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当红主持人,到如今49岁无人问津,孟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曾经的当红主持人,到如今49岁无人问津,孟非到底经历了什么?,第1张

孟非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张穿着江苏省人民医院病号服的照片,看起来面容憔悴。孟非配文说:“麻醉师问你喝不喝酒,酒量多大的时候,你一定要老老实实问答。你说少了,他麻药给得少,疼死你!你吹牛逼说多了,他麻药给多了……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不说了,疼死我了……”

撒了个小慌,结果害得自己疼痛难忍。评论区有热心网友劝诫:“骗谁都不能骗医生啊,医生又不是和您拼酒,您谦虚啥啊?”

不过,更多的是网友的调侃。有网友打趣的问:“孟爷爷等着植发呢吗?”连孟非的工作室都评论说:“老板保重身体,还等你发奖金呢”有人问:“割包皮吗哥?”孟非怒回:“就你皮。”

今年已经49岁了。开始主持非诚勿扰,今年恰好十个年头。很多人不由开始好奇,他为啥不红了呢?

曾几何时,孟非是绝对的一线男主持。《非诚勿扰》开播那一年,是全国收视冠军。孟非,是江苏卫视的王牌节目。孟非和乐嘉,两个光头搭档同时走红,由此还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发型潮流。那时候有句话,叫“南京街头走,遍地是光头”。

如今,老搭档散伙,二人分道扬镳。乐嘉到处和人撕逼吵架,孟非的热度也是今非昔比。

当年他红的时候,主持着江苏的跨年晚会,稳站C位,还独唱《非诚勿扰》的主题曲《往前一步》,“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孤独……”近几年却不知他退了几步,很少能在节目之外的活动中看到孟非的身影。他怎么红着红着,突然不红了?

孟非曾说这和他的性格有关,别人的青少年时期都比较快乐,少年裘马,衣履风流,多姿多彩。他,却有些不得志。

学生时代,他是不受老师喜欢的那个类型。话多,总是挨批评。老师在上边说,他在下边说。气得老师发火,呵斥他:“一天到晚不好好上课,就知道说话,说话能当饭吃吗?你以后能找到个工作靠说话吃饭吗?“

生病

20年8月20日晚,主持人孟非在微信发文公布了自己生病住院的消息,他同时配发了一张自己的病房照片。并发文称:“麻醉师问你喝不喝酒,酒量多大的时候,你一定要老老实实问答。你说少了,他麻药给得少,疼死你!你吹牛逼说多了,他麻药给多了……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不说了,疼死我了……”

照片中,49岁的孟非看起来整个瘦了一圈,平时胖乎乎的下巴已经瘦成了瓜子脸,他的脸色和眼神中都透露出憔悴,不免让粉丝担心。

人物评价:

他以主持民生新闻的历练和主持娱乐选秀的经验,为《非诚勿扰》设定出既有悬念又不矫情、既多姿多采又风格清新的尺度感,可模仿,难超越。他能让嘉宾说真话、演自己;也能与点评人相得益彰,并让后者也精彩纷呈。

孟非那么幽默的一个人,即便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一个特殊的地方,他的幽默才华,还是在继续展现的。这样的人,的确是很讨人喜欢的。

同样的,也证明了孟非的心态,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在生病面前,很多人可能会有些担心,但是,能化担心为幽默的力量,那也是一种本事。一般人,真的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孟非具备。

朱一龙——上官云峰

端木新卉——方晴

王东——钟天名

王春妹——寄柔

陈利——忆轩

朱一龙

生日:1988年4月16日

身高:180CM

体重:62KG

血 型:O型

星 座:白羊座

爱好:游泳、看**

特长:钢琴(专业六级)、篮球(曾受专业训练)

户口所在地:北京

学历:目前就读于北京**学院2006级表演本科班

影视作品

**2008年 《夜郎》 饰演 杨志

电视**

2009年 《再生缘》 饰演 阮应/白菜

2009年 《抢来的新娘》 饰演 肖子韩

2009年 《血色深宅》 饰演 薛自牧

2009年 《血玉咒》 饰演 周玉白

2010年 《宝藏寻踪》 饰演 上官云峰

电视剧

2009年 《门里门外》

舞台剧

《捕鼠器》 饰演 吉尔斯(男店主)

《别墅出让》 饰演 买房先生

《法吉玛》 饰演 江布拉特

《鬼子来了》 饰演 四儿

《望乡》 饰演 秀夫

广告

中国移动通信广告代言

MV

2009年 颜楚杉《爱转移》MV

端木新卉

复姓端木,名新卉

性别: 女

身高: 165cm

体重: 45kg

生日: 1982年10月21日

星座: 天秤座

生 肖: 戊狗

现住地: 北京-东城区

籍 贯: 北京-东城区

民 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学历: 本科

毕业/在读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

所学专业: 影视/MTV/广告

职称: 中级

民族: 汉族

婚姻状况:已婚

户籍: 北京市

目前所在地: 北京市

个人简介:

2009年8月2日结婚,幸福的新郎官身份不详。

配音:

93年在中央电视台动画部担任多部动画片的配音工作。其中在《妮妮画猴》中饰妮妮、《哆哩哆嗦历险记》中饰乖乖兔等。

主持:

95年在北京电视台《熊猫俱乐部》担任主持人。

话剧作品:

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人间万象》栏目献给九五世界妇女大会节目话剧《姥姥》中饰秦梅。

广告:

戴尔电脑 吉百利巧克力 氧立得制氧机 橡果网e拍

**:

《上善若水》饰张可欣 导演:武洪武

《都市女警官》 饰 豆芽儿 导演:韩志君

电视**:

《晴天有雾》 饰 祝晓娟 导演:杜月刚

电视连续剧:

48集《梦断紫禁城》 饰 小红 导演:李立安

20集《征服》 饰 孟非 导演:高群书

22集《在一起》 饰 小朱护士 导演:王 镝

20集《北京假日》 饰 叮当 导演:杨志坚

20集《完美夏天》 饰 柠檬 导演:郭靖宇

20集《梦里花开》 饰 小雅 导演:李良成

20集《变色牡丹》 饰 陈思 导演:沈 悦

20集《我是农民》 饰 香儿 导演:武 斐

20集《一路阳光》 饰 劳仲丽 导演:范建国

20集《谈谈心恋恋爱》饰 林巧儿 导演:朱传光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dmxh

很多人都是因为《非诚勿扰》,才认识了孟非。然而在众人瞩目的背后,是一个坚强的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打拼的辛酸故事!

 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

 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孟非想去班复读,可是学校看到他的高考成绩,都不接收他。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那一年,孟非和几个同伴含泪离家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一连十多天,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寻找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最终都一无所获。

 眼看带的钱没了,可是要生存啊,只好去做搬运工。而且搬运工是临时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不仅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一个星期后,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孟非离开了深圳,回到了南京,决定继续学习。他选择了成人高考。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

 1994年8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孟非眼前一亮,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但是至少他可能会与记者搭上边于是就去报了名。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他忧心如焚: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有了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非常高兴,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后来,领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临时记者的机会了!

 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一样明朗极了!渐渐地,有一些比较大的题材领导也开始交给他做了。

 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某专题片。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而孟非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这个男人哭了……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苦难中积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意外的是, 1998年春节过后,由于长期劳累,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当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还别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每走一条路,他都不轻言放弃。要么走到无路可走,要么就走到。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还做过一档不成熟的谈话节目的编导……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16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时间为一个小时,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

 一切准备就绪,主持人的选择就摆到了台面上——是沿用原来庄重型的主持人还是重新选择主持人台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竞选。

 孟非用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中国名人故事3则--制冷大王陈和贵--康师傅魏应交)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长得帅,关键是要有底层生活的阅历,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而这方面,放眼全台,有谁比自己更有资格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

 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孟非只犹豫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可以学习模仿,那些苦难的经历却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模仿不来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孟非搏对了!

 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孟非的一席话抓住了台领导的意图,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孟非的气质与这档节目非常适宜!

 ——可是孟非到底适合不适合做主持人他的光头能播新闻节目吗在此之前,主持人都是些俊男靓女,突然间冒出这样一个人来会不会让观众吓一跳呢主考官们议论纷纷。最后,台长发话了:“行不行,要观众说了算。先试试,不行再换人!”

 “无知者无畏!”第一次上电视,孟非是穿着最平常的衣服去演播室的。作为一档新闻直播节目,60分钟的时间里,他手上只有一张新闻串联单,所播内容都是三个小时之内发生的事情。更别说提示器了,没有!

 这么多新闻怎么串起来呢孟非思考再三,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放松了心情,采取一种谁都想不到的方式播起了新闻:他即兴发挥,像拉家常一样把平时的思考和经历变成幽默、精到的即兴评点,就成了串连词。台领导和同事们看得心里七上八下:这能行吗

 谁也没料到,《南京零距离》由于定位准确,第一期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简直是电视台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夜,摄制组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观众纷纷感叹从未见过这么有个性的主持人。

 机遇常常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善于把握机遇的孟非从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由于关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没过多久,《南京零距离》收视率就一路飙升,从选稿到播报内容,孟非开始全权负责。他完全了人们对传统“新闻主持人”的概念,成功地塑造了另一类平民化的新闻主持模式。2016年7月一个月,《南京零距离》的平均收视率就高达83%,收视率甚至达到惊人的177%,超过了同时播放的央视的《新闻联播》,创造了收视率的奇迹。2016年一年,《南京零距离》的广告收入高达5000万元,孟非成为《南京零距离》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观众亲切地把孟非称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关于孟非受欢迎的程度,只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够了。有一次,夫子庙一带发生火灾,当时路过的一个女孩儿拿着数码相机立刻拍下了经过,等到别的媒体记者赶到,火早就熄了。南京城的十几家主流媒体愿出高价索买照片,那个女孩子只说了一句话:“这照片我只给《南京零距离》,只给孟非。”

 孟非与《南京零距离》的迅速火爆,很快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南方周末》甚至拿出专版联合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孟非现象”进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孟非最当红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曾通过台里的有关领导,想把孟非拉到央视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后,却被孟非婉言谢绝了。他说,他只选择适合自己的!

 20xx年初,喜讯再度传来,孟非被评为年度“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视名嘴!这足以证明,孟非,这个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输于他这个行业的任何人了!

 之后20xx年、20xx年、20xx年主持江苏卫视《绝对唱响》、《高徒》这些节目,对于孟非来说,都是如鱼得水了。

 《非诚勿扰》更是让全国人民记住了他。

 编后语: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所以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说起节目主持人孟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著名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主持人。每家电视台都有自己的领军主持人,但能为观众所熟知、能称为著名主持人的却寥寥无几,孟非就是其中之一。说到孟非,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主持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随着节目的热播,大家都认识了幽默诙谐的主持人孟非。因为这个节目,孟非很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著名的主持人,受到观众的喜爱。

“非诚勿扰”的成功也有赖于孟非的努力。毕竟,节目的成功与主持人有很大关系。比如流行多年的《快乐大本营》,如果脱离快乐家族,节目的人气肯定会下降,毕竟何炅是湖南卫视的金牌主持人。

“非诚勿扰”一夜之间真的火了,但“非诚勿扰”的人气却没有持续。我们都可以发现,“非诚勿扰”的人气下降了很多,很多嘉宾和专家也纷纷离开了节目。同样,随着节目火主持人孟非的人气下降,不能说没人看,已经不热了。因此,孟非还是主持一些固定的节目,所以观众很难经常在电视之上看到他

我们都知道,名气和人气对娱乐圈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演员和主持人都很期待,但孟非是个例外。虽然孟非不是很受欢迎,但他现在很享受休闲生活,这种态度在娱乐圈是一股清流。其实,这和孟非的性格和经历有很大关系。孟非没有成名。毕业后,孟非已经进入新闻行业,主持过一些节目。

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所以他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如果你是火后的那一个,他不是急躁,也不是因为突然成名而傲慢。相反,他更能安定下来,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他不觉得自己很出名。

有人说孟非佛性性格,进取心不强。事实上,在某些方面,这是真的。孟非总是把主持人当成一个平凡的位置,不受这些额外名气的干扰。对他来说,火辣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生意做得好不好因此,在工作中,孟非始终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把业务能力放在第一位。他对自己是否名正言顺很淡定,孟非坚守内心的态度受到很多人的赞赏。

在这个世界之上,有的人渴望财富,有的人一生追求名利,还有的人和孟非一样,不受外界干扰,坚持用心生活。谁能说前者一定好,而后者不好?其实,只要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活,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也能得到幸福。不知大家觉得怎样呢?欢迎留言。

孟非以主持民生新闻的历练和主持娱乐选秀的经验,为《非诚勿扰》设定出既有悬念又不矫情、既多姿多采又风格清新的尺度感,可模仿,难超越。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孟非的故事,欢迎欣赏!

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

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孟非想去班复读,可是学校看到他的高考成绩,都不接收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那一年,孟非和几个同伴含泪离家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一连十多天,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寻找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最终都一无所获。

眼看带的钱没了,可是要生存啊,只好去做搬运工。而且搬运工是临时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不仅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一个星期后,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孟非离开了深圳,回到了南京,决定继续学习。他选择了成人高考。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

1994年8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孟非眼前一亮,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但是至少他可能会与记者搭上边于是就去报了名。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他忧心如焚: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有了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记载自己每天学到的东西。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他跟前跟后,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时间一长,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非常高兴,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后来,领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临时记者的机会了!

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一样明朗极了!渐渐地,有一些比较大的题材领导也开始交给他做了。

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某专题片。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而孟非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这个男人哭了……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苦难中积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来,孟非的事业一帆风顺。1995年,江苏电视台为了抢占先机,组建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筹备了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栏目。孟非进入该组后,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他的工资则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节过后,由于长期劳累,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当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还别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每走一条路,他都不轻言放弃。要么走到无路可走,要么就走到最好。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还做过一档不成熟的谈话节目的编导……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时间为一个小时,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

一切准备就绪,主持人的选择就摆到了台面上——是沿用原来庄重型的主持人还是重新选择主持人台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竞选。

孟非用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长得帅,关键是要有底层生活的阅历,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而这方面,放眼全台,有谁比自己更有资格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孟非只犹豫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可以学习模仿,那些苦难的经历却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模仿不来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孟非搏对了!

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493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