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浮蟠龙洞有什么奇特的景观吗?

广东云浮蟠龙洞有什么奇特的景观吗?,第1张

云浮,算得上是广东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地级城市。而在这次旅行中我却发现,就是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里,藏着一处全国唯一的奇景。

蟠龙洞的日常这里早在1985年就已被开发成景区,35元门票内包含讲解服务。蟠龙洞里有着中国唯一、全世界上仅有三处的奇景:宝石花。

这种“溶洞花”生长于洞顶的岩壁上,冰肌玉骨,带着傲人的刺。这花还有两个“别称”:

一个叫做“永不凋零的爱情花”。因为它洁白晶莹、超凡脱俗,历经数十万年不朽,遗世独立。在人们的心目中,这是永恒爱情的最恰当象征;

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让牛顿生气的花”。因为有专家指出,宝石花的生长不受重力约束。它不像其它的钟乳石一样垂直而下,而是攀附在岩壁之上,向着四面开花。我拍下了其中最长的一组,大约半个手臂那么一截。它已经35万岁了,至今还“活着”,以每万年1cm的速度生长。因为宝石花,蟠龙洞被世界洞穴协会誉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另外两处远在美国和土耳其;因为宝石花,蟠龙洞也独得了这“全国唯一”之名。

蟠龙洞里有很多块石头,天然形同菩萨。最开始我们误以为这些是人为摆上去的。一个石洞纵深,中空之处伫立着一尊或几尊盘腿而坐的佛像,奥妙无穷。云浮多山,石艺发达。在400多年的采石业发展过程中,石雕形象自早期开始就多为弥勒佛、观音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人物形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蟠龙洞也像是一个“佛洞”,很多善男信女来到这里,为了祈福求平安。

在我曾经游览过的十数个溶洞景区中,蟠龙洞虽不是最美的,却是具有极高考古研究价值的。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个有着一亿七千多万年历史的溶洞里,发现了23种古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距今十几万年历史的人类牙齿化石,他们被称为“蟠龙洞人”。在云浮博物馆里,有一个小小的展厅是专门为蟠龙洞准备的,可见它的价值之宝贵。关于云浮博物馆,我在后面的游戏中会写,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蟠龙洞是云浮市区内(我所了解到的)唯一一处收费的“A”级景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3A景区,却引发了我对“景区”这种事物的新思考和新认识——从此,我应该不会仅凭景区名字前面“A”的数量多少而去定义它是否值得游览了。

苍茫世界,烟波浩渺,每一个溶洞的形成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对于沧海一粟的人类来说,这眼前上亿年的真切风景,是比所谓口口声声的“永恒”更实在的东西。我们是多么幸运,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自由地感受这个世界,这一份体己的经历,岂是金钱可以衡量。

蟠龙洞的样貌

对蟠龙洞的印象,其实在洞外的时候,我就已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云浮城中多山,山上草木极其茂密。

这样铺天盖地的成熟的丰盛感,绝非人力绿化可为,乃是大自然历经亿万年妆点而成。

从云浮蟠龙洞出土的水牛、水鹿化石来看,此处在十几万年之前,大约曾经有段时间是一片水草肥美的浅草沼泽;根据溶洞的形成规律推测,这里一定有着丰沛的地下水。

在我国,最著名的溶洞多集中在广西省,而云浮所在的位置算是近水楼台。

这里毗邻广西的梧州市,很多自然风光都是近似于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地貌。而云浮的蟠龙洞,也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但,蟠龙洞里的宝石花,即便是桂林的七星岩里面也是没有的。

蟠龙洞的整体面积不算大,可游览部分全长528米,整体地形走势就像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和其他溶洞一样,蟠龙洞里面也有很多栩栩如生的风景,根据石体的不同形态,它们也被赋予了千奇百怪的命名,且名字大多与“龙”有关。而在我这个普通游客的眼中,这些石头的样子,与一般的溶洞多有不同。

别的溶洞里的钟乳石,多为规规矩矩的纵向生长,历经数十万年,直至又粗又长一柱擎天;而云浮蟠龙洞里的钟乳石则是“发散”生长,不是“一根”,而是一条、一丝儿、一片儿。它们更像贝壳,像水晶,像围帐……

还有的沥沥拉拉的,就像《终结者》里被打倒的、粘在地上一摊的、拔着丝儿的、挣扎着站不起来的机器人…有些“石碎碎”成片地低矮生长,伴着星云流转的彩光,仿佛穿越星际而来的宇宙大片。

还有的石壁上带着密密麻麻的小坑,就像纪录片里的虫穴,沾满了“变异的卵体”。除了宝石花,蟠龙洞中还有几处石头堪称奇景。①,玉罗伞帐。没有拥挤的游客,没有嘈杂的声音,静静而细细地观赏它,真的就像婚房里的洁白帐纱一样纯美。②,七仙女。天然形成的七根细细的石笋,位于蟠龙洞中部的“九龙长廊”旁边。距离“七仙女”不远的地方,就是“金龙入帐”。这两处景观的石壁,做了电子投影技术处理,一边讲述着七仙女的传说故事,一边是“金龙”飞入水族龙宫的瑶池仙境。③,定海神针。

相比之前我在“亚洲最大的单体溶洞”里看到的那一根顶天立地的巨柱,这蟠龙洞里的“针”显然是低矮了不少。但它更加特别,由几根“针”错乱而立。

大约是老龙王不希望孙悟空知道哪一根是真正的金箍棒,所以做出“真假金箍”来迷惑那泼猴的吧。

④,冰川之瀑。

在接近出口时,从高高的转梯下望,是一处“深谷”,一侧的石壁纹路大气磅礴,仿佛雪山圣域。彩灯闪耀之下,“积雪”久不消融,洁白纯净。

我在蟠龙洞里看到的钟乳和岩石,很多都是洁白无染的样子。人们似乎更愿意赋予它们爱情的名义,而在我的心目中,它们更代表了这座小城本身——在距离一线大城市仅100多公里的地方,云浮,是广东省少有的一处未被浮华之气沾染的洁净小城。

1、蟠龙洞风景名胜区

位于云浮市城区内,是一个经历了一亿七千多万年逐渐形成的次生溶洞,游程528米。洞分三屡,上为天堂通天洞,下为龙泉地下河,中为丸龙长廊。洞内石花高挂,钟乳低垂,石笋石柱如林;山中有洞,洞中有洞,处处有景,景景皆奇。洞体迂迥曲折,形若蛟龙,故得名“蟠龙洞”。

最为奇特的是洞内岩壁上长出的簇簇石花。此景全世界三个国家仅有,中国云浮蟠龙洞就是其中之一。蟠龙洞内的石花剔透玲珑,晶莹如玉。洁自无暇,形态万千,有针形、球形、卷曲形、放射形等。经研究初步认为它是由三种洞穴化学沉积物——方解石、文石和卷曲石以花卉状组合构成,在特定的物化条件下形成的。开始形成时间约为35万年前,至今仍在缓慢生长,分布贯穿全洞,附着岩壁之上,见气成石,变幻无穷,生长不为重力所约,其形成和保存仍是当今学术界需作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玉罗伞帐”又是蟠龙洞内另一个世界级洞穴奇观。“玉罗伞帐”由两部分组成,顶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调色板从盾顶坠下来的部分叫盾坠,也就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种,两部分结合起来,便是一顶神似玉石的华丽宫廷蚊帐,故被称为“玉罗伞帐”。其成因目前仍是一个迷。“玉罗伞帐” 后部色泽较暗,生成较早,据测定已有24200年了,而前半部洁白如玉,生成较晚,估计其生成年仅在数千年之内。“神龟朝圣”、“龙母浴池”等景观,唯妙唯俏,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纯属自然形成。

蟠龙洞既有极强的美学观赏游览价值,又有较高的科研考古和科普价值,是国内仅有世界军见的稀世瑰宝。1987年蟠龙洞代表南中国出席有4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洞穴年会》在会上放映了录像,深受各国专家赞赏,被誉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 1991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成立暨广东省云浮旅游洞穴现场研讨会在云浮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及香港、澳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洞穴专家对蟠龙洞,尤其对洞内宝石花给予极高的评价,一致认为洞体玲珑奇特,石花晶莹如雪,形态优美,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位置之方便于观赏,在国内均属罕见,世界少有,对游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93年5月,正式批准蟠龙洞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九星岩

挺立于云城镇的九星岩雄伟奇丽,向被列为“云浮八景”之首。

一块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的石碑——《重修九星岩碑记》行文赞道,九星岩“霞彩照于空漳,松风漉于深溪,花雨悬于峭壁,苔痕绣为石林,神龙、米地、鼓角,种种怪景,非人工所凿,诚天地间之一大奇观……”这里展示了一幅由丹青妙手所活画出来的“九星岩美景图”:岩的外部是彩霞映照,水天生辉,峭壁上悬挂着迎风摆舞的青松,石罅里渗出来的水珠汇成为岩下的一道清溪,大自然的雕饰使岩石多姿多彩,青苔漫生。景物奇丽如此,所以到九星岩游赏的人,真有加入仙境、如在画图中之感!

今天的九星岩,经过人民政府的大力修饰,成了一座游乐之宫,内有舞厅、桌球、电子游戏、电子音乐、滑冰场、摇船摆龙等玩乐的设施。山腰处建了图书馆和半山亭,间栽林木花卉。拾级而上岩顶,可见一座别致的小亭,名揽云亭。游人从亭上俯瞰下方,云城新貌尽收眼底。远眺群山起伏多姿,傍山而建的崇楼,架设高压电缆的钢塔,云硫矿场中密若蜂巢的建筑物,无不历历在目。

3、文塔

是一座楼阁式的风景塔,位于罗城河东、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距今380年,1988年重修,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塔呈八角形,高47米,外观7层,内分13层,顶层竖6带铭刻的莲花座铁柱,稳重威武,直指蓝夭,端庄华丽,气势雄伟。远望文塔,宛如一座色彩艳丽、玲珑精巧的花塔。7层塔檐用绿色玻璃瓦饰之,八角微微翘起,犹如绽开的花瓣;塔刹和护栏,犹如密密的花蕊,整座增就像7朵怒放的鲜花叠成。风儿吹来,悬挂在八角飞檐下的56个小铜钟便会铃铃作响,此时的文塔,简直是声色俱全,美不尽言。

沿级登培:如进迷宫。塔身每层分明暗两个层次,明的作通风道,暗的作上落用。每登2层台阶,便转一个方向,左旋右转,如捉迷藏,情趣盎然。凭栏远眺,数十里景象尽收眼底。

塔顶铁柱刺破蓝天,莲花座铁柱铸有明代建塔铭文,连同九宵盘、宝珠、相轮(塔顶部的装饰)等铸件,总重量逾14万斤(7吨),乃广东古塔塔顶之最。

4、邓发故居

邓发(1906年3 月7日-1946年4月8日)生于云浮市(今云城区)附城乡石塘村。只受过初小教育。十五岁随五哥邓芳外出广州、香港等地谋生,1925年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并当选为工人代表。1926年夏加入中国***,并任国发党广东省党部北伐青年工作队队长。协助陈延年、邓中夏、苏兆征等组织宣传队、运输队和救护队,且随北伐军出征中原。广州起义失败后转赴香港搞地下工作。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邓发已成为中国工运领袖之一。1931年夏,邓发任中央局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保卫局局长,并参加了举世瞩目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结束后,在陕北任粮食部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八路军新疆办事处主任。1939年,赴延安任中央党校校长。 1946年4月8日,邓发、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同志在重庆乘飞机返延安途中,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不幸失事遇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776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4
下一篇2024-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