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指的是什么季节?

“烟花三月”指的是什么季节?,第1张

“烟花三月”指的是春季。

著名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四季之一。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气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地球赤道与其公转轨道交角是四季更迭的根本原因。春季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逐渐北移,春分之后越过赤道,太阳直射北半球。在春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由近渐远。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距离太阳最近。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的背景上。

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一环。如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心肺功能,强体防病。

星座是看阳历。你出生那年农历腊月所对应的阳历就是你的星座。

白羊座: 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 4月21日------5月21日

双子座: 5月22日------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 7月23日------8月23日

处女座: 8月24日------9月23日

天秤座: 9月24日-----10月23日

天蝎座: 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 11月23日----12月21日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20日

水瓶座: 1月21日-----2月19日

双鱼座: 2月20日-----3月20日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人物。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那些清新自然的诗歌呢?

孟浩然曾经科举不第,他立刻放弃了科举这条路,走上了干谒求仕的路子。他虽然和王维是忘年之交,又深受张九龄赏识,甚至在后半生中不断有人想推荐他出仕,但他一直是白身。为什么会这样呢?

孟浩然曾经在王维供职的翰林院遇到过唐玄宗,但是他吓得躲到床下去了,给皇帝留下了个不好的印象。由于平时张九龄,王维这些人经常夸赞孟浩然,玄宗还是决定给他个机会,让他吟诗一首。浩然兄对自己的才学很是自负,觉得科举失败并非自身原因,所以吟的诗就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玄宗就不开心了。你自称“不才”,其实是自夸有才,那么“明主”岂不是笑话皇上昏庸?玄宗垮了脸:“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虽然未降罪,却错过了最佳的机会。

后来在张九龄门下当了三年的幕僚,写了那首著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看人钓鱼却写首诗给张九龄,其实意思隐藏而又明显。我天天看人建功立业却没有机会,张丞相你得帮我啊。一首小诗,写了景,表了意,扮了矮,又不丢人。这份才情着实高。张九龄这个时候被贬下来了,没有机会推荐他,但实在是爱才,留用他三年直到去世。

多年后也有几个朋友要推荐孟浩然出仕,他却认为张九龄,王维这些高官都推荐不了,你们就算了。负才自傲,已无意仕途。他和历史上那些贬谪流放,纵情山水的诗人不同。

孟浩然的诗歌才情,在田园诗这一派别中,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流水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何为田园诗?其实和山水诗、游仙诗、隐士诗包括艳情诗是一样的,就是轻功名,重田园(山水、游仙、隐逸、美女)。而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求功名又轻功名的矛盾心态是非常严重的。没有哪一个不是嘴上轻功名,手下努力求出仕的。陶渊明、谢灵运、李白、苏轼、杜甫哪一个不是?

孟浩然也求过功名,但是他求而不得却并不伤心悲愤。他不是失意后寄情田园,也不是用歌诗田园的闲适来表示与世俗迥然。

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庄园主,心中一动:凭我的才情当个官没问题吧?没当成那就算了,还是回鹿门山当老农民,他也无所谓。

孟浩然是真的很享受这种生活。 所以在孟浩然的田园诗里,看不到什么逃世的消极心态,也没有怨刺官场的矫情。他就是纯而又纯的喜欢和享受。

他也并非要当什么田园诗人的代表,这就是他的生活,他写诗不写田园生活就没得写。碰巧热爱自己这份生活,又喜欢写诗,便成就他单纯而率真清新的诗风。

写诗最难真性情,他孟浩然就占了这一点优势。当然纯粹率直,如果没有才情,好诗也是出不来的。孟浩然才情也是满满的。

他之前或之后的田园诗人,有他的才情,却没有他的天然。所以孟浩然的诗歌水平在大唐飞歌的年代里虽不能和李杜比肩,但是在李杜之后的第二梯队里是必然有一个位置的,还大大靠前。

如果只看田园诗流派,孟浩然堪称第一。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扩展资料

晚唐

晚唐文人对孟浩然的接受与传播转向了对他高洁穷蹇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他们对孟浩然穷蹇的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大都体现在一些零散的诗文当中。主要是以皮日休为代表的一些晚唐诗人。 

北宋

从北宋前期仁宗之时开始,到南宋灭亡之后一段时间,宋人在近三百来年的长时间中都有人在化用孟浩然诗句,或在叙事造境时学习孟浩然诗。

北宋中后期文坛盟主苏轼,对孟浩然的诗有正面的响应和心灵感应般的隔代唱和。紧随苏轼之后,在“苏门四学士”之中,黄庭坚学孟浩然诗歌最积极,最具自觉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539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