最凶猛的肉食恐龙之一,蛮龙身长9-134米,高25-4米,体重3-98吨。
第四名:撒哈拉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是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 生存于白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阿尔布阶(Albian)到土仑阶(1亿—9300万年前)。
中文学名: 鲨齿龙
亚目: 兽脚亚目
亚科: 鲨齿龙亚科
亚纲: 双孔亚纲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第五名:马普龙是一种巨型肉食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阿根廷,身长约14米,马普龙头颅骨比较厚,表皮多皱纹,鼻骨与上颚骨和泪骨的结合处前段较狭窄。
第六名:南方巨兽龙(拉丁学名Giganotosaurus)的含义为“巨大的南部爬行动物”。
最大体长135米,最大体重92吨[3]。生活在1亿到96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阿根廷。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极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钢刀一样锋利的牙齿。陆地动物里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
中文名
南方巨兽龙
别名
南巨龙、巨兽龙、超帝龙(港台)、巨型南美龙、南巨
拉丁学名
Giganotosaurus
二名法
Giganotosaurus carolini
界
动物界
第七名:魁纣龙体长约12m,身高39米,体重约7吨,生存至118亿年前的白垩纪,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鲨齿龙亚科成员,其体型与著名的近亲卡罗琳南方巨兽龙相当,是南半球发现最大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丘布特魁纣龙是当时最顶级的捕食者,推测以当地蜥脚类为主食,其拉丁文Tyrannotitan意为暴君泰坦,有一些蹭著名的霸王龙热度意图,也是实力极其强悍的肉食动物,曾被翻译为巨霸龙,魁纣龙意思为魁梧的暴君,纣代表中国著名的商纣王,魁象征着高大,魁梧,该属物种与2005年被描述,目前唯一模式种为丘布特魁纣龙,种名以发现地阿根廷的丘布特省命名,该成员是已知异龙超科按身体比例最粗壮宽大的,辨认要诀,五大三粗的肩胛骨,盆骨比其他鲨齿龙更大,方下颌。
第八名:食蜥王龙属于 兽脚亚目 的异特龙科,是 异特龙 的近亲,是一种非常大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生活在 侏罗纪晚期 启莫里阶晚期提通阶,约在151-145亿年前 启莫里阶 到 提通阶 ,也是侏罗纪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身长可达11米,体重可达5-6吨。
中文学名: 食蜥王龙
亚目: 兽脚亚目
亚种: 巨食蜥王龙
亚纲: 双孔亚纲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第九名:西雅茨龙,是生活在美国的一种巨型食肉恐龙,生活在白垩纪中期到晚期的白垩纪,生存年代为9900万年至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森诺曼阶,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 的食肉恐龙之一,别名噬人龙、食人妖怪龙。 曾经,西雅茨龙以前被误认为属于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异特龙超科新猎龙科,但2014年的研究表明,它应属于兽脚亚目虚骨龙类暴龙超科大盗龙类,但哪一科暂时存在着争议。 根据目前发现的化石显示,成年西雅茨龙体长14米、臀高395米、体重87吨,是体型仅次于棘龙、霸王龙、蛮龙、马普龙、鲨齿龙、南方巨兽龙、奥沙拉龙、魁纣龙的食肉恐龙,是体型第九大的食肉恐龙。
第十名: 特暴龙,意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暴龙超科。 是霸王龙的远亲。特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亚洲的蒙古和中国,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 特暴龙的化石大部分是在蒙古发现,而在中国发现了更多破碎骨头。 过去曾经有过许多的种,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种为勇士特暴龙(T bataar),又译勇猛特暴龙。 特暴龙最长可达12米,最重75吨。和近亲相比,特暴龙吻部较窄,腿虽然长但按照比例不如近亲长,前肢比例是暴龙科里最短小的,身体很粗壮。 特暴龙猎杀食草恐龙。
体型最大的十大肉食恐龙有:棘龙、霸王龙、蛮龙、马普龙、鲨齿龙、南方巨兽龙、魁纣龙、奥沙拉龙、 西雅茨龙,葡萄牙蛮龙(按照体型),目前所有食肉恐龙里棘龙的体型最大。此外,诸城暴龙、惧龙、吉兰泰龙,特暴龙 高棘龙 索伦龙 食蜥王龙 北美蛮龙等也是体型极大的食肉恐龙。
18亿年前,一群新的兽脚类恐龙出现了,这就是肉食龙类恐龙。肉食龙类恐龙的体型非常庞大,至少有7米长。它们的下颌非常有力,牙齿呈锥形弯曲,就像军刀。它们的尾巴粗壮有力,可以用来支撑身体。很快,肉食龙类恐龙成为了侏罗纪的主人。
异特龙捕猎
异特龙是侏罗纪时期最庞大的掠食者,它有12米长,5米高,2吨重。捕猎的时候,它常常躲在树丛后面伺机而动。它也吃动物腐烂的尸体。当逮住猎物的时候,它会张开长着多达70颗牙齿的嘴大嚼特嚼。
因为异特龙的下颌关节非常灵活,所以它能把嘴张得大大的,这使它可以吞下体型很大的猎物。
斑龙的牙齿
斑龙的牙齿在老化后也会脱落,但是新牙齿还会长出来。斑龙是第一种被科学家研究并描述的恐龙。1677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就在著作里对斑龙的化石进行了描述。古代中国人其实很早就发现了斑龙的化石,但是却以为它们是传说中的龙的骨头。
南方巨兽龙
人们曾认为霸王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1993年,阿根廷出土了一些巨大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它们被命名为“南方巨兽龙”。南方巨兽龙有14米长、8吨重,这已经超越了霸王龙。
鲨齿龙名字的由来
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鲨鱼的牙齿”。鲨齿龙的牙齿上有条纹,有些像鲨鱼的牙齿。它可以将牙齿深深插入猎物的体内,直到对方的血流光。
鲨齿龙
食肉群居恐龙有哪些,最好是大型的
大型的可能一个都没有。反例可能有一个:阿根廷出土群居食肉恐龙化石 阿根廷发现长达123米的大型食肉恐龙化石——新浪网:Mapusaurusroseae——一种新命名的大型食肉恐龙。科学家们17日除了发布它的名字,还发布了它的长度:123米,它列入了最大的食肉恐龙行列。而且,科学家们认为这种食肉恐龙是群居生活的。
肉食恐龙:驰龙科。
伶盗龙在1924年首次被命名时,是被归类于恐龙中的斑龙科;这是因为该时期的斑龙科与斑龙属,被当成「未分类物种集中地」,因此许多肉食性恐龙被归类于该科中,但彼此却无接近亲缘关系。随者更多恐龙化石的发现,伶盗龙后来被归类于驰龙科。
伶盗龙被归类于驰龙科中较为衍化的伶盗龙亚科。在种系发生学中,迅猛龙亚科通常被定义为:驰龙科中,较接近于伶盗龙,而离驰龙较远的所有成员。但驰龙科的分类是经常更改的。在最初建立的时候,迅猛龙亚科只包含伶盗龙一个成员。后来的研究则包含了其他属,通常为恐爪龙与蜥鸟盗龙。一个最近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显示伶盗龙亚科是个单系群,包含:伶盗龙、恐爪龙、白魔龙、以及蜥鸟盗龙(但分类位置未确定)。
在过去,某些驰龙科的物种有时被归类于伶盗龙属中,例如平衡恐爪龙(Deinonychus antirrhopus)、蓝斯顿氏蜥鸟盗龙(Saurornitholestes langstoni)。因为迅猛龙较早命名,这些种被归类于迅猛龙属时,常被重新命名为平衡伶盗龙与蓝斯顿氏伶盗龙。但到为止,伶盗龙中的已承认种仅有蒙古伶盗龙。
在2005年新发表的始祖鸟的标本(瑟马普利斯标本)中,发现了保存很好的第二脚趾,类似驰龙科,这可能说明始祖鸟类与迅猛龙有接近的亲缘关系。如果这样的亲缘关系被进一步证实,因为始祖鸟较早被命名,包括迅猛龙在内的驰龙科很有可能被改归类于始祖鸟科,属于鸟纲。至少有一位科学家,将驰龙科归类于始祖鸟科,如果属实,这将使得迅猛龙成为一种无法飞行的鸟类。
发现于1971年的化石标本“搏斗中的恐龙”,保存了迅猛龙和原角龙搏斗的情形,这提供了迅猛龙是活跃的捕食者以及其捕食方式的直接证据。当这个标本被发现时,过去一度有假设认为这两只恐龙是被淹死的。但因为这个标本是在古代沙丘沉积物所发现的,所以的看法是这两只动物是被掩埋在沙地中的,原因可能是沙丘倒塌,或者是沙尘暴。从两只动物的姿态显示,掩埋过程应该非常快速。原角龙的前肢与后肢都遗失了,可能是被其他食腐动物吞食了。
驰龙科的后肢第二趾上明显的镰刀状趾爪,传统上认为是用于切开猎物身体与挖去内脏的武器。在“搏斗中的恐龙”标本中,伶盗龙的镰刀状趾爪嵌入原角龙的喉咙中,而原角龙的喙嘴则夹住了迅猛龙的右前肢。这显示迅猛龙可能是用它们的镰刀状趾爪刺穿猎物喉咙的重要器官来杀死猎物,例如颈静脉、颈动脉,以及气管,而非割开猎物的腹部。迅猛龙爪的镰刀状趾爪内侧圆滑,并不锐利,并不适合用于切开、刺穿猎物腹部的坚固皮肤和肌肉。然而,只有发现镰刀状趾爪的骨质部份,这些趾爪在生前应该覆盖者角质鞘,所以还是有可能具有锐利的边缘,但无法长期保存锐利状态,原因是这些趾爪无法后缩以防止被磨损,也无法像猫一样磨利趾爪。在2005年,BBC的电视节目《恐龙凶面目》(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测试迅猛龙的趾爪是否适合切开。该电视节目制作了一个迅猛龙后肢模型,并将一块猪腹肉作为测试用的猎物。虽然镰刀状趾爪刺穿了测试用的猪腹肉,但无法划开它们,显示伶盗龙的趾爪无法用来割下猎物的内脏。但由于其他科学家没有参考或重复这个实验,所以实验的结果无法被确定。
另一种和迅猛龙关系密切的恐龙,恐爪龙的化石通常是成群被发现的。此外,恐爪龙的化石偶尔与腱龙,一种大型草食恐龙,一起被发现,这样就说明恐爪龙很可能是团队合作狩猎的捕食者。唯一的驰龙科集体行动证据,是个发现于中国的足迹化石,共有六个大型动物所留下,但仍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有集体猎食行为。不过,虽然在蒙古发现了许多迅猛龙和其他驰龙科的化石,但是没有发现过成群的化石,所以还没有化石证据可以证明迅猛龙是群体狩猎的。因此,迅猛龙也通常被认为是成群狩猎的捕食者,如同**《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所显示的,但没有足够证据支持驰龙科与迅猛龙有集体猎食行为。
杂食性恐龙有始祖鸟、似鸟龙。
恐龙,它们存活于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三个地质年代内,大致可分为草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和杂食性恐龙三大类:
第一类草食性恐龙:
大部份生活在靠近水源的森林内,其目的是为便于取水、取食。草食性恐龙中较具代表性的有腕龙、梁龙、雷龙等。它们的长颈让它们可以轻易取食林内大树上的嫩叶,一旁的河川又方便它们夏天时就近泡水消暑。另外剑龙、原角龙、三角龙、优甲龙等恐龙则较喜生活在广大辽阔的草原上,如果遇到肉食性恐龙侵犯它们的生活领域时,则会群集向侵略者发动攻击,以保障群体的安全。
第二类杂食性恐龙:
以似鸟龙、始祖鸟、偷蛋龙较具代表性,它们极少群居,大多是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各处。只有在迁移或远行时才有例外。偷蛋龙它们平常是以**草食性恐龙的蛋维生,平日生活于极深的山谷中和阴森的密林内。而始祖鸟、似鸟龙等食性恐龙的生活也类似如此。他们生活在深谷、密林内的原因是:(一)为了逃避伤害。(二)深谷、密林中有许多树木、各种植物、杂草丛生,昆虫也非常多食物较易取得。
第三类肉食性恐龙:
肉食性恐龙大部份居无定所,以大家都知道的暴龙(霸王龙)而言,他们有时住在山林中的洞穴里、有时住在浓密的丛林中,他们是以突袭的方式猎捕食物。它用那粗大有力的尾巴横扫猎物,将其打昏再冲过去一口咬住,这是大部份大型肉食恐龙的猎食方式。如异特龙、泰氏龙、重爪龙均属此类。肉食恐龙中的恐爪龙(迅猛龙)它们体型较小,是群居型的肉食恐龙,不论猎捕食物或迁徙都是群体而行决不单独行动。它们速度极快,猎食时都一起以扑杀的方式群攻,使被盯上的猎物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其残暴的猎食方式令人毛骨悚然。生活在水中的肉食性恐龙则大多以菊石、海螺和鱼类为主食,较具代表性的有蛇颈龙、鱼龙、苍龙等。以天空为其生活领域的肉食性恐龙则有翼龙、无齿翼龙。其取食方式是以俯冲之姿捕食水中鱼类为主,一般居于沿海高山洞穴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