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传说。
据说,首要一点是,驯鹿的性情比较温顺,经过调教能拉雪撬、驮重物;
其次,驯鹿的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不仅适于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冰天雪地中拉起车来也十分稳当。可能正是因为驯鹿有着这种温顺和吃苦耐劳的品性,人们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而在圣诞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把驯鹿同慈祥的圣诞老人组合在一起。
另外,驯鹿被选中担任圣诞老人的“车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生活在极地的驯鹿的生物钟没有规律,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活动。科学家曾经在驯鹿的颈部装上无线电发射器,每10分钟记录一次驯鹿的活动,结果发现驯鹿的睡眠时间非常随机,主要取决于它们消化食物的时间,而不是昼夜的交替。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极地有极夜、极昼等不规律的时间变化,生活在这里的驯鹿因而没有调节出精确而稳定的生物钟的必要。
圣诞老人是芬兰的人物。
据说每年世界各国的圣诞老人会有一个“世界圣诞老人年会”的聚会,而芬兰的圣诞老人从来不参加这个活动,原因是他们认为圣诞老人在自己国家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根本不存在其他的圣诞老人。
芬兰整个国家宁静安详,宛若世外桃源,圣诞老人如果不住这里,我也想不到更好的去处。姆米加上圣诞老人,还有这么多的湖泊、森林、可爱的松鼠,足以使芬兰成为全球儿童的向往之地。
扩展资料:
圣诞老人村,全世界最有名也最正宗的当属位于北极圈上的这个,拉普兰地区的罗瓦涅米。坐芬兰国家铁路从赫尔辛基去罗瓦涅米,是非常愉快的旅程。可以把汽车随火车托运,芬兰国铁的火车如同西欧国家的火车一样,非常干净,头等车厢的每个包厢都有自己的洗浴设备。
夜晚乘坐火车奔向北极圈上的罗瓦涅米,看着窗外夜色里明镜般的月亮,还有月光下掠过的针叶林和水面上闪耀的月华光芒,是芬兰旅程里难忘的记忆。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的传说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出现。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着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寒冷。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也有传说称圣诞老人由圣·尼古拉而来,所以圣诞老人也称StNicholas因这些故事大多弘扬基督精神,其出处,故事情节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诞老人却永驻人们精神世界。
每年圣诞日,圣诞老人骑在白羊星座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在德国,传说他扮成圣童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们鞋里。他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得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1世纪末来自意大利的宗教士兵将Nicholas圣人的遗物带回意大利,并在港口城市Bari建造了一座教堂来纪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纷至沓来朝圣这位圣人。这些朝圣者将圣人Nicholas的故事带回他们的本土,所以有关圣诞老人的传说在各个国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纪欧洲出现了圣人Nicholas纪念日,以互赠礼物和慈善活动为主。德国、法国、荷兰则将12月6日作为宗教纪念日,给孩子和穷人们赠送礼物。
荷兰殖民者来到美洲时,将他们的Sintirklass也带了去,Sintirklass身着红袈裟,骑着一匹白马。Sintirklass的美国形象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快乐的老精灵。起初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在他的喜剧《纽约的历史》中将他描述成一个又圆又胖的荷兰老人。1823年,诗人ClementMoore在他的诗歌《StNicholas印象》中继续将Sintirklass/Saint Nicholas的形象戏剧化,这就是各位在本篇开头看到的圣诞老人。
19世纪60年代卡通制作者Thomas Nash画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圣诞老人作为《Harper的一周》的插图。这个圣诞老人的形象开始深深地扎根于美国人民的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圣诞老人的形象传回欧洲,传到南美洲,传遍世界各地。
许多国家都保存了他们自己有关圣诞老人的风俗和传说。在荷兰的传说中,圣诞老人Sintirklass还带了一个叫Black Peter的助手,乘着一艘船于12月6日来到。他带着一本大书,书中描述了所有荷兰小孩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表现好的小孩就送礼物给他们,不好的小孩便让他的助手带走。
德国的圣诞老人也带着一个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的助手,肩上背着个装着礼物的大袋子,手上拿着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礼物,顽皮的孩子却要给教训几棍子。
意大利的圣诞老人叫La Befana ;法国的圣诞老人叫Father Christmas或Pere Noel ;瑞士的圣诞老人叫Christkindl或Christ Child;斯勘的纳维亚地区的圣诞人叫julenisse 或 juletomte ;而英国的圣诞老人和法国一样也叫Father Christmas(圣诞之父),他的形象比其它圣诞老人更庄严,更清瘦一些。北美的圣诞老人便是乘着驯鹿拉的雪橇来给孩子们送礼物。
圣诞老人 圣尼各老
最早与圣诞老人有关的传说源于第四世纪,有一位名为尼各老 (Nichola) 的圣人,他在弥肋 (Myra) 附近出生。
你弥肋是地中海一个繁忙的海港,埃及、希腊和罗马的轮船都航经那里,轮船上载满各类货物。
尼各老生自富裕商人的家庭,但没有被宠坏。他的母亲和父亲常教他慷慨待人,尤其是那些有急需的人。
一天,年青的尼各老听到一个消息:‘一个富有的人因生意失败而失去所有金钱。’
那人有三个待嫁的女儿,但他没有为她们婚嫁所需的金钱。在缺乏粮食的情况下,那人绝望地准备将其中一个女儿卖作奴隶。
在快要变卖第一个女儿作奴隶的夜晚,尼各老带了一小袋黄金,静静地走近那人的住屋,把黄金从半开的窗口抛进屋内后便立即离开。
第二天清晨,父亲发现了那袋黄金,却不知道从那里来,于是四出向他的朋友和生意伙伴查问,但没有人承认曾作这事。
尼各老往后也两次为这家庭作同样的事。在最后一次,当尼各老把黄金掉进屋内时,那父亲立即走出屋外,终于知道那位一直帮助他的人是尼各老。
父亲问:‘为什么你送黄金给我们?’
尼各老说:‘因为你们需要它!’
那父亲继续问:‘为什么你不让我们知道你是谁?’
尼各老回答:‘因为只让天主知道是最好的了!’
当弥肋的主教去世后,神父、邻近的主教们为拣选新的主教而聚集在主教座堂。他们祈祷,寻求天主的指示。
天主在其中一个人的梦中指示:‘明天早上,当你们祈祷时,进入主教座堂的人便是适当人选。’
第二天早晨,那个进入主教座堂的人正是尼各老。立时,堂内的人选了这个谦虚的人作主教。
作为主教,尼各老很关注人们的需要。他特别留意各家庭的食物是否足够,是否住在良好的居所。他希望儿童能健康成长,年长者能有尊严地生活。他也热爱那些在航行中遇到危险的海员。
尼各老主教很爱护儿童,每当他遇到小孩子,他总会给他们一份小礼物 — 糖果、玩具。他的慈祥往往给小孩子一份惊喜,触动他们小小的心灵,他们也从中学习到甚么是美丽的事。
期后,很多人都认为那个神秘的圣诞老人正是弥肋的主教尼各老。
圣诞老人传说
圣诞老人的传说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出现。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着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寒冷。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也有传说称圣诞老人由圣·尼古拉而来,所以圣诞老人也称StNicholas因这些故事大多弘扬基督精神,其出处,故事情节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诞老人却永驻人们精神世界。
每年圣诞日,圣诞老人骑在白羊星座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在德国,传说他扮成圣童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们鞋里。他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得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1世纪末来自意大利的宗教士兵将Nicholas圣人的遗物带回意大利,并在港口城市Bari建造了一座教堂来纪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纷至沓来朝圣这位圣人。这些朝圣者将圣人Nicholas的故事带回他们的本土,所以有关圣诞老人的传说在各个国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纪欧洲出现了圣人Nicholas纪念日,以互赠礼物和慈善活动为主。德国、法国、荷兰则将12月6日作为宗教纪念日,给孩子和穷人们赠送礼物。
荷兰殖民者来到美洲时,将他们的Sintirklass主教也带了去,Sintirklass身着红袈裟,骑着一匹白马。Sintirklass的美国形象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快乐的老精灵。起初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在他的喜剧《纽约的历史》中将他描述成一个又圆又胖的荷兰老人。1823年,诗人ClementMoore在他的诗歌《StNicholas印象》中继续将Sintirklass/Saint Nicholas的形象戏剧化,这就是各位在本篇开头看到的圣诞老人。
19世纪60年代卡通制作者Thomas Nash画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圣诞老人作为《Harper的一周》的插图。这个圣诞老人的形象开始深深地扎根于美国人民的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圣诞老人的形象传回欧洲,传到南美洲,传遍世界各地。
许多国家都保存了他们自己有关圣诞老人的风俗和传说。在荷兰的传说中,圣诞老人Sintirklass还带了一个叫Black Peter的助手,乘着一艘船于12月6日来到。他带着一本大书,书中描述了所有荷兰小孩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表现好的小孩就送礼物给他们,不好的小孩便让他的助手带走。
德国的圣诞老人也带着一个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的助手,肩上背着个装着礼物的大袋子,手上拿着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礼物,顽皮的孩子却要给教训几棍子。
意大利的圣诞老人叫La Befana ;法国的圣诞老人叫Father Christmas或Pere Noel ;瑞士的圣诞老人叫Christkindl或Christ Child;斯勘的纳维亚地区的圣诞人叫julenisse 或 juletomte ;而英国的圣诞老人和法国一样也叫Father Christmas(圣诞之父),他的形象比其它圣诞老人更庄严,更清瘦一些。北美的圣诞老人便是乘着驯鹿拉的雪橇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
圣诞老人的故乡
拉普兰不仅是拉普人和驯鹿的家园,更是世界闻名的圣诞老人的故乡。“很久以前,一位年纪很大的圣诞老人在世界各地周游,为孩子们带来欢乐。有一天,他来到北极圈附近的拉毕地区,被眼前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所迷恋,决定在这里的耳朵山定居。从此,芬兰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居住的地方……”每当圣诞节来临,热情的芬兰人就会向远方的客人一遍又一遍地讲起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世界各地的许多儿童都知道圣诞老人住在北极圈里的耳朵山上。
传说中的圣诞老人,头戴垂肩红软帽,身穿红皮袍,脚蹬长筒靴,满头银发,卷曲的白胡子垂过腰际。每到圣诞之夜,他就坐着8匹驯鹿拉的雪橇来到各家各户,从红布袋里掏出糖果。点心.玩具等包装精美的礼物分送给孩子们,共享节日快乐。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家为了广开旅游财源,都在本国为圣诞老人寻根觅祖,查找故乡。瑞典人曾为圣诞老人举行过规模盛大的定居仪式;挪威人有意让圣诞老人住在他们那里;冰岛人则认为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最适合圣诞老人居住;美国人却坚持说圣诞老人过去一直住在阿拉斯加;就连日本人也将北海道作为圣诞老人的家乡。1996年7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圣诞老人世界大会,居住在世界18个国家的150名圣诞老人被应邀出席了这次盛会,可惟独没有来自耳朵山的圣诞老人。原来,芬兰人坚持认为,最早为圣诞老人找到故乡的是芬兰人,只有自己的国家是圣诞老人的真正故乡,因而对这次大会进行抵制,拒绝与“冒牌”的圣诞老人聚会。
1995年圣诞节前夕,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给圣诞老人写信致以节日祝贺时说,圣诞老人在全世界孩子们中间传播的圣诞精神如同联合国的宪章一样,饱含着和平的心声和良好的祝愿。值得芬兰人欣慰的是,这封信的地址是发往罗瓦涅米,即芬兰北部拉毕省省会、世界惟一位于北极圈上的城市,著名的圣诞老人村就建在这里。芬兰人自豪地认为,加利的贺信意味着就连联合国也承认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
为进一步强化芬兰作为圣诞老人故乡的形象,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芬兰旅游局和拉毕省政府共同制定出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圣诞老人故乡计划”,1985年,在罗瓦涅米市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圣诞老人村。随后,又陆续建立了10个分布在整个拉毕地区以圣诞老人命名的旅游点,其中包括滑雪度假中心。驯鹿公园和野生动物园。现在每年来拉毕地区旅游的人数超过100万。在拉毕地区,每年还以圣诞老人的名义举行世界淘金比赛和金鳟鱼钓鱼大赛。“圣诞老人故乡游”活动使芬兰北部一年四季都成为旅游热点。在所有旅游点和旅游商品上,都可以看到一个著名的商标:一只鞋尖翘起的红色靴子。那是圣诞老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长靴,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大写字母J——芬兰文圣诞老人Joulupukki的第一个字母。
圣诞老人也为芬兰航空公司吸引来大批乘客。现在,芬航每天有5个航班飞往北极圈上的罗瓦涅米市。圣诞节期间,每天增加到10个航班。许多对本国的圣诞节活动司空见惯的人携儿带女慕名来到圣诞老人的故乡过节,每年圣诞前夕都有2万名来自英国、希腊,南非、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游客,乘坐包机来到飞雪漫天的罗瓦涅米市。当他们在圣诞老人村同白胡子白眉毛的圣诞老人一起合影留念时,无不兴高采烈;当他们亲眼看到北极圈里逶迤茫茫的林海雪原,欣赏着“极夜”里在皑皑白雪中点燃的点点红烛光时,又无比兴奋愉悦;要是运气好,观赏到变幻莫测的北极光,则更会令他们激动不已。游客们还可以乘坐驯鹿雪橇、狗拉雪橇或现代化的电动雪橇去耳朵山拜访圣诞老人居住的地方。当人们坐上雪橇,耳边响起阵阵清脆悦耳的鹿铃声,眼前出现一片童话般的冰雪世界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在纯净的大自然中享受异国圣诞民俗的清新质朴之风迎面吹来。
每年12月,芬兰全国各地邮局发送的圣诞卡超过5千万张,若按人均计算,名列世界各国之首。然而,一年四季最繁忙的邮局还要算北极圈上的圣诞老人村邮局。这里每天从早到晚总是人来人往,异常繁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圣诞老人村邮局不仅是游客向世界各地发信寄函的必到之处,也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没有机会亲自到北极圈拜访圣诞老人的孩子们,可以通过电话和信件向圣诞老人致意。问候或索要礼物。圣诞老人每年都要收到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万一70万封信。邮局里,常年有十多个穿红衣,戴红帽的“小精灵”帮助圣诞老人处理这些信件。特别是圣诞节前,圣诞老人每天收到的来信多达2万封。面对雪片般从世界各地飞来的信件,圣诞老人应接不暇,只好临时聘请60名助手帮助他拆信、阅信,回信。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如今圣诞老人邮局的工作也实现了电脑化,圣诞老人用上可视电话和电脑。
圣诞老人和他的助手们把所有来信孩子的姓名,地址输入到电脑中储存起来,并由电脑用8种不同语言给每一个孩子写回信。信中除了节日的问候之外,还有一小段圣诞节的故事,每封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圣诞老人虽然很忙很忙,但仍希望能收到更多的孩子们的来信。如果中国小朋友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给圣诞老人写信。圣诞老人是非常守信用的,一定会给所有来信的小朋友回信。不信,就请中国小朋友按照下面的地址给圣诞老人写信试一试。
Santa CIaus,Post OffiCe
SF 96930 Rovaniemi
Finland
圣诞袜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抛下他和他的三个女儿。这个贵族尝试了不少发明,都失败了,但也因此耗尽了钱财,所以他们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里生活,他的女儿们也只得亲自烧煮、缝纫和打扫。
一晃几年过去,女儿们陆续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却变得更加沮丧,因为他没钱给女儿们买嫁妆。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后将长统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人Nicholas知道了她们父亲的境况后,就在那天晚上,来到她们的家门前。他从窗口看到一家人都已睡着了,同时也注意到了女孩们的长统袜。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一个个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统袜里。
第二天早上,女儿们醒来发现她们的长统袜里装满了金子,足够供她们买嫁妆了。这个贵族也因此能亲眼看到他的女儿们结婚,从此便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继承了悬挂圣诞袜的传统。有些国家的孩子则有其它类似的风俗,如在法国,孩子们将鞋子放在壁炉旁等等。
原 名:道格拉斯·乌尔曼
逝世于1939年12月12日 (美国加州圣莫尼卡,心脏病)
星 座:白羊座
配 偶:玛丽·碧克馥(Mary Pickford) 道格拉斯·艾尔顿·乌尔曼于1883年5月29日出生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男,他父亲是位律师,镇上的重要人物,对儿子非常严厉。年轻的道格拉斯遵循保守主义,尊重当时的道德价值观。不同寻常的是,他母亲允许他在12岁时上台表演。艾尔顿开始发现生活的二元性。他母亲与丈夫离婚之后,重新采用了第一个丈夫的姓:范朋克。
母亲的严格监管使他远离酒精,道格拉斯·范朋克参加了各种军事训练班,塑造了强健的体魄,这是他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表演惊险绝技的资本。最后,他被允许用母亲的姓范朋克,来演莎士比亚的戏剧,并在舞台上学会了形体动作。
美国精神的象征
1915年道格拉斯·范朋克去好莱坞当**演员,初期影片以讽刺喜剧为主。他是第一个在贝弗利山定居的**明星,他是著名“美国甜心”玛丽·碧克馥的丈夫,他们与DW格利菲斯组成美国默片黄金时代的“铁三角”。1919年他和卓别林、格里菲斯、玛丽·碧克馥共同创建联美公司,发行他们所拍的影片。
此后,他以主演动作片为主,以健美的体态,熟谙各种打斗技巧的才能和永远的乐观精神享誉世界。当时人们往往把他当作美国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这类影片中比较有名的是:为贫民申张正义的《佐罗的面具》(1920)和《罗宾汉》(1922)、神话故事影片《巴格达窃贼》(1924)等。《佐罗》系列影片给了道格拉斯表达他的人生观的理想天空。道格拉斯范朋克是英勇和基督教义的拥护者,他那充满野性张力的躯体,却能遵从于理智的头脑的支配。
关于他的妻子
范朋克在**史上留下了他的足迹。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在这些风光的年代里,他的第二个妻子格拉迪史密斯一直陪伴着他。当时她就是“邻家女孩”的代表——好莱坞之王遇到了他的王后。
格拉迪·史密斯于1893年4月9日出生在安大略省的一个爱尔兰中产家庭。她和妹妹从五岁起就开始演戏。两个小女孩一开始做临时演员的薪水只有十美元一周。她们的未来似乎已经注定,时间一年年地过去。
十三岁那年,伟大的戏剧演员大卫贝拉斯科在他的新戏中给了她一个角色,并给她取了个艺名叫玛丽·碧克馥。他们在1907到1908年间巡回演出。然后年轻的碧克馥拜访了格里菲斯的第一个**公司“**放映机公司”。格里菲斯立即被她的演技和她那像个受惊的小女孩的样子所吸引。玛丽的**生涯从此开始。
有一部影片是她的表演风格的代表作,那就是《纽约的帽子》。她扮演莫莉,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女孩——她继承了遗产,第一次梦想给自己买顶帽子。玛丽的表演非常到位,她的举止,她受惊的样子,她的眼神,没有一点缺陷。
她还着手写作,果断地改写了一个她认为没有力量的剧本。在格里菲斯的剧团里,一个名叫欧文·摩尔的男演员俘获了她的芳心,并在1911年与她秘密结婚。欧文掌管了玛丽的职业生涯,让她离开“**放映机”公司,进入了一家大公司:环球**公司。虽然工资大幅上涨,可她与酗酒的欧文的关系日渐恶化。她又跟格里菲斯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到了舞台上。
格拉迪·史密斯在格里菲斯的**放映机公司工作时,范朋克刚刚起步,那时他们就认识了。但直到1916年他们才在好莱坞真正相识。纯洁的玛丽为道格拉斯所倾倒。他对强健体魄的膜拜以及清教徒式的道德观与她产生了共鸣,他们越来越多的出双入对。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每个人都在为战争出力。卓别林、范朋克和玛丽等演员给威尔逊总统组织的自由债券募捐活动举办了一次成功的巡回演出。
在为崇高事业工作的过程中,范朋克和壁克馥找到了共同的价值观。但他们都已经结婚,不得不等到各自宣布离婚的时候。1920年3月28日他们宣布结婚的时候,这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了,没有人感到惊讶。他们对好莱坞的正式掌控开始于他们在贝弗利山顶上建造他们的宫殿——皮克菲尔的时候。
对于两个都曾做过制片人、演员和剧作家的先锋人物来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共同作品仅限于他们的豪宅、一家公司和一部**:也就是皮克菲尔大厦,联美**公司和**《驯悍记》。
有声片的出现给道格的职业生涯划上了句号。他投资于制片,并推出了包括他儿子小道格拉斯·范朋克(左图)在内的其他演员。他去世后得到了好莱坞公墓里最好的一块墓地。30年代中,在拍摄最后一部影片《唐璜的私生活》(1934)后不久即宣布退出影坛。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学院的首任主席。去世后,学院授予他荣誉奖,以表彰他对美国**事业的贡献。
演员作品:
梅兰芳的世界The Worlds of Mei Lanfang (2000)
佐罗面面观The Many Faces of Zorro (2000) Archival footage
Unknown Chaplin (1983)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三十欢乐世界30 Years of Fun (1963) (archive footage)
真实好莱坞Hollywood Without Make-Up (1963)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The Great Chase (1962) (archive footage)
Days of Thrills and Laughter (1961) (archive footage)
威尔逊总统传Wilson (1944) Himself, at WWI rally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Ali Baba Goes to Town (1937) Himself (uncredited)
罗宫秘史Prisoner of Zenda (1937)
The Private Life of Don Juan (1934) Don Juan
铁面具The Iron Mask (1929) D'Artagnan
Show People (1928) Himself (Cameo appearance) (uncredited)
The Gaucho (1927) The Gaucho
黑海盗The Black Pirate (1926) The Black Pirate
宾虚Ben-Hur(1925) Crowd extra in chariot race (uncredited)
Don Q Son of Zorro (1925) Don Cesar de Vega/Zorro
巴格达窃贼/一九八零月宫宝盒/ 月宫宝盒 The Thief of Baghdad (1924) The Thief of Bagdad
好莱坞Hollywood (1923) Himself, Cameo appearance
罗宾汉Robin Hood (1922) Earl of Huntingdon/Robin Hood
启示录四骑士The Nut (1921) Charlie Jackson
三剑客/ 三个剑客 The Three Musketeers (1921) D'Artagnan
佐罗的面具The Mark of Zorro (1920) Don Diego Vega/Señor Zorro
亚利桑那Arizona (1918) Lt Denton
摩洛哥边界Bound in Morocco (1918) George Travelwell
摩登剑客A Modern Musketeer (1917) Ned Thacker
党同伐异/ 忍无可忍 Intolerance (1916) Man on White Horse (French Story) (uncredited)
The Mystery of the Leaping Fish (1916) Coke Ennyday
边城英烈传Martyrs of the Alamo (1915)
双重难关Double Trouble (1915) Florian Amidon/Eugene Brassfield
羔羊The Lamb (1915) Gerald
----- 铁面具 The Iron Mask (1929) producer
The Gaucho (1927) producer
黑海盗 The Black Pirate (1926) producer
Don Q Son of Zorro (1925) producer
巴格达窃贼 / 一九八零月宫宝盒 / 月宫宝盒 The Thief of Baghdad (1924) producer
罗宾汉 Robin Hood (1922) producer
启示录四骑士 The Nut (1921) producer
三剑客 / 三个剑客 The Three Musketeers (1921) producer
佐罗的面具 The Mark of Zorro (1920) executive producer
摩洛哥边界 Bound in Morocco (1918) producer
亚利桑那 Arizona (1918) producer
摩登剑客 A Modern Musketeer (1917) Ned Thacker
----- 铁面具 The Iron Mask (1929) also story (also titles) (as Elton Thomas)
The Gaucho (1927) story (as Elton Thomas)
黑海盗 The Black Pirate (1926) (story) (as Elton Thomas)
巴格达窃贼 / 一九八零月宫宝盒 / 月宫宝盒 The Thief of Baghdad (1924) story (as Elton Thomas)
罗宾汉 Robin Hood (1922) (story) (as Elton Thomas)
启示录四骑士 The Nut (1921) (as Elton Thomas)
三剑客 / 三个剑客 The Three Musketeers (1921)
佐罗的面具 The Mark of Zorro (1920) (scenario) uncredited
亚利桑那 Arizona (1918)
摩洛哥边界 Bound in Morocco (1918) also story (as Elton Thomas)
----- 译 名:道格拉斯·范朋克
片 名:Douglas Fairbanks Jr
更多译名:小道格拉斯·范朋克
出生日期:1909年12月9日
出 生 地:美国,纽约
逝世于2000年3月7日 (美国,纽约)
星 座:射手座
父 亲:**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
前 妻:琼·克劳馥 小道格拉斯·范朋克出身于世界十个最著名的名门望族之一。许多人认为他的父亲能与英国乔治五世、罗马教皇庇护十一世、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爱尔兰大作家萧伯纳相提并论。9岁时,老道格拉斯与小道格拉斯的母亲离了婚,母子俩远走他方,直到14岁。在1923年,有个叫拉斯基的人想出一个窍门,认为利用范朋克的姓氏可以赚一笔钱。他提出雇佣十五岁的小道格拍一部影片——《史蒂芬失足记》。报酬是周薪一千元。他们成了交,但老道格十分生气,指责儿子沾了家庭荣誉的光,儿子则谴责父亲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因而无权干涉他的事,他们互不让步,大吵了一架,结果,小道格故意跑到好菜坞要和父亲决一雌雄,而老道格则吩咐律师在遗嘱中除去儿子的名字。他们都在影坛从影,但互相持敌视的态度。
小道格非常注意个人身心的修养,他力求成为一个美学家,他念诗,作画,参加一些高雅的聚会,培养自己优雅的谈吐和举止。他靠自己的努力在**打拼,出演各类角色,甚至群众演员。1928年与琼·克劳馥结婚。除了**表演外,他在英、美两国的社交和政治关系上更负盛名,二战时期作为美国海军上尉军官,曾参加过一些英美联合军事行动,曾获得多枚英国勋章,1949年被封为爵士。次年退出**界,定居伦敦。60年代参加电视片集《道格拉斯·范朋克》的演出。之后和第二任妻子定居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2000年3月去世。 第7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1) Himself (Memorial Tribute) (archive footage)
彩色第三帝国Dritte Reich - in Farbe, Das (1998)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未经审查的好莱坞Hollywood Uncensored (1987) Himself - Host
鬼故事Ghost Story (1981) Edward Charles Wanderley
The Hostage Tower (1980) Malcolm Philpott
**美国America at the Movies (1976) Joe Massara (archive footage)
真实好莱坞Hollywood Without Make-Up (1963)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That Lady in Ermine (1948) Col Ladislas Karolyi Teglas/The duke
海宫宝盒Sinbad the Sailor (1947) Sinbad
流亡者The Exile (1947) Charles Stuart
百老汇天使Angels Over Broadway (1940) Bill O'Brien
古庙战茄声Gunga Din (1939) Sgt Thomas 'Tommy' Ballantine
Parachute Jumper (1933) Bill Keller
Captured! (1933) Lieutenant Fred 'Dig' Digby
清晨的荣誉Morning Glory (1933) Joseph Sheridan
机遇Chances (1931) Jack Ingleside
小凯撒/ 小恺撒 / 小霸王 / 小独裁者Little Caesar (1931) Joe Massara
The Dawn Patrol (1930) Douglas Scott
我们的摩登少女Our Modern Maidens (1929) Gil Jordan
女实业家/ 小霸王 / 小独裁者 A Woman of Affairs (1928) Jeffry Merrick
The Barker (1928) Chris Miller
The Power of the Press (1928) Clem Rogers
美利坚的维纳斯The American Venus (1926) Triton
三剑客The Three Musketeers (1921) Boy (uncredited)
----- 流亡者 The Exile (1947) producer
百老汇天使 Angels Over Broadway (1940) associate producer
----- 流亡者 The Exile (1947)
[关于 陪——]
在那那家 起来的早上 听见厨房里做饭的声音 那那在光秃秃的床垫子上 弓着身子睡着 想起来昨天晚
上放被子时候 他说地上潮 非让我睡床 我坚持要睡地上 他就把褥子 和厚被子都抽出来让给了我
把被子盖在他身上以后 我开始上网 豆包敲门进来 说 你醒了啊 什么时候走?
[关于 安东尼——]
其实 有很多很帅很好听的 男生的英文名字 比如 nick 比如Sam 比如Craig 或者 Kian 不过他选了 安东尼
要怎么介绍? 白羊座 大连 小臂可以合并 喝水总容易呛到 晚上睡觉会起来喝水但是不会半夜上厕所不喜欢甜的东西却大把大把吃橡皮糖 183cm 63kg 牙齿咬合不好所以脸不正 墨尔本 酒店管理 黑眼圈 坐椅子 上打字膝盖顶锁骨 没有耳洞没有文身 不带项链戒指手链 >>>这样 会有个概念么?
或者 那个叫 安东尼的 同学 在墨尔本 工作的时候 有天下班 领班说 今天布置vip房间的花束 大家可以拿回家 他拿了一束 不知名的开得很繁盛的大红植物 想说 回去以后 送给经常给他做饭吃的 TOTO
坐vline 回家的时候 有从赛马比赛回来的 一对小青年 女的很漂亮 她从安东尼身边走过的时候 说 wow 好漂亮的花 哪里买的? 安东尼说 老板送的 女生说真漂亮 然后和男朋友 坐到安东尼 前面的位置上 安东尼想 就把花送给那女生得了 不过又想 大家要一起坐车40多分钟不免尴尬 然后就想 等下车的时候吧 到站以后 安东尼 走上去 对那女生说 这个送给你好了
女生 表情有点喜悦和不知所措 微笑着说谢谢 然后 接过了花
之后 往家里走的路上 他想到那个 “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话 然后很认真的 把手捧到 鼻子前闻 心想 明明就是刚刚吃的 饿捷克的 cheese汉堡味儿嘛!
>>>还是这样 比较有概念?
又或者 纪实点 半小时前 他光着膀子在这里写东西 可是写东西 耳朵一定要堵上的 于是就拿sonyCD 出来 发现 不穿衣服线控没地方夹 > <
然后就尝试 锁骨 发现 即使孱弱如安东尼 锁骨也宽得夹不上去
然后 又尝试 夹后面头发 发现 刚刚剪的这个 punk头 把后面都剃光了 夹不住
然后 又往胸上夹 (因为穿衣服的 时候 就往这个地方夹) 后来突然觉得 自己好sm
而且是 又S又M
于是 很邪恶地笑着 把线控夹到 耳朵上
>>>这样呢?
[关于 度过漫长岁月——]
名叫 琶丝塔的狗君说 漫长是 女主人早上出门后一直到晚上楼梯里的 高跟鞋声
四月海边的 白色石头说 漫长是 寻找合适我的贝壳
竹椅上 的皱纹老人说 漫长是 剩下的每一天
迁徙中的 鸟L说 漫长是 南方到北方 外加统一队形
上班族 的领带先生说 漫长是 地铁进站前的9分59秒
没有 名字的猫 爱搭不理地说 漫长是个P
我觉得呢 漫长就是 如果一辈子的时间 都用来做
夏日 午后起来去 大院门口买 冰镇pepsi 然后去 初中门口看小朋友们放学 这样 神清气爽的事
也会觉得 > <……胃疼啊
那些 关于你 关于我 关于我们 关于它 他 和她
关于之前 或者之后 或者再很久很久以后的
都彼此陪伴地度过吧
关于 初中语文老师的 指点——
这样 如此寂寞的 我也长大了
我看了下 列车时刻表 说 中午12点左右吧
她说 今天不工作不行么 我们晚上包饺子 你要是留在这 我给你发工资
我笑着说 你别彪了
过了一会儿 她端来 一碗汤 她说 本来想晚上做的 因为想让你尝尝就特意先做了一份 我自创的 牛骨小白菜汤
准备喝汤的时候 去冰箱拿吐司 看到里面的生日蛋糕 问 今天谁过生日么?
我过生日啊 豆包说
竟然忘记她生日 我很不好意思 嚷嚷着要吃蛋糕来转移话题
没想到 豆包竟然很认真地说 这个蛋糕准备等晚上大家一起切的 不过我知道你要打工 特意给你买了一块cheese cake 说着 她从冰箱里 拿出来 面包店的 小盒子
在车站 等回山上的 火车的时候 想给她 发短消息 祝她生日快乐 从包里摸手机 摸到临走时候 那那硬塞给我的 头孢拉定 他说 你昨天晚上咳嗽得厉害 一个人在山上好好照顾自己 别光顾着赚钱
V-line穿过 空旷的米黄草原的时候 耳朵里 约翰列农在唱 yesterday 开始思考为什么
墨尔本冬天的时候会绿草黄花遍地 到了夏天 看起来却萧条了 思考了一会以后 大脑 开始 放空
一首歌可以连续听上百次
长途旅行的话 喜欢独自一人 人多的时候心情就很低落绝对是 派对终结者
很容易就能睡12小时以上
不喜欢 两人以上的体育运动
喜欢阅读 摄影 收藏 这样私自的爱好
师父知道我要搬到山上 她说 还好是你 要是别人在那瘪地方 一定寂寞死了
可是 我是不怕寂寞的人么?
那些你的人生就是你的 或者 关于那些离群索居的生活的 描述 要相信多少呢?
有些人 你会很认真地相信 他们会一辈子在一起
比如 蓝皮鼠和大脸猫
比如 汤姆和杰瑞
比如 家私听和不软恩
比如 阿呆和阿瓜
比如 机器猫与康夫
有的时候 觉得 自己不够好
自私 没主见 不够宽宏大量 容易自满 懒惰 给人不可靠的感觉 会想 这样的我 也会出现一个 ××× 然后和我组成一个
×××与安东尼的一辈子 这样的句式么
后来想明白了 蓝皮鼠自作聪明 汤姆有点虐待狂倾向 不软恩自负 阿呆笨 机器猫没有原则
也许 不一定要做完美的人吧 会这样想
如果你 喜欢我……是不是 就会…… 也这样想
这个?
圣诞老人原型是好心教主圣尼古拉斯。在一个圣诞夜里,他向一个穷苦人家的烟囱里扔了些金子,正好落入壁炉边的袜子里,从此有了圣诞老人钻烟囱送礼的说法。
其他趣味说法:
1、圣诞老人钻烟筒的原因是晚上大家把门和窗户都关啦!不钻烟囱就进不了小朋友家里面,也就没法送礼物啦!
2、圣诞老人看过**《小鬼当家》,知道如果没有预约的话,从小朋友家前门走,门口有结了冰的台阶,会摔个大屁墩;从后门走怕被狗咬了,爬窗户怕被别人当成小偷抓起来被迫无奈,只好爬烟囱咯。
3、在美国著名的漫威漫画《Strange Tales》中有圣诞老人这个超级英雄,和X教授万磁王一样,他是变种人。超能力有:长寿、安全通过任何烟囱、瞬间移动到世界各地(送礼物神技)、把自己变成任何物体、产生积雪,以及分辨小孩子是否淘气。拥有这种安全通过任何烟囱的绝技,当然会借用烟囱送礼物啦!
溯源
11世纪末来自意大利的宗教士兵将Nicholas圣人尼古拉的遗物从小亚细亚带到意大利,并在港口城市巴里Bari建造了一座教堂来纪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纷至沓来朝圣这位圣人。这些朝圣者将圣人Nicholas的故事带回他们的本土,所以有关圣诞老人的传说在各个国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纪欧洲出现了圣人Nicholas纪念日,以互赠礼物和慈善活动为主。
荷兰殖民者来到美洲时,将他们的Sintirklass主教也带了去,Sintirklass身着红袈裟,骑着一匹白马。Sintirklass的美国形象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快乐的老精灵。起初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在他的喜剧《纽约的历史》中将他描述成一个又圆又胖的荷兰老人。1823年,诗人Clement Moore在他的诗歌《StNicholas印象》中继续将Sintirklass/Saint Nicholas的形象戏剧化。
19世纪60年代卡通制作者Thomas Nash画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圣诞老人作为《Harper的一周》的插图。这个圣诞老人的形象开始深深地扎根于美国人民的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圣诞老人的形象传回欧洲,传到南美洲,传遍世界各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